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课复习资料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梳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课复习资料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梳理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旨在培养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提供良好的服务和决策支持,以解决社会问题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对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硕士专业课的复习来说,理论与实践梳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梳理,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公共管理理论梳理1.1 公共管理的定义与特征公共管理是一种对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管理的活动,旨在提供公共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和实现社会效益。
其特征包括政府行为的管理性、组织的综合性、目标的公共性以及决策的公正性等。
1.2 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模型在公共管理理论中,有多种重要的模型被广泛应用,如行政管理模型、公共选择理论、公共价值理论、制度理论等。
这些模型为公共管理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方法。
1.3 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公共管理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行政管理到现代的新公共管理再到当前的社会治理模式等。
了解公共管理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其研究焦点和发展趋势。
二、公共管理实践梳理2.1 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政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核心,主要包括政府的决策、执行、监督等工作。
而社会治理则是政府与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共同管理社会问题和事务的模式。
了解政府治理与社会治理的内涵和关系,对于公共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2.2 公共服务管理公共服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包括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等领域的服务提供和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的目标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
2.3 政策制定与执行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公共管理实践中的关键环节,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并通过有效的执行来实现政策目标。
了解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流程和要点,有助于提高管理效能。
2.4 绩效评估与监督绩效评估与监督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政府和公共组织的绩效进行评估和监督,可以促进公共部门的改进和提高。
了解绩效评估与监督的方法和指标体系,对于公共管理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概述
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概述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政府、组织和公共事务的管理与运营。
在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的复习中,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下面将对此进行介绍。
一、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是研究行政管理活动规律和原则的理论体系,它为行政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的复习中,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1. 经典管理理论经典管理理论主要包括泰勒管理学派的科学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理论和福尔莱特的行政管理理论。
这些理论奠定了行政管理学科的基础,对行政组织的运作和效率提升有重要指导意义。
2. 组织行为理论组织行为理论主要关注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相互关系,强调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对组织效能的影响。
建立健全的组织行为体系,培养和激励员工,对提高行政管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3. 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围绕政府和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展开研究,包括公共决策理论、公共组织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等。
深入理解公共管理理论对于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的复习至关重要。
二、行政管理实践行政管理实践是指将行政管理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达到提高行政管理效能的目的。
江苏省考研公共管理的复习中,行政管理实践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1.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对绩效进行评估和改进,以提高组织效能。
在绩效管理中,要注重与目标的一致性、公正性和激励性,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 政策执行政策执行是行政管理的核心环节,它是政府提出政策与实际操作之间的桥梁。
在实践中,政府必须注重政策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确保政策的落地执行。
3. 创新与改革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行政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
创新可以提高行政效能,解决实际问题;改革可以优化行政机构和流程,提高决策效率。
因此,在行政管理实践中,创新与改革是必不可少的。
北京市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
北京市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着政府机构的组织与运行,以及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在北京市考研公共管理考试中,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常常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通过分析北京市某政府机构的一个行政管理案例,探讨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适应性、问题与对策等方面的内容。
1. 案例背景介绍北京市某政府机构是负责城市环境保护的部门,其主要职责是监管和管理城市的环境问题。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该政府机构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环境监管不力、督察机制不完善、政府与企业合作机制不够紧密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该机构的行政管理效能,因此需要通过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策略。
2. 行政管理理论的适应性分析行政管理理论作为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需要与具体的案例相结合,分析其适应性。
