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散文类文本阅读考点、思路和趋势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理清结构思路类鉴赏++课件68张+
现方式是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或是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或是哲理 散文的层层相递。
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 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
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最后,掌握行文构思技巧及作用。
三、设问方式
(一)直接考查(明考型): 直接梳理文章思路
(2012·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 写作思路。 (2012·大纲卷)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缘由: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 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 或事件即为由头。
2020年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梳理行文脉络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 勾画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
(二 ) 线索解题方法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
围最广。 《藤野先生》 作者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事,抒发了作者对于藤野先生 的怀念之情,也赞扬了藤野先生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质。 回忆藤野先生——追述自己当年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 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其次,针对情绪变化,寻找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心 里颇不宁静”“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再从 中提炼心理词,加以组合即可。
02
高考散文
一、散文思路结构
散文思路结构类型
状物抒情 类散文
写景叙事 类散文
第二种是相并关系,主要是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一般通过并列 式和对比式展现内容。
第三种是相属关系,主要有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3、最后,掌握行文构思技巧及作用。
三、设问方式
(一)直接考查(明考型): 直接梳理文章思路
(2012·重庆高考)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 写作思路。 (2012·大纲卷)这篇文章是怎样构思的?请简要分析。
缘由:有些文章往往由一个故事(事件、人物)引出,然后围绕这 个事件(或人物)生发开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这个引出见解的故事 或事件即为由头。
2020年全国III卷《记忆里的光》第9题 9.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记忆里的光”是如何统摄全文的。
2.梳理行文脉络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 勾画关键词语和关键句(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
(二 ) 线索解题方法
(五)定“神”看“线” 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
围最广。 《藤野先生》 作者叙述了自己与藤野先生之间的事,抒发了作者对于藤野先生 的怀念之情,也赞扬了藤野先生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 高尚品质。 回忆藤野先生——追述自己当年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 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惜别)。 暗线: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其次,针对情绪变化,寻找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心 里颇不宁静”“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再从 中提炼心理词,加以组合即可。
02
高考散文
一、散文思路结构
散文思路结构类型
状物抒情 类散文
写景叙事 类散文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课件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高考语文总复习
解读真题明考向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命题解析
真题体验
[考题一]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 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 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 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 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 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 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节描写和文章主旨的关联性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分析“机械的诗”与工人之间的关联。结合文本第7段“看着这些站 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第8段“在这样的 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以及第12段“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 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可知,工人劳作时昂首自如,内心也充满诗意,同 时,机械让工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展现出更为勃发的雄姿,所以二者是相互映衬的 关系。其次结合文本第5段“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以及第6段“在 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 向前进”可知,工人管理、操控、指挥这些机械,如果没有工人,这些机械就是一堆 没有灵魂也没有价值的废铁。所以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高考语文总复习
解读真题明考向 考情概览 真题体验 命题解析
真题体验
[考题一] [2023·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5分)
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 巴金
为了去看一个朋友,我做了一次新宁铁路上的旅客。三个朋友伴着我从会城到公 益,我们在火车里大概坐了三个钟头。时间很长,天气很热,但是我并不觉得寂寞。
远远地看见一大片浓绿,我知道橘子林已经在望了,然而我们却忽然停了下来,不 是我要停下来,而是她要停下来,眼前的一个故事把她吸引住了。
是在一堆破烂茅屋的前面,两个赶大车的人在给一匹马修理蹄子。 我认识他们,只是认识他们是属于这一种职业的人,而且他们还都是北方人,都是 我的乡亲。他们时常叫我感到那样子的可亲近,可信任。他们把内地的货物运到边疆 上出口,又把外边的货物运到内地,他们给抗战尽了不少的力量……他们两个正在忙 着,他们一心一意地“对付”那匹马。你看,那匹马老老实实地站着,不必拴,也不必笼,它 的一对富有感情的眼睛几乎闭起来了。不但如此,我想这个好牲口,它一定心里在想:
