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合集下载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学属于卫生招聘考试常考的内容,今天带领大家回顾中药学复习资料: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1.道地药材
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

2.常用道地药材产地
甘肃(当归)、宁夏(枸杞)、青海(大黄)、内蒙(黄芪)、东北(人参、细辛、五味子)、山西(党参)、河南(地黄、牛膝、山药、菊花)、云南(三七、茯苓)、四川(黄连、川芎、贝母、乌头-川乌/附子)、山东(阿胶)、浙江(贝母)、江苏(薄荷、苍术)、广东(陈皮、砂仁)。

3.中药的采集
(1)药用部位
【全草】益母草、木贼草;
【地上部分】益母草、豨莶草、灯芯草、泽兰、荆芥、紫苏;
【花粉】蒲黄;
【果实】马兜铃、瓜蒌、槟榔;
【种子】决明子、白果;
【带花的果穗】夏枯草;
【根】大黄、生地黄、黄芩、紫草、茜草、龙胆草、天花粉(瓜蒌根);
【茎】天麻、薤白
(2)采收季节
①全草类药材,如益母草、荆芥等,宜在植株成长充分或者开花时采收。

②叶类药材,如大青叶、艾叶等,宜在花蕾将放或者正开时采收。

③果实类药材,一般在果实成熟时采收,但有些种子成熟时易脱落,或果壳易裂开,种子散失,如茴香、牵牛子、豆蔻、凤仙子,则应在刚成熟时采收。

④根和根茎类药材,如天麻、大黄等,宜在早春或晚秋(二、八月)采收。

⑤树皮类药材,如黄柏等,宜在春夏(清明至夏至间)植物生长时采收。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修改版]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修改版]

第一篇: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陕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天麻、杜仲、丹参、地黄、黄芩、山茱萸、乌头、防已、连翘、远志、绞股蓝、麻黄、柴胡、薯蓣、秦艽等。

甘肃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羌活、秦艽、党参、黄芪、锁阳、当归、大黄、甘草、猪苓、知母、九节菖蒲、麻黄、远志、枸杞、等。

青海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黄芩、款冬花、菟丝子大黄、贝母、甘草、羌活、猪苓、锁阳、秦艽、肉苁蓉、冬虫夏草等。

重庆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半夏、天冬、黄连、杜仲、厚朴、金荞麦、仙茅等。

河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柴胡、远志、知母、黄芩、防风、菘蓝、薏苡、菊、北苍术、紫菀、金莲花、肉苁蓉、酸枣白芷、桔梗、藁本等。

山西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杏、小茴香、连翘、麻黄、黄芪、防风、猪苓、知母、党参、远志、秦艽、苍术、甘遂等。

辽宁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苍术、薏苡、远志、藁本、黄檗、党参、升麻、人参、细辛、五味子、柴胡、酸枣等。

吉林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人参、五味子、黄精、玉竹、白薇、桔梗、紫花地丁、知母、党参、黄芩、地榆、穿山龙等。

江苏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太子参、芦苇、桔梗、薄荷、菊、菘蓝、芡实、半夏、荆芥、紫苏、栝楼、百合、丹参、夏枯草牛蒡等。

四川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川木香、麦冬、川芎、乌头、川贝母、鱼腥草、川木通、芍药、红花、大黄、川续断、冬虫夏草、干姜、使君子、川楝、黄皮树、泽泻、半夏、金银花、羌活、黄连、天麻、杜仲、桔梗、花椒、白芍、川黄柏、佛手、枇杷叶、金钱草、党参、龙胆、辛夷、乌梅、银耳、川明参、柴胡、白芷、川牛膝、丹参、补骨脂、郁金、姜黄、莪术、天门冬、厚朴等。

贵州中药材主要生长的中药材有:半夏、吴茱萸、天南星、黔党参、川牛膝、何首乌、白及、淫羊藿、黄檗、厚朴、白术、麦冬、百合、钩藤、续断、菊花、山药、瓜蒌、黄柏、桔梗、龙胆、前胡、天花粉、夏枯草、西洋参、通草、射干、乌梅、木瓜、三七、石斛、苍耳子、金银花、南沙参、姜黄、天麻、杜仲、天冬、黄精、茯苓、桃仁、百部、仙茅、黄芩、草乌、玉竹、赤芍、秦艽、防风、泽泻、独活、茯苓、白芍、白芷、黄连、玄参、大黄、栀子、云木香、薏苡、火麻仁、葛根、雷丸、鱼腥草、石菖蒲、木蝴蝶、五倍子等。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中药材是中国传统药物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指的是用于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的天然草药。

中药材种类繁多,每种中药材都有其特定的产地。

以下是中药材的种类和其产地的详细介绍。

一、花草类1. 菊花:主要产地有四川、浙江、湖南等地。

2. 紫花地丁:主要产地有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3. 金银花:主要产地有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4. 蔷薇花瓣:主要产地有陕西、河南、湖南等地。

5. 木槿花:主要产地有江苏、浙江、湖南等地。

二、根茎类1. 防风:主要产地有山东、甘肃、辽宁等地。

2. 半枝莲:主要产地有四川、湖北、江西等地。

3. 黄芪:主要产地有甘肃、陕西、山西等地。

4. 柴胡:主要产地有河南、四川、湖南等地。

5. 白术:主要产地有山东、河北、湖北等地。

三、果实类1. 陈皮:主要产地有广东、福建、广西等地。

2. 枸杞子:主要产地有宁夏、青海、云南等地。

3. 茯苓:主要产地有福建、湖南、广西等地。

4. 枳实:主要产地有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5. 柿蒂:主要产地有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四、树皮类1. 青皮:主要产地有湖南、四川、湖北等地。

