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畜的古代分类研究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模板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五谷”“五牲”“六畜”“八珍”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
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
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
”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古代食器举隅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
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古代炊具举隅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
古代“六畜”之一——狗
古代“六畜”之一——狗
余孚
【期刊名称】《古今农业》
【年(卷),期】1995(000)002
【摘要】狗是我国传统的六畜(马、牛、羊、鸡、犬、豕)之一,古代大者称“犬”,小者称“狗”,别名“地羊”、“黄耳”。
在动物学里属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犬属。
狗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之一。
狗的驯化,国外资料认为,在美洲约有10400年的历史,英国约9500年,土耳其约9000年,澳洲约8300年,我国约有近8000年的历史。
据考古发掘的不完全统计,河南新郑裴李岗及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均发现有狗的残骨,磁山有18块,属于9个个体,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狗的残骨属于12个个体;其它如陕西西安半坡、辽宁大连
【总页数】9页(P70-77,2)
【作者】余孚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29.2
【相关文献】
1.从蕴含五谷、六畜、农业工具信息的汉字看古代农业文明 [J], 牛清波;高艳利
2.试论中国古代六畜之外的动物畜养 [J], 杨海林;武仙竹
3.从"五谷"、"六畜"、"农业工具"看古代农业文明 [J], 牛清波;牛振
4.“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古代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化沿革 [J], 伊羽雪
5.“毋伐树木,毋动六畜”——古代野生动物保护的文化沿革 [J], 伊羽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说文解字》看六畜
从《说文解字》看六畜【摘要】:六畜是人工饲养的六种牲畜,即马、牛、羊、猪、狗、鸡。
它们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章从《说文解字》入手,介绍了与六畜有关的部首和文字,从文字的角度揭示了六畜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关键词】:《说文》;六畜;生活;部首“六畜”一词,屡见于《左传》、《周礼》等先秦典籍。
《三字经》有:”马牛羊,鸡犬豕。
此六畜,人所饲。
”六畜指人工饲养的六种牲畜,指马、牛、羊、豕、犬、鸡。
《周礼·天官·庖人》:”掌共六畜。
”郑玄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
”贾公彦疏:”掌共六畜者,马、牛、羊、鸡、犬、豕。
”六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面我们就从中华书局63年影印版《说文解字》来看六畜。
一、《说文》中与六畜有关的部首(一)与马有关的部首与马有关的部首只有马部。
马部解释文字一百一十五个,附重文八个,附新字五个。
(二)与牛有关的部首与牛有关的部首有牛部、犛部、告部和半部。
牛部解释文字四十五个,附重文一个,附新字二个。
犛部解释文字三个,附重文一个。
告部解释文字二个。
半部解释文字三个。
(三)与羊有关的部首与羊有关的部首有羊部、部和羴部。
羊部解释文字二十六个,附重文二个。
部解释文字三个。
羴部解释文字二个,附重文一个。
(四)与鸡有关的部首与鸡有关的部首是隹部和鸟部。
隹部解释文字三十九个,附重文十二个。
鸟部解释文字一百一十六个,附重文十九个,附新字四个。
(五)与狗有关的部首与狗有关的部首只有犬部。
犬部解释文字八十三个,附重文八个,附新字五个。
(六)与猪有关的部首与猪有关的部首有豕部、部、彑部和豚部。
豕部解释文字二十二个,附重文一个。
部解释文字五个,附重文五个。
彑部解释文字五个。
豚部解释文字二个,附重文一个。
《说文》中与六畜有关的部首大约有十五个,这十多个部首下又共包含五百余字,可见六畜对造字有着深远影响,更说明六畜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说文》中的六畜(一)《说文》中表六畜的字《说文》中表六畜的字很多,如同为统称,表猪的字就有”豕、豬、彘、彖”等,表狗的字就有”犬、狗”等。
