详解髋关节发育不良与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
股骨外旋3度截骨
股骨外旋3 度截骨是一种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主要适用于年轻患者和早期病变。
该手术的目的是通过矫正股骨近端的畸形,恢复正常的髋关节解剖结构和生物力学,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预防关节炎的发生。
在手术中,医生会在股骨近端进行截骨,然后将股骨向内旋转3 度,以恢复正常的股骨颈干角和前倾角。
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严格的康复训练,包括早期的负重训练和关节活动度训练,以帮助恢复关节功能和肌肉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股骨外旋3 度截骨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且患者需要在手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
同时,手术后也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治疗,以确保手术效果的最大化。
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进展
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进展髋臼发育不良被称为是先天性发育异常。
这也许是从胚胎期软骨原基时期形成,由软骨发育问题或软骨骨化问题造成。
髋臼发育异常的发生率报告都不一样,国外资料总括为1%~10%,国人总括为0.6%[1]。
女性病人比男性病人更多,在6∶1左右,1/4的病人有家族遗传[2]。
髋臼发育不良起初多突出于患髋疲劳感、酸胀及隐痛,也会出现在其他地方比如:腹股沟区、大腿前方及臀部[3]。
髋关节压痛,旋转痛,活动度正常或超常。
中、晚期临床现象主要有髋关节疼痛严重,从而引发跛行;发生静息痛症状;关节半脱位引起肢体变短;由于骨性关节炎慢慢变得严重,引起了关节活动差异水平的受限制。
并且因为年龄的上升,病变水平越来越高,医疗效果也越来越差。
因此诊治得更早,临床医疗效果也就越明显。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与临床医师完成了许多的分析与探究,本文就这几年髋臼发育不良的诊治情况进行如下陈述。
标签:髋臼;发育不良;诊断治疗一、论题背景青少年及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普遍让人所见的髋部病状[4],更是髋关节炎的广泛发生缘由之一[5]。
针对临床病症严重、影像学检查已经出现显著病情改变和发展动向的关节需要进行手术诊治。
我们发觉使用传统截骨加盖的途径依然存在一些欠缺[6][7]。
策划一种髋臼盖,在髋部诊治时,采用植骨加机械稳固的途径,不仅可以成功修复髋臼的骨质缺失,还可以治疗髋臼发育缺陷,促成复杂的伤痛严肃的治疗髋关节发育异常手术方便灵验变得非常有意义。
二、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的研究现状1.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早期治疗患者此期常感髋关节易于疲劳、髋关节酸胀、轻度疼痛,或有下肢不等长和跛行步态,无明显的髋关节病变。
该期的治疗目的以防止髋关节向半脱位或脱位方向发展。
应嘱患者平时减轻患髋的负荷,应避免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和过于剧烈的活动[8]。
就手术治疗可考虑从改变髋臼的方向和增加髋臼的覆盖面两方面进行,以防止或延缓向中晚期发展。
2.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的中期治疗患髋疼痛加重,出现关节半脱位或脱位,轻度骨性关节炎表现。
Dega截骨术PPT
刘xx,男,13岁,797978
Dega截骨术X片
术后1年半
刘xx,男,13岁,797978
Dega截骨术适应症
手术适应征宽,无明显年龄限制 术后1年半 各种严重的髋臼发育不良 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髋臼残余畸形
a.斜坡型 b.短髋臼型
病理性髋关节脱位 神经源性髋关节脱位
刘xx,男,13岁,797978
Dega截骨术过程
髋臼上方1.5cm髂骨外侧皮质标出截骨位置,呈弧形,从髂 术后1年半 前上棘正下方开始,稍弯向后上方,到髋臼中点上方某一点后, 继续向后,直到坐骨切迹前方1-1.5cm处。
刘xx,男,13岁,797978
Dega截骨术过程
用一把窄骨刀,斜着向内、向下截断髂骨耻骨支和髂骨坐骨支上 方内侧皮质,髂骨内侧皮质后 1/3完整保留。如果主要想解决前方 术后1年半 的覆盖,截开内侧皮质的前部和中部,保留后方坐骨切迹完整。 如果主要想解决侧方的覆盖,保留更多的中部皮质完整,以后内 侧皮质和整个坐骨切迹为铰链。
Dega截骨术的发展历史
术后1年半
Dega截骨术首次发表于1969年,因其手术简单及创伤小而得到广泛应 用。但由于早期所介绍的手术图谱有误,误认为该手术不需要截断髂骨内 板因此造成该手术方法的混乱。(Dega W. Significance of surgical methods and techniques for the results of treatment in congenital hip dislocation (critical evaluation of methods applied). Chir Narzadow Ruchu Ortop Pol. 1969;34:179 – 189.)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7-18个月
闭合复位石膏固定 闭合复位+内收肌松解切断+蛙式 石膏固定术: 全麻后在C臂透视下行髋关节 透视,将股骨头复位至髋臼内, 内收肌切断后将髋置于外展位, 保持股骨头不脱位,于髋关节外 展90°,屈曲100°的位置给予石 膏固定治疗。
7-18个月
固定时间: 蛙式位三个月 内旋外展位三个月 内旋外展位(解放膝关节)三个月
临床表现及检查
较大儿童的检查: 除上述Allis征及外展试验尚需以下检查。
1.跛行步态 单侧脱位—跛行,双侧脱位—鸭步,臀部后突。 2.套叠试验 平卧,屈髋屈膝90 °,一手握住膝关节,一手抵 住骨盆两侧髂前上棘,将膝关节向下压可感到股骨头向后脱出, 向上提可感到股骨头进入髋臼。
3.Nelaton线 髂前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正常通过大转子顶点称 为Nelaton线 ,脱位时大转子在此线之上。
临床表现及检查
4.Trendelenburg试验(特伦德伦 堡步态)小儿单腿站立,另一腿 尽量屈髋、屈膝,使足离地。正 常站立时对侧骨盆上升,脱位后 股骨头不能托住髋臼,臀中肌无 力,使对侧骨盆下降。