[能力指向]本题考查考生对细节描写和文章主旨的关联性理解。 [思路点拨]首先分析“机械的诗”与工人之间的关联。结合文本第7段“看着这些站 在机械旁边的工人的昂头自如的神情,我不禁从心底生出了感动”,第8段“在这样的 背景里显出了管理机械的工人的雄姿”以及第12段“他们心里的感觉,如果有人能够 真实地写出来,一定是一首好诗”可知,工人劳作时昂首自如,内心也充满诗意,同 时,机械让工人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展现出更为勃发的雄姿,所以二者是相互映衬的 关系。其次结合文本第5段“有些工人在抬铁链,有几个工人在管机械”以及第6段“在 每一副机械的旁边至少站得有一个穿香云纱衫裤的工人。他们管理机械,指挥轮船 向前进”可知,工人管理、操控、指挥这些机械,如果没有工人,这些机械就是一堆 没有灵魂也没有价值的废铁。所以工人的管理和操作是“机械的诗”生成的条件。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指导课件(共40张PPT).ppt
线条之美 梁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①我第一次对线条感兴趣,是有人送我一个细长的瓶子,里面 装着一种很名贵的牡丹油。但我“买椟还珠”,目不见油,竟被 这个瓶子惊呆了。它的设计非常简洁,并没有常见的鼓肚、细腰、 高脚、束口等扭扭捏捏的俗套。如果把瓶盖去掉,就剩下左右两 条对称的弧线。但这线条的干净,让你觉得是窗前的月光,空明 如水;或是草原深处的歌声,直飘来你的心底。我神魂颠倒,在手 中把玩、摩挲不停。工作时置于案头,常会忍不住抬头看两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5、语句语段作用分析题
2020年新高考I《建水记》 8. 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 8. ①写饮食,就是写建水城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及其历史传承;②写 饮食,就是写人的日常生活和城的烟火气息,这是文章所要表现的建 水古城的城市品格。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6.人物形象、形象特征归纳,人物作用分析
2019年高考天津卷 《萨丽娃姐姐的春天》 《五年真题》18 1.文中的老祖母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你认为这一形象对萨丽娃有什么 影响?(6分)(全国卷) 1.形象:老祖母是一位勤劳、坚忍、慈爱、敬畏自然的传统牧民形象; 影响:老祖母传授给萨丽娃养羊的技能,给萨丽娃的心灵打上草原文化 的烙印,召唤她回归草原;老祖母的优秀品质对萨丽娃影响深远,传统 美德得以传承。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2、理解词语、概念的含义
2017年全国II卷高考题 林徽因《窗子以外》 5. 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 5.答案:①指具体的窗子,如铁纱窗、玻璃窗,分隔了 不同的生活场景;②指“无形的窗子”,即心态与观念 的限制,造成了自我与外部世界的隔膜。
近年高考散文常见题型梳理
人的神经,几千年来书不完、变无穷、说不够、赏不尽。再如舞蹈,一个舞 蹈家的表演实际上是无数条曲线在空间做着力与势、虚与实、有与无的曼 妙组合,不停地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视觉的叠加。正如纸上绝不会有两幅 相同的草书,台上也绝不会有两个相同的舞姿。这永不休止的奇幻变化,怎 么能不教你的神经止不住地兴奋呢。至于音乐,那是声音加时间的艺术,是 不同声音的线条在不同时间段上的游走,轻轻地按摩着我们的神经,形成听 觉上的驻留。所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其实那梁上绕着的是些乐谱的彩 色线条。
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通用课件
不注意语言表达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 性,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通过对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学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提高答题效率和 准确性。
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散文阅读题目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考生需要 不断更新阅读和理解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考试要求。
模拟试题三
总结词
题型全面,适合综合训练
详细描述
该模拟试题涵盖了各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 答题等,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掌握 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05
备考建议与总结
备考策略与技巧
熟悉题型与分值分布
了解不同题型的分值分布,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掌握阅读方法
学会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提高阅读效率。
VS
详细描述
在分析散文时,要关注作者所运用的表达 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以 及语言风格的特点,如朴实自然、清新明 快、含蓄深沉等。通过对表达技巧和语言 风格的赏析,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艺术 魅力。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总结词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是深化对文章理解的重要环节。
积累词汇和表达
积累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多做真题与模拟题
通过练习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难度和出题规律。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过于依赖技巧
不要只注重技巧而忽视对文章 的理解,技巧是建立在理解基
础上的。
不注意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某一题 而耽误整体答题进度。
忽视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避免答非 所问。
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 性,避免出现低级错误。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通过对高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学习,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目,提高答题效率和 准确性。
展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考散文阅读题目将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考生需要 不断更新阅读和理解能力,以适应未来的考试要求。
模拟试题三
总结词
题型全面,适合综合训练
详细描述
该模拟试题涵盖了各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 答题等,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散文阅读答题技巧的掌握 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05
备考建议与总结
备考策略与技巧
熟悉题型与分值分布
了解不同题型的分值分布,根据分值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掌握阅读方法
学会快速浏览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和结构,提高阅读效率。
VS
详细描述
