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_张凤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张 凤 林
【内容提要】马克思经济学的生命力在当代的延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它的基本理论体系在各种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展;其二,是它的分析方法以及许多概念、原理在一
些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引进、吸收和借鉴,从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马克思经济学
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研究方法上,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在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建构与
发展中也留下了深刻的痕迹,马克思的经济增长理论不同程度地为后凯恩斯学者所吸收,马克思的货币理
论与后凯恩斯经济学的货币经济理论之间存在着承继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 凯恩斯经济学 后凯恩斯经济学
作者张凤林(1954- ),东北财经大学富虹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连 116025)。

一、经济研究方法
后凯恩斯经济学派是在战后凯恩斯经济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旨在反对新古典主义和
边际主义、倡导复兴古典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流派。

因此,这个学派虽然属于凯恩斯主义,其经济
思想却受到古典经济学的重大影响。

而由于马克思经济学与古典经济学的历史承继关系,它自然地
也受到了马克思经济思想的重要影响。

这也是后凯恩斯经济学派具有“左”倾特征从而被称为“凯
恩斯经济学左派”(Left Keynesians)①的重要原因之一。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首先体现在经济研究方法上。

马克思在引述一位俄国学者
对他的研究方法的评价时,曾将自己的经济学研究方法明确概括为唯物辩证法。

②这种方法有两个基
本要点:其一是抽象分析,其二是历史或动态分析。

正是运用这种方法,马克思揭示出资本主义商
品货币关系内部所包含着的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关系,由这种关系阐明了剩余
价值生产、分配与积累,从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分析了这种运作
机制的发展、演变规律,从而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

马克思经济学的这种研究方法在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那里通常也被称之为社会的、阶级的、历史
的、演进的、动态的方法。

③它虽然与主流派所通行的经济研究方法(超历史的、静态的、均衡的方
法等等)难以相容,但是却对后凯恩斯学派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后凯恩斯学者(特别是它的第一代∗本文是作者主持的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后凯恩斯经济理论最新进展追踪与评析”(07BJL034)的部分研究成果。

①P. Kerr, “A history of post-Keynesian economics”, 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PP. 479-496.
②参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0-24页。

③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98-400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人物琼·罗宾逊等)出于反边际主义的理念,对于马克思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颇为欣赏。

例如,罗宾逊曾指出:“马克思给予我们的启示是,需要用历史眼光而不是均衡方法去思考。

”①马克思的分析结构,经过调整将可以为分析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与积累提供“非常宝贵的工具”,为有力地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打下基础”。

②卡尔多也说道:马克思经济理论是分析前资本主义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一个极为强有力的工具”,就动态分析而言,它可以与凯恩斯的分析形成互补。

③所以,尽管后凯恩斯学派对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认识也许并没有达到唯物辩证法的哲学高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积极地借鉴马克思的研究方法来创建反边际主义的理论体系。

这种借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视阶级关系分析。

阶级关系分析是马克思抽象法的一个必然结果,他认为物与物关系的背后所隐藏的是人与人、主要是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因而只有进行阶级分析才能抓住现存生产方式的本质。

在现代西方非马克思经济学阵营普遍排斥阶级分析的情况下,后凯恩斯学派却明确坚持了阶级分析方法。

他们认为,阶级分析首先体现了经济学主题的要求。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收入分配,而收入分配主要表现为总产出在各大社会阶级或集团之间的分割,其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只有运用阶级分析方法才能揭示这一冲突的原因、过程、后果及其解决途径。

其次,阶级分析也是准确地刻画社会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必要层次。

处于不同经济地位或社会关系中的人的行为方式是不同的,例如,以财产收入为主的雇主阶层和以工薪收入为主的雇员阶层,其各自的消费与储蓄倾向、风险偏好程度就明显不同。

因此,按照人们的特定经济地位将其划分为不同阶级(或集团),进而考察不同阶级(或集团)特定的经济心理与经济行为,比泛泛的一般理性经济人行为分析更加切合实际,更有助于把握经济复杂系统的具体的结构特征。

由此,在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中,从基本概念的提炼到分析框架的建构,都贯穿着阶级分析的线索。

例如,他们通常不是去一般地谈论价格变动的需求效应,而是强调不同阶层收入对不同层次消费(例如,必需品与奢侈品消费)的影响。

不去建立一般的消费函数,而是分别考察工人与资本家两大群体不同的消费与储蓄倾向。

不去研究所谓统一的收入份额决定,而是致力于揭示工资收入与利润收入决定的不同机理。

这使得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阶级对立与利益冲突关系。

(2)强调制度分析。

这也是马克思研究方法的一个传统。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经济关系的法律化,便形成了各种(正规的)制度,它们既是经济活动的结果,又影响着(反作用于)人们的经济行为。

