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汇总及药理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功效总结
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麻黄 [ 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表实无汗)
★桂枝 [(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表实无汗,表虚有汗)
★紫苏 [ 行气宽中,(行气安胎)
发汗解表解鱼蟹毒
▲生姜 [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药毒)
▲香薷 [ 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夏月之麻黄)
★荆芥 [ 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 [ 渗湿止痛,止痉,止泻
★白芷 [ 止痛,通鼻窍,消肿排脓,燥湿止带,(阳明头痛——前额头痛)
★羌活
渗湿止痛,(太阳头痛——巅顶头痛)
▲藁本散寒祛风
▲细辛 [ 通鼻窍,止痛,温肺化饮,(阳虚外感;煎服2-5g,入丸散0.5-1g)
▲苍耳子 [ 散风除湿,止痛
通鼻窍
▲辛夷 [ 发散风寒(木笔花,春花;包煎)
二.发散风热药
★薄荷 [ 清利头目,疏肝解郁,(后下;3-6g)
★牛蒡子利咽,透疹 [ 解毒消肿,(大力子,鼠粘子,恶实)
▲蝉蜕 [(开音,治音哑),明目退翳,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 [ 清肺润燥
★菊花平肝明目 [ 清热解毒(黄菊花——疏散风热,白菊花——
平肝明目)
▲蔓荆子 [ 清利头目,(太阳头痛)
★柴胡 [(疏散),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中气下
退热陷,内脏下垂等;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葛根解表升阳 [(解肌),止泻,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
泻——清阳不升之泄泻等)
▲升麻 [ 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淡豆豉[ 除烦
比较:麻黄与桂枝;紫苏与生姜;麻黄与香薷;羌活与白芷;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柴胡与葛根.
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石膏 [ 除烦止渴,(气分实热要药),清肺胃热,收敛生肌,(煅后外用)清热泻火
★知母 [ 清肺润肺,滋阴润燥,(既清实热,又清虚热),(滑肠)
▲芦根 [ 除烦,清肺胃热,(肺痈),止呕
清热生津
▲天花粉 [ 清肺润燥,解毒消痈,(块根)
★栀子 [(泻火除烦,泻三焦之火),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清热除烦
▲淡竹叶 [(清心火),利尿
★夏枯草 [(目珠疼痛),散郁结,降血压
清肝火
▲决明子 [ 明目,润肠通便
二.清热燥湿药
★黄芩 [(清上焦肺热),凉血止血,清热安胎
★黄连 [(清中焦胃热,长于清心火,兼清肝火,为治痢、
泻火解毒止呕要药),(味苦,2-10g)
★黄柏 [(清下焦湿热),退热除疹,(既清实热,又清虚清热燥湿热)
▲龙胆草 [(除肝胆及下焦湿热),泻肝胆火,(味苦,3-6g)秦皮 [ 解毒止痢止带
▲苦参 [ 杀虫利尿
白鲜皮[ 祛风解毒
三.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 [(痈肿疔疮要药),凉血止痢,(双花,二宝花,忍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冬花)
★连翘 [(疮家圣药),消痈散结,(瘰疬痰核),(清心火)
★蒲公英 [(乳痈要药),利湿通淋,(黄花地丁),(可致
消痈散结缓泻)
紫花地丁 [(疔疮要药)
▲野菊花清热解毒
