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春季冰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成都春夏之交一次冰雹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冰雹是我国主要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现象之一,具有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破坏力强的特点,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损害。
因时空尺度小和突发性强,国内外相关人员对冰雹监测预警识别和防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很多成果。
常规气象探空数据推算的物理量产品预测局地冰雹灾害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经验工具[1],而在冰雹的临近监测预警中主要是使用天气雷达,特别是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能提供丰富的产品供预报人员使用[2]。
多普勒雷达能较好地监测对流单体的发生发展及移动路径,对冰雹云的识别和作业时机选择具有预警指示作用[3],通过垂直液态含水量值(VIL )的变化就可以用于预测冰雹的落区和降雹时间[4]。
成都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向川西平原的过渡地带,西靠龙门山脉,东临龙泉山脉,均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落差约4500m ,境内有白马河和沱江等若干条岷江支流,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成都易遭受冰雹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影响[5]。
因此,本文利用地面及高空探测资料和成都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对2019年4月26日夜间成都冰雹天气发生前后的气象环境因子、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及人工防雹作业进行分析,探讨新型探测设备在冰雹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为今后此类天气的监测预警及相关应用提供参考。
1天气实况2019年4月26日18:00到27日0:00成都市西部出现了雷雨、大风、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6h 内全市出现中雨20站,大雨14站,暴雨4站,最大降水量出现在都江堰蒲虹公路垭口,为89.6mm ,1h 最强降水自动气象站也发生在都江堰垭口,为67.2mm ,同时成都市大部分地方出现瞬间最大风速>10m/s 的大风天气,最大风速在都江堰幸福街道(15.2m/s ),都江堰市区产生降雹过程,冰雹最大直径为6cm ,造成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损失(图1)。
2环境背景分析2.1天气形势分析此次冰雹是受西北地区槽线快速东移并叠加高原小型波动影响共同产生的。
吉安市一次初春冰雹过程分析

吉安市一次初春冰雹过程分析摘要利用多普勒雷达和卫星资料,并结合天气形势对吉安市一次初春冰雹天气过程的形成和演变进行分析,研究其成因,为今后该类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冰雹;天气形势;物理因子;卫星云图;雷达云图;江西吉安强对流天气是江西春、夏季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是在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中心尺度天气系统的产物[1]。
在春末至夏初的过渡季节,气温逐渐升高,大气底层受热增温,积累较多的不稳定能量,当有较强的冷空气侵入时,容易形成强烈的对流,有利于冰雹天气的形成和发展。
当冰雹天气出现时,常伴有阵性强降水、大风等,通常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1 天气实况2013年3月20日凌晨,吉安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强雷电,部分乡镇先后出现短历时强降水、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共有新干、永丰、吉水、泰和、井冈山和吉安6个县出现冰雹。
其中,吉水县金滩镇3:00—4:00出现40.3 mm强降水;永丰县8个乡镇受到暴雨和冰雹灾害袭击,冰雹厚度为5~10 mm。
吉水县有8个乡镇出现短历时强降水,其中金滩镇出现1 h 40.3 mm强降水;4:00水南镇带源村出现了一次强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
2 天气形势对3月19日20:00 500、850 hPa高度场和温度场分析,19日20:00 500 hPa 高度场上欧亚高纬度地区为“两槽一脊”型,在我国东北地区有一冷涡,其槽底位于江西北部。
在温度场上,中高纬度温度场落后于高度场,未来冷空气将继续向东南方向发展。
华南一带为一致的西南气流,不断向江西境内输送暖湿气流,与东北冷涡槽南下的冷空气在江西南部汇合造成降水。
850 hPa形势场上,19日20:00位于江西中南部冷涡维持少动,江西、湖南两省中部有切变线,有明显的辐合区,其南侧有一支强西南急流,吉安市位于西南急流左侧范围内,西南急流从海上源源不断带来大量的水汽和能量补充,同时随着冷高压南下,地面冷空气扩散触发了降雹过程。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1]
![一次春季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a640f7888762caaedd33d4d2.png)
大气稳定度 冰雹主要出现在清远及其附近地区 特对清远
探空资料进行分析 ∀ 日
∃Η
∗
部分物理量前 从
ε ε 升至 ε
变化如下 沙氏指数
从
ε 升至
对流有效位能降低 ∀ 上述物理 地面升压使预报员很易忽视当天
量的变化及 的强对流过程 ∀ 日
° 切变线一直在南岭附近
天气形势 月下旬后期
从 Η 的垂直分布来看
Ζι #∃ η Ζι 和 Ζι
高处探测到 高悬的强反射
率因子核是冰雹云的特征之一 ∀
落 中层 × ≥≥ 略减弱 而 β Ρ 图 × ≥≥ 反而加 强 回波倾斜结构和弱回波区 • ∞ 很明显 上升 气流仍强盛 ∀ 强
β × ≥≥ 减弱 中层 × ≥≥ 加
的强回波到达 图
高度处 ∀ 见图版 以上
进
βΡ 图
引言 为提高冰雹预报能力 一方面利用常规观测资 料从生成冰雹的宏观条件进行研究
