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麟《三字经》 - 海宁教师博客——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喝彩
三字经的正规全文译文及注释
三字经的正规全文译文及注释《三字经》[ 宋朝 ] 王应麟原文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宋【王应麟】三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
宋【王应麟】三字经原文、翻译及赏析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悌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
右高原,左大海。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古九州,今改制。
称行省,三十五。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三字经》宋朝·王应麟
《三字经》宋朝·王应麟❖原版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
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
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
父子亲,夫妇顺。
曰春夏,曰秋冬。
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
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
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
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
爱恶欲,七情具。
青赤黄,及黑白。
此五色,目所识。
酸苦甘,及辛咸。
此五味,口所含。
膻焦香,及腥朽。
此五臭,鼻所嗅。
匏土革,木石金。
丝与竹,乃八音。
曰平上,曰去入。
此四声,宜调协。
高曾祖,父而身。
身而子,子而孙。
自子孙,至玄曾。
乃九族,人之伦。
父子恩,夫妇从。
兄则友,弟则恭。
长幼序,友与朋。
君则敬,臣则忠。
此十义,人所同。
当师叙,勿违背。
斩齐衰,大小功。
至缌麻,五服终。
礼乐射,御书数。
古六艺,今不具。
惟书学,人共遵。
既识字,讲说文。
有古文,大小篆。
隶草继,不可乱。
若广学,惧其繁。
但略说,能知原。
凡训蒙,须讲究。
详训诂,明句读。
为学者,必有初。
小学终,至四书。
论语者,二十篇。
群弟子,记善言。
孟子者,七篇止。
讲道德,说仁义。
作中庸,子思笔。
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
大化不言晨鸡自勉之千古蒙学经典《三字经》(下部)
大化不言晨鸡自勉之千古蒙学经典《三字经》(下部)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图片《三字经》(王应麟约公元1276年--公元1296年)(接上文)三传者,有公羊。
有左氏,有谷梁。
经既明,方读子。
撮其要,记其事。
五子者,有荀扬。
文中子,及老庄。
经子通,读诸史。
考世系,知始终。
自羲农,至黄帝。
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
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
周武王,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
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
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
逞干戈,尚游说。
始春秋,终战国。
五霸强,七雄出。
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
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
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
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
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
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
除隋乱,创国基。
二十传,三百载。
梁灭之,国乃改。
梁唐晋,及汉周。
称五代,皆有由。
炎宋兴,受周禅。
十八传,南北混。
辽与金,皆称帝。
元灭金,绝宋世。
舆图广,超前代。
九十年,国祚废。
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
迨成祖,迁燕京。
十六世,至崇祯。
权阉肆,寇如林。
李闯出,神器焚。
清世祖,膺景命。
靖四方,克大定。
由康雍,历乾嘉。
民安富,治绩夸。
道咸间,变乱起。
始英法,扰都鄙。
同光后,宣统弱。
传九帝,满清殁。
革命兴,废帝制。
立宪法,建民国。
古今史,全在兹。
载治乱,知兴衰。
史虽繁,读有次。
史记一,汉书二。
后汉三,国志四。
兼证经,参通鉴。
读史者,考实录。
通古今,若亲目。
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赵中令,读鲁论。
彼既仕,学且勤。
披蒲编,削竹简。
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
若梁灏,八十二。
对大廷,魁多士。
彼既成,众称异。
王应麟三字经全文
王应麟三字经全文
王应麟三字经全文如下: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
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
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不足则,学武。
凡事须,尽心力。
何事遽,走他辙。
三年学,十年树。
树成后,方可求。
业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毁于随。
若悔改,前非己。
则勉力,自励也。
拓展:
王应麟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和教育学家,他的《三字经》是一本流传广泛的启蒙读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字经》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伦理、道德、历史、地理、哲学等方面的知识,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百科全书”。
