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农村卫生

第一节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

一、民国时期的农村卫生

(一)、农村卫生的含义是指农村社会和个人为增进人体健康,预防疾病,

创造符合生理、心理要求的社会环境、生产环境、生活条件所采取的措施。

(二)、农村的卫生状况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民国时期,中国农民被三

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期间急性传染病的流行在中国的城乡可以说是此起彼伏。

霍乱、鼠疫(黑死病)等

旧中国农村卫生落后的主要原因

一是经济落后、贫困、饥饿困扰。二是卫生资源资源匮乏,农村缺少医院,农民难以求医。三是农民缺乏科学卫生常识,往往轻视疾病。四是农民积累久远的卫生旧习惯、迷信思想根深蒂固,患了病听天由命。

(三)、农村卫生组织中国首创的农村卫生组织是1928年夏由上海吴淞国立中央

大学医学院和上海市卫生局合办的吴淞镇卫生公所。

1929年河北定县实验区设立卫生教育部办理农村卫生事业。

此后,全国各地纷纷组建了一批农村卫生组织。

二、农村卫生教育的实验

(一)定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其突出的业绩有三个第一,疾病的预防。-种痘(天花病)第二,注重妇婴卫生,提倡节制生育。第三,保健制度的创建。三级保健制度:村设保健员、联村设保健所、县设保健院。(二)邹平县的农村卫生教育实验

1934年9月下旬,梁漱溟主持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与齐鲁医学院合作,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医院”,实行“诊疗与卫生并重”方针。

建立三级卫生网络、培养接生员

三、新中国的卫生革命

(一)传染病的防治

其一,传染病流行状况。鼠疫、天花、回归热

其二,建立传染病防治机构。1954年开始建立卫生防疫站、普及预防注射。

其三,传染病防治的成就。消灭和控制几十种传染病。

世界银行:“中国在控制传染病死亡率方面所获得的成功,大大超过了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所取得的成就”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农村合作制度起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卫生合作社。

1950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发展和健全全国基层卫生组织,要求农村的每个乡都要有医疗卫生组织。

1959年开完全国农村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后,合作医疗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同时,城市中的医院领导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一是,有计划的抽调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二是,帮助农村培养赤脚医生。

1976年,全国90%以上的生产大队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

第二节农村健康问题

一、影响健康的因素1.环境2.生活方式及个人行为3.卫生医疗条件

4.早期儿童营养状况

5.遗传因素

二、农村的主要健康问题

(一)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血吸虫、SARS、禽流感、艾滋病

三、儿童健康

(一)计划免疫

1.计划免疫就是根据传染病流行病学的规律,按不同的年龄进行有计划地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传染病流行的目的。

50年代开始普及、70年代《全国计划免疫工作条例》

(二)营养和体重

营养不良是中国经济落后地区儿童的主要健康问题。

(三)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是儿童营养不良的表现,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儿童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第三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一、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框架与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是指农村卫生机构、卫生队伍和县、乡(镇)、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有机构成。

二、当前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是农民受重大传染病、地方传染病危害严重,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拉大。

二是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

三是中西部农村卫生机构落后。

四是农民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

五是农村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卫生服务水平低下。

六是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政府用于农村卫生的投资和事业费比例偏低。

二是体制改革滞后、运行机制不活。

三是农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

四是对农村公共卫生安全缺乏公益性的科学认识,存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效“问题。三、农村卫生服务的重大举措:卫生下乡

(一)卫生下乡的含义

含义:卫生下乡是指遵照中宣部等十部委的精神,职能部门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送医送药下农村,为农民的健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的活动,是城市反哺农村的一种形式。

(二)卫生下乡的活动的内容活动包括:1)医务人员下乡,巡回医疗,送医送

药下乡;(2)减免农村贫困患者医疗费用;3)在农村社区、学校、家庭等开展健康教育;(4)扶持乡村卫生组织,为农村培训、培养医务卫生人员;(5)参与和推动当地合作医疗事业

(三)卫生下乡的阶段性成绩

1.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和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

2.加大对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高发地区的支持力度

3.加强对农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治能力的建设

4.积极推进农民健康促进活动,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四节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一、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含义

含义: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是指社会成员因受到疾病威胁或需要进行预防时,由社会提供供各种形式的卫生服务,保障农村居民获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一种综合性制度。

农村合作医疗是整个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与核心部分。

合作医疗的组成及其体系

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分配,补偿中,涉及到合作医疗管理方、卫生服务提供方和合作医疗参加方。这三方面的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合作医疗组成体系。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和目标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

“从2003年起,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除市区以外的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每年按人均10元安排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补助每年不低于人均10元”,“农民为参加合作医疗、抵御疾病风险而履行缴费义务不能视为增加农民负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仍存在不足★社会满意度低★保障水平低★新型农村合作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