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的产地分布
65.黄 芩
• • • • 【药品出处】本品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生长3-4年品质最佳,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产地】主产河北承德、围场、丰宁、赤城、隆化、涞源、阜平、易县、平泉,北京延庆、密云、平谷,山西五台、忻州、榆次,山东平邑、沂水,甘肃陇西、漳县等地。 河北坝上地区是地道黄芩的主产区,素有“热河黄芩”之美誉。 【采收加工】根据生长年限及性状的不同,分为子芩(条芩)和枯芩(片芩),子芩为生长2-3年,枯芩为生长4年。人工栽培黄芩产量高峰期为3年生,质量高峰期于9月份 有效成分含量高。起收年限以3年生为宜,起收时期以9月中、下旬为佳。采收时要深挖起净,去净残茎和泥土。采收加工。采收后晾晒,晾晒时严防雨淋。晾晒至九成干时, 用滚筒式撞皮机进行撞皮,将根皮撞净,然后继续晾干即可。 【药材鉴别】本品为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 -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 皱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味微苦。 【饮片鉴别】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品质】本品以根条粗长、质坚实、色黄、味苦者为佳。 饮片以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质坚实、色黄、味苦、无杂质者为佳。 【主要成分】本品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是黄芩的有效成分,少量甾醇和氨基酸。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黄芩新素(黄芩酮苷Ⅱ)、甲氧 基黄芩素、黄芩黄酮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黄芩为苦寒清肃之品,善清肺、胆、脾、大肠、小肠经之湿热,尤其善清上中焦湿热,为清热燥湿之要药。用于湿温,暑湿,湿热瘀阻,脘腹痞满,恶心呕吐,大肠湿热, 泄泻痢疾,湿热黄疸;善清肺火及上焦实热,用于肺热咳嗽,高热烦渴;善泄亢盛之火以凉血止血,清胞宫之热而安胎,用于血热妄行,吐血衄血、胎动不安;此外还有较 强的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火毒热盛,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生品黄芩清热泻火解毒力强,多用于热病,温病,黄疸,泻痢等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黄芩药材调研报告
黄芩药材调研报告一、引言黄芩药材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文通过调研,旨在了解黄芩药材的产地、药用部位、药理作用以及主要应用领域等相关信息,以进一步推动该药材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和研发。
二、产地与分布情况黄芩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区,属于景天科黄芩属植物。
其生长环境主要为湿润的山谷、河岸和溪边等地,海拔范围为100-700米。
三、药用部位与药理作用1. 药用部位黄芩药材主要采用其根茎部分作为药用部位。
2. 药理作用黄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以下主要药理作用:- 抗炎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等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相关疾病的症状。
- 抗氧化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和黄芩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和疾病的发生。
- 抗菌作用:黄芩中的黄芩素、黄芩苷和黄芩甙等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四、主要应用领域1. 中药配方黄芩常作为中药配方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广泛应用于感冒、咳嗽、发热和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疗中。
其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缓解炎症症状,并改善相关疾病的病情。
2. 饮片制剂黄芩也可以制作成饮片或制剂进行使用,在中药市场上具有一定的销售量。
例如,黄芩颗粒、黄芩注射液等制剂可以方便患者服用或注射,快速起效。
3. 化妆品黄芩中的黄芩甙等成分对皮肤有一定的保护和调理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领域。
护肤品中的黄芩提取物可以改善肌肤状况,具有护肤和美白的功效。
五、结论通过对黄芩药材的调研,我们了解到其在中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黄芩药材主要生长在中国的江苏、安徽、湖南、湖北等地区,主要采用其根茎部分作为药用部位。
黄芩具有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适用于感冒、咳嗽、发热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黄芩在饮片制剂和化妆品等领域也有应用。
为进一步发挥黄芩的药用价值,还需要深入研究其药理机制和开发更多的应用产品。
黄芩药材调研报告
黄芩药材调研报告
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生长在中国的许多地区,如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医疗功效。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泻下火热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中。
黄芩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根茎,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如黄芩苷、黄芩素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抑制过敏反应等多种功效,对于治疗感冒、咳嗽、消化不良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调研结果显示,黄芩药材的需求日益增长。
黄芩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注射剂、中成药、保健品等领域。
尤其是在中药注射剂领域,黄芩药材常被用于制备黄连素注射液、黄连注射液、黄芩注射液等,这些产品被广泛用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此外,黄芩药材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黄芩的采集方式需要注意合理化,以保护植物种群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黄芩的质量标准尚不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标准。
