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体育小课题
小学体育教研课题题目(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学科,其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开发与实施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课程,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课题背景1. 核心素养的提出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体育素养是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团队合作、运动技能等方面的重要途径。
2. 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竞技轻健身,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2)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价体系不完善,过分强调竞技成绩,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3. 课题研究的意义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研究内容1. 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1)身体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和运动能力,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2.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1)选择与核心素养相符合的课程内容,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2)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如武术、舞狮、舞龙等。
(3)注重课程内容的多样性,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3.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1)采用游戏化、情境化、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
4. 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体能、技能、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
(2)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过程,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小学体育新课标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求体育课程在传授运动技能、增强体质的同时,注重学生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因此,如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设计并实施有效的小学体育课程,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小学体育教育理论,为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2. 实践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优质发展。
3. 社会意义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提升我国小学体育教育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研究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和运动技能四个方面。
分析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特征,为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2. 小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确立与实施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确立小学体育课程目标。
研究如何将课程目标融入教学实践中,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3.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分析小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包括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和多样性。
研究如何组织课程内容,使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4. 小学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探讨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游戏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合作学习等,提高教学效果。
5. 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小学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探讨如何运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6. 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分析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提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体育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体育课程实施现状。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小学体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成功经验。
体育课教研课题研究小学(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个性发展。
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课程体系,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快乐体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本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在小学体育课中实施“快乐体育”,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水平。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探索“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2. 优化小学体育课程设计,提高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快乐体育”理念的理论基础研究- 分析“快乐体育”理念的内涵和特点。
- 研究国内外“快乐体育”教育的发展现状。
- 总结“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实施价值。
2. 小学体育课程设计研究- 分析小学体育课程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 基于学生兴趣和需求,设计符合“快乐体育”理念的课程内容。
- 研究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3.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探索如何通过游戏化教学、情景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 研究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 分析如何创设良好的体育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积极参与。
4. 学生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培养研究- 研究如何通过多样化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 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 分析如何通过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快乐体育”理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和需求。
小学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有必要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以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可以探索出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从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的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健康意识、团队协作能力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本研究将有助于推动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使小学体育教育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4. 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理论支持:本研究将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1)梳理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明确其与学科素养、课程素养、学习素养等方面的关系。
(2)分析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包括运动技能、健康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2.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1)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2)分析影响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如教师素质、教学资源、学生个体差异等。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1)探索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策略,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
(2)研究如何将运动技能、健康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3)研究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案例分析及推广(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总结推广优秀的教学策略和经验,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借鉴。
体育教研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普及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具有锻炼身体、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多重功效。
然而,在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旨在探究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是一项全身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篮球运动强调团队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篮球运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勇于拼搏等品质,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本课题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篮球运动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调查通过对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现状的调查,了解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合作能力水平,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2. 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策略研究(1)优化教学内容:结合篮球运动特点,设计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教学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能力。
