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企业经营管理)电解铝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优质

(企业经营管理)电解铝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优质
10பைடு நூலகம்
未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考核的(含无评估报告),不得分;未及时调整实施计划的,不得分;调整后的目标与指标以及实施计划未以文件形式颁发的,扣5分;记录资料保存不齐全的,扣5分。
小计
50
得分小计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
2.1组织机构和人员
按照相关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千分之三以上;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注册安全工程师数量比例为10%以上。
10
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计划的不得分;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未以企业正式文件颁发的,视为没有,不得分;每有一个目标、指标未量化扣2分。
1.2监测与考核
根据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能,分解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制定实施计划和考核办法。
10
无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分解的,不得分;无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不得分;实施计划无针对性的,不得分;缺一个基层单位和职能部门的指标实施计划或考核办法的,扣2分。
考评办法
自评/评审描述
实际
得分
一、安全生产目标
1.1目标
安全生产目标的管理制度中应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分解、实施、考核等环节内容。
5
缺少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考核等任一环节内容的,扣2分;未能明确相应环节的责任部门或责任人或相应责任的,扣2分。
按照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的规定,制定文件化的年度安全生产目标与指标,且量化目标、指标。
30
无该使用计划的,不得分;计划内容缺失的,每缺一个方面扣5分;未按计划实施的,每一项扣4分。
3.2工伤保险
缴纳足额的保险费(工伤保险、安全生产责任险)。
20
未缴纳的,不得分;无缴费相关资料的,不得分,每一人未缴的,扣5分。本分值扣完后再加扣20分。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行业标准)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行业标准)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有下列需求的(各类)组织: a)分级开展新型能力建设,推动新型能力不断跃升; b)围绕 新型能力的分级建设研发并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c)为组织分级开展新型能力建设提供服务; d)通过内部或 外部(包括评定机构)评定其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以证实其具有的新型能 力等级。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 新型能力分级要求(行业标准)
行业标准
01 起草人
03 适用范围
目录
02 起草单位 04 主要内容
《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新型能力分级要求》是2020年09月18日实施的一项行业标准。
起草人
周剑、陈杰、郑永亮、周翼、王金德、李君、马冬妍、何壑英、高毅、彭坤、田大为、周慧琴、房威孜、谢 国凤、凌大兵、王晴、陆韧钢、李清、姜晓阳、杜林明、李向阳、张成刚、张迪、张文彬、刘增进、李文慧、张 正凯、徐大丰、陈悦、徐慧、孔令鹏、王竹平、邱君降、陈希、金菊、赵剑男、贾进波。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感谢观看
起草单位
北京国信数字化转型技术研究院、中关村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赛 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北京赛昇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金衡信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 司、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重庆海特克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南京慧德信息 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国网信通埃森哲信息 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大全集团有限公司、点亮智汇科技 (北京)有限公司、北京汉信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辰竹仪表有限公司。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取得了很大进展,不断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然而,如何对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两化融合的定义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将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绿色化、数字化生产。

两化融合能够提升工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协同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好坏,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下面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指标体系:2.1 技术指标方面•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程度•工业产品的数字化度和智能化程度•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智能控制以及生产过程数据的采集能力•工业企业是否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和设备,如5G、物联网等2.2 经济指标方面•工业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是否提高,与传统工业相比是否更具竞争力•工业企业生产周期是否缩短并更符合市场需求•工业企业的产品从生产到销售是否更加透明化,能否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服务和解决方案2.3 社会指标方面•工业企业的环保能力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否减少•工业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贡献度是否提高•工业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是否更高效,员工的工作幸福度是否增加3. 评价指标的意义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将能够为工业企业两化融合的实践提供指导和支持。

良好的两化融合评价指标能够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发展状况与进步方向,及时调整和优化工艺流程、产品流程和技术流程。

这些指标不仅可以基于数据来评估两化融合贡献,也可以反映企业在推进两化融合中的实际成效。

同时这些指标还可以作为政府监管工业企业的标准,提高整个工业企业的管理、产业水平和效率。

4. 结论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需要科学的评价标准,才能对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进行较为精准的评估,为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帮助。