试论中国古代六畜之外的动物畜养_杨海林
中国士兵问题研究综述43试论中国古代六畜之外的动物畜养杨海林,武仙竹(重庆师范大学 文物与博物馆学,重庆 408100)摘 要:中国历史时期,主要的肉食资源来自于六畜,其中家畜猪在大多数地区为主要肉食对象。
但在家畜之外,人们还曾驯养过多种野生动物。
兽类中有体形巨大的象、牦牛、骆驼,有性情凶猛的狮、虎、熊、豹,有行动迅速的猴、鹿、水獭、猫、兔、黄鼬、果子狸等。
羽族(鸟类)中有鹤、鸭、鹅、鸽、野鸡、鹰、鹞、鸬鹚、鹦鹉等。
水族(水生动物)中有鱼、龟、鼋;昆虫中有蜜蜂、白蜡虫、蟋蟀、蚕、蜘蛛等。
本文以文献史料为基本素材,综合考古发现等研究成果,对我国历史时期六畜之外动物驯养史进行初步考察。
反映出我国古代人们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不仅驯养的动物种类很丰富,而且驯养动物的用途也很广泛,包括为人类提供肉食资源、畜力使用、游戏,以及利用动物技能去对其它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进行开发等。
关键词:野生动物;驯养;资源开发;中国史中图分类号:K8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3)04-0043-09六畜亦谓六牲。
《周礼·天官冢宰》“膳用六牲。
”郑玄注:“六牲,马、牛、羊、豕、犬、鸡也。
”六畜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主要肉食资源。
但在六畜之外,人们亦曾畜养过很多其它动物。
所谓“畜”,是指人类家养的动物。
《周礼·夏官》:“掌畜”,郑玄注:“畜谓敛而养之。
”《诗·小雅·我行其野》“尔不我畜。
”汉毛亨《毛诗故训传》云:“畜,养也。
”中国古代六畜之外的家养动物很多,它们有的在人类物质生活中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如兔、猫、骆驼、鸭、鹅、鱼类、贝类、龟、蚕、白蜡虫等等。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我们在此对其中比较清楚的某些动物,按兽类、羽族、水族、昆虫等四类作一简述。
一、兽类1. 养猴猴在中国的畜养商代时已有。
殷墟王陵西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有一座埋葬驯猴的墓葬,编号M4。
六畜兴旺赏析
六畜兴旺赏析
“六畜兴旺”是一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农村或家庭中各种家畜繁盛兴旺的景象,寓意着家庭繁荣、生活富裕。
这个成语中的“六畜”指的是古代中国传统的六种家畜,即牛、马、羊、猪、狗、鸡。
在赏析“六畜兴旺”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看,“六畜兴旺”反映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特点。
在古代中国,家畜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提供了肉类、蛋类等食品,还为人们提供了耕种、运输等劳动力。
因此,“六畜兴旺”成为了一个象征,代表着家庭或村庄的繁荣和富裕。
其次,从艺术角度来看,“六畜兴旺”也可以被用作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例如,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画家们常常用“六畜兴旺”作为绘画的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现出家畜们的生动形象和生动的场景。
这种绘画形式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够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最后,从现实角度来看,“六畜兴旺”也是一个值得追求的目标。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却是不变的。
一个家庭如果能够拥有健康、快乐的家畜,不仅能够提高生活质量,还能够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综上所述,“六畜兴旺”不仅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成语,还是一个具有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主题。
通过对“六畜兴旺”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魅力,同时也能够激发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
略论中国古代饮食பைடு நூலகம்化研究
黎虎
摘要: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汉唐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把饮食与政治联系起来,是中国古代独特的饮食理念。自古认为治理国家与饮食烹饪的原理是相通的,商代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商)汤,至于王道。”历代传为美谈。据说“伊尹忧天下之不治,调和五味,负鼎俎而行,五就X,五就汤,将欲以浊为清
