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现状及发展展望
【摘要】计算机已成为现代社会最高效、最科学的实用工具,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也使计算机应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职业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经历了初创、高速发展和专业新方向摸索和建设等阶段,计算机专业培养对象、培养模式及就业定位也在同步孕育和成形中。
【关键词】学科现状、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发展方向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
1.学生现状
职业学校的生源一般都是初中毕业生,与高中生相比,整体文化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受到中考失利影响及社会对职业学校的偏见,普遍自卑心理严重;初中时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和高中生有一定差距。
2.课程结构现状
课程结构局限性较大。职业学校现行的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照搬大学或者是高职院校的模式,即以学科本位论为依据的三段式结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了突出操作技能,再加上技能实习课。这种课程结构虽然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理论性太强,不适合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实用性差,致使教学环节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职校生难以接受,缺乏职业
教育特色。
3.教学过程
在一些中技学校中,理论课教师强调理论的系统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专业基础课教学时间过长(有的跨学期),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课学习则出现教学内容与实际操作联系较少,实用性不强等问题。甚至有的学校实习教学用过多的时间练习打字,理论课和操作课严重脱节(高职和高技院校情况较好)。
二、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改革探讨和思考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计算机已在数值计算、信息管理、自动控制、辅助系统和人工智能方面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国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各行各业都在进行一场以计算机技术为标志的产业革命。这些都对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挑战。面对新的形势,计算机专业教学必须加快改革,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验环节,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1.教学目标和教学管理改革
计算机强大的社会渗透力加之计算机网络化、应用多功能化和行业覆盖等发展方向使得网络管理、图形和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多媒体制作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就业前景相当看好。为适应社会需求,职业院校
计算机专业教学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应注重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努力做好专业设置、专业教学方式方法和社会(即企业方)的对接工作。笔者在职业院校计算机专业工作数年,以我校的计算机专业来看,教学目标大致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网页制作:设置网页三剑客、JavaScript、Access、SQL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网站管理及维护的人员;(2)网络管理: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培养网络管理员;(3)动漫画制作技术: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人员;
(4)广告设计和平面图像处理:培养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制作人员;
笔者所在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以办学正规在业内和社会赢得较好声誉。学校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要求学生基础扎实(相当于高中程度),同时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说,现行的教学目标就学校教育资源和总的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不可否认地是忽略了教学主体即学生本身,再加上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主要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不断变化,造成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社会办学经验和企业培养模式,以“胜任某种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开发学生潜能,扩展学生视野,培
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虽然学年制便于课程编制及教学组织等学校正常教学管理工作,但缺少灵活性和弹性,不利于学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学主体学习的主动性。建议全面实行学分制和选修课制度,实施学分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有更大的机动性;选修课制度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自身的条件选择课程。针对计算机专业更新快,专业性强的特点,允许计算机专业学生偏科,用学分来弥补。2.教学计划改革
教学目标的改革必然带来教学计划的改革。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已培养“一技在手”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以我校三年制中技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具体安排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学期,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中英文打字强化训练,速度达到中文70字/分钟以上。
第二学期,进行办公软件Office的加强提高,达到能适应各种办公软件使用的要求。
第三学期,进行网页制作的重点突破,达到能设计满足用户要求的各种网页。
第四学期,用4周时间进行平面图像设计,初步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创意和设计,安排2周时间进行网络的安装
和维护教学,学生初步掌握Internet的接入技术及局域网的安装和维护。最后用2周时间,根据学生特长,将其分为若干组,停止理论教学,全部在机房进行提高训练,让他们练就自己的一技之长。最后一学年,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这样的教学计划实施后,学生既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又在专业的某一方面具有一定专长,加上选择适合的企业和岗位进行生产实习,更能得到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增强了他们的就业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
3.教学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包括计算机专业在内的中职课程体系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一直执行统一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采用统编教材甚至组织统一考试等等,虽然便于教学管理,但造成的教学效果底下学生所学和企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却日益显现。随着社会对毕业生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生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课程设置的原则为社会实用性和模块化。笔者建议应大胆舍弃《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理论》等偏理论、重分析的纯理论课程,开设《网页设计》、《Photoshop》、《多媒体制作》、《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等面向社会,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践性课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其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也满足了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达到双赢局面。
4.教学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