除了《三字经》,王应麟还写过很多重要的著作,如《困学纪闻》、《论孟精义》等。
他的著作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论“教之道, 贵以专”的现实意义获奖科研报告
论“教之道,贵以专”的现实意义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系宋代王应麟所作,内容大多采用韵文,三字一句,四句一组。
它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中的“教之道,贵以专”是讲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导他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课业的选择要以精专为主。
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教之道,贵以专”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教之道贵以专专业化精专现实意义《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系宋代王应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三字一句,四句一组。
它短小精悍,读来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其内容广博,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和一些民间传说。
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著名学者刘宏毅说:“《三字经》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糅合在一起,真正是‘淹贯三才,出入经史,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①作为一本优秀的古典文化书籍,《三字经》里处处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任何一部经典都有着现实意义。
《三字经》中说“教之道,贵以专”是讲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导他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课业的选择要以精专为主。
那么,在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今天,“教之道,贵以专”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呢?一、专业化的教师是正确实施教育方法的前提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教师的专业化是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与十九世纪科学发展的产物。
二战之后,尤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一股强劲的思想潮流。
所谓“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②。
只有专业化的教师才能真正实施正确的教育方法。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同时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到“专”字:首先,持之以恒地学习是教育者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宋】王应麟《三字经》(译文)
【宋】王应麟《三字经》(译文)人出生之初,禀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
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折断了织布的机杼来教育孟子。
五代时,燕山人窦禹钧教育儿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同时科举成名。
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过错。
只是教育,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的懒惰了。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那么到老的时候都很难有所作为的。
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
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
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弟”通“悌”,尊敬友爱。
人生急当首务者,莫大于孝悌,故人事亲事长,必要尽其孝悌。
孝悌乃一件大事。
其次一等,多见天下之事,以广其所知,多闻古今之理,以广其所学。
知十百千万之数为某数,识古今圣贤之事为某文也。
中国采用十进位算术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数字,然后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一直变化下去。
还应该知道一些日常生活常识。
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个方面。
三光就是太阳、月亮、星星。
三纲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子女之间相亲相爱,夫妻之间和顺相处。
春、夏、秋、冬叫做四季。
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止。
东、南、西、北,做“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
南宋王应麟《三字经》
三字经(教师)
三字经《三字经》是宋朝王应麟先生所作,内容大都采用韵文,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像一首诗一样,背诵起来,如唱儿歌,十分有趣,又能启迪心智,清朝人觉得本书内容很好,纷纷翻印,因此广为流传,历久不衰,至今日内容虽有修改或增加,但主要结构并未改变,是一本难得的启蒙读本。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注释:初:开始,人刚出生。