2. 桑白皮:主要产地有河南、陕西、山东等地。

3. 肉桂:主要产地有广东、福建、广西等地。

4. 槟榔皮:主要产地有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5. 乌梅:主要产地有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五、动物类1. 人参:主要产地有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

2. 鳖甲:主要产地有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3. 蜂蜜:主要产地有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4. 珍珠:主要产地有浙江、福建、广东等地。

5. 熊胆:主要产地有吉林、黑龙江、辽宁等地。

以上只是中药材的种类和一些主要产地的简单介绍,实际上中药材的种类繁多,产地也非常广泛。

中药材的产地往往与气候、土地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产地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中药材的品质。

中药材的种类和产地对于研究和生产中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中药材在治疗疾病和调理身体方面具有不同的功效,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总论-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 总论-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产 地
产 地
道地药材
又称地道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 名词,它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 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 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
著名道地药材举例:
四川——黄连(川黄连)
广东——陈皮(广陈皮)
著名道 河南——山药(怀山药) 山东——阿胶(东阿胶)
采集时间
一般在 •早春,新芽未萌。
•或深秋时节植物地 上部分枯萎时采收。
天麻
(六)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采集时间
通常在春、夏时植物 生长旺盛,植物体内 浆液充沛时采集.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黄柏
杜仲
厚朴
在春、夏剥取树皮
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肉桂
肉桂
在十月采收,此时油多容易剥离
二、动物类药材
采集时间 •动物类药材因品种不同,采
2.连根拔起全株
全草入药
薄荷 荆芥
益母草 紫苏
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
全草入药
车前草
蒲公英
以带根全草入药,连根拔起全株
(二)叶类药材
采集时间
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 在盛开的时候采收
荷叶
艾叶
枇杷叶
叶类药材
特定品种:
桑叶
霜桑叶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集
(三)花类药材
1.花正开放时
采集时间
2.含苞欲放时
3.花朵盛开时
第二节
采 集

• • 一、植物类药物 • • • 二、动物类药材
(一)全草入药 (二)叶类药材 (三)花类药材 (四)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五)根和根茎类药材 (六)树皮和根皮类药材
三、矿物类药材
一、植物类药物

中药学总论-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中药学总论-第2章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三、剧毒药物应专柜上锁,专人保管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采集与贮藏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一、什么是道地药材(地道药材)
道:古代的行政区划。地:地域、地区 质优效高的特产药材称为道地药材。
如广陈皮、新会皮(橘皮)、四大怀药(怀 菊花、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川连(黄 连)、川椒(花椒)、川断(续断)、阳春砂(砂仁) 等。
二、确定道地药材的因素 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生物污染、人为污染
第三节 中药的贮藏
二、中药贮藏养护的方法
干燥处理贮藏、密封贮藏、吸潮养护、化学药剂养护、气调 养护-现代手段,成本高。
经验贮藏方法:泽泻、丹皮放在一起泽泻不易虫蛀,丹皮不 易变质;花椒和有腥味的动物类药物如地龙放在一起,防地龙虫 蛀;白芷、党参放入米糠、谷糠层层间隔存放,可放久。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中药适时采集的重要性 • 药材采收期确定的三个依据:
1、有效成分含量
如蓼科植物大黄根,有效成分蒽酮。
2、有毒成分含量
如杜鹃花科植物“照山白”有效成分总黄 酮、有毒成分“梫木毒素”。
3、药材产量
பைடு நூலகம்、采收时节
1.植物类药物的采收时节
从理论上应在有效成分含量最多的时候进行 ,通常以入药部位的成熟程度为依据。
关,但关键因素是临床疗效。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
山西上党人参绝灭,现以东北人参为贵 。
川芎《本经》即有收载,宋代才成为道 地药 材。
三七原道地药材产地为广西(广三七、田 七),现为云南(滇三七)。
道地药材的概念:
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质优良、炮 制讲究、疗效突出的药材。
道地药材不足:
药材的引种栽培 药用动物的驯养 产地对药材的影响: 如大黄的致泄成分“蒽醌”

