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商品PPT精品文档59页
一、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反 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商品
用来交换
劳动产品
根据定义思考:以下哪些 是商品?
原始的土地 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自家酿造的米酒 商店中正在出售的货物 自己的生活用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1、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这说明在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 在量上可以作比较的东西。
——这种共同的东西不是它们的使用价值,而是 它们都是劳动产品,都凝结着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就是商品的价值。
四、商品的价值
1、价值的概念: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 的一般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对立统一
1、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 产者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对立性表现在:
①具体劳动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永恒的自 然属性;抽象劳动反应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具 有非永恒的社会属性
②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 则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特点
(1)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可以有多种 使用价值
(2)具有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或阶级属性,只是体现人 与物的关系
(3)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非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4)是社会使用价值(满足别人和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5)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三、商品的交换价值
1、交换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的二重性
问:商品为什么具有价 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
• “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是很多学习经济的人都会知道的知识,但是有很多的人都不知道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店铺为你精心推荐的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关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品二因素和劳动力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本质因素,其实体是抽象劳动。
(2)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3)劳动二重性决定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劳动二重性的介绍商品生产中劳动的二重性:第一重性、人类劳动作为自然力的一部份,在引导其它自然力转化物质有用的客观属性的过程中具有“使用价值”。
要记住物质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物质在那种形态下的客观存在,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创造”,自然力(包括人类劳动)只不过是改变其物质形态,引起属性转化,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凭空变出来)。
这一点《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二节引用彼得罗。
维里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说得很清楚。
注意“自然力”(也包括人类劳动)与物质有用属性转化的相对关系,不是价值,正如空也、阳光不包含任何货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不包含任何金钱关系,不包含任何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一样。
第二重性:作为货币(商品)所计量的原子——价值的人类劳动(这里的意思是价值是一种人类劳动)。
这种劳动是价值的核心,在于人支配人行为(劳动)的社会关系,在于符合社会其它成员意志的支配关系。
它(价值)对于支配者来说代表的是权力,对于价值的生产者来说代表自然劳动被控制,或者说被奴役。
正如奴隶主支配奴役的劳动是一种社会支配关系一样,价值代表的正是商品经济下的对人类劳动的一种支配关系。
简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劳动价值论包括诸多范畴: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本质、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载体、价值形式、价值构成、价值转形、价值规律、国际价值等。
这里仅限于《资本论》第一篇第一章的内容,对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的表现形式和商品拜物教性质作概述。
——题记[摘要]商品包含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由劳动决定,是人类无差别劳动的凝结;人类劳动包括两重性质:具体的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和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商品价值形式经过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的发展,最终产生货币,确定了商品价格形式;由于商品社会的发展,人们被商品拜物教性质迷惑;商品拜物教性质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本质上不过是人的社会经济关系被颠倒的表现为物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相对价值形式、等价形式、一般等价物、货币、商品拜物教[正文]总论劳动价值论强调的是价值由劳动决定,其区别于将商品效用看作价值形成的决定性要素的理论。
其核心是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创造了劳动二重性学说,认为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从而完成了劳动价值论。
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商品归结于二重形式的劳动,即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实在劳动或合乎目的的生产活动,把交换价值归结于劳动时间或相同的社会劳动。
威廉·配弟第一个将劳动与价值结合在一起。
他把使用价值归结于劳动;但他受了货币主义的束缚,把交换价值看作了货币,认为劳动生产的直接就是商品。
布阿吉尔贝尔用劳动时间在社会生产各部门间分配时所依据的正确比例来决定“真正价值”,“尽管他把物化在商品交换价值中并用时间来衡量的劳动同个人直接的自然活动混为一谈”。
1[1]亚当·斯密明确区分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不将使用价值或物品的效用看作交换价值的决定因素,认为商品价值等于该商品所能换得的劳动量。
解读《资本论》之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20200515)
解读《资本论》第一卷002资本的生产过程-001商品和货币—商品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感谢您听到我,这里云顶悟读分享会,我是分享者浩南。
我们正在与您分享《资本论》上,作者卡尔·马克思、弗·恩格斯。
上期节目我们一起分享了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今天分享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P54-60首先,让我放下作为价值物品的商品,来考察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商品是自然物质与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具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劳动同样具有二重性,劳动就它表现为价值而言,也不再具有它作为使用价值的创者者所具有的那些特征(比如:麻布和上衣,就上衣的使用价值而言它已不在具有麻布价值的特征了)。
麻布和上衣是不同质的使用价值(作为使用价值的上衣和麻布不过是有一定目的的生产活动同布和纱的结合,而作为价值他们都是同种劳动的凝结,他们价值的实现不是因为布和纱发生结合产生的,而是有人类劳动力的耗费),那么,决定他们存在的劳动即设计和加工,也是不同质的。
麻布和上衣是不同使用价值交换,绝不可能出现上衣与上衣的使用价值交换。