,以危为宁也。”他借“五味”、“调和”向商王阐述如何成为“天子”的“圣王之道”。《老子》曰:“治大国烹小鲜”。韩非子阐释道:“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是以有道之君贵虚静而重变法,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治理大国要十分小心谨慎,如同烹饪小鱼那样不可随便搅动之。《周礼》以“冢宰”为天官之首,即百官之长。唐贾公彦疏:“冢,大也;宰者,调和膳羞之名。此冢宰亦能调和众官,故号大宰之官。”“宰”遂成为官吏的统称,上至最高政务长官宰相,下至邑里的主管。因为官长需要具备厨师“调和”五味那样的本领。秦代陈平于乡里社日为“宰”,分肉甚公平,受到父老称赞,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因此向国家推荐贤才,必需善于“助和鼎味”者。在《论语》中,“食”字出现41次,“政”字41次,这种巧合说明在孔子看来饮食与政治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牛的用途和黄牛、水牛
中国古代牛的用途和黄牛、水牛王曾瑜【摘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牛作为主要的畜力,除了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外,还可以用于运输.牛的经济价值也非常大,可用于皮革、军器制造、药材等.本文即旁征博引地对牛的广泛用途进行了论证.【期刊名称】《铜仁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18)001【总页数】5页(P110-114)【关键词】中国;古代;牛;用途【作者】王曾瑜【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东城区 1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03牛是中国古代主要的畜力,除了肉乳供食用外,不仅广泛用于农耕和运输,也用于皮革业、兵器制造、药材等。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杜预注“六畜”为“马、牛、羊、豕、犬、鸡”,马为六畜之首,应是指夏、商和西周时对社会经济、军事等的重要性而言。
但从后世的经济状况看来,自出现牛耕以後,牛对古代农业社会的经济价值远大于马,特别是在南方,可以无马,却不可无牛。
据湖北的云梦睡虎地秦墓发现的《日书》甲种《盜者篇》简,证明至少自战国时,已出现十二生肖。
但“午,鹿也”,“未,马也”。
与放马滩秦简《日书》甲种《盗者篇》不同,后者午和未为马与羊。
两书都将巳作为虫。
据东汉《论衡》卷3《物势篇》和卷23《言毒篇》所载,中国人的十二生肖已经定型。
其中龙是传说动物,除六畜之外,另有鼠、虎、兔、蛇和猴为野生动物,应都是中原最常见的动物。
北魏的《齐民要术》卷6介绍“养牛马驴骡”、“养羊”、“养猪”、“养鸡”、“养鹅鸭”和“养鱼”之法,没有专设养兔法,而牛已成众畜之首。
此卷引“陶朱公曰:‘子欲速富,当畜五牸。
’”陶朱公是春秋时的范蠡,参据《太平御览》卷472,乃是《孔丛子》的伪托①观《孔丛子》卷5。
但“五牸”次序已是“牛、马、猪、羊、驴”,与“六畜”的次序不同。
先秦猫和鹅、鸭的饲养肯定不如鸡犬普遍。
《老子·德经》有一句理想国的名言:“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孟子·梁惠王上》说:“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古学研究
年以前心引。但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依据测量的尺寸、和稳定同位素的分析结果 最早的狗可能于距今年左右出现在欧洲地区旧“。迄今为止笔者可以确切无疑地说距 今年左右的河北省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是中国最早的家畜。由于在中国更新 世晚期的多个遗址都发现有狼的化石“。“而南庄头遗址出土的一块犬科动物的左下 颌的齿列长度为 这个尺寸比狼 万方数据期袁靖中国古代家养动物的动物考 古学研究要小。依据笔者对现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 本馆的现生的多个狼的下颌齿列进行测定发现其大致在 左右。这些现生标本都 明显大于南庄头的标本因此笔者认为南庄头遗址出土的这块标本是狗的Ⅲ。。在距 今大约年前的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发现有条狗被分别埋葬在居住地和墓地里旧引 这是当时人对狗的一种有意识的处理显示出当时的人和狗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另外 贾湖遗址的狗的下颌齿列为 左右…小于南庄头遗址的狗。可见狗的齿列长度 随着年代的更新、在人的饲养过程中逐步变短。由于南庄头遗址出土的狗的齿列与 狼的相比已经明显缩短了所以笔者认为中国狗的家养历史不应该停留在南庄头遗址 这个时间段里还可能向前追溯。通过对现代狗的 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 示。如有些研究者认为距今年左右狗已经在中国长江南部被驯化了“。猪家猪的祖先 是野猪。