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了解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 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 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 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 题有效方法的能力。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并巩固和提 高。 使学生养成系统整理 知识的习惯。 知识的习惯。
1、愿意了解社会 、 生活中与数学相关 的信息, 的信息,主动参与 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 2、在他人的鼓 、 励和引导下, 励和引导下,尝试 克服数学活动中遇 到的困难, 到的困难,相信自 己能够学好数学。 己能够学好数学。 3、在运用数学 、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体验数学的价值。 体验数学的价值。 4、初步养成乐于 、 思考、实事求是、 思考、实事求是、 勇于质疑等良好品 质。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研读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全册教材研读
四年级数学备课组
小数的意义、计数单 位,会读、写、比较 小数的大小,能改写 和求小数的近似值。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 对小数同样适用,并会 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 小数的简便计算。
运算定 律与简 便计算 四则 运算
小数的 意义和 性质 小数的 加法和 减法
(
)
学生 。
八.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
1. 改变教学思想。 改变教学思想。 2. 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注意教学的开放性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面向全体、 面向全体 5.结合多媒体教学 结合多媒体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象、声音、动画等信息 进行处理,形成声、 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进行处理,形成声、像、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进 行视、 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教学 改革课堂问答方 实施参与性教学。 式,实施参与性教学。 6.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三位一体, 三位一体 学校、家庭、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

积商之和(差)
的混合运算
小数的意
运用运算定
乘除混 义和读写法
律进行简算
合运算
确定物体 的方向
生的描活小述中数物义体小和求数的读一小和的近写个数大意似法小的小数数性比质较小义数和竖数的性式加小的计质意小减数混算法数加合小减运加数法算减与法四计则算加合运减运运混算简算算便定计律算加算与法定乘算运律法定运律认统识计简折图便线计绘折图算线的制统特折计点统的线计作绘图用统制计折图图线根解据决统问计两题端都
根据方向和距 离在图上绘制 出物体的位置
根据方向和
距离确定物
体的位置
第 二
单
元
位
置
与
方
向
体会位置关 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简 单的线路图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的 运算定律
灵活应用
连减的
连除的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定 加法的 律的运用 运算定律
教(Jiao)材知识结构
三角形
统计
小数的 加法和减法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运算定律 数与代数
与简便计算
第五页,共十四页。
教材
知识结构
实践与综合 运用
课外延伸解决实 际问题
挖掘教材
拓展资源
猜测(Ce)实验 分析
实践与综合运用
几何直观,
动手操作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归纳比较
画图识图能力的 培养
第六页,共十四页。
简便运算
乘除的 灵活应用
乘加的 灵活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33362

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 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比较 大小变化
小数
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和 大小的比较
小数 的意义
小数的 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 和读写法
的第 意四 义单 和元 性小 质数
生活中
的小数 单名数复
名数的互化
生活中
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把较大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
灵西实小 张军
位置关系
的方向
的相对性 描述绘制简
位置与方向
统计与概率 统计图
不植树 两端都
单的路线图
空间与图形
不封闭植 植树
三角形 的特性
三角形
三角形
的分类
图形拼组
三角形的
内角和
实践与 树问题
四 年 级
综合应用
解决实
方阵植
封闭植 树问题
际问题
树问题
数
学 下
灵西实小 张军
册
第一单元:四册运算
积商之和(差) 的混合运算
灵西实小 张军
第七单元:统计
体会统计 图的作用
了解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
认识折线 统计图
绘制折线 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解决问题
绘制折线 统计图
第
七
单
元 统
灵西实小 张军
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的 另一种情况
一个封闭图形 的植树问题
数第
学八 广单
灵西实小 张军
角元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商之和(差)
运用运算定
的混合运算
小数的意
乘除混 义和读写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ppt