性:本性,人的先天禀赋。
善:善良,向善。
习:习染,指受社会环境影响。
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动,变迁。
道:方法、道理。
贵:最重要。
易解:人初生之时,本性都是倾向善良的。
向善的本性彼此都很接近,后来由于后天的习染,差异越来越大,善良越来越少,邪恶越来越多。
如果不及时接受良性教育的洗礼,善最终消逝殆尽,转化为恶。
合适的教育方法,是使孩子一心向善,有定力。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注释: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
子:孟子,名轲,字子與,战国时邹国人。
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窦燕山:窦禹均,五代燕山人,所以叫窦燕山,他聘请名儒教育儿子,且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
义方:教育孩子的方法。
扬:很有名气。
易解: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寻找一个对孟子有益的教育环境,不辞辛劳搬了三次家(从坟场附近搬到市场边,再迁至学校旁)。
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母当着他的面将织了一半的布匹剪断,并且告诫说:求学的道理,就像织布一样,必须将纱线一条一条织上去,经过持续不断努力,积丝才能成寸,积寸才能成尺,最后织成一匹完整有用的布;读书也是一样,要努力用功,并且持之以恒,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才能有成就。
否则就像织布半途而废一样,一旦前功尽弃就毫无用处了。
五代时窦燕山,遵照圣贤教诲的义理来教育子女,因此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都能光耀家门。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注释:养:抚养。
过:过错。
严:周密。
惰:懒惰,这里指失职。
子:子女。
非:不是。
宜:应该,合适。
王应麟的《三字经》读书心得
王应麟的《三字经》读书心得王应麟的《三字经》读书心得1几天前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不论是天文地理、社会家庭,还是历代兴衰、文化变迁,都在其中;书中更是包含了传统伦理道德的精华,阐述了丰富深刻的人生哲理。
我在三字经中看到了几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这段话:“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里替人看守家门,鸡会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
人如果不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蚕能吐丝以供人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蜂蜜,供人们食用。
人如果不努力学习,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来实现自己的价值,那还真不如这些小动物呢。
还有这个段落也很好:“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意思是:车胤捉来萤火虫放在纱袋里,用它来照明读书。
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
他们两人虽然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的条件下继续求学。
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
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
他们虽然很劳累,但仍坚持读书,意志超过了常人。
这段话有一个相关的故事,讲的是东晋大臣车胤从小就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穷得连买灯油的钱都没有。
这可怎么办呢?夏天的一个夜晚,车胤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发出一闪一闪的亮光,就灵机一动,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纱布袋里,挂在自己的书桌上方。
小车胤就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来读书。
车胤勤奋读书,长大后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学者。
读完了《三字经》这本书,我受益匪浅。
我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本领,要做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所成就;而只顾嬉戏玩耍,浪费了大好时光,是毫无益处的。
所以我们要在年少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就能学以致用,替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三字经》是古代启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响极其深远。
全书三字一句,两句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诵易记,值得我们去阅读。
三字经第一课(教育篇)
片断一: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习 染
生活环境
教育
片断一: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道德教育
教
知识教育
片断一: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专心致志
专
持之以恒
德行扎根的教育——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参考:家庭教育 1、孟母三迁 孟母断机 2、禹均教五子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思考: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父亲是一家之主, 妇女的地位很低,甚至大多数妇女都不 识字。那么,教育孩子当然首先应该是 父亲的责任。但是,为什么《三字经》 在提到教育孩子的问题时,却是先讲孟 母如何教子,而不是先说父亲应该如何 教育孩子呢?