▲穿心莲 [(善清肺火),燥湿消肿,(一见喜,榄核莲),(味苦,注
意用量)
▲贯众 [(痄腮),杀虫,凉血止血,(血热崩漏)
▲大青叶 [ 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 [ 利咽
▲青黛 [ 消斑,(痄腮),清泻肝火,定惊,(冲服或入丸散)
★鱼腥草 [ 消痈排脓,(肺痈,肺热咳嗽),利尿通淋
红藤清热解毒 [ (肠痈)
活血止痛
败酱草 [ 消痈排脓,(肠痈,肺痈),(祛瘀)
★射干 [ 祛氮
清热解毒,利咽
▲山豆根 [ 消肿,(咽喉肿痛要药),(过量易致呕吐)
蚤休 [ 消肿止痛,(疮痈,毒蛇咬伤),凉肝定惊,(七叶一支花)▲熊胆清热解毒 [ 息风止痉,清肝明目,(不入汤剂)
▲白花蛇舌草 [ 利湿通淋
★白头翁 [ 凉血止痢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梅毒要药)
四.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 [ 生津
养阴
★玄参 [ 泻火解毒
★牡丹皮清热凉血 [ 散瘀,清虚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肠痈)
★赤芍活血 [(散瘀),止痛
▲紫草 [ 解毒透疹,(轻泻)
▲水牛角 [ 解毒
五.清虚热药
★青蒿 [ 除骨蒸,解暑,截疟,(不宜久煎),(既清虚热,又清实热)★地骨皮 [(凉血退蒸),清肺降火,(既清虚热,又清实热)银柴胡清虚热[(专清虚热)
除疳热
胡黄连[ 清湿热,(既清虚热,又清实热)
比较:石膏与知母;黄芩、黄连与黄柏;牡丹皮与赤芍.
泻下药
一.攻下药
★大黄 [ 攻积,(热结便秘要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生大黄
后下),(怀孕、哺乳、月经期慎用或忌用)
★芒硝泻下 [ 软坚,清热消肿,(冲服)
番泻叶[ 导滞,(泡服)
芦荟[ 清肝,杀虫,(不入煎剂)
二.润下药
火麻仁 [(大麻仁,麻子仁)
润肠通便
郁李仁 [ 利水消肿
三.峻下逐水药
甘遂 [(入丸散,醋制,0.5-1g)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京大戟 [ (红大戟功偏消肿散结,京大戟功偏泻水逐饮)
(1.5-3g煎服)
巴豆 [ 冷积(寒积便秘),逐水退肿,祛痰利咽(有大毒,制霜内服0.1-0.3g)泻下
牵牛子 [ 逐水,去积,杀虫
祛风湿药
一.祛风湿散寒药
★独活 [解表(下半身风湿痹痛)
▲川乌 [ 散寒止痛(止痛力强;有大毒,内服制用)
▲威灵仙祛风湿 [ 消骨鲠(诸骨鲠喉要药)
★蕲蛇通络 [ 定惊止痉
雷公藤 [(类风湿性关节炎)活血,消肿止痛,杀虫解毒
(有毒,内服宜慎)
木瓜——舒筋活络,除湿和胃(吐泻转筋要药)
二.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 [ 退虚热,清湿热(既清实热,又清虚热)
止痛
★防己 [ 利水消肿(木防己——祛风湿,汉防己——利水)祛风湿
络石藤 [ 凉血消肿
通络
希莶草 [ 清热解毒
二.祛风湿强筋骨药
★桑寄生 [ 安胎(补肝肾,养血安胎)
▲五加皮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 利尿
狗脊 [(强腰膝)
比较:独活与羌活
芳香化湿药
★苍术 [ 健脾,祛风湿,明目
燥湿
★厚朴 [ 行气,消积,平喘
★藿香 [ 和中止呕(长于止呕),解表
解暑
佩兰 [(善治脾瘅)
祛风湿
▲砂仁 [ 止泻,安胎(行气安胎)(后下)
行气,和中止呕
▲白豆蔻 [(后下)
比较:藿香与紫苏
利水渗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茯苓 [(性平,利水渗湿要药)
健脾
★薏苡仁利水渗湿 [(性凉,能清利湿热)除痹,清热排脓(肺痈、肠痈)▲猪苓 [(利水力强)
★泽泻 [ 泻热
香加皮——利水消肿,祛风湿止痛(有毒)
二.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 [ 渗湿止泻(水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包煎)
▲滑石 [ 清解暑热,收湿敛疮(外用)
▲关木通利尿通淋 [ 下乳,(清心火)(3-6g,古称通草)
通经
瞿麦 [ 活血
海金沙 [(药用孢子,细小,宜包煎)