中药学-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炮制

中药学-中药的产地和采集、中药的炮制
⑴蒸:有两种分类法:①根据是否加辅料分为清 蒸和加辅料蒸;②根据是否密闭可分为直接蒸和 密闭蒸。目的:改性、减毒、利于贮藏、软化。 ⑵煮:将药材放入锅内加辅料或不加,以清水煮。 目的:减毒、改性、清洁。
⑶淬:将矿物药煅红后立即投入液体辅料中骤然 冷却。目的:使药酥脆、减毒、增效、洁净。
⑷燀:将药材放入沸水中短暂浸煮,迅即取出。 目的:除去非药用部分;或便于肉质药材的干燥 贮藏。
⑵拌炒(加固体辅料炒)——多用中火或武火。辅料有麸、 米、土、砂以及较少用的蛤粉、滑石等。各自的作用分别 是:
①麸:补脾、缓性、除腥臭等。
②米:健脾止泻、减毒、矫臭味等。
③土:多用灶心土,也可用黄土、赤石脂等。
④砂:增效——使坚硬药物酥脆,易于粉碎;减毒;洁净; 矫臭味等。
⑤蛤粉:使药酥脆、减低滋腻性、矫味、增强化痰作用等, 用于拌炒胶质药物。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一.产地
道地药材:特定产地;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质 量稳定;药效突出。
关键所在:药材质量。
部分省区传统道地药材举隅:
甘肃:归、芪、党、黄、草;四川:连、芎、附 (乌)、膝、贝等;河南:四大“怀药”—药、 膝、菊、地;宁夏:枸杞;青海:黄、虫;云南: 木香、三七、木香、茯苓;东北:人参、花鹿茸; 安徽:木瓜、石斛;山西:党参、黄芪;山东: 阿胶;浙江:白芍、菊花、白术、白芷、香附等。
5、漂:以多量水多次漂洗药材的方法,用以减轻 毒性或除去盐分或腥臭异味。
6、水飞:将质地坚硬、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等 类药物适当破碎后置于乳钵等容器中,加适量清 水反复研磨、沉淀……,从而利用粗细粉末在水 中悬浮性的区别,以提取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三、火制:通过以火加热的方法炮制药物,系深 层加工的主要形式,一般均以影响药物性能为目 的。

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第二章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

本章学习要求了解中药的产地、采集、贮存与其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地域性,道地药材的含义,重要药物的道地产区,各类药材的采收原则。

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都是影响中药质量的重要因素,历代医药人员对此高度重视。

如《神农本草经·序例》指出:“(药之)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

”认为药物的品种(真伪)产地(土地所出)、采集、贮存(陈新)与其加工炮制(阴干、暴干及生熟)一样重要。

唐代著名医药家孙思邈于《千金翼方》中增列专篇,其“药出州土”与“采药时节”分别介绍了510多种药物的产地情况和220多种药物的采收时节。

这些经验和知识,也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不仅临床医生应当了解,中药人员更应熟知。

现代研究认为,以上环节与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至今仍是有待进一步深入的重要课题。

第一节中药材的品种临床治疗和进行实验研究使用中药,其药材的植物、动物和矿物的品种来源必须正确。

否则,原有药物的疗效无法保证,还可能对患者造成损害;或使研究结果毫无意义,造成人力、经费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中药一般来自民间,在文字记载其功效和主治之前,大多有一个口耳相传的过程。

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由众多的人观察应用,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命名,因而出现多种不同的名称。

如麦门冬因其根的形状而得名,又据《吴普本草》记载,根据其常绿的生长特征,又有忍冬、忍凌、不死药三名,再因其叶如韭叶,而秦名乌韭、楚名马韭、越名羊韭、齐名爱韭与香韭;此外,还有禹余粮、仆垒、随脂等诸多名称。

这就是中药的。

仅据《中药大辞典》引用,虎杖等药的别名多达三、四十种。

另一方面,不同的品种,又可能被称为相同的名称,如在《中药大辞典》中,被称为“过山龙”的品种有23种,其中的“土黄连”亦有20个品种。

在《本草纲目·序例》中,也专列了大量“一名二物”、“一名三物”、“一名四物”和“一名五物”的药物。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

中药材的种类产地大全1.人参:人参主要产地有中国东北地区的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份,还有吉林省延吉市、云南省鲁甸、中南地区的湖南、广西等地。

2.田七:田七主要产地有中国东北的吉林、黑龙江等地,西南的云南、四川等地,以及山东、江苏等地。

3.黄芪:黄芪主要产地有中国北方的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以及中国南方的云南、湖南、湖北等地。

4.当归:当归主要产地有中国中南地区的四川、湖南、陕西等地,以及山东、湖北等地。

5.陈皮:陈皮主要产地有中国广东的广州、雷州、汕尾等地,以及福建、云南、广西等地。

6.川芎:川芎主要产地有中国四川的峨眉山、宜宾、雅安等地,以及湖南、陕西等地。

7.川贝:川贝主要产地有中国四川的乐山、内江、雅安等地,以及云南、贵州等地。

8.丹参:丹参主要产地有中国山东的临沂、济南等地,以及河北、陕西等地。

9.苦参:苦参主要产地有中国江苏的徐州、盐城等地,以及山东、甘肃等地。

10.杜仲:杜仲主要产地有中国浙江的丽水,江西的吉安,湖南的岳阳等地。

11.桑叶:桑叶主要产地有中国河南的信阳、商丘等地,以及山东、湖南等地。

12.枸杞子:枸杞子主要产地有中国宁夏的银川、吴忠等地,以及甘肃、青海等地。

13.白芍:白芍主要产地有中国河南的信阳、郑州等地,以及湖北、山西等地。

14.龙眼肉:龙眼肉主要产地有中国广东的韶关、清远等地,以及福建、广西等地。

15.干姜:干姜主要产地有中国广东的阳江、广州等地,以及湖南、四川等地。

16.熟地黄:熟地黄主要产地有中国山西的吕梁、忻州等地,以及陕西、云南等地。

17.石斛:石斛主要产地有中国广东的云浮、河源等地,以及福建、广西等地。

18.青蒿:青蒿主要产地有中国云南的文山、曲靖等地,以及湖北、湖南等地。

19.茯苓:茯苓主要产地有中国湖南的衡阳、永州等地,以及广西、四川等地。

20.枸杞子:枸杞子主要产地有中国宁夏的银川、吴忠等地,以及甘肃、青海等地。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与炮制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与炮制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与炮制一.产地道地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持点的药材。