(4)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尊重学生个性,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的班级氛围。
3. 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效果评价通过对比实验、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效果进行评价,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篮球运动教学及学生合作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2. 调查研究法:对小学篮球运动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现状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合作能力水平。
小学体育校本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体育课程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教师教学方法较为传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校拟开展“基于学生兴趣的小学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的校本教研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的1.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素养。
2. 开发与实施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的体育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 为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学生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通过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影响兴趣的因素,为后续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依据。
2. 基于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开发结合学生兴趣调查结果,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发具有趣味性、创新性的体育课程。
3. 基于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实施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4.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通过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5. 课题研究成果推广与应用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总结经验,形成可推广的模式。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研究现状。
2.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教师、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程度、影响兴趣的因素。
3. 观察法: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课堂表现。
4. 访谈法:与学生、教师、家长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体育课程的看法和建议。
5. 案例分析法:对优秀体育课程案例进行分析,为我校体育课程开发与实施提供借鉴。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201X年X月至201X年X月)(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
小学体育球类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球类运动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球类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兴趣不足等。
为了提高小学球类教学质量,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学生,本课题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二、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球类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 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球类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3. 探索培养学生球类运动兴趣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球类运动的积极性。
4. 评估基于核心素养的球类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球类教学现状分析(1)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小学球类教学普遍采用传统的讲授法、示范法等,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目标不明确:部分教师对球类教学目标理解不准确,导致教学内容与目标不符,影响教学效果。
(3)学生兴趣不足: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原因,部分学生对球类运动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
2. 基于核心素养的球类教学策略(1)创新教学方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运用游戏化、情境化、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趣味性和实效性。
(2)明确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相符。
(3)注重学生兴趣培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球类活动,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4)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其更好地开展球类教学。
3. 培养学生球类运动兴趣的方法(1)创设良好氛围: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球类运动。
(2)注重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球类运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3)开展竞赛活动:定期组织球类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4)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球类运动情况,共同培养学生的兴趣。
2024年小学体育教案范文5篇

2024年小学体育教案范文5篇小学体育教案范文1一、教学内容:跳绳仰卧起坐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仰卧起坐中躺下时肩着地,起来后肘触膝,臀部不离地的动作要领,提高动作的准确性,提高身体的腰腹力量。
使80%的学生能在一分钟之内完成30个仰卧起坐的完整动作。
2、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一分钟之内跳绳的个数,掌握正确的`跳绳的方法。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积极参加活动,通过团队合作,增强自信心,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肩着地,肘触膝,臀不离地教学难点:提高腰腹力量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部分1、课堂常规教学:(1)、体育委员整队(2)、师生问好、(3)、宣布本课内容与要求(4)、安排见习生2、准备活动:(1)、游戏:大鱼(2)、徒手操要求:认真积极,全心投入组织:散点(二)、基本部分1、跳绳1)、教师讲解镜面示范跳绳的动作;2)、学生自主练习。
3)、一分钟练习,纠正错误动作4)、讲评;要求:动作正确,速度快组织:成广播体操队形;2、仰卧起坐:1)、讲解动作要领2)、学生自主练习3)、1分钟练习4)、讲评要求:肩着地,肘触膝,臀不离地组织:四列横队(三)、结束部分?1、集体放松2、教师讲评3、下课器材准备:体操垫若干跳绳若干小学体育教案范文2学习阶段:水平三学习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跳长绳的多种方法,并在学习中学会体验合作与助人的快乐,提高跳长绳的方法。
学习内容:跳长绳学习步骤:一、积极游戏乐活动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常规训练。
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注意安全。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出席人数。
2、学习向左转走队列要求。
3、全班分两组进行大渔网游戏,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充分活动开。
组织:四列横队、分组游戏二、合作探究跳长绳重点:不同的跳长绳的方法。
教师活动:1、提出分组要求,组织学生分组练习8字跳长绳。
2、由8字跳长绳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跳长绳动作,并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展示,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的机会。
小学体育教研活动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意识、团队协作精神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有必要开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索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教学模式。
(2)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3)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有助于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3)有助于丰富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 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1)了解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审美情趣等方面。
(2)分析小学生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中的体现,如身体健康、团队协作、意志品质等。
2. 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落后、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2)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教师观念、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
3.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1)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体育课程体系。
(2)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案例分析及实践探索(1)选取典型案例,分析其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2)结合实际教学,探索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学生的需求。
小学体育教研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
游戏化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课题旨在探讨基于游戏化教学的体育活动设计,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
2. 探索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游戏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教育性的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实地调查,分析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其特点和优势。
2. 游戏化教学方法研究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实际,研究游戏化教学方法的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为体育活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 体育活动设计根据游戏化教学的特点,设计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和教育性的体育活动,如:(1)体育游戏设计: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设计具有教育意义的游戏,如接力赛、障碍赛等。
