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一、概述公务员是各级政府中行使管理国家事务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主体。
公务员制度在现代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实施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必要工具、手段,是政府价值目标的主要载体。
一国公务员制度的完善与否体现的是它的行政公权力合理配置程度,更代表着国家的法治化水平。
而国家公务员考核是公务员制度中的重要部分,直接为公务员的奖惩、职务升降、工资增减、培训和辞退等管理活动提供了依据,也为国家公务员制度引入了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公务员考核就是公务员制度的关键内容,更是政府同时实现公共管理和依法行政的一项关键工作,但从我国的考核制度和课堂教学来看,存有不少问题,我国创建和实行公务员制度课堂教学相对较短,与日本等国较之,无论是在制度构筑,还是在实际操作中,与他们都存有差距,曝露出的问题也日益严重。
虽然我国在制度设计上和考核工作都下了非常小的功夫,各部门制订了适当的实施方案,也接到了非常大的效果,但其中存有的问题,必须客观的直面,存有许多不人与自然的因素。
(一)法律规范不健全我国的对公务员考核的有关规定大多过分归纳,难以定量。
虽然对考核方式、考核对象的测评结果的采用并作了较为精细的建议,但对考核的内容、程序以及监督还是亟须健全。
中国几千年重情轻礼的文化,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公务员考核的实行。
由于缺少公务员考核有关的监督和救济机制,某些部门在考核中随意性小,不严格遵守程序,随其个人褒贬或者为了公务员部门及成员间的关系而走过场。
(二)考核机构的缺陷我国公务员考核的主体的性质为非非常设机构,《公务员考核规定(实施)》对公务员考核的结构规定,公务员考核按照管理权限和规定的程序展开由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非政府实行。
机关公务员管理部门在年度考核时可以成立考核委员会。
考核委员会由本机关领导成员、公务员管理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人员和公务员代表共同组成。
这样的考核委员会临时成立,之后便又退出。
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目录内容摘要 (1)正文..........................................................................................1--6 序论 (1)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建立 (1)(一)我国旧的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干部队伍庞杂 (1)2、管理权限过于集中、方式陈旧单一、制度不健全 (1)3、缺乏监督制 (2)(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建立 (2)二、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3)(一)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3)1、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 (3)2、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 (3)3、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两官分途” (3)4、我国公务员制度强调德才兼备、严格考核、对思想政治方面要求严格 (3)5、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4)1、国家公务员制度在科学化、法制化上比传统的人事制度有很大的提高 (4)2、实行竞争择优机制 (4)3、国家公务员制度有廉政勤政保障机制 (4)4、具有能上能下、新陈代谢的机制,以及优胜劣汰 (4)5、实行科学合理的工资、福利及保险 (4)三、我国公务员制度建立的重要意义 (5)(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现分类管理 (5)(二)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 (5)(三)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增强政府机关的生机和活力 (5)(四)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人事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 (5)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试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内容摘要]:我国公务员制度同传统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相比,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与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相比,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建立和抢先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出台,标志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正式形成,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不搞“党派脱钩”,不搞“两官分途”,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强调德才兼备,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罘用的原则,建立了完事的公务员法规体系,使政府机关人事管理工作实现了由适应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跨越。
公务员制度考点0102
公务员制度考点1 导论一、公务员概述公务员: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三个标准缺一不可:1)履行公职标准:不为自己工作,不为某个私人的企业或组织工作或服务;2)行政编制标准:事业单位、国企工作人员不是。
3)财政经费标准:工资、保险、福利都是由国家财政负担。
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建立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是第一部带有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填补了干部人事管理方面的法律空白。
