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时代背景-PPT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fa93194afe04a1b171dea9.png)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二 有人说:“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的误会,对欧洲来说,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早产儿。”
史料一,注意“所以”前后具有因果关系,强调了“工 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指出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条件。史料二认为 马克思主义是偶然的结果,不是历史发展的需求。
5.影响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 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 思想体系,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2)自 19 世纪中期起,马克思主义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在 东欧和东南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日益扩大;在亚洲和美洲,马克思主义 是工人运动与民族民主运动的重要思想武器。 (3)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 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 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
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迫切需要科学理 论的指导。
2.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
(1)代表:法国人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人 06 欧文 。
(2)内容: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反对
07 自由放任 的竞争,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
[思考探究 1]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有何关系? 金版点拨:(1)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并导致了资本主义经 济危机的爆发,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这促使马 克思、恩格斯从对现实的洞察和思考中创造新理论。 (2)工业革命使社会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 贫富分化日益加剧,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斗争 实践。工人运动的高涨呼唤科学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3)局限性: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 他们的设想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
![马克思](https://img.taocdn.com/s3/m/6a9d0ef37fd5360cba1adbba.png)
马克思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1848年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时代背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开展。
产生条件: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条件。
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同时又产生了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这促使人们全面思考经济在社会中的作用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等问题。
2、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烈,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要求。
3、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图景,为新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为新哲学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二、哲学是什么?哲学,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社会意识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质、共性或绝对、终极的形而上者为形式,以确立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内容的社会科学。
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作出了明确表述。
它的提出,为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哲学体系、哲学派别以及对它们的客观评价提供了正确的标准,指导人们掌握哲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什么是物质?那就是客观存在,并能够被观测,以及都具有质量和能量。
五、物质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指物质运动的具体样式。
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同物质不可分的运动,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①:机械运动②:物理运动③:化学运动④:生物运动⑤:社会运动六、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事物联系和发展普遍性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主观条件课件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主观条件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e70b4c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00.png)
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建设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共产主义运动。
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 必要性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指导实践,并为实 现社会公平和正义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社会发展是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的过程。
剩余价值理论
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 根本经济原理。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验证与时代价值
社会主义革命
通过实践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正 确性和可行性。
工人团结
马克思主义鼓励工人团结,实现 社会公平和正义。
人类平等
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类自由、平等 和尊严的理想。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1
剖析资本主义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彻底的理论分析。
2
阶级斗争理论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
3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发展是受到经济力量和生产关系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 是矛盾斗争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形成的主观条 件课件
19世纪工业革命和无产阶级的崛起提供了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背景。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
1 哲学思想的发展
思想家们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基础。
2 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
不同的社会主义派别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工人运动的兴起
工人们为改善劳动条件而进行的斗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兴起。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7ef2f6102de2bd96058863.png)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 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 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 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 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 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
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 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 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 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1835—1841年马克思先后在波恩 大学、柏林大学学习法律,研究哲 学和历史,并获得博士学位。
青年马克思:青年黑格尔派;思想活跃时期-----马克思思想形成的早期; 博士论文:“只要还有一滴血在哲学的、征服世 界的、绝对自己的心脏中跳动着,哲学就永 远会像伊壁鸠鲁那样向着他的反对派喝道: 那摒弃庸众所信的神灵的人,不是不敬神灵 的人;那附和庸众关于神灵的意见的人,才 是不敬神灵的人;” 序言最后:“在哲学的史书上,普鲁米修斯是最 崇高的圣人和殉道者。”
爱情与婚姻
生活伴侣燕妮,对马克思事业的理解和支持; (1)父亲对其婚姻的评介:认为儿子的胜利是 不可思议的,直到在燕妮身上也发现她能够 作出一般女孩子所做不到的牺牲时,他才理 解这次胜利的意义。燕妮美貌、才智、品德 俱全,被老马克思称为“为艰险莫测的未来 牺牲了所有的一切”。 (2)马克思自己对婚姻的评介:在1863年,他 回故乡写信给她说:“每天我都去瞻拜那个 圣地——威斯特华伦家的旧居:这所小房子 比所有的罗马古迹都更能吸引我,因为它使 我回忆起幸福的青年时代,曾有一个时期它 收藏过我最珍贵的宝物。而且每天从四面八 方都有人来问我,特利尔的这位第一美人和 舞会上的皇后到什么地方去了。当做丈夫的 知道他的妻子在全城人的记忆中仍然是个迷 人的公主时,他简直有说不出的高兴。”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a92cab1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2.png)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光华村)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本质特征及产生的时代背景P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与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即体现了时代发展所提出的彻底变革资本主义的历史要求,又适应了开展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完成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时代需要;同时,它的产生与发展也依托于时代发展所积累与提供的经济\阶级\思想和科学等社会条件.人类社会发到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工人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先进知识分子,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需要,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而深刻的革命.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实践性\科学性\阶级性(或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及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P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科学前提.1、为什么说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52、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