最后,黄芩的药效与功效尚需进一步研究明确,并加强与现代医学的结合,提高其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黄芩药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
通过合理采集和加强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黄芩的药用价值,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黄 芩
黄芩一、概述黄芩又称黄金条根、山茶根、黄芩茶,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产于华北、西北、东北各地,四川、云南等地也有分布。
黄芩以根入药,有抗炎、解热、降压、利尿及抑菌等作用。
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解毒、止血的功能。
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目赤肿痛、吐血衄血、湿热黄疸、肝炎、痢疾等症。
长期以来商品黄芩一直依靠野生资源,由于用量大,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山西、山东等地进行人工栽培。
野生黄芩主产于河北、山西北部的五台山、恒山、燕山、坝上高原向东北至大兴安岭山脉的中段,包括山西太原以北地区、河北的承德地区、内蒙古的赤蜂北部山地草原和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盟境内。
著名的“热河黄芩”最为有名。
这些地区的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于野生黄芩的自然生长,同时也适宜推广家种黄芩的生产。
二、生长习性黄芩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瘠薄,成年植株的地下部分可耐-35℃的低温,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和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环境中。
在中温带山地草原常见于海拔600~1500m的向阳山坡,或高原草原等处,林下阴湿地少见。
黄芩的生长环境一般为年降水量400~600mm,年平均气温-4~8℃,成年植株的地下部分在-35℃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以上的持续高温。
黄芩种子千粒重1.49~2.25g,隔年的陈种子不能用。
种子容易萌发,在15~30℃下均萌发良好,35℃以上萌发较差。
三、栽培技术(一)选地与整地1、整地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阳光充足、无树荫遮光,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淡栗钙土,或砂质壤土。
地块选定后,待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25~30cm,结合耙耱等表土土壤作业措施,尤其是旱地更应注意蓄水保墒。
2、施肥在整地的同时结合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料,每亩施2000kg以上农家肥,过磷酸钙50kg,在缺钾的地块还应增施硫酸钾20kg以上。
黄芩名词解释
黄芩名词解释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学名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属于唇形科植物黄芩属,是黄芩属中的主要代表之一。
黄芩原产于中国,广泛分布于中国的东北、华东、华北、西南和华南等地区。
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直立茎和分枝。
叶子呈卵形或椭圆形,有锯齿状的叶缘。
花朵呈淡黄色,集成穗状花序,具有唇形花冠,具有明显的黄色花唇。
黄芩的主要药用部分是其根茎,其呈细长形状,其表面呈深黄色或棕黄色,质硬但易折断,有时会有根状茎的痕迹。
黄芩的根茎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黄芩具有辛、苦、寒的性质,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
它主要经络有心包经和肺经。
黄芩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常与其他中药材配伍使用,以发挥其独特的药效。
黄芩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作用。
黄芩中的黄芩苷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和抗肿瘤的作用。
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少自由基的生成和氧化应激的损害,黄芩可以改善炎症相关疾病,如肝炎、胃炎、鼻窦炎等。
黄芩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一些常见的感染病菌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黄芩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也得到了研究的支持,通过调节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和细胞信号转导等机制,黄芩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对于预防和治疗肿瘤具有一定的潜力。
除了上述药理作用,黄芩还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如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挥发油、多糖等。
这些化学成分赋予了黄芩更广泛的应用领域,除了中医药领域,黄芩还被应用于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需要注意的是,黄芩虽然有很多益处,但也有一些不适用的人群。
孕妇、婴儿、儿童和体弱者应避免使用黄芩。
此外,因为黄芩有一定的辛苦苦寒性质,容易引起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用药时需要控制剂量和方法。
综上所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功效,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黄芩
功效
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 肿,托毒生肌。
应用
脾气虚证 肺气虚证 气虚自汗 气血亏虚,疮 疡难溃难腐, 或溃久难敛
用法用量
• 煎服,9~30g。蜜炙可增强其补中益气作用
鉴别用药
人参、党参、黄芪三药,皆具有补气及补 气生津、补齐生血之功效,且常相须为用, 能相互增强疗效。
黄芪
别称:棉芪,黄耆,独椹, 蜀脂,百本,百药棉。 产地:华北、东北、内蒙古 和西北,主产于山西、黑 龙江、辽宁、河北等省 。 分类:膜荚黄芪 、蒙古黄 芪 、金翼黄芪、多花黄 芪 、塘谷耳黄芪 形态: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 属于豆科。夏季开花,结 荚果。根很长,一般采挖 4年以上的根。
药性
甘,微温。归脾、肺经。
现代研究
化学成分:主要含苷类、多糖、黄酮、氨基酸、 微量元素等 药理作用:促进机体代谢、狂疲劳、促进血清和 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 实验性肾炎蛋白;能改善贫血动物现象;能升高 低血糖,降低高血糖等。
谢 谢 观 赏!