≈
摆动 地面为弱高压脊 不断有小槽东移 ∀ 另一方面 日
° 中低纬环流平直 ° 中纬又一小槽东
移并引导弱冷空气东移南下 ∀ 地面弱锋面进入广东省 ∀
° 附近有 ∗
日夜间切变线及 地面广东大
日
利用先进的探测手段 如利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 了 解冰雹云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结构特征 通过监测强 回波进行冰雹云的识别 能∀ 年 月
化略提前于强度的变化 ∀ 参考文献
≈
赵淑艳 朱文志 北京地区冰雹云生成的宏观条件分析 ≈ 象科技 许晨海 朱福康 杨连英 美国强天气过程预报进展 ≈ 技 朱小燕 朱君鉴 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监测系统 ≈ 技
气
≈
气象科 气象科 北
≈
≈
彭治班 刘健文 郭虎 等 国外强对流天气的应用研究 ≈ 京 气象出版社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 象出版社
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图 3 20 日 8 时 700 hPa 风场(干区:带★实线区域)及 850 hPa 风场(湿区:虚线区域)
从图 4(左)20 日 8 时 925 hPa 风场来看,广东沿海一带有较强的西南急流,在广东全省范围内切边线 明显南压;从图 4(右)19 日 20 时—20 日 20 时锋面变化来看,19 日夜间开始有西路冷空气南下,20 日冷 锋快速南下 .
面资料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此次பைடு நூலகம்雹
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分析冰雹发生
时的环流背景、物理量、回波特征等情
况,为冰雹预测预警提供参考 .
1 冰雹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分析
1.1 环流背景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是一次全省 性的强对流天气过程,在清远及广东沿
图 1 梅州 19 日 20 时—21 日 8 时雨量(左)及 20 日 16 时—20 日 17 时 3 秒极大风速(右)
关键词:冰雹;梅州;多普勒雷达
中图分类号:P4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348(2020)06-0084-06
冰雹是广东前汛期(4—6 月)较为常见的强对流天气,具有水平尺度小、生命周期短,但强度大、破坏
性强的特点,影响波及农业、电力、通讯等各行各业,并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 因此,深入了解冰雹形成
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行研究,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具有很好的指 导作用[2-6].
2015 年 4 月 19 日夜间到 20 日早晨,受高空槽和冷空气影响,梅州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到大暴
雨,19 日 20 时—21 日 8 时梅州市录得 100 mm 以上降水的站点有 1 个,为五华县华阳镇(102.5 mm),
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一次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其中大冰雹天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大冰雹天气会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对大冰雹天气的过程进行深入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一次规模较大的冰雹天气。
首先,通过观测气象资料发现,这次冰雹天气发生在一个强冷空气前沿与暖湿空气交汇的区域。
这种天气形势又称为锋面天气,是大冰雹天气发生的重要环境背景。
锋面天气是指冷、暖空气交汇处的锋区,冷暖空气在锋面形成剧烈的对流,从而产生强烈的对流云和冰雹。
在这次大冰雹天气中,天空出现了浓厚的乌云,闪电和雷鸣此起彼伏。
这表明锋面天气环境非常不稳定,有利于对流云的发展和冰雹的形成。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大冰雹的形成过程。
首先,暖湿空气与冷空气相遇形成强烈的对流。
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并在上升过程中迅速冷却,饱和水平升高。
这种冷却和上升的过程使得水蒸气凝结成云滴。
随后,冷空气的快速运动使得云滴在云中相互碰撞,形成了更大的冰晶。
当冰晶迅速下落时,它们会遇到上升的暖湿气流,导致冰晶表面附着更多的水滴。
这些水滴在接触冰晶时迅速冻结,形成了冰雹的初始核心。
随着上升气流的助推,冰雹核心继续增大。
同时,冰雹核心在云中和云顶之间上下穿梭。
在这个过程中,冰雹核心在与冰晶和云滴的碰撞中不断增大,并且在与湿气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变得更加坚固。
当冰雹核心增大到一定大小时,重力将会超过上升气流的推力,从而让冰雹开始下坠。
在下坠过程中,冰雹继续在云中经历碰撞和附着,最终形成了具有明显层次结构的大冰雹球。
而对于大冰雹天气的预测,可以结合各种气象资料和模型进行。
通过分析锋面天气的形势、温度、湿度、风速等数据,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有大冰雹天气的可能。
此外,雷达和卫星观测等先进技术也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冰雹预测信息。
综上所述,一次大冰雹天气的过程分析对于理解和预测大冰雹天气的发生至关重要。
通过分析锋面天气的环境背景以及冰雹的形成过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冰雹的成因和发展规律。