在分析散文时,要关注作者所运用的表达 技巧,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以 及语言风格的特点,如朴实自然、清新明 快、含蓄深沉等。通过对表达技巧和语言 风格的赏析,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和艺术 魅力。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态度
总结词
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态度是深化对文章理解的重要环节。
积累词汇和表达
积累常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多做真题与模拟题
通过练习真题和模拟题,熟悉考试难度和出题规律。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过于依赖技巧
不要只注重技巧而忽视对文章 的理解,技巧是建立在理解基
础上的。
不注意时间分配
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因某一题 而耽误整体答题进度。
忽视题目要求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避免答非 所问。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一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二散文阅读第1讲分析散文结构思路pptx课件
现代文阅读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散文是其中的重要选 项。散文有描景记事写人等若干种,作品多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往往有作者的 视角。认真欣赏,多注重审美体验,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为基本的 切入口,善于抓住形散神聚的特点,突破散文阅读这一难点。
一、体裁特征 散文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狭义 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 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带有叙事、记人、状物、写景、说理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 文体。其体裁特征如下:
3.取材广泛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4.形式灵活 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语言运用灵活。 5.语言优美 讲究文采,注意节奏,诗意浓郁。
二、散文种类及高考重点考查文体
1.种类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表现手法来自代表作品写景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借景抒情、寓情
《荷塘月色》
写景状 散文 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1.纪实性强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 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 绝对是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中的“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 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 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 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整体阅读“3步骤”
精练高考真题,明晰高考趋向 (2022·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散文是其中的重要选 项。散文有描景记事写人等若干种,作品多呈现真实的生活状态,往往有作者的 视角。认真欣赏,多注重审美体验,以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为基本的 切入口,善于抓住形散神聚的特点,突破散文阅读这一难点。
一、体裁特征 散文概念有广狭之分。广义上的散文泛指那些不讲究骈偶押韵的文体。狭义 的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 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带有叙事、记人、状物、写景、说理性质的短小精悍的文艺性 文体。其体裁特征如下:
3.取材广泛 题材广泛,不受时空限制,联想丰富。 4.形式灵活 结构多种多样,表达方式自由,语言运用灵活。 5.语言优美 讲究文采,注意节奏,诗意浓郁。
二、散文种类及高考重点考查文体
1.种类
散文类别
文体特点表现手法来自代表作品写景 抓住景物特征描绘,渲染气氛,借景抒情、寓情
《荷塘月色》
写景状 散文 烘托情感,表现主题
1.纪实性强 散文具有较强的纪实性质,主张“大实小虚”,即在保持题材大体真实的前 提下,可以虚构某些细节,乃至某个次要人物。尽管可以虚构,但散文中的情感 绝对是真实的,这一点也是散文真实性的一个重要侧面。 2.形散神聚 “形散神聚”中的“形”指的是散文中用来表情达意的人物、事物、景物等, “形”的“散”体现在联想的广泛、时空的纵横等方面;“神”指的是渗透在字 里行间的情感、主题、意蕴等,“神聚”是指表达的思想、感情、主旨等是明确、 集中、统一的。要想把“散”的材料凝聚为“神”,在结构上往往需要一条线索, 把那些“散”的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散文整体阅读“3步骤”
精练高考真题,明晰高考趋向 (2022·新高考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课件(共36张PPT)
8
题型三: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 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全国卷1.15 《灯火》)
9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6分) 1、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 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人称的相互交叉。 2、不同的人称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 有助于作者思想感强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 气氛,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6
参考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楂挤满枝头的美好 景象,“挤来嚷去”“一个挨着一个”,写出了山楂树 果实的稠密和作者的喜悦。 (2)运用通感手法,用听觉中的笑声表现视角中山楂的 色彩、形态,生动地描写出山楂的鲜艳和稠密,流露出 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想象,写笑声“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 飞向空中”等,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场景。 (4)运用“挤”“挨”“笑”“飞”等动词,生动地写 出山楂树果实累累、色彩鲜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 悦之情。
4
注意:过于抽象的句子不能用于答案中: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 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 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他是黄河,他是泰山,是北斗。
深奥说浅显 抽象画双线的句子。(4分) 在十月朗阔的天空,果子们挤来嚷去,一个挨着 一个,它们笑声嘎嘎,没有一丝掩饰或修饰地从 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四下到处是 喜悦,到处是嘎嘎的笑声。
散文阅读题型 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或有什么意蕴?