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和 大小的比较
小数
的意义
小数的意义
小数的 和读写法
读写法
的第 意四 义单 和元 性小 质数
生活中
的小数 单名数复
名数的互化
生活中
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把较大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按 三角形按 角分类 边分类
三角形的 三边的关系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交换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的 运算定律
灵活应用
连减的
连除的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
加法运算定 加法的 律的运用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乘除的 灵活应用
律第 与三 简单 便元 计运 算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 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比较 大小变化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积商之和(差)
运用运算定
的混合运算
小数的意
乘除混 义和读写法
律进行简算
合运算
确的定方物向体生的描活小述中数物义小体求和的数小和一读近的数大个写似意的小小法数数性比质较小义数和竖数式的性加小的计小质意减数混算数法加合小减运加数法算减与法四计则算加合运减运运简混算算算便定计律算加算与法定乘算运律法定认运律统识计简折图便线绘折图计线的算制统特折统的计点线计作绘统图用制计折图图根线解据决统问计两题端都
绘制折线 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解决问题
绘制折线 统计图
第 七 单 元 统 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的 另一种情况
一个封闭图形 的植树问题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树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书知识树总结。
一、数与代数1. 数的运算加法:加法运算律、整数减法连加、加法验算、加法结合律。
减法:减法运算律、简便运算、减法结合律、被减数分解。
乘法:乘法运算律、因数分解、整数减法连乘、乘法验算、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除法:除法运算律、简便运算、商不变的性质。
这是四年级下册数学书中的基础知识点,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技巧。
2. 数的计量认识小数、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这是四年级下册数学书中的重要知识点,通过小数的认识和性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意义和用途。
3. 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培养学生的方程思维。
二、空间与图形1. 图形计数四边形、多边形内角和的探索。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2. 方向与位置方向的判断、确定位置的方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方向的判断和确定位置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地图和导航打下基础。
三、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用途,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综合应用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应用题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个部分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四年级下册数学书中的知识点,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是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总结:数与代数:本学期主要学习了数的运算、数的计量和方程三个部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空间与图形:本学期主要学习了图形计数和方向与位置两个部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提高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统计与可能性: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为以后学习统计学打下基础。
综合应用: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综合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数学_知识树解说材料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解说材料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内容是在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小数的开始。
这部分包括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生活中的小数、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今后学习小数四则运算打好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2.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3.使学生会进行小数和十进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4.使学生能够根据要求会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数位,求出小数的近似数,并能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
三、具体编排1.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选用了米尺作为教学小数意义的直观教具,以长度单位为例说明小数实质上是十进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
2.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1)小数数位顺序表的整理。
由三个具体的不同位数的小数,说明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构成;然后说明小数各数位上的数的含义。
在此基础上,整理出小数的数位顺序表。
通过表的形式很直观地把小数的数位名称和相应的计数单位分别对应起来,同时也把把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数位关系表示出来,使学生熟悉每个小数数位的位置和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2)例2。
小数的读法。
注意强调:整数部分是0的小数,整数部分就读“零”;小数部分有几个0就读出几个0. (3)例3。
由广播的形式说明在实际生活中有时需要将听到的小数记录下来,引出写小数。
3.小数的性质。
(1)例1。
通过让学生量出0.1米、0.10米、0.100米的三段纸条,看能发现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
(2)例2、例3。
例2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可以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
例3说明应用小数的性质,在不改变大小的情况下,还可以把一个小数增加位数或把一个整数改写成小数。
4.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分三步呈现了比较的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相同的,比较十分位;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比较百分位。
四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知识树

四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知识树《四年级下册数学6单元知识树》嗨,同学们!今天咱们来一起构建一下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的知识树,这就像是一场有趣的数学冒险哦。
首先,这个单元的树根部分,那就是小数的加减法啦。
这可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一样重要。
我还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学小数加减法的时候,那叫一个迷糊。
我去商店买东西,一支铅笔0.5元,一个笔记本1.2元,我给了售货员阿姨2元钱。
当时我就在心里琢磨,这0.5加上1.2到底是多少呢?我在那傻愣愣地想了半天,感觉这小数点就像个调皮的小捣蛋鬼,在数字中间捣乱。
不过后来我明白了,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像把士兵排好队一样,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去计算,最后再把小数点落下来就好啦。
这就像是我们在整理队伍,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就是一个个小士兵,要整整齐齐的。
从这个树根往上长,就长出了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这根粗壮的树干。
在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要注意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
我曾经看到同桌在做小数加法的时候,把1.3和2.51直接就3加51,1加2了,结果算出来的答案那是错得离谱。
我当时就笑话他,说他是被小数点给骗了。
其实呀,小数点对齐后,相同数位就对齐了,然后从最低位开始加或者减。
如果哪一位相加满十了,就向前一位进一;如果不够减呢,就向前一位借一当十。
这就像我们在接力赛跑,每个数位都是一个接力点,要稳稳地把“接力棒”传下去。
再往上,树枝部分就是小数加减法的各种应用啦。
比如说,我们要计算家里一个月的水电费。
水费这个月是25.6元,电费是56.8元,那一共要交多少钱呢?这就是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了。
又或者说,妈妈给了我50元去买文具,我买了一支钢笔12.5元,一个橡皮1.5元,那还剩下多少钱呢?这就是小数减法的应用了。
我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买了一把青菜3.5元,一块肉15.8元,妈妈给了卖菜的叔叔20元。
我就在心里快速地计算着20 - (3.5 + 15.8),算出来还剩0.7元。
研说青岛小学四级数学下册知识树.pptx