安顺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资源与环境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4期安顺市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胡秋红I胡伟2胡建龙彳周文锤I方怡瑾1('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气象台,贵州安顺561000;2安顺市平坝县气象局;'安顺市关岭县气象局)摘要利用micaps资料和雷达资料对2016年4月12H15:30—19:30安顺市出现4¾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形成和演变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高原槽东移、高空急流、低层切变、低空急流和地面静止锋是这次冰魁过程的主要彩响系统,地面弱冷空气与西南暖湿乞流的共同作用,与地•面辐合线提供的拾升机制,导致了这次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冰雹天气过程中有非常好的层结条件,包括明显不稳定能量的S 积,垂直风切变强度中等(16m/s),暖平流,“上千下湿”;对流单体生成后向东和东南移动,移向与地面辐合线走角有较好对应。
关键词冰雹;micaps资料;雷达资料;贵卅安顺中图分类号P458.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4-0174-02冰雹是我国重要灾害性天气之一,过程强度大,持续时间短,影响范围小,并且一般都伴随有大风,常常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害。
冰雹也是贵州春季常见的灾害性天气,特别在贵州中部以西是冰雹频发地区,贵州一年四季均可出现冰雹,但主要集中在3—5月。
多年来针对冰雹天气个例研究越来越多。
王禄静等m初步分析出贵州形成冰雹天气有利的环境配置和探空特征指标。
陈关清等冋对比分析贵州铜仁连续2次冰雹天气过程,得出中层及地面干冷空气到侵入是对流天气发生到重要条件。
李严芳等a对赣南4月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分析,得出此次冰雹的主要因素包含较大的不稳定能量累积、中低层强垂直风切变、中层“干”西南急流发展、高cape值的释放使低层的水汽上升到足够高度。
闵晶晶等同对发生在天津的一次大冰雹过程进行研究,得出地面辐合线、强垂直风切变和干冷平流的侵入引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是此次冰雹过程的主要因素。
玛纳斯河流域春季一次降雹过程能量分析

2 ,0 6 . h e u t s o d t e e wa o g e o ih e e g tt e lw lv la d a c n e flw 32 0 T e r s l h we h r sa tn u f h g n r a h o e e n e tr o s y o
和应用 的深入 , 湿有效能量 对暴雨 、 冰雹和降雪 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 、 发展和维持等具有重要作用 ,
国 内已经在 这方 面做 了许 多重 要 的研 究T 作 【】 5。周 _ 7 海 光等 通 过对 19 9 8年 广 东 省 3次 暴 雨 过 程 的湿
作冰雹预报 , 首先根据天气形势分型, 然后分类制作
i a a a n g e n M n sDr i a e Ar a
RES UL・ d l Ab u l a
( ahrMoict nOf eo ij n , rm i 3 0 2C ia We te df a o fc f ni g U u q 8 0 0 ,hn ) i i i X a
Ke r s hifl u; i ua o ak ru d m i ueaal l eeg; Y— B (lc o y ywo d : a l tc c l inb c go n ; os r vi be n ry F — T BBakB d lao r t t a 2
T m ea r) e p rt e u
we t e iu t n a d e r y fed a o alp o e s o c re n s Ri e r i a e a e n Ap , a h rst a i n ne g l b uta h i r c s c u r d Ma a v r d a n g r a o r o i
一次春季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

一次春季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王晓玲;龙利民;王珊珊【摘要】从不稳定条件、水汽条件、抬升触发条件出发,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LAPS局地再分析系统资料和地面加密自动站信息,对2009年4月15日湖北省西部大范围降雹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高层有干冷空气,低层暖湿气流发展,垂直温度递减率明显增大,配合对流层低层切变带来的动力抬升作用,易形成降雹;冰雹天气主要不稳定能量来源于地面到对流层低层,地面干线(露点不连续线)及锋面是不稳定能量释放的主要触发条件;冰雹落区主要位于对流层低层及地面高能区重合区域,且易发生在靠近露点及温度的不连续线一侧;垂直风切变越大,越有利于产生尺寸较大的冰雹.【期刊名称】《暴雨灾害》【年(卷),期】2010(029)002【总页数】6页(P160-165)【关键词】强对流;干线;锋面;地形抬升;垂直风切变【作者】王晓玲;龙利民;王珊珊【作者单位】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58.1+21.1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夏半年冰雹、雷雨大风和局地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十分活跃,给基础设施和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损失。
强对流天气对国计民生的影响日益显著,社会对其预报的要求越来越高。
但是强对流天气系统一般是在几个小时甚至十几分钟之内迅速发生、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这给预报带来一定的难度。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做过深入研究,Bosart[1]通过分析一个中尺度与天气尺度系统相互作用的个例,指出天气尺度形势对中尺度环流的起源和发展起控制作用。
王笑芳等[2]分析概括出北京地区冰雹落区的概念模型,并利用北京08时单站探空资料制作强对流天气有无及强度的判断树方法。
刘小红等[3]利用北京325 m气象塔资料对1993年4月9日北京地区出现的一次特大强风过程的边界层结构进行了分析。
葛润生等[4]根据单多普勒天气雷达、天气资料和卫星云图分析了北京1995年6月25日的冰雹天气,探讨了雹暴气流的结构。
对春季一次的强雹暴天气过程分析

重播面积 2 多万亩。这次雹暴天气冰雹密度大, 0 降
雹时间长,造成地面最重区域积雹达 35m厚 ,  ̄e 持
续时间长达 1 分钟 , 1 降水强度强 , 据雹暴路径最近 距离 5m的 18团气象站记录 :整个过程降水达 k 4
】. m 这次雹暴天气过程历史近 1 小时左右, 1m 。 7 0 行