在这个案例中,应当通过行政管理理论中的组织与管理、决策与执行、人力资源等方面的理论,来评估该机构的行政管理现状。
通过这样的适应性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所在,并从理论的角度提供解决方案。
3. 问题分析与解决策略3.1 环境监管不力在该政府机构的实际操作中,环境监管存在不力的问题。
一方面,监管标准不明确,导致监管人员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另一方面,监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不足,使得监管工作无法取得应有的效果。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制定明确的监管标准和指南,确保监管人员在工作中有明确的依据;- 加强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其对环境监管工作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改善监管机构的内部管理,确保监管人员有足够的时间和资源开展工作。
3.2 督察机制不完善在该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实践中,督察机制不完善也是一个问题。
督察的不完善导致了一些环境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影响了公众对该机构的信任和满意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建立健全的督察机制,确保督察工作的全面性和客观性;- 加强对督察结果的分析和利用,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工作;- 增加督察机构的人员和资源投入,提高督察效能。
自学考试《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
公共管理学(03335)复习资料教学大纲(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公共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依法处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管理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一门运用包括、经济学、政治学在内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律性的科学,是关于促进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平分配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体系。
从总体上看,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如下重要特点: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责任;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
当前阶段的公共管理学,具有如下值得注意的新特点:一是鲜明的实践导向性。
公共管理学以实践中提出的、传统行政学解决起来力不从心的重要问题为导向。
二是理论上的包容性。
为解决公共管理提出的各种问题,公共管理学兼收并蓄,积极从其它学科吸收理论养分,这使公共管理学呈现出交叉性强的特点。
三是学科的年轻性。
公共管理学从产生至今只有三十多年。
从整体上看,公共管理学科还没有真正成形,还不具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论,与相邻学科的边界还不清晰,这使得公共管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公共管理学》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子政务专业(本科段)的一门基础课程。
它是为培养和检验应考者的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
设置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应考者比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提高其认识和运用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正确分析和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较好地适应公共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公共管理人才队伍素质提高的需要。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弄清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理解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明确公共管理学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公共管理学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在学习公共管理学的过程中,了解并掌握一些考试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关键概念和知识,供大家在复习时参考:1. 公共管理学基本概念•公共管理是指政府在行使权力过程中所进行的管理工作,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
•公共管理学是对公共管理活动进行系统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学科领域,包括政府管理、公共政策、组织管理等内容。
2. 公共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理论:强调管理者要设定清晰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案。
•规模经济理论: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通过规模的扩大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降低单位成本。
•公共利益:政府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是公共利益。
3. 公共管理的职能和特点•公共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导、协调、监督等内容。
•公共管理的特点:社会性、政治性、复杂性、专业性、制度性等。
4. 公共管理的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政府管理必须以法律为基础。
•公平原则:政府管理应该公平、公正,保障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效率原则:政府管理应该高效、简洁,实现最佳管理效果。
5. 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问题识别:确定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
•政策制定:确定政府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政策实施:将政策方案付诸实施并监测效果。
•政策评估:评估政策实施的效果,做出调整和改进。
6. 公共管理中的管理模型•德鲁克管理模型:强调管理者要具备领导能力和管理技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西蒙管理模型:提倡管理者应该以决策为中心,注重分析和思考。
•维克里管理模型:认为管理者应该关注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决策和策略。
以上就是一些公共管理学的考试重点内容,希望大家在复习中能够加深理解,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版】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什么是公共需要相对于私人需要而言,公共需要是指在一定社会整体范围内,为保证人口或劳动力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外部条件的需要2.公共需要的特征:(1)共同需要(2)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3)发展变化(4)复杂性和多样性3.公共产品的分类(概念):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4.公共物品的特征:(1)非竞争性(2)非排他性(3)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 (4)享用无须付出代价,或支付与公共产品成本不相称的少量费用(5)主要由政府财政出资提供4.公共事业的概念:特指那些面向全社会,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基本目标,直接或间接为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提供服务或创造条件,并且不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社会活动。