影像学检查
1.超声:小于6月龄者因髋臼和股骨头主要为软骨,x线平片不能显示, 超声可做形态学评估。 优点:追踪髋关节的发育情况,减少排x片的次数,早期发现治疗失败 的病例。 缺点:费用高,可行性有限,特异性和敏感性差,可能造成对正常髋 的过度治疗。 2.X线:股骨头近端骨化中心出现(4~6月龄),即可推荐。 X线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简便而有效的方法,并且可以观察病变程度及 髋臼和股骨头的发育情况。
用撑开器在前面撑开截骨面
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
股骨头及髋臼内移
自髂嵴外上边缘穿过截骨 线向髋臼上缘钻孔
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
髋臼周围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Modif ied Per iacetabulum Osteotomy for Older Childr en with Congenital Dislocation of Hip 王青 金景平作者单位:113008 抚顺矿务局总医院(王青 金景平) 【摘要】 目的 探讨大龄儿童先天性髋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采用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髋脱位8例9髋关节,并进行随访观察。
结果 全部病例得到随访,关节位置同心圆复位良好,无脱位及半脱位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结论 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是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植骨 【中图分类法】 R72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1-1358(2007)03-213-02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治疗方法繁多,术后效果莨莠不齐,其中最常用的是Salter和Chiari截骨术,大部分取得了满意疗效,但仍有部分病例再脱位或半脱位。
尤其对于大龄儿童(大于8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由于髋臼发育差,股骨头上移距离大,更难以取得疗效。
因此我院自1994年以来,对大龄儿童严重髋臼发育不良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采用髋臼周围不全旋转截骨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中,男3例,女5例;左侧髋脱位6例,右侧髋关节脱位3例。
年龄8~13岁,平均9.5岁。
股骨头均变形,股骨颈变短。
股骨头脱位均在Ⅱ°以上。
1.2 手术方法1. 2.1 股骨髁上牵引2~3周。
同时行内收肌和(或)髂腰肌切断,于股骨头下降至髋臼上缘时实施手术。
1. 2.2 氯胺酮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显效后,取仰卧位,患侧臀部略垫高,采用髋关节前外侧至大腿外侧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和深筋膜,分离保护股外侧皮神经,作肌间隙分离,松解髋关节周围挛缩的软组织,推开关节囊周围的软组织,沿髂嵴切开髂嵴软骨,骨膜下剥离,显露髂骨内外板至坐骨大切迹,髋臼后柱,包括内外侧壁。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叶蕾 董秀丽(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北京100035) 关键词 髋臼发良不良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R68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721589203 作者简介叶蕾(—),女,大专,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髋臼发育不良是指股骨头位于髋臼内而髋臼对股骨头覆盖不充分的一种髋关节病理状况。
几乎全部髋臼发育不良均源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髋关节发育障碍,原则上治疗越早效果就越好。
手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最佳年龄为5~6岁,但是绝大部分患儿在年长后才发现,因此需采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一些术式。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即G anz 截骨术)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方法之一。
此手术与同类手术相比手术打击大、失血多、操作复杂,但优点是保持骨盆连续性,可早期负重,有利于康复和缩短术后卧床时间[1]。
我科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成功实施了G a nz 截骨术,经术后精心的护理和观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小儿骨科从2002年2月~2008年1月对26例患儿31髋进行G anz 截骨术,其中女性20例,男性6例,年龄11~14岁,平均13.2岁,单侧髋臼发育不良21例,双侧髋臼发育不良5例。
1.2 临床表现 患儿早期在髋关节疼痛出现以前常常经历过一段时间的髋关节疲劳感,劳累或长距离行走后明显,休息后消失。
疼痛的部位常见于腹股沟区和臀部深处。
此外,还有部分患儿主诉患侧大腿前方疼或膝关节疼痛。
26例患儿均出现行走10~30mi n 后患侧髋关节疼痛,且休息后缓解[2]。
1.3 手术方法 经髂腹股沟入路显露自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范围的骨盆内壁。
髋臼周围截骨首先在耻骨粗隆的外侧作耻骨截骨。
第二步做髂骨截骨,截骨点起自髂前上棘的下方,接近弓状线时弧形越过弓状线到骨盆内壁(髋臼上缘截骨)。