根据国外动物考古学家迄今为止的认识世界上最早的家猪发现于土耳其的 安那托利亚东南部的 遗址其年代约距今年„引。在中国更新世晚期的多个遗址 都发现野猪的化石““…。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家猪出自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通 过存在齿列扭曲的现象、线匝釉质发育不全的标本占较高比例、年龄结构偏年轻、 个体数量占一定比例、随葬猪下颌等一系列判断结果证明距今大约年左右的贾湖遗 址存在家猪这个年代与土耳其的 遗址的年代大致相同。近年来世界上关于猪的 基因研究证实了这种动物极有可能是在各个地区分化的„。中国的资料也证明了这点 如贾湖遗址位于中国北方地区这个遗址出土的猪与同处于北方地区、年代为大约距 今年前的河北省武安县磁山遗址的家猪尺寸比较接近而与年代为大约距今年前地处 南方地区的浙江省萧山县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家猪在尺寸上相差较大引这种位于南方 和北方地区的遗址出土的猪的尺寸差异正好与更新世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野猪化 石差异相对应Ⅲ由此可以认为即便在中国古代的家猪可能也是多中心起源的。绵羊 和山羊绵羊可能由已经灭绝的赤羊或盘羊驯化而成山羊则由野山羊驯化而成 “。绵 羊和山羊可能是在伊朗西南部扎格罗斯及周边地区最早驯化的时间为距今年前“。基 因研究显示山羊可能是单一起源的¨而绵羊则有几个起源地。在中国更新世晚期的 几个遗址里曾经发现过绵羊、盘羊、山羊及山羊亚科的化石”。。但是在进入全新世 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在多个遗址里尽管发现了多种动物遗存却一直没有发现过羊的骨 骼。按照迄今为止的资料笔者认为中国最早的家养绵羊突然出现在距今年至年前的 甘肃和青海一带 ‟鲫‟。比如在属于马家窑文化石岭下类型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 遗址的随葬羊的下颌一“在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的青海省民和县核桃庄马家 窑文化墓葬里发现随葬完整的羊骨架¨…。因为多种原因研究人员在世纪年代发掘那 些墓葬时没有对羊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仅仅是做了文字记录。我们迄今为止也没有 找到那些羊骨因此仅能依据文字记录的考古现象推测它们属于家养动物。在距今年 以来的甘肃省天水市师赵村遗址齐家文化层Ⅲ、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秦魏家齐 家文化墓葬¨和甘肃省民乐县东灰山四坝文化遗址到都发现了绵羊的骨骼在秦魏家 遗址还发现一块绵羊的肩胛骨上面有灼痕与占有关…。尽管在报道中未能提及师
汉维谚语中六畜的文化意义对比研究
汉维谚语中六畜的文化意义对比研究
刘宏宇
【期刊名称】《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9(25)1
【摘要】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文章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时比分析在汉维谚语中的六畜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问的文化特点.
【总页数】4页(P96-99)
【作者】刘宏宇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汉语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33
【相关文献】
1.文化观照下的汉维谚语对比研究 [J], 李芸
2.显性格标记在汉维谚语中句法功能对比研究 [J], 苗德成
3.汉维谚语文化价值取向对比研究 [J], 都力坤·加帕尔
4.汉维谚语文化价值取向对比研究 [J], 都力坤·加帕尔
5.汉维谚语中动物词的象征意义研究 [J], 苏比努尔·吐尔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济南地区农业的发展
从考古发现看先秦时期济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作者:张明达来源:《西部学刊》2021年第22期摘要:济南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成为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区域,农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从该地区考古发现的出土作物、生产工具以及牛耕等信息来看,济南地区在先秦时期的农业作物种类、生产工具、水利灌溉等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出现了农业生产“由采集向种植,由稻作到旱作”的趋势。
虽然也受到了水旱灾害与战争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在先民勤劳的开拓之下还是呈现出了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的趋势。