小数的意 义与性质
数与代数
空间与几何
饮食与健 康
消费知多 少
实践与应用
统计与概率
教 材 编 排 特
第4页/共83页
观察物体 统计
新课标对本册教材的要求
小数的加 法和减法
用字母表 示数
乘法运算 律
角与三角 形 的认识
小数的意 义与性质
数与代数
空间与几何
饮食与健 康
消费知多 少
实践与应用
统计与概率
教 材 编 排 特
教学设计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 和理解数学。
第62页/共83页
第63页/共83页
教学设计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 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第64页/共83页
第65页/共83页
教学设计
三、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第66页/共83页
第67页/共83页
第68页/共83页
教学设计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 识和能力
求近似数
按要求改写 小数求小数 的近似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知识树
第53页/共83页
五、六年级学习 分数、百分数
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 小数初步认识
第54页/共83页
小数加、减 法的意义
计算法则
小数加法 减法的一 般方法
小数加减法混 合运算顺序与整 数基本相同
小数加减 法混合运算
第48页/共83页
本册教材知识结构 与逻辑关系
第49页/共83页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内容结构框图
热与我们 的生活
春夏 星空
光与 我们 的生活
生物与 环境
太阳,地 研究与 球和月亮 实践
四年级数学下下册知识树

谢谢大家,再见!
谢谢大家,再见!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知识树
陈华丽陈桂芹 太和八中
比大小
测量活动 小数的 意义
购物小票
量体重 歌手打赛
第 一 单 元
探索与发 现(一) 三角形的 内角和
图形的分 类
探索与发现 (二)三角 形边的关系
四边形分类
第 二 单 元
空间与 图形
4、观察 物体
7、认 识方程
方程初 步
数与代 数
实践与综 合应用
四 年 级 下 册
街心广场
包装
爬行最慢的
哺乳动物
小数点搬家
手拉手 节日礼物
文具店 第 三 四 单 元
天安门广场
人民币兑换 谁爬的快
பைடு நூலகம்
精打细算
第 五 单 元
激情奥运
谁先走
时践活动
整理与复习 第 六 单 元
天平游戏(一) 天平游戏(二)
字母表示数 方程
猜数游戏 邮票的张数
图形中的规律 第 七 单 元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距离
位置的相对性 线路图
位 置 与 方 向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带符号搬家
加减
乘法分配律
加减法运算定律 的运用 连加 乘除
加减 连除
连乘
简运 便算 运定 算律 与
看最短的两边是否 大于第三边就可以了
三条边 三个顶点 三个角 三条高
用三角尺的直角 对边、对点 标直角符号
稳定性 不易变形
小数的意 义和性质
简便 计算 运算 定律 四则 运算
小数的 加减法
位置与 方向
三角形 折线统计图
空间与图 形
解决 问题
数学 广角
先比整数部分,如 果整数部分相同, 就从十分位开始顺 次比较小数部分。
小数点移动要记牢; 右移扩大、左移缩小; 移动一位是10倍; 移动两位是100倍; 低级单位 移动三位是1000倍; 位数不够用“0”补。
提出数学问题
分析折线 统计图
描点
连线 写上数据
认识折线 统计图
绘制折线 统计图
统 计
÷进率
高级单位 ×进率 在指定数位的 后面点上小数点, 然后加“万”或 “亿”做单位。
小数的末尾添上 “0” 或去掉 “0”,大小不变。
十分之几是一位小 数 百分之几是两位小 数 千分之几是三位小 每相邻两个计 数 数单位间的进
率是10
计数单位是0.1、 0.01、0.001…
小 数 的 意 义 和 性 质
看指定数位的 后一个数位, 用四舍五入法。
从左往右
得数的末 尾有0, 一般要把 0去掉。
只有加减法
小数的末尾可 以添“0”后再 进行计算。 小数点要对 齐,也是把 数位对齐。
连加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树