萆薢——利湿浊(粉萆薢、山萆薢),祛风湿(绵萆薢、川萆薢)
地肤子——清热利湿,止痒
三.利湿退黄药
★茵陈蒿 [ 清热利湿(黄疸专药)
利胆
★虎杖退黄 [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祛痰止咳(泻下)
★金钱草 [(除湿),利尿通淋,解毒消肿
比较:茯苓与薏苡仁
车前子、滑石与木通
温里药
★附子 [ 救逆(要药),助阳补火,散寒止痛(辛热,有毒,先煎)
回阳
★干姜 [ 通脉(力弱),温中散寒(要药),温肺化饮
★肉桂 [ 补火助阳(要药,引火归源),温通经脉,(鼓舞气血生长)
(后下,研末,1-2g)
★吴茱萸散寒止痛 [(肝寒气滞诸痛要药——厥阴头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
(五更泄泻)
▲小茴香 [(疝痛,睾丸偏坠痛),理气和中
高良姜[(胃脘冷痛)温中止呕
▲花椒 [ 止痛,杀虫,止痒
温中
▲丁香 [ 降逆(呕吐、呃逆),散寒止痛,温肾助阳
比较:附子、肉桂与干姜
理气药
★橘皮 [ 健脾(脾胃气滞),燥湿化痰(寒痰、湿痰)
★枳实 [(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木香 [(中焦气滞要药,善行大肠气滞,又疏利肝胆)
▲沉香行气止痛 [ 温中止呕,纳气平喘(后下,1-3g;研末,0.5-1g)乌药 [(善行下焦气滞)温肾散寒
▲川楝子 [(性寒,疏泄肝热),杀虫疗癣
荔枝核[ 散结(疝气、睾丸肿痛),散寒止痛
▲薤白[ 导滞,通阳散结(胸痹)
▲青皮 [(破气),消积化滞
★香附疏肝理气 [(善治上焦气滞),调经止痛(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佛手 [(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柿蒂——降气止呃(止呃要药)
比较:橘皮与青皮;厚朴与枳实
消食药
★山楂 [ 化积(油腻肉积),行气散瘀
★神曲 [ 和胃(消米谷食积)
▲莱菔子消食 [ 除胀,降气化痰
谷芽
★麦芽健胃 [(消米面薯芋食积),回乳消胀(授乳妇女不宜)
▲鸡内金 [ 涩精止遗(化石,治结石症)
驱虫药
★使君子 [(蛔虫)(小儿每岁每日1-1.5粒,<20粒/日>)
驱虫消积(有眩晕等反应;忌饮茶
★槟榔 [(绦虫),行气利水
★苦楝皮 [(蛔虫、蛲虫、钩虫),杀虫疗癣(有毒,不可过量)南瓜子杀虫 [(绦虫)(研粉,冷开水调服)
鹤草芽 [(绦虫)(不入煎剂;小儿0.7-0.8g/kg,成人30-45g/kg)雷丸 [(绦虫)(不入煎剂,含蛋白酶)
止血药
一.凉血止血药
▲大蓟
散瘀解毒消痈
★小蓟 [(尿血)
★地榆 [ 解毒敛疮(便血、痔血)
▲槐花清热燥湿 [ 清肝火(便血、痔血)
▲侧柏叶 [ 化痰止咳(肺热咳嗽)
▲白茅根 [ 清热利尿(尿血)
苎麻根[ 安胎,解毒
二.化瘀止血药
★三七 [ 活血定痛
★茜草化瘀止血 [ 凉血,通经(茹虑,虑茹)
▲蒲黄 [ 利尿(包煎)(孕妇忌服)
三.收敛止血药
★白芨 [(肺胃出血),消肿生肌
仙鹤草收敛止血 [ 消积止痢,补虚(脱力劳伤)
棕榈炭 [(崩漏多用)
四.温经止血药
炮姜 [(胃肠出血)温中止痛
温经止血
★艾叶 [(崩漏)散寒调经安胎
活血祛瘀药
一.活血止痛药
★川芎 [ 祛风止痛(上行头目,下行血海)
活血行气
▲姜黄 [ 通经止痛(风湿臂痛)
★延胡索 [(气滞血瘀诸痛证)
★郁金 [(性寒)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川郁金——活血化瘀;广郁金——行气解郁)
▲乳香清热凉血
消肿生肌
没药
五灵脂——活血止痛,化瘀止血(包煎)
二.活血调经药
★丹参 [(善调妇女经水,妇科要药)凉血消痈,安神
★益母草活血调经 [(妇科经产要药),利水消肿
▲鸡血藤 [ 补血,疏筋活络
★红花 [ 祛瘀止痛(孕妇忌用)
活血通经
★牛膝 [ 补肝肾、强筋骨,引火下行,利水通淋
(川牛膝——活血祛瘀;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桃仁——活血化瘀,润肠通便
三.活血疗伤药
苏木 [ 祛瘀通经
骨碎补活血疗伤 [ 补肾强骨(毛姜、申姜、猴姜)
血竭 [ 止血生肌
自然铜[(伤科接骨续筋要药),(散瘀)止痛、接骨(疗伤)
★马钱子——散结消肿,通络止痛(有大毒,入丸散,0.3-0.6g)庶虫——破血逐瘀,续筋接骨(地鳖虫,土鳖虫)