Tnnis三联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Tnnis三联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张鑫【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22(20)20【摘要】目的:探讨采用Tnnis三联截骨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DDH)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的86例DDH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抽样法分组,各43例。
参照组予以Salter截骨术治疗,研究组予以Tnnis三联截骨术治疗。
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优良率为95.3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术后1年,两组的中心边缘角(CEA)和臼头指数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臼顶角和Sharp角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半年及1年,两组的Makay髋关节功能量表评分(简称Makay评分)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的Makay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术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和再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0%,与参照组的11.6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在DDH患儿的治疗中,应用Tnnis三联截骨术疗效显著,有利于提高患儿的关节复位效果与稳定性,促进髋臼功能的早期恢复,且较为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总页数】4页(P71-74)【作者】张鑫【作者单位】绵阳市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6.8【相关文献】1.骨盆三联截骨术加股骨近端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2例疗效观察2.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3.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4.经髋臼基底三联截骨术治疗青少年髋臼发育不良5.相关因素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研究
不同手术治疗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研究关键词:不同手术;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额髋关节畸形问题,治疗措施在临床依然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探讨患者的治疗措施科学性十分重要。
截骨术属于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的重要措施,其中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是Salter骨盆截骨术,此种治疗方式相对比较简单,过程中不会改变髋臼形态的基础,促使股骨头部分被髋臼覆盖,因此凸显治疗效果。
折线形骨盆截骨术属于新型化的手术方式,依据术中实际情况对骨块进行不断调整,以此促使矫正效果更具精细化,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显著。
本研究通过对2021年1月-2022年1月,120例纳入本地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进行客观性研究,通过不同手术方式,探讨治疗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病例时间为 2021年1月-2022年1月,纳入本地区小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其中纳入研究组60例,纳入对照组60例,研究组中:男与女例数为32/28,年龄为4.1-8.2岁,均值为(6.11±0.54)岁;对照组中:男与女例数为30/30,年龄为4.2-8.0岁,均值为(6.22±0.48)岁。
通过比较临床资料,统计学上并无差异,P>0.05,可公平对比。
1.2方法对照组采用Salter骨盆截骨术,全麻,取仰卧位,患侧髋部抬高30度,使用Smith-Peterson切口入路,显露关节囊后,呈T型切开关节囊,切除圆韧带部分,清除多余瘢痕和脂肪,髋关节复位。
备用三角形髂骨骨块,通过髂前上部直至下部坐骨大切迹垂直于截骨,旋转中心设置为截骨远端直至耻骨联合,三角形骨块需放置在截骨间隙部分,克氏针固定。
股股外侧大转子下方作切口,显露股骨上段骨干部分,钢板放置在股骨,依据患侧长短决定截骨长度。
截骨后,教资证截骨远端股骨,借助钢板螺钉对近远端股骨进行固定,复位髋关节,缝合关节囊以及各个切口,石膏固定。
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髋臼周围截骨术前的三维CT测量
张洪 , 张建立 , . 等 基于三维 C T重建 的计算机 [0 蒋增辉 , 1] 模拟技 术在伯尔尼髋 臼周 围截骨术 中的应用 . 中华骨 科
杂 志 ,0 72 ()6 76 2 2 0 , 79: 8—9 .
3C D T的缺 点 是 增 加 了辐 射 剂 量 和 检 查 费 用 ; 3 T无法 反映股 骨 头和 髋 臼的软 骨 改变 。但是 相对 DC 于取得 的诊 断信息和 对于 手术设计 的 帮助 ,值 得进行
由于本研究排 除 了严 重 的髋 臼发育不 良病例 ,得
3 (2: 7 -8 . 41)7 874
tu o ry m ta T e d me i n l [] Io H M as n Hia a a e l hr e— i ns o a 8 t c mp t d t mo r p y a a y i fn n o t o rh ii d l o u e o g a h n l sso o - se a t rt a u t c
体显 示 的髋 关节 畸形和缺 损范 围 以及 类型更加 容 易进
行手术 设计 。如果在 3 C D T上使用 T pVe o iw技术进行
Azma 型,能 更加精确 地量 化前后 方缺损情 况 ,有 u 分 助 于进行 术前 设计 和术 后 复查 比较 ; 能使用 软件 重 还 建对 截骨术 进行模 拟手 术,显示 截骨位 置和截 骨块 的 旋转 ,有助于实 际手术操 作的进 行。