综上所述,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标方面、经济指标方面、社会指标方面三个方面的科学设置,将为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科学的量化标准,对促进工业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号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正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工信部原〔2018〕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实现供需动态平衡的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2号)要求,现将电解铝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实施产能置换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凡包含电解工序生产铝液、铝锭等建设项目,应通过兼并重组、同一实际控制人企业集团内部产能转移和产能指标交易的方式取得电解铝产能置换指标,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

二、可用于产能置换的指标,必须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项目审批管理要求的合规项目产能,须在2017年10月底国务院国资委、各省级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的清理整顿电解铝违法违规项目专项行动工作总结报告的项目清单内,但已超过国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后产能、2013年以前关停但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或省级人民政府完成任务公告(以下统称淘汰公告)的产能不得用于置换;2017年10月及以后建成的合规产能也可用于产能置换。

产能数量须以备案或者核准文件上的设计产能值为准。

三、2011年及以后关停并列入淘汰公告的产能可用作《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对钢铁、电解铝、船舶行业违规项目清理意见的通知》(发改产业〔2015〕1494号)处理意见的建设项目的产能置换。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附件: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〇一一年目录前言 (I)引言 (II)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 (1)1 范围 (1)1.1 总则 (1)1.2 应用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3.1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2)3.2 基础建设 (2)3.3 单项应用 (2)3.4 综合集成 (2)3.5 协同与创新 (2)3.6 社会贡献率 (2)4 基本原则与框架 (2)4.1 导向 (2)4.2 价值理念 (2)4.3 原则 (3)4.3.1 科学性 (3)4.3.2 实效性 (3)4.3.3 可操作性 (3)4.3.4 可扩展性 (3)4.4 评估框架 (3)5 评估内容要求 (7)5.1 基础建设 (7)5.1.1 概述 (7)5.1.2 资金投入 (7)5.1.3 组织和规划 (7)5.1.4 设备设施 (8)5.1.5 信息资源 (8)5.1.6 信息安全 (8)5.2 单项应用 (8)5.2.1 概述 (8)5.2.2 产品设计 (9)5.2.3 工艺设计 (9)5.2.4 生产管理 (9)5.2.5 生产制造 (9)5.2.6 采购管理 (9)5.2.7 销售管理 (10)5.2.8 财务管理 (10)5.2.9 质量和计量 (10)5.2.10 能源与环保 (10)5.2.12 项目管理 (11)5.2.13 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11)5.3 综合集成 (12)5.3.1 概述 (12)5.3.2 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 (12)5.3.3 管理与控制集成 (12)5.3.4 产供销集成 (12)5.3.5 财务与业务集成 (13)5.3.6 决策支持 (13)5.4 协同与创新 (13)5.4.1 概述 (13)5.4.2 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 (13)5.4.3 企业集团管控 (14)5.4.4 产业链协同 (14)5.5 竞争力 (14)5.5.1 概述 (14)5.5.2 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 (14)5.5.3 业务效率 (15)5.5.4 财务优化 (15)5.5.5 创新能力 (15)5.6 经济和社会效益 (15)5.6.1 概述 (15)5.6.2 经济效益 (15)5.6.3 社会效益 (16)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内容要求细化指南 (17)A.1 基础建设 (17)A.1.1 概述 (17)A.1.2 资金投入 (17)A.1.3 组织和规划 (18)A.1.4 设备设施 (20)A.1.5 信息资源 (21)A.1.6 信息安全 (21)A.2 单项应用 (22)A.2.1 概述 (22)A.2.2 产品设计 (23)A.2.3 工艺设计 (24)A.2.4 生产管理 (25)A.2.5 生产制造 (25)A.2.6 采购管理 (26)A.2.7 销售管理 (27)A.2.8 财务管理 (28)A.2.9 质量和计量 (28)A.2.10 能源与环保 (29)A.2.12 项目管理 (31)A.2.13 其他经营业务管理 (31)A.3 综合集成 (33)A.3.1 概述 (33)A.3.2 产品设计与制造集成 (33)A.3.3 管理与控制集成 (34)A.3.4 产供销集成 (35)A.3.5 财务与业务集成 (35)A.3.6 决策支持 (36)A.4 协同与创新 (36)A.4.1 概述 (36)A.4.2 产品协同创新和绿色发展 (37)A.4.3 企业集团管控 (37)A.4.4 产业链协同 (38)A.5 竞争力 (39)A.5.1 概述 (39)A.5.2 质量提升与顾客满意 (39)A.5.3 业务效率 (39)A.5.4 财务优化 (40)A.5.5 创新能力 (40)A.6 经济和社会效益 (40)A.6.1 概述 (40)A.6.2 经济效益 (40)A.6.3 社会效益 (41)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 (42)B.1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42)B.1.1 构建原则 (42)B.1.2 构建步骤 (42)B.2 加权评分方法 (43)B.2.1 权重设置 (43)B.2.2 底层指标评分 (43)B.2.3 加权评分 (44)B.3 综合评估分析方法 (44)B.3.1 水平与能力评估分析 (44)B.3.2 效能与效益评估分析 (45)B.3.3 综合评估分析 (46)B.4 评估判定规则 (47)B.4.1 水平与能力评估判定规则 (47)B.4.2 效能与效益评估判定规则 (50)B.4.3 总体水平等级评估判定规则 (50)前言本规范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_融合指数_评价指标和方法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_融合指数_评价指标和方法