(2)体育竞赛设计: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体育活动课设计:将游戏化教学理念融入体育活动课,设计富有创意的体育活动,如户外探险、趣味运动会等。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研究成果。
2. 实地调查法:通过走访、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体育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的应用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3. 行动研究法: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游戏化体育活动设计,观察、记录和分析教学效果。
4. 经验总结法:对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总结,提炼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游戏化教学的体育活动设计方案,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小学体育教研课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小学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体育课堂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技能训练,忽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和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在体育课上缺乏积极性,影响了体育教育的效果。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本课题旨在通过“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教研活动,探索一种新型的体育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探索“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2.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
3. 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2. 研究如何将“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理念融入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分析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5. 通过实践验证,总结“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形成可推广的教学经验。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 观察法:观察小学体育课堂,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3.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4. 实验法:选取部分班级进行实践,验证“快乐运动,健康成长”的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5.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的教学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五、课题研究步骤1.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个月)(1)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确定课题研究内容,制定研究方案。
(3)组建课题研究团队,明确分工。
2.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3个月)(1)进行文献综述,分析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体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小学体育教研题目汇总(3篇)

第1篇一、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研究1. 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 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与结构的优化研究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方法与策略研究4. 小学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5.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6.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研究7.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研究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安全与卫生教育研究9.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10.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二、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1.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动技能教学研究2.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游戏教学研究3.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教学研究4.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活动设计研究5.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研究6.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器材使用与维护研究7.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场地布置与利用研究8.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体育活动评价研究9.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学生个体差异与教学策略研究10.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家校合作研究三、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1. 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培养研究2. 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3. 小学体育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4. 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研究5. 小学体育教师团队建设研究6. 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培养研究7. 小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研究8. 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研究9. 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10. 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策略研究四、小学体育学校体育活动研究1. 小学体育运动会组织与实施研究2.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设计与开展研究3.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4.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衔接研究5. 小学体育竞赛活动组织与实施研究6. 小学体育运动会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7. 小学体育社团活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8. 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9. 小学体育竞赛活动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10. 小学体育学校体育活动与社区体育活动的衔接研究五、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研究1.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与教学策略研究2.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研究3.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与学校卫生工作的结合研究4.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衔接研究5.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与社区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6.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性别平等教育研究7.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环保意识教育研究8.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生命教育研究9.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安全意识教育研究10. 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六、小学体育科学研究与方法研究1. 小学体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2. 小学体育实证研究方法研究3. 小学体育调查研究方法研究4. 小学体育文献研究方法研究5. 小学体育案例研究方法研究6. 小学体育行动研究方法研究7. 小学体育跨学科研究方法研究8. 小学体育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研究9. 小学体育科学研究伦理问题研究10. 小学体育科学研究团队建设研究以上为小学体育教研题目汇总,旨在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研究方向和思路,以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小学体育教研研究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小学体育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竞技精神和创新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不够深入,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以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通过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从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小学体育课程具有全面发展的功能,通过研究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身心健康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推动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本研究有助于推动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为小学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2.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的优化策略(2)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3)教学评价的改革策略4.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案例分析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以及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其教学策略和效果,为本研究提供实践依据。
3. 行动研究法:结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际,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并进行实践验证。