5.公共事业的特征:(1)公共性(2)非营利性(3)专业性 (4)基础性6.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是什么? 政府。
7.公共事业管理的内容具体哪些:(1)教育事业(2)科技事业(3)文化事业(4)卫生事业(5)体育事业8.公共事业管理的特征:(1)基本目标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的各种公共需要(2)具有一定的强制性(3)非营利性(4)服务性9.公共组织的概念:公共组织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所谓公共组织,是指以维护社会共同利益,实现社会成员整体福利最大化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10.公共事业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领导11.公共事业管理的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宣传教育手段、技术手段12公共组织的类型(1)政府组织:行使国家公共权力,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组织。
(2)非政府组织:不行使国家公共权力,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增进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公共组织。
(3)准政府组织:介于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公共组织13我国的公共事业组织的问题(1)缺乏独立性。
事业单位带有浓重的"行政色彩".(2)组织性质杂乱。
第二章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知识点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第一节公共管理学的理论渊源1.选择,填空(1)古典学派理论。
弗里德里克·泰勒为代表。
古典学派关注焦点是“效率”和“经济”(2)行为学派理论。
梅奥着名霍桑实验,证实人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生产效率取决于士气高低,用“社会人”概念取代“经济人”,将非正式组织概念引入管理学。
(3)决策学派理论。
决策学派以赫伯特·西蒙为开端。
主张以满意取代最优。
(4)系统学派理论。
系统学派以切斯特·巴纳德将组织视为一个社会系统而得名,巴纳德认为,组织是协作的系统,包含三个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目标和信息联系。
(5)新管理主义理论包括:企业再造理论、虚拟企业、学习型组织(6)政府失灵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得人。
(8)交易费用理论关注焦点:是如何降低交易费用2.名词解释:公共选择的定义: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政府失灵的定义: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寻租的定义: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维护既得经济利益或对既得利益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是用较低贿赂成本获取较高收益或超额利润的活动。
3.简答1.公共选择理论的内容:基本假设: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得人。
它认为,人类社会由经济、政治两个市场组成。
试图把人的行为的这两个方面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用经济学方法和基本假设统一分析人的经济与政治行为,即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民主选票寻求自己效用的最大化。
拆除了经济学与政治学的传统壁垒。
公共选择作为非市场的集体决策理论,具有三个规定性:集体性;规则性;非市场性。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就是什么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得公共部门整合社会得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得、经济得、管理得、法律得方法,强化政府得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与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得福祉与公共利益。
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得活动。
2、与行政管理区别(1)语义差异:公共行政就是一种服务于公众得活动,公务员执行得就是她人制定得政策,注重得就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与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得这些方面,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2)主体拓展不同:行政管理得主体就是政府,狭义得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
其中,政府就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就是政府得核心。
(3)客体得细分:行政管理把自己得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得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公共管理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得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4)管理手段得不同:行政管理:法律公共管理:市场化3、与企业管理得不同(1)管理得主体不同。
私人管理得主体就是私人部门,公共管理得主体就是公共部门。
(2)管理得对象不同。
私人管理得对象主要就是其私人组织内部事务,公共管理则不仅针对公共部门,也针对私人部门。
(3)管理得目标不同。
公共管理就是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目标多元化,私人管理主要所示私人利益目标,利益最大化。
(4)管理方式不同。
私人部门主要就是市场化方式,市场机制;公共部门则复杂得多,就是政治议程,公共选择。
(5)管理运用得权力不同。
一个就是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一个就是私权力,但具有自由竞争性。
4、公共管理得特点(1)公共管理主体:政府与其她公共部门(2)公共管理得客体: 一就是社会公共事物;二就是公共权力得分配与运行机制。
(3)公共管理得手段多样化: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得前提下,将私人部门得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贵州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重点整理
贵州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重点整理行政管理在公共管理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贵州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的一部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和掌握的内容之一。
本文将重点整理贵州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内容。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与特征行政管理是指政府行为与管理者活动的总称。
它具有以下特征:1. 行政性:行政管理是政府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政机关息息相关。
2. 职能性:行政管理是一种职能性的管理行为,它通过行政机关对社会进行管理和服务。
3. 组织性:行政管理是在具体的行政组织内部进行的,行政机关通过组织结构和人力资源来实现管理目标。
4. 综合性:行政管理是协调、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管理行为。
二、行政管理的基本原理1. 法定原则:行政管理应当依法进行,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使职权,不得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
2. 公正原则:行政管理应当公正、公平,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公共利益原则,对社会公众进行平等对待。
3. 效率原则:行政管理应当追求效率,提高行政机关的管理效能,实现管理目标。