公务员的范围:7类1.中国共产党机关的工作人员2.行政机关的工作人员3.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4.检察机关的工作人员5.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6.审判机关的工作人员7.民主党派的工作人员国家主席、国家副主席非公务员:1.机关中工勤人员不是公务员:保安、保洁、临时工、劳务外包、行政执法辅助人员、辅警、协税等2.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是公务员:医院、学校、博物馆、图书馆等3.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委员会委员,整体上不列入公务员范围,按其所在部门和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管理;参照管理:1.某些使用行政编非让群团机关的工作人员,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等。
(行政编)2.某些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的社会单位的工作人员。
(事业编,如城管执法大队)二、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西方公务员制度:1870年,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推行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又叫文官制度。
政务官:通过选举出来的政党领袖,首相总统,在西方都不是公务员。
事务官:通过考试进入政府的文职人员,与政府之间是雇佣关系。
不参与政治,政治立场中立。
1883年,美国通过《彭德尔顿法案》,标志着现代公务员制度建立。
中国公务员制度: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1)中国公务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管干部原则2)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3)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区分政务官和事务官与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具有的特点:1)公务员制度体现分类管理的原则2)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3)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4)坚持依法管理与权利保障的原则三、中国公务员主管部门中央:中央组织部(中组部)国家公务员局地方:同级党委的组织部同级政府的人事部门考点2 权利和义务权利: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对公务员可以享受或者可以做出某种行为的许可和保障。
中国公务员制度 公选课论文
(2)国家公务员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是在人员精简基础上建立的。
四、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工资、福利、保险上比传统人事制度科学合理。
公务员实行新的职级工资制,按不同的职能分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四个组成部分。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经过调研准备、推行实施、完善发展三个阶段,初步实现了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在凡进必考、竞争上岗、岗位轮换、激励机制、辞退制度、培训工作、回避制度等方面形成了法规体系,《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及几十个配套的单项法规和实施细则,使中国公务员开始纳入法制化管理的轨道。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整个制度的总体精神和总的要求。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中有以下原则:
一、竞争原则:竞争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中是公开、平等的。所有考试、考核、录用等程序都是公开进行的,并且所有参加报考的人员不受性别、家庭出身、民族、宗教等限制,并逐步打破地域、身份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竞争进入到公务员队伍中来。竞争机制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内在机制,它贯穿公务员制度的始终,并主要体现在公务员的考试录用、晋升与降职、职务任免,以及辞退制度上。
二、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我国公务员制度根据党的组织人事路线、方针、政策制定,坚持党对人事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组成人员的国家公务员是由各级常委及其组织部门负责考察,依法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选举或决定任免。西方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管理强调"与党派脱钩",公务员职务晋升不受政党干预。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同时又改革了传统的人事制度的弊端,因此它既不同于西方文官制度,也不同于我国传统的人事管理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比较,有以下几点不同:
《国家公务员制度》A、B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国家公务员制度》结业试卷(A)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选对一正确答案得1分,共24分)1、公务员制度是产生于国的制度。
( )A:英;人事管理 B:德;人事管理 C:中;人事管理 D:英;行政管理2、我国第一次使用“国家公务员"这一名称是在年.()A:1987 B:1988 C:1993 D:20053、国际公务员最早产生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4、我国公务员范围分为两类,即:()A: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B:学会、协会的成员C:除各级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公务员 D:事业单位人员5、我国选拔官吏制度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A:世袭制 B:军功制 C:科举制 D:政府分赃制6、公务员制度被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韦伯概括为。
()A:官僚制 B:科举制 C:民主制 D:竞争制7、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的是:()A:古德诺 B:威尔逊 C:孟德斯鸠 D:克鲁兹8、西方行政学理论产生的代表作有:()A:《行政之研究》 B:《比较行政法》 C:《政治与行政》 D:《彭德尔顿文官法》9、公务员法律关系客体有:()A:行政行为 B:公务员行为 C:公务员精神财富 D:公务员人身10、我国公务员分为个等次,分别对应个级别.()A:10;8 B:12;8 C:10;15 D:12;1511、公务员受到撤职处分的,后终止处分。