著名道地药材举例:四川一黄连(川黄连) 云南一茯苓(云茯苓)广东一陈皮(广陈皮) 河南一山药(怀山药)东北一人参(吉林参) 山东一阿胶(东阿胶)二.采集(一)植物类1.全草入药采集时间:(1)充分生长期(2)枝叶茂盛的花前期(3)刚开花时采集方法:(1)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2)连根拔起全株2.叶类药材采集时间:通常在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的时候采收3.花类药材采集时间:(1)花蕾未开放(2)花朵刚开放(3)花朵盛开(花粉)4.果实和种子类药材采集药时(1)1果实成熟后(2)果实将成熟时(3)少数未成熟动果5.根和根茎类药树采集时间:一般在早春、新芽未萌或深秋时节植物地上部分枯萎时采收。

6.树皮和根皮类药材采集时间:通常在春夏时为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沛时采集。

(二)动物类药材采集时间: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

(三) 矿物类药材采集时间:大多可随时采收。

三.炮制炮制在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是指药物在应用和制成各种剂型根据医疗、调制、制剂的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的过程,它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

(一)炮制的过程:1.一般的修治整理:挑、拣、筛、刮.2.特殊处理:加辅料酒、醋、蜂密姜计盐水(二)炮制的目的: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5.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6.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7.改复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8.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用药(三)炮制的方法修制: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水制:漂洗、浸泡、闷润、喷洒、水飞火制:炒、烫、煅、煨水火共制:蒸、煮、炖、潬、淬其它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

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因为中药一般都是以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所以药材的品种的来源、产地、采集和贮存就是影响中药疗效很重要的因素,自古以来,医药界对此都高度的重视。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我们《中药学》的教材当中历来都有,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这些内容今后还有专门的一些专业课程,要学习很多的内容,深入地学习,以后会有机会全面地学习。

对于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以后就没有专门这方面的课程来介绍,要成为一个很好的药师或医生,对于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也要有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所以在我们第二章就对这方面的内容作一些简单地介绍,但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一章(从)总体来讲是作为了解的,就是比较次要,主要是同学们自己学习,在其他的生药教材当中,可能重点讲的是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就是中药的产地和采集这两个部分。

这次教科书上增加了中药材的品种和贮藏,这两个方面更是供大家参考的,可能就基本上不属于考核的内容,没有考试点,在产地和采集当中,要求比较低,大家看了以后,可能会在有的考试当中会涉及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我讲到第二或者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把主要考点可以作一个稍微详细一点的介绍。

第一节生药的品种下面我们介绍这一章的第一节就是第一个问题,中药材的品种。

因为刚才讲到了中药它主要是用的植物、动物或者矿物的一些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就涉及一个它的品种来源的问题。

因为中药古代在我们国家广阔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都在同时地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它每一个地方,它可以根据这种植物或者动物的不同的特征,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命名。

中药它的品种是非常多的,而命名的方式相对来说非常简单,要么从它比如说植物的形态特征、或者它的生长特点、或者它的颜色气味、或者它的某些方面的作用、或者说医疗的、或者其他方面的作用等等,和众多的品种相比,命名的方式就显得比较简单,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中药材当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自古以来非常严重。

3.1.21.2中药学的概述中药的产地采集贮藏

3.1.21.2中药学的概述中药的产地采集贮藏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2.动物药(应在生长、活动季节) (1) 夏秋季捕捉:石决明、牡蛎、蛤壳、瓦楞 子等。 (2) 秋季采集:桑螵蛸、露蜂房。 (3) 夏末秋初:蝎子、土鳖虫、蟋蟀、斑蝥等。 3.矿物药(全年皆可采挖)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三、贮藏: 有干燥养护(湿度)、冷藏养护
(温度)、密封养护(空气)、气调 养护、化学药剂养护(微生物、害虫) 等方法。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中药的产地、采收与贮藏,是影响药材质 量的重要因素。 一、产地:
天然中药材的生产多有一定的地域性, 且产地与其产量、质量有密切关系。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道地药材—指产地历史悠久、品种优良、 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一些药材。
吉林—人参,辽宁—细辛 云南—三七,东阿—阿胶 河南—山药,四川—黄连
学习结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二、采集: 中药材所含有效成分的质和量,与中
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有密切关 系。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贮藏
1.植物药 (1) 全草:枝叶茂盛,花朵初开时采集。 (2) 叶类:花蕾将放或盛开时采收。 (3) 花及花粉:含苞未放时采摘花蕾。 (4) 果实及种子:成熟时采摘。 (5) 根及根茎:初春或秋末采收。 (6) 树皮及根皮:春夏之间采剥。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

中药常识:中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含40种常用中药材主产地列表)中国自古以来就以丰富的中药资源而闻名于世,在传统中医领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中,药材的质量和产地都对功效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药材,本文将介绍中国的十大道地药材产区,并列出其中40种常用中药材的主产地列表。