四.破血消癥药
★莪术 [(偏破气)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
三棱 [(偏破血)
★水蛭 [(破血逐瘀)
消癥
穿山甲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排脓
化痰止咳平喘药
一.化痰药
★半夏 [(善治湿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外用)▲天南星燥湿化痰 [(善治风痰)消肿止痛(外用)
祛风解痉
禹白附 [ 止痛,解毒散结(有毒,生品不内服)
旋覆花 [ 降逆止呕(包煎)
白前降气化痰 [(性微温,无论寒热、内伤外感均可用)
前胡 [ 宣散风热(性凉)
白芥子 [(温肺)(善治皮里膜外之痰),利气散结(祛经络之痰)
(皮肤过敏慎用)
★桔梗化痰 [(宣肺)(性平,专入肺经)利咽,排脓(过量易致恶心)皂荚 [(祛顽痰)通闭开窍,祛风杀虫
★川贝母 [ 润肺止咳(偏甘润)
散结消肿
★浙贝母 [(开郁)(偏苦泄,象贝母)
★瓜蒌清热化痰 [ 宽胸散结(胸痹、结胸),润肠通便
▲竹茹 [ 除烦止呕(竹二青)
竹沥 [(豁痰),定惊利窍
天竹黄 [ 清心定惊(3-6g研末,0.6-1g)
海藻
利水消肿
昆布消痰软坚
黄药子 [ 散结(瘿瘤),清热解毒(有毒,不宜过量)
二.止咳平喘药
★杏仁 [(有小毒,慎用)
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苏子 [ 降气化痰
★百部 [(新久、肺痨咳嗽)杀虫
▲紫菀润肺止咳 [(长于化痰)
化痰
▲款冬花 [(长于止咳)
▲马兜铃 [ 平喘(清大肠热,治痔疮)(注意用量)
清肺化痰止咳
▲枇杷叶 [ 降逆止欧(胃热呕吐)
★桑白皮 [(泻肺中之火)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葶苈子 [(泻肺中水饮)
▲白果——敛肺定喘,止带缩尿
比较:半夏与天南星;川贝母与浙贝母
安神药
一.重镇安神药
★朱砂 [(镇心)清热解毒(入丸散,0.3-1g;有毒,不可过量,忌火煅)★磁石 [ 聪耳明目,纳气定喘(先煎)
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龙骨 [ 收敛固涩(生用先煎)
琥珀 [ 活血散瘀,利尿通淋(不入煎剂,研末,1.5-3g/次)
二.养心安神药
★酸枣仁 [ 益肝,敛汗
▲柏子仁养心安神 [ 润肠通便
▲远志 [(宁心)祛痰开窍,消散痈肿(易致呕吐)
比较:龙骨与牡蛎
平肝息风药
一.平抑肝阳药
★石决明 [(善治目疾,先煎)
清肝明目
珍珠母平肝潜阳 [ 镇心安神(研末外用,燥湿敛疮,先煎)
★牡蛎 [ 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生用先煎)
★代赭石 [ 重镇降逆(肺、胃气逆),凉血止血(生用先煎)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明目
二.息风止痉药
★羚羊角 [(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高热神昏)
(1-3g,另煎;0.3-1g/次,研粉)
★牛黄平肝潜阳 [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0.2-0.5g,入丸散,又名丑宝)
★钩藤 [ 清热平肝(不宜久煎)
★天麻 [(治风神药)平抑肝阳(眩晕要药),祛风通络
▲地龙 [(清热)平喘,通络,利尿
▲全蝎 [ 长于止痛(有毒,0.6-1g/次,研末)息风止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蜈蚣 [ 长于解毒(有毒,0.6-1g/次,研末)▲僵蚕 [ 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开窍药
★麝香 [(醒神回苏要药)活血通经止痛,催产
(入丸散,0.06-0.1g,孕妇忌用)
▲冰片 [ 清热止痛(龙脑冰片、艾片、机制冰片)
开窍醒神(0.03-0.1g/次,不入煎剂;孕妇慎用)
苏合香 [ 辟秽止痛(树脂;0.3-1g;不入煎剂)
★石菖蒲 [(宁神),化湿和胃
蟾蜍 [ 解毒,止痛(有毒;0.015-0.03g/次);孕妇忌用;外用不可入

