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性格悲剧

合集下载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遣归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遣归

60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遣归文/李琨摘要: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一出令人唏嘘的家庭悲剧,这出悲剧是从刘兰芝的遣归开始的,刘兰芝遣归的原因也就演变成为悲剧发生的原因。

一般研究者认为是作为封建制度和礼教化身的家长焦母逼遣了刘兰芝,焦母也不断地受到读者的批判与鞭挞。

但如果客观理性地审视这首长诗,认真分析其中的人物的情理关系,重新考察刘兰芝与焦仲卿悲剧命运,我们就会发现是刘兰芝的自遣主导了这出悲剧。

关键词:婆媳不和;夫妻分离;自休《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诗中优秀的叙事长诗,诗歌主题一直被确定为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并且作为封建制度和礼教化身的家长焦母,不断受到读者的批判与鞭挞,究其原因,是认为焦母逼遣了刘兰芝才引发了这出悲剧,长诗里叙述的事实真的是如此吗?一、刘兰芝与焦家母子的关系汉代独尊儒家思想之后,儒家“孝”的伦理道德观念,成为汉代治理天下的原则和准绳,《孝经》成为治国安民的法典。

“以孝治天下”成为汉代的治国方针和口号。

孝治天下,不仅深刻影响到汉代的政治生活,给汉代的封建政权和官僚制度留下烙印,如“举孝廉”制度的确立就是其表现,而且深刻地影响着汉代的社会生活,对不孝行为的惩罚十分严厉,甚至可以“斩首枭之”。

孝的观念和社会秩序结合在一起,是家庭血亲关系扩大到社会,对协调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所以汉代对妇女的孝道也有着极为具体的要求,《礼记•内则》说:“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鸡初鸣,咸盥漱,栉縰笄总,衣绅,左佩纷、帨、刀砺、小觿、金燧,右佩箴、管、线、纩,施縏袠,大觿,木燧,衿缨綦屦,以适父母舅姑之所。

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

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出入,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

进盥,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

盥卒,授巾。

问所欲而敬进之,柔色以温之。

饘、酏、酒、醴、芼、羹、菽、麦、蕡、稻、黍、梁、秫唯所欲,枣、栗、饴、蜜以甘之,堇、荁、枌、榆、免、薧、滫、瀡以滑之,脂膏以膏之。

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成因

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成因

论《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刘兰芝婚姻‎悲剧的成因‎内容提要《孔雀东南飞‎》反映了当时‎青年男女不‎能自主的婚‎姻悲剧。

诚然,导致这出悲‎剧的外部条‎件固然重要‎,但内部条件‎也不可或缺‎。

焦仲卿与刘‎兰芝两个人‎的文化性格‎禁锢了他们‎的思想,先是反抗,结果还是向‎封建制度妥‎协。

他们的行为‎有悖当时的‎统治思想,是违反封建‎法律规定的‎;最后,焦仲卿的激‎言厉语又加‎速了婚姻悲‎剧的产生。

关键词悲剧成因儒家思想封建家长制‎反抗妥协引言《孔雀东南飞‎》通过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控诉封建礼‎教与封建家‎长制的罪恶‎。

造成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家长制与‎他们自身性‎格的软弱。

谈论这出婚‎姻悲剧的成‎因成了一个‎不朽的文学‎话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再作探‎讨。

一、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悲剧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家长制严酷的封建‎家长制不知‎毒害了多少‎男女青年,拆散了多少‎恩爱夫妻,扼杀了多少‎痴情恋人,而刘兰芝与‎焦仲卿就是‎封建家长统‎治下典型的‎一例。

(一)以“三纲”原则为核心‎的儒家指导‎思想孔子强调周‎礼,人要有尊卑‎、贵贱之分,要尊老爱幼‎。

汉朝,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武帝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官方的正统‎思想。

武帝又确立‎以“三纲”①则为核心的‎儒家指导思‎想,对婚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朝缔结婚‎姻的程序,要遵循周代‎的“六礼”规定,并且更重“聘礼”,婚姻关系的‎解除也实行‎“七出三不去‎”②原则。

在“七出三不去‎”原则中婚姻‎解除的决定‎权完全操纵‎在男方家长‎方面,而且当时门‎第观念已经‎存在了。

焦母就认定‎兰芝不尊重‎她,不听从她的‎安排,“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以此来遣回‎兰芝,这也是她遣‎兰芝的唯一‎理由,认为兰芝不‎遵守周礼中‎“顺父母”一条。

加上仲卿顶‎撞焦母,偏袒兰芝,更是有违先‎辈礼数,犯了大忌,《礼记》中也有记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篇1题目: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大家好,我是小明。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孔雀东南飞》这部电视剧中,关于女主角刘兰芝悲惨命运的一些原因。