量降水 , 使得低层空气潮湿 , 为下午该 区域出现降雹 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 。
5 雷达 回波 分析
这次雹暴天气从时间上看 ,较上世纪提前了近 4 天, 0 较近几年也提前了半个月; 从地里位置上看 , 降雹区域向东推进了几十公里。
2 天气 形势分析
在 PI P 图上成熟单体表现为结构紧凑 ,回波强 度大 , d Z的最大强区直径约达 1k ( 图 2 , 4 B 0 0m 见 ) 图2 给出的是 1 时 5 分的 P I 6 4 P 素描 ,从 图中还可 看出有多个不同大小的强中心区,表明这次雹暴为 多单体复合雹云。
维普资讯
20 第 1 0 7年 期
对春季 一次 的强雹暴天气 过程分析
石 河子 18团气 象雷达站 (308 杨建 军 4 824 )
新疆人 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 鸟鲁木 齐 800 ) 瓦黑提 302
中图分类号 :I 文献标识码 : X6 B
动路径如图 1 所示。
触发了对流产生。
4 水汽条件
从 0 时 70 809 5p 8 0 、5 、2ha的温度露 点差场 看
出 :近地层有大片的小于 4 的西南 暖湿水汽向新  ̄ C
疆西 部输送 ,中低层北疆及其 以北有宽扩 的小于 4C  ̄的湿区, 加之午时在莫索湾至新湖一线 出现了小
一
16098104_一次早春冷锋风雹天气过程分析

收稿日期:2018-01-23;修订日期:2018-02-26作者简介:陈凤英(1980-),女,本科,工程师,从事天气预报、管理等工作。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2017年预报员专项项目(编号CMAYBY2017⁃037);江西省气象局2015年面上项目“景德镇市两种雷达资料在灾害性天气过程中的特征分析”。
第36卷 第2期2018年4月江 西 科 学JIANGXI SCIENCE Vol.36No.2Apr.2018 doi :10.13990/j.issn1001-3679.2018.02.015一次早春冷锋风雹天气过程分析陈凤英,蔡俊峰,陈鲍发,黄龙飞(江西省景德镇市气象局,333000,江西,景德镇)摘要:利用高空图、地面图、探空图等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和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对2016年4月3日影响江西的强风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冷暖空气交汇、切变线趋于明显、强西南急流、中低层干舌、地面冷空气是此次强风雹天气发生的有利环流背景。
同时气团极不稳定,不稳定能量强、水汽条件充沛、垂直风切变高,为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不稳定、水汽与动力条件。
多普勒雷达上强度50dBz 以上快速东移的“弓形”飑线、中层径向辐合为大风的预报提供了依据。
风廓线雷达上强对流天气发生前后有辐合系统过境,地面大风前有强西南急流下沉,3~4km 高空西南偏西急流迅速增强。
关键词:大风;环流背景;雷达特征中图分类号:P4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679(2018)02-269-06Analysis of A Hailstorm Process in Early SpringCHEN Fengying,CAI Junfeng,CHEN Baofa,HUANG Longfei(Jingdezhen Meteorological Bureau,333000,Jingdezhen,Jiangxi,PRC)Abstract :By using upper and surface observation data and Doppler and VWP data,analysis of a hailstorm process in early spring of 2016have been conducted and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ing.Cold air and warm air intersection,obvious shear line,strong southwest jet stream,dry tongue in the middle upper air and cold front in the surface provide favorab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And ex⁃tremely strong instability,abundant water vapor as well as strong vertical wind shear were favorable for the storm.The fast moving bow shaped squall line with a high radar echo of 50dBz and MARC provide the basis of strong wind forecast.VWP radar shows convergence system,strong southwest jet sinking and increasing LLJ at 3~4km altitude before and after the squall line.Key words :strong wind;circulation background;radar characteristics 0 引言2016年4月3日在江西省东部地区出现一次范围广、对流程度强、灾害较严重的风雹强对流天气过程,受强对流天气影响江西省东部地区多地出现雷暴、强降水以及大风,其中4月3日10:18景德镇出现极大瞬间西西北风19.8m /s、10:21浮梁18.8m/s、11:07德兴出现极大瞬间西西北风19m/s、11:53鹰潭出现极大瞬间西北风19m/s、14:37星子出现极大瞬间东北风17m /s、18:17吉安出现最大直径4mm 的冰雹、21:24永丰出现极大瞬间西西北风风18m /s。
龙岩市一次春季冰雹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福 建 气 象 F j nMee rlg ui tooo y a
2011 Mac rh
NO. 1 2 1 01
龙 岩 市 一 次 春 季 冰 雹 天 气 过 程 的诊 断分 析
罗小 金 , 张 维, 翁文静
3 40 ) 6 0 0 ( 建 省 龙 岩市 气 象 台 , 岩 福 龙
上做 了大量 的工 作 ] 。蔡 义勇 等分 析 了 1 6 ~ 90 20 0 8年福 建 冰雹 发 生 的时 空分布 和 春季 、 季 降 夏 雹 的天 气 气 候 特 征 ,统 计 出龙 岩 年 平 均 雹 目在
着 西南 气 流 , 暖湿 气 流 较 强 , 东亚 为宽 低槽 控 制 , 孟加 拉 湾 不 断有 南支 槽 生 成 东移 , 青藏 高原 东 部 同 时也分 裂有 短波 槽东 移 。地 面一 直 处于倒 槽控
消亡。
4 雷达 回波分 析
41 风暴 演 变 .