正因为先秦时期农业的发展与积淀,才使得济南地区在秦汉时期成为了治所之所在,对整个山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先秦;济南;经济;农业中图分类号:K231.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22-0097-03济南地区地处鲁中南低山丘陵与鲁西北冲积平原的交接带上,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复杂多样,多平原少山地,适合进行农业生产。
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认为,当时整个北方气候温暖湿润,现今栖息于亚热带气候地区的动植物在当时广泛生长在河南、山东等北方地区。
平坦的地形与适宜的环境使济南地区成为了早期人类的生活区域,对于农业的发展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一、济南地区先秦时期历史沿革济南因其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古属东夷之地。
春秋战国时期,西周的分封体系逐渐土崩瓦解。
齐国国力逐渐强大并开始吞并周边弱小的邻国,济南地区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了齐国的一部分。
历经齐国数百年的经营,济南地区成为了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郡县制,济南属于济北郡,称历下邑。
汉代改称济南,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
济南郡治设于东平陵(今章丘区平陵城)。
西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以济南郡置济南国。
景帝三年(前154年),济南王刘辟光谋反被诛,国除为郡。
西晋永嘉中,移治历城县,至此济南地区一直成为山东地区最重要的城市,治所之所在。
“五谷”和“六畜”各指什么
龙源期刊网
“五谷”和“六畜”各指什么
作者:侯玉文甫白
来源:《甘肃教育》2013年第13期
“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麦、菽、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
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百谷”“六谷”和“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而各地的作物种类又存在差异所致。
“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
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唐宋以后,水稻在全国粮食供应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已退居次要地位。
明代末年,玉米、甘薯、马铃薯相继传入中国,并成为粮食作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高粱、大豆、玉米,而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所以五谷也泛指粮食作物。
据《左传》记载,“六畜”为马、牛、羊、豕(猪)、犬、鸡六种。
据《周礼·天官·膳夫》记载,这六种动物又称“六牲”,又称之为“六膳”。
古人分类不明确,六畜中的鸡实为家禽。
以后,“六畜”泛指各种家禽、家畜,“六畜兴旺”指养殖业发达。
除马以外,又称为“五牲”,可作祭品。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古代食器举隅
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
古代酒器举隅
尊,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名是一种盛酒器,敞口,颈,圈足。尊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壶,是一种长颈、大腹、圆足的盛酒器,不仅装酒,还能装水,故后代用“箪食壶浆”指犒劳军旅。
角,口呈两尖角形的饮酒器,作为专名是用来温酒的,下有三足,可升火温酒。
觥(gong),是一种盛酒、饮酒兼用的器具,像一只横放的牛角,长方圈足,有盖,多作兽形,觥常被用作罚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杯,椭圆形,是用来盛羹汤、酒、水的器物。杯的质料有玉、铜、银、瓷器,小杯为盏、盅。
卮,一种盛酒器,《鸿门宴》中有“卮酒安足辞”之句。(雅敏)
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
六畜是指哪六畜?
六畜是指哪六畜?导读:本文是关于生活中常识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马;牛;羊;猪;狗;鸡我们的祖先早在远古时期,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和猪进行饲养驯化。
在《三字经•训诂》中,对“此六畜,人所饲”有精辟的评述,“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还有“鸡羊猪,畜之孽生以备食者也”。
