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中毒

合集下载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野生菌中毒是指人们在野外采摘或食用野生菌类食物后,由于误食有毒菌类或食用不当导致的中毒症状。

为了预防野生菌中毒的发生,以下是一些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1. 了解野生菌类知识:在野外采摘野生菌类食物之前,务必了解野生菌类的外貌、特征、生长环境等相关知识。

可以参考相关书籍、咨询专业人士或参加野外菌类识别培训课程,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

2. 避免野生菌类食物:如果对野生菌类不够了解或没有足够的采摘经验,最好避免野外采摘和食用野生菌类食物。

选择购买市场上出售的鲜嫩、有保质期的食用菌类,以确保食品安全。

3. 采摘选择正规场所:如果坚持采摘野生菌类食物,应选择正规的、有资质的野外菌类采摘场所。

这些场所通常会有专业人员进行菌类鉴定,确保采摘到的菌类是安全可食用的。

4. 注意采摘季节和环境:不同的野生菌类有不同的生长季节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在采摘时,应根据菌类的特征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采摘,避免采摘到有毒的菌类。

5. 菌类保存和处理:采摘到的野生菌类应及时处理和保存。

在处理过程中,要注意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杂质。

对于不确定是否安全的菌类,最好进行煮沸或高温烹饪,以杀死潜在的有毒物质。

6. 少量试食原则:对于不熟悉的野生菌类,应采取少量试食的原则。

即使是已知的可食用菌类,也应逐渐增加摄入量,以观察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7. 不与酒类同食:野生菌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与酒类发生反应,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应避免在食用野生菌类时同时饮酒,以免引发中毒或不适。

8. 孕妇和儿童慎食:孕妇和儿童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对于野生菌类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

因此,孕妇和儿童应慎重食用野生菌类,以免引发消化不良或中毒。

9. 及时就医:如果不慎食用了有毒的野生菌类,或出现了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

在就医前,尽量保留野生菌类的样本或照片,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防野生菌中毒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蘑菇中毒案例

蘑菇中毒案例

蘑菇中毒案例在日常生活中,蘑菇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它既可以增加菜肴的口感,也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

然而,蘑菇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食材,因为有些蘑菇是有毒的,误食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蘑菇中毒的真实案例。

在某个夏天的一个周末,一家人在郊外野餐,他们在野外发现了一些野生蘑菇,于是就采摘了一些回家准备烹饪。

然而,他们并没有对这些蘑菇进行鉴别,而是直接加入了食物中。

当天晚上,这家人中的几个成员出现了呕吐、腹泻、头晕等中毒症状,其中一名小孩情况非常严重,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

经过医生的诊断,这些症状是由误食了有毒蘑菇所致。

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治疗,这些中毒者最终都脱离了生命危险。

但这起蘑菇中毒事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也提醒了更多的人要警惕野生蘑菇的风险。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蘑菇中毒并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因为人们对野生蘑菇认识不足、鉴别能力不强而造成的。

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故再次发生,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关于蘑菇中毒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野生蘑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有毒的,而且有些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在外观上非常相似,很难以肉眼区分。

因此,我们在野外采摘蘑菇时,一定要慎重对待,最好不要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蘑菇品种。

如果真的想采摘野生蘑菇,最好携带专业人员或者相关书籍进行鉴别。

其次,对于野生蘑菇的鉴别,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进行初步判断。

比如,观察蘑菇的外形、颜色、气味等特征,用手触摸蘑菇的表面,甚至可以尝试一点点,但不要吞食。

如果有条件,最好使用专业的鉴别工具进行检测。

最后,即使我们对蘑菇有一定的鉴别能力,也不要轻易尝试野生蘑菇,特别是不确定的情况下。

毕竟,对于生命健康来说,一点点的风险都是不值得的。

总之,蘑菇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但完全可以通过加强对蘑菇的认识和鉴别能力来预防。

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蘑菇中毒问题的重视,避免类似的意外事件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预防,让蘑菇成为我们餐桌上的美味,而不是潜在的危险。

野生菌中毒原理

野生菌中毒原理

吃野生菌中毒的原理
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

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

而且,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

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

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吃野生菌中毒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毒素。

野生菌中可能含有某些毒素,如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素、毒蕈碱等)或菌体本身释放的毒素(如油香菇素、菇碱等)。

这些毒素会在人体内引起中毒反应。

2.代谢产物。

野生菌中的一些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有害,如细菌分解产物中的亚硝酸盐、氨基酸的代谢产物如羟肌酸等,可导致一定程度的中毒。

3.菌柄、孢子、菌核等部分。

野生菌中的菌柄、孢子、菌核等部分含有较高的纤维素和硅酸盐,长时间摄入这些成分会对人体消化系统造成伤害。

4.个体差异。

不同人对某些野生菌的食用可能有不同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对某种野生菌过敏或无法消化,导致中毒症状。

因此,为了避免中毒,最好选择经过专业认证的食用菌
或在采摘食用野生菌时慎重,并确保采摘的野生菌种类正确、新鲜,以及对其进行充分烹饪处理,以减少毒素和有害物质的风险。