黄芩的生长习性
发展前景
01
药用价值
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安胎等功效,被广泛应
用于中医临床。随着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黄芩的药用价值将会得到
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02
生态价值
黄芩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根系发达,能有效地保
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黄芩也是一种很好的地被植物,能够抑
繁殖方法
黄芩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式进行 繁殖。
研究展望
品种选育
01
进一步开展黄芩的品种选育工作,筛选出优质、高产、抗逆性
强的黄芩品种。
生长机制研究
02
深入研究黄芩的生长机制,探索其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规律和
适应能力。
栽培技术优化
03
针对黄芩的栽培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更加优化的栽培方案
和管理措施,提高黄芩的产量和品质。
04 生长管理
种植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地块,施足基肥后深翻土地, 做成宽1.2米的畦,长度根据地势
而定。
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选择健康的种子于 春季或秋季播种,播种前进行浸种 催芽处理,提高出苗率。
播种技术
将种子均匀撒在畦面上,覆土厚度 约1厘米,然后轻轻压实,浇水保湿 。
黄芩的茎和叶可以作为饲料原料,对于一些家畜和家禽有一定的饲养价值。
06 生长研究与展望
研究现状
1 2 3
黄芩的分布
黄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华南等 地区,对土壤和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生长条件
黄芩喜欢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对土壤的 要求较高,一般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 好的沙质土壤中。
《中药学课件-黄芩》
黄芩,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化学成分, 是传统中药炮制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概述黄芩
黄芩,又称黄芩草、黄芩叶,属于唇形科植物。它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而闻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 病。
黄芩的形态特征
黄芩的茎高约50-80厘米,茎上生有黄色的花,形态优雅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 值。
黄芩的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对中药疗效的认可,黄芩的市场前 景非常广阔。
传统炮制工艺
黄芩的传统炮制工艺包括烘干、切片、晒干等步骤。炮制后的黄芩更易保存和使用,且具有更好的药效。
黄芩的药理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作用使其成为中医药理疗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芩的临床应用
黄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热毒、感冒等疾病。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 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黄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尽管黄芩在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禁忌症和不 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黄芩的制剂种类
黄芩常见的制剂种类包括黄芩片、黄芩颗粒、黄芩口服液等。这些制剂方便 患者的使用和储存,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黄芩与其他中药的搭配应用
黄芩常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发挥更好的疗效。例如,与黄连、黄柏合用 有清热解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包括山区、沼泽、水边 及草地。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黄芩的药用价值
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常被用于清热解毒、抗炎、镇静等方面,可用于 治疗热毒、黄疸、感冒等疾病。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芩苷、黄芩酮、黄芩甙、黄芩素等。这些成分 赋予黄芩药用特性和药效。
黄连·黄芩·黄柏的区别
黄连·黄芩·黄柏的区别黄连、黄芩和黄柏是中药材中常见的草本植物,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从它们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方面进行区别介绍。
一、来源:1. 黄连:黄连是常用中药材,为毛茛科植物黄连的根茎。
主要产自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2. 黄芩:黄芩是十字花科植物黄芩的根茎,主要产于河南、陕西、湖南、湖北等地。
3. 黄柏:黄柏是黄柏科植物黄柏树干、枝或根部的树皮,主要产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二、性味归经:1. 黄连:味苦,性寒。
归肝、胆经。
2. 黄芩:味苦,性寒。
归肺、胃、肝、胆经。
3. 黄柏:味苦,性寒。
归心、肝、胆经。
三、主要功效及主治:1. 黄连:主要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要主治:用于高热、寒热往来、热病烦渴、便秘、黄疸、口舌生疮等。
2. 黄芩:主要功效:清热解毒、泻火利湿、消肿止痛。
