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初中文言文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

作者/李云娟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以我国现代作品为主,但古代作品也占一定比例。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汉语的源头。学好文言文是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学好语文的需要。怎样让学生读懂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是语文教师时常感到头疼的事。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找到一条学习文言文的"捷径",就能使其顺利通过文言文这一关,并能领略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一、要重视兴趣唤起参与热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

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要想让十几岁的学生对"之乎者也"感兴趣,没有灵活应变的办法难以奏效。所以我本着让学生参与的原则,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教法。如,教学《工之侨献琴》时,由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那么这课语言简洁,道理深刻的特点就不用多费口舌了;教学《岳阳楼记》时,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幅幅迷人的自然风光图,并配以优美的音乐,给图画配上精当的解说,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巧妙配合,把学生领入了如诗如画的风景中。如此,学生大都表现得热情高涨,学习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这样,学生对文言文不再望而生畏,而是兴趣横生。

文言文虽然难学,但它毕竟是汉语的一种书面语,它的许多基本词汇及基本的语法特点,至今仍在支撑着现代汉语的大厦,许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仍然活跃在现代汉语中,若在讲解中适时予以点拨,学生必然感兴趣、难忘。譬如成语,大多是从古代走到现代的,它包含着丰富的古代汉语知识。讲到词类活用时,可列举"莫名其妙"的"名",名词作动词用;提到古今异义现象时,成语"赴汤蹈火"中的"汤",古义为"热水",今义为"菜汤".特别是贡川方言就是永安话,而永安话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许多上古时代的用语现在仍然在用。如"跑"说"走";"锅"说"鼎";"筷子"说"箸";"不知道"为"安达地"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学

生并不陌生,在上课时经教师一点拨,学生倍感新鲜、亲切,就有了参与学习的热情。

二、要重视语感的培养与训练

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感培养与训练。文言文的语言表达形式与白话文不同,与口头语言也有不小的差距。而初中学生除了课本外几乎没有其他语言环境,感性知识少,语感欠缺。而要让学生领略古人表达与今人类似的思想感情而运用的比今人要精美凝练的语言形式,我认为熟读背诵是"捷径".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疑、读中悟、读中品、读中诵。具体做法是:

1.加强形式多样的读。有教师范读,有全班读,有个别读,有分角色读,也有男女比赛着读。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熟悉课文。

2.鼓励学生品读精彩语句。教材所选文言文不乏精彩之处,让学生圈画、反复地朗读,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加强诵读。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对文言文的诵读更是如此。背诵是学生学文言文的任务之一。语文新课

标也提到:评价学生阅读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句,不但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体验培养语感,而且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的热情。

三、要重视学生动手、学会积累

"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有计划地进行积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古汉语的语言材料和知识,而且能转化为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所以在诵读的基础上,从初一开始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建立"文言文知识库",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整理。每课要求掌握的实词、虚词,人人必须整理,但对每课的整理积累,不能局限于该篇,而应回顾、翻查以前学过的意义和用法,并随着新课的学习去丰富。例如,在教《陋室铭》这课时,讲到"何陋之有?"这句中的"之"字用法,复习了前面的"之"字的五种用法:(1)代词:他、它、这件事;(2)动词:去、往;(3)结构助词:的;(4)主谓之间,不译;(5)句尾凑足音节,无意义。然后再讲这句中"之"的用法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最后归纳"之"字有六种用法。这样这个例子起到了"线"的作用,把我们学过的知识串起来,学生也体会了学会积累带来的极大益处。

四、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可是在教学中教师总怕学生这也"不知",那也"不懂",因而对一篇文言文,从字、词的理解,到句子的翻译,再到思想内容的概括无所不讲,学生成了盛装知识的容器,学生在被动中接受老师的所谓知识的传播。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其实,对文言文的教学同样可放手让学生去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纵观教材中的文言文,大多注释详尽,学生完全可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去读、去悟。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此过程中,教师只作点拨、解疑,让学生从自己的动脑、动口、动手中达到知识学习的目的。

五、要重视渗透品德教育

语文新课标提到: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也不忘这一职责。如《愚公移山》对"愚公移山"移还是不移开一次辩论会;学《陋室铭》问:"在当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惟吾德馨’的情操";上《工之桥献琴》提问:"在我们社会类似工之桥献

琴这样的事有吗?请举一例等。通过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促其品德教育。

"教师给块蓝天,学生就能飞翔。"总之,文言文教学应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学,并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定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