4. 服务原则:行政管理应当以服务公众为宗旨,行政机关应当注重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三、行政管理的主要方法1. 命令管理:行政机关通过发布法令、命令等强制性措施,对社会公众进行管理。
2. 契约管理:行政机关与社会公众通过签订契约、合同等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3. 市场机制:行政机关通过市场机制的方式,通过市场经济手段对社会公众进行管理。
4. 激励约束:行政机关通过激励与约束的方式,引导和规范社会公众的行为。
四、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1. 组织机构:行政管理的基础是行政机关的组织机构,行政机关通过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来实现管理目标。
2. 制度规范:行政管理需要依靠各种制度规范,包括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
3. 人力资源:行政管理需要合理配置和利用人力资源,行政机关应当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来提高人力资源素质。
河南省考研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解析
河南省考研公共事业管理复习资料公共事业管理理论与实务解析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研究公共机构和公共组织运行管理的学科,旨在探讨公共事务的管理方式、流程和方法。
在河南省考研中,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科目,对于准备考研的同学来说,理论与实务解析是必备的复习资料。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公共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负责监督、协调和管理公共事务的工作。
它涵盖了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组织、公共决策等多个方面,是公共事务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复习中,我们要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体系公共事业管理的理论体系由多个理论构成,这些理论包括公共治理理论、公共领导理论、公共组织理论等。
在复习中,我们要详细了解每个理论的内涵、特点和应用,以便在考试中有针对性地运用。
1. 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认为,公共事务管理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共同参与。
它强调了政府与市场、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主张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在复习中,我们要重点学习公共治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观点以及其在公共事业管理中的应用。
2. 公共领导理论公共领导理论主要涉及公共领导力的培养与提升。
它关注领导者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强调领导者需要具备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技巧。
在复习中,我们要了解不同公共领导理论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如何通过领导力的发展来提升组织的绩效。
3. 公共组织理论公共组织理论研究公共机构和组织的结构、功能和运行机制。
它分析公共组织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管理流程等因素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在复习中,我们要了解公共组织理论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发展动态,以及如何优化公共组织的管理和运行。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实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考研公共事业管理复习中的常用方法。
通过分析实际的管理案例,我们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深入研究其背景、原因、措施以及效果,以便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案例分析题目。
理论与实践结合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
理论与实践结合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在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政策评估是指对特定政策的效果和影响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评估,以发现政策实施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而政策分析方法是指对政策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研究,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要求之一。
理论是指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学术理论,是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基础。
实践则是指在实际工作中,根据理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
在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中,理论与实践也需要相结合。
理论提供了评估与分析的基础框架和方法论,而实践则用于验证和应用这些理论。
具体而言,在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理解政策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然后,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的政策问题中。
通过这种方式,既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能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政策评估与分析时,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
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和问题,明确政策评估的背景和目的。
其次,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对政策实施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然后,可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进行分析,如SWOT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
最后,需要总结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政策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的应用,可以准确评估政策的效果和问题,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支持。
而在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学生还应该关注当前的一些热点和实际问题。
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需要与时俱进,关注社会和经济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更新分析方法。
比如,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需要探讨如何评估和分析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同时,还需要关注环境保护、精准扶贫、社会治理等问题,通过政策评估和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支持和指导。
综上所述,在福建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政策评估与分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天津市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