同时,注意个人体质差异,对于未知的野生菌种类最好避免食用。

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

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
▪ 一看颜色 : 有毒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 墨黑、青紫等颜色,尤其是紫色旳往往有剧毒,采摘后 易变色。
▪ 二看形状:无毒旳蘑菇一般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柄 下部无菌托,上部无菌轮;有毒旳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 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轮、菌 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
▪ 三看分泌物:将采摘旳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毒旳一 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 有毒旳往往稠浓分泌物,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 变色。
▪ 误食后约6小时以内发病, 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 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 汗、发冷、肌肉抽搐、脉 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 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 清等症状。
▪ 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
毒蘑菇-毛头鬼伞(又称鸡腿蘑、毛鬼 伞)
▪ 该蘑菇具有石碳酸等胃肠道刺激物,还具有腺嘌 呤,胆碱,精胺,酪胺和色胺等多种生物碱以及 甾醇脂等。
▪ 如黑木耳、 ▪ 大白菇、 ▪ 硫磺菌等。 ▪ 可能因为含有抗原,导致易感人群旳自
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临床分型
▪ 经典分型
▪ (1)胃肠炎型; ▪ (2)神经精神型; ▪ (3)溶血型; ▪ (4)中毒性肝炎型
▪ 任成山等结合对3638例病例资料成果研究将毒 菌中毒旳临床分型分为5型:
▪ 1、胃肠炎型 ▪ 2、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型 ▪ 3、中毒性肝炎型 ▪ 4、神经精神型 ▪ 5、溶血型
▪ 光盖伞素是邻-磷-酰基-4-羟基-N二甲基色胺,口服光盖 伞素5~15mg,即可产生明显旳视觉、听觉和味觉旳错 觉,还能够出现情绪旳交替变化(欣快与焦急、淡漠与 紧张交替,甚至哭泣与狂笑),
▪ 还可引起瞳孔散大、心跳加速、血压上升、体温升高等 交感神经兴奋旳症状。

野生菌中毒救治流程及处置

野生菌中毒救治流程及处置

野生菌中毒救治流程及处置野生菌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或接触野生菌类产生的毒素后引起的中毒。

野生菌毒素种类繁多,有些毒素可以直接损害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

以下是对野生菌中毒的救治流程和处置进行详细描述的整体流程:1. 急救处理:a. 呼叫急救服务:拨打当地紧急救援电话(如120),向医护人员报告患者的症状、怀疑是野生菌中毒事宜,并提供详细的地址信息。

b. 稳定患者:保持患者平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患者存在呼吸困难或休克等症状,根据需要进行急救措施,如人工呼吸、心脏按压等。

2. 野生菌中毒的现场处理:a. 确定毒菌种类:如果可能的话,将残留的食物、患者可能接触过的物品收集起来,标明时间和地点。

请配合急救人员对毒物进行初步判断。

b. 阻断进一步摄入:若患者胃内有未消化的野生菌残留,可尝试诱导呕吐。

给予大量清水漱口,以防止毒素吸收。

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一定不要让其进食或者饮水。

3. 医院治疗:a. 确定病情:医护人员将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体格检查、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等。

b. 实施治疗:根据野生菌中毒的临床特点,进行对症治疗。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i. 给予解毒剂:根据病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解毒剂来清除体内的毒素。

ii. 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可能需要给予静脉补液、高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以支持患者的器官功能。

iii. 其他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可能需要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

c. 监测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将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以及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肾功能等。

4. 病后管理:a. 观察病情:患者出院后,需要继续观察其病情,包括是否出现复发或并发症,例如肝肾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

b. 健康指导:对于野生菌中毒患者,医护人员需要提供有关饮食卫生和食品安全的指导,以防止再次摄入有毒菌类。

需要注意的是,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因不同的毒菌种类而有所不同。

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PPT

野生菌中毒的临床救治PPT
04
肾功能损害和神经系统症状。 胃肠炎型和其他类型中毒有时 也很难鉴别,但此型绝大多数 患者肝、肾功能损害多为一过 性,患者预后较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型
ARF型分为5期: (1)潜伏期,摄入毒蕈到症状发作,约 10 h; (2)胃肠炎期,常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及腹痛、水样泻等, (3)“假愈期”,胃肠炎症状常在 1~2 d后缓解,ALT、AST轻度 升高,心肌酶谱及血生化有改变; (4)肾功能损害期,大多数患者呈少尿型肾衰竭,少数为非少尿型 肾衰竭,部分患者可合并肝损害,此期患者主要表现为水肿,血 压升高BUN、Cr水平升高,ALT、AST亦升高,少数患者可发生 高钾血症及心律失常; (5)恢复期,如能安全度过上述4期,可逐步进入肾功能恢复期 , 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几乎所有的毒蕈中毒患者首先 表现为轻重不一的胃肠炎症状。 该型于摄入毒蕈 0.5~1.0 h 发病,表现为恶心、呕吐
03
常会有一个“假愈期”,3~ 4 d后病情加重,因腹泻导致 失水、电解质紊乱、谵妄等, 亦可出现轻度的肝
胃肠 炎性
LOGO
02
腹痛、腹泻。严重者可腹部绞 痛,频繁水样腹泻,有时带血, 病程一般数日。值得注意的是, 在出现胃肠道症状早期
LOGO
CLINICAL TREATMENT OF WILD FUNGAL POISONING
野生菌中毒 的临床救治
临床分型|治疗措施|中毒诊断|临床救治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x
LOGO
目录 CONTENTS
01
野生菌中毒 临床分型
02
野生菌中毒 治疗措施
03
急性毒菌 中毒的诊断
LOGO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引言野生菌是一种具有诱人味道和独特风味的食材,但同时也是潜在的危险物质。