所以,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综合,表现出了多种多样、按照属、种、科、压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社会分工,它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只有具有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才作为商品互相对立,所以,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者叫有用劳动)。
但是,麻布和上衣(树木是天然存在的)以及任何一种不是天然存在的物质财富要素,总是必须通过某种专门的、使特殊的自然物质适合于特殊的人类需要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创造出来。
所以,正像威廉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劳动(有用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更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商品是自然物质【一种不借人力而天然存在的物质基础,比如昆虫的分泌物加工成丝绸、土地空气和水在田地上变成麦子、金属片组装成钟表等等】与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答:1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
①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
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
③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
④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
2 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①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②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③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
三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答: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
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
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
资本论知识点
绪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而以雇佣劳动制度为前提的生产资料同劳动者相结合的方式,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就是资本论研究的对象。
生产关系即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交换关系是指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分配关系本质上和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是内在于生产关系的问题。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商品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等)资本论的研究方法1、抽象力,是指用理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的能力。
2、唯物辩证法(辩证法的本质: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3、矛盾分析法(分析价值形式的发展)第一卷资本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第二节资本论中的商品价值理论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一、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是由具体劳动创造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由抽象劳动创造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商品作为使用价值,在质上各不相同,在量上难以比较;另一方面,商品作为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可以比较的,因此,各种不同的商品能够按一定的比例交换。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互相依存,缺一不可,价值的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前提,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载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又是相互对立、互相排斥的。
交换价值:即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二、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三、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五、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第四章 商品经济和劳动联系的经济形式
3、特点
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四)支付手段
1、定义
指货币在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 于清偿债务或支付的职能。
2、产生的前提 支付手段以商业信用为前提,并借助一定 的契约形式。
3、随着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货 币流通规律的内容需要加以改变。
流通 待售商品 赊销商品 到期支付 相互抵销的 中所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 价格总额- 价格总额 需要 = 同一单位货币平均流通次数 的货 币量
(二)抽象劳动
1、定义 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 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作用 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3、特点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它是形成 价值的实体。
(三)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关系
1、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统一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 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 2、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不同的和矛 盾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作用不同、 反映的经济关系不同。
2、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初期的三次社会大 分工
(1)畜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 (2)手工业从农业分离出来; (3)社会上出现了只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
3、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交换产 品的必要 。 二、不同所有者和不同经济利益主体是商 品经济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第三节 商品的二因素和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 货币
商品
W
G
W
2、特点
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货币。 3、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公式:W——G——W
货币流通:货币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不
断运动。
▲联系: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
《资本论》第一篇第一、二章
第一章
商品
(2)商品拜物教是商品生产关系的必然产物 2 第一, 第一,私人劳动的社会性必须通过物的交换 来表现,这就使人们产生幻觉。 来表现,这就使人们产生幻觉。 第二,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 第二,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采取了使用价 值和价值形式,又使人们发生幻觉。 值和价值形式,又使人们发生幻觉。 第三,价值量运动规律的客观强制力, 第三,价值量运动规律的客观强制力,造成了 物的运动支配人的幻觉. 物的运动支配人的幻觉. 第四,在价格形式上, 第四,在价格形式上,货币能与一切其它商品 相交换,更使人们为物的幻觉所迷惑. 相交换,更使人们为物的幻觉所迷惑.