A、理解句子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 之间。(全国卷1 《灯火》)
题型三: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 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这篇散文中,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 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全国卷1.15 《灯火》)
9
16、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 有什么作用?(6分) 1、文章以第一人称作为全文的基本视角;偶 尔插入第二人称,构成两种人称的相互交叉。 2、不同的人称出现,丰富了文章的叙事手段, 有助于作者思想感强的表达;营造了一种亲切的 气氛,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
6
参考答案: (1)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楂挤满枝头的美好 景象,“挤来嚷去”“一个挨着一个”,写出了山楂树 果实的稠密和作者的喜悦。 (2)运用通感手法,用听觉中的笑声表现视角中山楂的 色彩、形态,生动地描写出山楂的鲜艳和稠密,流露出 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想象,写笑声“从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 飞向空中”等,描写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美好场景。 (4)运用“挤”“挨”“笑”“飞”等动词,生动地写 出山楂树果实累累、色彩鲜艳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的喜 悦之情。
4
注意:过于抽象的句子不能用于答案中: 在那样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 虽然,煤油灯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 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灭的永恒之火, 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 他是黄河,他是泰山,是北斗。
深奥说浅显 抽象画双线的句子。(4分) 在十月朗阔的天空,果子们挤来嚷去,一个挨着 一个,它们笑声嘎嘎,没有一丝掩饰或修饰地从 枝叶间飞出,落在地上,飞向空中,四下到处是 喜悦,到处是嘎嘎的笑声。
散文阅读题型 及答题技巧
题型一:“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 或有什么意蕴?
A、理解句子 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 之间。(全国卷1 《灯火》)
高考复习之散文阅读ppt课件
25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2015山东卷Z132 例2]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答案】(1)承接上文“如花似锦的猜想”,引起下文对四堡雕 版的介绍。 (2)写建安雕版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富有民间气质的审美品格,表 达作者对它的喜爱和敬意,为介绍四堡雕版提供历史和文化背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 【应考思路】首先,要分析相关段落的内容与文章主体内容的关系。 其次,要从相关段落所在的位置出发,分析其结构上的作用。
11
[2013·上海卷]例2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飞溅”一词化静为动,表现 了银河耀眼夺目、闪烁生辉的美感。
12
[ 例 3]
文中一会儿说草木生命“顽强”,一会儿又说草木“脆弱和
不堪”“卑微和无语”,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你联系全文谈
谈你对此的理解。
【参考答案】不矛盾。(1)“脆弱和不堪”“卑微和无语”的确 是草木的普遍生存状态,这是草木与生俱来的生命特质。(2) 但是,就是这样卑微和脆弱的草木,却又是顽强的。一方面, 草木即使身处绝境也依然坚韧生存;一方面,草木生命哪怕 结束后还能够在合适的条件下获得重生。(3)所以,无论脆弱 或顽强,都是草木的本色,而作者认为人的生存状态与草木 一样,草木生命就是人生百态的缩影,表达的是作者对草木 的尊重和对生命的严肃思考。
9
10
[[2015·广东卷Z127]例1]
请结合上下文赏析画线句子。(4分)
【参考答案】 “凝固”一词生动形象的写出乡下人想抱小狗而小狗 跑掉的的尴尬之态,反映出老人的心理;“迟迟疑疑”一词写出小 狗和乡下人保持提防的心理,两个词语写出了乡下人和城里的小狗 之间的隔阂。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赏析词语的含义的题目,注意词语在文章中表 达的“人物”的心理特征,以及背后的深意。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思路.ppt
【中间】 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
反面;由……到……;层层深入;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等。
【结尾】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戛然而止,言有尽而 意无穷;委婉含蓄,回味深长;点明中心;升华、深化主 题;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首尾照应。
局部内容作用分析题解题思路(四步走)
1.明确所处位置: 审清题干,看所处位置(开头、结尾等),联系上下 文思考。 2.考虑在结构上的作用: 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线索等。 3.考虑在内容上的作用: ⑴在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态度)表达上的作用。 ⑵有时要考虑语言运用本身产生的表达效果。 4.分要点答题。
1、鉴赏主要形象,把握形中之神
从主要形象的各局部理解。逐一找出作者笔下外在的 “形”,分析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把握作者思路,领会文 章主旨。
例一,以季羡林先生86岁高龄写下的散文《清塘荷韵》 为例。
单从标题我们就能大致判断,“清塘之荷”为散文的 “形”,“生命之韵” 是散文的“神”,其中暗含作者 对“荷韵”的欣赏与赞美,进而初步判断其借物抒情、托 物言志的谋篇手法。
【开头】 1、照应题目(紧扣标题); 2、交待主要形象; 3、交待写作缘起、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 4、统领全文、提纲挈领; 5、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6、点明中心、主题(作者观点态度,文章主旨); 7、提出问题,引人思考; 8、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9、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 10、欲扬先抑。
行文思路 布局结构
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是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的两个 概念。思路是内在的,结构是外在的,结构的内容反 映着意义,意义的序列构成思路。所以我们在研读文 章时应把二者结合考量。
根据写作意图和表现主旨的要求,如何选择组织 材料,如何使写进文章的材料条理化、有序化、整体 化,这都要作通盘的考虑、妥当的安排和周密的布置, 这一思维的过程就表现为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通 常表现在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 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结构的考查,即 考查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
高考散文阅读之分析结构思路ppt课件
23
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 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 取的中心语句、关键词进行整合,使 之成为全面、简洁、通顺、符合要求 的答案。
24
解题步骤
1 、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2 、抓住标志,明晰脉络 3 、抓中心句,概括层意 4 、概括要点,有机整合
25
2、第六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金版》P245-246
5
第一步: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抓住标志,明晰脉络 第三步:抓中心句,概括层意 第四步:概括要点,有机整合
6
直击高考
(2013年安徽卷《樱桃》)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 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 排的原因是什么?