误食有毒的野生菌可能导致严重的中毒反应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介绍野生菌中毒的常见症状、急救措施和预防方法,以帮助大家应对野生菌中毒的紧急情况。

野生菌中毒的症状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取决于所食用的菌类的毒性和数量。

常见的症状包括:1.腹痛和腹泻2.恶心和呕吐3.头痛和眩晕4.心跳加快和呼吸困难5.肌肉痉挛和抽搐6.中毒性休克和昏迷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尽快就医。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以下是针对野生菌中毒采取的紧急急救措施的步骤:1.联系急救医疗机构 - 如果症状严重或出现危及生命的症状,应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告诉医务人员中毒的状况和所吃的食物,以便他们快速采取适当的措施。

2.呼叫中毒控制中心 - 如果可能,可以联系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以获取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3.停止进食 - 如果中毒是由野生菌引起的,应立即停止进食菌类。

切勿食用菌肴。

4.喝充足的水 - 喝足够的水可以帮助稀释毒素并促进尽快排出体外。

饮用清洁的水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

5.不诱导呕吐 - 不要诱导呕吐,因为某些毒物诱导呕吐可能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诱导呕吐只适用于在医生指导下特定情况下进行。

6.呐喊帮助 - 如果意识模糊或出现意识丧失等症状,大声呼喊周围人的帮助。

如果有人陪伴或目击事情发生,请寻求其帮助。

野生菌中毒的预防方法预防野生菌中毒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以下是一些预防中毒的实用方法:1.慎重选择食材 - 如果你不确定某种野生菌的品种或是否有毒性,最好不要食用。

购买野生菌之前,最好请教专业人士或者参考相关指南。

2.采购可信赖的供应商 - 从信誉良好并可靠的供应商购买野生菌,可以降低中毒的风险。

3.妥善保存食材 - 野生菌在食材保存上比较特殊,不当的储存条件可能导致毒素的产生。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是许多人喜爱的美食。

但是,采摘和食用野生菌有潜在的危险性,如果不慎误食有毒的野生菌,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因此,学习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中毒症状
首先了解一些中毒症状。

中毒症状因采摘和食用的野生菌而异,但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毒症状:
•肚子痛
•呕吐
•腹泻
•头晕
•恶心
•浑身不适
•抽筋
•呼吸急促
•失去知觉
如果有人出现以上症状,需要立即进行急救。

急救措施
以下是急救野生菌中毒的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如果你有怀疑或确认中毒,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并告知情况。

尽可能准确地提供中毒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已经食用的野生菌种类和数量,以及症状和严重程度。

2.制止继续食用野生菌
让患者停止食用野生菌,以避免进一步中毒。

3.清洗口腔
如果中毒者还有尚未消化的菌,可以给中毒者喝些淡盐水或饮用水,帮助清除口腔内菌。

4.脱离污染区域
如果中毒发生在野外,在保护中毒者的同时离开采摘区域。

在路上要持续观察症状,及时对症处理。

5.不加二度危害
在医院治疗前不要随意给中毒者喂药或食物,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二次伤害。

6.具体药物和治疗操作
中毒者抵达医院后需要接收专业急救和治疗。

通常会按照中毒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等来确定具体的药物治疗和操作。

在中毒事件发生时,人们需要保持清醒和冷静,执行以上举措。

直至等待到急救车到来,执行专业的医疗服务。

了解中毒症状和急救措施可以帮助你及时救助需要帮助的人,并最大程度地减小损失。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野生菌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有毒的菌种,误食这些有毒菌类可能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障人们的健康,预防野生菌中毒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了解常见有毒野生菌种类在野外采摘野生菌之前,了解常见有毒野生菌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有毒野生菌种类:1. 银耳菌:银耳菌外观漂亮,但是其中的毒素会导致胃肠道不适和中毒症状。

2. 鸡油菌:鸡油菌中含有一种毒素,会引起呕吐、腹泻和腹痛等症状。

3. 花菇:花菇中的毒素会对肝脏造成伤害,导致黄疸和肝功能异常。

4. 鹿茸菌:鹿茸菌中的毒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引起头晕、恶心和昏迷等症状。

二、采摘野生菌的注意事项1. 寻觅可靠的野生菌采摘地点:选择有良好环境和生长条件的野生菌采摘地点,避免采摘到受污染或者有毒的菌类。

2. 带上专业人士或者有经验的人:如果您对野生菌不够了解,最好在采摘时请教专业人士或者有经验的人,以避免误食有毒菌类。

3. 注意采摘季节和天气条件:野生菌的生长季节和天气条件对其质量和安全性有重要影响。

选择适当的季节和天气条件进行采摘。

4. 子细辨别野生菌:在采摘野生菌时,子细观察外观和特征,辨别有毒菌类和可食用菌类。

如果不确定,最好不要采摘。

5. 不要大量采摘同一种野生菌: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有毒物质,不要大量采摘同一种野生菌。

