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核检验正式实验报告加spss分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表8
表9
Excel
根据微核率随紫外照射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微核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也随着增加。
四、
(一)
UV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将制片先置显微镜低倍镜下,找到分生组织区细胞分散均匀、膨大、分裂相较多的部位,再转到高倍镜(物镜40×)下进行观察,凡是在主核大小的1/3以下,并与主核分离、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的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小核即为微核。
染色:用干净的刀片将根冠和延长区部分切去,将余下的根尖切碎,用1%苯酚品红染料进行8-10min染色。
镜检
常规压片镜检,统计细胞微核率。
三、
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1
S
表2
表3
方差齐次性检验F=0.945,P=0.450>0.05,说明方差齐次,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表4
表5
近年来,国内学者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具有诱变活性的污水、化学药品、农药等。但均为诱变剂单独作用时的诱变效应。本试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盐酸吗啉胍在规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以探讨其毒理作用及是否存在拮抗或协同效应,为农业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内学者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具有诱变活性的污水、化学药品、农药等。但均为诱变剂单独作用时的诱变效应。本试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盐酸吗啉胍在规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以探讨其毒理作用及是否存在拮抗或协同效应,为农业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5.经过spss数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二)
1.切取根尖时要准确,若切取组织过大,制片后视野中细胞过多,且多层,影响观察;若过小,则丢失细胞。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观察到微核偏少的现象。
2.在解离之前和之后,均要用清水彻底洗涤根尖,否则前者影响解离,后者影响染色,造成染色不佳或无色。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8.616,P=0.003<0.01,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表6
表7
spss
根据紫外诱变中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处理时间下,得到的微核量不同;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积累效应,即随紫外照射处理时间的增加,微核量也随之增加;而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微核量出现下降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紫外诱变剂量过大,导致细胞因突变致死所致。
恢复培养
用蒸馏水继续培养大蒜24小时,以便因前期辐射受到损伤的细胞和有充足的分裂时间,最终以微核形式出现,便于观察。
根尖固定
于次日早上9点。窃取侧根1.0cm长,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4℃固定根尖2小时。
根尖保存
蒸馏水冲洗后,置于70%乙醇中冰箱内保存,备用。
根尖制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离:1mol/L盐酸60℃解离根尖细胞10min,蒸馏水冲洗。
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3min内),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长而提高。(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其对细胞染色体和DNA的损伤越大。)
4.当照射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3~10min),细胞微核率出现下降。(诱导物强度过高、毒性过强,导致细胞核死亡或变形,或遗传物质受到破坏,大蒜根尖无法继续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微核率降低)
二、
(一)
显微镜、手动计数器、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瓷盘。
(二)
6mol/L盐酸、甲醇、冰醋酸、苯酚品红、大蒜。
(三)
诱变处理
将大蒜根尖20℃浸泡培养至根长1.0-1.5cm。在早上8时将根尖朝上放置在培养皿上,待根部干燥后,放置在超净台上用10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分别照射3min、7min、10min 3个时间段,另设空白对照。
3..若诱变因子时间较短,则微核较少;压片时可能压入杂质,染液也可能产生沉淀,所以在压片之后需要认真地进行镜检,不漏掉一个微核,也不把杂质误认为微核;照射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死亡,影响之后的生长及观察,要合理设计试验时间。
4.压片时不可用力过大,压碎细胞核,影响观察及计数。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目前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辐射性的物质、化学药物等都是一些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试验,我们发现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各种动植物都具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平时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处于紫外线的照射下,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微核实验报告
一、
微核(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夜场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三分之一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有合成DNA的能力。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变形成了主核之外的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与作用因子的剂量和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利用,各种各样的工业废物的排出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即使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他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不少部门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微核的产生原因可能有:
1.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
2.某些染色体在分裂的过程中行动滞后,在末期时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微核。在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下,如紫外线,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知:长时间进行紫外线照射的话可能会导致细胞的死亡或是致畸突变(使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如有圆形或椭圆形变成梭形等)。