母亲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母亲 是一个孩子最早的老师,更是一个孩 子终生的导师。尽管在传统社会当中 母亲一般都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 是,对孩子道德的养成,对一些生活 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人格的养成,母 亲的作用绝对是至关重要的。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亲近良师亲近益友学习礼仪程门立雪割席断交治礼敬为大平等待人尊重他人言行文雅表里如一?家庭中的德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问
《三字经》
<南宋>王应麟
导入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 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自宋朝 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 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三字经》 兼具识字,传授知识,教育人格及培养 语文能力等功能,因此它流传最广,影 响最大。下面我们一起走进《三字经》!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读《孟母三迁》的故事,思考:
1、孟子的母亲为什么要三次搬家,择邻而居? 2、孟母通过“断机杼 ”要告诉孟子什么道理? 为了孩子的成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 读书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才能 个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 成为有用之才。如果半途而废,浅尝辄 止,是不能够成才的。
进一步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
进一步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的若干思考作者:史斌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1年第10期甬上先贤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宁波市委、市政府在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举措,但是王应麟的知名度及其是《三字经》作者的知晓度仍然较低。
鉴于外地城市近年来大力开展《三字经》文化开发研究,与宁波争抢文化IP,宁波亟须在进一步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进一步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
宋代大儒王应麟的著作《三字经》是我国传统启蒙教材,是先人智慧结晶的经典。
它言简意赅、内涵丰富,弥补了儿童教育的空白,所弘扬的道德观念,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人生体悟和人伦关系,在推动教育普及、弘扬优秀传统、凝聚民族精神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国学和蒙学文化的代表,《三字经》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甚为深远。
明清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三字经》先后传入日本和欧洲,成为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链接的重要纽带,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表征。
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是宁波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城市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城市市民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日益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内容和保障。
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根植于四明大地千年古邑的历史和薪火相传的文脉,是宁波人民在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社会生活实践活动中凝聚的智慧结晶,更是宁波建设成为更具魅力文化强市的不竭动力,为体现宁波城市形象、推动文化繁荣、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强有力的支撑。
进一步推进王应麟及《三字经》蒙学文化发展的宁波做法及存在困难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弘扬《三字经》蒙学文化,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弘扬工作。
举办“王应麟读书节”。
三字经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以一名教师的身份,与大家共同探讨《三字经》的教育价值。
自古以来,《三字经》被誉为“幼学之津梁”,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经典之作。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三字经》的教育价值。
一、《三字经》蕴含丰富的文化底蕴《三字经》由南宋学者王应麟编纂,全书共1000多字,分为五个部分,涵盖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伦理等内容。
这些内容丰富、通俗易懂,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为孩子们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视野。