多样化采摘可以降低中毒的风险。

6. 避免采摘病变、虫蛀或者腐烂的野生菌:这些野生菌可能含有更多的有毒物质,应避免采摘和食用。

7. 做好保存和烹饪:采摘回来的野生菌应及时清洗、处理和烹饪,以杀死潜在的有毒物质。

三、中毒后的应急处理如果不慎误食了有毒野生菌,应即将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措施:1. 催吐:如果误食后不久,可以通过催吐的方式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

但在催吐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者毒物控制中心的建议。

2. 饮水:大量喝水有助于稀释有毒物质,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3. 就医:及时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防野生菌安全教育(3篇)

幼儿园防野生菌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户外活动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然而,在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欢乐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注意安全。

特别是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由于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判断能力,更容易受到野生菌的侵害。

因此,加强幼儿园防野生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野生菌的危害1. 野生菌中毒:野生菌种类繁多,其中部分菌类含有剧毒,食用后会导致中毒,甚至危及生命。

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昏迷等。

2. 误食有毒野生菌:孩子们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

在野外玩耍时,可能会误食有毒野生菌,造成严重后果。

3. 肠道寄生虫感染:一些野生菌可能携带肠道寄生虫,食用后会导致寄生虫感染,影响身体健康。

三、幼儿园防野生菌安全教育内容1. 野生菌的基本知识(1)认识野生菌:向孩子们介绍野生菌的种类、生长环境、外观特征等。

(2)有毒野生菌的特征:教育孩子们识别有毒野生菌,如颜色鲜艳、形态奇特、气味刺鼻等。

2. 野生菌中毒的预防措施(1)教育孩子们不采摘、不食用野生菌。

(2)告诉孩子们在户外活动时,要跟随家长,不要独自采摘、品尝野生菌。

(3)教育孩子们遇到不认识的野生菌,要立即告知家长或老师。

3. 野生菌中毒后的处理方法(1)了解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2)教育孩子们遇到疑似野生菌中毒的情况,要及时告知家长或老师。

(3)在等待家长或老师到来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

4. 野生菌中毒的紧急处理(1)尽快就医:一旦发生野生菌中毒,要及时将孩子送往医院救治。

(2)保留中毒菌样:将疑似中毒的野生菌保留,以便医生进行鉴定。

(3)配合医生治疗: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积极配合治疗过程。

四、幼儿园防野生菌安全教育实施方法1. 课堂教学: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向孩子们讲解野生菌的基本知识、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2. 实地考察:组织孩子们参观蘑菇园、植物园等,让他们亲自观察野生菌的生长环境和特征。

野生菌中毒科普

野生菌中毒科普

野生菌中毒科普
野生菌中毒是指误食有毒的野生菌而导致的中毒现象。

常见的野生菌包括鸡枞菌、干巴菌、奶浆菌、松露、松茸、鸡油菌、青头菌等,其中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或混杂生长,容易误采误食发生中毒。

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误食有毒菌类或加工环节失误。

即使是无毒的野生菌,如果加工过程中没有煮透煮熟,食用后也可能发生中毒。

此外,生长环境因素也可能导致中毒,例如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食用后很容易发生中毒。

一般来说,有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性状多较怪异,气味多较特殊。

菌帽中央多凸起,菌盖和菌柄上有斑点,菌褶上多有疙瘩、红斑、托沟裂或裂沟,易流浆汁、且稠厚发粘,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

有毒菌折断后通常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

且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误食野生菌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等,严重者可能出现幻觉、昏迷等精神症状。

因此,在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注意辨别是否有毒,确保野生菌的来源安全可靠。

如果出现野生菌中毒的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在就医前可以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催吐、洗胃等,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同时,保留剩余的野生菌样品和食用时的相关证据,以便医生更好地进行诊断和治疗。

为了避免野生菌中毒的发生,建议在购买和食用野生菌时要选择正规渠道和有信誉的商家。

同时,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品种,特别是那些颜色鲜艳、气味特殊的野生菌。

在加工野生菌时一定要煮熟煮透,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食品卫生。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以下是野生菌中毒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停止食用野生菌。

将未食用的菌类收集起来,以便进行
后续的毒理分析和确诊。

2. 拨打当地急救电话或直接送患者到最近的医院急诊科就诊。

3. 在等待急救抵达或前往医院的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安静、躺下,避免剧烈运动。

4.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应侧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头部稍
微向后仰,以防止呕吐物进入气道。

5. 如患者出现意识丧失、呼吸急促或停止呼吸,必须立即进行
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

6. 尽可能记录下采集到的菌类的外观、形状、颜色等信息,这
对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请记住,野生菌中毒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只有经过专业医生
的诊断和指导,才能得到正确的救治方法。

因此,在任何紧急情况下,应该及时就医并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

野生菌中毒管理制度

野生菌中毒管理制度

野生菌中毒管理制度一、引言野生菌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常常由于误食有毒菌类而导致。

