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整棵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新技术

合集下载

玉米秸杆栽培香菇技术

玉米秸杆栽培香菇技术

玉米秸杆栽培香菇技术
利用玉米秸杆栽培食用菌不仅可以变废为宝,提高农民收入,还可以改善人民生活食物结构,而且投资小见效快,有利于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栽培香菇主要材料:玉米秸杆粉、木屑、麸皮、多菌灵、生石灰等。

主要方法:玉米秸杆粉60%、木屑30%、麸皮10%,准确称量后加入0.2%的多菌灵和2%的生石灰,以料水比1:1拌匀,含水量控制在55%左右,用24厘米×55厘米专用香菇袋装料。

杀菌后无菌接种,20—25℃下培菌。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林木资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为玉米秸杆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 1 -。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技术准备1.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能够保证获得高产的平菇。

2.基质准备:以玉米秸秆为基质进行栽培平菇。

要选择高质量的玉米秸秆,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60%左右,填入菇袋。

3.菇袋准备:使用大小适宜的菇袋,填入玉米秸秆后进行消毒处理。

4.播种方法:将菌种粉末均匀撒在填好玉米秸秆的菇袋内。

5.温度和湿度控制:平菇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湿度,要保持菌棚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促进菇体的生长和发育。

二、栽培技术1.控制温度和湿度:平菇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地区孳生的,适宜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相对湿度在85%-90%区间,这是平菇生长繁殖的最佳温湿度条件,菇房过于潮湿会引起霉菌,而过于干燥则会导致菇体不发育。

2.光照控制:平菇较为喜爱光线适中,过强或过弱的光线都会对其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保持适度的光照即可。

3.气流通风:菜房内的新鲜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供应能够促进平菇的生长发育,定时通风换气能够有效的降温、防潮并预防霉菌的滋生。

4.施肥与消毒:菌袋充气后,玉米秸秆糠菜被菌丝包裹,之后对菌袋进行水分控制,并进行适量的施肥、消毒。

三、收获与储藏1.果体采摘:平菇的果体采摘时,应采用旋转轻扳的方法,不可硬拉、硬抻,以免损伤其周围的菌丝,影响再生的数量和速度。

2.果体储藏:摘下的平菇不能直接暴晒,会加速其水分蒸发停止生长,可以放置在通风处放置,保存时间不宜太长。

3.病虫害控制:平菇生长过程中,要保持菜房内的卫生,防止病虫害的滋生,对发生的病虫害及时进行治疗处理。

四、注意事项1.控制水分:平菇是一种水分敏感的菇类,太湿太干都会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平菇的生长周期中,要控制其水分的供应,保持温湿度平衡。

2.注意通风:平菇生长时需要适度的通风,如果菜房内通风不畅并带有较高的湿度,会使平菇的生长受到威胁。

3.营养均衡:正确的施肥方法能够促进平菇的生长,但是过量肥料施用,反而会破坏菌袋组织,影响平菇的正常生长发育。

秸秆也可栽培食用菌

秸秆也可栽培食用菌

秸秆也可栽培食用菌秸秆也可栽培食用菌2008-01-05 10:26:06 作者:来源:互联网前不久,在河南省的获嘉县出现了这么一个新鲜事儿:用1亩地的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可以创造产值1200元;栽培金针菇可以创造产值3500元,再深加工成金针菇酱油和软包装罐头,就可以创造产值3万元。

这究竟是用了一个什么样的致富招法呢?下面,我们就从这项技术的发明人马万法说起。

马万法是获嘉县丁村乡食用菌基地的创办人,他利用高新技术成功地创出了以农作物秸秆代料栽培食用菌和食用菌的深加工技术,为农民增收找到了一条新路子。

1994年,马万法投资1100元创办了食用菌协会,带领农户用棉籽壳栽培食用菌。

后来,他发现棉籽壳价高收效低,便开发出玉米芯为栽培料的平菇高产栽培技术,投入产出比原来的1∶2提高到1∶5。

1997年,马万法又选育成功了“马氏一号”高产平菇菌种,是当时诸多平菇菌种生物转化率较高的一种,它所产出的鲜菇每公斤比市场价高出一毛钱。

2002年11月,马万法在丁村乡创办了食用菌基地。

当他看到农村夏、秋季节乱烧秸秆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后,就打算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

于是,他上北京、下郑州,找科研部门、访大专院校、查找科技资料,还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科研仪器和设备,开始试验栽培食用菌。

通过上百次的试验、上千次的改进,终于成功地开发出了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和金针菇等食用菌技术。

这项技术的基本生产流程是:把玉米秸秆粉碎后,加入水、石灰、湿鸡粪等原料,经过高温发酵,再接种装袋发菌。

利用这项技术,建成一座200平方米的大棚栽培食用菌,一年可以转化70亩地的玉米秸秆,每公斤秸秆可以产出鲜平菇1公斤或鲜草菇0.15公斤,每亩地的玉米秸秆可以创造产值1200多元。

创新是没有止境的。

在此基础上,马万法又大胆地开展了食用菌的深加工研究。

他用自己生产的金针菇,成功地生产出了金针菇软包装罐头和国内首创的金针菇特鲜酱油,并在国家商标局注册,在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获得条码。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前期准备1. 秸秆选择: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材料。