4. 经验总结法: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总结和提炼,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五、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明确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开展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收集相关数据,分析教学效果。
3. 总结阶段: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校本教研课题小学体育(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体质健康、运动技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于体育课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因此,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成为当前小学体育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课题研究意义1.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可以提高他们的体育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通过培养运动兴趣,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落实素质教育: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助于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4. 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教师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学生需求,提高教学策略,从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三、课题研究目标1. 分析小学生运动兴趣缺失的原因。
2. 探索培养小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策略。
3. 构建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
4. 评价培养小学生运动兴趣的效果。
四、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生运动兴趣缺失原因分析(1)学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
(2)教师教学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差异。
(3)家长和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4)学生自身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影响。
2. 培养小学生运动兴趣的有效策略(1)优化体育课程设置,增加趣味性活动。
(2)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3)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和社会对体育教育的重视。
(4)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3. 构建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教学模式(1)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参与度。
(2)注重运动技能与运动兴趣相结合。
(3)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4)注重教学评价,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4. 评价培养小学生运动兴趣的效果(1)学生运动兴趣的问卷调查。
(2)学生体育成绩的提高。
(3)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
小学生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作为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学科,在小学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学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开展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探讨适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小学体育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有助于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2)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4)小学体育教学案例分析与评价。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小学体育教育研究现状。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3)实验研究法: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实验,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案例分析法: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总结经验与不足。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明确分工。
(2)制定研究方案,明确研究内容、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3)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2. 实施阶段(1)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相关数据。
(2)进行实验研究,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3)进行案例分析与评价。
3. 总结阶段(1)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一年级体育教研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体育教学逐渐从传统的技能教学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一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都处于快速变化期,因此,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本运动技能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的兴趣激发和个性发展。
趣味性体育活动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课题旨在探讨趣味性体育活动在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一年级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二、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1. 研究目的:(1)了解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设计趣味性体育活动提供依据。
(2)探索趣味性体育活动在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3)提高一年级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 研究意义:(1)有助于丰富一年级体育教学内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1)身体发展:一年级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较差,力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较低。
(2)心理发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奇心强,易于受到外界干扰。
2. 趣味性体育活动设计:(1)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趣味性体育活动。
(2)利用游戏、竞赛、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注重活动的趣味性、互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趣味性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1)将趣味性体育活动融入体育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利用趣味性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趣味性体育活动在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 观察法:观察一年级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小学体育组教研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身心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
学校体育作为培养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
然而,当前我国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学生运动技能低下,缺乏锻炼意识和习惯。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校体育组拟开展“提高小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这一教研小课题。
二、课题研究目标1.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
2. 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运动技能。
3. 分析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4. 探索适合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教学方法,形成具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三、课题研究内容1. 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1)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
(2)分析影响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因素,如家庭环境、学校体育设施、教师教学方法等。
2. 体育课程内容优化与教学策略研究(1)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优化体育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趣味性和实效性。
(2)针对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体育教师教学方法研究(1)研究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运动技能和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
(2)探索适合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情景教学、分层教学等。
4. 家庭与学校合作提高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1)建立家庭与学校合作机制,共同关注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开展亲子体育活动,提高家长对体育锻炼的认识,促进家庭体育锻炼氛围的形成。
四、课题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运动技能培养的研究现状。
2. 调查研究法:对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体质健康问题。
3. 实验研究法:针对不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开展分层教学实验,验证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4. 案例分析法:对优秀体育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课题研究提供借鉴。
小学五年级体育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小学五年级正处于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往往存在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枯燥、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基于趣味运动的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锻炼效果。