首先,《三字经》天文地理知识丰富。
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等,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宇宙的奥秘,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其次,《三字经》历史人物众多。
如“孔子孔子,万世师表”、“曹操曹操,一代奸雄”等,让孩子们在了解历史人物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再次,《三字经》伦理道德观念鲜明。
如“人之初,性本善”、“幼而学,老而行”等,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三字经》具有独特的教育方法《三字经》采用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这种独特的教育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 便于儿童记忆。
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韵文形式,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能够自然而然地记忆下来。
2. 培养孩子们的语感。
诵读《三字经》有助于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语感,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 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朗朗上口的《三字经》能够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4. 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优美的韵文形式,使孩子们在诵读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从而提高审美能力。
三、《三字经》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孩子们面临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字经》的教育价值愈发凸显。
以下是对现代教育的启示:1. 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 强化德育教育。
以《三字经》为载体,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字经全文(附拼音解说)
关键知识点梳理
伦理道德
三字经强调孝悌忠信等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如“香九龄, 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等句,教育儿童尊敬长辈、 关爱家人。
天文地理
三字经介绍了天文地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如“曰春夏,曰 秋冬。此四时,运不穷。”等句,让儿童对自然现象和宇 宙运行有初步的认识。
历史知识
三字经中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如“夏 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等句,帮助儿童了解 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自问世以来,《三字经》广为 流传,被誉为“蒙学之冠”, 对中国古代儿童教育产生了深 远影响。
拼音解说重要性
拼音解说有助于读者正确发音, 避免因方言或习惯导致的误读。
对于初学者而言,拼音解说可以 降低阅读难度,提高阅读兴趣。
通过拼音解说,读者可以更好地 理解《三字经》的韵律和美感,
深入体会其文化内涵。
三字经提倡个人自我修养的提升,如“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时习之”等,鼓励儿童通过学习和自我反省不断 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人生观价值观引导
01
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字经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如“勤有功,戏无益”、“戒之
哉,宜勉力”等,鼓励儿童勤奋学习、追求进步。
02 03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字经通过讲述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名言警句,培养儿童积极的人生态度 ,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等,激发儿童积极向上 的精神。
第二部分:昔孟母,择邻处
解读
战国时,孟子的母亲曾三次搬家,是为了使孟子有个好的学 习环境。一次孟子逃学,孟母就割断织机的布来教子。
引申
这句话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我们应该选择 好的环境和朋友,以便受到良好的影响和教育。同时,也强 调了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责任。
三字经王应麟原文
三字经王应麟原文《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其内容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而“王应麟”则是《三字经》的作者。
以下是《三字经》部分内容及其赏析: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这几句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人在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但由于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不同,人的习性会相差很远。
如果不进行教育,人的本性就会发生改变。
而教育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专心一致。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