2. 秸秆预处理:将玉米秸秆割成长约10-15厘米的小段,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场地晾晒2-3天,防止秸秆发霉。

3. 配料准备:将晾晒好的玉米秸秆和麸皮混合均匀,然后用清水浸泡5-6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4. 培养基准备:将泡开的玉米秸秆和麸皮挤压出多余水分,然后加入适量的石膏、石灰和硫酸铵进行调配,调配好的培养基应该呈湿润的状态,不宜太湿也不宜太干。

二、菌种接种1. 菌种选择:选择活力强、产量高的菌株作为菌种。

2. 菌种繁殖:将菌种接入培养皿中,利用高温高湿的条件进行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1-2周。

3. 菌种接种:将培养好的菌种均匀撒在培养好的培养基上面,用铁锨或者手指轻轻拍平,使其均匀分布。

三、菇棚建设1. 选择合适的场地: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场地建设菇棚。

2. 搭建支撑架:利用竹子、木材等搭建好菇棚的支撑架,保持稳固。

3. 安装遮光网:在菇棚的顶部安装遮光网,可以调节光照强度。

4. 铺设地膜:在菇棚内部铺设塑料地膜,防止水分流失。

5. 加湿设备:安装加湿设备,保持菇棚内的湿度。

四、培育管理1. 温度控制:在菇棚内设置温度计,保持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

2. 湿度控制:保持菇棚内的湿度在80-90%之间,定期进行喷水保湿。

3. 通风管理:根据菇棚内湿度和温度情况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4. 病虫害防治:定期巡查,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

五、采收和储存1. 采收时间:在菇盖展开后的3-5天内进行采收,以便保持口感和风味。

2. 采收方法:用手轻轻将菇盖扳开,尽量保留菌柄,不要损坏菌丝。

3. 储存方法:将采收好的平菇装入透气的塑料袋或者容器中,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玉米田整草(秸秆)套栽平菇技术

玉米田整草(秸秆)套栽平菇技术
膜不 能包 的太 严 , 否则料 内缺 氧 。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8 3 5 7 ( 2 0 1 7 ) 0 3 — 0 0 6 0 — 0 2
利 用整 草 ( 秸秆 ) 直接 田间露 地 栽 培 平菇 , 既解 决 了玉 米 通 风 透 光 , 又 保 证 了平 菇 遮 阳保 湿 的效 果, 真正 确保 粮 菌双 丰收 。
洒 畦床 及 四周 畦 土 , 播 种前 1 h 再 喷 洒一 次 , 铺 料 前 畦 底撒 一 层 草木 灰 。采用 3 层 培养 料 3 层 菌 种盖 压 面 的播 种方 法 , 每平方米 铺 4 捆( 料干 重 2 0 k g ) 左右 ,
厚2 5 c m的培 养料 , 用种 1 5 %1  ̄ 1 1 3 k g 。挖 种 和播 种操
3 播种
播种时间应在 6 月1 5日 前后为宜。①建畦 : 在
玉米 地 间隔 4 垄玉米 2 垄作 为 栽 培 畦 。清 除栽 培 场
地4 ~ 5 c m深 的表 土层 , 按宽 1 ~ 1 . 5 m, 深2 0 c m, 长 不
1 品种选择
笔 者 选 用 江 苏 高 邮食 用 菌研 究 所 春 夏 季 栽 培
块宽 2 m, 长6 m的塑料 膜 呈 十字形 纵横 交 叠 于池底 并 伸 展 至 池 边 四周 地 平 面 , 即 塑 膜式 简 易 浸 泡 池 。 浸 泡液 为按 每 1 0 0 k g 料3 生石 灰 的 比例 , 将 石 灰 加水搅拌成乳状后 , 再配成 3 %石 灰 水 。将 草 捆 或
限作 畦 。畦 中留 2 条宽 1 5 c m的 土埂 作 丰 产埂 并 分 畦床为 3 小畦, 四周 开挖 宽 2 0 c m, 深3 0 c m的 排 水

秸秆食用菌栽培技术

秸秆食用菌栽培技术

秸秆食用菌栽培技术
秸秆食用菌栽培技术是利用秸秆作为培养基,在其上生长菌种,通过菌丝在秸秆中的生长和利用,使秸秆被分解,并形成适宜菌丝生长的条件,从而获得食用菌的一种栽培方式。

一、材料准备
1.秸秆:干净无污染的麦秸、玉米秸等,打成3-5厘米左右的段。

2.菌种:可选用香菇、金针菇、平菇等种类,购买时要选择正规的菌种生产厂家,品种要纯正。

3.水:用于对秸秆进行浸泡。

二、栽培步骤
1.浸泡:将打好的秸秆放入清水中浸泡12小时,以去除杂质和残留的草籽等。

2.备菇袋:将浸泡好的秸秆压干,用保鲜膜包好装进菇袋中。

3.接种:将菌种埋入菇袋中的秸秆中,按照一定的密度分散在袋内,用手轻轻拍实,将袋口打结。

4.培养:将接种好的菌袋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光照充足的地方进行培养,期间需注意调整适宜的温湿度。