主要主治:用于感冒发热、黄疸、湿热痢疾、痰热壅肺、痈肿疮毒等。
3. 黄柏:主要功效:清热解毒、干湿止痒、收敛止血。
主要主治:用于湿疹、湿热病、泻痢、烧伤、烫伤、蛇虫咬伤等。
四、药理活性成分:1. 黄连:主要含有黄连素、黄连黄酮等成分。
2. 黄芩:主要含有黄芩素、栀子苷等成分。
3. 黄柏:主要含有黄柏碱、黄柏素等成分。
黄连、黄芩和黄柏在来源、性味归经、功效主治及药理活性成分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
在临床应用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适宜的中药材和剂型,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使用任何草药前最好咨询医师或中药师的建议。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前言黄芩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抗菌、抗炎、抗虫等多种药理作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中医药的国际化趋势,黄芩的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本文将就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进行一番调查研究。
一、黄芩资源分布现状黄芩分布于我国山东、河南、湖北、陕西、甘肃等省份,其中以陕西和甘肃的黄芩资源最为丰富。
1. 陕西陕西省已实施“黄芩林草增产增效技术推广示范”工程,推广黄芩生产技术。
黄芩多分布在陕北地区,其中黄陵县是陕西省黄芩的主要产区。
### 2. 甘肃甘肃省黄芩分布范围广,产量高,市场需求量大。
目前已成立了“甘肃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核心专家组”,对黄芩进行深入研究开发。
二、黄芩生产现状调查本文对黄芩主要产地的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
1. 陕西黄芩生产现状陕西省黄芩种植以黄陵县为主,黄陵县黄芩总种植面积达到3000多亩,近年来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品质。
黄陵县黄芩农户主要采用的收购途径为合作社、种植研究中心和企业。
该地区黄陵县的黄芩产量稳定而丰富,年产量可达数千吨。
2. 甘肃黄芩生产现状甘肃省黄芩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我国黄芩加工企业主要集中于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的黄芩产区被称为“黄芩之乡”。
当地的黄芩生产主要是通过“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的模式推进。
该地区黄芩加工企业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包括黄芩加工、产品开发、销售等多项业务。
三、总结和展望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我们了解到,我国黄芩的资源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等地,其中甘肃省的黄芩资源比较丰富,产量较高。
黄芩生产主要依托于农户、合作社和加工企业。
农村黄芩生产开始走向规模化,商业化,发展潜力巨大。
未来,可加强黄芩生产技术研发,提高黄芩品质,打造黄芩知名品牌,促进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进一步拓宽黄芩的应用范围和市场空间。
黄芩是什么样子
黄芩是什么样子
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唇形科黄芩属,又名黄栀、黄药、益母草等。
黄芩通常生长在中国的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江苏、湖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区。
它有着极其悠久的药用历史,被誉为“中药三宝”之一。
外形特征
黄芩的根茎呈瘦长状,表面棕褐色或黄色,有时带有刺。
叶子呈长椭圆形,叶面光滑,边缘具锯齿状。
花序生于枝梢的叶腋,花色一般为浅黄色或淡紫色。
果实为四裂蒴果,种子有翅,可被风传播。
生长环境
黄芩喜欢生长在山地、山缘草甸、疏林地以及田间沟边、路旁、荒地等干燥、草绿肥沃的沙质土壤中。
黄芩对雨量要求不高,适应力较强,是一种适应性广泛的植物。
药用价值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利湿、凉血止血、解热镇痛等功效。
在中医药中,黄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热病、黄疸、腹泻、感冒等疾病。
黄芩也可以入药养生,常用于改善肝脾疾病、湿热症候、疥疮等。
综上所述,黄芩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不仅在中医药中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而且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对于人类健康和自然生态的保护,黄芩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黄芩
来
源
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Radix Scutellariae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
Radix Scutellariae
采收加工
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 泥沙,晒至半干,撞去外皮,晒 干。
Radix Scutellariae
性状鉴定
①呈圆锥形,扭曲。 ②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 状细根痕,顶端有茎痕或残留的茎基, 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或不规则 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 ③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 间红棕色。老根中间呈暗棕色或棕黑 色,枯朽状或已成空洞者称为“枯 芩”,新根称“子芩”或“条芩”。 ④ 气弱,味苦。
Radix Scutellariaeae
成 分