7
第一步: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对象是__桐__庐_____ 主要写的内容是_作__者__游__览__桐__庐__的__所__见__所__闻 “神”是_作__者__对__桐__庐__变__化__的__感_
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中心句
16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
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
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
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
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
全部吃完了。
中心句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19
理清结构层次
由游 此桐
引庐
1.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发 所
的见
2.桐庐的街……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 感 到 受的
3.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地和丰变富。
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 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 取的中心语句、关键词进行整合,使 之成为全面、简洁、通顺、符合要求 的答案。
24
解题步骤
1 、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2 、抓住标志,明晰脉络 3 、抓中心句,概括层意 4 、概括要点,有机整合
25
2、第六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金版》P245-246
5
第一步: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第二步:抓住标志,明晰脉络 第三步:抓中心句,概括层意 第四步:概括要点,有机整合
6
直击高考
(2013年安徽卷《樱桃》)
13、文章以“樱桃”为题,但后 三段才集中写“樱桃”,这样安 排的原因是什么?
7
第一步:粗读全文,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对象是__桐__庐_____ 主要写的内容是_作__者__游__览__桐__庐__的__所__见__所__闻 “神”是_作__者__对__桐__庐__变__化__的__感_
亭亭地也已有了十多丈了。中心句
16
⑥等我们走下山来,渡过江去,重新踏上长街,已是旁晚时
分了。街上的摊贩早已散去,只剩下一位老年农夫还坐在路边的
石级上等顾客,她身边放着一只编织精巧的半旧竹篮,手里拿着
一杆小称。走近去时,我惊喜地发现篮里盛着一颗颗晶莹如珍珠
的樱桃。真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樱桃了,这种果子在城市的
全部吃完了。
中心句
一九八二年五月十七日 (选自黄裳《过去的足迹》)
19
理清结构层次
由游 此桐
引庐
1.富春江沿岸的几座县城,都有一条沿江的长街。。 发 所
的见
2.桐庐的街……前进的步伐显然是一天天加快了。 感 到 受的
3.这样一个中小县城居民的文娱生活,竟是出人意外地和丰变富。
2024届高考语文第一轮专题复习——散文知识点汇编 教学PPT课件
PART 04
赏析散文句段 作用
活动三 赏析句段作用
一、六大常考句段类型及作用
①开篇点题,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主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 某种情感(奠定情感基调)。②开篇不点题,那么,开头句段的 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 开篇 垫。③开篇描写景物,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可能是铺 垫;从景物描写上看,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营造 (渲染)某种氛围等。④开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开篇抒情, 引起读者共鸣;开篇抑扬,强化读者印象。
1.线索的类型
活动二 分析线索及作用
(1)明线:明线是由人物活动或事件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常见的线索形式如下: 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全文围绕它来展开; ②以人物为线索; ③以事情的发展为线索; ④以某一具体的物品为线索; ⑤以地点的变换为线索; ⑥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 ⑦以心理(感情)的变化为线索
散文阅读
散文阅读
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ADD YOUR TITLE.