5.收获:待到菇丝覆盖整个秸秆时,可以在袋口割出一个小口,将其培养室外,两周后即可收获。

三、注意事项
1.菌种的选用要纯正,菌袋和菌种都需要在正规厂家购买。

2.浸泡秸秆时,保持水清洁,避免水中含有其他菌种,导致培养过程中出现杂菇。

3.培养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湿度,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防止病虫害的侵袭。

4.收获后要及时清理菇袋,避免菌株的重复利用导致细菌交叉感染。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玉米收割后留下的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是一种有效的资源化利用的技术。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玉米秸秆选择新鲜、干燥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平菇的基质材料。

最好选择玉米秸秆中的茎部,不宜选择有烂烂的玉米秸秆。

2.清洗和消毒处理将选好的玉米秸秆放在清水中浸泡4-5小时,然后将浸泡后的玉米秸秆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干。

晾干后再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50%的石灰水或3%的过氧化氢溶液进行浸泡消毒,消毒时间为12小时。

3.制作菌袋选择适合栽培平菇的菌袋或者编织袋,将消毒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装入菌袋中,并用细绳封口,使其密封。

4.备好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进行繁育培养。

培养好的菌种装入菌袋中,将菌袋中的菌种均匀撒在玉米秸秆上,然后轻轻拌匀。

二、栽培技术1.温度控制将装有玉米秸秆和菌种的菌袋放置在通风、遮阳的地方,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

适宜的栽培温度为18-25摄氏度,避免暴晒和雨淋。

2.湿度控制保持适宜的湿度是栽培平菇的关键。

在栽培期间需要保持玉米秸秆表面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引起霉病。

3.通风适量的通风可以帮助玉米秸秆和菌种充分接触空气,促进平菇的生长和壮苗。

但是要注意避免直接吹风和大风天气对平菇的不利影响。

4.光照平菇是在不需要光照的条件下生长的真菌,因此在栽培过程中无需提供光照。

5.菇房管理可以在室外建立简易的菇房,用竹篾或遮阳网等材料搭建简易的遮阳棚,保护菌袋不被暴晒,同时维持适宜的温湿度。

6.防治病虫害在栽培期间要注意防治平菇的病虫害,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对平菇生长的影响。

三、收获与保存1.生长周期一般情况下,栽培平菇的生长周期为30-40天。

从接种菌种到菇盖伸展后即可开始采收。

2.采收方法等到平菇的菇盖完全展开后,用刀将菇柄割断,注意不要损伤菇盖。

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采收下的菇菌袋和床面,保持整洁。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玉米秸秆是一种丰富的有机资源,对于栽培平菇具有很高的适应性。

下面是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物料准备
1.新鲜的玉米秸秆,选择玉米收割后1-2周的秸秆,要求干燥无霉变。

2.平菇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保证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二、材料处理
1.将玉米秸秆摘去叶子,切成2-3厘米长的小段。

2.用清水清洗玉米秸秆,将杂质和灰尘洗净。

3.将玉米秸秆放入锅中,加水煮沸,煮10-20分钟,煮熟后捞出备用。

4.将煮熟的玉米秸秆放入水中漂洗,冲洗掉表面的油脂和污垢,然后晾干备用。

三、菌种接种
1.准备好培养袋,将干燥的玉米秸秆均匀地填充到培养袋中,每袋约填充3-4公斤。

2.在培养袋中均匀撒播平菇菌种,每袋约使用100克菌种。

3.将培养袋密封好,放在阴凉通风的环境中培养。

四、培养管理
1.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80%以上。

2.定期喷水保持培养袋的湿度,但避免过度湿润,防止发霉。

3.培养过程中要防止日光直射和暴雨,可以利用遮阳网进行遮挡,保持环境的稳定。

五、收获和保养
1.平菇发丝开始长出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防止发霉和细菌感染。

2.平菇上蓋展平后,用清水喷雾保持湿度和降低温度,有助于菇盖的展开。

3.平菇菌盖展开后,即可收获,及时剪切取出,不要用手拔出,以免破坏菌丝和植被。

4.收割后,要及时清理培养环境,去除菇杂质和残渣,保持环境卫生。

5.收割后的培养袋可进行再生利用,重新填充物料进行培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前言平菇栽培是一种效益高、适应性强的经济作物,深受广大农民和消费者的青睐。

而玉米秸秆则是一种丰富的无公害有机肥料,在平菇栽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以供广大农民参考。

二、材料准备1、选择新鲜的玉米秸秆,要求不含杂质和硬质物。

秸秆要在汉化菌种需要的温度下进行消毒杀菌。

2、准备好适量的汉化菌种、石膏粉、面粉等材料。

3、选用适合的菌袋和培育场地。

三、培育步骤1、选好菌种:优良的汉化菌种对平菇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选择繁殖力强、发菌量高、菌丝生长快的适合品种。

2、制作基质:将玉米秸秆割成10厘米左右的长度,放入水中泡软后取出,再加入适量的面粉、石膏粉,搅拌均匀。

最后将基质塞入菌袋中,要求基质密度适中,不要过紧或过松,以便菌丝生长。

3、菌种接种:将汉化菌种均匀地撒在基质表面,轻轻搅拌后封口。

4、发酵过程:将菌袋放置于培育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使菌丝快速生长,整个发酵过程大约需要7-10天。

如遇到气温过低或过高,可使用适当的加热或降温设备调节。

5、生长管理:菌袋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情况需要得到精细地监管,这对平菇的生长和产量有极大的影响。