刘兰芝是一个很可怜的姑娘。

她从小就失去了双亲,一个人长大。

虽然她有一个好心的叔叔刘志坚收留了她,但是刘志坚家里穷困潦倒,生活非常艰难。

为了养活一家人,刘兰芝不得不从小就去做工,过着辛苦的日子。

刘兰芝小小年纪就穷困潦倒,这是她悲剧命运的第一个原因。

如果她有个好点的家境,或许她的人生就会走上另一条光明的道路了。

不过刘兰芝虽然出身贫穷,但她天生就是个勤劳善良的好姑娘。

她很聪明,也很有上进心。

她一直梦想有一天能够考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

可惜的是,她和一个坏人相识了,这个坏人就是她未来的丈夫何凤山。

何凤山是一个很坏的人,他骗了刘兰芝的感情。

刘兰芝被何凤山骗了之后,就怀孕生子了。

在那个年代,一个未婚先孕的女孩子是很可耻的事情,所以刘兰芝只能被逼无奈嫁给了何凤山。

何凤山骗了刘兰芝的感情,这就是她悲剧命运的第二个原因。

如果刘兰芝没有被何凤山骗,或许她就能考上大学,过上自己梦想中的生活了。

可是刘兰芝嫁给何凤山之后,她的人生彻底黑暗了下去。

何凤山是一个脾气暴躁、性格粗鲁的男人,他对刘兰芝百依百顺的太太很不好,动不动就打骂她。

刘兰芝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简直就是人生的一场噩梦。

一个丈夫这样对待自己的妻子,这就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第三个原因了。

如果何凤山是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或许刘兰芝的结局就会不一样了。

后来,刘兰芝竟然还遭遇了更大的不幸。

她嫁给何凤山不久,何凤山就因为一次意外去世了。

本来刘兰芝以为自己总算可以摆脱这场噩梦般的婚姻了,但是她的亲叔叔刘志坚却对她另有打算。

为了能继续骗取军属补助金,刘志坚逼迫心爱的外甥女嫁给了他自己。

这种乱伦、强婚的事情简直是罪大恶极,令人发指!刘兰芝哭着喊着拼命反抗,可是始终没能逃脱这个悲惨的命运。

这就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第四个原因了。

美与情的旷世之悲——《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形象再分析

美与情的旷世之悲——《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形象再分析

渝。从“ 留待作遗施 , 于今无会 因。时 时为安慰 , 久久莫相忘” , 到“ 君当作磐
石, 妾 当作 蒲 苇 。蒲 苇纫 如 丝 , 磐 石 无
转移” , “ 新妇识马声 , 蹑履相逢迎 。怅 然遥相望 , 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 , 嗟叹使心伤” , 再到“ 黄泉下相见 , 勿违 今 日言” , “ 揽裙脱丝履 , 举身赴清池” 。
痛彻心扉 , 随着诗卷一步步展开的 , 恰 如鲁迅先生所 言 : “ 悲剧将人生 的有价 值 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 。 ” 本文结合众多 赏析文章和 不同版本高 中语文教材 中 的教案 设计 , 从三 个方面对 刘兰芝 的 悲剧形 象进行 分析 , 以期对 该诗 的解 读有所助益。
慧中, 既 有外在美 , 又有 内在美 , 集 多
维美感 于一身。同时 , 她的个人形象
又是 极 为真 实 的 , 是深 深 植 根 于 汉 末
社会之中的普通劳动妇女 的一员。她 既非屈原笔下 “ 披薜荔兮带女萝 ” “ 乘 赤豹兮从文狸” 的亦巫亦神的山鬼 , 也
非 曹 植 笔下 “ 翩若惊鸿 , 婉若游龙 , 荣


刘 兰芝 个 人 形 象 的 多维 美 感
自专 由。吾意久怀忿 , 汝岂得 自由 ! ” 而正是焦 母的态
度直接导致了刘兰芝的婚姻悲剧。
2 . 自求遣 归 与焦 家三 别
论是“ 人事不可量” “ 魂去尸长留” , 在读者的眼中, 刘兰
芝殉情 留下 的恰恰是跨越封建礼教宗法 、 追求 爱情 自 由的不死之魂 , 现世之悲带来的是两世隋殇。这种“ 生 不 同衾死同穴” 的爱情悲剧不禁使人慨叹 : “ 问世间情 为何物 , 直教人生死相许 。 ”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命运悲剧的根源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命运悲剧的根源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命运悲剧的根源探析作者:唐君来源:《新课程研究·上旬》2018年第03期摘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学者大多归结为当时社会的原因。

但关注中国女性的生活,即使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刘兰芝式的悲剧依然存在。

因此,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角度去探寻刘兰芝的悲剧命运的原因,更具时代意义。

关键词:悲剧根源;亲子关系;两性关系作者简介:唐君,武汉市第十六中学教师,武汉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湖北武汉430000)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07-0114-0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叙事长诗,诗中塑造的刘兰芝是一位家境殷实、知书达礼、忠于爱情的美丽女子。

风华绝代的刘兰芝最终“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的举动给后人留下很多的遗憾与惋惜,诗歌提醒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往今来,无数学者从各个角度探寻刘兰芝的悲剧根源。

有的从社会学角度认为是封建礼教、家长制对人的戕害;有人认为是门第观念导致了刘、焦悲剧;有人认为当时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是造成无子的刘兰芝被“休”的根本原因。

即使在文明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刘兰芝式的离婚悲剧依然存在,如果把刘兰芝的悲剧仅仅归结为当时社会的原因,笔者认为并不妥当。

研读《孔雀东南飞》,我们发现三个家庭成员都过得极为痛苦:焦母愤怒,兰芝委屈,仲卿进退维谷。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痛苦的情况,笔者认为既有当时社会的因素,更是两个原生家庭成员间不同的家庭观念冲突的结果,笔者将从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的角度探寻兰芝悲剧的成因。

一、刘兰芝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笔者认为,焦母和刘兰芝不认同“举止自专由”是源于双方家庭的秩序不同,不同的家庭秩序造成了不同的亲子关系。

焦家的亲子关系呈现一种私有财产的特点。

这种亲子关系里父母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的任何反抗都会使他们出现强烈的愤怒行为,孩子对父母只能是服从,孩子失去了独立和个性,成为被动服从的机器。

《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比较

《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比较

《氓》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婚姻悲剧的比较作者:汤文平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9期内容摘要:《氓》与《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的两大婚姻悲剧。

这两大悲剧有相同点,又有更多不同点。

本文重点探讨二者之间的不同点: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造成悲剧的原因不同,悲剧的结局不同。

探讨的目的在于透过悲剧的尘雾、体念人性本质、关照现实人生。

关键词:女主人公刘兰芝悲剧比较《氓》中女主人(以下简称女主人公)与《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都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两人的婚姻悲剧有一些相似之处:如两人身份地位都很地下,都是被污辱被损害的对象;在旧社会男权主义社会里,没有独立的经济地位等,但两人的婚姻悲剧有很多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悲剧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不同女主公大约生活在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时期。