()A:半年 B:1年 C:一年半 D:2年12、我国公务员的回避基本方式有:()A:职务回避 B:公务回避 C:地区回避 D:考试回避13、为使公务员培训工作正规化、制度化,我国政府于1994年9月在京成立了培养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培训机构,即:( )A:国家行政学院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C:管理干部院校 D:党校14、公务员辞退费发放,最长不超过月。
论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
20 0 7年第 O 1期 / 总第 1 5期 9
ll O
维普资讯
视
点
责 编 ・ 芹 Emi auz n1 . 任 辑 田 ・ a:n fh @2c — l saa 6o g n r
具备 。而所谓“ , 德” 是指 “ 政治思想 和 行政编制 、由国家财政负担 工资福利 导成 员和非领导成 员的 区分 。公 务员 。因此 , 国公 务员 的范 队伍 不是一个封闭 系统 ,机关 的公务 我 道德 品质 的表现” 。考察公务员 的政治 的工作人员 ”
还有义 务贯 彻执行党 的荩本路线 和各 管理体制 ,政府 机关 中较 高职务层次 职业表现和 1 作绩 效。在录用 和考核 党 标 准 『, 的 强 调 “ 有 专才 ” 有 的强 调 , 项 方针 、 策 , 政 自觉 遵 守党 的纪律 , 执 的公 务员是 党 委组织 部 门管理 的 ; 政协等机关 , 也是党委 “ 通才” 把业务能 力 、 作绩效 等作为 , 行党 的决定 , 服从组织分配 , 积极 完成 的机关与人 大 、 ¨ 党 的任务 , 参加党的组织 生活 , 受党 组织部 门统 一协调和管理 的。具体而 录用和考核 的主要标准 。盘 法 国对公 接 组织 的监督并宣传党的主张。同时 , 公 青 ,各级机关 的领 导成 员和其 他重要 务员的考核有 四项 内容 ,包 括身体 卜 『 J 适心性 、 门知识 、 时值勤 情况 、 务 员法把党的干部路线 、 方针 、 策体 于部 由各级党 委管理 ,他 f 的任命 由 政 专 守 整 党委讨 论决定 , 依 沽和装饰状况 、 现 在对公 务员 管理 的 录用 、晋升 、 考 党委组织部 ¨考 察 , T作适应 能力 、 作精 合 服 积 丁作 核 、 戒 、 流等各 项制 度规 定之 中 。 法 由各级人 民代 表大会选举 ,或南各 神 、 务精 神 、 极性 、 作效 率 、 惩 交 充分体 现了党管干部 的原则 。
论我国现行公务员制度的特点及改革
行政管理研究·鹱爨赣鼷霪黪鼹翳鼷璧辫赣燃蘸爨黧蘸黎霸鼷爨慧餮;囊i誉骥藿;誊19眨鬻攀疆罄凄萋鲁话嚣器i皆《皆懑霞卷舞蕤攀务蕊雾最溪鹱粼鳞濑隧黼鹱黼豁黼鹱溯燃器鹾篱避国绱辞颤碗瓣镶婶理酶嚏话辨静群旁嘻褥鼷甄磐硒譬瓣静猕醒睁嘲瓣碑$礞眵露镥镶霸簿麓纽瓣曹恁够魂溉积渊糕糕㈧麟燃黼滋口黄蒙【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744(2001)02—0044—02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是在吸取中国传统的官吏制度的某行性,为在全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积累经验,从1989年开始些原则精神基础上创立的一种全新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
首先在国务院审计署、海关总署、统计局、环保局、建材局、而我国当前的公务员制度则是借鉴西方公务员制度的经税务局等六个部门进行试点,1990年试点又扩大到哈尔滨验,根据中国的国情建立起来的。
和深圳两市,1992年以后又在全国20个省市进行了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证明,公务员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第三,全面推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及其特点广阶段(1992年以来)。
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也决定,“在完成机构我国旧的干部人事体制是在新中国建立后,为适应高改革的地区和部门实行公务员制度。
”为此,1993年4月24 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而建立的,它在当时确实发挥日在国务院第二次常务会议通过《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过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其决定该条例自1993年10月1日起施行。
弊端也日益地暴露出来。
例如,“国家干部”这一概念过于笼《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是我国政府机关人事管统,内涵不清;管理权限过分集中;管理方式陈旧单一;管理理的一个基本法规和依据的标志。
与原有的干部人事制度机制不健全,缺乏人事管理法规等。
这些弊病严重影响着政相比,我国现行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治、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
只有对旧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一)体现了分类管理原则。
公务员制度的历史演变
1、科举制度
夏、商、周采用的是“分封制”和“世卿世禄制”,其 结果是“龙生龙,凤生凤”,平民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 与政治几乎无缘。汉朝以“察举”和“征辟”制取代世袭制, 由州、郡地方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经朝廷考察后授其官职, 或由皇帝特诏选任官吏。这自然是历史的一个进步,但由于 掌握选官大权的官僚们注重门第,官官相护,徇私舞弊,用 人问题仍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以至出现“举秀才,不知书; 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等严 重问题,出身底层的优秀人才难以被选拔上来。魏晋南北朝 实行“九品中正制”。这在当时多少改变了州、郡地方长官 随意左右、受贿营私的状况,选拔出一些比较有才能的人进 入仕途。但中正官到后来完全被世家大族所把持,家世、门 第成为评定官员的唯一标准。“九品访人,唯问中正”,它 实际上已成为大地主、豪族势力控制选官的工具。
3、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简史
1954年颁布了向联邦政府雇员提供人寿保险福利的《联邦 雇员团体人寿保险法》 1958年,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公务员培训法》 1959年,颁布了想联邦政府雇员提供健康保险福利的《联 邦雇员健康福利法》; 1962年,颁布了《联邦薪酬改革法》; 1970年,颁布《联邦薪酬平衡法》;
2、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英国文官制度发展的历史表明,现 代意义的文官制度是资产阶级工业竞争
的产物,是议会政府制度不可缺少的组
成部分,也是西方国家较为典型、较为
完备的一种用人制度。
美国政府雇员(公务员)制 度的核心原则是什么?
