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优秀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大”和“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大”和“小”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并能用“大”和“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教学图片3. 教学卡片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初步感知“大”和“小”的概念。

2. 新课教学(1)讲解“大”和“小”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进一步理解“大”和“小”的含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大”和“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3)通过游戏、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大”和“小”的认识和运用。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2)让学生用“大”和“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4.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大”和“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对“大”和“小”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大”和“小”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

3.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学习的热爱。

第10课《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0课《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一些疑问。这说明我在讲解过程中可能没有完全覆盖到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努力调整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收获知识、快乐成长。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认识到事物的大小是相对的,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大小的事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词汇学习:本节课的核心词汇为“大”和“小”,学生需要掌握这两个汉字的读音、结构和书写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词汇如大象、小猫等。
举例:通过图片展示、实物举例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大”与“小”的概念,并在课堂上反复练习,确保学生熟练掌握。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大”和“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大”和“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大还是小》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大”和“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对各种大小事物的描述和讨论都非常热烈。以下是我对这次教学的一些思考: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比较两本书的大小,并讨论它们的用途。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大’和‘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十课《大还是小》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十课《大还是小》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十课《大还是小》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本课是《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十课,是一篇教学型故事。

通过讲述兔子和乌龟之间争夺红萝卜的故事,引导孩子们学会认识和理解大、小的概念,进一步增强孩子们的比较观念与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情境理解大、小的概念;2.学生能够用正确的口吻朗读课文;3.学生能够把握语文文章的大意;4.学生能够在阅读理解中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如标点符号、基础词汇等)。

3.教学重点1.了解大、小概念;2.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

4.教学难点1.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情感;2.如何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法师看黑板上的“大”和“小”两个汉字;2.故事朗读:教师用恰当的语言和语气朗读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情感;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景,讨论红萝卜的大小,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4.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和回答课文中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故事的理解;5.课内训练:教师让学生按要求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方法本节课采取“情境教学”和“任务型学习”等方法。

1.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绘画、故事朗读等多种情境,更好地感受大、小的概念,激发学生兴趣。

2.任务型学习:通过阅读理解和训练等任务,巩固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流程及设计1.整体设计本节课分为“情境体验”、“教师讲解”、“任务练习”和“诊断评价”四个环节,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2.流程设计环节时间安排活动设计情境体验5分钟显示大、小汉字,通过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含义教师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录音,朗读故事,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大意;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情景回答问题任务练习20分钟1. 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红萝卜的大小;2.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诊断评价5分钟教师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回顾当堂课程,并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掌握讲解的重点;3.课堂互动设计1.课前热身:教师可通过显示大、小汉字、看图片进行热身,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含义。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并理解老师和同学的话语,能使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速与人进行交流。

2.能正确识别、阅读、书写文章中的常见字、词语,并理解文章的基本含义。

3.能把所学的词语和语句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4.能通过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词语“大”和“小”的意思和用法。

2.课文的理解和朗读。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大小概念的抽象性。

2.如何引导学生讨论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在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教学用具,打开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打开课本第5页。

教师可先分发一些写有“大”或“小”字的卡片,让学生根据图片的大小分类出正确的卡片。

2. 呈现在教学开始时,老师将课文《大小》的视频或文本呈现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仔细观看或听读。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先阅读生字,并让学生自主尝试理解课文。

3. 梳理在学生观看《大小》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暂停视频或稍作讲解,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把课文中一些较为难理解的内容揭露出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4. 引导在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教师可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就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进行讨论。

在此过程中,教师使用巧妙的引导方式,让学生参与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5. 总结当学生们发表完对班级规则的大小利弊的看法后,教师做总结。

教师会向学生发放小纸条,让学生在纸条上简单总结讨论结果,并将纸条收集起来。

然后,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进行回顾,以激励学生继续探索、学习。

6. 作业教师可要求学生阅读《大小》课文的故事梗概,然后完成有关文中词语“大”和“小”的理解题目,可适当扩展作业。

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获得的词汇和知识。

五、教学资源1.《大小》视频或课本文本2.“大”和“小”字卡片3.电子白板4.小组讨论用语的培训5.学生用笔、纸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们对课文中的“大”和“小”字的使用有了更好的认识,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们也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自我控制能力和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大还是小 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10课 大还是小 教案

10 大还是小(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时、候”等12 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

会写“自、己”等4个字。

(教学重点)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体会“我”矛盾的内心世界。

(教学重点)3. 结合生活体验,说出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课时 2 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时、候”等12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

会写“自、己”2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Ⅰ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图画导入。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图中的小朋友有时觉得自己很大,有时觉得自己很小。

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板书:大还是小)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 出示字卡“大”。