2.2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环境评价指标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的评价指标由3
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43个三级指标构成。
2.2.1政策法律环境评价指标
颁布的政策法律文件数量及质量、网络犯罪率、引
进外资数量、两化融合的组织领导能力及执行力,如制
定两化融合的规划、计划项目、资金投入及配套措施的
中国信息界 2010年第11期 总第159期
实践与应用
例。 (2)收益增长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融合
实施后比实施前经营收入增长之比例。 (3)投资回报率: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度内,实施
融合总投入的收益率。投入/产出比指在对应的一个会计年 度内,实施融合总投入与总收入之比;初始投资回收期, 从投资信息化系统建设开始,经多长时间收回总投资。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分阶 段推进,在调查分析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实践及文献〔4-7〕 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内涵、概念、层次、融合程度 评价模型、初步评价的指标和方法的基础上,本文加以补充 修改与完善并进一步阐述两化融合程度(融合指数)的评价 指标和方法,为政府、产业、行业主管部门及企业分析两 化融合现状、制定规划和政策提供依据,这有利于更好、 更有效地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进程,推进我国信息 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便早日步 入信息社会。
(4)劳动生产率提升率:指对比一个会计年度,融合 实施前后比劳动生产率提高百分比%。
根据评价对象是企业、地区或行业,确定各评价指标 采集数据的范围是企业、地区或行业。
3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分析评估方法
3.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度单项指标的评价标准 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环境评价为例,提出了以下评 价标准、评估级别,分优、良、好、中、差五级;普及率 86-100%、76-85%、61-75%、41-60%、0-40%五级;100 分制,依次为86-100、75-85、61-75、41-60、0-40分。 政策法律环境的评价,分为5级;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大中型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信息化
应用
设计研发
企业设计研发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①企业CAD应用普及情况
A全面使用 B 部分使用 C 不使用
②三维CAD应用普及情况
A全面使用 B 部分使用 C 不使用
企业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企业CAM应用情况
A全面使用 B 部分使用 C 不使用
企业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
企业CAPP应用情况
A单列信息化预算 B分散在企业总体预算中 C无成文预算
管理制度
①企业信息化工作组织管理机制(可多选)
A 已建立起CIO(首席信息官制度)
B 已建立起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
C 以信息化实施协调小组的形式存在
D 未设专门的信息化部门
②企业是否设置了专门的信息化管理办法
A 有明确的、专有的管理实施办法
B 分散在企业总体或其他管理办法中
企业利润提高
报告期内企业利润同比增长情况
增涨______%或者降低______%
社会效益
安全生产
信息技术条件下全年实现安全生产的总天数______天
企业纳税
报告期内企业纳税同比增涨情况
增涨______%或者降低______%
建设