六畜中的马牛羊为食草动物。
马是古代战争和交通的重要工具,又是肉食品重要来源之一;属于战略物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来为人们所高度重视。
秦朝颁布《厩苑律》“盗马者死,盗牛者加(枷)”, 意思是盗马的人处死,盗牛的人判枷刑,牛在牛耕时代担负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人们生产劳动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理应受到尊重;羊性格温顺,在古代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在祭祀祖先的时候,羊又是第一祭品,羊更有“跪乳之恩”而受人尊敬。
鸡犬猪为杂食动物。
在人们的现象中,猪往往和懒惰、愚笨联系在一起,除了吃和睡,似乎整天无所事事,仅有“庖厨之用”。
其实猪是人类非常重要肉食品来源,其嗅觉灵敏,一些地方安保上已开发利用;鸡在农业时代的家庭经济中,起到拾遗的作用,雄鸡能司晨报晓,各有其重要性;狗是人类驯化饲养的最早家畜之一。
狗能帮助古人狩猎,是看家护院的好帮手。
狗(犬)忠于职守,是其优点。
其缺点是有点招惹是非,给人有点坏印象,如成语中有:狼心狗肺,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等贬义词。
六畜取长补短,为我们大家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它们全都选入十二生肖中,其他六位是鼠、虎、兔、龙、蛇和猴,后者有的虚无缥缈,有的是动物世界里的精英,甚至令人望而生畏,也有的与人相安无事,更有的却危害四方。
实事求是地评价,还是六畜好,世世代代与人和平相处,已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好伴侣。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
“五谷“五牲“六畜“八珍“五谷”“五牲”“六畜”“八珍”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五牲五种动物,具体所指说法不一:一种指牛、羊、猪、犬、鸡;一种指麋、鹿、磨、狼、兔;还有一种指磨、鹿、熊、狼、野猪。
第一种说法流传较广。
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八珍指古代八种珍贵的食品。
其具体所指随时代和地域而不同。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云:“所谓八珍,则醍醐、麝沆、野驼蹄、鹿唇、驼乳麋、天鹅炙、紫玉浆、玄玉浆也。
”后世以龙肝、凤髓、豹胎、鲤尾、鴞炙、猩唇、熊掌、酥酪蝉为八珍。
(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古代食器举隅簋(gui),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a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簠(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簠簋对举”的说法。
豆,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又称食案,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
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并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1] [2] 下一页”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雅敏)245200安徽歙县二中鲍亚民古代炊具举隅鼎,最早是陶制的,殷周以后开始用青铜制作。
《周礼》六禽考辨
臊 ;秋 行 犊 麛 ,膳 膏 腥 ;冬 行 鲜 羽 ,膳 膏 膻 ”[1](卷4, P88),可 见 所 取 的 是 “禽 ”字 “鸟 兽 未 孕 ”释 义 。 《 周 礼 注 疏 》载 :“以 禽 做 六 挚 ,以 等 诸 臣 。”[1](卷 18,P476)郑 众依据周礼禽献和六挚的释义认为此处的六禽 应为“羔、豚、犊、麛﹑雉﹑雁”[1](卷 , 4,P86) 对 郑 司 农 于 六禽释义加以否定。但六禽为“雁、鹑、鷃鸡、雉、鸠、 鸽”这一观点为后世沿用①,无论是禽鸟谱书或六 禽中专门的研究②, 六禽这一说法都被用来强调 禽品之珍贵。 本文所用即为集注所定义的六禽,
孙 笑 颜 ,女 ,南 开 大 学 历 史 学 院 2017 级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为 中 国 社 会 史 、明 清 史 。
100
《周礼》六禽考辨
以此展开。 一、雁、鹅辨析 古籍中的鹅可泛指鹅、雁和天鹅三种,而三
者间有诸多异同,需加以甄别。据李时珍《本草纲 目》定 义 鹅 ,“绿 眼 黄 喙 ,红 掌 善 斗 ,夜 明 应 更 ”[1] 。 (卷47,P1292) 鹅依毛色分苍、白 二 属 。据 载 白 鹅 食 草 , 苍鹅食虫,或因其食性不同,膳用功效亦有所差 别,因此有白鹅辛凉无毒,苍鹅冷有毒发疮肿之 说 [2](卷 。 47,P1293) 鹅 、雁 本 同 宗 ,关 于 二 者 的 区 别 ,典
鹅,《本草简明图说》,贞册,十六