为了有效预防和管理野生菌中毒事件,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建立健全的野生菌中毒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野生菌中毒的原因1. 误认野生菌种类不明确或未经过专业鉴定;2. 误认为食用的野生菌不含有毒素或毒性很低;3. 未经适当处理或加工的野生菌可能依然具有毒性;4. 未注意鉴别有毒菌和无毒菌,误食有毒菌而导致中毒。

三、野生菌中毒管理制度建设1. 建立健全的野生菌鉴别机制: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人们对野生菌种类的识别能力,推广野生菌鉴别技巧,减少误认的可能性;2. 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专门的野生菌中毒管理团队,明确责任人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 制定详细的处理流程:明确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处理流程,包括紧急处理、送医就诊、通报相关部门等步骤,确保事件的迅速处置;4.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通过加强对食品市场的监管,防止有毒菌种的进入市场,减少误食的风险;5. 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定期组织野生菌中毒防治的专业培训,提高相关人员对野生菌中毒知识的了解和应对能力;6.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建立野生菌中毒事件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通报和发布有关信息,提醒公众注意野生菌中毒的风险。

四、野生菌鉴别技巧1. 了解有毒野生菌的一般特征:有些野生菌的形状、颜色、气味等都具有特殊的特征,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鉴别其毒性;2. 注意在野生菌成熟时进行采摘,成熟的野生菌可能含有较少的毒素;3. 采摘野生菌时尽可能使用专门的野生菌工具,避免与其他有毒植物混淆;4. 采摘后仔细清洗和烹饪野生菌,确保食用安全。

五、野生菌中毒的应对措施1. 发现中毒症状时,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如洗胃、呼吸道疏通等;2. 尽快就医,向医生提供野生菌的种类信息,以便及时采取救治措施;3. 如果可能,收集中毒菌的样本,送医院或专业机构进行鉴定。

六、野生菌中毒的常见症状1. 肠胃症状:包括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2.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视觉障碍、昏迷等;3. 呼吸系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呼吸不畅、呼吸急促等。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轻易尝试未知的野生菌。

如果你对某种野生菌是否可食有疑问,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去触碰它。

如果你已经误食了野生菌并出现了不适的症状,你应该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 尽快就医:如果你在城市附近,你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

如果你在偏远地区,你应该立即联系当地的医疗机构或者拨打急救电话。

2. 保留样本:如果你还保留了一部分你吃的野生菌,你应该把它带到医院去。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确定你吃了什么,从而更快地找到治疗方法。

3. 不要自行催吐:有些人可能会认为通过催吐可以快速排出体内的毒素,但实际上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为催吐可能会导致胃酸和毒素一起进入食道和口腔,引起更严重的伤害。

4. 不要自行服用解毒药: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服用解毒药可以快速解毒,但实际上这可能会加重病情。

因为不同的毒素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错误的解毒方法可能会加重病情。

5. 保持冷静:虽然中毒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但是保持冷静是非常重要的。

过度的恐慌和紧张可能会加重病情。

6. 通知家人和朋友:让他们知道你的情况,他们可以提供帮助,也可以在你无法自己行动时帮助你寻求医疗援助。

野生菌中毒急救措施

野生菌中毒急救措施
避免误食有毒野生菌
不随意采摘、食用不明野生菌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避免对大自然造成破坏。
保护自然环境
不随意采摘、食用不明野生菌可以避免食物中毒,保障公众的食品安全。
避免食物中毒
不随意采摘、食用不明野生菌的重要性
01
02
03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管,禁止有毒野生菌的流通和销售,确保公众的安全。
洗胃
到医院后,医疗专业人员会对中毒者进行洗胃,以清除胃肠道内的有毒物质。
03
02
01
与医疗人员的有效沟通对于患者救治的重要性
沟通病情
在与医疗人员沟通时,要详细说明中毒者的病情和症状,以便医疗人员能够更好地了解中毒者的病情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沟通治疗过程
沟通康复训练
在治疗过程中,要与医疗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治疗进展和治疗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加强市场监管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野生菌中毒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野生菌中毒事故,确保公众的安全。
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等预防措施
PART 07
公众教育与意识提升
误食有毒菌类
公众对于野生菌的毒性缺乏了解,往往认为所有的野生菌都有毒,因此不敢食用。但实际上,只有部分野生菌含有毒素,而且毒素的种类和含量也不尽相同。
胃肠炎型中毒
神经精神型中毒
溶血型中毒
可能导致幻觉、精神紊乱、运动障碍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可能导致贫血、黄疸、尿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不同类型中毒的临床表现与危害探讨
PART 03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

预防野生菌中毒野生菌中毒是指因食用野生菌类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野生菌类的种类繁多,其中有些是有毒的,并且很难辨认。

因此,为了预防野生菌中毒,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预防措施。

1.了解野生菌的基本知识:野生菌种类繁多,有些是可以食用的,但也有些是有毒的。

在食用野生菌之前,了解野生菌的外观、特征、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加野外踏青活动、与专业人士交流等方式来增加对野生菌的了解。