黄酮类衍生物:黄芩苷(baicalin)、 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 (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等。
Radix Scutellariae
功效
清湿热,泻火,解毒,安胎。
Radix Scutellariae
黄芩
黄芩黄芩为唇形科草本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的干燥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性寒、味苦,归肺、脾、肝、胆、大肠、小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之功效[1]。
黄芩又名腐肠、泾芩、条芩等,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甘肃等地,以山西产量最大,河北承德产的质量最好。
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爱滋病、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抗肿瘤、抗过敏、清除自由基、降血脂、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免疫、心血管、消化、神经等多系统均有保护作用[2]。
黄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较高的有效成分有黄芩苷(Baicalin)、汉黄芩苷(Wogonoside)、黄芩素(Baicalein)、汉黄芩素(Wogonin)等,目前药物代谢研究表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为前药,黄芩素和汉黄芩素为二者的真正药效物质基础。
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芩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癌、抗肿瘤、抗凝、抗血栓形成和保护肝脏、心脑血管、神经元等作用。
目前临床主要用于抗炎和抗菌[3]。
本文利用黄芩苷在强酸、加热条件下不稳定易水解生成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的性质,建立了由黄芩制备高纯度黄芩素的方法。
取黄芩苷干品10.0g,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200mL,在搅拌下滴加100mL 浓硫酸,黄芩苷水解,得深黄色液体,放置20min,抽滤,将水解滤液在搅拌下倾入2000mL冰水中,析出黄色固体,抽干水洗沉淀至中性,加氯仿抽提沉淀,过滤氯仿回收至干。
残渣用不同溶剂溶解。
参考文献[1] 史雪靖。
黄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信息,2010,279(4):128-130。
[2] 李玉萍,熊向源,刘建涛。
黄芩活性成分的制备工艺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0,21(4):972-974[3] 许闽,肖功胜,杨云。
黄芩的栽培技术
深翻土地,施入腐熟的农家肥,并加入适量的复合肥,精细整地,做到土壤细碎 、平整。
播种与育苗
播种时间
春季或秋季播种,以秋季播种最佳。
播种量
每亩用种量为1-2公斤。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或撒播的方式,条播行距为2030cm,撒播要均匀播种。
育苗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及时除草、浇水,苗期注意 防治病虫害。
移栽与密度
黄芩的栽培技术
汇报人: 2023-11-16
目 录
• 概述 • 栽培技术 • 病虫害防治 • 采收与加工 • 前景与市场分析 • 相关政策与法规
01
概述
黄芩的分布与价值
分布
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等地区。在中国 ,黄芩主要分布于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
价值
黄芩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安胎、止血等功效,被广泛应 用于中医临床。同时,黄芩也是一种观赏植物,适合在园林中种植。
移栽时间
春季或秋季进行移栽,以春季移栽最佳。
移栽方法
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健壮苗进行移栽,按株行距 30cm×40cm进行移栽。
密度控制
每亩移栽8000-10000株。
田间管理
除草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以促进植株生长 。
浇水
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追肥
在生长过程中,适量追施氮肥和磷肥 ,以促进开花和结果。
市场的黄芩必须符合质量标准。
行业监管与管理体制
农业生产监管体系
政府建立健全的农业生产监管体系,对黄芩 的种植、采收、加工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 确保产品质量。
农业执法队伍
政府设立专门的农业执法队伍,对黄芩种植 领域进行执法检查,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市
黄芩
苞片呈叶状, 苞片呈叶状,卵圆状针形 长4-11cm,无毛; ,无毛; 花萼为二唇形,紫绿色, 花萼为二唇形,紫绿色, 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 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 花冠也为二唇形, 花冠也为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 上唇呈盔状,先端微缺, 色,上唇呈盔状,先端微缺, 下唇宽,中裂片呈三角状卵圆形, 下唇宽,中裂片呈三角状卵圆形, 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 ,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 花冠管细,基部弯曲; 花冠管细,基部弯曲; 雄蕊稍露出, 雄蕊稍露出,且药室裂口有白色 髯毛;子房呈褐色,无毛, 髯毛;子房呈褐色,无毛,生于 环状花盘上,花柱细长, 环状花盘上,花柱细长,先端微 裂。
植物中草药之
黄芩