补益药
一.补气药
★人参 [(大补元气——气虚欲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
(挽救虚脱用量为15-30g,文火另煎兑服)
▲西洋参 [ 养阴,清火(生津)(另煎兑服)
★党参生津 [ 养血
太子参 [(又名孩儿参)
★黄芪补气 [ 升阳(中气下陷),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消肿
★白术 [ 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健脾安胎)
★甘草[ 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补中(益气)(湿盛中满,水肿慎用)
▲大枣[ 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山药[ 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扁豆——健脾化湿消暑
比较:白术与苍术;黄芪与白术
二.补阳药
★鹿茸 [(壮肾阳,血肉有情之品)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
(1-3g/日,研粉服)
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 [ 润肠通便
蛤蚧 [(助肾阳)补肺气定喘(研粉,1-2g/次)
▲紫河车 [(温肾)益气养血(血肉有情之品)
(1.5-3g/次,研粉或入胶囊)
▲巴戟天 [(肝肾不足腰膝痛或久痹)
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淫羊藿 [(温肾壮阳)(又名仙灵脾)
▲补骨脂 [ 纳气平喘(又名破故纸)
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
▲益智仁 [(暖肾)摄唾
★菟丝子 [ 止泻,安胎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平补阴阳)
沙苑子 [(又名潼蒺藜,沙苑蒺藜)
★杜仲 [(腰痛要药)
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续断 [ 止血(安胎),疗伤续断
冬虫夏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益气养血
三.补血药
★当归 [ 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调经(全当归——和血;当归身——补血;当归尾——活血)★白芍 [ 平肝止痛,敛阴止汗
★何首乌 [(益精血)固肾乌须,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补血制首乌——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熟地黄 [ 益精填髓(滋腻碍胃)
滋阴
★阿胶 [(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烊化兑服)(滋腻碍胃)
四.补阴药
★北沙参 [ 益胃生津
清肺
南沙参 [ 化痰,益气
▲百合 [ 止咳,清心安神
★麦冬养阴润肺 [ 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又名麦门冬)
黄精 [ 补脾益气
▲天冬 [ 清火生津(入肺肾经,又名天门冬)
润燥
▲玉竹[ 生津止渴(原名葳蕤)
▲石斛[ 清热,益胃生津
▲枸杞子 [ 明目
女贞子补肝肾阴 [ 乌须明目
墨旱莲 [ 凉血止血(又名旱莲草)
★龟甲 [ 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又名龟板,先煎)
滋阴潜阳
★鳖甲 [ 软坚散结(先煎)
比较:麦冬与天冬;龟板与鳖甲
收涩药
一.固表止汗药
麻黄根 [ 敛肺(止汗)
止汗
浮小麦 [(敛汗)益气,除热
二.敛肺涩肠药
★五味子 [ 滋肾,生津敛汗,宁心安神,涩精(3-6g)五倍子 [ 降火,固精止遗,敛汗止血(虫瘿)
★乌梅敛肺涩肠止泻[ 安蛔止痛(蛔厥),生津止渴
止咳
诃子[ 利咽开音
▲肉豆蔻 [ 温中行气
涩肠止泻
赤石脂 [ 收涩止血,敛疮生肌
三.固精缩尿止带药
★桑螵蛸 [ 缩尿,补肾助阳(卵鞘)
固精
▲海螵蛸 [ 止带,收涩止血,制酸止痛,收湿敛疮(又名乌贼骨)
★莲子 [ 养心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
▲芡实 [ 除湿(止带)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涩(枣皮)
比较:莲子与芡实
涌吐药
常山 [ 截疟(有毒,4.5-9g)
涌吐痰涎
瓜蒂 [(痰食),祛湿退黄(2.5-5g,0.3-1g/次,入丸散)
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
★雄黄 [(燥湿祛痰截疟)(0.15-0.3g,入丸散)
解毒杀虫
★硫黄 [ 止痒(疥疮要药),补火助阳通便(1-3g)
白矾 [ 解毒,化痰止血止泻(内服)
蛇床子杀虫止痒 [ 温肾壮阳
土荆皮 [(癣病)
蜂房 [(攻毒)杀虫,祛风止痛
拔毒化腐生肌药
★升药——拔毒化腐(只作外用)
砒石——外用蚀疮去腐,内服截痰平喘(0.003-0.004g/次,入丸散)
炉甘石 [ 明目退翳,收湿生肌敛疮(只作外用)
解毒
硼砂 [ 清热(解毒),内服清肺化痰(入丸散,1.5-3g/次)
药理学
第二章药效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生物资源科学。