a d a ea u a r cu e : r a e t ymo d a t r p a t : n n c tb lrfa t r s te t n b m l r o l s a h y
到 的数据不 能代表 髋 臼发育不 良的整 体 。同时,测量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伴有囊变的髋臼发育不良
【 btat Obet e T ep roeo tepeets d a oea a ecnclrsl f A s c】 r jci h up s f h rsn t yw st vl t t l i eut o v u u eh i a s
p r c tb lro too o t u c o d a y t s c n ay t y p a t is a d t e p s i l b n e i ea u a se t my frOA wi s b h n r lc ss e o d r o d s lsi h p n h o sb e o e a h c
维普资讯
-
2 0-
中
杂志 电子版)08 8 20 年 月第 2 卷第 4 期 CiJo tu (ltn ei ) Ags20 , o 2 N. h JnSr Eer iVro , u t08 V1 , o n i g coc sn u . 4
d r t n o l w u s 5 8 y a s Re u t T e a ea e Ha i h p s o e ic e s d f m 5 5 p i t u ai ff l — p wa . e r、 o oo sl s h v r g r s i c r n r a e r 7 . o n s o
wee 2 e lsan mae t n a e a e a e o 8. e r tt i ft p r t n. T e a ea e r 6 f mae d 2 lswi a v r g g f2 7 y a sa he tme o he o e ai h o h vrg
・
临 床 论 著 ・
髋 臼周 围截 骨术 治疗 伴 有囊 变 的 髋 臼发 育 不 良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
( 2 0 1 3 ) 3 0 - 0 5 5 1 8 - 0 7
摘要 背景 :改变 髋 臼朝 向是纠 正髋 臼发 育不 良的最好方 法 ,而 B e r n e s e髋 臼周 围截 骨 是 当前 最 常应用 也是 最成 功
的治疗 方法 之 一 。
收 稿日 期 l 2 0 1 3 _ o 4 o9 修 回日 期 _ 2 0 1 3 - 0 5 _ 0 7
一
Ber n es e per i ac et abul ar ost eot omy f or t he t r eat m en t of a ce t abul ar dys pl as i a
S o n g L i - mi n g( D e p a r t me n t o f J o i n t S u r g e r y , T i a n j i n H o s p i t a l , T i a n j i n 3 0 0 2 1 1 , C h 9 6 9 / j . i s s n . 2 0 9 5 - 4 3 4 4 . 2 0 1 3 . 3 0 . 0 1 6 【 h t t p : / / w w w . c r t e r . o 1 宋立 确. B e me s e戳 臼两围截置治疗魏 自发育不 良 . 中国组织 I程研 究.2 0 1 3 .1 7 ( 3 0 ) : 5 5 1 8 - 5 5 2 4
疗方 法 ,是 目前纠 正青 少年髋 臼发 育 不 良的最好 方法 之一 ,长 期效 果非常 满 意。文 章全 面总 结了 B e r n e s e截 骨术 的经 验 ,归纳 出 B e r n e s e截骨 术 的优 点及预 后 的影 响因素 ,对其 临床 应用 具有 重要指 导意 义 。 关 键词 : 骨 关节 植入 物 ;骨与 关节 综述 ;硬 组织植 入物 ;髋 脱位 ;髋 臼发育 不 良;先 天性 ;截 骨术 ;髋 臼;B e r n e s e 髋 臼;髋关 节退 变 ;人工 关节 置换
Bernese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青少年髋关节发育不良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i f v e T o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e v a l u a t e c l i n i c a l r e s u l t s o f B e r n e s e p e r i a c e t a b u l a r o s t e o t o n l y 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 s y mp t o m a t i c
2 3 0 0 2 2 ) ( 安徽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骨科 四病 区, 安徽 合肥
摘要 : 目的 研究 B e r n e s e 髋 臼周 围截骨术治疗青少年髋关节发育不 良的临床效 果。方法 选 择 2 0 1 1 年 3月 2 f ) 1 2年 5 月在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 四病区进行 B e r n e s e髋臼周围截骨术的 1 1 例青少年髋关节 发育不 良患 者, 其中男性 5例 , 女 性 6例, 平均年龄 1 7 8 岁( 1 5 2 4岁 ) , 左髋 5例, 右髋 6例。所 有患者既往均没有髋部手术史。术前平均 H a r r i s 评 分为 6 9 4 分( 5 8 8 1分) , 平均 Wi b e r g C E角为 一 6 2 。 ( 一 2 0 。 1 5 。 ) 。T o n n i s骨性关 节炎分级 6例 处于 0期, 5 例为 I 期。所有 B e r n e s e 髋臼周围截骨术均以改 良S - P人路进行 。结果 平均 随访时 间为 l 6 4个月 ( 1 0 2 2个月) , 术后 7例患者髋部疼 痛消失 , 4例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术中危险因素
股外侧皮神经 股神经 股静脉
闭孔血管与股血管的吻合支
术后x线评价
手术中如何评价髋臼旋转是否满意
•关节面是否水平位:负重区平分线偏移角 •耻骨截骨面是否上移 •髋臼前后倾是否合适 •髋关节旋转中心是否理想 •内固定物的位置是否良好
手术中如何评价髋臼旋转是否满意
负重区平分线偏移角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 发育不良
提纲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临床特点 ➢ 髋臼周围截骨术