一、东北药材产区东北地区的气候条件独特,适宜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阿胶:山东曹县2. 羌活:吉林省辽源市、黑龙江省双鸭山市3. 红景天:吉林省通化市4. 五味子:黑龙江省黑河市5. 钩藤:吉林省通化市6. 人参:吉林省白山市、辽宁省本溪市二、华北药材产区华北地区以其地理位置优越,形成了许多重要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丹参:河北省赞皇县2. 茯苓:河北省滦县3. 白芍:山西省万荣县、河北省临城县4. 泽泻:山西省忻州市5. 红花:河北省平山县、陕西省黄陵县6. 何首乌:山西省孝义市三、华东药材产区华东地区的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适宜许多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芪:江苏省丰县2. 当归:山东省、安徽省3. 党参:山东省琅琊台4. 防风:安徽省滁州市、江苏省宿迁市5. 白术:江苏省徐州市6. 桑寄生:浙江省龙泉市四、西南药材产区西南地区气候多样,地形复杂,聚集了许多特色的道地药材产区。

以下是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黄精:四川省德阳市、云南省昭通市2. 灵芝:云南省、四川省、贵州省3. 海马:四川省乌当区4. 鳖甲:四川省绵阳市5. 三七:四川省汉源县、云南省大理市6. 田七:四川省米易县、云南省鹤庆县五、江南药材产区江南地区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适宜许多中药材的生长。

以下是其中部分药材的主产地:1. 乳香:福建省福鼎市2. 龙骨:浙江省临安市3. 甘草:安徽省天长市、江苏省金坛市4. 木香:江苏省东台市、广东省佛山市5. 茯神:福建省、江西省、贵州省6. 麝香: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井冈山市通过了解中药材的产地,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药材,并更加信任其质量和功效。

第五讲-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五讲-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西红花种植基地
盛花期的西红花
花被 雄蕊
柱头
地龙
浙贝
元宝贝 珠贝
四川:川芎、川贝、麦冬、黄连、附子、川黄柏
、金钱草、麝香
云南:三七、木香、当归、石斛、茯苓 贵州:杜仲、淫羊藿、天麻、何首乌、黄精 广西:广郁金、罗汉果、两面针、珍珠、穿山甲
、蛤蚧 重庆:半夏、天冬 、味连、青蒿 西藏:藏雪莲、独一味、绿绒蒿、虫草、毛诃子
CH3 H
H3C O
O
O
H H O CH3 O
三角叶黄连
味连
独一味
广东、香港、澳门:砂仁、草果、藿香、佛手、 穿心莲、巴戟、化橘红、陈皮
海南:益智仁、豆蔻、丁香、高良姜、益智仁 福建:龙眼肉、穿心莲、荔枝核、建曲、白花蛇 舌草
台湾:青果、槟榔、樟脑
湖南:玄参、玉竹、吴茱萸、前胡、猴(龙脑)樟 湖北:茯苓、独活、厚朴、射干、苍术、石膏 河南:怀地黄、怀山药、怀牛膝、怀菊花、连翘 、红花
吉林:人参、鹿茸、平贝母、蛤蟆油
五味子
垂盆草 Herba sedi sarmentosi
用于急性及迁延性肝 炎、能降低转氨酶。 有效成分为垂盆草苷。
H2 C glc O H
NC
CH2OH
垂盆草苷
第5讲 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一 确定适宜的 采收时期
有效成分的总量=单产量×有效成分%含量。
根和根茎类:宜在生长停止,花、叶萎谢时的休
眠期,或在初春发芽前采收,例外 :柴胡、明
党参 春天; 太子参 夏季;延胡索立夏后地上 部分枯萎,谷雨和立夏之间采挖。
树皮和根皮:树皮多在春夏之交采收,根皮多在
秋季采收。 菌、藻、孢子类:如麦角在寄主(黑麦等)收割前 采收,生物碱含量较高;茯芩在立秋后采收质 量较好;马勃应在子实体刚成熟时采收,过迟

2第二章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

2第二章 中药材的产地和采集
酸枣仁、枸杞子、知母、紫菀、天花粉、 白芷、北沙参、远志、全虫、丹参、菟丝 子、槐米.
第一节 产地
3.怎样正确对待道地药材 1).充分重视; 2).产区可能发生变化; 田七—滇三七 上党人参—吉林参、东北参
第二节 采集
原则: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节采集 • 人参皂甙8月份含量最高 • 麻黄生物碱秋季含量最高 • 槐花花蕾时芦丁含量最高
• 7.动物昆虫类 根据类别不同而不同 • 潜藏在地下的,在夏末秋初捉捕:全蝎、
土鳖虫、地龙、蟋蟀、蝼蛄、斑蝥
第二节 采集
• 卵蛸、蜂巢在秋后形成后采集:桑螵蛸、 蜂巢
第二节 采集
• 蛇蜕全年可以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蟾酥在春秋两季蟾蜍多活动时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海生贝类药材,夏秋季节捕采:石决明、 牡蛎、海蛤壳、瓦楞子
第二节 采集
1.全草 花开初期、枝繁叶茂时采收。 根以上割收:益母草、荆芥、紫苏、豨莶草
第二节 采集
需连根入药的全根拔起:柴胡、小蓟、车前草、 地丁
第二节 采集
• 用带叶花稍的及时采收:夏枯草、薄荷
第二节 采集
但茵陈蒿例外。 “三月茵陈四月蒿, 五月六月当柴烧”
《本草纲目》
第二节 采集
• 2.叶类 花蕾将放或正盛开时采收:枇杷叶、 荷叶、大青叶、艾叶
第二节 采集
• 但桑叶例外, 宜在冬季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3.花类 一般在未开放的花蕾时采收
第二节 采集
• 以花粉入药,花朵开放时采收:蒲黄
第二节 采集
• 4.果实一般在成熟时采收:瓜蒌、马兜铃
第二节 采集
• 个别在未成熟时采收:青皮、枳实、覆盆 子、乌梅
第二节 采集