这时候,中国正处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思想并未对人们的精神起到主导作用。

虽然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但是人们对待爱情婚姻的问题比较自由开放。

从《氓》第一二章中的句子可以看出来:男子假装拿布来换丝,实际上是同女主人公来商量婚事。

婚姻只是青年男女之间的事情,没有出现双方父母的影子。

虽然男子用布来换丝来掩饰自己的真实企图,但这可能并不是要躲避双方父母的监控,可能只是青年男女羞涩甜蜜心里的自然反应。

而刘兰芝所处的时代就不相同了。

汉武帝时期,统治阶级采用了大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虽然两汉四百多年的历史,有过儒释道的争论,但从整个历史进程看,儒家思想这时候不仅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且已深入到汉民族的骨髓、精神以至日常生活之中。

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讲究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等,这些从《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对焦母的蛮横无理只能采取妥协退让乃至殉情自杀中可以看出来。

所以,女主人公和刘兰芝婚姻悲剧产生的时代有很大的不同。

二.造成两人婚姻悲剧的原因不同女主人公在年轻貌美、家境殷实之时,氓对她的态度是诚恳、老实,有一点小小的狡猾却不能掩盖对女主人公的喜爱之情。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对现代婚姻的启示

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对现代婚姻的启示摘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真心相爱,却因诸多原因,最后以悲剧收场。

二人的爱情悲剧,虽然发生在汉代末年,但是对当下的婚姻家庭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仍然有着教育意义。

即他们不幸的婚姻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得到了什么启示?关键词:刘兰芝焦仲卿悲剧启示一、引言《孔雀东南飞》被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描述了汉末建安年间,庐州府小吏焦仲卿与妻子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殉情的凄美故事。

诗中焦仲卿和刘兰芝对爱情坚贞不渝、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让无数读者唏嘘不已。

刘兰芝是完美女性的化身。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这些诗句展示她聪慧、多才多艺;“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展示她的美丽无人能及;“鸡鸣入机织”展示她勤劳:“三日断五匹”展示她能干;“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展示她的理智、坚强和果断;“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展示她重感情;拜别婆婆时,“念母劳家里”展示她通情达理,举止得体;“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展示她重情重义。

在刘兰芝的身上,展现了古代劳动妇女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品质。

焦仲卿是一个性格矛盾復杂的人。

他反抗过,“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责问母亲,妻子没有过错,母亲为什么容不下妻子?“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妻子的爱意。

焦母:“何敢助妇语?”焦仲卿立刻就妥协了——“府吏默无声”,屈服于母亲的淫威之下,他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要求妻子先回娘家,“卿但暂还家”。

他表示工作很忙,“吾今且报府”——他没有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

看似孝顺母亲,热爱工作,爱着妻子,实则因为他的逃避激化了矛盾,他的懦弱无能葬送了自己和妻子的幸福。

诗的最后一句:“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要告诫世人什么呢?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中,我们得到了怎样的启示?二、遇到事情要冷静刘兰芝和焦仲卿是一对恩爱夫妻,妻子向丈夫诉苦的本意绝不是要和丈夫离婚,而是想得到丈夫的安慰和支持。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作文《孔雀东南飞刘兰芝悲剧的原因》
嘿,你们知道《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不?她的故事可真是让人叹息啊!刘兰芝那么好的一个女子,咋就落得个悲剧下场呢?
刘兰芝勤劳能干呀,织布织得那叫一个厉害,可她的婆婆为啥就是不喜欢她呢?这就好像你明明很努力学习,考了好成绩,可老师就是不表扬你,反而还批评你,这多让人委屈呀!她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可她的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公平吗?
还有她的丈夫焦仲卿,虽说他也爱刘兰芝,可在关键时刻却有点软弱呢!他为啥就不能强硬一点,跟他妈妈好好说说,保护好刘兰芝呢?这就好像你的好朋友在你被欺负的时候,不敢站出来帮你,你心里得多难受呀!要是焦仲卿能再勇敢一点,也许刘兰芝就不会被赶走了。

那个社会也是有问题的呀!对女子的要求那么苛刻,什么“三从四德”,稍微有点不对就不行。

这就好像给女子套上了一个紧紧的枷锁,让她们没法自由地呼吸,自由地生活。

刘兰芝不就是被这样的枷锁给困住了吗?
再看看刘兰芝回娘家后的遭遇,她哥哥逼她再嫁,这是亲哥哥该做的吗?就好像你最亲近的人,不理解你,还逼你做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多让人心寒啊!
刘兰芝最后选择了自杀,焦仲卿也跟着自杀了,这多悲惨呀!他们的爱情就这样被毁掉了。

这难道不是社会的悲哀,不是人性的悲哀吗?
哎,刘兰芝的悲剧真的让我好难过呀!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公平的社会,一些不合理的观念,真的会害死人呀!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不要让这样的悲剧再发生了。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

刘兰芝焦仲卿形象分析《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全⽂通过曲折的情节、艺术的⼿法描述了东汉末年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悲剧故事。

在此诗中,作者极⼒刻画了刘兰芝和焦仲卿这两位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物形象。

作者刻画了⼀位有着美丽外貌和美好内在的完美⼥性的被毁灭,展⽰了封建礼教制度对有价值的美好的事物的才摧残,使这部悲剧引起了读者的愤慨与同情。

刘兰芝的形象我们可以从以下⼏点分析:⾸先她是⼀个勤劳能⼲、温柔体贴的⼥性。

⽂中“⼗三能素织,⼗四学裁⾐,⼗五弹箜篌,⼗六诵诗书”体现了她的多才和勤劳。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稀”,尽管焦仲卿常⽇不在家,与刘兰芝见⾯也是“常⽇稀”但刘兰芝依然在家“守空房”反映了她的温柔体贴与⼤⽅,正是由于她的体贴、⼤⽅才使得焦仲卿得以抽出时间在事业上奔波。

“鸡鸣⼊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断五匹,⼤⼈故嫌迟”⽤陈祚明的话说“鸡鸣织何早,夜不息何迟,三⽇五匹何速,甚⾔⽆可出理。