适应证、禁忌症 手术方法、术中要求 术后康复、并发症 ➢ 术后评价方法 ➢ 长期随访结果 ➢ 热点问题及研究方向
成人床症状
发病年龄:20岁 - 50岁左右,起病隐匿 疼痛部位:腹股沟区;臀部;大腿前方;
X线片表现
• CE角:< 20° • 臼顶倾斜角:> 10° • Shenton氏线:连续或不连续 • 骨性关节炎的程度:与病情有关
CE角与臼顶倾斜角
Shenton’s 线
前方CE角
骨骺接近闭合时可以考虑手术
髋关节65 °斜位片
合并异常
股骨侧:颈干角、前倾角、股骨头不圆 髋臼侧:外展角、前倾角、 头臼匹配性:功能位像 髋臼盂唇及软骨: 圆韧带:
Ortho Uni Berne
长期随访结果
自2001年7月至2009年8月,共完成400余例 117人/124髋。男性22髋,女性102髋 年龄14—45岁,平均26.45岁。 随访时间20—121个月,平均49.2个月。
术前Harris评分85.04分,术后平均97.56分( P<0.05) ;
术前Charlney评分15.6分,术后平均17.34分 (P<0.05)。
髋臼发育不良行三维CT重建计算机模拟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螺旋 C T扫描 , 扫描层距为 3 i。C n T扫描时的患者体位要求 a r
为: 身体 中线 与 c T扫描 台 中线重合 , 、 髋 膝关 节均 处于伸 直
使用麻醉镇痛泵 , 以免加重腹胀 。如症状不缓解 , 医嘱肌 可遵
肉注射盐酸哌替 啶止痛。本组 1 6例患者均在术后 1~ 4h出 2 2 现疼痛 , 全部 于术后 6h开始采用预防性定时 口服给药 ,0例 1 患者疼痛缓解 , 6例患者肌 肉注射盐酸哌替啶后有不同程度的
维普资讯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 0 7年 1 月 1日第 2 1 3卷第 1 期上旬版 1
C i Pa usN vm e 1t2 0 , o.3 N .1 hnJ rc t, oe b r s 0 7 V 1 , o1A N 2
・2 ・ 7
. 科 护 理 ・ 夕卜
缓解。
位, 髌骨垂直朝上。C T扫描得到的信息储存在 5 2× 1 1 5 2的影
像矩阵中,将扫描得到的 D C M文件载入用 于三维 C IO T重建 的商业软件 中, 在设定以区分软组织和骨的阈值后 , 分别进行 骨盆以及双侧股骨的表面重建 ,从三维立体的角度评估髋 臼 的畸形 , 以及股骨头覆盖缺损 的整体情 况 , 并通过该软件实现 对手术侧髋关节髋 臼周 围截骨术的模拟。2 手术方法。 () 所有患 者 的髋 臼周 围截骨术均由同一位 术者通过髂腹股沟入路 完 成。 克氏针标定截骨位置后截骨 , 中参考模拟截骨得到 的旋 术 转角度和位移数值旋转髋 臼截骨块 ,截骨块临时 固定后术中
髋 臼周围截骨术( az G n 截骨术 ) 能有效地矫正畸形 , 避免或延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进展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进展庞彤;宁金沛;江梦瑶【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5(000)011【总页数】4页(P1008-1011)【作者】庞彤;宁金沛;江梦瑶【作者单位】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二区,广西梧州 543002;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二区,广西梧州 543002;广西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科二区,广西梧州 5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2.1+7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原先称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与髋臼在关节囊内丧失正常的对应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甚至出生后继续恶化的髋关节发育性异常疾病。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指由于髋臼先天发育缺陷造成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可表现为髋关节中心的外移,关节处于半脱位或脱位状态。
临床常见于两种情况:出生后就有髋臼发育的异常,但程度较轻,患者能在青少年时期有正常的关节功能,但由于关节的异常应力致关节损伤而出现骨关节炎及疼痛症状求治发现;另一种是由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治疗后的残余髋臼发育不良而出现骨关节炎。
对于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目前主要为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课题。
1 成人DDH的病因及分期发育性髋臼发育不良为骨科常见疾病,具体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有遗传因素。
DDH的发生率世界各地区有较明显的差别,发病率在国外报道不一。
2007年Dezateux报道发病率为0.8‰~1.5‰[1],Shi报道国内发病率为4‰[2],其中以女性多见,我国统计男女之比为1︰5~1︰7。
DDH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非为DDH发病的重要因素。
地区与种族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这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和生活习惯有关。
我国北方发病率高于南方,习惯背婴儿的民族发生率低。
患者多为单侧发病,部分为双侧发病,其中双侧发病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的20%左右[3]。
髋臼发育不良的髋臼周围(Ganz)截骨术
F,19ys, DDH
Chiari3截2
0°
Ganz截骨骨 °
•
•
Post-OP 2ys
特点
一个手术入路完成 截骨块游离程度好,各方向矫正畸形 髋臼血液循环保持完整,髋臼骨坏死的几率很小 保留骨盆后侧支撑,骨盆的机械性完整 内固定简单可靠,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扶拐行走 不影响年轻女性的正常分娩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表现
沈通线