3、美国联邦政府公务员制度简史
美国联邦公务人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联邦政府 的建立。美国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办公室在其一份长 达300多页的文献《一种理念的传记:联邦公务员 历史》中,把自1789年联邦政府成立至今的200多 年联邦政府公职制度发展划分为三大历史时期: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
目录1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 (1)1.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1。
2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2)1。
3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2)1.4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3)1.5坚持领导职务任用交流制度 (3)2与以往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现出强烈的时代特色 (4)2。
1建立了科学的分类管理制度 (4)2.2引进了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
(4)2。
3强化了正常的新陈代谢机制 (4)2.4构建了廉政、勤政的约束机制 (5)2.5形成了比较配套的法规体系 (5)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特点研究【摘要】公务员制度作为一种现代人事制度,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有着中国的特色,它是在中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公务员制度形成的一整套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公务员作为政治与行政系统中特定的一个群体,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特有的作用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首先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次与中国以往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公务员公务员制度特点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而公务员制度,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依法对政府中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人员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种人事制度。
我国国家公务员制度具有十分突出的特点。
首先与西方文官制度(即公务员制度)相比,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其次与中国以往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又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1我国公务员制度表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而产生,19世纪中期随着资产阶级的经济地位日益上升,在政治上他们要求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出于稳定政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愈要求从事专门事务的官员职业固定.因此西方的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公务员制度,并使这一制度很快得到推广。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一、我国公务员管理的基本原则1.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公务员法》第五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依照法定的权限、条件、标准和程序进行。
公开既是法规、政策的公开,也是行政行为的公开,要求向社会公开有关公务员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向社会公开录用公务员、公开选拔公务员的资格条件、考试内容、考试成绩以及选拔录用结果;对公务员公开考核、奖惩、职务升降、工资福利、辞职辞退和退休等工作的标准、依据和程序。
所有这些,是公务员平等竞争的前提。
平等是指在法律上确认每个公民有平等的参与竞争的权利,凡具有法定资格与条件的公民都有申请报考公务员的权利,并有平等机会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以同一标准决定是否录取,不因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性别等状况而受到歧视或者享有特权。
在进入公务员队伍后,在考核、培训、奖惩、职务升降等方面同样机会均等.竞争择优,是指在公务员的录用、公开选拔和职务晋升等方面,引入竞争机制。
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择优,择优的前提是必须存在竞争.《公务员法》在制度设计方面充分体现了竞争择优这一原则。
2.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公务员法》第六条规定:公务员的管理,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的原则对公务员的监督约束,既是对权力监督制约的需要,也是解决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工作作风问题的方法.《公务员法》从明确公务员的义务和纪律入手,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加强对公务员的考核,注重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的全面考核,重点考核绩;确立了惩戒制度;规定了辞职、辞退制度,确立了引咎辞职制;规定了回避制度;对公务员辞职、退休后的从业限制等作了规定。
在加强对公务员的监督的同时,《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激励保障制度。
《公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的权利;规定了公员的奖励制度;在公务员的职务晋升中强调注重工作实绩;规定了公务员的培训制度;规定了公务员的工资、福利和保险制度以及退休养老制度,保障公务员的工资报酬;规定了公务员的申诉控告制度,以保障公务员的权利。
《国家公务员制度》A、B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行政管理专业《国家公务员制度》结业试卷(A)姓名:学号:成绩: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所有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选对一正确答案得1分,共24分)1、公务员制度是产生于国的制度。
()A:英;人事管理 B:德;人事管理 C:中;人事管理 D:英;行政管理2、我国第一次使用“国家公务员”这一名称是在年。
()A:1987 B:1988 C:1993 D:20053、国际公务员最早产生于。
()A: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4、我国公务员范围分为两类,即:()A: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 B:学会、协会的成员C:除各级政府组成人员以外的公务员 D:事业单位人员5、我国选拔官吏制度经历了以下哪些阶段:()A:世袭制 B:军功制 C:科举制 D:政府分赃制6、公务员制度被德国政治社会学家韦伯概括为。
()A:官僚制 B:科举制 C:民主制 D:竞争制7、提出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的是:()A:古德诺 B:威尔逊 C:孟德斯鸠 D:克鲁兹8、西方行政学理论产生的代表作有:()A:《行政之研究》 B:《比较行政法》 C:《政治与行政》 D:《彭德尔顿文官法》9、公务员法律关系客体有:()A:行政行为 B:公务员行为 C:公务员精神财富 D:公务员人身10、我国公务员分为个等次,分别对应个级别。
()A:10;8 B:12;8 C:10;15 D:12;1511、公务员受到撤职处分的,后终止处分。
()A:半年 B:1年 C:一年半 D:2年12、我国公务员的回避基本方式有:()A:职务回避 B:公务回避 C:地区回避 D:考试回避13、为使公务员培训工作正规化、制度化,我国政府于1994年9月在京成立了培养国家高级公务员的培训机构,即:()A:国家行政学院 B: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C:管理干部院校 D:党校14、公务员辞退费发放,最长不超过月。