表8
表9
Excel
根据微核率随紫外照射处理时间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微核率随着时间的增加也随着增加。
四、
(一)
UV对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的影响
将制片先置显微镜低倍镜下,找到分生组织区细胞分散均匀、膨大、分裂相较多的部位,再转到高倍镜(物镜40×)下进行观察,凡是在主核大小的1/3以下,并与主核分离、着色与主核相当或稍浅的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小核即为微核。
染色:用干净的刀片将根冠和延长区部分切去,将余下的根尖切碎,用1%苯酚品红染料进行8-10min染色。
镜检
常规压片镜检,统计细胞微核率。
三、
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1
S
表2
表3
方差齐次性检验F=0.945,P=0.450>0.05,说明方差齐次,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表4
表5
近年来,国内学者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具有诱变活性的污水、化学药品、农药等。但均为诱变剂单独作用时的诱变效应。本试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盐酸吗啉胍在规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以探讨其毒理作用及是否存在拮抗或协同效应,为农业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国内学者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检测具有诱变活性的污水、化学药品、农药等。但均为诱变剂单独作用时的诱变效应。本试验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农业生产中常用农药甲胺磷、甲基硫菌灵、盐酸吗啉胍在规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单独和联合作用时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以探讨其毒理作用及是否存在拮抗或协同效应,为农业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5.经过spss数据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其结果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二)
1.切取根尖时要准确,若切取组织过大,制片后视野中细胞过多,且多层,影响观察;若过小,则丢失细胞。两种情况都会造成观察到微核偏少的现象。
2.在解离之前和之后,均要用清水彻底洗涤根尖,否则前者影响解离,后者影响染色,造成染色不佳或无色。
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8.616,P=0.003<0.01,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紫外线照射时间处理对大蒜根尖微核发生有显著性差异。
表6
表7
spss
根据紫外诱变中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处理时间下,得到的微核量不同;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有积累效应,即随紫外照射处理时间的增加,微核量也随之增加;而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微核量出现下降趋势,推测可能是由于紫外诱变剂量过大,导致细胞因突变致死所致。
恢复培养
用蒸馏水继续培养大蒜24小时,以便因前期辐射受到损伤的细胞和有充足的分裂时间,最终以微核形式出现,便于观察。
根尖固定
于次日早上9点。窃取侧根1.0cm长,用新配的卡诺固定液(甲醇:冰醋酸=3:1)4℃固定根尖2小时。
根尖保存
蒸馏水冲洗后,置于70%乙醇中冰箱内保存,备用。
根尖制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离:1mol/L盐酸60℃解离根尖细胞10min,蒸馏水冲洗。
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3min内),大蒜根尖细胞微核率随紫外线照射时间增长而提高。(紫外线照射时间越长,其对细胞染色体和DNA的损伤越大。)
4.当照射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后(3~10min),细胞微核率出现下降。(诱导物强度过高、毒性过强,导致细胞核死亡或变形,或遗传物质受到破坏,大蒜根尖无法继续分裂,从而导致细胞微核率降低)
二、
(一)
显微镜、手动计数器、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烧杯、瓷盘。
(二)
6mol/L盐酸、甲醇、冰醋酸、苯酚品红、大蒜。
(三)
诱变处理
将大蒜根尖20℃浸泡培养至根长1.0-1.5cm。在早上8时将根尖朝上放置在培养皿上,待根部干燥后,放置在超净台上用10W紫外灯距离30cm照射。分别照射3min、7min、10min 3个时间段,另设空白对照。
3..若诱变因子时间较短,则微核较少;压片时可能压入杂质,染液也可能产生沉淀,所以在压片之后需要认真地进行镜检,不漏掉一个微核,也不把杂质误认为微核;照射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胞死亡,影响之后的生长及观察,要合理设计试验时间。
4.压片时不可用力过大,压碎细胞核,影响观察及计数。
随着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目前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各种辐射性的物质、化学药物等都是一些危害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因素。根据此次试验,我们发现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各种动植物都具有很大的伤害。所以,在平时应当尽量避免长时间的处于紫外线的照射下,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微核实验报告
一、
微核(简称MCN),也叫卫星核,是真核生物中的一种夜场结构,是染色体畸变在间期细胞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微核往往是各种理化因子,如辐射、化学药剂对分裂细胞作用而产生的。在细胞间期,微核呈现圆形或椭圆形,游离于主核之外,大小应在主核三分之一以下。微核的折光率及细胞化学反应性质和主核一样,也具有合成DNA的能力。一般认为微核是由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有实验证明,整条染色体或几条染色体也能形成微核。这些断片或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行动滞后,在分裂末期不能进入主核,变形成了主核之外的微核。
已经证实,微核率的大小与作用因子的剂量和辐射累积效应呈正相关,这一点与染色体畸变的情况一样。所以许多人认为可用简易的周期微核计数来代替繁杂的中期畸变染色体计数。由于大量新的化合物的合成,原子能的利用,各种各样的工业废物的排出都存在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欲了解这些因素对机体潜在的遗传危害,需要有一套高度灵敏,即使简单易行的测试系统来监测环境的变化。只有真核类的测试系统更能直接推测诱变物质对人类或其他高等生物的遗传危害,在这方面,微核测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目前国内外不少部门把微核测试用于辐射损伤、辐射防护、化学诱变剂、新药试验,食品添加剂的安全评价,以及染色体遗传疾病和癌症前期诊断等各方面。
微核的产生原因可能有:
1.有丝分裂后期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
2.某些染色体在分裂的过程中行动滞后,在末期时不能进入主核,便形成了微核。在各种理化因子的作用下,如紫外线,根据本实验的结果可知:长时间进行紫外线照射的话可能会导致细胞的死亡或是致畸突变(使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如有圆形或椭圆形变成梭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