2.寻觅可靠的指导:在采摘野生菌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菌类学家、野外探险者或者参加由相关机构组织的野菌识别培训。

他们可以提供关于野生菌的详细信息,匡助你识别哪些是可食用的菌类,哪些是有毒的。

3.遵循食用原则: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来辨别野生菌类的可食性,最好不要食用。

野生菌类中的毒素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选择食用已经被广泛认可为可食用的菌类,并确保采摘的野生菌没有受到污染。

4.正确采摘和处理:采摘野生菌时,要注意正确的采摘方法。

使用尖尖的刀具将菌柄切断,避免将泥土和其他杂质带入菌类中。

采摘后,应该及时将野生菌清洗干净,去除泥土和其他污物。

在处理野生菌时,最好戴上手套,以防止皮肤接触到有毒的菌类。

5.适量烹饪:野生菌类中的一些有毒物质在适当的烹饪过程中可以被分解或者失去毒性。

因此,在食用野生菌之前,务必进行充分的烹饪。

煮沸、炖煮或者蒸煮是常见的烹饪方法,可以确保野生菌中的有毒物质被彻底破坏。

6.注意过敏反应:食用野生菌后,如果浮现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皮疹等,可能是因为野生菌引起的过敏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应即将住手食用野生菌,并寻求医疗匡助。

7.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野生菌中毒不仅可以通过食用野生菌引起,还可以通过接触有毒菌类而导致。

因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在野外采摘野生菌后,要彻底清洗双手,并避免触摸眼睛、口腔和其他开放性伤口。

总结起来,预防野生菌中毒的关键是增加对野生菌的了解,遵循食用原则,正确采摘和处理,适量烹饪,注意过敏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女子野生菌中毒病床上隔空捋线

女子野生菌中毒病床上隔空捋线

女子野生菌中毒病床上隔空捋线女子野生菌中毒病床上隔空捋线6月29日,云南。

一女子吃野生菌出现中毒的情况,送医后,女子出现幻觉,有空手捋线、抓“精灵”的动作等。

安全提示:不凉拌食用野生菌;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菌;不食用剩余的隔顿野生菌;野生菌一定要炒熟煮透。

野生菌中毒症状有哪些?1、胃肠炎型。

这种中毒表现较为普遍,约占80%。

具体反应是,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一般不发热,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2、神经精神型。

除了胃肠炎表现外,还有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

先出现头昏、恶心、呕吐症状,然后有烦躁、幻听、幻觉、妄语等怪异行为,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

3、溶血型。

进食毒菌6至12小时后,除有胃肠炎型表现外,还有贫血、肝肿大等症状。

4、多脏器损伤型。

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部分患者还伴有精神症状。

如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野生菌如何判断是否有毒?专家解释:“蘑菇跟银器、生姜、大米、生葱一起煮,液体变黑有毒,颜色不变则无毒”等说法并无科学依据,实际上蘑菇毒素不能跟银器等发生化学反应,也不能产生颜色变化。

如鹅膏毒素就不能发生颜色反应。

此外,“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普通的蘑菇没毒”等说法也不科学,蘑菇是否有毒并不能简单地根据颜色和形状来区别。

很多毒蘑菇与食用蘑菇极其相似,市民难以区分,建议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1急性肝损害型此型中毒绝大多数为鹅膏菌属的剧毒种类所导致,潜伏期10—24小时,最长可达数日。

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

部分患者可有一假愈期,1—2天后中毒症状消失,进入所谓的“假性痊愈期”。

野生菌中毒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野生菌中毒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

野生菌中毒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野生菌中毒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1. 引言野生菌是大自然中独特的美味,它们丰富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让人们趋之若鹜。

然而,与野生菌一同存在的风险是野生菌中毒,这是一种与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野生菌中毒的相关知识,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一风险。

2. 什么是野生菌中毒野生菌中毒是指由于食用有毒野生菌而引起的中毒症状。

有毒野生菌中的毒素可能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包括胃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甚至致命的毒性。

3. 野生菌中毒的种类3.1 肠胃型野生菌中毒肠胃型野生菌中毒主要通过食用含有有毒野生菌的食物引起。

症状包括腹泻、呕吐和腹痛等胃肠道不适,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3.2 神经性野生菌中毒神经性野生菌中毒是由含有毒素的野生菌进入人体后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的中毒。

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幻觉、肌肉痉挛以及严重病例下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3.3 肝脏型野生菌中毒肝脏型野生菌中毒是因为食用了含有毒素的野生菌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黄疸以及肝功能异常。

4. 高风险的野生菌4.1 食用前不能生食的野生菌有些野生菌必须经过烹饪才能食用,因为烹饪可以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

这些野生菌包括毒鹅膏、蓝鳍牛肝菌等。

4.2 变异性大的野生菌部分野生菌会因为生长环境的不同而产生丰富的物种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导致一些野生菌从无毒变成有毒。

这种情况下,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采菌者也容易误食有毒菌种。

4.3 容易与有毒菌种混淆的野生菌一些野生菌与有毒菌种外观相似,容易被采菌者误认为是无毒菌种。

这种情况下,缺乏识别能力的采菌者可能错误地食用有毒物质。

5. 野生菌中毒的预防措施5.1 信任专业人士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菌时,最好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例如野生菌专家或有经验的采菌者。