公务员
内容摘要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中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出台,标志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初步形成。
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搞“政治中立”,不搞“两官分途”,注重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为人民服务的综旨,具有鲜明的制度特色。
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举措其最具突破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经过竞争性考试择优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从而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创造了制度条件。
其中非政治中立性是我国公务员制度区别于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是我国社会制度。
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都在我国宪法中作了明确规定。
我国的政治制度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必须在政治上与党保持一致,必须拥护社会主义。
中国国家公务员的特色制度—公务员的非中立性一、中国公务员制度的逐步诞生过程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处于试验性阶段。
从整体角度来看,一些单项制度的改革往往因为缺少全局的配合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从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一个总的人事法规,而中国却一直没有,这很不利于人事管理的规范化。
为此,党中央在1984年提出要制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后又进一步更名为《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东财20秋《公务员制度》单元作业二_48077【标准答案】
(单选题)1: 机关扣减公务员工资统一购买福利彩票的行为,侵犯了公务员的。
A: 申诉控告权
B: 获得报酬权
C: 申请辞职权
D: 参加培训权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2: 我国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的职位和人数。
A: 用人单位可根据工作需要自行决定
B: 由本单位领导集体研究自行决定
C: 必须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
D: 用人单位可根据报考人员的情况自行扩大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3: 我国承担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培训任务的新型机构是:____。
A: 北京行政学院
B: 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
C: 中央党校
D: 国家行政学院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4: 新中国完善干部管理制度的时期是 ____。
A: 1949~1966年
B: 1966年5月~1976年10月
C: 1976年10月~1987年
D: 1987年至今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5: 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 ____。
A: 嘉奖
B: 记功
C: 授予荣誉称号
D: 升职
正确答案: D
(单选题)6: 不胜任现职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公务员,应当 ____。
A: 调任
B: 辞退
C: 转任
D: 降职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7: 我国新录用的公务员的试用期是。
A: 1年。
公务员制度分析论文
公务员制度分析论文公务员制度分析论文公务员制度是指由政府机构雇佣的为政府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的制度,也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成为了中国政府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公务员制度的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公务员制度的背景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可以追溯到近代国家治理体系的形成,20世纪初期,我国也开始在政府机构中引进公务员制度。
20世纪5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我国公务员制度逐渐建立并完善。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对公务员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公务员制度也随之调整和完善。
二、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已经越来越完善,政策法规和政府部门职能的明确使得公务员制度更加规范化。
从公务员队伍的规模来看,我国公务员队伍已经接近1000万人,覆盖着各个区域、各个行业、各个层级。
但是,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三、存在问题:1. 客观上存在的级别过多,导致各级之间重复职能、层级压缩,工作效率不高。
2. 公务员的选拔机制不够科学,影响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3. 发挥作用不明显,政策执行能力差。
4. 薪资待遇跟不上生活成本的增长,公务员的收入水平难以维持生活。
四、解决方案公务员制度的改革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科学化选聘和加强考核机制,压缩和优化行政层级和职能,完善公务员职称制和薪酬制度等。
1. 加强科学选聘机制,实现各级公务员的自然流动。
2. 引导公务员和劳动人民相交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扩大政策实施范围和深度。
3. 完善薪酬机制,提高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和保障生活水平。
4. 对公务员队伍的培训和晋升制度进行更全面、更科学的考核,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5. 与此同时,需要针对各个行业、各个部门的不足之处进行具体的针对性改革,以更好地推进公务员制度改革。
综上所述,公务员制度是一个广泛的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个层面,改革的进展也并非一蹴而就。
《公务员制度讲座》期末考试小抄1
一、填空题1、2005年4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这标志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坚持党管干部,反对“政治中立”是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中国特色”的主要体现。
3、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特点是实行“两官分途”。
奶子将公务员分为政务类公务员和事务类公务员。
4、各机关内设的管理机关是根据管理公务员事务的需要,代表国家或政府依法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晋升、工资、辞退、退休等事项实施管理的组织。
5、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源于近代西方国家民主宪政的思想文化基础,也是在公务员制度中落实宪法规定的公民权的基本要求。
6、公务员必须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
7、1895年“科学管理之父”泰勒为了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
8、品位分类制度则是以英国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国家实行的公务员管理制度。
这是以“人”为中心进行设计的分类管理制度。
9、公务员法对如何设置各机关的具体职位仅作了原则性规定,各机关有权依照确定的职能、规格、编制限额、职数及结构比例来设置本机关公务员的具体职位。