天津市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与政府治理紧密相关。
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是公共管理复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以天津市为例,探讨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在该地区的案例分析。
第一部分:政府治理理论概述政府治理是指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决策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和方式。
在治理过程中,政府通过参与、合作和协调等手段,与其他行为主体一起,共同解决公共事务,实现公共目标。
政府治理理论包括公共参与、网络治理、新公共管理等多个方面。
第二部分:天津市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案例分析在天津市的政府治理实践中,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参与。
例如,在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方面,政府积极开展公众听证会和座谈会,邀请市民就相关议题发表意见,以实现公众参与和民意表达的目的。
这种公共参与的方式,使得政府与市民之间建立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减少了政策执行的阻力。
此外,天津市政府在网络治理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建立政府官方网站,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信息交流更加便捷。
市民可以通过网站了解政府工作和政策,并通过在线留言与政府沟通。
这种网络治理的方式,使得政府的决策更加透明化,也能够更好地回应市民的需求。
此外,天津市政府还引入了新公共管理理念。
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品质。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引入社会资本办学,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发展,提升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和质量。
这种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方式,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应对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第三部分: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政府治理理论与实践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公众参与程度不高会导致决策落地难以得到有效执行。
其次是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公众对政府工作缺乏信任。
最后是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常面临压力。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天津市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
浙江省考研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管理理论梳理与实践案例解析
浙江省考研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重点管理理论梳理与实践案例解析一、引言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考研复习过程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本文旨在对浙江省考研公共管理学复习资料中的重点管理理论进行梳理,同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二、行政管理理论行政管理理论是公共管理学中的基础内容,其对于公共机构和组织的管理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节将介绍行政管理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 韦伯的理论韦伯提出了行政管理的三种理想类型,即传统型、合理型和超常型。
这三种类型分别代表了在不同背景下的管理方式和运作特点。
2. 赛博格的理论赛博格将行政管理比喻为一个机器,强调管理规范和职能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科学管理和职能管理的概念,并强调组织内部流程的优化与效率提升。
3.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的理论麦格雷戈尔提出了“X理论”和“Y理论”,指出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表现。
他强调管理者应该采用更加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三、公共政策理论公共政策理论是公共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政府在公共事务中的决策与实施过程。
本节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公共政策理论。
1. 利益集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和权力斗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利益集团通过势力和资源的协调来影响政策结果。
2. 社会公平理论社会公平理论强调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应该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来实现社会公平。
3. 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强调市场化和效率导向。
认为政府应该采用市场化手段和管理方法,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四、实践案例解析实践案例对于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将以浙江省某地区的公共管理实践案例为例,进行解析。
1. 某地区环保管理案例该案例中,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和监督执法,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
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的重要考点之一。
掌握好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提高考生在该领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公共政策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以期为考生复习提供参考资料。
一、公共政策的概念公共政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政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针对某一社会问题或公共事务所采取的行动方针和措施。
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府履行其职能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它涉及到公共资源的配置、社会利益的平衡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等重要问题。
二、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一般包括问题识别、议程设置、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阶段。
问题识别是公共政策形成的起点,政府会通过观察社会现象和听取各方意见等方式,确定需要解决的问题。
议程设置阶段是指政府将问题纳入讨论议事日程,并组织相关利益相关方进行意见交流和协商。
政策制定阶段是指政府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和措施,以解决问题。
政策实施阶段是政策得以执行和落地的过程,政府会通过一系列措施来推动政策的实施。
最后,政策评估阶段是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为后续政策形成提供经验和参考。
三、公共政策实践案例公共政策的实践案例包括多个领域,如教育、环境、卫生等。
以教育政策为例,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投入大量资源改善农村地区教育条件,提高教育质量。