菌袋内湿度要控制在85%左右,温度保持在20℃左右,通风量应当适中。

6、收获:平菇在生长初期生长迅速,通常在发虫体长到6-7厘米时即可收获。

收获后应当及时加工处理。

平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入营养物质,保持适宜的水分和光照等条件。

四、注意事项1、在制作基质时,应当注意基质的湿度和密度,既要防止过湿也要防止过干,菌丝生长才能得到良好的保障。

2、在菌种接种时要注意撒布均匀,尽可能避免过于密集或过于稀疏的情况。

撒布后对基质进行覆盖或移动,让汉化菌种均匀分布。

3、在培育期间,一定要特别关注个别菌袋的生长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变异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

4、在温度控制方面,要注意远离火源和易燃品,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等事故。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既能有效利用资源,又能获得经济效益。

下面是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供参考。

一、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干燥、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材料,充分堆放晾晒,使其适应菌丝生长的环境。

2. 平菇菌种:选择具有较高菌种繁殖能力、菌丝生长迅速、产菌量高的平菇菌种。

二、材料处理1. 玉米秸秆切碎:将晒干的玉米秸秆进行切碎处理,一般切碎成约5-10厘米长的段落。

切碎后的玉米秸秆易于菌丝穿透和扩散,有利于菌丝的生长。

2. 消毒处理:将切碎的玉米秸秆进行消毒处理,一般采用高温蒸汽消毒法。

将玉米秸秆放入专用的消毒锅中,加热至85-90摄氏度保持30-40分钟,杀灭其中的病菌和虫卵。

三、平菇菌种接种1. 选择合适的菌种。

根据栽培区域的温度和湿度,选择适应性强的平菇菌种进行接种。

2. 菌种培养。

将选好的平菇菌种接入菌种瓶中,放入适宜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控制温度在25-28摄氏度,湿度在80-90%左右,培养7-10天。

3. 菌丝接种。

将培养好的平菇菌种用无菌棉签或无菌刷子等工具进行菌丝接种,接种时要均匀地涂抹于玉米秸秆表面。

四、菌袋封口与发酵1. 填菌袋。

将接种好的瓶装菌种拆开,用无菌人工培养基做成菌砂(或称菌丝培养基),将之与切碎的玉米秸秆按比例拌匀,把拌和好的玉米秸秆装进无菌的菌袋中。

2. 菌袋封口。

将装有玉米秸秆和菌丝的菌袋根据需要封口,一般采用热封方式进行封口,保证菌袋内环境无菌。

3. 发酵培养。

将封口好的菌袋放入培养室中进行发酵培养,控制温度在22-26摄氏度,湿度在80-90%左右,发酵培养时间一般为18-22天。

五、菇丝生长与成菇1. 菌丝生长。

发酵培养期结束后,将菌袋移到光照适宜的环境中,保持温度在20-24摄氏度,湿度在75-85%左右,供给适量的光照,菌丝生长一般需要7-10天。

2. 澄清和刨根。

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菌袋底部会出现菌丝结块,此时需要将菌袋底部的菌丝结块澄清,并用刨根器清除底部残留的玉米秸秆。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引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的玉米秸秆产量十分丰富,而这些秸秆通常被废弃掉。

本技术规程旨在通过利用玉米秸秆来栽培平菇,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新鲜、质地松软的玉米秸秆,最好是刚收割下来的秸秆。

2. 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购买自正规的菌种供应商。

3. 培养床基质:可以选择稻草、秸秆、花生壳等材料作为培养床基质。

三、技术步骤1. 秸秆处理:将玉米秸秆切成15-20厘米的段,然后浸泡在水中,浸泡时间为3-4小时,以达到足够湿润。

2. 沥水:将浸泡后的秸秆取出,让其沥干水分,尽量去掉多余的水分。

3. 搭建培养床:选择一个干净的平面,铺上一层基质材料,然后在基质上均匀铺上一层秸秆,厚度约为15-20厘米。

4. 播种菌种:将菌种均匀撒在秸秆上,注意要避免菌种堆积。

5. 覆盖基质:用厚度为2-3厘米的基质材料覆盖在菌种上,以避免脱水和蒸发。

6. 培养和管理:将搭建好的培养床放置在适宜的环境中,保持适宜的温度(20-28摄氏度)和湿度(80-95%)。

每天进行适量地喷水保持湿润,并确保通风良好。

7. 孢子伞生长:约7-10天后,菌丝会开始生长并形成小菌蓟。

再经过7-10天,孢子伞会迅速生长并形成菌蔺。

8. 采收:当菌蔺的伞盖完全展开时,用剪刀将其直接剪断,注意不要伤到基质。

9. 后续管理:采收后,可将剩余的基质再次加水,进行二次和三次采收。

每次采收后,要及时清理床面的残渣和虫害。

四、注意事项1. 选择优质的菌种,确保菌种的纯度和活力。

2. 秸秆要保持足够湿润,但不要过湿,以免发生霉变。

3. 确保适宜的温湿度条件,这对菌丝生长和孢子伞形成至关重要。

4. 严格控制培养床的卫生状况,避免病菌和虫害的侵入。

5. 采收及时,并及时清理床面的残渣,以便下一轮的培养。

通过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既可以有效利用资源,又可以提高经济效益。

尽管技术规程比较简单,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调整和管理。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非常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而平菇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食用菌,利用玉米秸秆来栽培平菇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还可以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