中药材地理标识

中药材地理标识

中药材地理标识一、植物种类中药材地理标识涵盖的植物种类繁多,包括草本植物、木本植物、藤本植物等。

其中,常用的中药材植物种类有甘草、黄芪、枸杞、人参、三七、丹参、黄连、川芎、白芍、白术等。

二、产地区域中药材地理标识的产地区域广泛,涉及中国多个省份和地区。

其中,甘肃、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浙江等省份是中药材的重要产区。

不同产区的中药材品质和药效也有所不同。

三、采收季节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因植物种类和气候条件而异。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采收季节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具体时间因药材品种而异。

采收季节对中药材的质量和药效也有重要影响。

四、药材名称中药材的名称因产地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命名方式,因此了解药材的名称对于鉴别中药材的产地十分重要。

例如,人参的命名方式有“吉林人参”、“高丽人参”、“辽参”等。

五、品质等级中药材的品质等级根据其外观特征和内在质量等因素而定。

一般来说,品质等级越高的中药材,其药效和品质也越好。

常见的中药材品质等级有“优质”、“特级”、“一级”、“二级”等。

六、生长环境中药材的生长环境对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生长环境的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

不同产地的中药材因其生长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品质特征。

七、种植方法中药材的种植方法对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种植方法包括播种法、扦插法、分株法等。

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因药材品种而异。

八、生产加工方式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方式对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中药材加工方法包括晒干、烘干、炮制等。

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因药材品种而异。

九、存储方法中药材的存储方法对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存储要求干燥、通风、防虫蛀等。

不同药材的存储要求也因品种而异。

十、运输要求中药材的运输要求对其品质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中药材的运输要求防潮、防晒、防污染等。

不同药材的运输要求也因品种而异。

十一、安全性要求中药材的安全性要求对其使用和消费者具有重要影响。

中药来源与产地

中药来源与产地

其它
去母根、须根及泥沙,习称“泥附子” 去头尾、须根,煮透心去皮后再煮 去根茎、须根 撞去须根 去须根,沸水煮至无白心 园参晒干、烘干--生晒参,山参晒干--生晒山参 分开主根、枝根(筋条)茎基(芦头)(剪口),须根(绒 根) 去茎叶、须根,水分蒸发变软时,熏干 去芦头、须根。鲜者(鲜地黄)鲜品烘焙,内部变 黑,八成干,揉成团“生地黄) 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揉搓3、4次,7、8成干 用白矾说去皮,有的再加硫磺熏干
药品
附子 白芍 赤芍 黄连 延胡索 人参 三七 当归 地黄 党参 川贝母
采收加工
6月下旬~8月上旬 夏、秋两季 夏、秋两季 秋季 夏初(5~7月)茎叶枯萎时 秋季 3~4年采收,秋季开花后 栽培至第二年球后采挖 秋季 秋季 西北地区雪融后采收,6~7月采挖 初夏植株枯萎后采挖 大者(大贝)-外层单瓣肥厚鳞叶 小者(珠贝)-完整的鳞茎 秋冬季 春秋季 冬季采挖 冬末春初挖块根 立冬后--次年清明前 4-6月剥取15~20年生树干皮 一年两期(4-5月间)、(9-10)月 间。第二期量大、气浓、质佳 春夏两季剥取10年生树皮 夏秋两季果实黄绿时采收 秋末冬初果实变红时才采收果实 7-8月(大暑)果实未成熟时采收 秋季果实成熟带绿色, 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 7-9月 初夏子座出土、孢子未发散
浙贝母 天门冬 知母 山药 郁金 天麻 厚朴 肉桂 杜仲表皮,拌贝壳粉,切片为“浙贝片” 去根头、须根,煮至透心,趁热去皮 去残基、须根“毛知母”;鲜时去皮为知母肉“光知 母” 去芦头、外皮、须根,水浸硫磺熏—毛山药 ;揉搓 成柱形--光山药 去细根、根茎、煮2小时粉质熟透为度 去粗皮、蒸透低温(60℃)以下干燥 沸水煮,土坑至“发汗”,正如俺,卷成筒,根皮、 枝皮可直接阴干 ①桂通(官桂)5-6年生幼树干皮、粗枝皮、老树枝 皮②企边桂 10年干皮③老树最下部干皮④桂碎 鲜时刮去粗皮、叠放、发汗 剖开四瓣,晒干;煮沸、干燥;直接晒干 文火烘、煮沸,及时除去外壳 晒干或低温干燥 摘青果实蒸熟,晒干“青翘”;果实成熟,色黄“黄 翘”“老翘” 水煮、低温烘干、去果皮、取种子、干燥 去泥沙,发汗“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茯 神” 晒至6~7成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中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因为中药一般都是以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所以药材的品种的来源、产地、采集和贮存就是影响中药疗效很重要的因素,自古以来,医药界对此都高度的重视。

这一部分的内容在我们《中药学》的教材当中历来都有,对于中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这些内容今后还有专门的一些专业课程,要学习很多的内容,深入地学习,以后会有机会全面地学习。

对于药学专业的同学来讲,以后就没有专门这方面的课程来介绍,要成为一个很好的药师或医生,对于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和贮存,也要有这方面的一些基本知识,要给予充分的关注。