在环境领域,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提倡绿色发展。
此外,在卫生政策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医保体系,提高人民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总结: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公共政策理论与实践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公共政策对于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了解公共政策的概念、形成过程和实践案例,有助于考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因此,考生应该加强对公共政策理论的学习,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升自己在公共管理领域的能力和素养。
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就是什么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与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就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的活动。
2、与行政管理区别(1)语义差异:公共行政就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的就是她人制定的政策,注重的就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与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的这些方面,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2)主体拓展不同:行政管理的主体就是政府,狭义的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
其中,政府就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就是政府的核心。
(3)客体的细分:行政管理把自己的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的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公共管理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4)管理手段的不同:行政管理:法律公共管理:市场化3、与企业管理的不同(1)管理的主体不同。
私人管理的主体就是私人部门,公共管理的主体就是公共部门。
(2)管理的对象不同。
私人管理的对象主要就是其私人组织内部事务,公共管理则不仅针对公共部门,也针对私人部门。
(3)管理的目标不同。
公共管理就是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目标多元化,私人管理主要所示私人利益目标,利益最大化。
(4)管理方式不同。
私人部门主要就是市场化方式,市场机制;公共部门则复杂得多,就是政治议程,公共选择。
(5)管理运用的权力不同。
一个就是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一个就是私权力,但具有自由竞争性。
4、公共管理的特点(1)公共管理主体:政府与其她公共部门(2)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就是社会公共事物;二就是公共权力的分配与运行机制。
(3)公共管理的手段多样化: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陕西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解析
陕西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解析行政管理是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关键概念,用于描述政府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
作为一门学科,行政管理研究政府组织、管理和政策制定的原则和实践。
本文将对陕西省考研公共管理复习资料中关于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的部分进行解析。
一、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构在行使行政职能时所进行的各种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领导等方面的工作,旨在实现政府的各项目标和使命。
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职能划分、权责明确、具有合法性、具有组织性和专业化。
同时,行政管理还需要具备公平、高效、透明等原则。
二、行政管理的原则行政管理的原则是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准则,它们可以指导行政管理者正确地开展工作。
1. 公正公平原则行政管理要坚持公正公平原则,即在公共资源分配、决策制定、职位任免等方面要公平合理,不偏袒任何利益集团,保障公民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2. 高效原则高效原则是指行政管理要注重工作效率,合理安排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透明原则透明原则是行政管理要求行政机关的决策过程、行为和信息对公众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并向公众提供必要的信息。
4. 法治原则行政管理必须遵守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权利,防止滥用权力和违法行为。
三、行政管理的实践行政管理的实践是指在具体的行政环境中,行政管理者根据行政管理理论和原则,适应实际情况,开展行政工作的过程。
行政管理的实践包括计划制定、组织管理、人员选拔和培训、预算编制和执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在实践中,行政管理者需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巧,提高组织效能,满足公众需求。
另外,行政管理的实践还需要注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政府需要与市场合作,共同推动经济发展;政府需要与社会各界沟通,积极回应社会需求;政府需要与公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
公共管理学复习提纲一、公共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公共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如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学科。
它涉及到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利用等方面。
公共管理的主体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还包括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
其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一)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强调政治与行政的分离,注重行政的效率和组织的层级结构。
(二)新公共行政理论关注社会公平、公民参与和公共服务的质量。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和绩效。
(四)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公共服务的公民导向和价值追求。
三、公共组织(一)公共组织的类型包括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事业单位等。
(二)公共组织的结构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矩阵制等。
(三)公共组织的运行决策、沟通、协调、控制等环节。
四、公共政策(一)公共政策的过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
(二)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社会问题的性质、利益集团的博弈、政策制定者的能力等。
(三)政策执行的障碍政策目标的不明确、执行机构的能力不足、利益相关者的抵制等。
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一)人员的招聘与选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合适的人才。
(二)培训与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绩效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