药物的不良反应:
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可以预知但是难以避免。

2、毒性反应:药物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机体发生的危害性反应,比较严重,可以预知避免。

3、后遗效应:停药后机体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量残存的药理效应。

4、停药反应: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现象,双称反跳反应。

5、变态反应:机体接受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

6、特异性反应:
受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能激活受体的配体称为激动药,能阻断受体活性的配体称为拮抗药。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双有内在活性。

拮抗药:有较强的亲和力,但缺乏内在活性。

分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第二信使:环磷腺苷(cAMP)、环磷鸟苷( cGMP)、肌醇磷脂、钙离子、廿烯类
第三章药动学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以扩散;而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扩散。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
一、M、N胆碱受体激动药:乙酰胆碱(ACH) 作用:
1、M样作用:心率减慢、血管扩张、心肌收缩力减弱,扩张几乎所有血管,血压下降,
胃肠道、泌尿道及支气管等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增加,眼瞳孔括约肌和睫状
收缩。

2、N样作用:激动N1胆碱受体,表现为消化道、膀胱等处的平滑肌收缩加强,腺体
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和小血管收缩,血压上升。

过大剂量由兴奋转入抑
制。

激动N2胆碱受体,使骨骼肌收缩。

3、中枢作用: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另有:氨甲酰胆碱
二、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芸香碱
作用:1、眼:表现为缩瞳、降低眼内压调节痉挛。

2、腺体:分泌增加尤以汗腺和唾液腺。

应用:1、青光眼2、缩瞳另有:氨甲酰甲胆碱
三、N胆碱受体激动药:烟碱、洛贝林
第七章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
一、易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口服吸收小而不规则,不表现中枢作用。

应用:1、重症肌无力2、手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4、肌松药的解毒另有:毒扁豆碱
二、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症状:1、M样作用症状2、N 样作用症状3、中枢抑制系统症状
三、胆碱酯酶复活剂:碘解磷定:临用配制,静注给药氯磷定:肌注或静注
第八章胆碱受体阻滞药
1、M胆碱受体阻滞药:平滑肌解痉药:阿托品
2、N1胆碱受体阻滞药:又称神经节阻断药,主用降血压,有六甲双铵、美加明
3、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驰药,用于麻醉辅助剂,有琥珀胆碱、筒箭毒碱
一、M胆碱受体阻滞药:阿托品:
作用:1、松驰内脏平滑肌2、增加腺体分泌3、眼:扩瞳、眼内压升高、调节麻痹
4、心血管系统:低剂量心率减慢
5、中枢神经系统
应用:1、解除平滑肌痉挛:用于各种内脏绞痛2、抑制腺体分泌:全身麻醉前给药
2、眼科: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4、抗体克:感染中毒性休克
5、抗心率失常
6、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中毒症状:用镇静药或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

东莨菪碱:小剂量有明显镇静作用,大剂量有催眠作用。

与苯海拉明用于晕船,晕车。

呕吐。

山莨菪碱:有明显抗外周胆碱作用,能解除血管痉挛,降低血粘度。

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

二、N1胆碱受体阻滞药----神经节阻滞药:美加明、咪噻吩:主用作麻醉辅助药。

三、N2胆碱受体阻滞药----骨骼肌松驰药:本类药物的阻断作用可被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拮
抗。

1、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筒箭毒碱:全麻辅药使肌肉松驰,中毒用新斯的明解救。

大剂量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

泮库溴铵:作用是筒的5 倍,不引起血压下降支气管痉挛。

2、去极化型肌松药:琥珀胆碱:口服不吸收,起效快,维持短。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а受体激动药
一、α1、α2受体激动药:
去甲肾上腺素:化学性质不稳定,见光易氧化,在碱性中迅速氧化。

口服无效。

一般静
滴。

作用:1、血管:除冠状动脉外,几乎所有小动脉和小静脉均出现强烈收缩作用。

2、心脏: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收缩力减弱。

3、血压:收缩压及舒张压都升高。

应用:1、休克:忌用大剂量及长期应用。

2、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1、局部组织坏死2、局部肾功能衰退3、停药后的血压下降。

间羟安:(阿拉明)替代NA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二、α1受体激动药:
去氧肾上腺素:作用同NA可静滴肌注。