所以在我们第二章就对这方面的内容作一些简单地介绍,但从教学大纲的要求,这一章(从)总体来讲是作为了解的,就是比较次要,主要是同学们自己学习,在其他的生药教材当中,可能重点讲的是第二和第三个问题,就是中药的产地和采集这两个部分。

这次教科书上增加了中药材的品种和贮藏,这两个方面更是供大家参考的,可能就基本上不属于考核的内容,没有考试点,在产地和采集当中,要求比较低,大家看了以后,可能会在有的考试当中会涉及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我讲到第二或者第三个问题的时候,我把主要考点可以作一个稍微详细一点的介绍。

第一节生药的品种下面我们介绍这一章的第一节就是第一个问题,中药材的品种。

因为刚才讲到了中药它主要是用的植物、动物或者矿物的一些原生的药材入药为主,就涉及一个它的品种来源的问题。

因为中药古代在我们国家广阔的土地上不同的地方都在同时地使用,在使用的时候,它每一个地方,它可以根据这种植物或者动物的不同的特征,它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命名。

中药它的品种是非常多的,而命名的方式相对来说非常简单,要么从它比如说植物的形态特征、或者它的生长特点、或者它的颜色气味、或者它的某些方面的作用、或者说医疗的、或者其他方面的作用等等,和众多的品种相比,命名的方式就显得比较简单,所以就很容易出现中药材当中的同物异名和同名异物的现象,自古以来非常严重。

所谓同名异物,就是同一个品种的植物或者动物,但是在不同的地区,对它有不同的称谓,它命名的角度不一样,就叫做同物异名。

同一种药物,同一种药材,有不同的名称。

比如说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常见的一些食品,比如说有的地方把旋花科的这种番薯,有的叫做红薯,有的叫红苕,有的地方叫地瓜,实际上它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植物的品种,这种就是一种同物异名现象。

我们教科书上在第二段里面以麦冬(作为例子),过去在本草文献里面叫做麦门冬,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药典最近把门字去掉了,所以叫麦冬,药作为例子,举了三国时候的《吴普本草》收载的它的不同的名称,因为这种植物它是常绿的,冬天也有绿叶,所以又有忍冬,忍凌、不死药,主要它就是从角度来命名的,因为它的叶片象疏菜里面韭菜的叶子,那种细长型的,在秦汉以前,比如说在秦的地区,就是甘肃这一带,把它叫做乌韭,楚就是湖南这一带叫做马韭,象浙江一带把它叫做羊韭,齐叫爱韭,或者叫禹韭,此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名称,这种现象在中药当中是普遍存在的。

比如说我们今后学利水渗湿药当中的有虎杖药,虎杖的来历就是因为这种蓼科植物的茎上有那种虎皮上的那种斑纹,那种花的斑纹,它的茎的粗细好象手杖那样的大小,所以可以叫做虎杖。

同样的这种命名的角度,有的地方就把它叫做大虫杖,因为虎又叫大虫,比如说《水浒传》里面,武松打虎把虎称为大虫,因为它的滋味是苦的,有的又叫苦杖,因为它的茎上有这种斑纹,所以有的把它叫做斑杖,它的味是酸的,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酸杖,根据酸味,除了酸杖以外,有的地方把它叫做酸桶笋,竹笋的笋,酸桶笋,有的叫做酸杆,就是它的茎有酸味的,有的把它叫做酸通,由于它在某些功效方面,有类似于我们今后要学的凉血止血药当中的地榆,它可以治疗烧烫伤、可以治疗血热引起的出血证,虎杖对于烧伤、烫伤也有很好的作用,所以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土地榆,因为地榆是比较经典的药材,它和地榆有相似的地方,把它叫土地榆这样子来称呼;因为它清热解毒,可以治疗蛇(咬)伤,所以有的地方把它叫做蛇总管,或者叫大叶蛇总管;又因为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有的地方把它叫做大活血,能够活利血脉、通利血脉,有的把它叫做活血丹;它在清热方面又类似于黄连,有的又把它叫做野黄连。

所以就在《中药大辞典》这本书上,不完全地统计,象虎杖就有将近40个别名。

比如说同样的角度,它有花纹,可以象作手杖的那种竹的茎一样,所以有的又把它叫做花斑竹。

过去我到过一个医院的一个门诊的药房,而且是个相当级别的,是一个市级医院的药房,我看到它中药的装药的抽屉,怎么左边有一个花斑竹的名称,右边有一个虎杖的名称,一过看来两个抽屉装的是同一种药,结果问他们配方的人员,他们在医药公司去买药的时候,写的如果是花斑竹,药回来放在一个地方,装的时候装到左边的抽屉里面,如果是写的虎杖,就放在右边抽屉里面,根据医生开什么名称,就这样对号入坐的从不同的地方来配方,其实是同一种药材,因为别名,引起了用药上出现的这种问题,就是同物异名的现象。

在《本草纲目》里面,李时珍在总论里面就总结了一物二名、一物三名、一物四名和一物五名,当然还有更多名称的,这是一种情况;另一种情况,在命名过程当中,它从某一个特征,很多植物都具有,它对不同品种的植物,可能后来命名是相同的,同一种名称实际上是不同的植物,也就是不同的药,或者不同的药物,或者药材,这种情况叫同名异物。

名称相同,但是物质完全不一样。

象我刚才讲的《中药大辞典》,里面被称为过山龙的就有二十三种不同的植物,称为土黄连的也有二十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当然它们的功效主治都完全不一样,所以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在中药当中,长期以来就存在着这种同名异物或者同物异名的情况,经常引起用药的混乱。