和 一O 2 ℃等温 线 的高度 。WS 一 8 R 9 D雷达新 的冰雹 算 法 中 , 断大冰 雹 出现 的主要判 据 是检 验一 0 判 2 ℃ 等温线 高度 以上 有 无超 过 4 B 5d z的反射 率 因子 。
从 反射 率 剖面 图上 可知 ,此 次冰 雹 过程 ≥4 d z 5 B 的反射 率 因子都 已经 超过 了一 0 2 ℃等 温线 的 高度 。 43 风暴 相对 径 向速度 图( M) 中气旋 . SR 和 风 暴 相对 径 向速 度 图是 通 过 平 均 径 向速 度 减 去 雷达 识 别 区域 内所 有 风 暴 单 体 运 动 速 度 的 平均 值 而得 到 的 , 在探 测 中气 旋 等 切变 区域 相对 径 向速 度 更为有 效 。 本 次冰 雹过 程 出现 了速 度 模糊 现 象 , 是 分 但 析风 暴 相对 径 向速 度 图 , 仍然 能够 清 晰 的分 析 出
关于一次冰雹灾害的过程分析

关于一次冰雹灾害的过程分析本文对7月4日双辽市、梨树县的特大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伴生的复合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从县站的角度对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描述,分析了冰雹天气发生发展的原因,总结了单站预报经验,提出了预防对策。
标签:冰雹灾害;过程分析1、概述2002年7月4日15时10分-17时40分,双辽市、梨树县部分乡镇遭受了有历史资料记载以来罕见的特大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伴生的复合气象灾害袭击。
造成双辽柳条乡、卧虎、梨树的刘家馆子、林海等共十几个乡镇近70个村屯受灾,受灾总面积达3万公顷,经济损失超亿元。
据当时目击者称,骤风将椽材或檩材粗的大树拦腰折断,冰雹将农户的屋瓦、玻璃砸碎,冰雹所到之处庄稼颗粒无收。
调查此次冰雹最大直径达15cm,雹灾发生后24小时的录像资料看大小如鸡蛋黄的冰雹在树林中仍随处可见。
有近40人被冰雹砸伤,最重者头部伤口被缝11针之多,数百只牲畜被砸死。
此次雹灾具有持续时间长,受灾面积大,灾害强度大,多种气象灾害伴生等特点。
本文通过对这次强对流天气的分析,总结冰雹发生发展的天气条件,以便更好地为地方防灾、减灾服务。
2、成因分析2.1影响系统从7月4日双辽、梨树站点的记录即可说明,双辽站15时30分至16时10分,气温下降11.0℃,气压形成5hpa的一个高压鼻,湿度从50%上升到90%,风向从南风转为北东北,最大风速达到20m/s,4日15时后,气压自记纸上出现了多次气压忽升忽降的雷暴高压现象;梨树站16时温度自记曲线开始下降,到16时38分急剧下降,到17时18分的40分钟内气温共下降9.1℃,同一时间的同一时段内气压上升4hpa,湿度曲线骤升由53%上升到82%,风速突增,风向突变,由西南风转向西北风,最达风速达23m/s,从上述资料分析得出结论,这是一次典型的飑线过境天气特征。
该次过程为影响系统为飑线,其过境引起冰雹、大风、局部暴雨、雷击等复合气象灾害。
2.2过程描述7月4日15时10分,双辽站西北方(那木乡境内)出现发展旺盛的对流云(cb),同时出现了强风、雷暴、阵雨和冰雹天气,造成那木两个村形成风灾、雹灾。
2020-03-21武宁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2020-03-21武宁大冰雹天气过程分析2020年3月21日,武宁市迎来了一场罕见的大冰雹天气。
这场天气异常,给人们的生活、农田和交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文将对这次大冰雹天气的过程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形成原因和气象特征。
首先,从天气形势来看,这场大冰雹天气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而形成的。
在3月21日当天,武宁市进入了一个天气转折期,冷空气南下与暖湿气流相遇,形成了一个强对流环境。
这种冷暖空气交汇的现象是冰雹天气形成的基本条件。
接着,分析冰雹形成的过程。
当冷暖空气交汇时,冷空气下沉、暖湿空气上升,形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由于上升气流的作用,冷空气中的水蒸气逐渐凝结成水滴,形成冰晶。
而在强对流环境下,这些冰晶会在上升气流的带动下不断增长,最终形成冰雹粒子。
冰雹粒子在向下落地的过程中,会不断与周围的水蒸气和云滴发生碰撞,从而增大冰雹的大小。
进一步分析,冰雹的大小与大气中的湿度、温度和上升气流的强度有关。
在这次大冰雹天气中,由于冷空气的南下,大气湿度相对较高,这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分。
同时,冷空气的下沉和暖湿气流的上升导致了强烈的对流活动,上升气流的强度较大,使得冰雹粒子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冰晶的增长,最终形成了较大的冰雹。
此外,冰雹天气对于当地的农田和交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冰雹的大小和冰雹粒子的硬度可能会对农田中的作物造成损害,特别是果树、蔬菜和小麦等。
冰雹的降落也可能对交通产生不良影响,如车辆的轮胎,建筑物的屋顶和窗户等受到冰雹的打击,造成损坏,甚至还可能引发交通事故。
最后,针对这次大冰雹天气,应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提前发现冰雹天气的迹象,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其次,加强农田和交通设施的保护,如在果树上搭建防冰雹的网罩,增加车辆防冰雹的设施等。
此外,对于可能遭受冰雹破坏的农作物和交通设施,及时采取修复和恢复措施,减少经济损失。
综上所述,2020年3月21日武宁市发生的大冰雹天气是由于冷暖空气交汇而形成的。
一次春季冰雹过程的成因分析

中 图分 类 号 :4 81 11 P5.2.  ̄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04 9 4 ( 1)2 0 6 一 6 10 — 0 52 00 — I0 O 0
1 引 言