散文阅读
content
目
01如何读懂散文
录
02理清散文行文思路
03分析散文线索
04赏析句段作用
PART 01
如何读懂散文
一、散文的概念及类型 现代文学中,散文是指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有广义 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散文,是指除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体文 章。 狭义的散文,是指文艺性散文,它是一种以记叙或抒情为主,取材广泛、 笔法灵活、篇幅短小、情文并茂的文学样式。
详细描写物,目的是以物象征人,形在写 物的描述——物的
象征式 物,旨在写象征之人;卒章显志;篇末深化 特征——由物及
高考散文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PPT课件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老 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 这是发自雄浑的关中大地深处的声响,抑 或是渭水波浪的涛声,也像是骤雨拍击无 边秋禾的啸响,亦不无知时节的好雨润泽 秦川初春返青麦苗的细近于无的柔声,甚 至让我想到柴烟弥漫的村巷里牛哞马叫的 声音……
16
24. 文章第四段运用了多种手法,表达了作者 对老腔的感受。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赏析。
6
• 4.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四6堡分雕)版》P28页
解析:首先可以对问句进行分类,然后分析问句背 后隐藏的情感,最后从文章结构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句 的作用。
参考答案:①第一个问句,表明作者对四堡雕版儒 雅景象的期待和进行实地考察的愿望;中间三个问句, 表现作者在面对四堡雕版现实窘境时的痛心、无奈与不 甘;最后一个问句,表现作者对四堡雕版前途的担忧, 强烈呼吁对这种文化遗产进行拯救。②五个问句,相互 关联,层层递进,表现了作者对四堡雕版文化历史兴衰 和未来命运的反复思考与追问,形成文章内在有机的文 脉,串起全文。
13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表现手法和表达 效果的赏析。
参考答案: (1)对比、比喻。将对四堡雕版文化繁盛状况的美好想象 比喻为“花”“锦”,又将美好想象的破灭比喻为“灰 飞烟灭”,二者对比,突出对四堡雕版现状的失望。 (2)拟人。化抽象为具象,生动地表现时间过去久远,四 堡雕版印刷业盛况不再,寄寓了作者的惋惜和对当地雕 版文化的追怀。
24
拓展迁移:语言特色
语言特点赏析角度:
1.从修辞的角度鉴赏
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引用、对偶、借 代等,这些修辞手法本身具有典型的作用。如比 喻的作用是化此为彼,形象生动,想象力丰富; 拟人的作用是化物为人,亲切自然,人格化等。 (形象生动、亲切自然)
高考散文阅读之分析梳理作者的思路PPT课件
• (5)叙史式:一语统篇——分述史 实——抚今抒情(文化散文)
• 注意:所叙史实需与现实有某种层度 上的契合;感情需真实自然;如《道 士塔》
• 【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称为议 论散文。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 情。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 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 性的议论文。
• 思路有不同层面,对全篇而言有 总体思路,对具体段落或层次而言 就是局部思路。
• 二、常见的行文思路有:
从古到今、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由虚入实,欲扬先 抑、由点到面、时空顺序、远近、 上下等。
• 三、常见的结构:
• (1) 静赏式:进入经典——依次静 赏——赏景联想——离开景点
• ③、从议论抒情入手。在叙述描写过程中 作者时常插入一些议论抒情性句子,以对 前文的叙写加以概括和总结。
• 段的类型从表达方式上说,分为叙述段 、描写段、说明段和议论段这四类。强调 分辨段的类型,是因为段的类型不同,其 写作思路,结构特点也不相同。一般说来 ,说明段、议论段往往有中心句,主体句 则围绕中心句展开,有时还有小结句。叙 述段、描写段往往没有中心句,各句围绕 客观存在的中心意思按时空或逻辑顺序展 开。懂得这一点,有助于段内层次分析。
• (3)象征式:物的概述——物的性 格——由物及人
• 特点:用物来象征人,形在写物,旨 在象征之人;卒张显志;篇末点题。
• 如《病梅馆记》
• (4)怀念式:睹眼前景——思从前景 (人、事)——抒怀念情
• 特点:借联想和想象写怀念之物,表 达寄托的情思。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 从一景联想到相关的另一景,且另一 景中需寄托着作者的主要情感。
•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 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阅读技巧课件
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
➢ 解读:“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的含义。
时代性
痛苦
人格上的侮辱,政治上的迫害,沙皇的压迫,社会的压抑 群体性
力量
在被压迫被流放的日子里写作,表达自由的思想,反抗压迫。
回扣原文: ⑥③1到8米24哈年伊普洛希夫金斯遭克受村当前局我的们迫先害去,圣被山押寺解到院米拜哈谒伊普洛希夫金斯之克墓村,流…放…,挂他着在巨这幅里油完画成, 描了《画叶了甫风盖雪尼天·他奥与涅丹金特》士的决重斗要的章情节景。以…及…临是终因前为他她不看可透名了状奥的涅痛金苦只。是普在希追金求的环死绕因 从她来贵众妇说人纷身纭份,的显…要…与他虚说荣:,“而我那宁些愿正做是奴达隶吉,雅却娜永所远厌不恶愿的做。弄臣她的!感”情监真视挚、、流道放德, 政并的痛纯⑤⑥治苦洁不油他几上显、是画出年的性然去下身前迫情不寻面贵沙害坚仅找,族皇都忍仅死写却为,没是亡着具了虽有来,普有让不像自他希普火合人妻般是金希时格子的如的金宜受的爱战遗的却侮国不士言妻具辱热贞那:子有这情,样能“永样与还视出我久不进有的死入的可步人痛如宫魅忍的格苦归 廷力自受上已。舞。由,的经纪会思于、大念,想是事于堂赠,业他我里给因上奋的那普此的起力幅希种屡反量描金种遭了抗画“,沙!社普宫与皇”会希延其迫这的金近说害样舆待临诗。巨论终”人大。情的死的他景职 于务丹,特他士说的:“子我弹宁,愿不做如奴说隶他,是却被永当远时不沙愿皇做统弄治臣下!的”压普抑希和金黑是暗为窒了息维而护死人的格。的普尊希严金 是而被向来丹自特社士会挑的战巨的大。痛…苦…吞于噬是的他奋,起因反此抗他社的会死的也舆不论是。属他于并个不人是的去寻找死亡,他是 如战士那样视死如归。
3、从主题来看。 (1)小说的主题:通过人物故事本身自然地显露出来,通过社会环境和 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来,让读者去体会感悟到,一般不能用议论和抒情 的语句把主题直白地表达出来。 (2)散文的主题:可以用议论或抒情的语句直接地表达,也可以含蓄委 婉地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4:分析结构,把握思路
(1)把握层次思路 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 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 04全国卷一 (2)分析思路安排 作者写春天的梦,为什么要从冬天的雪花 写起? 05年全国三
解题要领: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考点5:归纳要点,概括中心
(1)归纳段落要点 从本文看,泰山文化反映了怎样的“锁 闭心态”,请从两个方面加以概括。07浙 江 (2)归纳文章中心 简要概括作者对三种死亡所持的态度。 04全国卷四