(四)薪酬管理保障员工的合理待遇,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六、公共财政管理(一)公共预算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监督。
(二)公共支出支出的规模、结构和效益分析。
(三)公共收入税收、收费、债务等收入形式。
七、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一)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效率、效果、公平等方面。
(二)绩效评估的方法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结合。
(三)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数据的真实性、评估的公正性等问题的解决。
八、公共管理中的伦理与责任(一)公共管理伦理的内涵包括公正、廉洁、服务等原则。
03335公共管理学考纲复习资料全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公共管理成为独立学科的在依照领悟: (1)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差异;①公共利益目标与个人利益目标的差异;②垄断强迫与自由竞争性③制衡性与自主性 ④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 ⑤政府体制与市场体制(2)公共管理能够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在依照。
②社会生活中的公共事务日趋增添②经济衰败和财政压力的加剧识记: (1)公共物件的看法与特色; 指拥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2)公共事务的含义; 指波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质结果。
(3)公共管理的定义和含义; 定义: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经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含义:①主体是政府和其余公共部门而不是个人及其组织;②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拥有两个明显特色, 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 以及公共事务的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③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久的。
单详细容会跟着社会变迁不停调整;④公共管理来自公众的受权并附有直接的社会责任, 所以,一定依法进行; 其工作绩效也不可以简单地以利润或效率作为标准; ⑤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限制权(4)公共管理学的看法和特色。
看法:是一门运用包含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在的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公共管理部门和公共管理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是对于促使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更有效地供应公共物件和公共服务,以增进和公正分派社会公共利益的知识系统。
特色:①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看法, 介于公司管理和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①公共物件的需乞降供货给在稳固的扩大③公共管理所面对的环境更为复杂多变第二节 公共管理学是时代的产物 应用:公共管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
①政府角色膨胀和扩大惹起公众的不满③社会问题与政府不行治理性的增添第三节 公共管理学的涵与研究方法②公共管理是在其实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个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③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面环境的关系,重申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公共管理是什么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是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
2、与行政管理区别(1)语义差异:公共行政是一种服务于公众的活动,公务员执行的是他人制定的政策,注重的是程序,将政策转化为行动和办公室管理。
公共管理包括公共行政的这些方面,强调以最高效率实现目标并对结果真正负有责任。
(2)主体拓展不同: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狭义的行政机关。
公共管理主体具有多元性,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社会组织。
其中,政府是核心部门,行政机关则是政府的核心。
(3)客体的细分:行政管理把自己的管理客体定位于与私人事务相对立的社会公共事务(基于二分法)公共管理把客体细分为公共事务、半公共半私人事务(基于公共物品、混合公共物品、私人物品的分类),这些事务需要多种主体共同管理。
(4)管理手段的不同:行政管理:法律公共管理:市场化3、与企业管理的不同(1)管理的主体不同。
私人管理的主体是私人部门,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部门。
(2)管理的对象不同。
私人管理的对象主要是其私人组织内部事务,公共管理则不仅针对公共部门,也针对私人部门。
(3)管理的目标不同。
公共管理是追求公共利益目标,目标多元化,私人管理主要所示私人利益目标,利益最大化。
(4)管理方式不同。
私人部门主要是市场化方式,市场机制;公共部门则复杂得多,是政治议程,公共选择。
(5)管理运用的权力不同。
一个是公权力,具有强制性垄断性;一个是私权力,但具有自由竞争性。
4、公共管理的特点(1)公共管理主体: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2)公共管理的客体: 一是社会公共事物;二是公共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机制。
(3)公共管理的手段多样化: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
(4)注重管理外部环境,强调战略管理,实现由内向外的转变(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6)公共管理理论与政府改革的实践紧密结合5、公共管理为什么是一个整合的概念(1)公共管理是一种介于企业管理与公共行政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公共管理在“什么”和“为什么”层面上沿袭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而在“如何”层面沿袭企业管理。
(2)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转变,是社会公共事务的内涵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体现了公共部门管理理念的根本变革。
6、公共管理力图解决的3个问题:(1)重新调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职能,以求政府只管那些应该由自己来管的事情,力争管得少一些,但要管的好一些。
(2)尽可能实现社会自治,鼓励公共管理社会化,即利用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以弥补政府自身财力的不足(3)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包括尽可能地在一些部门引进竞争机制,以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为社会服务的质量,从而使政府从根本上走出财政危机、管理危机和信任危机的困境。
7、新公共管理理论一般是指20c80s以来在美国等国家出现的关于行政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模式。
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把私人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公共部门和公共服务之中,改变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最终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传统的官僚制模式。
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它们分别是经济学理论和工商管理。