下面将介绍一份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以帮助农户们进行栽培平菇的技术指导。

一、玉米秸秆的选择和处理1.选择新鲜的秸秆:选择生长期适中的玉米秸秆,避免选择腐烂或过于干燥的秸秆进行栽培。

2.破碎处理:将选好的秸秆进行破碎处理,可以利用粉碎机或者切割机对秸秆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秸秆长度一般在5-10厘米之间。

3.脱水处理:对破碎后的秸秆进行脱水处理,去除秸秆中的多余水分,保持适当的湿度对平菇的生长非常重要。

二、培养基的制备1.配比:将制备好的玉米秸秆与适量的麦麸、玉米面、石膏和石灰按比例混合,配制成培养基。

2.消毒处理: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投入蒸汽锅或者用高温进行消毒处理,去除培养基中的杂菌和病菌,确保培养基的卫生和质量。

三、接种菌种1.选择优质菌种:选择质量较好的平菇菌种,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带入病菌。

2.接种方法:将消毒过的菌种均匀地撒在培养基上,然后用清洁的塑料布盖好,保持局部湿润及通风。

四、培养环境的控制1.温度控制:平菇的生长适宜温度在20-25摄氏度之间,要合理控制温度。

2.湿度控制: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利用喷雾装置或者加湿器对培养室内进行湿度调控。

3.通风控制:保持培养室内空气流通,预防发霉和滋生病菌。

五、生长周期的管理1.生长观察:每天对培养基进行观察,注意保持培养基的湿润度,防止出现过干或者过湿的情况。

2.管理调控:根据菌丝的生长情况进行管理,包括适时给予足够的光照、适量的水分和必要的气体通风。

六、丰收管理1.生长期控制:平菇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可以适当提高温度和湿度来促进菌盖形成。

2.采摘时间:当平菇菌盖成熟时,及时采摘,避免过度生长导致质量减低。

七、病虫害防治1.常见病虫害:平菇常见的病虫害有绿霉病、褐斑病、蚜虫、蜗牛等,要定期巡视,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一、引言平菇是一种常见的食用菌,由于其品质优良、产量高且栽培技术简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栽培。

利用秸秆作为底材栽培平菇具有资源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本技术规程旨在介绍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供广大农民参考。

二、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收割后的玉米秸秆是栽培平菇的理想底材,应选用干燥、碎裂均匀的秸秆。

2. 菌棒:选择优良的平菇菌种,制备成菌棒。

3. 培土:选用有机肥料掺杂的土壤作为培养平菇的培土。

三、栽培步骤1. 秸秆处理:将收割后的玉米秸秆晾晒2-3天,使其含水率稳定在60-65%。

如果含水率过高,可以适当晾晒更长时间;如果含水率过低,则可以加水进行适量的调湿。

然后将秸秆切碎成长度为10-15厘米的小段,放入水中浸泡12-24小时。

2. 菌棒接种:将处理好的秸秆取出,沥干水分。

将菌棒切成3-4厘米的小段,然后将小段菌棒均匀地插入秸秆中,每平方米插入500-700个菌棒。

插入菌棒后,用水喷洒秸秆,使其含水率达到65-70%。

3. 培土覆盖:将培土均匀地覆盖到秸秆上,厚度为5-7厘米。

培土可以选择秸秆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糠麸、农家肥料等。

4. 培养管理:将覆盖好培土的玉米秸秆堆放在通风、遮阳的地方。

保持环境温湿度适宜,温度控制在22-25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定期检查菌棒生长情况,发现有黄绿色菌丝横生或出菇时,用水进行喷雾保湿。

如果环境温湿度不足以满足菌棒生长,可以适量喷水或加湿设备进行保温保湿。

5. 采收处理:采收平菇时,使用消毒的工具将其从菌棒上切下。

采收后,将菌棒上的菌丝切去,然后清洁表面,摆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晾晒。

待菌棒上的菌丝完全枯萎后,可作为肥料或继续利用。

四、注意事项1. 材料选择:选择无病害、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底材,确保平菇的健康生长。

2. 湿度控制:栽培平菇需要保持底材的适宜湿度,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导致平菇菌丝不生长或生长缓慢。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食用菌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就是其中之一,它利用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作为生产基料,结合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实现了食用菌的高效生产。

本文将介绍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原理、流程及优势。

一、技术原理1. 选择适宜的菌种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的首要步骤是选择适宜的菌种。

常见的食用菌有平菇、香菇、金针菇等,不同的菌种在生长环境、生长周期、产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菌种非常重要。

2. 秸秆基料的处理选用优质的秸秆作为基料,进行脱水、打碎、蒸煮等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水分和杂质,为后续的菌丝接种和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3. 菌丝接种在秸秆基料处理后的基质上进行菌丝接种,将选好的菌种均匀地撒播在基质表面,保证菌丝的均匀分布。

并且适当控制接种量和接种深度,确保菌丝能够快速生长并覆盖整个基质。

4. 生长调节菌丝接种后,进行生长调节是非常必要的。

包括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条件,以促进菌丝的快速生长和发育。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喷水、翻堆等操作,保持基质的湿度和透气性。