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
作者从“乡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全文 简要回答。4分 原文:①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 的神韵与魅力;②瓦有对称之美;③瓦在骨子里 是集体主义,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 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 像肌肤相亲的爱人;④是的,瓦更是一种对乡村 的坚守。 答案:雨中的神韵与魅力;对称之美;团结与温情; 对乡村的坚守。
1、扣题意
即“如何问”就“如何答”,使“答”与 “问”有直接的关联性。 很多考生只知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虽然 摘录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要的内容,但不是从 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的,致使回答不到 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般不宜一字不差 地摘录原文,应该严格紧扣题干要求,对准文 中有效信息,将题干要求与文中的已知信息重 新进行排列组合,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 契合要求的标准答案。
2、细筛选
学生失分主要是找不准,找不全。 把命题所涉及到的内容放回到原文中,找 准相关的信息区,然后还要认真搜索相关信息 区的前后,看是否有与之有并列或承接或递进 等关系的语句、段落。准确做到“解题定位”。 如04年江苏题: 从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 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此际 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从开元到天宝,《壮游》, 《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 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 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 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 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 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 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 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 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 二律悖反。
解题思路
解题意识:宗旨意识;语境意识;
审题意识;赋分意识
解题步骤:
第一步 整体把握文章 第二步 仔细研读试题 第三步 精心组织作答
解题技巧:“三定”
解题定向、解题定位、解题定句
精读文章
阅读的目的在于“看懂”(内容、思路 与技巧)。高考用答题的形式,检查你 是不是真“懂”。
快速阅读,把握主旨 第一步,观全篇,重圈画。 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 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 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 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 文写的是什么?
3、命题原则
阅读是一种信息捕捉和提取的过程。 阅读考试本质上是一种对筛选信息 和整合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检查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思维能力。 体现由语义理解、文本把握、综合 分析到抽象概括的过程,构成由浅入深 的系列。
4、选材范围
散文和小说是最为常见的选文类型 要把握散文和小说的特点进行阅读
散 文
1.写景散文――主旨在景人相通处。《从阿尔卑斯山归来》 2.写人散文――主旨即对所写之人的感情《给“书虫”当夫人》 3.写物散文――主旨即物人相通处。《阳光的香味》 4.哲理散文――托物说理或直接说理。《平面的生活》
[例1· 2002全国卷 ·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 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
[第②段]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 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 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 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 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4、重条理
在综合分析之后,条分缕析地表述出来。 这样,清晰明白,一目了然。
求严格,评分办法一般是“按要点给分”, 所以表述要标明答题点。
06年辽宁省高考题《杨柳》
18.积极向上是令人赞赏的,作者却觉得一般花木的 “向上”可恶,这矛盾吗?为什么?4分 答案:不矛盾。作者并不反对“向上”,他认为“向 上原是好的”。(2分)作者厌恶一般花木的“向 上”,只是憎恶其高而忘本,不知感恩。(2分) 19.“最能象征春的神韵的,只有垂扬。”请根据文章 对这句话加以阐释。4分 答案:“春的神意”与“和平美丽的春光”是一致的, 蕴含着生机勃发、和谐、亲切的精神。(2分)垂杨 的姿态是“下垂”的,不像别的树木贪婪苟取,忘 记“根本”。这与春的精神十分调和,因而“更能 象征春的神意”。(2分)
2、巧提取
一般来说,答案中涉及到的一些关键词 语、句子就在原文中,考生应抓住这些重要的 词句,进行有效的提取、剪辑、重组,这样组 织起来的答案,一般都和标准答案较切近。 考生如果弃文中的重要词句不用、完全用自 己的话去回答,绝对是不可取的,那样的回答 距标准答案都有一定的距离,有时甚至相距甚 远。
解题要领:掌握必备的知识
考点9: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评价文章思想、评价作者观点、作品比较评价 文章用“有什么花朵能比这样的烟花更美丽呢?” 收束全文,请对此简要赏析。 07四川《焰火的变奏》(赵丽宏) 答案:这个反问句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的愿望,使文章意蕴深远,激发人们的思 考。
解题要领:顾及全篇、尊重原作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
(1)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我要尽力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这里的 “吞咽”的含义是什么?(05全国丙卷) (2)理解词语的修辞义。 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 (07全国卷二) (3)理解词语的指示义。 文章说“浩歌是一种境界,寂寞也是一种境 界”。两种境界分别指什么?(0考点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 点态度
2007年全国卷二《海南杂忆》(茅盾) 16、作者认为,王佐诗的结尾“海外此 美产,中原知味不”是“含泪微笑”式的。 这是为什么?