服务
产品与技术服务
企业信息化工程增长情况
①企业年度信息化工程与项目(工业软件、管理系统、软件、平台及其他信息化改造升级项目)增长数量
企业进销存、仓储管理信息化应用
①企业在原料及产品进销存方面是否使用专用软件或系统平台管理
A全面使用 B 部分使用 C 不使用
②企业在仓储及物流管理方面信息化应用情况
A全面使用 B 部分使用 C 不使用
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情况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
①关键工序中CAM的覆盖率______%;
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
利用系统自动编制的车间作业计划占全部车间作业计划的比例
□无□少部分□大部分□全部
自动下达到数字化设备的作业指令占全部作业指令的比例
□无□少部分□大部分□全部
信息化生产作业计划与车间调度直接控制的层级
□车间□生产线□工序□设备
直接控制:没有人为介入
信息化专职人员:包括正式编制、外聘、劳务派遣等全时服务于企业信息化相关工作的人员。
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占企业年末人员总数的比例
1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生产人员______;②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工具的管理人员______;③2011年末生产人员总数______;④2011年末管理人员人数______;
①应用数学模型的过程控制系统的生产线覆盖率______%;
数控系统关键工序覆盖率
①关键工序中CNC的覆盖率______%;
④关键工序中FMS的覆盖率______%;
CNC:数控机床
FMS:柔性制造系统
自动化生产线的覆盖率
①自动化生产线数量______;
②企业生产线总数______。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覆盖率
自动物料需求计划的比例
利用系统自动生成物料需求计划的物料品种数占全部物料品种总数的比例______%;
自动配送计划的占比
自动生成配送计划的物料占全部配送物料的比例______%;
物料信息动态跟踪能力
□实现对在制品库存物料信息动态跟踪
□实现对物料配送信息动态跟踪
□实现对生产物料全过程信息动态跟踪
□以上均未实现
信息资源集中管理
企业数据统一和集中管理程度
□分散管理□分区域集中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6号——铝行业规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6号——铝行业规范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6号——铝行业规范条件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日期】2020.02.28•【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6号•【施行日期】2020.03.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原材料工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0年第6号为进一步加快铝产业转型升级,促进铝行业技术进步,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和节能环保水平,推动铝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铝行业规范条件》,现予以公告。

附件:铝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2月28日附件铝行业规范条件为推进铝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行业技术进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范条件。

本规范条件适用于已建成投产的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企业,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和规范发展的引导性文件,不具有行政审批的前置性和强制性。

一、总体要求(一)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和再生铝生产须符合国家及地方产业政策、矿产资源规划、环保及节能法律法规和政策、矿业法律法规和政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业发展规划等要求。

(二)矿山企业须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权人应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初步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进行矿山建设和开发,严禁无证开采、乱采滥挖和破坏环境、浪费资源。

氧化铝、电解铝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有关部门备案,氧化铝企业应落实铝土矿资源、赤泥堆存等外部条件,电解铝企业应落实氧化铝、电力、水资源长期稳定供应。

鼓励电解铝企业通过重组实现水电铝、煤电铝或铝电一体化发展。

鼓励再生铝企业靠近废铝资源聚集地区布局。

二、质量、工艺和装备(三)企业应建立、实施并保持满足GB/T19001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鼓励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

铝土矿产品质量应符合《铝土矿石》(GB/T24483),氧化铝产品质量应符合《冶金级氧化铝》(YS/T803),重熔用铝锭产品质量应符合《重熔用铝锭》(GB/T1196),再生铝产品质量应符合《铸造铝合金锭》(GB/T8733)或《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企业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企业

A 20ICS 03.080.01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 1947.1 —201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第1部分:企业2011 - 10- 10 发布2011-11-01 实施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 川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2.1 (1)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两化融合) (1)22 (1)评价指标体系 (1)2.3 (1)权重值 (1)3评价框架 (1)3.1 评价框架构成 (1)3.2 融合基础指标 (1)3.3 融合程度指标 (1)3.4 融合效益指标 (2)4评价指标体系 (2)4.1 融合基础指标 (2)4.2 融合程度指标 (3)4.3 融合效益指标 (5)5 评价指标权重值 (6)6两化融合指数计算 (7)6.1 单项评价指标指数计算 (7)6.2 评价指标指数总和 (7)参考文献 (8)本标准按照GB/T 1.1 —2009的规则进行编写。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企业――第2部分:行业――第3部分:区域本部分为本标准的第1部分,规定了企业层面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融合指数的计算方法。