信息窗2 信息窗
小数 的加 法和 减法
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 的方法
一般复式 统计表, 统计表, 复式分段 统计表
信息窗1 信息窗
信息窗2 信息窗
统 计
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实现总复习全 面提高的目标
字母表示数, 字母表示数, 乘法运算律
角与三角形、 角与三角形、 观察物体
小数的意义及 加减计算
乘法分配律 的拓展
乘除法各 部分之间 的关系
• • 运用乘法结合律、 运用乘法结合律、 交换律简便运算
•
乘法分配律
• • • 乘法交换 律、 结合律
运用乘法分配律积极
信息窗2 信息窗 信息窗1 信息窗
乘 法 运 算 律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辨认不位 看到一组 实物的形状 和相对位 辨认不同方位看 到一组长方体 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辨认不同方位看 到一组正方体 实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观察物 体
与
计
理解 数的意义, 求较 数的 法, 同 对 数 计能 简单的 和 。
学
与
四 年 级 下 册 数
解用数 的 法
全 册 知 识 树
用字母表 示计算公 式 用字母表 示数量关 系
减法的运 算性质
加减法各 部分之间 的关系
四 年 级 数 学
。
根据字母所取 的值,求含有 字母式子的值。
用 字 母 表 示 数
信息窗2 信息窗
由确定的位置和看到的 形状想象出4个正方体模型 形状想象出 个正方体模型 拼摆的形状
信息窗1 信息窗
观 察 物 体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小数性质 的应用 小数的大 小比较 小数的性质 和大小比较 小数的读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四则运算知识树

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评价建 议
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说 建 议
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使学生进一步掌 握含有两级运算 的运算顺序,正 确计算三步式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 略和方法,学会用两、 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 些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 题的过程中,养成认 真审题、独立思考等 学习习惯
加减混合 运算
乘除混合 运算
含有两级 的运算
含有小括 号的运算
教材的逻辑关系及先后整合的内容
年级
单
元
具体内容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乘加、乘减
一上
二上 二上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表内乘法(一)
二下
三下 四下
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 四则运算
小括号
连乘、连除 总结梳理混合 运算顺序
情感态度 数 学 课 程 目 标
第二学段
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具体内容
知识前后 逻辑关系
说 教 材
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1、编写意图及采用体例
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意图是借助具体情景,通过6个例题 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初步了解 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教科书中每节内容的编写结构大多数是: 正文、课堂活动、练习。正文呈现教学内容,体现具 体目标要求,课堂活动是师生互动,建立教与学的双 边活动的有效途径。通过活动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 主建构和理解。练习是为学生巩固和应用知识而设立 的。 数学四年级下册 四则运算
说 建 议问题时,大部 分学生能够根据题意 列出综合算式,并说 明算式的每一部分表 示的是什么 学生能够正确 的计算含两级 运算的试题
四年级数学小学数学知识树_图文

营养午餐
粉刷围墙
4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4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制作年历
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5人民币的 认识
5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5 两位数乘两位数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
6 图形与拼组
6 面积
实践活动
7 混合运算
7 小数的初步认识
• 当堂检测:精选习题当堂检测复习效果,及时调整 复习进度,学习洋思中学的当堂训练,做到日日清。
• 拓展练习:分层次选择练习题,照顾不同层次的学 生复习期间的学习需要。
• 复习反思:师生分别就复习情况进行反思,
• 教师修改讲学稿。
三、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让千树万树梨花开。
• 1、教会学生正确使用导学稿。 • 2、教师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整
5 三角形 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7 统计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6 统计
打电话
7厘米米的认识
8 时分秒的认识
8 解决问题
8 数学广角
7 数学广角
8 统计 9 总复习
9 统计 户外活动
设计校园 9 数学广角
小管家 9 总复习
8 总复习
10 总复习
10 总复习
六年级下册 1 负数 2 圆柱与圆锥 3 比例
给学生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 让知识树和讲学稿成为课堂的
源头活水
•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 活水来——把握教材是教师永远 的基本功
• 1、 教师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 2、画好知识树,深刻把握教材。
• 3、所谓知识树。
• 4、如何画好知识树?
• 有的人只能掌握一个个的知识点,但不能 把这些知识点连成一条线,这是掌握知识 的第一个层次;有的人能够把同类的知识 前后联系起来,形成一条线,但不能把不 同类型的各条线的知识横向并联起来,形 成一个面,这是第二个层次;有的人能够 把同一年级的知识纵向、横向联系起来形 成一个面,但不能把不同年级一个学段的 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的立方体, 这是第三个层次。只有把整个学段的知识 纵向、横向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知识 体,这是第四个层次。(引自王敏勤教授)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