(选择题) P53、怎样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P7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态(辨析)P7所谓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物殊形态,表现为相对的位置不变和物质的相对稳定状态等.由于事物具有相对静止,它们才能存在和发展,各种事物才能区别开来,人们才能对不同的事物进行研究和认识.相对静止和绝对运动是辩证的统一.4、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简答) P 8—9意识的本质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承担者,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第二,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料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d7ad3a2f90f76c660371a05.png)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
●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定律 ●生物进化论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来源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渊源
●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伟大的哲学家伟大的哲学家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黑格尔先生黑格尔先生
(四)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观条件
• 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 1818.5.5-1883.3.14)德国犹 太人,出生于德国特利尔城,逝 世于英国伦敦。伟大的哲学家, 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
•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1820年11月 28 日生于普鲁士莱茵省巴门市一 个纺织厂主家庭。1844年8月底马 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会面从此开始 了他们终其一生的为无产阶级革命 解放事业并肩战斗的生涯。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总述: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和 工人运动的必然产物,是完整严密的科 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 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 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一般规律的 科学。
2020/6/10
4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 、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五)《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经典政治文献 之一,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得里希·恩格斯写于1847年 12月至1848年1月,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发表。同 年2月24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这个宣 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委托马克思、恩 格斯起草的同盟纲领。这份文件最初是共产主义者同 盟的党纲,为该组织的目的和程序。《共产党宣言》 是无产阶级政党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纲领之一。 1922年8月22日《共产党宣言》中译本问世。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精品文档
![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a6d2d28a6c30c2259019e9f.png)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二、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三、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影响
一、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三)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一)国内背景 1、器物层面:洋务运动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 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 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 兴办洋务。 洋务运动是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 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资本主义来维护封建专制 统治,因为洋务派本身存在阶级局限性 ,不 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致使 洋务运动最终失败。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 群众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 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 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 命所遵循的主义。
(二)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推动
1、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倡民主,反对专 制,他们并没有因为批判孔学就否定中国 的全部传统文化,他们在社会上掀起了一 股思想解放的潮流。这股潮流冲决了禁锢 人们思想的闸门,而这个闸门一被打开, 各种新思潮的涌流就不仅不可避免,而且 是无法遏制的了。正因为如此,在那时,
(3)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努力屡遭失败 的事实,更使他们对资产阶级共和国 方案在中国的可行性产生了极大的怀 疑。
(三)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1、马克思主义的内容 它包括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 义(哲学),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学说 (政治学)。其中,经济学是基础,阶级
斗争是根本出发点,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主要观点就是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来看 问题,认为事物发展的动力是矛盾。
而所谓的唯物辩证主义,也就是其所 宣称的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正好和 中国倡导中庸的儒家传 统观念相一 致,所以 为国人接受起来比较比 较容易。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科学认识时代主题-精品文档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科学认识时代主题-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db4187b8daef5ef7ba0d3cd8.png)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科学认识时代主题中国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非常深刻,中国的理论体系历经了百余年的发展,起初是毛泽东思想,一直到后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阐述的中心都是围绕中国的实际发展问题,既要加强现代化建设,又要稳步实现全球化发展,因此,它对时代特征的反映是非常及时的,并在此基础上对时代的发展进行引领,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科学认识时代主题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前提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序幕。
随后,工业革命由英国传播到欧洲大陆,甚至北美各地。
从此,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
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隐藏于社会各个阶层的矛盾也随之显现。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应运而生。
工业革命虽然有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应该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困扰社会学家的一大难题。
任何思想体系的产生,都是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
工业革命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工业革命引起西方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冲突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基本社会矛盾。
在工业革命中,大资本家通过榨取无产阶级的剩余价值获取暴利。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无产阶级为了摆脱剥削,反抗压迫,不断组织工人运动,无产阶级队伍由此壮大,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工人运动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
也就是说,无产阶级是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的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来自社会底层,知识匮乏,在斗争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能。
在19世纪的一百年中,世界自然科学迅速发展,出现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迈尔和焦耳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三大发现向人类证明了自然界发展的客观性和联系性。
绪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绪论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https://img.taocdn.com/s3/m/99e02407c281e53a5802ffc9.png)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有人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历史的巧合,你如何看这个观点?马克思主义孕育、形成、成熟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大传播、大发展、大胜利于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在这两个伟大的时代里,马克思主义先后经历了产生的阵痛,开拓的艰辛,革命的检验,建设的磨练,改革的再洗礼。
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历史地位和历史命运,不能不探讨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双重的时代关系。
本节课我们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一、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难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活的时代,是资本主义发展和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时代,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这就是“资本主义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
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曾经设想,他们为之奋斗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完美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特权,没有压迫,是一个由“正义”、“公平”、“博爱”所统治的“理想王国”。
但是,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这种“理想王国”并没有出现,反而日益暴露出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富有和贫穷的对立,并没有在“普遍的幸福”中得到解决,反而由于沟通这种对立的“行会特权”和其他特权的废除,由于缓和这种对立的教会、慈善机构的取消而更加尖锐化了;工业在资本主义基础上迅速发展,使得劳动群众更加贫困和穷苦;犯罪率不断上升。