10、公务员法确定职务级别制度的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工资及其他待遇的重要依据;二是平衡比较各类职务序列的标尺。
11、我国古代真正以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是从隋朝的科举制度的创立开始的。
12、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公开考试和严格考察的方法。
13、工作实绩考核。
即公务员在完成任务目标和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通过所提出的工作思路、采取的措施、发挥的具体作用而取得的绩效等。
14、我国对公务员的考核体现在德、能、勤、绩和廉五个方面。
15、公务员的培训从性质上看,是一种继续教育。
16、我国公务员任职程序包括:提出拟任职人选,考查,决定任命,下发任职通知。
17、机关聘任公务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公开招聘的方法、二是直接选聘方法。
公务员论述题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
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
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
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
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它学习和借鉴了西方文官制度的一些积极内容,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总结和吸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系统化和制度化。
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浅谈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内容摘要】我国国家公务员法于2006年起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然而,我国公务员制度发展的历史仅仅约20年,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亟待改革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的公务员制度自建立以来十几年的时间,因为它的产生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目的性,所以它就具有了一种混合多种因素的特征,可以说是一种混合的模式。
通过研究中国公务员的产生、发展过程来探讨这种混合模式的内涵,可以为它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改革发展公务员制度,又称为“文官制度”,是指对各级事物官员或文职官员进行管理的制度,包括公务员的考试、录用、考核、晋升、退休等。
现代公务员制度起始于西方,是在西方政治体制之下产生的文官管理制度。
它基本原则包括:职位分类、竞争性的考试录用、职位终身制、政治中立、法治管理等等,其中竞争性的考试录用、职位终身制和政治中立原则是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核心原则。
它涵盖了公务员的选拔、管理、待遇、考核、退休各个方面,也涉及到了公务员的基本价值信念问题。
一、中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差异对比中西方的公务员制度,是有所不同的。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在19世纪后30年由于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是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由于“行政专横”时代代替了“议会至上”时代后顺应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而来的产物,当时的国家迫切需要改革公职任用制度来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而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迫切要就深化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背景下推行的,是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和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而西方文官制度则标榜“政治中立”,这就是我们国家公务员和西方公务员的不同,我国的公务员和党,和政府是密切相关的,而西方的公务员与政治党派无关。
其次,我国公务员制度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而西方文官制度要求公务员与“党派脱钩”,我国的公务员是党是政府的执行者,决策者,而西方的公务员不得和政治有关,是和政治相分离的一个机构特征。
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论文
国家公务员制度研究论文在当今世界,政府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正在越来越受到人重视。
一个有效的政府,对于经济、社会乃至政府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有效的政府,必定是政府职能有限的政府,政府行为依法作为的政府,政府权力多中心配置的政府,政府决策高度民主的政府,政务信息高度透明的政府,自然也是拥有一个精明强干、士气高昂的公务员队伍的政府。
而这一切,都有赖于高度发达的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
因为有了高度发达的公务员制度,就可以从社会中吸收人才,并通过激励和培训,使人才在政府部门迅速成长。
有效政府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要争取一流的人才,并使人才能够在政府组织内得以迅速成长。
要发展政府的能力,首先在于建立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培养积极主动和精明强干的公务员队伍。
因为,“无论是制定政策、提供服务还是管理合同,有效政府的生命力都在与公务员的精明强干和积极主动”。
[i]现代化的公务员制度,起源于英国。
19世纪中叶开始的文官制度改革,确立了以考任制为核心的任用制度和以工作实绩为基础的考核制度,奠定了英国公务员制度的制度基础,也奠定了英国现代政府体制的基础。
这为英国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事务达到一个半世纪之久奠定了基础。
在英国之后,美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始了公务员制度建设,为其建立现代政府体制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这些国家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
[ii]现代公务员制度有很多制度构件,包括录用、晋升、退出、工资激励、权利保障等机制。
其在录用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的才干,通过竞争性的招聘考试。
考试可以是全国性的,也可以是地域性的或者部门性的。
在晋升方面的特征是,不基于个人关系,而基于个人才干和业绩,业绩优秀者得到适当的奖励。
这样,公务员可以长期保持工作的激励,不会过多地考虑取悦于上级或者有权优势的领导人。
在工资制度方面的特征是,其工资一般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之上,并且上下级之间有相当的差距。
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
浅析中国公务员制度摘要:改革开放32年以来,我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所有的政治体制改革的举措中,1993年8月14日,国务院签署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标志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的诞生。
公务员制度的横空出世和不断改革、发展无疑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
随着射虎的发展,现在又越来越对的人参与到公务员考试中,这也就说明公务员制度已经深入民心,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公务员,意义,考核,发展,特征一.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意义: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制度,包括通过制定法律规范,对公务员的“进口”管理,使用管理与“出口”管理的各项管理制度。