我 国地 处 东 亚 季风 区 , 暖 空气 活动 频 繁 , 冷 夏半
第 2 9卷 第 2期 21 0 0年 6月
暴 雨 灾 害
To R R EN TI RA I AL N AN D D I AS S TER S
Vo . . 1 29 No2
Jn 2 1 u.00
王 晓玲 , 利 民, 珊 珊 . 次春 季 冰 雹 过 程 的成 因分 析 [. 雨 灾 害 , 1 , ( :6 - 6 龙 王 一 J暴 ] 2 02 2 10 15 0 9)
收 稿 日期 : 0 0 O — 6 定稿 日期 : 0 0 0 — 3 2 1一 5 0 ; 2 l— 6 0 基 金 项 目 : 北 省 气 象 局重 点 基金 项 目f0 0 0 ) 湖 2 1Z 1资助 作 者 简 介 : 晓 玲 , 17 王 女 9 9年 生 . 程 师, 要从 事 短 期 天 气 预 报 技 术 和方 法 研 究 。 — i 主 E ma l
件 三个 方 面来 对 2 0 0 9年 4月 1 5日鄂 西 冰雹 大 风 过 程进 行 诊 断分 析 , 以期 从 中能 获得 对强 对 流天 气 预报 有指 示 意义 的指 标 及参 数 , 而提 高对 灾 害性 强 对流 从 天气 的预报 能力 。
对 流 天气对 国计 民生 的影 响 日益显 著 , 社会 对 其 预报 的要 求越来 越高 。但 是强 对流 天气 系统一般 是在 几个 小 时甚 至 十几分 钟 之 内迅 速 发生 、 展 , 有 明显 的 发 具
一次早春冷锋风雹天气过程分析

一次早春冷锋风雹天气过程分析作者:张锦程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8期摘要:风雹作为一种较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一旦发生就会对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由于其带来的损失巨大,在近些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同时由于冰雹这种天气状况本身具有发展速度和移动速度较快、发生时间较短、同时受到各种天气情况影响严重的特点,在到来之前进行预测较为困难。
本文将对近些年早春发生的一次冷风风雹天气进行分析。
关键词:早春冷锋;风暴天气;过程分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早春时期的气温依旧较低,由于经常会出现冷锋过境的情况出现,使得天气情况经常发生变化。
由于冷锋过境经常或出现风雹天气的发生。
加强对风雹天气的预报可以有效的降低由于风雹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减小由于风雹造成的各项损失。
因此,对于风雹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对把握风雹发生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生冷锋风雹时的情况介绍2016年3月,在我国东北地区的部分城市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风雹灾害,虽然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也对当地的居民生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和经济损失。
在发生这次较为严重的风雹天气之前,该地区已经受到较为严重的冷锋过境影响,温度出现较为严重的下降情况。
同时由于低气压的出现,在此之前已经发生了冻雨情况,在一些山区冻雨情况较为严重。
从3月5日开始,在县城开始出现冻雨,同时持续时间较长。
随着冻雨的不断进行,在7日下午开始出现较为严重的冰雹,并伴随着大风的同时进行。
在出现风雹的过程中,监测站监测到的冰雹最大直径能达到17mm左右,重量超过2.6g,持续时间超过十分钟,产生的降水量能达到16cm左右。
同时伴随的大风,最大风速能达到22m/s,达到九级大风。
此次风雹覆盖范围超过100km,由于此次发生风雹的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因此造成农作物大量受损,产生的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
二、以往发生冰雹时的天气状况分析在我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冰雹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灾害。
尤其是在我国的西北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到各种气流的影响,同时华北地区的热气流的移动,当冷热气流出现交汇时就会在交汇处出现较为严重的冰雹灾害。
贵州春季冰雹天气过程个例分析

( 州 省 人 工 影 响用 天 气形 势及 各种 物理 量 值 、 星云 图和 多 普 勒 雷 达 资 料 , 析 了 2 0 利 卫 分 0 9年 4月 1 1日傍 晚 到 夜 间发
生在 贵 州 省 中部 、 部 地 区 的冰 雹 天 气过 程 成 因, 果 发 现 : 原 东 移 低 涡 是 这 次 过 程 的 主 要 影 响 系 统 ; 层 冷 平 西 结 高 高 流 、 层 暖平 流 , 强 了气 层 的不 稳 定 性 ; 低 增 O℃ 层 高 度 (0 P ) 一2 60h a 和 O℃ 层 高度 ( 0 P ) 利 于 冰 雹 生 长 。 强对 4 0h a 有 流 天 气 发 生 区域 与 ≤ 一 0℃ 的 云 顶 亮 温 区对 应 。 5 关键 词 : 雹 ; 势场 ; 理量场 ; 星云 图; 冰 形 物 卫 雷达 回波 中 图分 类 号 : 48 3 P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7 74 ( 0 1 增 刊 一 0 5— 5 1 3— 18 2 1 ) 6 0 3 0
始 形成 。从 4月 1 1日 2 0时 5 0h a高空 天气 图上 0 P ( 2 ) 以 明显 看 出 , 低 涡 东 移 到达 川 东 地 区 。 图 a可 该
傍 晚至 夜 间出现 了 降雹 ( 图 1 , 见 ) 大方 的 5县 ( ) 市 出现 了冰雹 灾害 , 安顺 市西 秀 区七 眼桥 、 双堡 和龙 宫
3 6
气 象 与 环 境 科 学
第3 4卷