师:小朋友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大)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3. 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太小,是不是别人就听不到了?所以我们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大、小)4. 质疑:你认为现在的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指名回答)Ⅱ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 自主探究学习。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词语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生字的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生生互评。

2.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交流。

3. 检查初读情况。

(1)听范读,指名读课文,教师正音。

重点指导前鼻音“很”、平舌音“自”、翘舌音“时、穿”等。

(2)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预设:主要讲了文中的小朋友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大,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Ⅲ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 学习本课生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大还是小一、教学目标1. 正确认读“大、小”等11个生字,会写“大、小、多、少”4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大”和“小”的对比关系。

3. 结合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4. 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学习:《10大还是小》2. 生字词学习:大、小、多、少、左、右、上、下、前、后、里、外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词,会写“大、小、多、少”4个字,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2. 教学难点:理解“大”和“小”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老师出示一幅画,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画面内容。

b. 引导学生发现画中的物品有大有小,引出课题《10大还是小》。

2. 学习课文a.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b.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c. 老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正确认读、理解词语。

3. 理解课文a.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

b. 学生举例说明“大”和“小”的对比关系,如:大象和老鼠、大山和石头等。

c. 老师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拓展活动a. 老师出示一些实物,让学生进行“大”和“小”的比较,巩固对词语的理解。

b.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大小、多少”的接力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课堂小结a.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重点知识。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激发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6. 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a. 抄写生字词,加强对生字词的记忆。

b. 家长协助,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进行“大”和“小”的比较,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

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大还是小》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式结构。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涵盖比较级的构成,比较级的用法与最高级的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并正确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式结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逻辑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比较、爱思考、爱表达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式结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运用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句式结构。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的课文原文。

2.教学用具:图片、实物等。

3.教案、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大”、“小”概念的思考,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课文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大还是小》,引导学生找出句子中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并理解句子的意思。

3. 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引导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和用法。

4. 练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练习,完成相关练习题,以巩固所学内容。

5. 拓展通过举一些真实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找出比较级和最高级的运用,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2.总结课上的重点,写一篇小结。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示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以上是小学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认识数词“十”,并掌握“十”与其他数字的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能正确理解和运用数词“十”在语境中的意义。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思考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数词“十”及其在比大小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理解“十”的意义及其表示的数值大小,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抽象认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教学板书2.教学实物:10根数杆、不同数量的物品3.教学素材:挂图、数字卡片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数词“十”,并与其他数字进行比较,引发学生对数字大小的思考。

2. 学习“十”的读音和书写教师板书“10”,让学生模仿朗读,并要求学生举手说出数字“十”在计数中的位置。

3. 比较大小利用数杆等实物,比较“十”与其他数字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十”的含义及其数值大小。

4. 操练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熟练掌握“十”在比较大小中的运用,巩固所学内容。

5. 温故知新通过游戏或趣味活动,复习巩固本课所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十”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五、课堂检测设计简单的测验题目,检测学生对“十”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帮助学生纠正。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练习。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一起观察身边的事物,练习使用数词“十”进行计数。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较为简单,但要求学生对数字的理解能力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巩固基础,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数字的含义和用途。

以上就是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词“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一、课文简介本篇课文为一年级上册的第十篇课文,题目为《大还是小》。

通过对比不同物体的大小,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世界,并学会用“大”“小”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1.能听懂、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大”“小”概念。

2.能够用“大”“小”来描述物体的大小。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大”“小”的描述词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大”“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大”“小”概念,正确运用描述词语。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课本和教案。

2.图片或实物,辅助学生理解“大”“小”的概念。

3.PPT或板书,用于呈现关键词和例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物体和小物体,请学生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小。

2. 学习课文(15分钟)•带领学生一起朗读《大还是小》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解释生词,重点解释“大”“小”等描述词语。

3. 活动一:辨认大小(20分钟)•准备一些大、小物体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进行配对,辨认物体的大小。

•老师指出物体的大小,并引导学生用“大”“小”进行描述。

4. 活动二:描述大小(20分钟)•让学生分组,给每组发放不同大小的物体,让他们用“大”“小”进行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5. 总结(10分钟)•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课文内容,强化“大”“小”概念。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描述大小。

六、课堂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用“大”“小”进行描述,并写成小作文。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注意学生对于“大”“小”这两个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使用。

•需要结合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大”“小”这两个词语的应用。

八、拓展延伸•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大小关系,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大”“小”的认识。

以上就是对《大还是小》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本能帮到您。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歌曲《快快长大》的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并提问: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2.出示字卡“小”,请学生小声地读这个字。