”亦充分说明兰芝是⼀位勤劳能⼲的⼥性。

其次,刘兰芝是个⾃尊⾃重,并竭⼒维护⾃⾝的⼈格尊严的⼥性。

⾯对“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她宁可忍受恩夫妻分离的痛苦也要维护⾃⼰做⼈的尊严,主动提出“及时相遣归”。

在仲卿⾯前,她也没有哀求仲卿去向焦母求情以求容纳⾃⼰。

⾯对仲卿“不久当还归,还必相迎取”的承诺,兰芝以“仍更被驱谴,何⾔复来还”维护⾃⼰的尊严。

刘兰芝还有着镇定、刚强的性格。

兰芝临⾏前的“事事四五通”的严妆打扮写出了即使是被驱谴回家也要严妆打扮⼀番的刚强的⼥⼦形象。

后⽂的“上堂拜阿母”,兰芝的不悲不亢亦体现了她的镇定的性格。

还有刘兰芝被兄长逼迫嫁于太守第五郎,兰芝虽然表⾯答应兄长但最后却以投⽔⾃杀来抗婚,表现了刘兰芝的刚强的性格。

最后,刘兰芝最签注的形象就是忠于爱情,并敢于为之反抗。

刘兰芝归家后先是拒绝了县令的第三郎的求婚,继⽽以投⽔⾃尽来表明⾃⼰对与仲卿爱情的忠贞以及敢于为爱情同封建礼教制度进⾏反抗的⽃争精神。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将刘兰芝塑造成了一个善良、有才、温顺、勤劳的人,但是她却以悲剧收场,而这样的结局与其性格特点有着一定的联系。

刘兰芝反抗精神、反抗行为有其软弱的,妥协的一面。

反抗与妥协,刚强与软弱相融合,二律背反,兰芝的忍辱负重与焦母的强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刘兰芝人物形象分析
刘兰芝是一个才女。

文中多次提到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在古代来说,一个女子能做到这些是可以算有才的了。

刘兰芝吃苦耐劳。

“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很好的说明了刘兰芝的心灵手巧和任劳任怨。

一个弱小女子每日勤于机织,还是需要很大的毅力的。

刘兰芝心地善良,善解人意。

婆婆故意刁难她,她却在被婆婆逼走的时候对婆婆说:“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还嘱咐小姑“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足以看出她是多么善良。

另外,焦仲卿告诉她过段时间再去找她的时候,她担心的并不是自己能不能再回来,而是只希望焦仲卿可以记住她,这是真诚的爱。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特点首先,孔雀东南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女性形象。

她从小家境贫寒,但却有一个坚强的内心和执着的追求。

虽然她结婚多年后与丈夫分开,但她依然保持着对自己才华的自信,并且在娱乐圈中取得了成功。

她并没有因为生活的艰辛而丧失对幸福的向往,而是选择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爱情。

她在面对爱情和事业的选择时,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不畏艰辛,勇往直前。

其次,孔雀东南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她出身于农村,却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建立了自己的事业。

她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并且为之不断努力奋斗。

她在娱乐圈中以其出色的演技和才华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她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被外界的质疑和阻挠所动摇,展现出了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此外,孔雀东南还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她对待亲友始终保持着真诚和善意,不因他们身份的变化而改变对他们的看法和态度。

她与马思远的感情也是纯真而真挚的,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忠诚表现了她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她不畏外界的诱惑和压力,始终选择相信和坚守自己心中的爱情信念。

最后,孔雀东南还展现了一种向上向善的精神追求。

她在人生中遭受了很多的挫折和打击,但她并没有沉沦在自我怨恨和绝望中,而是选择积极面对和克服困难。

她时刻保持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幸福的追求。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综上所述,孔雀东南这一形象在《孔雀东南飞》中展现出了勇敢、坚强、独立、善良、正直以及向上向善的性格特点。

她是一个令人钦佩和值得敬佩的女性形象,她的故事也鼓舞着人们勇敢追求梦想,积极向上。

《刘兰芝》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刘兰芝》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

《刘兰芝》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刘兰芝》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分析【导语】:刘兰芝是建安时期著名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

一次落泪一次悲一次悲中几多美——从五处落泪看刘兰芝的悲剧美

一次落泪一次悲一次悲中几多美——从五处落泪看刘兰芝的悲剧美

72
biao.tif not exist!
·学术 2019.4
予她最多温情的小姑,刘兰芝也率真直言。她殷殷嘱 咐已然长大的小姑,别忘了在“初七及下九”乞巧、同 妇女们一起欢聚,也别忘了她;叮嘱她孝敬母亲,“勤 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对婆婆仍然心存一份孝顺。 这一次次的叮嘱,全然是一个女人对另外一个女人 的关心和满满的爱,还有深深的依恋,体现了刘兰芝 人性中的率真、善良和对感情的珍视。
其次,体现了刘兰芝的率真、善良和重感情。兰 芝嫁入焦家的时候,“小姑始扶床”,而今“小姑如我 长”。其中虽有夸张的成分,但这又何尝没有隐含身 为嫂嫂的她对小姑的关心呢?从“初七及下九,嬉戏 莫相忘”中可以看出,她嫁过来后,每逢“初七及下 九”的妇女节活动,她都带着小姑一起去参加,而年 幼单纯的小姑也带给了她非常珍贵的轻松与温情。 离别就在眼前,她不禁悲从中来。面对天真烂漫,给
2019 年 4 月 第 1042 卷 第 4 期
语文教学通讯 Bulleti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经典重读
一次落泪一次悲 一次悲中几多美
Apr.,2019 灾燥造援员园42 晕燥援4
— —— ——从五处落泪看刘兰芝的悲剧美
柯萍 (重庆市巫溪中学,重庆 405800)
心,可见这个自遣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由来已 久。她清醒地知道:一方面丈夫为仕途奔忙,聚少离 多,让她独守空房,孤独寂寞,不能完成传宗接代的使 命,这在“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里,定不为婆婆所容; 另一方面,她日夜操劳,成绩明显,却要承受婆婆的故 意刁难。凭着她的聪慧,她深知婆婆遣归之势不可挽 回,痛定思痛,她决心不再忍受那不堪忍受的欺辱与 虐待,“君家妇难为”,不如自遣归,尚可留得一丝颜 面。作别时,兰芝在冷漠苛刻的婆婆面前没有掉一滴 眼泪,面对不可撼动的封建家长,她用自己的行动进 行无声的反抗,体现了她的自尊和不露声色的刚强性 格。强烈的自尊,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绝, 使得她“举身赴清池”的悲剧性结局成为必然。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形象汇总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形象汇总

