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四组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四组课文教学例谈一、我的认识 1. 第三组教材特点整体情况分析本单元主题是“中外童话”。一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其中两篇课文为精读课文: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巨人的花园》、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写的《去年的树》;另外两篇是略读课文:保加利亚作家埃林彼林写的《幸福是什么》、中国作家吕丽娜写的《小木偶的故事》。除了《去年的树》这则童话之外,本组课文整体上篇幅都比较长,内容形象生动,适合孩子阅读。 2.学生基础分析“不是零起点”――童话是学生很喜欢的一种文学样式。之前他们已经接触过很多课内外的童话,积累了大量对童话这种文体的感性认识。所以本组课文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建立和提升对童话这种文学题材的认识。 3.单元学习目标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开展综合性学习: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教材简析:第9课:《巨人的花园》作者:英国作家王尔德。“童话的完美之作”主要内容: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自己的花园里玩耍,很生气,他在花园周围筑起了高墙,将孩子们拒于墙外。从此,园里花不开,鸟不语,一片荒凉,只有冬天永远留在这里。一天,孩子们从墙洞爬进来,春天也就跟着孩子们来了,园里立刻变得生机勃勃。当他把孩子们再次赶出花园之后,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后来,在小男孩的启发下,巨人醒悟了,随即拆除了围墙,花园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第10课:《幸福是什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写作。故事讲了三个牧童在智慧女儿的指引下去寻找什么是幸福。十年后他们通过自己的经历明白了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第11课:《去年的树》本文是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是一篇拟人体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

去年的歌。第12课:《小木偶的故事》主要内容:老木匠做了一个小木偶,并在小木偶的脸上添上了一个“笑嘻嘻”的表情,以为只要会笑小木偶就会永远快乐;接着写小木偶在着急、生气、委屈甚至是痛苦、伤心时也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因而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系列挫折;最后写小木偶在女巫的点化下,拥有了所有的表情,此时他发出了内心的感叹:“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二、我的体会常见问题问题1:本组课文人文气息浓郁,受此影响,教学重点容易忽略语文本体目标,一味地停留在对童话主题的感悟上;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感悟为主,朗读、练笔等语文实践活动安排太少。――“无边感悟萧萧下,不尽人文滚滚来!”“新语文”倡导者,儿童文学作家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指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在语文课上过于强调人文性和文学素养的教育。”童话是儿童非常喜爱的文学样式,学生之前接触过大量的课内外童话作品,储存了丰富的感性认识。这样的学习“不是零起点”童话语言生动,故事浅显,读懂童话、理解主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不是难点。具体问题表现为:从文本的感悟、口语交际到小练笔、习作,过多地对童话主题含义进行感悟;对文本的人文内涵挖掘过深、过细;朗读活动安排太少,过于强调感悟和讨论;练笔等语文实践活动量太小,有的成了点缀或者调整课堂教学时间的可有可无的一个环节。例如:《去年的树》一课,很多老师的教学重点定位在对文章所蕴涵着的主题的感悟,学生的感悟结果丰富多彩:诚信;友谊;环保;无私奉献……《巨人的花园》:把重点定位在对巨人那句话的感悟上:“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这样的目标,学生经过简单的几遍朗读就能够做到,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度不大。问题2:教材中的教学目标比较宽泛,操作余地大,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造成教师对目标难以把握,各自的理解差别比较大,不够集中;目标的多样容易造成教学内容过多,没有重点,教学方法多样,不容易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益。以本组习作练习为例:本单元的习作目标是:学会自编童话或者续编童话,重点是能根据几种动物和几个物体展开想象。分析这个目标,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理解:(1)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童话的语言来编写童话。即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2)

语言表达比较流畅,续编的故事能够与前文紧密联系,情节不能脱节,续写合理。(3)根据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展开想象自编童话,只是一个对学生思维品质上的要求,或者说是对学生编写童话的方法上的要求。(4)这个习作目标还要求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把握几种常见的童话类型:常人体童话、拟人体童话……(5)通过“我的发现”和“口语交际”等版块,我们可以梳理出本次习作要求还隐含着一个目标:能够有机地运用自己在阅读本组课文中的一些发现,但是要求不够清晰,不够具体。(6)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对学生能力上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三、我的建议建议一:充分挖掘文本中的语文本体目标以第9课《巨人的花园》为例,我们可以发现文本中以下几个语文本体目标:课文中对比的写法:景色描写的对比;巨人对待孩子们态度、情感上的对比等。语言的口语化特点:联系作家王尔德的生平事迹和他的其他作品,我们可以发现他是一个口才极佳、善于演讲的作家。联系本篇课文,我们可以发现他的作品表达流畅,讲述性和口语化特点非常明显,读来非常上口。(《快乐王子》等作品)语言形象生动,极具画面感:“……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与此同时,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花园又被冰雪覆盖了。”建议二:加强朗读和积累,感受作品的形象,寻找合适的切入口四年级学生的主导思维是形象思维。在学习童话的过程中,首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朗读,从而感受文本丰富的形象,进而品味作品的表达方式,积累精彩的语段,或者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等。《巨人的花园》关于景色描写的相关段落语言非常精彩,教学中可以带领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的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想象当时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想到的画面,通过朗读来感受由于巨人的态度不同而造成的前后景象的不同,背诵积累精彩的语段。《去年的树》运用白描的手法,文本中留下了很多空白。通过四次对话,推动情节的发展,角色的情感变化明显:第一次:好朋友之间依依惜别、难舍难分:树(请求、期盼):“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鸟(语气坚决):“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第二、三次:鸟儿急切询问好朋友下落,心中焦急,逐渐失望。第二次(焦急地):向树根打听第三次(更加急切):向门先生打听,门的语气则是很平常,因为在木材厂,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