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产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质特征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管理原则。
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推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的产物。
1870年6月,英国政府以法令形式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的考试制度,标志着英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产生。
英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推行公务员制度的国家。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政治体制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产物。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酝酿到现阶段,20多年来历经准备、决策、试点、推行与发展、依法管理五个阶段。
1993年10月1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正式推行。
我国的《公务员法》从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管理步入依法管理阶段。
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总的指导思想,这贯穿在公务员法的总则、权利与义务及各个管理环节中,是公务员制度的灵魂。
党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我国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人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德才兼备、任人唯贤是原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原则,也是干部人事管理的核心。
分类管理是现行公务员制度与原干部人事制度相区别的首要特点。
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公务员法》的施行,标志着中国特色的国家机关人事管理制度的形成,也标志着我国干部分类管理制度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中文摘要20xx年4月27日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关乎600多万公务员的管理法———《公务员法》。
是建国50多年来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性法律,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进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该法以1993年国务院颁布公务员暂行条例为基础,同时吸收了10多年公务员制度建设的经验,既保持了公务员制度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又有了许多发展和突破。
本文试着在总结过去人事管理制度入手,结合当今的形势和现行我国政府的改革,谈谈对当前和未来的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肤浅的认识。
关键词:公务员制度中国特色分析公务员制度从19世纪中期诞生以来,很快得到推广。
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国家通过制定法律和法规,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
是一套实现法制化管理,以知识和专业考核人才,政治中立,管理科学的严密的人事管理制度。
是人类集体智慧结晶。
对保证各国政治的高效、廉洁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
现在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推行了这样一种人事管理制度,当然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特点。
英国的文官制度的管理是以品位分类为基础的,美国文官制度的管理是以职位为分类基础。
我国在整个公务员制度设计的过程中,除了充分得吸收、借鉴国际上公务员管理的经验,如公务员制度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法制化管理的原则,以功论赏的功绩制原则。
还必须确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公务员制度。
尤其是在法制经济社会的今天,国内、国外的经济发展对我国政府尤其是公务员队伍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完善健全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实属当务之急一、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一)历史背景分析新中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了前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
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群体优势,从组织上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
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国民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随着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越来越暴露出明显的弊端,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和不足集中表现在:“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相脱节;管理方式陈旧单一,不利于优秀人才的多样化发展;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督机制,用人缺乏法制,致使一些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
上述干部人事制度中存在的弊端,使我们长期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年轻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铁皮箱环境”随处可见;二是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用人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法制化、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如果不加以改革,必然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因此,改革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问题就成为当时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诞生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
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从中央到地方,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
1982年、1983年,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先后进行了机构改革,并按照干部“四化”的方针,调整了各级领导班子,建立了老干部的离休、退休制度,开始逐渐废除实际上长期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
与此同时,许多地区和部门在干部的录用、考核、交流、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
如一些部门在录用干部时采取了考试的办法;一些基层单位还大胆采用了合同制的干部聘任方式;一些机关实行了干部岗位责任制,采用民主评议的方法来考核干部;一些地区建立了干部交流制度,试行了干部回避的若干规定。
但是,所有这些改革都处于试验性阶段。
从整体角度来看,一些单项制度的改革往往因为缺少全局的配合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局部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式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所以,必须从全局出发,从具体问题的相互关系上来把握,进行综合性的配套改革。