防止脊椎麻醉或全身麻醉的低血压,快速短效扩瞳药。

三、α2受体激动药:可乐定:用于降血压。

第二节α,β受体激动药
肾上腺素:口服无效。

一般皮下注射。

作用:1、心血管系统:①心脏:激动心脏β1受体,是一个强效的心脏兴奋药。

②血管:α缩血管,β2收血管。

③血压:升高
2、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

3、代谢:促进糖原及脂肪分解,使血糖升高。

4、中枢神经系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大剂量出现兴奋。

应用:1、心脏停搏2、过敏性休克3、支气管哮喘4、减少局部麻药吸收5、局部止血
多巴胺:作用:1、心血管系统:激动心脏β1受体 2、肾脏:排钠利尿,激动α受体。

应用:用于抗休克,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麻黄碱:能激动α、β受体。

作用:应用:1、防止某些低血压状态。

1、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2、鼻粘膜充血肿胀引起的鼻塞。

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3、预防或缓解支气管哮喘发作
3、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作用
4、缓解荨麻症等过敏反应的皮肤粘膜症
状。

第三节β受体激动药
一、β受体激动药:
异丙肾上腺素---口服无效,舌下给药。

作用于β1、β2受体,故能兴奋心脏,松弛平滑肌及扩张骨骼肌血管。

作用:1、心血管系统:2、松弛支气管平滑肌3、其他:升高血糖。

应用:1、支气管哮喘2、房室传导阻滞3、心脏骤停4、休克二、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口服无效,用于心力衰竭。

四、β2受体激动药:沙丁胺醇:用于支气管哮喘。

第十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
第一节α受体阻滞药
一、α1、α2受体阻滞药:酚妥拉明: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作用:1、心血管系统:直接血管舒张作用,心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2、其他
应用:1、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血栓闭塞性及管炎。

2、局部浸润注射,拮抗注射NA时药液外漏引起的血管强烈收缩。

3、抗休克
4、缓解高血压危象
5、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三、α1受体阻滞药:哌唑嗪:抗高血压。

第二节β受体阻滞药
一、β1、β2受体阻滞药:普纳洛尔:治疗心绞痛,心率失常,高血压,甲状腺机能亢进。

第十一章局部麻醉药
普鲁卡因:穿透力差,不用于表面麻醉。

丁卡因:作用比普强10倍,适用于表面麻醉。

不宜用浸润麻醉。

利多卡因:为普的2倍,穿透力强,作用快强。

还用于治疗心率失常。

都可用。

布比卡因:比利多卡因强3-4倍。

用于浸润、传导、硬膜外麻醉。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及抗惊厥药
地西泮:作用:巴比妥类:不良反应
1、抗焦虑;1、眩晕困倦、精神运动不协调。

2、镇静催眠;2、过敏感反应。

3、抗惊厥抗癫痫;3、依赖性。

4、中枢肌肉松驰;4、轻度抑制呼吸。

5、增加其他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5、肝药酶诱导作用,加速自身和其他药物代谢。

苯巴比妥(长效)、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中效)、司可巴比妥(短效)、硫喷妥(超短效)(其他:水合氯醛,格鲁米特,溴化钠,溴化钾,三溴片)
第十三章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钠通道阻滞药,减少钠内流,抑制高频放电的发生和扩散,对小发作无效。

作用:1、抗癫痫不良反应:1、局部刺激
2、三叉神经痛2、神经系统
3、抗心律失常3、造血系统(巨幼红细胞贫血)
4、过敏反应
卡巴西平: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

苯巴比妥:除对小发作无效外,其余都有效。

抑制中枢,不作首选。

静注控制癫痫持续状态。

扑米酮:对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优于苯巴比妥。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不如卡马西平。

乙琥胺:治疗小发作的常用药。

丙戊酸钠:广谱扩癫痫药。

地西泮和劳拉西泮静脉注射是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氯丙嗪:口服易吸收,有刺激深部肌注。

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抗精神病作用;(2)镇吐作用强;(3)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4)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5)对锥体外系的影响。

2、植物神经系统:-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翻转。

M胆碱受体阻滞。

3、内分泌系统:乳腺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1、中枢抑制症状:嗜睡淡漠;M受体阻滞症状口干便秘,体位性低血压。

2、锥体外系反应:(1)帕金森综合症;(2)静坐不能;(3)急性肌张力障碍。

3、过敏反应:
4、急性中毒:
米帕明: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正常人服用镇静,抑郁病人服用精神振奋,情绪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