考点7: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和想象
可分为文内推断和文外推断。 多为选择型题目。
解题要领:有理有据、合理推断
02年高考题《话说知音》
思路: 1、华夏传统心理是神往渴求知音的。 2、就知音传说,一般人发出“知音难求”的感 叹。 3、作者发出独特感叹:知音总是越多越好的。 4、作者认为辛苦学得的技艺应不懈地坚持下去。 5、总结全文:耗尽毕生心血的技艺应永不停顿 地奋斗下去,以求获得更多的知音
研读试题
1、审题干 利用好题干中包含的显性信息和隐含 信息提示。 题干既是一种限制,又是一种提示。 审慎做好“解题定向”。
要求:
① 看题目,看文体; ② 边读边做记号:独立段,比喻句、过 渡句、抒情议论句。 ③ 把握各段大概意思,理清全文思路; ④ 找出全文主旨句。往往在首尾用议论 的方式点出。
例题:02年高考题《话说知音》
中心思想:这篇散文选择了全新的视角, 通过对华夏民族广为流传的知音传说进 行评说,表达了自己独特观点。作者认 为知音是越多越好,辛苦学得的技艺不 应因知音丧失而轻易放弃,艺术的追求 应是不懈地坚持下去,以获得更多的知 音。
解题要领:牵一发而动全身
考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1)筛选观点 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有什么特点?他对儿 女们的作文又是从哪些方面评议的?请结合原 文概括回答。(07全国卷三) (2)筛选新知 作者说:“从此,我心里就有了一处灵性的 山野。”文中这一“灵性”表现在哪些地方? (05全国卷一)
解题要领: 什么信息、哪里去找、怎样概括
2006年四川卷《乡村的瓦》
题目:文中说:“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 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的旧事。”请解释 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瓦”真实记录了“我”童年生活, 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要分析出文中比喻句的内在含义。
3、化抽象
需要高度概括的题目,组织答案的时候首 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 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 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 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 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忌用修辞、抒情、列举性语句来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因为俞伯牙的琴声变幻无穷、神秘 莫测,钟子期却能够准确感应他的琴声,领悟 他的情思。
评分标准为: “俞伯牙”句1分,“钟子期” 句3分,“感应”、“领悟”两点,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 该题大多考生只答钟子期的表现 (能感应琴声,领悟情思),而忽略 了俞伯牙琴声的特点这一要点。审题 不清,因此4分的题只能得3分。
A、文本内容与学生背景知识有一定距离; B、具有一定文化品味和文化含量(人生关 照、历史反思、美学思考、自然感悟等) 需要一定科学、文化素养支撑; C、文学语言形象含蓄,理解需要思维转换; D、必要的文体知识欠缺; E、解题经验不足,应试意识淡薄; F、主观题型,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较低。
考点详解
提高散文阅读的备考效率,首先 应明了高考散文阅读命题“考什 么”、“怎么考”,进而才能明 了“怎么办”。唯有如此,才能 不陷入茫茫题海,难以自拔。
2006年全国卷二
作者对绵绵土的回忆和对塔克拉玛干的抒写, 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分) 答案:①对故乡古老习俗的怀念: ②对故乡的热爱和眷念; ③说明了人与故土之间难以割舍的联系,表 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眷念.
解题要领: 词不离句,摸清来路,化虚为实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1)理解抽象句 “春风吹开了故都的成门,也廓清了我 心灵上的迷雾。”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 话在文中的含意。(05全国二卷) (2)理解结构句 (05全国一卷) 文章开头说:张家界绝对有资格问鼎诺贝 尔奖,假如有人把好的大美翻译成人类通 用的语言。请解释这句话的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