沈通线:又称Shenton线,耻颈线,为股骨颈内缘与 闭孔上缘之间的连线,正常为连续的弧形,如不连续说 明髋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半脱位。
影像学表现
髂颈线:又称Calve线,为髂骨外缘与股骨颈 外缘光滑的弧线,如不连续说明髋关节有不同 程度的半脱位。
影像学表现
外侧CE角:
骨盆正位片上,股骨头中心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与股骨头 中心的垂线形成的夹角。
术后影像学资料
术后一月复查
术后三月**,女,47岁 主诉:双髋关节疼痛3年余,加重半年 现病史:患者3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双髋关节疼痛活动受
限,以左侧为重,久站、久行后疼痛症状加重,休息后 可缓解,在外未行任何治疗,近期来病情呈进行性加重, 今为求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就诊。
指股骨头被骨性髋臼覆盖的百分比,即股骨头内缘至髋臼外缘的距 离与股骨头内外缘之间距离的百分比,小于75%为病理性髋臼发
育不良。
髋臼覆盖率 正常>0.75
髋臼覆盖率 发育不良≤0.75
Sharp角:观察髋臼的倾斜程度,即髋臼外缘与泪滴下缘之 间的连线与骨盆水平线之间的夹角,正常小于40 °
夏普角 正常33°-38°
异常的外侧CE角是诊断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标准之一, 用来评估骨性髋臼在股骨头上方及外侧的 覆盖,正常值均大于25 °,20~25 °为临 界值,小于20 °则可诊断为髋关节发育 不良。
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8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
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8岁以上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效果杨宏涛;张建洛【期刊名称】《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8(017)023【摘要】目的探讨8岁以上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选择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式,选取陕西核工业215医院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40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患儿选择低位斜形骨盆截骨手术,观察组20例患儿选择髋臼周围旋转截骨联合髋臼成形术.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疗效、治疗前后的CE角与髋臼指数.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15.45±29.45)min,对照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28.19±78.34)min;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48.63±112.45)ml,对照组患儿平均术中出血量为(969.41±114.19)ml;两组患儿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CE角(35.41° ±7.23°)明显高于对照组(26.54° ±6.46°)与治疗前(-8.64° ±2.76°)(P<0.05),髋臼指数(20.34±7.54)明显低于对照组(29.64±6.45)与治疗前(40.35±8.17)(P<0.05).结论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手术可以有效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髋关节功能明显提高,髋臼活动能力明显升高,临床价值较高.【总页数】4页(P2557-2560)【作者】杨宏涛;张建洛【作者单位】陕西核工业215医院骨关节外科陕西咸阳 712000;陕西核工业215医院骨关节外科陕西咸阳 712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 [J], 吕学敏;傅刚;杨劼;朱振华;王玉琨;郭源;2.髋臼成形术联合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早期效果 [J], 吕学敏;傅刚;杨劼;朱振华;王玉琨;郭源3.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J], 穆希胜;王兰廷;陈波;梁柱天;蒙跃翀4.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J], 穆希胜;王兰廷;陈波;梁柱天;蒙跃翀5.探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治疗大龄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J], 颜永存;乐丽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7例
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37例杨志;廖江龙;邓友章【期刊名称】《河南中医》【年(卷),期】2013(33)2【摘要】目的:观察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3月-2011年5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对40例(50髋)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病例资料,并对其中37例(47髋)患者进行随访(10~36个月),平均24.5个月,比较其临床症状、术前术后CE角、Sharp角、shenton线等指标。
结果:所有37例(47髋)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术前疼痛等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前CE角5°+10°、Sharp角45°+5°,shenton线不连续率82%,术后2 a分别为25°+3°、36°+5°,shenton线不连续率<4%。