籍上有两种说法。一为《尔雅》载舒雁,鹅。依李巡 注,野曰雁,家曰鹅[3](卷十 , ,P307) 可知野雁家养即为 鹅。又据《方言》曰:“雁,自关而东谓之鴚鹅;南楚 之 外 谓 之 鹅 ,或 谓 之 鸧 鴚 。”[4]《本 草 纲 目 》亦 载 : “ 鹅 鸣 自 呼 江 东 谓 之 舒 雁 , 似 雁 而 舒 迟 也 。” [2](卷 47, 可 P1694) 知人对雁和鹅的称谓之别又或与地域方言 有关。雁依照大小有所区分。依《禽经》言:“大曰 鸿 ,小 曰 雁 。” [5](P686)此 外 ,又 有 野 鹅 , 大 于 雁 。 其 形 和苍鹅类似,称为驾鹅雁。其药性相比于鹅肉性 寒有所差别。雁味甘,平,无毒。主风挛拘急,偏 枯,气不通利,益气,壮筋骨,补劳瘦。
六畜与中国古代农业的关系
六畜与中国古代农业的关系1、马马是草食性家畜。
在4000年前被人类驯服。
马在古代曾是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军事等活动的主要动力。
随着,生产力、科技水平的提高,动力机械的发明和广泛应用,马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少,役用价值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明显下降,田间作业为拖拉机所取代,装甲车取代了骑兵出现在现代战争中,汽车、飞机取代了马匹成为快捷的交通工具。
马匹主要用于马术运动和生产乳肉。
但在有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马仍以役用为主,并是役力的重要来源。
2、牛草食性反刍家畜。
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牛属和水牛属家畜的总称。
具多种用途:肉和乳可供食用,皮属工业原料;牛还可提供役力和为农业生产提供等。
根据出土的牛颅骨化石和古代遗留的壁画等资料,可以证明普通牛起源于原牛,在新石器时代开始驯化。
原牛的遗骸在西亚、北非和欧洲大陆均有发现。
多数学者认为,普通牛最初驯化的地点在中亚,以后扩展到欧洲、中国和亚洲。
3、羊羊为六畜之一,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原始居民,就已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湖地带牧羊狩猎。
汉代许慎释字义说:“美,甘也。
从羊从大。
羊在六畜主给膳。
”明末清初屈大均套许慎的模式,在《广东新语》中说:“东南少羊而多鱼,边海之民有不知羊味者,西北多羊而少鱼,其民亦然。
4、猪猪,杂食类动物。
猪一般多指家畜。
我国养猪至少也有5600-6080年的历史。
猪的脖子很短。
猪其实不笨,事实上是种很聪明的动物,看似憨厚,其实很有点大脾气。
5、狗犬,通常指家犬,也称狗,一种常见的犬科哺乳动物,起源于狼,目前已经得到了共识,但围绕着具体的发源地和时间则是众说纷纭。
到目前为止,最早的狗化石证据是来自于德国14000年前的一个下颌骨化石,另外一个是来源于中东大约12000年前的一个小型犬科动物骨架化石。
此外,不同品种的狗在形态上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似乎又倾向于狗起源于不同地理群体的狼的假说。
所以仅靠考古学,很难提供狗起源的可靠线索。
6、鸡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成语与“六畜”
成语与“六畜”
张超
【期刊名称】《俪人:教师》
【年(卷),期】2015(000)018
【摘要】成语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相沿成习且具有丰富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来源极其广泛,主要来自于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和口头俗语.在这些成语中,涉及到动物的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又以“马、牛、羊、鸡、猪、狗”为代表的成语居多.对涉及六畜的成语进行研究,可以反映中国文化的一些特征,揭示汉语中蕴含的民族心理.
【总页数】1页(P360-360)
【作者】张超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36.3
【相关文献】
1.六畜成语的文化语言学论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2.六畜成语的文化语言学论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3.六畜成语
4.外向型成语词典与内向型成语词典对比研究——以《商务馆学成语词典》和《商务馆中学生成语词典》为例
5.浅谈同源成语、同义成语和通用·异体成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畜名称的古代分类研究
【摘要】“六畜”即马、牛、羊、鸡、狗、猪,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六种家畜,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正因如此,古人对于这六种动物各自的分类及其详细。