5. 采收加工当菌丝充分生长并形成菌盖后,就可以进行采收和加工。

及时采收可保证食用菌的口感和品质,并且对于后续生产起到促进作用。

二、技术流程1. 秸秆基料处理选择新鲜的农作物秸秆,进行脱水、打碎、蒸煮等处理,制成适宜的基质。

2. 菌丝接种在基质表面均匀地撒播选好的菌种,并且控制接种量和深度。

三、技术优势1. 利用废弃物资源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利用了农作物秸秆等废弃物资源,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2. 提高了食用菌的产量相比传统的食用菌生产技术,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技术在控制菌丝生长环境、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能够提高食用菌的产量。

3. 优化了生产流程秸秆基料化栽培食用菌技术结合了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使得生产流程更加简化和优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

玉米秸秆生料袋栽平菇技术分析,种植方法与注意事项,不妨一看当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利用到的材料种类比较纷繁,主要讨论了怎样使用玉米秸秆作为生产原料栽培平菇。

该技术的运用相较其他技术而言,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不仅能够有效利用玉米秸秆,使废物再利用实现可循环,为农民群众处理玉米秸秆提供了技术支撑,而且在当前大气污染防控的严峻形势下,能够对农民群众焚烧玉米秸秆这一污染空气的不安全做法得到更有效的控制和引导。

种植平菇既有环境效益,为改进生态环境作出一定贡献,同时也可以为种植者带来较高的经济回报,产生可喜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故此应该大力发展此技术并不断予以改进提高。

从平菇种植的一般情况展开探讨,以期对平菇的栽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详情如下:一、种植平菇技术概述当前对于平菇的栽培绝大部分是人工种植方法,利用到的种植材料比较多样,一般有玉米、水稻、小麦的秸秆、棉花籽的外壳等,本文主要探讨玉米秸秆生料这一原料的运用。

平菇这种食用菌较为普及,广受人民大众欢迎,市场需求很大。

当前,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平菇虽然小众,却蕴含大商机,利用平菇进行创业也不失为一条创业致富的道路。

在日常生活中,菌类是人们餐桌上经常可见的一种食物,口感丰富且本身富含的营养物质较多,并且具有清肠道、降血压等对人体有益处的养生功能,故受大众喜爱。

不仅如此,种植平菇利用到玉米秸秆实际上对生态的维护起很大作用,因为往常农作物收割后的废弃秸秆会采取就地焚烧以清除废料,以免废料占用农作土地,这种方法既不安全又会对空气污染比较严重,但平菇种植回收利用秸秆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再循环,并且在此基础上保护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故方法值得一用。

种植平菇不仅要材料,更需要成熟的技术支撑,故深入地研究种植技术,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二、栽培步骤(1)对所用原料展开预处理;(2)制作菌种;(3)进行建堆发酵;(4)处理培养料;(5)接种、养菌;(6)出菇前后的管理。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是一种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菇类种植的技术方法。

相比传统的菇类栽培方法,利用秸秆栽培平菇具有资源利用充分、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势。

下面是一个关于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栽培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1. 秸秆采集:选择玉米秸秆排好,干燥透风的地方进行采集,避免有霉变或腐烂的秸秆。

2. 压碎处理:将采集到的秸秆放入压碎机中,进行打碎处理,碎成适当大小的碎秸。

二、菇种选择栽培平菇常用的菇种有金菇、银耳菇等。

可以根据需求和市场情况选择适合的菇种。

三、基质配制1. 填料:将打碎的玉米秸秆放入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充分浸泡,让秸秆吸收足够的水分。

2. 加工:将充分浸泡后的秸秆取出,挤去多余的水分,调整秸秆的含水量至55-60%。

3. (可选)消毒处理:将加工好的秸秆放入蒸汽锅中进行蒸汽消毒处理,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四、菇种接种1. 菇种培养:将菇种放入菇种瓶中,在28-30℃、湿度80-90%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培养3-4周。

2. 接种:将培养好的菇种均匀地撒在秸秆基质表面,用铺秸法或下管法进行接种。

接种后进行表层覆土,以保持充足的湿度。

五、日常管理1. 温湿度控制:菇房内保持25-30℃、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可布置空调和加湿设备控制。

2. 通风换气:每天进行两到三次通风换气,保持菇房内空气流通,排除二氧化碳、调整湿度。

3. 水分管理:根据菇体生长情况,及时进行喷水保持基质的湿度。

4. 病虫害防治:定期进行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使用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

六、采收根据菇体生长情况,一般3-4周后可开始采收。

采收时,将菇体从基质中切断,尽量保留菇体的完整。

七、保洁处理每次采收后,清理菇床,清除菌丝和秸秆残留物,防止病虫害滋生。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废弃物,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可以充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下是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

一、基本材料准备1. 玉米秸秆:选择干燥、无霉变、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基质材料。

