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5月东岳论丛

May.,2006

第27卷 第3期

Dong Yue T ribune

Vol.27 No.3

【社会热点问题研究】

[收稿日期]2006-01-08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批准号:05JDJ 13)。[作者简介]宫晓霞(1965-),女,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副教授。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宫 晓 霞

(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关键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摘 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较大。近几年来,由于改革的重心向城市转移,其差距进一步拉大。

2004年城乡居民之间名义收入比率达到了3.21,这还不包括城市居民享有的一些津贴及社会保障,而世界上大多

数国家城乡居民之间名义收入比率仅为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十分不利,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缩小此差距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立足国情、明确目标、针对农民的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进而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06)03-0176-0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与此同时,城乡,这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十分不利,因此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途径有许多,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就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以工补农”、“以乡养城”的城市偏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这种差距延续到今天不仅未被消除,反而进一步扩大。

1978年城乡之间名义收入比率为2.56,这还不包括城镇居

民享有的各种实物性补贴。之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收入增加,在80年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缩小的状况,1988年城乡之间的名义收入比率降到11842。但后来随着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从1990年开始,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再次扩大,1998年达到了2.86。

1999年,由于政府提高了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城乡居民之

间的收入差距下降为2.71,比1998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后来随着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下降,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再次上升,2001年为2.9,2002年为3.11,2003年为3.

23,2004年为3.21,这还没有包括城市居民享有的社会保

障、住宅津贴、教育补贴、交通补贴等等。如果考虑上述因素,城乡居民真实的收入差距可能达到6倍左右。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常为1.5,因此我国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相当大的。而且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并不是在城乡居民收入都比较高的基础上形成的,而是在农民收入极低的基础上形成的,这样的收入差距如果长期存在,必然会对整个社会发展带来极大的不利,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化解。

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其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比较重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忽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导致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处于严重失衡状态。与城市相比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保障项目少。以社会保险为例,城市职工普遍享受到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而农村只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了养老保险,个别地区实行了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在农村几乎是空白。二是保障水平低。1991年到2001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支出占G DP 的比重平均为15%,已经达到了某些发达国家70

6

71

年代的社会保障水平,而农村只有0.18%;2001年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为1324元,而农村人均只有13.2元,城市人均社会保障支出是农村的100倍。三是制度化程度低。目前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强制推行,并建立在权利和义务对等的正式制度基础之上;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则是自愿参加,并在小范围内推行,没有形成正式制度。

由于中国实行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制度,促使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使广大农民享受到“国民待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居民个人取得的收入会出现较大的差距,而收入的过分悬殊就涉及到社会公平。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劫富济贫”的制度,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它可以调节劳动者个人之间收入过大的差距,从而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一方面通过对高收入者多征收税款,对低收入者少征收税款,来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另一方面又通过再分配向低收入者或丧失收入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障,从而达到了调节公民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

2.有利于农民向城市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由于农业是既有自然风险又有市场风险的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依靠种田致富的可能性不大,只有让农民向城市转移,从事第二、第三产业,才能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但由于进城务工的农民享受不到社会保障,而其承包的土地作为失业和养老的最基本的保障,即使无暇顾及也不愿意放弃,导致大片耕地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严重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只有为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了其养老、医疗、失业等后顾之忧之后,才能彻底的将他们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破釜沉舟”进入城市,把土地交给种田能手,这样才能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3.有利于增加农民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为农民增收提供条件。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拥有的人力资本越多,个人的收入水平往往越高,而中国城市居民和农民拥有的人力资本差别过大,这也是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如2002年人口普查表明,农业部门12%为文盲与半文盲,而其他行业仅为3%;城乡之间人均受教育的年龄分别为9.5年和5.8年,文化程度的差异使农民掌握的人力资本比城市人少,这就为农民进城找工作以及为农业经营的集约化、技术化、效益化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要增加农民收入就要提高农民受教育与培训的程度,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政府除了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直接投资之外,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是重要举措。因为当农民解除了养老、医疗等后顾之忧之后,农民的支出结构就会发生变化,他们可以把更多的支出用于教育子女,用于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4.有利于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目前我国城乡实行不同的计划生育政策,城市“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而农村则一般可生两个。农民本来收入就少,生育的子女比城市多,负担系数当然就大,人均收入水平和城市相比更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更大。有关专家指出: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减少农业人口,中国农民收入过低的原因就在于种地的农民太多。要想减少农业人口,除了有计划地让农民向城市转移外,还要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关键在于,要为不生育或少生育的父母将来提供养老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使农民解除将来养老的后顾之忧,有利于落实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政策,这对于减少农村人口,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人均收入奠定基础。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一)立足国情,明确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国情。目前我国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一国情决定了当前我国应按照城乡统筹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相互协调。这里所说的城乡统筹并不是城乡统一,不是城乡社会保障的内容、方式和标准完全统一,而是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从实际出发,实行城乡有别的策略,按照分阶段、逐步完善的原则,逐步改变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失衡状态[1]。

(二)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分别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了促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应根据农民的不同特点分别实行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1.针对失地农民,应实行土地换保障,建议由征地单位一次性的为征地农民全额缴纳社会保险(医疗、养老),保障的标准可借鉴上海市的经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城保”或“镇保”,但政府应就参加“城保”或“镇保”的条件制定严格的附加原则和标准[2]。

2.针对农民工,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要根据农民工自身的特点、需要和目前的条件,分类分层,循序渐进,逐步解决农民工最需要、最迫切的社会保障问题。首先要建立工伤保险制度,这是目前所有类型的农民工都迫切需要的。其次建立医疗保险制度,尤其是大病保险是农民工的现实需要[3]。第三要建立社会救助制度,使农民工一旦遭遇到意外事件(天灾人祸、失业、合法权益遭到侵犯等)能得到应有的帮助。目前社会救助制度应包括农民工的应急救助(天灾人祸、失业而身无分文)、法律援助等。第四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并根据农民工的特点,分类设计方案。对于在城市已经生活多年,有稳定的职业、固定的收入和住所,只是他们的户口不在城市的农民应视同城镇居民,将他们的养老保险纳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其养老费的缴纳办法和城镇职工相同;对于流动性比较大,无稳定职业、固定的收入和住所的农民

771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