孔雀东南飞里刘兰芝的形象汇总《孔雀东南飞》是两汉乐府诗中最杰出的长篇叙事诗之一、它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女主人公刘兰芝。

刘兰芝是一个勤劳,善良,聪明,美丽,性格坚强,终于爱情,具有反抗精神的我国古代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

长诗开篇就点出了刘兰芝的优秀。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

"这么一个贤淑能干,多才多艺,知书达理.并且具有良好家庭教养的女子.怎么会成为婆家谴归的对象呢?况且,刘兰芝也是外貌出众."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更让人无法理解其中的原委.从刘兰芝的口中得知,原来是焦母蛮横无礼,无论怎么样,就是看不上这么好的一个媳妇.总是用一种挑剔的近乎苛刻的眼光来审视刘兰芝."此妩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恐怕是焦母在刘兰芝刚进家门的时候,就已对刘兰芝有意将其扫地出门了.不知是何原因,待到今天,两人之间的矛盾才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长诗中没有提及焦仲卿的父亲,我想家中大权在握者非焦母莫属了.焦母之所以对刘兰芝如此忿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刘兰芝太过于聪明能干了.焦母怕她会动摇自己在家中的地位,于是不顾儿子的幸福,决意遣送刘兰芝回娘家.另为其谋娶.不管怎样说,从焦母安在刘兰芝身上莫名其妙的罪名和她无理的要求当中,其蛮横无礼的形象已经十分鲜明,是一个典型的家庭独裁者.刘兰芝此时心里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形态"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归."既然婆婆容不下媳妇继续待在家里.何必还要忍气吞声,寄人篱下,更不能被焦母休媳还家,污辱自己的名声,还不如自己先作决断."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表现出刘兰芝性格坚强,勇敢,具有强烈地反抗精神的一面.因为在当时那个时代,敢于作出这样决定的女子,真可谓少之又少,不光要有勇气,还要有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因为她们的敌人是"吃人"的封建礼教.就象20,30年代敢于摆脱包办婚姻,而自由恋爱的男女一样,刘兰芝是一个无畏的战斗者.在她被归遣的当天早上,刘兰芝并没有表现出平常女子那般哭哭泣泣的样子,而是神态如常,镇定自若,我猜想她此刻的心里也许正在想:我今日还家,也要体面异常.怎么进的焦家门我同样也要光彩照人的出来.不能让别人见笑"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可见她思谋已久,用心良苦.而且临行前,还上堂前去辞谢阿母.历正辞严.却也是字字句句入情入理,丝毫看不出有低声下气的感觉.如果,刘兰芝在当今这个时代,她亦然是一个出色,优秀的独立女性.有自己的追求,理想和主张.思想先进,决不会附会于谁,当是职业女性的典型代表,若称之为"白领丽人",我想决不为过.刘兰芝对于爱情的忠贞,也是令人敬佩的。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

《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悲剧命运的探析《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它的故事情节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其中塑造的刘兰芝这一形象,成为了中国艺术宝库中不可磨灭的瑰宝,读者从刘兰芝的悲剧命运中能够窥见中国封建社会所有女性的命运,从而达到揭示封建社会罪恶的目的,笔者认为造成刘兰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这些:一、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封建礼教指的是封建社会一切规矩的总称,这一规矩体现在家庭关系中,就是封建家长权力的至高无上,具有生杀予夺之权。

《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正是凭借了这一点,赶走了美丽、善良、勤劳能干的刘兰芝。

在她眼里刘兰芝处处看着不顺眼:“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她就可以不顾儿子的感受,随意行使封建家长的权力,休掉儿媳妇。

焦仲卿也在母亲的淫威下,无能为力,最后也只能以死殉情。

另外,封建门阀制度也是造成刘兰芝悲剧的一个原因。

焦母认为,刘兰芝出身微薄,无法和她的门阀匹对,从她对儿子说的话可以印证:“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焦母时时流露出由宗法社会独夫政治培养而成的那种蛮横顽固的面目,她的无理取闹更具体表现在不顾事非,“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一个“故”字就把她的蛮不讲理刻画地入木三分。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只注重自己的感受,根本不考虑别人的心理,自私任性。

从“小子无所畏,……会不相从许”的语言里又能看出她恼羞成怒后的一意孤行,她始终认为像她这样的人家娶个媳妇就像买个东西一样容易。

“东家有贤女,阿母为汝求。

”她何以如此有恃无恐,凭借的就是强大的封建礼教、封建门阀制度。

二、焦母是刘兰芝悲剧命运的直接制造者虽然都是女人,但焦母在家中处于主宰地位,这与封建社会夫荣妻贵,母以子贵的思想有关系。

尽管诗中没有提及焦父以及他生前的身份地位,但从诗中焦母所说的“汝是大家子”,“贵贱情何薄”中可以看出,焦父生前一定是为官者,依据夫荣妻贵的封建思想,焦母在家中的地位至高无上。

再者,焦仲卿“仕宦于台阁”,焦母又凭借封建社会“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公羊传?鲁隐公元年》)的思想,又一次处于主宰地位,依据这两点,才有焦母在整个事态中的专横、无情和顽固。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性格所引发的爱情悲剧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性格所引发的爱情悲剧