正如恩格斯所说:“商业日益变为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实现。
贿赂代替了暴利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
初夜权从封建领主手中转到了资本阶级的工厂主手中,卖淫增加到了前所未闻的程度”。
资产阶级建立起来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令人非常失望。
正是在这样的现实中,才提出了这样一个重大课题:资本主义究竟向何处去?面对这样的现实,代表各个不同阶级利益的理论家、思想家,提出了不同的改造社会的方案。
第一种方案:封建阶级的方案。
封建阶级站在封建贵族立场上抨击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各章节知识重点
![马克思主义各章节知识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56562bcfc789eb172dc85d.png)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产生与19世纪40年代中期,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马克思主义产生于①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②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充分显露,③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2.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的尖锐化。
7.19世纪中期发生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的“人民宪章”运动C、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大起义8.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②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的斗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准备了阶级基础;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一项伟大任务。
④时代的需要本身既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这种可能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9.马克思主义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是对人类文明的继承与创新1.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①德国古典哲学②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③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2.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3.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主要有①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②提出了对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社会的种种设想;③为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5、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包括: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6、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主观条件主要有:①马克思、恩格斯都树立了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理想,有强烈的革命热情和激情;②马克思、恩格斯都勤奋好学,兴趣广泛,涉猎较多的学科领域,在很多学科都颇有建树;③马克思、恩格斯都具有双重优越性:比工人活动家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和渊博的学识,比其他理论家具有强烈的实践愿望、实践经验和组织领导工人运动的实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阶级对立的简单化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 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 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 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 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从封建社会的灭亡中产生出来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并没 有消灭阶级对立。它只是用新的阶级、新的压迫条件、 新的斗争形式代替了旧的。 但是,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 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 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
生产的全球化
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它们被新的工业排挤掉了,新的工业的建立已经成 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关的问题;这些工业所加 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 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 时供世界各地消费。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 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 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现代的生产仍然如此。
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1.
2.
3.
第一阶段: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被工场手工业代 替。 第二阶段: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 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 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 第三阶段: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 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 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 工业的扩展。
科技革命
第一次科技革命 棉纺织: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 动力: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 ) 交通运输:富尔顿-轮船(美、1807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英、1814年) 1、首先发生在英国,并以英国为主体; 2、以轻工业为主导; 3、 以蒸汽动力为主要标志; 4、技术发明主要源于工人和技师的实践经验。
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从帕洛斯港出发,经加 那利群岛后向西航行,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和古巴、 海地等岛。但是,哥伦布误以为巴哈马群岛是印度 的辖地,把当地土著居民称为印第安人,并误认为 古巴是中国的一个省。1493~1496、1498~ 1500和1502~1504年,哥伦布又进行了第二、 第三和第四次航行,先后发现了多米尼加、波多黎 各、牙买加、特立尼达等岛屿,以及由洪都拉斯到 巴拿马的海岸。第三次航行中在帕里亚湾首次登上 美洲大陆。哥伦布至死也没意识到,他发现的这些 地方并非中国和印度,而是一块新大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 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现代的工人只有当 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 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 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 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 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 资本的发展与劳动者的商品化
生产的不间断性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 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 去。……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 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 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 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 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 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 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 互关系。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 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 系。 生产的全球化的另一层含义也即生产的不间断性。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现实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确立是马克思 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是机器大工业。
市场的全球化
近代的大航海时代,开辟了全球市场,为资本主义 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 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 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 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 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共产党宣言》
第二次科技革命 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 电动机)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 本茨-内燃 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新通讯手段的发明(贝尔-电话、马可尼-无 线电报) 1、科学同技术开始密切结合 2、新技术发明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国家 3、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大航海时代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 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 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1497年,以达迦马为首的船队沿迪亚士航线继续 向前,经非洲东岸的莫桑比克、肯尼亚,于1498 年到印度西南部的卡利卡特,开辟了从大西洋绕非 洲南端到印度的航线,从而打破了阿拉伯人控制印 度洋航路的局面。
1519年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的桑卢卡尔港出 发,经加那利群岛,到达南美东岸以后,即沿海南 下,在南美大陆和火地岛之间,穿过后来以他的名 字命名的海峡,进入“南海”。起初向西北,后转向 西航。船队在航行中从未遇到风暴,即把该海域称 为太平洋。1521年船队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 在与当地土著人的冲突中被杀。1522年麦哲伦船 队剩下的“维多利亚”号返回桑卢卡尔港,完成环球 航行。
第三次科技革命 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 为代表,包括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 程等高新技术。 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转化为直接生 产力的速度加快。 2.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3.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相互渗透。
第四次科技革命 细胞与分子的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形成的是 生物能源、生物信息与生物材料的全方位生物产业 革命,将带来的是生物太阳能、生物计算机与生物 反应器的技术突破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