学名: 学名:黄芩 别名: 别名:香水水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纲 :双子叶植物纲,又称木兰纲 亚纲: 亚纲:菊亚纲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亚科: 亚科:黄芩亚科 属 :黄芩属 种 :黄芩 产地:黑龙江,辽宁,内蒙古, 产地: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 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 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
(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对过敏反应作用显著; ① 对过敏反应作用显著;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例如黄芩苷能提高巨噬细胞、 ②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例如黄芩苷能提高巨噬细胞、 NK细胞功能。 细胞功能。 细胞功能 (4)保肝、利胆: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保肝、利胆:与抗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保肝 抑制过氧化脂质( 抑制过氧化脂质(LPO)的生成 ) (5)镇静:中枢抑制 镇静: 镇静 (6) 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 降血脂、 黄酮类成分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① 黄酮类成分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② 黄酮类成分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黄酮类成分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7)降压:直接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降压: 降压 直接扩张外周血管;抑制血管运动中枢。
黄芩在哪里种植
黄芩在哪里种植
黄芩在我国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都有种植。
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
黄芩和黄芪的区别
黄芩和黄芪的区别黄芩和黄芪都是常见的中药材,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根,黄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虽然黄芩与黄芪只有一字之差,但功效、主治、性状都截然相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区别吧!黄芩和黄芪的别称不同1、黄芩:黄芩别称山茶根、土金茶根等,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
2、黄芪: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百药棉、黄参、血参、人衔等,产中国东北、华北及西北。
种植' title='黄芩和黄芪的区别'src="https:///uploads/allimg/1502/214Ja505-0 .jpg" />黄芩和黄芪的形态区别1、黄芩: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2、黄芪: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长5-10厘米,叶柄长0.5-1厘米,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总花梗与叶近等长或较长,至果期显著伸长,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长20-30毫米,宽8-12毫米,顶端具刺尖,种子3-8颗,花期6-8月,果期7-9月。
黄芩和黄芪的功效区别1、黄芩:黄芩味苦、性寒,归心、肺、胆、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温热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热咳嗽、湿热黄胆、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动不安、高血压、痈肿疖疮等症。
2、黄芪:黄芪味甘,性温,归肺经,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托毒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自汁盗汗、血虚萎黄、阴疽漫肿、气虚水肿、内热消渴等症。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对黄芩和黄芪的区别已经有所了解了,其实它们基本就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性味是相反的,临床应用上也基本相反,完全不同,大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虽一字之差,却相去甚远。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概要
我国黄芩资源及生产现状调查研究概要
一、黄芩资源简介
黄芩,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属萝芙蓉科Scutellaria,中文俗称黄芩、蓟、柴胡、毛茛菊和洋地黄等,是我国重
要的中药材之一、共有十二个我国本地品种,十一个外来品种,另外还有
植物中的属变异。
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青海、云南西藏、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新疆、甘肃、湖南等地,土壤以中等碱性或稍碱性的壤土最为利于
其生长。
二、黄芩的营养价值
黄芩的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病毒、降血脂、降血糖
等功效。
它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包括类黄酮、多糖、蛋白质、氨基酸、
胡萝卜素等,能够改善肝脏和肠道的健康。
同时,它还具备抗衰老功效,
能够抑制体内自由基的形成,有效延缓衰老。
三、黄芩的生产现状
(1)在采收方面,一般在植物萌芽期即可采摘,但要避免损伤原有
的植株。
黄芩的采收期一般在4月至8月,早晚及雨季要注意开垦。
(2)在加工方面,黄芩的加工工艺相对简单,主要是挑选、洗涤、
斩面、晒干等等,最后还需要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投入市场。