后凯恩斯学派特别注重各种社会经济制度对经济运行的重要影响,认为经济分析不应仅着眼于物质技术关系,而且也应将社会经济关系或制度因素纳入其中,使这些因素成为确立某些变量关系或行为关系的重要依据和约束条件。

循此思路,他们深入分析了现代大公司制度,明确指出了微观市场结构的垄断或寡头特征,由此表明供求完全竞争定价的均衡价格理论的非现实性,进而代之以新的厂商管理定价或加成定价理论。

他们还分析了现代社会产权制度,揭示了产权是决定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

琼·罗宾逊曾经指出,资本所以获得收入利息或利润,其根源就在于资本所有权,资本积累的客观要求从制度上决定了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集团以利润形式占有总产品的一个份额。

④这也正是资本主义不仅以消费为目的、而且同时还以获取最大利润为动机的制度原因。

⑤从这一视角来看,流行的用资本生产力来解释利息或利润的所谓边际生产力分配理论便站不住脚了。

此外,他们还分析了工会制度对工资谈判从而价格决定的影响,考察了现代货币制度和金融制度对企业投资决策、居民的流动性需求进而总需求的影响,等等。

近年来,一些后凯恩斯学者受到制度学
①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2003, P. 212.
② 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3页。

③ N. Kaldor,Essays on Economic Stability and Growth, Holmes & Meier Publishers, 1980,PP.246-255.
④ 参见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篇第3章。

⑤ J. Robinson,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Macmillan & Co., 1956, P.15.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派分析的影响,又试图探讨现代大公司内部的制度安排在弱化不确定性方面的重要功能。

①正是基于
制度分析,使得后凯恩斯学派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新古典和凯恩斯主义主流派的富有特色的理论体系。

(3)倡导动态非均衡分析。

尽管后凯恩斯学派并没有在马克思那样的历史暂时性或历史过渡性
的意义上去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但是他们却受到了马克思方法论的历史感的
强烈影响,认为凯恩斯关于不确定性的论断可以和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动态发展和波动的分析
相结合。

根据凯恩斯的论断,由于未来具有基本的不确定性,经济人的严格的理性选择行为将不再
可能,一切将依照惯例行事,从而均衡分析将不再适用,这就需要代之以非均衡分析。

罗宾逊受到
马克思方法论的影响,更试图由这种不确定性引申出经济运行的历史特征,强调经济学应当采用动
态的非均衡方法。

她指出,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处于“历史时间”中的经济,过去的不可逆转,未
来的无法确知,处在当下的经济人只能凭借经验、惯例以及预期行事,其结果便难以保证过去→现
在→未来的连续平稳发展,由预期变化所导致的短期无常波动性和长期不稳定性必然成为事物的常
态。

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恰恰就是这种不稳定性的反映。

因此,经济学应当坚决摈弃均衡的观念
和方法,而致力于去反映真实世界中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揭示这种特征的生成机制及其经济后果。

近年来,保罗•戴维森(Paul. Davidson)、道(S. Dow)、劳森(T. Lawson)等第二代和第三代
后凯恩斯学者不但发展了罗宾逊等人的上述思想,而且在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乃至其哲学基础方面
进一步展开了更深入系统的探讨。

戴维森明确提出了非遍利的(non-ergodic)世界观②③,指出现实
的社会经济是一个非遍利的、有机的体系,其内部联系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又随着人们的知识、行
为以及制度等因素在时间过程中的演变而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必须彻底打破主流派所热衷的“遍利
观”,以非遍利的、演进的、历史的分析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道探讨了所谓“巴比伦思想模
式”(Babylonian mode of thought)④,其含义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现实不能采取单一的从公理到
定理的推理模式,而必须时刻坚持现实导向的原则,将复杂现实分解为不同侧面,在这个基础之上,
则可以根据经济研究的不同层次而具体地采取不同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其中当然也不排除局部地采
取某些均衡建模的方法。

劳森等人则在巴斯卡(R.Bhaskar)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一种新的社
会科学哲学或社会科学方法论,即批判实在论(Critical Realism)。

⑤⑥这种理论既反对先验的观念论,
也不同于经验实在论,而是提出了一种新的本体论(ontology)哲学思想,即超验的实在论(transcendental realism)。