他们可以准确识别野生菌种,并指导我们正确识别以及烹饪。

5.2 学习识别野生菌对于有意从事野生菌采摘和食用的人来说,学习如何准确识别野生菌种是非常重要的。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

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1. 引言野生菌是一种美味且营养丰富的食材,但其中部分品种存在毒性,食用后可能导致中毒。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健康,制定和实施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是非常重要的。

2. 风险评估在制定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之前,我们需要对食用野生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

以下是可能导致中毒的几种常见情况: - 食用误区:由于野生菌与有毒菌种之间形态相似,容易发生误食; - 未经鉴定:没有专业知识和鉴别能力的人群采摘和食用野生菌; - 存储不当:未正确处理和保存野生菌,导致毒素滋生或生长。

3. 预防措施3.1 提供教育和宣传有关部门应定期组织对野生菌中毒的教育宣传活动,让公众了解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和正确的防范措施。

教育内容涵盖以下内容:•识别有毒野生菌的基本知识;•在食用野生菌之前进行适当的烹饪;•不要随意采摘和食用未知品种的野生菌;•指导人们如何培养专业的采摘和鉴别技能;•鼓励人们购买来自合法渠道的已经鉴别过的野生菌。

3.2 建立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野生菌中毒监测与预警机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野生菌进行定期抽检和鉴别。

如果发现有毒野生菌或相关事件,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3.3 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野生菌采摘和销售市场的监管,严禁非法贩卖有毒野生菌;•加大对农贸市场和餐饮业等食品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确保野生菌的供应安全;•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追踪并排查出现中毒事件的相关菌种、产地等信息。

3.4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时,需要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机制应包括以下内容:•确立责任人和责任部门,明确各个环节应该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建立紧急联系机制,确保各部门的有效沟通和协作;•制定中毒案例处理流程和标准操作规范,确保中毒事件得到及时处理和妥善处置;•配备相关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提供医疗援助。

4. 应急响应流程在发生野生菌中毒事件后,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应急响应:1.接到报警:当有人出现中毒症状或向有关部门报告中毒事件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引起急性肝损害的鹅膏肽类毒素
鹅膏毒肽amatoxins、鬼笔毒肽phallotoxins和毒伞素virotoxins三类。 鹅膏毒肽中的α-鹅膏毒肽和β-鹅膏毒肽在鹅膏菌中含量最高并且也是 主要的致死毒素。 鹅膏肽类毒素化学性质稳定,耐高温、耐干燥和酸碱, 一般的烹调加工不会破坏其毒性。 鹅膏毒肽主要抑制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Ⅱ活性,导致mRNA转录受阻, 蛋白质不能合成,最终导致细胞坏死。
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
亚稀褶红菇(Russula subnigricans)
密褶红菇 (Russula densifolia) 可食
稀褶红菇(Russula nigricans)
稀褶红菇(Russula nigricans)
亚稀褶红菇
识别特征:受伤后变红
之为有毒野生菌。有毒野生菌之所以会引起中毒,是因为 有毒野生菌中含有毒素,如破坏人体肝脏和肾脏的毒肽; 引起贫血的溶血素;导致幻觉(如幻视、幻听、狂歌乱舞 等)的生物碱;引起呼吸衰竭的红菇素等等。
由于误食有毒野生菌,这些毒素就会通过人体的消化
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 破坏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泌尿系统……。
时间:1975-2007年 地点:云南山区及半山区 事件:不明原因猝死疾病
人物:约400例死亡
原因:毒沟褶菌中毒 证据:1、有毒游离氨基酸; 2、导致严重低血糖。
毒沟褶菌
11
小白菌
野生菌为什么会中毒?
在雨季或夏天,户外有很多野生菌。有些野生菌可以
食用,称之为食用菌;而另外一些野生菌则是有毒的,称
致。
灰花纹鹅膏菌
它所含毒素对人体的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0.1毫克,一个蘑菇 所含毒素即足以使一个成年人死亡。
灰花纹鹅膏菌
致命鹅膏
淡红鹅膏
裂皮鹅膏
2015年江苏无锡7人中毒4人死亡事件,由裂皮鹅膏引起。
2014年9月在贵州遵义发生一起2人食用2人死亡的中毒事件。
鹅膏菌的识别特征:既有菌环又有菌托!
恢复正常。
(六)溶血型
主要由鹿花菌以及卷边网褶菌所引起。
2、卷边网褶菌引起的中毒症状
误食后症状出现快,一般30分钟至3小时内即出现恶心、呕吐、上 腹痛和腹泻等肠胃症状。不久,溶血的发展导致尿液减少甚至无尿,尿 液中出现血红蛋白以及贫血。溶血会导致包括急性肾衰竭、休克、急性 呼吸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发生能显著增加 死亡率。
800 件
事 数
600
400
50
0
200
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急性肝损害型中毒临床症状特点:
明显表现出四个阶段:
(1)潜伏期(6-12小时):误食鹅膏菌后,一般发病较慢,有6-12小时的 潜伏期;
(2)胃肠炎期(6-48小时):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肠胃症状; (3)假愈期(48-72小时):胃肠期过后,症状消失,近似康复,1-2天内 无明显易见症状; (4)内脏损害期(72-96小时):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 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出现肝功能异常和黄疸,最后导致肝、肾、 心、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5-8天病人死亡。
二、野生菌中毒症状类型
野生菌中毒分型
根据作用靶标器官分为7种类型:
(1)急性肝损害型;
(2)急性肾衰竭型; (3)胃肠炎型;
(4)神经精神型;
(5)溶血型; (6)横纹肌溶解型; (7)光敏皮炎型
(一) 急性肝损害型
1、引起中毒的有毒野生菌的主要种类: 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一些种类所引起,包括鹅膏菌属 、 盔孢伞属 、环柄菇属的一些种类。但主要是由鹅膏菌属的一些 种类所引起。 主要由灰花纹鹅膏菌、致命鹅膏、淡红鹅膏 、裂皮鹅膏所
蘑菇是天使:除病消灾
灵丹妙药:灵芝 (Ganoderma lingzhi) 二千年的文化价值:富贵吉祥 二千年的药用价值:仙草 巨大的产业价值:大量人工栽培
事物的两面性
野生菌是魔鬼:能带走人命!
毒蝇鹅膏Amanita muscaria
致命鹅膏A. extialis
蘑菇是魔鬼:能带走人命!
典型案例: 毒沟褶菌 俗名 小白菌
野生菌中毒的预防控制
五(2)班 2018年10月22日
一、认识野生菌
野生菌是天使
蘑菇是天使
蘑菇是天使
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
松茸 Tricholoma matsutake
冬虫夏草 Ophiocordyceps sinensis
蘑菇是天使
灰鸡枞
Termitomyces eurhizus
火把鸡枞
Termitomyces bulborhizus
干巴
Thelephora ganbajun