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性格所引发的爱情悲剧《孔雀東南飞》是汉乐府中优秀的长篇叙事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思想上都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我们亦能从中读出很深厚的社会性。

本论文正是通过对其内容的分析,挖掘当时社会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从而辨析导致其爱情悲剧的原因。

标签:《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的性格悲剧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的代表作,它记叙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故事。

两人的爱情悲剧固然有被封建家长制迫害的一面,但更重要的是与刘兰芝的性格息息相关。

刘兰芝这种追求独立自主的性格是社会历史环境所造就了的,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体”和“自由”的关系,又导致了刘兰芝所采取的一切反抗行动注定会最终遭到失败。

刘兰芝的的爱情悲剧所表现出来的社会意义,也正是在于社会传统对于历史的束缚。

1.社会复杂混乱的环境和家庭的特殊性打造了刘兰芝独立自主的性格《孔雀东南飞》发生在东汉末年,当时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民不聊生。

从最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儒家思想正式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就说明了当时的统治者及其重视儒学思想,尤其是孝道。

到了东汉末年,情况却发生了转变,当时的实际掌权者曹操制定了“举贤勿拘品行令”,要求在推荐人才的时候,可以不考虑人的德行。

这在当时,被儒家视为庄严神圣的伦理道德,在这种大胆的思想面前被彻底颠覆。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及其反复倡导推行的礼教已经从统治地位一路下坡甚至到了消亡的地步。

在这样一个时代,“人性真率的赤裸裸的表现,不以道德规范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不拘一格的存在方式,大量活生生的事物因此而展现或被创造出来。

”[2]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由于封建礼教制度被颠覆,因而对女性的束缚也随之减弱,刘兰芝正是在这样一个封建礼教束缚相对较为宽松的家庭中长大的。

从《孔雀东南飞》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知道刘家处于做主地位的是刘兰芝的哥哥,因此有人猜测刘兰芝的父亲要么早已过世,要么长期在外,而父亲的缺失往往迫使儿女成熟较早,因此应该说刘兰芝独立的个性与刘家的家庭特点有着紧密的联系。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和现实意义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和现实意义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原因和现实意义付宇欣汤志娟摘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一首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同时也是“乐府双壁”之一,它的叙事风格十分鲜明,其艺术形象也十分典型,因此,《孔雀东南飞》也成为了一部不朽的传世佳作。

在《孔雀东南飞》这部长篇叙事诗之中,焦仲卿和刘兰芝之间的爱情悲剧打动着所有的读者,关于这场爱情悲剧的原因,一直以来也深受人们的关注。

因此,本文就对这一悲剧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悲剧;原因前言:《孔雀东南飞》之中的女主人公刘兰芝就是我国封建社会女性婚姻悲剧之中的一个典型。

在我国封建社会之中,数不尽的女性都挣扎在婚姻的苦难与不幸之中,甚至失去了自己的自尊和生命。

而《孔雀东南飞》这部作品就是通过对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爱情悲剧的描写,来抒发对爱情的向往。

通过这场爱情的悲剧,也折射出封建社会对女性婚姻的不公。

一、《孔雀东南飞》简介《孔雀东南飞》主要讲述了夫唱妇随、两情相悦的男女主人公因为恶毒的封建礼教而最终双双丧命的爱情悲剧。

原本是一场和谐美满的婚姻,但是到最后却以刘兰芝和焦仲卿两人的死亡而告终。

关于这场悲剧的原因,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说法和感悟。

二、《孔雀东南飞》悲剧的原因(一)封建礼教对刘兰芝的毒害在《孔雀东南飞》之中,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个心灵手巧、美丽可爱、勤劳、坚强、善良而又宽容的女子,几乎是集所有封建社会女性的优点于一身。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嫁到焦家之后,却三天两头就会受到婆婆的指责。