术前harris 百分评分平均为76分,术后随访平均为92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能较好的矫正髋臼畸形,防止术后股骨头中心外移,可明显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等症状,临床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P223-224)【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CE角;Sharp角;shenton线【作者】杨志;廖江龙;邓友章【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1【相关文献】1.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年长儿髋臼发育不良的护理 [J], 叶蕾;董秀丽2.髋臼发育不良行三维CT重建计算机模拟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J], 王燕3.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对严重髋臼发育不良的治疗 [J], 黄野;张洪;刘庆;蒋增辉;窦勇4.髋臼发育不良行三维CT重建计算机模拟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患者的护理 [J], 王燕5.髋臼发育不良患者行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护理 [J], 罗文; 刘国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髋关节发育不良与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2014-12-18 张洪等骨关节空间重视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程序化与精细化本文原载于《中华骨科杂志》2014年第12期自从1988年伯尔尼大学Ganz等报告应用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以来,该术式得到广泛认可与应用。
髋臼周围截骨术能够有效改善髋臼覆盖、增加负重关节面,使髋关节旋转中心内移、减小髋关节负重面软骨应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推迟骨关节炎发生的目的[1-2]。
根据国内外近20年的临床应用来看,髋臼周围截骨术治疗有症状的髋关节发育不良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3-6]。
近年来,随着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和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周围截骨术受到越来越多关节外科医生的关注,在国内专业期刊上有不少相关文章发表。
然而,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畸形的复杂性,手术部位深在,手术操作风险大,学习曲线较长,使该术式仍处于曲高和寡的状态,让不少医生望而生畏。
重视伯尔尼髋臼周围截骨术的程序化、精细化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将有利于缩短学习曲线及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概念髋关节发育不良是由于先天或发育因素导致的髋臼对股骨头不同程度的覆盖不足,股骨头处于相对正常的位置或呈半脱位乃至完全脱位的病理状态。
广义来说,髋关节发育不良包括单纯发育不良、髋关节半脱位及髋关节完全脱位。
在临床上,髋关节完全脱位由于在治疗方面与髋关节半脱位或更轻的畸形完全不同而被独立描述,限于股骨头从髋臼中完全脱出的情况。
髋关节发育不良被定义为两种病理状态: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仍然在真性髋臼之内,Shenton线不连续;单纯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覆盖轻度不良,股骨头无半脱位表现,Shenton 线基本连续。
值得注意的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畸形绝非局限于髋臼发育异常和对股骨头的覆盖不良,股骨头不同程度的畸形,股骨前倾角异常,以及关节内盂唇肥大、变形、内翻、损伤等都属于髋关节发育不良结构异常的组成部分。
因此,既往文献中经常使用的“髋臼发育不良”这一术语不能反映髋关节畸形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应予以弃用。
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类成人髋关节外科中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类主要基于骨盆正位X线影像的观察和测量,包括Crowe分类法[7]及Harto?filakidis分类法[8]。
(一)Crowe分类法Crowe等人根据X线片测量股骨头移位距离与股骨头或骨盆高度的比例将其分为四型,股骨头上移距离为股骨头下缘至双侧泪滴下缘连线的距离,股骨头高度为股骨头顶至股骨头下缘的距离,骨盆高度为髂嵴最高点至坐骨结节下缘的距离(图1)。
Ⅰ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不到50%,或骨盆高度不到10%;Ⅱ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50%~75%,或骨盆高度的10%~15%;Ⅲ型,股骨头移位占股骨头高度的75%~100%,或骨盆高度的15%~20%;Ⅳ型,股骨头移位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或骨盆高度的20%。
(二)Hartofilakidis分类法Hartofilakidis等人根据骨盆正位X线片上股骨头脱位程度将髋关节发育不良分为三型:Ⅰ型,即髋关节发育不良或半脱位,股骨头大部分仍包含在真臼内;Ⅱ型,即低位髋关节脱位,假臼与真臼存在一重叠区或相连;Ⅲ型,即高位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向上、向后明显移位,真臼与假臼之间不连续。
上述两种分类方法主要用于因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由于髋关节发育不良需要做截骨术者绝大多数股骨头上移小于股骨头高度的50%,因此Crowe分类无实际应用意义。
而Hartofilakidis分类法中Ⅱ、Ⅲ型均属于完全脱位,Ⅰ型分类太过笼统,也不适用于保髋患者。