第二章 交换过程
交换同时也就是货币形成过程。 一、交换同时也就是货币形成过程。 二、上章第三节从理论上分析了商品交换的发展和 货币的产生,本章则从历史角度分析货币形成过程。 货币的产生,本章则从历史角度分析货币形成过程。 这是一、三章之间的逻辑过渡。 这是一、三章之间的逻辑过渡。 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 三、货币是商品交换过程的必然产物。商品自己不 会运动,需要有个人格化代表, 会运动,需要有个人格化代表,交换中的人就是以 商品代表的身份——经济关系的人格化而彼此相互 商品代表的身份 经济关系的人格化而彼此相互 对立的。 对立的。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要求必须 通过交换才能解决。交换中每个商品所有者都想把 通过交换才能解决。 自己的商品当作一般等价物( 自己的商品当作一般等价物(与其它商品直接相交 所以,哪种商品也不是一般等价物。 换),所以,哪种商品也不是一般等价物。
第Hale Waihona Puke 章商品从相对价值形式看: 从相对价值形式看: 变化表现在:在简单价值形式中, 变化表现在:在简单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只 是偶然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 是偶然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价值形式的表现 是不明确的。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 是不明确的。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 可以与许多不同种商品相交换, 可以与许多不同种商品相交换,价值形式明确 地表现在许多商品上,但又是杂乱的。 地表现在许多商品上,但又是杂乱的。在一般 价值形式中, 价值形式中,许多商品的价值通过一个商品表 现出来,价值才表现为一切商品共有的东西。 现出来,价值才表现为一切商品共有的东西。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二章商品
一、具体劳动
1、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为了特定 目的而进行的劳动,又称为有用劳动,它反映的是人与 自然之间的关系。 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 (1)具体劳动具有多样性。
不同的具体劳动在生产目的、劳动工具、劳动对象、操作方 法和劳动结果上都是不同的。
(2)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出了不同的使用价值 (3)具体劳动具有永恒性。 (4)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 威廉·配弟
用来交换
商
品
劳动产品
根据定义思考:以下哪些 是商品?
原始的土地 同学买来送给你的生日礼物 自家酿造的米酒 商店中正在出售的货物 自己的生活用品
二、商品的使用价值
1、概念: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2、特点
(1)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同一商品可以有多种 使用价值 (2)具有自然属性:不反映社会或阶级属性,只是体现人 与物的关系 (3)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非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4)是社会使用价值(满足别人和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5)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B、一切有用的物品都有使用价值,但不是一切有 用的物品都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但有价值的 物品一定有使用价值 D、一个物品具有了使用价值,也耗费了人的劳动, 就一定是商品 E、商品因保管不善而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曾耗 费了人类的劳动,所以还有价值。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 的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两个不同商品所用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相等,那 么两者的价值量就一定相等 吗?
2、劳动的复杂程度——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就是不需要经过任何专门训练,一般 劳动者都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就是需要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具有 一定知识、技能才能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 同的。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为什么?)
二、劳动的二重性理论(精)
二、劳动的二重性理论马克思创立《资本论》的理论体系的逻辑辩证方法,是以商品范畴作为逻辑起点的,这是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演变顺序一致的。
现在,我们研究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之间的本质关系及其运动、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则是把商品体作为直接的生产过程的结果,于是,我们选择了从分析人的二重性入手,全面研究人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活动所发生的生态自然因素与经济社会因素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的运动、变化的规律及其生态经济实质,这就是说,以人的二重性这个范畴作为研究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的逻辑起点。
因此,我们在前面论证人的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的生态经济二重形态理论的核心时,就已经肯定了劳动不仅是生态自然范畴,而且是经济社会范畴。
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由体现在劳动中的人的二重性决定的。
下面,我们在第五章从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角度论证了劳动二重性的生态经济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中内蕴的生态经济二重形态的深刻内涵,从而揭示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生态经济实质。
(一)劳动二重性学说的生态经济二重性意蕴1、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是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动,首先研究了商品的二重性,紧接着就研究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首次指出了劳动二重性学说。
在这里,马克思是密切联系着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即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来分析劳动二重性的,因而这种劳动二重性是包含在商品中的,没有离开商品孤立地研究劳动二重性,这正是马克思和古典学派经济学家不同的地方。
可见,马克思创立劳动二重性学说,是与他创立商品二重性理论密不可分的。
这样,马克思首先没有研究人类劳动一般,而是研究人类劳动特殊是生产商品的劳动。
马克思把生产商品的劳动划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深入研究了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得出了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私人劳动的产物,同时劳动也带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劳动二重性是指一般劳动和特殊劳动
劳动二重性是指一般劳动和特殊劳动《资本论》并不晦涩,读起来也可以轻松愉悦,获得启发。
其中对劳动二重性的分析就是这样。
1.work和labour劳动,在英语中可以有两个词来表示,一个是work,另一个是labour。
虽然这两个词都指劳动,但是意思并不完全一样。
Work是指创造使用价值并且在质上得到规定的劳动,也就是具体劳动。
比如把麻布缝成衣服、把铁打成锹、把字打成文章等等,缝的劳动、打铁的劳动、码字的劳动都是不一样的具体的劳动。
在这个意义上,每个人工作是不一样的。
有的人做的是裁缝的工作,有的人做的是铁匠的工作,有的人做的是作者或写手的工作。
工作千差万别,才能够让社会健康发展繁荣兴旺,才能够满足人类各种不同的需要。
Labour是创造价值并且只在量上被计算的劳动,也就是抽象劳动。
不论是裁缝也好、铁匠也好、写手也好,他们都是在劳动,都是在通过耗费身体、心理和精神上的能量,来创造有价值的产品。