蘑菇是天使
美味牛肝菌
Boletus meiweiniuganjun
黄疣牛肝菌
Leccinum extremiorientale
小美牛肝菌
Boletus roseoflavus
茶褐牛肝菌
Boletus brunneissimus
菌盖 菌环
菌柄
菌托
野生菌中毒死亡中70%由鹅膏所致
2004-2014年全国毒蘑菇中毒事件分省区统计
400 350 300 250 1400
1200
1000 全国蘑菇中毒事件576起,中毒3701例,死亡786例。
死事 亡 件 200 人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数
150 100
西南特别是云南是“重灾区” 中毒死亡主要由剧毒鹅膏所致
其它类型
毒沟褶菌
成熟后菌褶绿色 故又名:绿褶菌
孢子印
乳头青褶伞
点柄臭黄菇
日本红菇
黄粉末牛肝菌
(四)横纹肌溶解型
我国主要由亚稀褶黑菇引起。 亚稀褶黑菇中毒症状特点:
中毒后1小时内开始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炎
症状,6-12小时后表现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肉痉挛性疼痛, 肌酸激酶急剧增加。最典型症状出现横纹肌溶解, 最后导致急性 肾功能衰竭。中毒严重者12小时后就开始死亡。
(五) 神经精神型
能导致神经精神型的蘑菇种类及其毒素很多,临床症状表现
不一,目前有四类。
1、毒蝇碱 2、异噁唑类化合物
3、鹿花菌素
4、光盖伞素
苏湄岛光盖伞
光盖伞
光盖伞中毒症状特点: 误食后发生神经错乱、幻视及意识障碍等中毒症状,患者或狂 歌乱舞、或烦躁不安、时哭时笑,此类中毒无后遗症,数小时后会
(三) 胃肠炎型
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野生菌含有多种毒素,不同的野生菌所
含有的毒素也不相同。能引起这类症状的毒蘑菇种类已知多达80
余种,主要有红菇属、乳菇属、口蘑属、枝瑚菌属、牛肝菌属、 粉褶菌属、蘑菇属等。
大青褶伞
中毒症状:表现为胃肠道反应;临床上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急性腹
泻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等。
(二) 急性肾损害型
1、引起中毒的有毒野生菌主要种类: 我国主要由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 、拟卵状鹅膏、赤脚鹅膏、 欧式鹅膏所致。
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
赤脚鹅膏
欧式鹅膏
急性肾损害鹅膏中毒症状特点:
中毒症状与其它剧毒鹅膏菌不一样,肝功能上升不明显,
主要表现出急性肾衰竭,临床上出现少尿或者无尿,血清尿 素氮和肌酐上升。
(七)光过敏性皮炎型
1、引起中毒的有毒野生菌种类 有两种,污胶鼓菌,叶状耳盘菌 。
叶状耳盘菌
2、光过敏性皮炎型中毒症状
潜伏期较长,最快食后3小时发病,一般在1~2天内发病。 主要表现为“日嗮伤”样红、肿、热、刺痒、灼痛。开始多感到面部肌肉 抽搐,火烧样发热,手指和脚趾疼痛,严重者皮肤出现颗粒状斑点,针剌 般疼痛,发痒难忍,发病过程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 呼吸困难等症状。在日光下会加重。经4~5天后渐好转,病程长者可达 15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