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
四年级数学下册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
2.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乘第三个数,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相加。
3. 简便运算:包括凑整、取整和估算等技巧。
4. 除法的性质:被除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例如,
a÷b÷c=a÷c÷b。
5. 代数式和方程: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并理解代数式和方程的基本概念。
6. 平面图形:学习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
7. 面积和周长:学习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理解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8. 分数:学习分数的概念,包括分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9. 小数的概念和运算:学习小数的概念,包括小数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10. 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习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如用代数法或几何法
解决问题。
以上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些主要知识点,学生需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便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人教课标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知识树PPT

把较大的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
灵西实小 张军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按 三角形按 角分类 边分类
三角形的 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的
稳定性
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
的特征
第
四
单
元
三
点此播放视频
角
形
三角形的 内角和
图形的拼组
灵西实小 张军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混合运算
用竖式计算小数 的加法和减法
一个封闭图形 的植树问题
点此播放视频
数第
学八 广单
灵西实小 张军
角元
点此播放视频
加第 法六 和单 减元 法小
数 的
运用运算定 律进行简算
灵西实小 张军
第七单元:统计
体会统计 图的作用
了解折线统 计图的特点
认识折线 统计图
绘制折线 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解决问题
绘制折线 统计图
点此播放视频
第
七
单
元 统
灵西实小 张军
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的 另一种情况
灵西实小 张军
定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 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比较 大小变化
小数
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和 大小的比较
小数 的意义
小数的 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 和读写法
点此播放视频
的第 意四 义单 和元 性小 质数
生活中
的小数 单名数复
名数的互化
生活中
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求一个小数 的近似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图
绘制折线 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 解决问题
绘制折线 统计图
第 七 单 元 统 计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
一条线段的 植树问题的 另一种情况
一个封闭图形 的植树问题
数第 学八 广单 角元
力。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积商之和(差)
的混合运算两个商(积)之和
(差)的混合运算
两级运
加减混
算顺序
乘除混 合运算
合运算
同级运算
第 一 单 元
四 则 运
算
含小括号的三 步计算式题
有关”0”的 运算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
根据图形的位 置查看图形
根据方向和
距离确定物
向第
体的形状
体会位置关 系的相对性
描述并绘制简 单的图形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
乘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分配律
加减计算的
加法交换律
乘法的
加法结合律
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 加法的 律的运用 运算定律
律第 与三 简单 便元 计运 算算
定
连减的灵活应连用除的
简便计算 简便计算
简便运算
乘除的 灵活应用 乘加的
灵活应用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角形的
三边的关系
三角形的
三角形的分类
稳定性
三角形 三角形的特性
的特征
第 四 单 元 三 角 形
三角形的 内角和
图形的拼组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混合运算 用竖式计算小数 的加法和减法
加第 法六 和单 减元 法小
数 的
运用运算定 律进行简算
第七单元:统计
体会统计 图的作用 了解折线统
掌握含有两
级运算的运算 顺序,正确计 算三步试题。
运算定律与 简便计算
让学生尝试用数
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 生活中的问题,培养 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年(
级下
数 学
册 )
通过观察、比较, 体验到从不同位置 和角度观察物体所 看到的形状是不一 样的。
在探索图形的 特征、图形的变 换中发展空间观 念,提高观察能 力和动手操作能
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
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 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 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 算,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理解小数的意义、认
识小数的计数单位,会读、 写、比较小数的大小,能 改写和求小数的近似值。
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
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 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进 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小数点位置
小数的 移动引起小数
大小比较 大小变化 小数
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和
大小的比较
小数
的意义 小数的
读写法
小数的意义 和读写法
的第 意四 义单 和元 性小 质数
生活中
的小数 单名数复
生活中 名数的互化
的小数
求一个小数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把数较大的数改
的近似数
写成用万或亿 做单位的数
第五单元:三角形
三角形按 三角形按 角分类 边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