( 2 ) 广 西 北 部 及 贵 州 东南 部 有 明显 切 变 和 低 图 c在
空 西 南 急 流 存 在 。对 应 地 面 天 气 图 上 ( 2 ) 贵 州 图 d ,
桂林初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第40卷第1期2019年3月气象研究与应用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Vol.40NO.lMar.2019文章编号:1673-8411(2019)01-0029-05桂林初春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王娟,王军君,王婷,姚立宏(桂林市气象局,桂林541001)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G卫星资料和桂林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6年3月19日夜间桂林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演变和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
结果表明:过程发生在地面暖低压和低空急流共同发展,暖切附近的不稳定层结条件下;合适的-20°C和0°C层高度、上干下湿层结以及强的垂直风切变有利于产生冰雹;冰雹发生前反映大气不稳定度的各项参数发生显著变化,对于做出冰雹的潜势预报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强回波中心强度超过60dBz、具有倾斜结构和V型缺口、VIL值维持在40kg-m~2以上、回波顶高维持在12km以上的雷达回波特征可用于识别冰雹。
关键词:冰雹;大气稳定度;多单体风暴中图分类号:P458.1+21.2文献标识码:AAnalysis of a hail event in Guilin in early SpringWang Juan,Wang Junjun,Wang Ting,Yao Lihong(Guilin Meteorological Service,Guilin Guangxi541001)Abstract: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data,FY-2G and the Doppler weather radar data,the paper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and radar echo structure of a hailstorm occurred in Guilin on19March2016.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rface thermal depression and low-level jet,the hailstorm occurred on unstable stratification conditions near the low-level warm shear.Suitable layer heights of-20°C and0°C,unstable stratification formed by the dry airflow in the mid-high level and the humid airflow in the low level,and strong vertical wind shear were favorable for the hailstorm formation.The significant changes of the parameters reflecting the atmospheric instability has a good indication for the potential prediction.The value of intense echo center over65dBz, having an inclined structure,a V-notch,VIL value maintaining above40kg•m'2and echo top height maintaining over 12km can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hail.Keywords:hail;atmospheric stability;multi-cell storm引言近年来为了提高冰雹预报能力,许多气象工作者lH8]利用多源观测资料对大冰雹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并己发挥了明显的效益⑷。
鄂西山区一次早春局地强冰雹过程分析

第47卷第6期 2019年12月气象科技M E T E O R O L O G IC A L SCIEN C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Vol. 47, No. 6Dec.2019鄂西山区一次早春局地强冰雹过程分析罗菊英1谭江红2(1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气象局,恩施445000; 2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荆州434000)摘要利用常规的地面、高空形势图以及雷达观测资料,对2017年4月15日发生在湖北恩施山区的一次局地性强 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锋前地面暖低压的热效应,加强了地面辐合和不稳定能量的积聚,使 上干冷下暖湿的不稳定层结更加明显,地面辐合线和中低层切变辐合区的存在,为风暴单体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在中尺度辐合线动力抬升作用下,低层辐合上升触发了对流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加上山区“喇叭口”有利地 形的抬升作用,更激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展;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表现出了多单体风暴此消彼长的特征,在有 利的大气环境条件和地形条件下,多单体风暴的发展加强,强风暴较长时间维持,是此次局地出现强冰雹的重要原因。