工商管理学理论:管理主义对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启示是,管理作为一种纯手段性的活动具有共通性,它所包含的一系列原则,既可用于私营企业,也适用于公共部门。
经济学理论:以布坎南为代表,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c40s末,到60s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
(1)公共选择理论。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
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2)代理理论。
政府是受托人即代理人,公众是委托书人。
(3)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为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主体—公共部门角色及特征1、市场失灵的表现(1)公共物品供给失灵公共物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免费搭车”、“公地的悲剧”(2)市场经济的外部性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报酬。
消除外部性的政府对策:外部性的内在化:补贴或收税费.(3)信息性失灵(4)市场经济中的垄断(5)市场经济下的收入不平等(6)市场波动与经济的不稳定性2、政府的职能:政治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职能: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经济职能: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1) 社会资源配置功能政府参与资源配置的理由是市场在实现资源配置方面的不完善。
参与方式:一是通过预算拨款直接提供国防等纯公共产品,或通过发放补贴与私人部门共同提供准公共产品;二是征税实现外部成本内在化;三是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或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规制。
(2) 收入再分配功能市场机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是初次分配,其结果不能体现公平,还需要通过公共部门建立起再分配机制对这种初次分配结果进行协调,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3) 宏观经济稳定功能公共部门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尽可能地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基础上的经济增长。
3、政府失败(政府失灵)的含义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4、政府失灵的表现(1)政府的政策偏差与低效率一是指政府所执行的政策不是最好的政策,即这种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是指政府做出决策的时限和效率的限制。
(2)政府机构工作低效率(3)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4)寻租及腐败寻租活动,是个人或利益集团为了谋取自身经济利益而对政府决策或政府官员施展影响,以争取有利于自身的现分配的一种非生产性活动。
5、政府失灵的原因(1)政府理性经济人假定(2)缺乏竞争,没有动力(成本与收益分离)(3)时滞效应(4)有限理性第三章公共管理主体—非营利组织管理1、非营利组织含义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缩写为NPO)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企业以外的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性的公益和互益活动的社会组织。
也称为“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为NGO)“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志愿者组织”(Voluntary Organization )等。
还有称“慈善机构”、“免税组织”、“基金会”、“公益团体”、“公民社会组织”等。
2、非营利组织的特征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的萨拉蒙归纳六项特征:(1)正式组织:它必须有某种程度的制度化,有一定的组织章程和制度。
(2)非政府性:在体制和组织上独立于政府之外,并不隶属于国家的政府和行政体系,是以契约为基础的自愿合作、独立自治的社会组织。
(3)非营利性: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财产基础是基于捐赠的公益产权。
但可收费,收入用于组织的基本运作,不得在出资者、经营者之间进行分配。
(4)自治性:自己控制自己的活动,具有内部治理程序,不受外在团体控制。
(5)志愿性:组织的、服务的、活动的志愿性。
(6)公益性: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3、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分类第一类:是依照法律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
社会团体: 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主要包括协会、学会、联合会、研究会基金会: 是指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按照本条例的规定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
民办非企业单位: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公民个人利用非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
主要包括各种民办的学校、医院、福利院(敬老院、老年公寓等)、社区服务中心(站)、职业培训(介绍)中心、研究所(院)、文化馆(所)、体育馆等。
第二类(1)草根民间组织,包括:工商登记(企业)(2)无法人地位(单位下属组织、社区公益性组织、农村非营利组织)第三类:准民间组织(转型中的事业单位、业主委员会、网上社团等新型组织)4、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性历史因素在发达国家的非营利组织中,志愿组织的成长比政府要来的更早市场失灵非营利组织的存在反映市场经济的局限性政府失灵政府的行为必须获得多数的支持,而非营利组织能为少数人提供政府不愿意或未能提供的服务社会多元需要社会许多改革发起于非营利部门,非营利组织在提高多元与自由主义的价值上扮演相当重要角色团结一致非赢利部门是在诸多个人主义者的民主社会中,借着行为的整合表现团结一致的一种机制5、非营利组织的功能(1) 提供公共产品和物品,以弥补政府缺陷(2) 促进经济增长,更合理地配置社会经济资源(3) 提高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性,限制政府部门的权力。
(4) 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并弘扬互助协作的精神。
(5) 开展跨国界的活动,发挥非营利组织对国际事务的管理、协调和监督作用。
6、当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存在的问题(1)发展不充分。
非营利性组织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和民主的发展程度,是公众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工具。
据统计,我国每万人拥有的非营利性组织的数量为1.45家,美国为51.79家,法国则高达110.45家。
(2)功能角色混乱。
原本代表民间的非政府组织因为与权力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导致明显官方化和行政化。
:58.96%的协会负责人由业务主管单位委托或兼职;:某市有行业协会177家,党政机关干部在其中兼职的120家,占行业协会的68%,兼职干部244人(2006)(3)经费不足。
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非营利组织,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根据2000年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的一次调查表明,41.4%的非营利性组织将它面临的主要是经费不足。
(4)能力不足。
能力不足一方面是筹资能力不足,有90%组织年支出额在50万以下,5%左右组织年支出额在1000元以下,年支出额在100万以上的组织不到2%。
再者是自身素质不足。
第三是自身管理落后。
内部管理缺乏规范,组织章程贯彻不到位,非民主化现象比较明显。
(5)结构不合理。
不能适应公众的需要。
功能结构不合理:非营利组织一般分为政治型的(各种人民团体)、业务管理型的(各种行业协会)、利益代表型(代表某群体利益如企业家协会)、公益服务型(弱势群体保护协会)、文体联谊型(围棋协会)和学术交流型(各种学会和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