目前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特别是针对适用于截骨保髋手术患者的分类方法缺失,需要我们关注和总结。
三、髋关节周围截骨术的手术适应证髋关节周围截骨术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手术适应证包括:(1)髋关节疼痛,但关节活动度正常或基本正常。
(2)患者年龄在髋臼骨骺基本闭合至40岁左右。
髋臼骨骺开放的患者要慎重选择髋臼周围截骨术术式。
高龄患者术后恢复期长,且接近可以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年龄,等待人工关节手术更为现实。
(3)髋关节发育不良及半脱位;X线片显示关节间隙基本正常;功能位X线片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应关系较好,或明显改善;股骨头变形不显著,或通过关节内手术能够改善股骨头的形态;T?nnis骨关节炎分期1~2期[2,9-10]。
四、术前影像学检查的程序化通过程序化的术前检查,可以全面发现髋关节存在问题,如髋臼畸形、股骨近端畸形以及软骨及盂唇损伤的情况,有利于综合分析病情制定手术方案。
(一)骨盆前后位X线片:测量外侧CE角、臼顶倾斜(acetabular inclination,AI)角[10]、Shenton线,观察髋臼前后缘的位置[11-12]及股骨头形态等(图2)。
(二)骨盆65°斜位X线片[13]:测量髋臼前侧CE角,观察髋臼前覆盖以及该位置的关节间隙状态(图3)。
(三)髋关节功能位X线片[12](双侧髋关节外展、下肢内旋位片):观察功能位下髋臼与股骨头的对合关系(图4),是判断能否施行髋臼周围截骨术的不可或缺的检查项目。
(四)髋关节Dunn位X线片[14](屈髋60°、外展20°位):观察是否存在股骨头颈前方凸轮征(图5),是判断是否需要做前关节囊切开及关节内清理的关键检查。
(五)髋关节MR检查[15]:观察关节软骨和关节盂唇是否存在异常,其中轮辐状定位扫描对髋臼盂唇损伤和畸形的定位最为准确,是决定关节内探查的关键检查(图6)。
同时做数层股骨髁扫描,可以测量股骨前倾角是否存在异常,是决定髋臼周围截骨术中是否需要同时做股骨异常前倾角矫正的必要检查。
(六)髋关节CT及三维重建:可以观察髋关节,特别是股骨头的形态改变。
重要性不及髋关节MR造影,且接受射线量大,属备选检查项目。
五、手术操作过程的程序化与精细化控制(一)手术操作步骤患者平卧位,全身麻醉,术中控制性低血压。
术前需准备“C”型臂和可透X线的手术床,部分操作需在“C”型臂透视下完成,术者需常规穿铅防护服。
采用改良Smith?Peterson入路[16]。
以髂前上棘为中点切开皮肤约12 cm,切开浅筋膜显露髂嵴和阔筋膜张肌肌膜。
沿髂嵴外侧,自髂前上棘向近端切开腹外斜肌止点。
凿下髂前上棘长约2 cm,连同其上附着的腹股沟韧带及缝匠肌起点牵向内侧。
沿骨膜下剥离髂骨内壁,上至骶髂关节下端,下至耻骨上支根部,纱布填塞止血。
沿阔筋膜张肌和缝匠肌间隙外侧1 cm处切开阔筋膜张肌表面肌膜,于肌膜下向内钝性分离至两肌肉间隙。
此时膝关节屈曲位,保持术侧髋关节屈曲40°左右。
用拉钩将缝匠肌及部分阔筋膜张肌肌膜连同股外侧皮神经第一分支一起牵向内侧,阔筋膜张肌牵向外侧,显露股直肌起点。
自股直肌内侧关节囊前方可见肥大的髂关节囊肌,从关节囊表面剥离并牵向内侧。
用长柄组织剪于股骨头颈内侧与髂腰肌肌腱间向内下方深部钝性分离达坐骨支。
将“C”型臂X线机管球倾斜30°,透视下将15 mm宽30°角双肩骨刀刃口跨于髋臼下横沟下方5 mm 坐骨支前缘,双肩骨刀指向坐骨棘,截开坐骨支矢状面宽度的1/2,约1~1.5 cm(图7)。
截外侧骨皮质时注意勿使骨刀尖端突破骨质,进入软组织内而伤及坐骨神经。
再次屈曲并略内收术侧髋关节,放松髂腰肌,显露分离耻骨上支。
沿耻骨梳方向切开耻骨骨膜,用两把钝Homan拉钩分别置于耻骨上支的上、下缘,于髂耻粗隆内侧使用骨刀截断耻骨支。
略撬动截骨端,确定截骨完全。
在髂骨截骨沿线髂骨外板处放置钝Homan拉钩,在截骨时保护臀中肌。
骨膜下剥离四边体,用一把反向Homan拉钩抵于坐骨棘,显露四边体内面,以坐骨棘为髋臼后方截骨的方向标志,截骨线位于其前方保证骨盆后柱完整。
使用20mm弯骨刀自骶髂关节下约1 cm水平指向坐骨截骨线方向,在弓状线骨面开槽。
用摆锯自髂前上棘截骨面截向骨刀开槽处。
内收术侧髋关节,使用20 mm双肩骨刀向坐骨截骨线方向切开四边体内侧骨皮质。
于髂前下棘处置入Schanz钉,略向下方牵拉髋臼骨块,使截骨线微张。
用20 mm双肩骨刀小心截开髋臼后截骨线外侧骨皮质,在Schanz钉的牵拉帮助下截开髋臼后柱的骨皮质,使髋臼骨块充分松动。
(二)截骨操作要点截骨顺序为坐骨支截骨、耻骨支截骨及髋臼上方与后缘的髂骨截骨。
髋臼后缘截骨与坐骨支截骨线相连续,髋臼骨块彻底游离后,髋臼最终定位的调整和固定是手术的核心和精华所在。
1.坐骨支截骨在坐骨支的髋臼下沟处将坐骨支截断2/3,注意该处坐骨支的内、外皮质骨均要截断,保持后方1/3骨质的连续性。
需要在“C”型臂X线透视下实施该步骤,保证截骨部位的准确性(图7)。
2.耻骨支截骨耻骨支截骨的关键在于剥离截骨处的骨膜组织。
截骨部位位于耻骨粗隆内侧,与耻骨成20°角。
注意避免截骨刀刃插入过深损伤下方的闭孔神经和伴行血管。
3.髋臼截骨及骨块游离该步骤的关键之一是髋臼上方的截骨线应距离髋臼关节面3~4 cm,保证髋臼负重区不发生关节内骨折,大小适中的骨块也容易旋转。
关键之二是髋臼后缘截骨线不能导致后柱骨折和髋臼内壁断裂。
关键之三是环绕髋臼的截骨线一定要截透,否则骨块无法旋转自如或导致耻、坐骨支变形及应力骨折。
4.髋臼骨块的旋转定位当髋臼周围截骨线截透,髋臼骨块彻底游离后,将髋臼骨块以内上角为支点外旋、前旋和内移,在透视下按顺序评估:(1)AI角0°~10°;(2)外侧CE角25°~40°;(3)股骨头内侧间距至髂耻线的距离0~10 mm;(4)髋臼前缘线在股骨头中心内上方或髋臼范围的内、上1/3处,后缘线在股骨头中心外下方或髋臼范围的2/3处或稍远,保证维持髋臼正常的前倾角,避免术后出现撞击或影响屈曲活动;(5)前侧CE角30°±10°;(6)Shenton线改善,恢复连续性(图8)。
注意避免髋臼过度矫正及矫正不足。
使用三枚4.5 mm长皮质骨螺钉固定骨块。
其中一枚自外上缘斜向骶髂关节方向,另两枚自髂嵴斜向下固定髋臼。
测试髋关节屈伸和旋转是否正常,以及髋臼骨块的稳定性。
透视下确认螺钉未进入关节。
最后用一枚3.5 mm皮质骨螺钉固定髂前上棘的骨块(图9)。
因透视视野较小,为避免矫正不良,手术结束麻醉清醒前应行常规X线骨盆正位检查,确认髋臼骨块的旋转定位满意。
如确认髋臼位置欠佳,可立即翻修矫正。
六、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相比骨科术后抗感染和疼痛控制的常规化,髋臼周围截骨术的血液管理程序化需要特别强调。
髋臼周围截骨术属骨盆截骨术,出血较多,手术开展早期出血可达3 000 ml[2],使用自体血回输后平均输异体血量降至400 ml[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