《说文解字》中详细记载着不同种类的名称,通过研究这六种动物的细致分类,让我们对它们有更详细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对我们在阅读古书时出现的这几种动物的小类有个认识。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具有特殊的表意作用,承载着许多文化信息。
通过对这六种动物古字形体的分析,探讨其蕴含的文化信息,帮助我们了解汉民族古老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
【关键词】《说文解字》分类文化思想
【正文】
一、分类
1、马的分类
古人根据马的毛皮颜色不等、年龄差异、其自身条件高低、驾车时候的数量等等一系列标准,使用不同的字作代表,反映每一类马的自身特色。
在表示马的年龄大小方面,分别用不同的字进行描述。
“驹”“洮”
在马的毛皮颜色方面,用不同特点的字来表示。
“骊”“骆”“骐”“骢”“骃”等。
根据马的毛色出现的位置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马种。
“堓”“均”
依据马自身条件及性格的不同,划分不同的马种。
“骥”“骄”“驯”“騠”等。
2、牛的分类
在这六种家畜中,牛与当时人们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牛部字属于那时的文化中心词汇,对牛这一家畜的区分就非常细密。
牛的泛称。
“牛”“犀”
根据牛的性别年龄大小,使用不同的字表示。
“牡”“牝”“特”“犊”“牭”等。
根据牛的形体颜色用不同的字表示。
“牻”“犖”“犡”“犉”等。
3、羊的分类
羊性格温顺,并且肉肥味美,因此被人们赋予美好、吉祥之意。
《说文》:“羊,祥也”。
根据性别进行分类:牂,母羊。
羝,公羊。
根据年龄分类:羜,出生五个月的羊。
羔,羊羔。
根据颜色分类:羒,白色的公羊。
羖,黑色的公羊。
4、鸡的分类
鸡在古代起着报时的作用,关于鸡的报时催起作用古文献中多有记载。
如《诗经.齐风.鸡鸣》:“鸡即鸣矣,朝既盈矣。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了鸡这样一种打鸣报时
的工具,会更利于掌握时间。
根据不同年龄使用不同的字表示:雏,小鸡。
雡,小野鸡。
根据鸡的生活环境,分为家鸡和野鸡:鸡,家鸡。
雉,野鸡。
根据性别分类:雄,公鸡。
雌,母鸡。
5、狗的分类
由于狩猎和畜牧业的发达,犬在古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人们创造出了繁多的犬类动物名称,足见古人对犬的重视。
根据年龄大小分类:犬,大狗。
狡,小狗。
根据喙的长短分类:猲,短喙犬。
猃,长喙犬。
根据犬的性格分类:猛,健犬。
獒,犬如人心可使者。
奘,妄强犬。
狂,狾犬也。
狾,狂犬也。
6、猪的分类
猪在新石器时代已成为“六畜”中经济地位最重要的一畜。
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熟食猪肉。
猪不仅被驯化的时间早,生长速度快,而且从古至今都是人类肉食品的主要来源。
根据猪的大小分类:豚,小猪。
豵,六个月的猪。
根据猪的性别分类:猔,公猪。
豭,公猪。
豢,孕豕。
根据生活环境分类:彘,野猪。
豕,家猪。
二、蕴含的文化信息
1、从上述的例证中,我们看到,古人使用了大量的字词表示了同一类事物的细微不同之处。
而在现代汉语中,马的细微差别已经没有明显的界限了。
也就是说,和这六种动物相关的字已经大大减少了,呈现出“以简代繁”的趋势。
2、上述古字大多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
3、反映古代的畜牧业、农业的发达,以及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
4、反映古代的色彩观念。
动物的不同毛色分的很详细。
5、反映古代的交通运输,古代主要依靠牛和马作为交通工具。
6、反映古代的图腾文化。
7、反映古代的祭祀文化。
8、汉民族思维变化是由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发展过程。
最初汉民族人们不能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共同属性,所以当时会出现许多字形不同而意义相同的字。
9、有些字透视着古代中国人一定的文化心理。
贬抑色彩。
对边地民族的歧视。
三、小结
从我们对古代“六畜”名称的分析,可以看到,每种动物的名称在古代的丰富,以及所体现的古人具象的思维,以及文字所承载的丰富文化意蕴。
之所以对这几类动物进行如此详细的分类,是因为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他们帮助人类在成长,他们是人类最亲密的工具,牛是人类耕种的工具,马更多的是打仗、交通运输的工具,猪、羊则是人类肉食品的主要来源,鸡在古代是报时的工具,狗则是人们打猎的好助手。
对于这六畜名称的了解,可以让我们对这六种动物有更详细的了解,对我们阅读古代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聪聪.《说文》动物部目字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2、李如意.甲骨文动物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北师范大学.2013
3、王籽郦.吴俊霖.《说文解字》反映的六畜文化.大众文艺
4、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
5、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