教五子,名俱扬。
这里通过孟母三迁和窦燕山教育五子的故事,强调了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正确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养不教,父之过。
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这几句指出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
如果生养子女却不教育,是父母的过错;如果教育不严格,就是老师的失职。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是不应该的。
如果在幼年不好好学习,那么到老的时候会有什么作为呢?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这几句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玉如果不精心雕琢,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也就不懂得道理。
作为儿女,在年少的时候,应该亲近良师益友,学习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以上只是《三字经》的一部分内容,这部经典读物以三字一句的方式,通俗易懂地表达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常识,对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成长的好伴侣——三字经----周润泽
成长的好伴侣——三字经——我读《三字经》周润泽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凝结成了一部名贯古今的国学巨著。
七百多年前,你从王应麟的手中诞生,命中注定你将走向世界这个广阔的舞台。
你三字一句,朗朗上口;你从古至今,经久不衰;你教人从善,走向自己广阔的前程;你教导人们牢记做人的那些无数个“一”,那由“一”组成的“千”和“万”成为人们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你引领这无数人走向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你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那耐人寻味的一句句话,让我们从一个个有趣历史故事中感悟人生的启迪。
“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佳话,让我们受益匪浅。
你让我们明白:世界并不是围绕我们转的,并不会因为我们个人的消亡而走向灭亡,我们不能自私,要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为你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我们要懂得感恩,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珍爱自己的家人。
你的内容让人受益多多,“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你教导我们脚踏实地的去做事、学习。
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有时候一步一个脚印,比一步登天,再滚下来要好得多。
就像做算术,总是从个位算起,而从没有人会先算出那个“万”。
只要做好那一个个“一”,最后的“万”自然会有。
古人曾说“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从点滴做起,最后才能成大才。
这也如同写书法,总得一笔一划的写。
而不可能一下写好所有的字,那不是书法,而是印刷。
《三字经》你使无数人整整领会到做人的真谛,“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是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就如同做人的那个“1”,而能文会算则相当于那个“0”,只有有那个“1”做基础,后面的“0”才会有效。
否则一切都是空的。
做好那个“一”,你才不会误入歧途,才能走向那闪烁着光辉的阳光大道。
《三字经》你现在走出了汉族,走出了中国,走向了全世界。
你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儿童的启蒙教科书。
未来将有更多的人因你而改变命运,走向成功。
你是国学经典之作,你教会我们做人,你是我们终生的伴侣,我爱你,《三字经》!。
国学幼儿园尊师三字经5篇
国学幼儿园尊师三字经5篇第一篇:国学幼儿园尊师三字经国学幼儿园尊师三字经请尊师,慎言行;为国家,为后代。
礼仪备,心先敬;今盛世,尚尊师。
崇道德,术有专;古建国,教学先。
师道尊,国乃兴;师轻贱,国将丧。
天地清,人心净;师有道,学有德。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第二篇:国学天文《三字经》国学天文《三字经》《国学天文三字经》是由现代古天文学家王笑冬先生增补而来。
王笑冬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
没有天文学的国学不是真正的国学,没有天文学的儒学也不是真正的儒学。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九宫赋,泄天机。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廿八宿,角至轸。
河汉广,井箕斗。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十干者,甲至癸。
十二支,子至亥。
曰黄道,日所躔。
曰赤道,当中权。
赤道下,温暖极。
我中华,在东北。
寒燠均,霜露改,右高原,左大海。
十二次,苌弘分,始星纪,终析木。
天地转,极星迁,赤道移,岁差现。
两分至,逆时迁。
昔唐尧,四中星;汉礼记,四象首;及至今,四象尾。
往者顺,来者逆。
二千载,巡一次。
曰江河,曰淮济。
此四渎,水之纪。
曰岱华,嵩恒衡。
此五岳,山之名。
曰士农,曰工商。
此四民,国之良。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地所生,有草木。
此植物,遍水陆。
有虫鱼,有鸟兽。
此动物,能飞走。
稻粱菽,麦黍稷。
此六谷,人所食。
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宁波邀全球共修《三字经》 有望中小学推广
宁波邀全球共修《三字经》有望中小学推广
佚名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人之初,性本善”,在不久的将来,当您再次读到《三字经》时,或