二、课题目的1. 通过趣味运动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优化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3. 探索适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体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 为我国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三、课题内容1. 趣味运动的概念及特点2. 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体育需求3. 趣味运动在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4. 趣味运动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方法5. 趣味运动教学效果的评价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趣味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研究成果。
2. 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需求及教师的教学现状。
3. 实验法:选取部分班级进行实验研究,对比分析趣味运动教学策略与传统教学策略的效果差异。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趣味运动教学策略在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五、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基于趣味运动的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策略。
2. 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和运动技能。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 为我国小学五年级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六、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确定研究课题,查阅相关文献,制定研究方案。
2. 实施阶段:a. 进行问卷调查、访谈,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需求及教师的教学现状。
b. 选取实验班级,进行趣味运动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
体育教研课题五年级(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五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关键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竞技性,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个性发展的尊重,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
为了提高五年级体育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研究旨在探讨体育教学中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策略。
二、研究目的1. 分析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的特点,为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2. 探索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五年级体育教学质量。
3. 分析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教学策略的实施效果,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三、研究内容1. 五年级学生体育学习特点分析(1)生理特点:五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身体机能逐渐成熟,运动能力有所提高。
(2)心理特点:五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对竞技性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3)认知特点:五年级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能够接受较为复杂的运动技能和战术。
2. 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1)游戏化教学: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体育技能。
(2)情境教学: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
(3)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运动水平上得到提高。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体育任务,培养团队精神。
3. 趣味性与竞技性相结合教学策略实施效果分析(1)学生兴趣:通过趣味性教学,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2)运动技能:通过竞技性教学,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使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3)心理健康:通过团队合作和竞技比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意志力和抗挫折能力。
(4)身体素质: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中小学体育健康教研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健康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然而,在当前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评价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有必要对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 目的(1)了解当前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2)分析影响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
(3)提出改进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对策,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参考。
2. 意义(1)有助于提高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3)推动我国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2)影响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
(3)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4)比较研究法:对比国内外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异同,为我国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四、课题研究步骤1. 准备阶段(1)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
(2)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研究背景。
(3)确定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
2. 实施阶段(1)进行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3)分析典型案例,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
(4)比较国内外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提出改进建议。
3. 总结阶段(1)整理研究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对研究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研究成果。
(3)提出改进中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
体育教学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以及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健康愉快地上好每节课,对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学校和教师都应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以积极的方式去思考,用正确、合理、科学的方法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研究内容:
学校查问卷2、课堂实践3、搜集材料4、走访师生5、集体调研
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安全问题能引起体育教师的高度重视,做到防患于未然,使体育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尽量做到少发生或不发生伤害事故,为学生们减轻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节约了经济,从而真正实现“健康第一”的现代教学思想,真正实现“康乐体育”。
理论依据:
体育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教学,它是一个以增强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磨练学生意志为目的的教学过程,所以教学中应以“动”为主。在动的过程中,由于激烈的身体运动和对抗很容易发生伤害事故。在体育教学中,有些伤害事故很难控制,而有些伤害事故在教师的安全教育和采取相关措施后是可以避免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因怕出现伤害事故而“因噎废食”,牺牲学生的身体教育。
然而影响我们大学生消费的最主要的因素是我们的生活费还是有限,故也限制了我们一定的购买能力。因此在价格方面要做适当考虑:我们所推出的手工艺制品的价位绝大部分都是在50元以下。一定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朋友。文化程度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没有工作收入一直都是靠父母生活,在资金方面会表现的比较棘手。不过,对我们的小店来说还好,因为我们不需要太多的投资。本科毕业
我们长期呆在校园里,对社会缺乏了解,在与生意合作伙伴应酬方面往往会遇上困难,更不用说商业上所需经历的一系列繁琐手续。他们我们可能会在工商局、税务局等部门的手续中迷失方向。对具体的市场开拓缺乏经验与相关的知识,缺乏从职业角度整合资源、实行管理的能力;
“碧芝”隶属于加拿大的beadworks公司。这家公司原先从事首饰加工业,自助首饰的风行也自西方,随着人工饰品的欣欣向荣,自制饰品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认同。1996年'碧芝自制饰品店'在迪美购物中心开张,这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交通四八达,由于是市中心,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游客和时尚人群,不用担心客流量问题。迪美有300多家商铺,不包括柜台,现在这个商铺的位置还是比较合适的,位于中心地带,左边出口的自动扶梯直接通向地面,从正对着的旋转式楼拾阶而上就是人民广场中央,周边4、5条地下通道都交汇于此,从自家店铺门口经过的90%的顾客会因为好奇而进看一下。据介绍,经常光顾“碧芝”的都是些希望得到世界上“独一无二”饰品的年轻人,他们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挑选,然后亲手串连,他们就是偏爱这种DIY的方式,完全自助。职务
1、体育教学中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
2、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使学生健康愉快地上好每节课。
研究过程与方法
研究过程:1.提高对安全问题的认识,深刻分析原因。2.教师上课时对安全隐患讲解清楚,严格要求。3.做好课前准备——备好课。4.合理利用好。场地、器材5.经常检修场地器材。6.合理搭配教学内容,充分应用教学手段和方法。7.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8.加强监督,认真观察。
小课题(申报)开题会议记录表
姓名
关于DIY手工艺制品的消费调查段延波
学校
马戈庄镇马戈庄小学
1、DIY手工艺市场状况分析学科
可是创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令人难以想象的疑难杂症,对我们这些80年代出生的温室小花朵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五)DIY手工艺品的“价格弹性化”如果顾客在消费中受到营业员的热情,主动而周到的服务,那就会有一种受到尊重的感觉,甚至会形成一种惠顾心理,经常会再次光顾,并为你介绍新的顾客群。而且顾客的购买动机并非全是由需求而引起的,它会随环境心情而转变。体育
教研组长
电话
86331020
课题名称
关于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问题现状与
理论依据
问题现状及成因: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而体育安全是学校体育的基础。但现在许多教师很不注意体育安全,为了多了解一些关于“安全”这方面的问题,我走访了一些中小学校,听了体育老师们的一些空言之谈大体都是从防犯措施、教学中的组织形式、课程安排的严密程度、场地器材的合理布置等方面来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