(3)由于黄芩生长环境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存在质量水平参差不齐
的现象。
其中优质的黄芩通常把根拔出,破损、沾污的不予。
黄芩怎么种植_黄芩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黄芩怎么种植_黄芩的繁殖方法有哪些黄芩为唇形科黄芩属植物黄芩的根,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
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
那么黄芩怎么种植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黄芩的种植技术和繁殖方法吧。
黄芩怎么种植1、选地整地:人工栽培黄芩,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疏松肥沃、阳光充足的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做床。
亩施农家肥2000公斤,采用大垄高床技术,床宽130-140厘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床高10-12厘米,床间距30厘米。
2、间苗定苗:采取种子直播时,当幼苗长到4厘米高时要间去过密和瘦弱的小苗,按株距10厘米定苗。
育苗地不必间苗。
3、中耕除草:幼苗出土后,应及时松土除草,并结合松土向幼苗四周适当培土,保持疏松、无杂草,一年需要除草3-4次。
4、施肥灌溉:苗高10-15厘米时,追肥1次,施用量为每亩用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
6月底-7月初,每亩追施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行间开沟施下,覆土后浇水。
次年收获的待植株枯萎后,于行间开沟每亩追施腐熟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20千克、尿素5千克、草木灰150千克,然后覆土盖平。
黄芩耐旱怕涝,雨季需注意排水,田间不可积水,否则易烂根。
遇严重干旱时或追肥后,可适当浇水。
5、摘除花蕾:在抽出花序前,将花梗减掉,可减少养分消耗,促使根系生长,提高产量。
6、病虫防治:黄芩的病害有叶枯病,可清洁田园,发端正初期喷洒1:1:200波尔多液,或用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
黄芩根腐病要注意排水,实行轮作,及早拨出病株烧毁,病株处土壤用石灰消毒。
黄芩的虫害有黄芩舞蛾,可用90%敌百虫防治。
7、适时采收:栽后2-3年收获。
一般于秋末茎叶枯萎后或春解冻后、萌芽前采挖,因根长得深,要深挖,防止断根。
一般3-4公斤鲜根可加工成1公斤干货。
黄芩中药的功能主治
黄芩中药的功能主治1. 黄芩的概述黄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唇形科植物。
其学名为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又名黄柏、黄苓、北黄芩等。
黄芩的主要产地为中国,特别是河南、河北、山西等地。
黄芩的主要部分为其根茎,一般在秋季进行采集。
黄芩具有苦味,性寒,归胃、肝、肺经。
其药用部分经过炮制后,可以制成黄芩颗粒、黄芩片等多种形式。
2. 黄芩的功能主治黄芩具有许多药用价值,其功能主治如下:•清热解毒:黄芩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功效。
它可以清除人体内的热毒,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黄芩还能抑制细菌、病毒的生长繁殖,对于肺炎、肝炎等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泻火降火:黄芩具有泻火降火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消除人体内的火气。
它对于口腔溃疡、牙龈肿痛等口腔问题有一定的疗效。
黄芩还可以舒缓肝火旺盛引起的头痛、咽喉疼痛、便秘等症状。
•清肝明目:黄芩对于肝火过旺引起的眼睛红肿、视力下降等问题具有良好的疗效。
黄芩可以清除肝火,舒缓眼部疼痛,改善眼睛发红、干涩等症状。
•抗炎止痛:黄芩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
它对于消化系统的炎症、呼吸系统的炎症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此外,黄芩还可以缓解各种疼痛症状,如头痛、牙痛、肌肉酸痛等。
•抗氧化、抗肿瘤:黄芩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黄芩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伤。
此外,黄芩还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发展。
3. 黄芩的用法用量黄芩可以制成黄芩颗粒、黄芩片、黄芩煎剂等多种形式使用。
一般来说,黄芩的用量为:•黄芩颗粒:一次服用约5-10克,每日2-3次。
•黄芩片:一次服用约5-10片,每日2-3次。
•黄芩煎剂:一次煎服10-20克,每日2-3次。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黄芩的时候应遵循医生或中药师的建议,不可随意增减用量。
4. 黄芩的适应症与禁忌症黄芩具有较广泛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感冒、发热:黄芩能够清热解毒,对于感冒、发热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芩的产地分布
黄芩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等,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产地主要位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黄芩的产地分布
黄芩人工栽培产地主要有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为主要产区。
野生黄芩的产地主要分布于中国内蒙中东部和东北三省大部,河北承德,内蒙古赤峰等几个最具规模的产区。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
黄芩的生长环境
黄芩野生于山顶、山坡、林缘、路旁等向阳较干燥的地方,喜温暖,耐严寒,成年植株地下部分在-35℃低温下仍能安全越冬,35℃高温不致枯死,但不能经受40℃以上连续高温天气。
耐旱怕涝,地内积水或雨水过多,生长不良,重者烂根死亡,排水不良的土地不宜种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