另外在我们本草文献当中,药物的名称随着历史时代的不同,很多品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就是说名称相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用的是不同的药材。

比如我们书上在最后这一段,第12页最后一段,就提到了比如说我们现在常用的解表药荆芥,如果你要查阅文献的时候,在古代的文献可能就没有荆芥,正名里面比如说从《神农本草经》开始,它的正名就叫做假苏。

香附,在古代的文献里面,它也不叫香附,叫做莎草根,一个草字头,一个沙粒的沙,不叫(莎)[sha]草根,读[suo],莎草根。

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些,在查阅古代文献的时候很不方便。

另外,在文献当中,名称相同而药材又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书上举的木通,木通在唐宋时期,现在考证就是用的木通科的一种藤本植物的茎,现在一般把这种木通叫做白木通,这种木通不知什么原因现在没有成为主流的商品?只在一些局部的地方使用,现在用的木通,有的地方是用的是毛茛科的川木通,有的地方用的是马兜铃科的关木通,近年来由于关木通对肾造成的肾功能损伤,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对关木通的使用作出了限制,所以名称和实物的关系不搞清楚的话,有的时候就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另外木通在医药文献当中,最早它不叫木通,比如说我们学《伤寒论》有个当归四逆汤,里面有通草,但是通草不是我们现在的通草,而古代的通草就是我们现代的木通,象这样的一些关系,药材名称的一些变化,就是在常用药当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我们书上还提到了青木香,青木香在古代实际上是指的优质的木香,因为古代的木香是从国外进口的,是一个外来的药,它主要通过广州口岸进口,以广州作为一个集散地,所以叫做广木香,后来因为国内引种了,主要引种在云南的丽江地区,所以叫云木香,所以云木香、广木香就是古代的木香,这种木香如果质量比较好的,它是那种乌黑色的,或者那种黑褐色的,颜色比较深,所以在古方里面就把这种优质的木香就叫做青木香,我们今后学习很有名的一些古方,比如说象苏合香丸,这样的一些方里面,现在在一些方剂书上,仍然是青木香,青木香实际上是指的就是要用木香,而且是比较优质的,但是后来青木香是指一种马兜铃科的一种植物的根,它和木香从性能功效上都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我们现在开处方的时候,仍然把苏合香丸里面写上青木香,药房配方的时候可能就会给马兜铃科马兜铃的根,可能就会造成用药上的错误,就收不到应有的临床疗效,达不到我们预期的目的。

所以我们在临床的时候,虽然我们不专门研究中药材的品种,但是对这方面要给予一定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常用的药物,要注意它名称的变化和名词之间的关系。

另外,昨天也提到了,我们中药它的剂量的单位不是种,一般不称为种。

称种,一种中药、两种中药并不错误,但是习惯上称为一味中药、两味中药。

为什么称味呢?当时就讲,因为我们很多同一个中药的名称,它不只一种药材的来源,尤其是植物药,有的来源还很多,比如说我们常用的一个药,今后在清热解毒药当中要学的贯众,据过去的文献介绍,它大概来源于六个不同的科,大概有三十多种不同的蕨类植物,都作为贯众使用,现在在八五期间,国家资助对贯众的品种来源进行研究,它来源的这种植物的科远远不只六个科,而且种也不只三十个种,可能有一百种左右的蕨类植物,那是非常的复杂,比如说贯众过去认为有驱绦虫的作用,但是其中也只有一种,其他的作用都非常不明显,对于具体问题我们介绍到具体的药物的时候再说,根据目前对我们的教科书进行统计,六版、七版统编的中药学教材,多基原的中药,有将近三分之一,就是我们常用药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中药它来源不只一个品种,这些来源不同品种的中药当中,有的来源它的植物的近缘关系相差很远,科属完全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性能、功效存在明显的差异。

比如说我刚才讲的木通,白木通它来源于木通科,川木通来源于毛茛科,关木通来源于马兜铃科,应该说功效性能有明显地不同,比如说毒性,关木通对肾功能的损伤就很明显,其他的两种木通就目前还没有发现这方面的问题,所以相对用药比较安全一些。

就是近缘关系很近的,比如说麻黄,一般的中药教材或者药典收了三个品种,中麻黄、木贼麻黄、草麻黄,但是木贼麻黄含的有效成分它主要是挥发油和生物碱,含量明显要高,所以质量要好一些,就是我们在用药的时候,如果知道这些情况,肯定对临床疗效会更好,尤其我们在进行科研或者新药的开发、研究的时候,我们使用的药物是哪一个品种,我们首先要确定,首先要找中药鉴定的专家或者老师,把品种确定下来,过去有过这样的教训。

比如说我知道有一个医院的医生,他要研制一个新药,用了一个叫做红藤的药,我们现在的红藤它的正品就是豆科植物,一种藤本的,是大血藤,但是有的地方用的红藤是一种小的草本植物,小草本,结果他就写上红藤的名称,把药材买回来研究,结果都到了研究的中途,才知道品种出了问题,所以前期工作不但浪费了时间,浪费了精力,而且浪费了科研的经费,最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研究的目的,这样的例子也是时常都会发生。

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就是提醒我们在座的同学今后从事临床工作的时候,虽然我们不去鉴定,我们不能鉴定药材的品种,但是要把药材的品种来源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加以注意,在我们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当中,逐步积累这方面的一些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