在这个意义上,尽管每个人工作不一样,但作为劳动者是一样的、平等的。
正如刘少奇曾经对时传祥说的那样,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
一个是国家主席,一个是掏粪工人,只是分工不同,工作岗位不同,但实质上都是劳动者,地位上是平等的。
劳动可以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2.为什么有的商品很贵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商品的二重性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部手机可以打电话、发消息、拍照、上网、听音乐,可以显示身份和品味等等,总之很有用,这就是它的使用价值;这部手机值3000元,可以换3000个馒头,总之挺贵的,这是它的价值。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用来在商品交换中衡量比例关系,所以又体现为交换价值。
例如,20码布和1件上衣,在市场价值相等。
为什么会相等呢?不是因为它们的材料一样,事实上20码布的布料显然是超过1件上衣的布料的,而是因为生产20码布付出的人类劳动和生产1件上衣付出的人类劳动是一样的。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 件,是永恒的范畴; •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的 结合,生产使用价值。
二、抽象劳动: -----指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
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体 力和脑力的耗费或支出。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马克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第一次发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把形成价值的劳动明确归结为抽象人类劳动并把它同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区分开来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பைடு நூலகம் 性
商品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又称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包括人们的劳动目的、
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 。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
•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历史性范 畴,是商品经济特有的 。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二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 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二者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 的劳动过程之中。 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抽掉了劳 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具体 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深刻阐释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赋予了活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决定作用,并由此奠定了剩余价值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在人类经济学说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尤其是在当代中国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了许多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因此,有必要结合现实问题,加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重要价值与当代意义的理解和认识。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包括商品及商品的二因素、劳动的二重性、价值规律、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和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等内容。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分析的起点商品1从商品开始研究《资本论》的逻辑固然要以资本作为中心范畴,但决不能把资本作为逻辑起点。
因为“资本,如果没有雇用劳动、价值、货币、价格等等,它就什么也不是。
”要揭示资本,科学的方法就是按照商品一货币一资本这样的上升路线,从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商品出发,才能在后面的上升过程中把构成资本总体的各个环节和内部结构复制出来。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1)使用价值马克思分析使用价值是从质和量两个角度来考察的。
马克思提炼出来的使用价值的概念就是“物的有用性”。
它必须以物体本身作为客体,是对人的一种有用性,只在使用和消费中得到实现,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
(2)价值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价值量就是对价值多少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多少。
(3)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必须是凝结人类劳动且对人们有用的有价值的产品。
(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一切劳动,一方面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就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这个属性来说,它形成商品价值。
《资本论(选谈)》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说明部分:1、课程的性质、任务:《资本论》选读是经济类各专业必修的共同基础理论课,同时也是师范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的理论课.通过谈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认真分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前提,并针对当前经济发展的现实,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有关理论。
2、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资本论》原著的学习,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有关理论的说明,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法,自觉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3、适用专业与学时数:谈课程适用于经济类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学习之用,总学时数为72.由于学时有限只能选择《资本论》1—3卷中的有关章节进行讲解。
4、《资本论》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该课程是财会、统计、工商企业管理、财政学、金融学、国际贸易等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课。
5、使用教材及推荐参考书目:使用教材: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资本论》选读。
主编:汪泽、李萍推荐参考书:(1)陈征《资本论》解说,福建人民出版社。
(2)《资本论》介绍:中央党校出版社。
6、主要教学方法与设备要求:讲授法、讨论法相结合。