3.教师讲解: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下课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要小。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4.自由交流:请你也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大”,什么时候用“小”?5.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呢?6.导入: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题)7.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8.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0课 大还是小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0课 大还是小  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10课《大还是小》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课文《大还是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大”和“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细节的品质,使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态,使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用“大”和“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概念,如“大”和“小”。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事物。

(2)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事物有大有小,从而引出课题《大还是小》。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词和抽象概念,帮助学生理解。

3. 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用“大”和“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1)教师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大”和“小”描述问题情境中的事物。

(2)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5. 总结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用“大”和“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写一篇短文。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大还是小》。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判断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还是小》课文。

•教具:图片卡片、大小比较示例物品、黑板、粉笔等。

•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和小的区别,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0分钟)•呈现《大还是小》课文内容,阐述大和小的概念。

•通过示例物品展示大小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行寻找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并用文字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组内不同小组员的观点,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体会大小比较的概念。

•带领学生玩大小比较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5分钟)•回顾当天学习内容,强调大和小的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大小比较的事物。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事物,写出大小比较的体会。

•要求:用文字描述,字数不少于50字。

五、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大还是小》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课文(三) 10 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三) 10 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大还是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够流利地用普通话进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明白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既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也有帮助别人的时候,从而激发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书写。

2. 教学难点:理解“大”和“小”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含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我们自己去判断和处理。

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帮助别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大”和“小”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处理的。

2. 板书课题:大还是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

3. 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体会课文的情感。

4. 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学习生字词1. 学生自学生字词,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

2. 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大还是小》,通过朗读和理解,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本课的生字词,掌握了正确的书写方法。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理解“大”和“小”的含义。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深入学习课文,理解“大”和“小”的含义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大”和“小”分别指什么?2.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的大小。

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

2.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大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相关教材2.教学投影仪和相关课件3.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学生们的练习本和铅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大还是小的概念,引入本课主题。

2.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区别。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让学生跟读课文《大还是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让学生互相讨论,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大小概念。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小组内不同物体的大小。

2.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激发其他小组的思考。

第四步:语言拓展(15分钟)1.教授一些描述大小的形容词,让学生举例使用这些词语。

2.练习一些与大小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探讨大小的概念,加深印象。

五、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大还是小》,正确表达大小的含义。

2.家长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不同物体的大小。

3.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相关题目。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大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以上就是针对《大还是小》这篇课文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敗散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字词:大、小。

•理解课文内容,能熟读课文。

•理解小学优生学习内容,能听写生字生词。

能力目标•能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的描述和比较。

•能听懂简单的故事并进行表述。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物的认同感和情感的认识,引导学生关注待人接物的细节。

•培养学生对大与小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小事物的观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大与小的概念。

•让学生认识字词大、小,并掌握其用法。

难点•让学生能够用大与小进行描述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课件、图片。

•课件:小学优生。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入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关于大和小的,你们能猜一猜这个故事讲的是什么吗?第二步:学习1.听故事《大还是小》。

2.学唱故事歌谣。

第三步:讨论1.老师提问:故事中的大和小是谁?你们能分别用大和小来描述一下他们吗?2.学生回答问题。

第四步:操练1.老师呈现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大的物品和小的物品。

第五步:拓展1.让学生自由选择大和小进行描述。

第六步:归纳总结1.老师让学生归纳大和小的概念。

2.让学生小学优生后进行对比。

五、课后作业1.课后跟读《大还是小》课文。

2.根据所学大和小的知识,描述家中的一件物品的大小。

3.准备小学优生课文进行听写。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大和小的认识增加了,能够用这两个词来描述事物,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

但是在故事内容的理解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进一步加深练习和巩固。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13篇)

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13篇)一年级上册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认识“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等11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自己的成长三、课文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是大还是小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是大还是小的课文吧。

”2. 师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10 大还是小”。

3. 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复习回顾,质疑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11个生字,今天就来玩摘苹果的游戏,谁先来?”1、学生逐个摘下自己喜欢的苹果并读出来。

(指名读,全体生跟读)2、课件出示这11个生字,全体学生一起读。

五、学习生字(学习“自、己”两个生字)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自”,请学生观察“自”,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每一横的距离都是一样多,中间两横没有挨到横折的折。

”师补充:“横要写平,竖要写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隙要均匀,里面两横不能挨到横折的折。

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

师说“一笔撇”,学生跟着说:“一笔撇”,师说:“二笔竖”,生说:“二笔竖”,师说:“三笔横折”,生说:“三笔横折”,师说:“四笔横”,生说:“四笔横”,师说:“五笔横”,生说:“五笔横”,师说:“六笔横”,生说:“六笔横,zì 、zì 、zì 。

”再出示第二个田字格里的生字“己”,请学生观察“己”,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竖弯勾要写弯一点。