2. 菌种:选择优质的平菇菌种,可以购买市场上的商业菌种或从优良的菇块中分离培养。

二、玉米秸秆的处理1. 清理杂质:将玉米秸秆中的杂质如秧子、根系、石块等清除。

2. 切碎处理:将清理好的玉米秸秆切碎成3-5厘米的碎末。

三、预处理玉米秸秆1. 充分湿润:将切碎的玉米秸秆放入水池中,浸泡2-3天,以达到充分湿润的状态。

2. 处理消毒:将湿润的玉米秸秆放入蒸汽锅中进行蒸煮,蒸煮时间为1-2小时,以达到杀灭病菌和杂草种子的目的。

四、平菇菌种培养1. 菌种制备:选取新鲜、无病虫害的平菇菌块,将菌块切碎成小块,放入含有适量麦麸和脱脂大豆粉的培养袋中,加入适量水分并密封。

2. 培养过程:将培养袋放入65-75摄氏度的温度下培养,培养时间为10-15天,直到菌丝生长茂密。

五、混料、填料和装袋1. 混料:将处理好的玉米秸秆与适量的菌种菌丝混匀,使菌丝均匀分布在玉米秸秆中。

2. 填料:将混匀的玉米秸秆菌丝料填入菇袋中,每袋大约填入4-5千克,填料松散均匀。

3. 装袋:将填好料的菇袋收口,加入适量的小孔,以利于气体交换。

六、菇袋的灭菌和发菌1. 灭菌:将装好料的菇袋放入高压蒸汽锅中蒸煮2-3小时,以达到杀灭菌种菌和杂菌的目的。

2. 发菌:在灭菌后的菇袋上撕开小孔,将菌种液或菌种粉均匀喷洒在菇袋表面。

七、菇袋的管理1. 温度控制:将发菌后的菇袋放置在通风、遮光的菇棚中,保持温度在15-20摄氏度,菇棚内要保持相对湿度在80%左右。

2. 适度通风:每天进行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排除二氧化碳,增加氧气供应。

3. 定期喷水:每天进行1-2次喷水,保持菇棚内湿度适宜。

4. 病虫害防治:注意定期检查菇袋,如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防治。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

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规程玉米秸秆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残体资源,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农业技术。

下面是一份玉米秸秆栽培平菇的技术规程,总计2000字。

一、选材和前期准备1. 选材:选用较新鲜、无病虫害的玉米秸秆作为栽培材料,要求中空、底部切断、长度在15-20厘米之间。

2. 前期准备:将玉米秸秆堆放在露天地面上晾晒一周以上,使之表面稍干,以便于后续操作。

同时进行管理区域的清扫,确保无荒杂物。

二、菌种制备和接种1. 菌种制备:选用优质的平菇菌种,可通过官方认证的繁殖基地或者专业菌种供应商购买。

根据需求量,按比例加入适量的脂肪饲料、麸皮和石膏,制作成培养基。

2. 接种:将培养基均匀分布在玉米秸秆中,每公斤干玉米秸秆接种10-15克菌种。

将接种好的玉米秸秆放置在专用的菌袋中,密封好袋口。

三、培养条件控制1. 温度控制:菌袋放置在温度保持在18-25摄氏度的场所,保持相对湿度在80-90%之间。

外界温度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菌丝的生长和菇盖的发育。

2. 光照控制:平菇对光照要求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可将菌袋放在无光线的室内环境中进行培养。

当脱袋的菌块开始长出菇盖时,可适当暴露在光线下,促进菇盖膨大和色泽变化。

3. 通风控制:保持菌袋通风透气,避免二氧化碳积累,可适当增加菌袋上的排气孔数量。

不过,切勿过度通风,以免干燥影响菌丝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1. 常见病害:平菇主要的病害有炭疽病、灰褐色斑病和黑斑病等。

定期巡查玉米秸秆菌袋,一旦发现病症及时进行防治。

2. 病害防治:混充生物农药,如稻米糠菌渣、高锰酸钾,用喷雾器喷洒在病菌上。

保持菌袋周围的环境卫生,防止病菌的传播和侵入。

五、收获和贮存1. 收获:在菇盖展开后7-8天左右,菇柄长度达到5-7厘米时,即可进行采摘。

用剪刀剪断菇柄,保留约1-2厘米的基部块。

切勿拔起菇体,以免损伤菌床。

2. 贮存:切断的菇体放入透明的塑料袋中,每袋约500克,尽快冷藏。

利用整棵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新技术

利用整棵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新技术

利用整棵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新技术
王四可
【期刊名称】《河南农业》
【年(卷),期】2014(0)19
【摘要】目前,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平菇这个品种,由于栽培所
用原料来源广,且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易栽培成功,而且营养丰富,味美价格优,非常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由于栽培工艺繁琐,费工费时制约了该品种的发展。

笔者为探索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栽培方法,进行了多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利用整玉米秸秆栽培平菇,不需粉碎、不必装袋灭菌、可直接播种的新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与原来秸秆粉碎装袋灭菌老方法相比,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为高效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又迈出了一大步,为更多地利用玉米秆栽培平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总页数】1页(P46-46)
【作者】王四可
【作者单位】项城市富民食用菌推广站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2.玉米秸秆栽培高温平菇试验
3.玉米秸秆栽培平菇高产技术
4.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技术要点
5.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效益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整棵玉米秸秆栽培平菇新技术
目前,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平菇这个品种,由于栽培所用原料来源广,且抗病虫害的能力较强,易栽培成功,而且营养丰富,味美价格优,非常受栽培者和消费者的喜爱。