它认为,现实,特别是社会现实,不像经验实在论所说的那样简单地由原
子式的事件与经验组成,而是一个复杂、分层、有纵深的实体,人们在经验层面所感知的事件与事
件关系是由其所不能感知的处于深层的结构与机制决定的。

科学认识的功能在于揭示这些结构与机
制,而不是拘泥于经验层面的程式化推理,这就必须放弃传统上流行的经验实证主义以及逻辑实证
主义的方法,而采取由表象向深层追索的所谓“溯因推理”(retroduction)的方法。

这些方法论研究,
虽然提法不尽相同,但是显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强调现实的复杂性,从而反对方法论的简单
化和表面化,特别是反对主流经济学中所盛行的公理化的实证主义方法,而主张采用现实导向的方
法论,诸如历史的、动态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以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归类
比较来揭示事物内在机制的溯因推理方法,等等。

所有这些方法论主张和观点,显然都是与马克思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一脉相通的。

特别是批判实在论的溯因推理方法,它实际上说的就是人类思维由
①S.P. Dunn, “Towards a Post Keynesian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Some Galbraithian Insights”, in K. Nielsen, ed. Uncertainty
and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 Ambiguity, Mental Models and Institutions, Edward Elgar, 2004.
② P. Davidson, “Reality and Economic Theory”,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New York,1996, 18(4),
PP.479-508.
③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Edward Elgar, 2003, PP. 280-284.
④S. Dow,“Post Keynesianism and Critical Realism:What Is the Connection?”,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
New York, 1999, 22(1),PP.15-33.
⑤ T. Lawson,“The Nature of Post Keynesianism and Its Links to Other Traditions:a Realist Perspective”,Journal of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M.E. Sharpe Inc.,New York, 1994, 16(4),PP.503-538.
⑥托尼•劳森:《一个经济学的实在主义者理论》,参见马克•布劳格等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张大宝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年,第338-375页。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具体到抽象的行走路线,所以不过是对马克思的辩证的抽象分析方法的一种现代重述。

批判实在论
的创始人巴斯卡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运用的抽象分析就是超验的推理分析方法。


所以也
可以说,马克思是批判实在论的重要先驱。

由此可见,马克思的思想对后凯恩斯学派方法论的影响,
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理论研究方法上,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渗透到深层的方法论的哲学基础或
认识论层面上。

二、收入分配理论
马克思的分配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剩余价值理论中。

这一理论表明,虽然全部新产品价值是由
劳动创造的,但是以工资形式归工人所有的只是等于在劳动市场上按照价值规律与资本相交换的劳
动力的价值,而劳动力的价值要小于劳动力的使用创造的全部价值,其差额亦即剩余价值或利润将
基于资本所有权的要求而归资本家所有。

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既是一种生产理论,也是一种分配理
论,它揭示出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收入分配所具有的剥削性质和所包含的阶级利益对立。

从学说史
的角度来观察,这一分配理论具有两个显著特点:其一是在价值分析的抽象层面上讨论收入(实际
是价值)的分配,其二是诉诸社会阶级关系以及制度因素诸如资本所有权决定收入的分配。

上述分配思想在后凯恩斯学派分配理论的建构与发展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虽然后凯恩斯学派
一般不赞成马克思关于劳动决定价值原理的抽象分析,并且也不像马克思那样因为利润体现了资本
所有权对劳动创造的产品的占有就得出根本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结论。

但是他们认为,马克思(以
及古典派)的分配理论要比新古典派纯粹用物质技术关系决定收入分配的要素定价理论,特别是其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高明得多,更加具有现实基础,可以被利用来探讨现代社会的分配问题从而建构
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基础。

最先引入马克思分配思想的是卡莱斯基。

卡莱斯基被称为后凯恩斯学派“最重要的守护神”②

他试图借鉴马克思的再生产分析框架构建一种三部门、二阶级的分配理论,其要点是:生产结构分
为资本品(I )、资本家消费品(II )、工人消费品(III )三大部门。

总收入从供给方面分为利润(P )
与工资(W )两部分,利润又分为用于积累(I P )和用于消费(C P )两部分。

总收入从需求方面则
分为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

假设工人无储蓄,在各部门保持均衡比例从而总供求平衡时,必
然有工人消费等于工资,资本家投资和消费等于利润。

其简单图式如下: I : ()1
11I C P P W ++
() :表示在本部门内部交换 II : :表示在各部门之间交换 III :()333I C P P W ++
卡莱斯基认为资本家支出是决定总需求的关键因素,一旦给定这种支出,总需求与社会生产结
构也就给定,利润份额从而收入分配格局也就决定了。