正文部分:第一卷:(节选)教学重点:《资本论》写作的历史背景教学难点:《资本论》研究对象和目的学时数:4学时考核要点:《资本论》体系结构《资本论》第一卷的七篇序、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资本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写作情况(了解)2、《资本论》研究的对象和目的(了解)3、《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了解)4、《资本论》的影响以及学习《资本论》的现实意义(了解)第一章商品教学重点:商品使用价值、价值和交换价值教学难点:商品拜物教学时数:8学时考核要点:1、具体劳动的特殊性2、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意义3、等价形式的特征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本节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1、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2、商品的使用价值3、商品的交换价值和价值4、商品的价值量5、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本节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1、研究劳动二重性的重要意义2、生产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3、形成价值实体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4、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统一第三节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本节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3、一般价值形式4、货币形式第四节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本节应了解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1、商品神秘性的产生2、商品拜物教的性质3、商品拜物教的性质产生的根源4、在非商品生产社会里不存在拜物教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4学时)教学重点: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马原读后感3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写成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学巨著。
由于其篇幅繁长,所以我也就选择了第一卷第一章:商品的第二节: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 进行阅读。
由于理解能力有限,我对这篇文章也只是非常付钱粗略的认识。
但是相对于高中政治课枯燥的死记硬背的知识来说,现在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来是我对劳动二重性的理解。
劳动的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而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交换价值。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共同构成了商品使用价值的源泉。
说到这,又不得不提到《资本论》第一章第一节中所写的“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商品首先是一种用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是一种有用物。
作为一种有用物,它的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就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
而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商品的交换价值只是商品的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
我觉得抽象的人类劳动,是看不见摸不着,像一个幽灵般的东西,但它是客观存在的。
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社会内容。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个人生产了一个扫把和一台电脑。
从具体劳动方面来说,扫把和电脑的使用价值不同,但在抽象劳动方面说,扫把和电脑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一样的。
但是它们的交换价值是不同的。
生产电脑比生产扫把耗费的脑力劳动要多很多,因此它们不具备等价的交换价值。
又比如说,在一个公司中上层的工作人员并不会在工厂的流水线前进行操纵,他们要做的是安排和管理,及脑力劳动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抽象劳动。
而公司的员工则要通过体力劳动来产生价值,也就是具体劳动。
这样说的话就应证了这句话“工作无论贵贱”,因为凝结在商品中的都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正确解释了价值和价值量、价值本质和价值形态,以及商品货币关系,从而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科学的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它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二者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者 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不是两次劳动, 也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二者统一于生产同一商品 的劳动过程之中。 矛盾性表现在:具体劳动是从生产商品的劳 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来考察的,而抽象劳动抽掉了劳 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而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具体 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 性
商品二因素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 的。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一、具体劳动
指人们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又称为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包括人们的劳动目的、
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结果等五个要素 。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 具体劳动是劳动的自然属性,体现人和自然
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 件,是永恒的范畴; • 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使用价值 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自然物质的 结合,生产使用价值。
二、抽象劳动: -----指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和具体形
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是无差别的人类的体 力和脑力的耗费或支出。 •抽象劳动形成商 关系:
“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 在生理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 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 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 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 用价值。” ---马克 思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二因素,具体劳动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 值。
五、劳动二重性理论是理解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第一、劳动二重性理论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 经济学家在劳动价值理论方面的重大缺陷,第一次发 现了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把形成价值的劳动 明确归结为抽象人类劳动,并把它同创造使用价值的 具体劳动区分开来,从根本上论证了价值的本质,把 劳动价值理论建立在科学的、牢固的基础之上; 第二、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科 学的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他一系列重要理论 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