丈夫在外忙于公务,刘兰芝整日独守空房却又屡屡受到婆婆的指责,这对于一个女子而言是最大的痛苦。

但是,在传统封建礼教的约束之下,刘兰芝是不敢反抗的,封建礼教只教导女子怎样孝敬公婆,侍奉公婆不得有半点的怠慢,更不得有半点的忤逆。

正因为一再地忍耐,使得婆婆对刘兰芝的态度越来越差,最后逼着焦仲卿休弃刘兰芝。

在刘兰芝被休回家后,又是封建礼教的束缚,让刘兰芝放弃“窈窕世无双”的县令五郎,誓死不嫁“娇逸未有婚”的太守公子,而是选择从一而终。

刚烈·专情·绝望·轻生——《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新解

刚烈·专情·绝望·轻生——《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新解
然 地发 生 。
[ 关键词 ] 悲剧 成因 性格 内因 外 因
现行高中语文 ( 人教版 ) 必修二的教师教学 用书上 , 依然采 用唐瞍 的分析文章 , 孑 雀东南 飞》 下简称《 L 诗 ) 把《 L ( 孑 》 中悲剧 的罪 魁祸首归结 到封建礼教 、 封建门阀观念及封建 家长制上 。 但笔者认 为 , 封建礼教 、 封 建门阀观念及封建家长制充其量只是造成刘兰芝的被遣和再嫁 ,从而 使刘兰芝和焦仲卿这对有情人终难 白头偕 老。但 二人双双殉情的惨剧 令人不可思议 , 太草率 、 太轻生 了。 难道被遣 、 再嫁 的女子只有你刘兰芝 吗?那为什么刘 兰芝非得去 自杀 , 焦仲卿也随之“ 自挂 东南枝 ” ?女子被 遣、 再嫁 , 这在当时是再稀松平 常的事 了, 中县令 、 诗 太守家先后 去兰芝 家提亲便是明证, 兰芝 的家兄 为其操办再嫁事 宜 , 不见得就是将 刘 也并 其往火坑里推。 兰芝心 中不愿意这样的亲事 , 因为她心 中一直装着 刘 是 焦仲卿放不下 , 焦仲卿更是 以“ 今若遣此妇 , 终老不复取 ” 的话 向母 亲求 情, 可见二人 的感情笃深 。刘兰芝最终轻赴黄泉 , 我们就站在现代人 的 立场上大批特批封建礼教 、 封建 门阀观念及封建家长制 , 这不是一个历 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态度 。 那么 , 我们究竟应怎样认识《 诗的悲剧 成因 孔》 呢?《 诗中的悲剧 , 孔》 归根结底是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造成 的, 或者 说, 封建礼教 、 封建 门阀观念及封建 家长制仅仅是悲剧形成 的外因 , 而 刘、 焦的性格 因素则是悲剧形成 的内因。 从 《 L诗前的小序中可以知道 , 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 孑》 这个 这 个时代正处于 中国封建社会 的上升时期 , 封建礼教 、 封建家长制才刚确 立不久 ( 从西汉董仲舒的“ 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开始 )封建 门阀制度也 , 才只是雏形阶段 ( 曹丕的“ 九品中正制” 才标志着这一制度 的真正确立 ) , 也不会就普遍遭到当时人们 的切齿痛恨 吧?我并 不是为这样的制度翻 案, 因为任何社会制度在确立 上升的时期 , 是社 会进步 的表现 , 历史 是 发展到那个时代的必然产物 , 自然有其存在 的历 史条件 和社会 条件 , 至 于这种制度或观念是否 能合乎 每个人 的心愿 , 就不是 这个制度或观 那 念本身的问题了。刘 兰芝遭遣 和再嫁 , 都是 当时社会 的常态 , 没有超 并 出那个时代的伦理。 从诗 中看 , 刘兰芝并没有遭遇什 么非人 的折磨和残 害, 这和宋 、 、 之时受“ 明 清 存天理 、 人欲” “ 灭 、 以理 杀人” 的程朱理学所 残害的女子们相 比, 又算得 了什么呢? 而宋 、 清时期却没有这样 令人 明、 痛彻肺腑的悲剧故事 , 或者至少没有反映这种悲剧 的文学作品。 以她 所 轻生 自杀的根本原 因是她 自身 的性格造成 的,遭遣 和再嫁 只是点燃 了 她性格悲剧的火药桶 。换句话说 , 只有遭遣和再嫁的 因素 , 而没有她性 格 中的悲剧 因素 , 那么她不会轻易 自杀 , 二人双双殉情的惨剧就不会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的性格悲剧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4-0103-021、引言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民歌中的杰出作品,它叙述了焦仲卿、刘兰芝真心相爱却无法相守、最后以死相殉的爱情悲剧。

与其说焦刘的悲剧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迫害所致,倒不如说他们的婚姻悲剧与刘兰芝的性格有着更大的关涉。

特殊的时代生活和社会历史环境塑造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自由的叛逆性格。

而中国传统文化“个人”和“自由”的缺失,又最终导致了刘兰芝个人的反抗在“伦理本位”的社会面前注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刘兰芝特立独行的性格,导致了她婚姻和爱情的悲剧。

刘兰芝的性格悲剧所揭示出来的社会意义,正在于社会传统的巨大滞后影响力对于初生历史的窒息性。

2、混乱的社会、特殊的家庭环境塑造了刘兰芝独立自主的个性《孔雀东南飞》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东汉建安末年,在汉献帝(公元196-220年)在位的25年之中,这是一个政治黑暗、军阀混战、瘟疫横行、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

汉代的最高统治者一直都很重视表彰儒学与孝道,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口号,到儒家思想正式被确立为官方正统思想就说明了这一点。

然而到了建安时代,情况却发生了逆转,如曹操在“举贤勿拘品行令”中,公然要求群臣在举荐人才之时,可以无视其人品的仁孝与否。

孔子的后裔孔融对亲子关系发表了更为大胆的议论:“父之于子,当有和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

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后汉书·孔融传》)“被儒家视为庄严神圣的亲子间的伦理道德,在这种大胆的思想面前被撕的粉碎。

化为赤裸裸的生物现象了”。

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及其反复倡导推行的礼教已经从统治地位下滑至崩溃的边缘。

在这样一个观念剧变的时期,重视自身生命、情感,重视现实人生的意识已经兴起。

“人性真率的赤裸裸的表现,不以道德规范的丰富多彩的个性,不拘一格的存在方式。

大量活生生的事物因此而展现或被创造出来。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礼教标准被颠覆,对妇女的言行也随之减弱。

刘兰芝也正是在这样一个封建礼教束缚相对宽松的家庭中长成。

从诗中的叙述我们得知刘家处于掌权地位的是刘兄,因此很多人推测刘兰芝的父亲要么已经过世,要么长期在外,父位的缺失往往会迫使儿女趋于早熟。

因此刘兰芝刚强自立、倔强能干的性格不能不说与刘家以兄代父的家庭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

刘母是典型的封建礼教传统下的妇女形象,严格恪守着“三纲”、“五常”,缺乏主见;刘兄性格上的暴躁专横,使得刘兰芝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环境下遇事不得不要有男子的勇气和胆识——面对事情只有具有了透彻的分析与预见性,才能使家庭及个人避免陷入受欺凌的境遇。

3、封建礼教、封建家长专制与刘兰芝特立独行的性格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悲剧周礼云,女子有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内则》要求的女子礼仪:“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臬,治丝茧,织纫组训,学女事以共农服;观於祭祀,纳酒浆笾豆菹醢,礼相助奠,礼相助奠。

”诗中刘兰芝自述自己“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可以刘兰芝从小就接受了正规的封建礼教教育。

“……焦仲卿妻篇:‘腰若流纨素。

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何工于赋美人也!……古人重其行,兼及其容。

妇容不与德、言、工并列耶?”由此可见刘兰芝是完完全全的接受了其所在的封建时代所要求她必须接受的闺德教育,并掌握了作为一个贤妻孝妇应该掌握的各种礼节和技能,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但刘兰芝自尊、敏感以及倔强个性的释然,又注定了她在封建家长专制的代表——焦母面前不会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因此婆媳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的愈演愈烈。