这一理论实际上是在假定总供求平衡的条件
① R. Bhaskar and A. Callinicos,“Marxism and Critical Realism :A Debate ”,Journal of Critical Realism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ritical
Realism (IACR), 2003,PP . 89-114.
② M.C. Sawyer, The Economics of Mical Kalecki , Macmillan, 1985, P .vii.
马克思经济学对后凯恩斯学派的影响 下用资本家支出、主要是投资行为来说明利润与工资的分配,它代表了将阶级的收入分配理论纳入
现代宏观分析的最初尝试。


在卡莱斯基的启示下,罗宾逊更加明确地将收入分配纳入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的分析框架,提
出了一个封闭经济条件下的两阶级、两部门模型。

②她将总收入划分为工资和资本家利润两大范畴,
总产品划分为消费品与资本品,两大阶级的需求行为特征是工人只消费不储蓄,资本家既消费也投
资,还有储蓄。

这样,根据总需求决定实际总收入的有效需求原理,资本家的需求特别是投资需求
便决定了所实现的利润水平,即利润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与投资量成正比,利润率则与投资增长率成
正比,用公式表示有:
p s I P = (1)

p p s g s K I
K P r === (2)
这里的(2)式便是著名的“剑桥等式”,其中的r 、K 、g 、p s 分别表示利润率、资本量、投资增
长率、利润储蓄倾向。

卡尔多几乎与罗宾逊同时提出了相同的分配理论,不过他不是采用两部门模
型,而是直接通过总量分析论证了投资决定利润进而收入在工资与利润间分配格局的原理。

③④之后,
帕西内蒂对上述分配理论作了进一步的扩展,通过引入“帕西内蒂不等式”,即p w s I s <<,明
确地考虑到两大阶级均有储蓄行为从而工人也获取部分资产收益的情况,将后凯恩斯学派关于利润
决定和收入分配的剑桥等式推广到更为普遍化的形式。


剑桥分配模型的基本含义是,资本家投资是决定利润与工资相对份额的关键变量。

在宏观经济
保持总供求平衡的条件下,投资需求越大,利润量及其在收入中的相对份额就越高,而工资的相对
份额则越低。

因此,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国民收入分配将会愈益有利于资本家而不利于工人。


个结论显然与马克思关于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工人阶级变得相对贫困化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模型的具体建构而言,这一理论也在许多方面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的影响。

首先,它是在宏观经济
平衡的条件下来考察收入分配的,这与马克思在考察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时舍掉了实现问题的做法
是相似的。

二者都是属于撇开了短期价格波动影响的关于实际收入份额决定的长期分析。

其次,它
集中分析利润与工资两大收入范畴之间的分配关系,亦即阶级之间的收入分配问题,这也承袭了马
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基本收入范畴划分和分配理论研究重心的思想。

罗宾逊在后来曾指出,支配
工业产品在工资与利润之间分配的力量是资本主义经济的中心特征,所以马克思把剥削率置于经济
理论的核心是正确的。


至于帕西内蒂引入工人从事储蓄从而获得部分资产收入的因素,可以视为他
们考虑到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情况而在收入范畴划分方面所做的一种具体拓展。

再次,也是最重
要的一点,他们用投资决定利润,实际上隐含着用资本所有权来说明占有或获取利润的经济原因的
思想,并且由资本家的投资决策所带来的分配后果(即利润相对于工资提高)实际上体现了阶级利
益的对立,这些也显示了马克思分配理论的痕迹,反映了后凯恩斯学派力图从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
制度的大背景下来探讨分配问题的倾向。

正是由于这些重要特征,使得他们同单纯用物质技术关系
解释分配的边际生产力理论划清了界限,他们认为后者不仅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在现实中也是有害
的,因为它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分配过程中的利益冲突并寻求解决之道,而后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
论恰恰可以作为“反边际主义革命”的一个积极成果,取而代之。

① M. Kalecki,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ynamics, A Essay on Cyclical and Long-Run Changes in Capitalism Economy , Allen & Unwin, 1954,
Chap. 3.
② 参见琼·罗宾逊、约翰·伊特韦尔,《现代经济学导论》,陈彪如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篇第2章。