但是由于栽培工艺繁琐,费工费时制约了该品种的发展。

笔者为探索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的栽培方法,进行了多年的栽培试验,总结出利用整玉米秸秆栽培平菇,不需粉碎、不必装袋灭菌、可直接播种的新方法,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与原来秸秆粉碎装袋灭菌老方法相比,具有省工省时、成本低效益高等优点,为高效利用玉米秸秆栽培平菇又迈出了一大步,为更多地利用玉米秆栽培平菇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现将该项栽培新技术介绍如下:
一、选材
选取新鲜无霉变、无杂质、无叶无根的玉米秆晒干,碾扁压烂,使其破坏表面蜡质层,然后捆成直径20cm左右的小捆,捆长1.2~1.5m,最好捆成两头粗细相当捆头整齐,这样的捆有利于以后的使用。

二、发酵场地的要求
选择较卫生地方后打扫干净,最好是水泥地面,没有水泥地面的,可在地上铺一塑料膜,不可在泥土地上发酵。

三、浸料发酵
用3%的石灰水、2%的复合肥和0.1%的多菌灵或0.1%的克霉灵溶液浸泡或泼洒,使玉米秆捆充分吸足水分。

四、建堆发酵
把浸泡好的料捆,摆放成宽2~3m,高1.2~1.5m,长度不限。

盖上塑料膜,四周压严密,最好在塑料膜上覆盖一层可保暖的物品进行发酵。

给料堆插上温度计,当堆内料温升到60℃时开始计算时间,达到48h 左右即可进行第1次翻堆。

方法是:掀开塑料膜把底部的料捆调到中部或上部,外表的调到中间,目的是将原料发酵均匀一致。

翻堆时要检查料捆的含水量,笔者往往在第1次翻堆时常发现含水量不足。

检查方法是:拉出一根玉米秆,用手拧,若拧出水不下滴,说明含水量不足,这时可用2%的石灰水泼洒,使其吸足水分。

然后盖上塑料膜插上温度表,继续发酵2~3d,可进行第2次翻堆。

一般情况下,整个发酵期间翻堆2~3次。

从建堆到发酵成功需10~12d。

五、建造沟畦
用整玉米秆栽培平菇一般在塑料大棚内进行。

沟畦一般宽30~50cm,深30cm,长度视棚的大小而定,沟畦的四周要拍实,然后泼洒高效低毒的杀虫剂,如菊酯类农药进行杀虫。

然后畦上面及四周在散上一薄层石灰粉,进行消毒后便可进行接种。

六、接种
将冷却至30℃以下的料捆,放入沟畦内,使沟畦内的培养料厚度在20~25cm之间,然后压平表面的培养料,将事先选择好的优质平菇菌种掰成核桃大小的块,以3cm左右见方的距离接入一块菌种,接入的菌种应在培养料的中部,在将较碎的菌种撒在培养料的表面上,要使菌种覆盖整个料面,表面的用种量要占总用种量的2/3,整个用种
量要达到培养料的25%~30%为好。

然后将接过种的沟畦内培养料用木板或手压实,使菌种紧贴料面,上面盖层报纸,报纸上面再盖塑料膜,塑料膜不能压得太严密,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便于氧气的进入,以满足菌种生长对氧气的需求。

七、发菌管理
播种后畦内的料温控制在25℃左右,不可超过30℃,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对生长不利,超过33℃菌丝会很快老化死亡,造成失败。

所以当畦沟内的料温达到30℃时,就应及时去掉塑料膜,打开大棚塑料膜进行通风降温。

在25~28℃的温度下发菌,大约25~30d料内菌丝就会基本发满。

利用整玉米秆栽培平菇,由于原料的空隙大,出菇之前需压实1次培养料,使培养料处于紧密状态。

方法是:可用手或木板,或脚踏其上进行压实。

这样有利于以后产量的提高。

八、出菇期的管理
一般情况下菌丝发满整个培养料后,10~15d即可出菇,这时去掉培养料面上的报纸和薄膜,通过向空间喷雾或地面洒水的办法,把大棚内的相对湿度提高到85%~95%,并保持棚内有一定的散射光线。

人为地拉大温差进行刺激,这样可促使子实体尽早形成。

可采取白天保温夜间通风降温的办法,温度控制在5~30℃,温差≥8℃,一般7~10d 即可出菇。

出菇时要保持大棚内空气新鲜,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以促进子实体正常生长。

喷水次数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阴雨天少喷水或不喷水,晴天风大时多喷水,但要轻喷水,不能使菌盖长时间湿润,要使子实体有一定的蒸发作用。

桑葚期禁止喷水,正
常情况下,从现子实体原基到子实体成熟需7~10d。

九、采收
采收按常规。

每批菇采收后,清理畦面上残留的死菇,防止腐烂污染料面,影响下茬再生。

停止喷水5~7d后再重喷1次1%的石灰水,使沟畦料面充分湿润(但不能有积水),使部分水渗入培养料内,这样有利于提高产量。

以后要轻轻喷水,保持料面潮湿即可,7~10d后会出现第2批子实体原基,仍按照第一批次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整个栽培周期可出4~6茬菇,但第1茬和第2茬会占整个总产量的70%。

用整棵玉米秆栽培平菇生物学转化率一般每500kg干料可产400~500kg的鲜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