在深处逆境,不断受到外界力量的挤压之时。

封建闺德束缚下的刘兰芝身上所具有的勤劳善良的一面就被刚强的一面所取代而占了上风。

她对婆婆的刁难挑剔,即使碍于礼法虽不敢公然反抗,也难保没有怨怒之情形于色,这就不可避免的成为焦母眼中所认为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满怀委屈和怨愤的刘兰芝为了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反抗焦母的专制,她毅然的突破封建时代女方以归休为耻辱的常理。

自陈“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谴归。

”当刚强的性格与封建家长专制激烈碰撞之后,刘兰芝也就开始走上了一条人生的不归之路。

刘兰芝的个性不仅表现在其对婆婆的反抗中还表现在她对丈夫的不满上,她并没有像旧时的女子那般虽独守空房却不敢有任何抱怨,反而是一针见血的斥责起丈夫“勿复重纷纭……仍更被驱谴,河言复还来?”在封建时代,已婚女子被遣返回娘家是极为不光彩的事情。

通常被谴的女子总是自叹命苦,以泪洗面,而刘兰芝坚毅的个性却使她在如此的情况下显得从容镇定,没流露出任何的软弱和狼狈。

临别时,穿起严妆“事事四五通”,十分的考究,末了还“纤纤做细步”显示她的“精妙”和“世无双”。

既肯定了自己的魅力,还表现出自己的存在与价值。

这种带有炫耀性质的打扮,既是对焦伸卿不能坚决保护爱情的软弱行为提出的沉默的批评,更是对焦母发出的无言的挑战。

社会造就了刘兰芝追求个性解放以及生命自由的性格,而这样一种性格又促成了她爱情高于生命、自尊高于爱情这样一种价值认同。

从刘兰芝特立独行的主动要求谴归到她的再嫁、再到她用生命进行抗议之时,她的婚姻悲剧、爱情悲剧背后无不折射出她的性格悲剧。

4、“个人”、“自由”观念缺失,社会中的艰难反抗注定了反抗者必将以失败告终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

按梁漱溟的话来说是一种“伦理本位社会”。

每个人都生活于一定的伦理关系之中,这样一种社会大环境必然会影响和制约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并使个体成为社会所需的“合格产品”,即每一个个体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社会所赋予他(她)的某一特定角色,角色又规范了个体的思想和行为。

因此,个体对于其所承担的角色是否称职直接关涉到“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一生命运的顺逆。

在焦家,焦父去世,焦母守寡并一手带大焦仲卿兄妹,长期操纵着家庭大权,是封建家长制的典型,传统“三从”、“四德”的观念已经成为焦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势。

而刘兰芝作为新一代人,带着“自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家庭文化烙印走进焦家,持续几年都没有完成其所承担的角色转换,即她始终没有改变作为一个媳妇在她所处时代不应该有的“举动自专由”的个性特点。

在焦母的思维定势中,她所需要的是一个孝顺的儿媳。

一个在她眼里看来能够让其儿子“得自由”的儿媳妇,但刘兰芝在焦母眼里偏偏是不能让她的儿子“得自由”的女人。

在刘兰芝三番五次的打破焦母固有观念中的伦理纲常之时,婆媳之间的矛盾冲突就不可避免的产生、激化,直至最后演变成一场无法收拾的悲剧。

既然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社会,那么作为这个社会中的一员,尽管他是一个自然人,应该过着自然的本性的生活,但在汉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学家却竭力把人伦理化。

让他过一种“伦理人的社会生活”。

“所谓伦理人的社会生活,必然遵守古代圣贤的礼法和固有的道德,克制自己的情欲,统治自己的生活,使自己能够在社会上成为一个道行优良、理智坚定的善人。

”在这样一种伦理本位社会中。

“个人”、“自由”的观念是不存在的,人不是在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伦理关系中的对方而活。

尽管刘兰芝所处的魏晋时代重视自身生命,追求美好情感的意识已经萌芽,但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却没有丝毫的变化:“家长未变,社会未变,依旧是卫道士们在利用着礼教、家长的特权在行恶,恶势力还是以其强大的惯性摧残着一切”。

礼教束缚在一定程度上的减轻并不意味着它的消失。

即使是追求美好自由的爱情在礼教的重重规范和压抑下也依然被视为“举动自专由”的不合伦理之举,也就注定了刘兰芝的抗争在严酷的事实面前只能是飞蛾扑火。

综上所述,刘兰芝的婚姻悲剧在于她没有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特点,更在于她倔强、敏感的性格特征使其没能很好的完成个体社会化的历程,而任由其性格发展,因而没有扮演好伦理本位社会所赋予她的儿媳妇应尽的角色。

以至于遭受了人生的巨大挫折,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可惜的是,刘兰芝的一句“儿实无过错”,说明了即使在被休弃之后,她也没意识到正是她“举动自专由”的性格为她种下了婚姻悲剧的苦果。

5、结语刘兰芝的性格悲剧所表现出来的深层意蕴是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必然冲突,尽管魏晋时期人性觉醒已经成为一种自觉。

刘兰芝这样一个有着自尊自爱的性格以及勇于反抗精神的女子依旧不能见容于这个以伦理本位为核心的封建社会。

刘兰芝的抗争也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

特殊的时代和社会塑造了刘兰芝特立独行的性格,而恰恰又是这种性格导致了她婚姻和爱情的悲剧。

刘的性格悲剧所揭示出来的社会意义也正在于社会传统的巨大滞后影响力对于初生历史的窒息性。

参考文献:[1]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2]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3][清]沈德潜,说诗啐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2.[4][汉]郑玄注,周礼[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5][汉]郑玄注,礼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7]胡欣,《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的社会心理学解读[j],天中学刊,2002(8).[8]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02.[9]王亚林,传统文化视野中的悲剧《孔雀东南飞》[j],社科纵横,2004,(2).[10]游芳,《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特征[j],闽西职业技求教育学院学报,200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