③ N. Kaldor, Essays on Value and Distribution , Duckworth, Free Press, 1960,PP.227-230.
④ N. Kaldor,“Economic Growth and Problem of Inflation ”, Essays on Economic Policy , Duckworth, Norton, 1964.
⑤ L. Pasinetti,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 Essays in Economic Theor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⑥ J. Robinson, Foreward to K. K ühn, Economics and Marxism, Vol.1, Macmillan, 1979, P.ix-x.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08年第12期
上述分配理论代表了后凯恩斯学派第一代和第二代学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事收入分配研
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近年来其分配理论又获得了若干新进展。

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将新马克思
主义方法与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原理相结合,通过更明确地引入收入分配中的阶级冲突因素——即劳
动市场上的工资谈判机制,来解释收入分配的决定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影响。

这种理论解说
主要是由古德文(Goodwin )和帕里(Palley )等人所发展的。

帕里着重进行了短期分析的理论建构。

他指出①②,剑桥等式所体现的后凯恩斯分配理论虽然考察的是阶级收入分配,但是由于没有在传统
的马克思经济学的意义上引入阶级冲突,即集中体现在劳动市场和劳资谈判中的阶级冲突,仍欠完
善,未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收入分配与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因此,剑桥分配模型需要加以扩展。

帕里指出,现实中存在着两种竞争:一是产品市场上厂商之间的竞争,另一是工人与厂商之间的竞
争或劳动市场上的斗争。

前者决定的是产品价格加成,从而总工资与总利润的相对份额,后者决定
的是工资总额在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分配。

这就需要考察收入分配的两个层面:其一是在工人与资
本家之间的收入分配,其二是在普通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收入分配。

为此,他在总收入(Y )划分为
总工资(W )和总利润(P )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将工资总额细分为工人所得的工资(w W )与管理层
所得的工资(k W )两部分,利润进一步划分为留成利润(R )与红利(P -R )两部分,而红利又再分
为工人阶级得到的红利(w P )与管理者红利(k P )两部分。

从而有下面的关系式:
P
W Y += (3) W W W k w =+ (4)
R P P P k w −=+ (5)
其中(3)式显示的是总收入在工资与利润或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分配,(4)式则给出了新的收入分
配范畴,即总工资额在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的分配。

随着收入范畴的增多,对不同范畴收入的储蓄倾
向需要加以新的规定。

根据利润收入的储蓄倾向总是大于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收入的储蓄
倾向总是大于普通工人的收入的储蓄倾向这个一般性假定,若令ww s 、kw s 、wk s 、kk s 分别代表工人
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工资收入的储蓄倾向、工人红利收入的储蓄倾向、管理者红利收入的
储蓄倾向,那么则有
10≤≤≤≤<kk wk kw ww s s s s (6)
关于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收入分配,依然可以用剑桥的分配模型来解释。

但是,对于工人与管
理层之间的分配则必须引入新机制,这就是劳动市场上的工资谈判力量对比,而这种力量对比又是
依宏观经济形势、主要是总需求状况为转移的。

当总需求旺盛从而经济处于高涨时期,工人的工资
谈判力量较强从而w W 会相对于k W 提高,反之则相反。

另一方面,在引入这种收入分配的新视角之
后,关于收入分配对宏观经济和总需求的影响也获得了新见识。

例如,如果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在工
人与管理层之间向着有利于工人的方向所做的一种调整,即提高工人的收入份额而降低管理层的收
入份额,而不涉及社会总工资与总利润份额的变化,那么由于kw w s s ≤,将会增加消费需求,同时
又因为总利润份额未变而不会导致投资需求减少,故而其结果将是总体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

另一
方面,如果工人工资的提高不是源自工人与管理层之间相对收入份额的变化,而是由于社会总工资
与总利润的比例发生了变化即利润总额降低的结果,那么这种工资提高对增进消费需求的作用将会
被利润降低引致投资需求的减少所抵消,其对宏观经济的净效应将变得不确定,很有可能是负面的。

这就表明,若实行旨在改善工人收入水平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而又不希望带来紧缩性的后果,明智
的做法将是着眼于劳动市场调整,而不是产品市场调整。

与帕里不同,古德文通过将剑桥的分配理论纳入经济周期分析,力图建立一种新的将马克思的
① T. Palley, “Class Conflict and the Cambridge Theory of Distribution”, in B. Gibson, ed. Joan Robinson’s Economics: A Centennial
Celebration , Edward Elgar, 2005, PP. 203-224.
② J.E. King, ed. The Elgar Companion to Post Keynesian Economics , Edward Elgar, 2003, PP. 184-1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