许内容已悄然发生变化。
日前,笔者从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了解到,作为世传《三字经》作者王应麟的故乡,鄞州区与光明日报社联合发起,由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傅璇琮等专家组成的编审委员会,正面向海内外民众征集《三字经》版本和修订意见。
【总页数】1页(P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9
【相关文献】
1.Forevermark永恒印记“承诺系列”全球首展邀潮宏基共启闪耀时刻 [J], 徐岩
2.共绘智能供应链与智慧产业蓝图\r——第12届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在宁波
海曙举行 [J], 宋富佳
3.大梦山海设计大赛百万大奖邀全球美术人才共筑山海梦 [J], 无(文/图)
4.宁波:邀媒体共查化妆品 [J], 赵庆胜;汤振宁;胡旭明
5.品味俄侨文学推广地域文化——省图邀本土作家李文方与读者共赏《六角街灯》[J], 刘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应麟《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元、明、清时期广泛流传的蒙学识字课本,是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关于《三字经》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宋末元初的大学者王应麟。
夏之翰在为王应麟所著《小学绀珠》作的序中说:“吾就塾时读三言之文(按指《三字经》),不知谁氏作,迨年十七,始知其作自先生(按指王应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而赅也。
”夏之翰为清初雍正时人,这是关于王为《三字经》作者的最早文字记载。
明末人屈大均则有不同说法。
他在《广东新语》中说:“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
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
《三字经》为隐居后作。
”清代也有人提出《三字经》的作者不该是王应麟。
有的是根据《三字经》里有“魏蜀吴,争汉鼎”的话,同王应麟所著《困学纪闻》中尊蜀抑魏立场不符。
也有人根据《三字经》里叙述史实有几处错误,少数地方行文不严密,同王应麟博学而严谨的情形不合。
这样,《三字经》的作者就发生了问题,一说王应麟作,一说区适子作,还有明人黎贞作之说等。
然而有清以来至今,多数人坚持王作之说,坊间出版的《三字经》也都署名王应麟著。
或称王应麟为大学者,知名度高,因此后人传说王为《三字经》作者。
其实,我国有大学者为儿童写作蒙学教材的好传统。
李斯撰有《苍颉》,司马相如著《凡将篇》,扬雄、班固作《训纂篇》及其续篇,蔡邕作《劝学》,周兴嗣次韵《千宇文》,朱熹编《小学》,可谓代不乏人。
考察王应麟著作,可知他对蒙学教材的注释和研究是下过大功夫的,著有《蒙训》70卷,《小学讽詠》4卷,为《急就篇》作过补注。
他还亲自编写了《姓氏急就篇》、《小学绀珠》等蒙学教材。
在他编的著名类书《玉海》中,也辑有蒙学方面的内容。
王应麟字伯厚,举进士后发愤读书,誓为通儒,又以博学宏辞科自见,官至吏部尚书兼给事中。
然而生于南宋末年,朝政混乱,受贾似道排挤,政治上难有建树,学术方面却有很高成就。
王应麟曾担任过扬州教授、沂靖惠王府教授和皇帝侍讲,有过教书经历。
这或许同他热心蒙学教材的研究及著述有关。
总之,王著《三字经》是有可能的。
有清以来至今,多数人认为《三字经》为王所著;也是有一定根据的。
只是《宋史》王应麟传所列王的众多著作中,未见有《三宇经》;也没有更多材料,排除区适子作之说。
或许区著有另一本《三字经》未能传世,亦未可知。
又近人发现南宋人陈淳用三言写成的《启蒙初诵》,开头是:“天地性,人为贵,无不善。
”以下还有“性相近,君臣义,父子亲,长幼序”等语,很象是《三字经》的先河。
或许《启蒙初诵》后来经王应麟改订,从此用《三字经》之名流传开来。
这些都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于《三字经》著作的时间,必为南宋灭亡。
元朝统治初期,当无疑问。
这就排除了明人作《三字经》之说。
《三字经》中有“小学终,至四书”句。
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编为“四书”,始于南宋孝宗淳熙年间。
则《三字经》不会成书于淳熙之前。
又,《三字经》叙历史世系云:“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
十七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
宋自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至南宋帝昺终于崖州,恰为十八传。
元先后灭掉西夏、金和南宋,方使“南北混”中国重新统一。
然而言“南北混”而只字不提元朝,由些可以推知《三字经》为元初宋遗民所作,他们不愿奉元称号。
王应麟卒于元开国后二十年(公元1269年),区适子入元也抗节不仕。
王或区著《三字经》当在宋亡以后。
南宋人项安世所著《项氏家说》提到《三字训》一书:“大人教童子多用韵语,如今《蒙求》、《千字文》、《太公家教》、《三字训》之类。
”项为宋孝宗淳熙时进士。
根据以上所论,《三字经》编于元初,则项氏提及的《三字训》并非《三字经》。
陈东原先生说《三字经》“当系元初人就《三字训》改作”,纯属推测。
因为《三字训》今已不传。
但是我们可以说、《三字经》确实继承了历史上编写蒙学教材的好传统,集中了从《急就篇》、《千字文》到《三字训》的所有优点,因此一经编出,即盛行起来,历元、明、清三代,久盛不衰。
不但成为蒙学集中识字的基本教材,而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
旧时评论《三字经》,都指出它在广见闻,向儿童普及各种知识方面的优点。
明人吕坤说:“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
”清人紫巢氏称《三字经》为“袖里《通鉴纲目》。
章太炎于民国时重订《三字经》,其“题辞”也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
观其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以较梁人所集《千字文》,虽字有重复,辞无藻采,其启人知识过之。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最基本的蒙学识字教材,也是一部初等的百科全书。
全书1100余字,除有重复外、生字大约800余,大致包含五部分内容。
开篇为“人之初,性本善”,然后说教和学的重要性。