雹暴单体的垂直结构反映出了低层人流、弱回波区、高强回波悬垂等典型特征,中层径向辐合和风暴顶辐散共同作用,有利于风暴单体得以维持和发展,也是造成局地冰雹天气的重要原因。
单体风暴反射率因子较长时间维持在60 d B z以上,并对应较大的V IL值出现;此次强冰雹天气,局地性强,影响范围小,其主要原因是0〜6 k m垂 直风切变不大,同时,中低层湿层浅薄,地面湿区明显偏南,仅在冰雹落区附近出现一个小范围的近饱和湿区,不利 于风暴天气有组织的大范围发展。
关键词冰雹;多单体风暴;风暴顶辐散中图分类号:P458 D O I:10. 19517/j. 1671-6345.201806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位于鄂西南的恩施自治州,全境为山地,为云贵 高原的延伸部分,境内海拔高差悬殊,沟壑纵横,各 地300到3000 m不等,北部、西部、东部三面环山,中部、南部则为海拔较低的谷地,地形地貌总体呈倒 V形喇叭状。
金华东部地区春季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金华东部地区春季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江聪杰1,陆 韬21.东阳市气象局,浙江东阳 322100;2.兰溪市气象局,浙江兰溪 321100摘要 根据高空、地面气象观测资料、EC再分析和金华站多普勒雷达产品,对2019年春季金华东部地区的一次冰雹天气的环境条件和雷达回波特征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环境大气上冷下暖的不稳定层结、深厚的上升运动和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配置,提供了此次降雹过程中参与对流的气块所必要的抬升条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作用促进强对流风暴的发生,近地层弱冷空气的渗透并配合弱辐合的扰动触发对流;大于60 dBz的回波中心强度、低层弱回波区(WER)和中高层回波悬垂分布特征、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的跃增等为本次冰雹的识别和预警提供了指示意义。
逆风区对降雹时发生的灾害性大风有较好的指示性。
关键词 冰雹;大气稳定度;强风暴单体;逆风区中图分类号:P458.1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305(2020)05-077-04DOI:10.19383/ki.nyzhyj.2020.05.033冰雹作为浙江春季主要发生的强对流灾害性天气之一,每年都会给农业、建筑、通讯、电力、交通甚至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巨大损失。
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和强烈性等特点,而且降雹期间常有大风,一直以来对冰雹的准确预报和预警是日常气象业务中的最大难点之一[1]。
近年来,气象学者们利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对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的分析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
2019年4月24日中午受强回波带东移影响,金华地区自西向东出现了一次伴有强雷电、短时强降水、局地8级以上大风和局地冰雹的强对流天气过程[2]。
其中降雹过程发生在金华东部(义乌城区至东阳城区、六石街道、郭宅、三单一线),主要降雹时段为12∶00—13∶00,义乌、东阳观测站分别测得最大冰雹直径5 mm (12∶17)和20 mm(12∶36),东阳中部多地出现8级以上大风,最大瞬时风速出现在东阳郭宅29.8 m/s(12∶5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春季冰雹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苟杨;向燕;张吉民;宋彦棠
【期刊名称】《农业与技术》
【年(卷),期】2018(038)006
【摘要】利用自动站实时观测资料,人工观测资料,常规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方面对2016年4月16日夜间发生在黔南州的强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瞬时大风等多种强对流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冰雹过程是发生在200hPa副热带急流附近、500hPa南支槽前及850hPa切变线南侧的区域,过程前为强大的热低压控制,气温较高、能量较强,地面辐合线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南支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带来充沛的水汽,导致了州北部冰雹的发生及东部暴雨的出现.【总页数】1页(P242)
【作者】苟杨;向燕;张吉民;宋彦棠
【作者单位】贵州省黔南州气象局,贵州都匀 558000;贵州省龙里县气象局,贵州龙里 551200;贵州省黔东南州气象局,贵州凯里 556000;贵州省黔南州气象局,贵州都匀 55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458.121
【相关文献】
1.南靖县一次春季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2.赣南一次春季冰雹过程分析
3.春季一次特殊的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4.2014年春季桂林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5.金华东部地区春季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