”师补充:“它是一个独体字;整个字是上窄下宽,这个竖弯勾要园转,不能写直。

”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

师说:“一笔横折”,生说:“一笔横折”,师说:“二笔横”,生说:“二笔横”,师说:“竖弯勾”,生说:“竖弯勾,jǐ、jǐ、jǐ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小学课堂教学教案授课教师:授课时间:三、指导书写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检杳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学习生字“时、候、觉、得、自、己、很”。

(2)学习“穿、衣、服、快”。

指导书写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4.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1)学习生字“时、候、觉、得、自、己、很”。

①出示句子: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相机出示生字卡片:时、候、觉、得、自、己、很)②指名读生字,齐读。

③讨论交流: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他们认识双人旁。

④学生反复练读第1自然段。

⑤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2)学习“穿、衣、服、快”。

①教师出示课文插图,理解“穿衣服”的意思。

(相机认识部首“亠、忄”)②出示4个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③讨论交流:你是如何记住这些生字的?④要求学生分别给这四个字组词。

⑤朗读课文句子,结合句子理解“快点儿”的意思。

5.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6.指名读,小组内互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同桌互读,纠正读得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学生自学生字词指名读生字,齐读讨论交流学生汇报学生反复练读指名读,齐读讨论交流学生分别给这四个字组词指名读,小组内互读,齐读四、课堂小结学习“自、己、衣”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课堂小结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二、入境入情,感情朗读第二课时复习导入,激发兴趣感情朗读1.学习第1〜4自然段。

学习“自、己、衣”的读音、笔画数,以及书写顺序。

2•师生交流:怎样把字写得更漂亮?教师范写并强调:“己”的最后一笔不能冒头;“衣”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相互呼应。

3.学生先描红,再自由练写。

4•组内评议,写得好的奖励一颗小星星。

四、课堂小结组织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指名朗读课文。

二、入境入情,感情朗读1•学习第1〜4自然段。

(1)要求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学生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辨认大小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材料的动人性。

二、教学准备
准备好教学用具:图片、实物、PPT、黑板、彩笔。

三、教学内容
1.导入环节
老师出示两个物品,然后问学生它们大小的概念:“如果说这个苹果大,那这个橙子呢?”,“如果说这个橙子大,那这个汽水瓶呢?”等。

2.学习环节
(1)教师出示两座蓝色实验盆和一个小红色水杯,问:“你们看这两座盆大小是否相同?小红水杯和哪个盆大小相似呢?”,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2)教师展示两个水果盒,一个大,一个小,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使用描述词语句:“这个盒子大,这个盒子小”。

(3)老师出示两个球,一个大的足球,一个小的篮球,帮助学生理解大小概念。

(4)老师给学生出示具有等级大小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辨别能力。

3.讲解评估环节
(1)老师出示物品,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表达物品的大小。

(2)老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说出这张图片是由大到小排列还是由小到大排列。

四、教学后记
大小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辨认的概念,学生们需要从生活中开始,在教师指导下,逐渐提高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通过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区分大小的技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

3.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大小。

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小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大小。

2.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大小对比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进行一些与大小有关的游戏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大小的兴趣。

2.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 学习课文让学生依次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大和小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简单语言表达。

6. 操练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重新述说课文内容,加深对大小的理解。

7. 拓展展示一些有趣的大小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8. 总结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大和小的区别,强化学习。

六、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实验室进行大小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大或小的事物,用图片或文字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学生表达上需要更多引导和练习。

可以在训练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大小的过程中多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大还是小
教材解读: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孩子们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为一个独立的人。

与此同时,他们也离不开父母的呵护。

课文通过 3 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文章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

第二自然段的“大”,第四自然段的“小”,就是这种矛盾的具体体现。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其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时、候”等 11 个生字和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 3 个偏旁;会写“自、己”
等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会写“己、衣”等
字。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识“时、候”等 11 个生字,能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进行识记。

学习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 3 个偏旁;会写“自、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学习质疑并能通过自读自悟解读疑问。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出示字卡“大”。

大声读这个字。

说说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
2.出示字卡“小”。

小声读这个字。

(生读:小)
提醒: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

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3.同时出示字卡“大小”,一起来读一读。

4.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
5.过渡: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文题目)
6.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二)自主探究学习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
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
②识记生字:
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

)
③我来考考大家: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

”(穿)
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

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
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四)指导写字(自、己)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找找两个生字的共同点。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五)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出示自探提示二。

(1)再次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标出相关语句。

(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

2.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

教师巡视。

3.指名展示朗读。

4.上到这里,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你有新的疑问吗?
预设疑问,下节课研读。

(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
(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六)课堂总结
1.说说自己的收获。

2.学生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