从性善论出发论述教与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孟子以来儒家传统的教育思想和逻辑。
它在唯心主义的形式中,包含着大量合理的内容和有益的经验。
《三字经》里有些话说得十分深刻,确实能打动人心,因而成了广泛传诵的格言,至今仍不失其教育意义。
如: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第二部分,介绍儿童须知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基本的数目和名物知识。
这是根据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要求(《三字经》作者将其概括为“首孝悌,次见闻”),对儿童进行德智两方面的启蒙教育。
在德育方面,主要讲封建的“三纲”、“五常”、“九族”、“十义”,今日儿童教育自不可取。
但是象“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司礼仪。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等话,今天仍有批判继承的意义。
如果我们不拘泥子“温席”、“让梨”的具体情节,也抛弃旧时礼仪的等级内容,而是吸收其中积极的意义,加强对儿童的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以及亲爱他人的教育,不也是很有意义的吗?在智育方面,这部分里介绍了一、十、百、千、万数目,及“三才”、“三光”、“四季”,“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等各方面知识。
第二部分内容很杂,但作者能分门别类,以数字概括出某一方面的内容,极便于儿童记忆背诵。
而且内容浅近,文字通俗,切合儿童启蒙需要,适应初入学儿童智力发展水平。
如: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流行于汉魏南北朝的蒙学教材《急就篇》在介绍名物时往往不惜大量罗列,未能顾及儿童学习能力;后来流行的《千字文》避免了大量罗列的毛病,又出现了介绍名物不够完整、集中的问题。
例如关于家畜只说到“驴骡犊特,骇跃超骧”,文字优美,内容却显不足。
而《三字经》则把”马牛羊,鸡犬豕”概括为“六畜”介绍给儿童,比《千字文》实在,也便于儿童掌握。
第三部分,提出蒙学教学内容和要求,介绍“四书”、“六经”、“五子”。
这部分内容,其他的蒙学教材是没有的。
它提出分阶段读书的目标和要求,起着动员儿童努力读书学习的作用。
它介绍古代学者及其著作,对于普及文化典籍知识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部分,讲述历史,主要介绍历史上的朝代兴替和帝王世系。
这部分内容约占《三字经》总篇幅的四分之一,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的刊本又几次补进了近现代内容。
我国有重视历史的传统。
学习历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弘扬民族文化传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虽然按照古代学校课程安排,读史是大学的任务,在蒙学阶段(小学),根据儿童接受能力,不要求学生去读史、汉、纲鉴等历史著作;但不是说蒙学里就不要向儿童进行历史知识的教育了。
相反,从《三字经》的内容看,儿童初入学就在对他们进行最基本的历史教育了。
《三字经》也起过向社会上广大群众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
这一教育的经验和传统,很值得我们吸取。
最后的部分,讲了历史上一连串的奋发勤学、取得成就的人物故事,勉励儿童努力学习,做一个有为的人。
虽然其指导思想是“学而优则仕”、“显亲扬名”、“光前裕后”一套封建主义的人生哲学;可是所讲的故事多是有启发性的,不无鼓舞儿童奋发向上的作用,而且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成为我国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披蒲编,削竹筒,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缀。
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从以上五个部分的内容看,《三字经》既是蒙学里集中识字的课本,又担负了向儿童进行知识和思想教育的任务。
从知识和思想教育来说,知识教学占的比重更大一些。
思想教育内容,除了进行儒家一般的三纲五常、九族十义的宣传外,主要是进行勤勉读书、学习做人的教育,同本书识字和知识教育的任务结合紧密,适合初入蒙学儿童的特点。
宋代理学盛行,南宋理宗以后,理学被奉为官方正统思想,朱熹被捧了出来。
纵观《三字经》全书,无一语搀入理学性命天理,主敬灭欲的说教,显得比较亲切,这是难能可贵的。
把识字教育同知识、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是我国编写蒙学教材的好传统。
《三字经》将三者揉合得更为紧密,比较切合儿童程度,胜过以前的《急就篇》和《千字文》。
从语言方面说,古代蒙书里,《弟子职》是四言,《急就篇》有一部分是三言、四言,主体部分是七言,《千字文》、《蒙求》等都是四言。
《三字经》全用三言,更便于儿童朗读背诵,这可以说是一个创造。
它继承了古代蒙学教材应用整齐韵语的传统,又有所突破和创造,是很不简单的。
因为只用三言,又要表达出丰富的内容,很容易露出牵强硬凑的痕迹,或者写的艰深难读,或者贫乏呆板。
《三字经》基本上避免了这些很可能产生的缺陷。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拿文言的标准看,《三字经》的语言是相当通俗的,无论如何,比《千字文》通俗的多;除了个别的句子外,没有勉勉强强硬凑字数,硬押韵的毛病。
从句法上来看,可以说得上是灵活丰富,包罗了文言里各种基本的句式,既有训练儿童语言能力的作用,又使全书的句子显得有变化,样式多,不枯燥。
举例来说,有些是三个字成句的,……有些是六个字成句的,……也有些是十二字成句的,……从词语的组织来看,几种基本结构,如动宾、偏正、联合,都多次用到;基本的虚词,如‘之’‘乎’‘者’‘以’‘而’‘则’‘于’‘且’‘虽’‘既’‘苟’‘所’都反复出现。
”总之,无论就内容论,或就语言论,《三字经》的编写都是十分高明的。
它继承传统,又后来居上,成了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因此,这本《三字经》一编写出来,很快就流行开来,从元明到清末民初,一直广泛流传,有各种注释本,有配以图画印刷精美的版本,还有供兄弟民族儿童使用的满汉对照本、蒙汉对照本。
《三字经》的写法也被移植到其他领域,于是有各类《三字经》出版,如《时务三字经》、《历史三字经》、、《地理三字经》、《医学三字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