1988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政府人事工作,更好地推行公务员制度,中央决定成立国家人事部。
人事部的成立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向实施阶段过渡。
人事部从1989年起即开始组织公务员制度的试点工作,首先在国务院的六个部门即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家统计局、国家环保局、国家税务局、国家建材局进行了部门性试点。
1990年,又在哈尔滨市和深圳市进行了地区性的试点。
在此期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草案中的一些单项制度,如考试录用制度、亲属回避制度、人事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也在全国范围内试行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1993年,国务院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20xx年4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公务员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综合法律。
20xx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干部人事管理进入了依法管理的新阶段。
二、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色(一)有别于西方文官制度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质的不同。
公务员制度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必然取决和服务于国家的根本社会制度。
因此,中国的公务员制度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着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不搞“政治中立”。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是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指导原则。
建立公务员制度的目的就是要为贯彻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提供制度保证。
所以,要求公务员必须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坚决捍卫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所谓“政治中立”的原则,要求文官不得参加党派等政治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等等。
2、坚持党管干部。
新公务员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公务员制度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公务员的管理上,强调要坚持党的组织领导,贯彻党的组织路线,保持党对政府重要领导人选的推荐权。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强调文官管理必须独立于党派之外,“不受任何党派干预”,“与党派政治脱钩”,是独立的管理系统。
3、不搞“两官分途”。
我国公务员制度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划分。
这是由于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国家,不搞多党轮流执政,所以不存在政务官与事务官的截然分野。
而西方文官制度则实行“两官分途”,强调政务官的所谓政治化和事务官的所谓职业化,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职官体系,相互之间不能转任。
4、坚持服务于民的宗旨。
做人民公仆,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是中国公务员最根本的行为准则。
中国公务员没有自己集团的特殊利益,也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特权。
而西方国家的文官则是一个独立的利益集团,它受雇于政府,是政府的雇员,一切服从政府需要,为政府利益服务。
(二)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相比,新公务员制度更具活力,更具科学性20xx年4月27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是我国第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律,它的颁布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干部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的里程碑。
它在吸收1993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精华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实践,使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更具活力,更具科学性。
1、对公务员的定义更加准确,有利于对公务员的统一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的公务员范围,就是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其他党政机关参照试行《暂行条例》。
《公务员法》在这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公务员法》第2条规定:“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这里有三个条件,一是必须依法履行公职,第二是使用行政编制,第三是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才是公务员。
这样规定有利于保持各类机关干部的整体一致性,有利统一管理,也有利于党政机关之间的干部交流使用,同时也参照了国际通行做法。
关于《公务员法》与《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警察法》的关系,根据立法法关于同位阶法律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规定,对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履行职责的特殊要求,除适用《公务员法》的有关规定外,仍可适用有关法律规定。
2、完善了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有利于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暂行条例》没有对公务员进行分类管理的规定,这是不够科学的。
公务员制度本身是整个干部人事制度分类管理的结果,整个干部人事分为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没有分类,如何进行管理呢?同理,公务员里面也要进行分类,在《公务员法》第3章里面特别规定了公务员职位,按照它的性质区别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行政执法类,并且国务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新的职位类别。
这一规定对公务员类别进行了细化,有利于具体界定公务员的权利义务,有利于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
3、更加注重公务员的任职条件,有利于从整体上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从以下几方面来保证公务员的素质。
一是原则和条件。
公务员的任用坚持德才兼备、任人惟贤的基本原则。
但任公务员要具备7大条件。
二是在公务员的进口和出口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规定。
进口是考试录用。
在正常出口之外,又规定了淘汰的办法,比如辞退、开除。
在进口、出口之外,还特别强调了公务员能力的建设,《公务员法》第10章专业强调了加强培训,如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的在职培训、专业技术培训等。
4、加强了对公务员的监督管理,有利于从根本上遏制公务员的腐败行为一是规定了严明的行为规则,也就是公务员有9项基本义务。
二是规定了公务员的纪律,在法律当中规定了16项纪律。
如果违反纪律要给予处分,并规定了6种处分形式,而且处分期间对公务员享受的晋升、工资待遇方面做了限制。
三是规定了领导成员的引咎辞职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