本标准由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山东财经大学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山东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中心、山东省电子产品监督检验所、中国赛宝(山东)实验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新、刘强、石秀芳、刘培德、刘位龙、马建华、徐峰、马艳波、杨潇、李宁宁。

1范围本部分建立了一套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和评价指标权重值,给出了两化融合指数计算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 a) 为企业对自身两化融合水平评价提供方法; b) 为不同企业之间两化融合水平比较提供方法; c)为第三方评价两化融合水平提供方法。

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次前言 (Ⅰ)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方法 (7)6 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9)前言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电解铝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解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本溪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渤海大学负责起草。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电解铝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指标体系适用于电解铝电流强度≥160KA以上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167 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21346 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25465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 617 企业环境报告书编制导则YS/T 285 铝电解用预焙阳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3号公告)《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2013年第21号)《铝行业规范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3年第36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内容细化指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一)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内容细化指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一)

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评估内容细化指南、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一)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其在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系统评估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水平,需要针对该领域的关键要素进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的研究。

下面对该问题进行详细探讨。

一、评估内容细化指南1. 评估对象:本次评估的对象是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水平。

2. 评估范围:本次评估的范围是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状况。

3. 评估周期:本次评估的周期为一年。

4. 评估工作:评估工作主要包括调研、采集数据、指标编制、指标评定、评估报告撰写等。

二、评估指标体系构建1. 产业结构调整指标。

如产业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升级、产品创新等。

2. 全要素生产率指标。

如全要素生产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等。

3. 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

如信息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发展、数据与网络的安全等。

4. 绿色低碳技术指标。

如清洁生产实施、节能减排、环保措施等。

5. 制度创新指标。

如知识产权保护、企业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等。

三、评估分析方法1. 基于指标体系的数据采集分析。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国家统计数据、企业年报等,来获取评估指标所需要的实际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

2. 主观评估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基于专家经验和分析,通过构建专家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得分计算。

它对数据或环境主观不确定性较大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准确估计。

3. 合成指数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组合不同指标间权值的确定,计算加权综合指数,进行评估。

其优点在于能够反映不同指标间的复杂关系和它们所起的作用。

四、总结评估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发展水平,需要通过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的应用,充分反映出评估对象在其产业结构、全要素生产率、信息化状况、绿色低碳技术以及制度创新的方面的发展情况。

电解铝能效指标体系结构图

电解铝能效指标体系结构图

说明:
1、《电解铝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能效指标(3个)
(1)重熔用铝锭综合能源单耗
(2)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3)铝液交流电耗;
2、《有色金属工业重点用能企业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电解铝企业能效指标(6个指标)
(1)铝液直流电单耗
(2)铝液交流电单耗
(3)单位重熔用铝锭综合能耗
(4)电解槽平均电压
(5)铝液电流效率
(6)阳极效应系数
3、《云南省电解铝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指南》能效指标(13个)
注意:
能效指标名称统一到国家标准
计算方法、能源种类、能耗统计范围按国家能耗限额标准
(1)能耗指标(9个)
①铝液直流电耗
②铝液交流电耗
③铝液电流效率
④铝锭综合交流电耗
⑤电解槽平均电压
⑥阳极效应系数
⑦整流效率
⑧铸锭工序电耗
⑨重熔用铝锭综合能源单耗(2)电解工序物料消耗(4个)
①铝液氧化铝单耗
②铝液阳极块净耗
③铝液氟化盐消耗
④电解铝用水单耗
电解铝企业能效指标体系
结构图。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doc

资料2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doc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方法一、评估指标体系为科学衡量全国各地“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准确把握“两化”融合发展规律、正确引导各地方政府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基于系统性、可比性、可测度、可扩展的原则,制定了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见表1)。

该评估指标体系共包括三类23个指标。

第一类是基础环境,共8个指标,涵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移动电话和互联网应用普及、“两化”融合政策环境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工业企业信息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第二类是工业应用,共8个指标,涵盖工业企业重要信息系统应用、电子商务应用、生产装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工业园区信息化应用等方面;第三类是应用效益,共7个指标,涵盖工业生产效益和水平、创新能力、节能减排水平以及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

表1 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23①上表中所有调查数据均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行业应为当地总产值排名前4位的重点工业行业,调查企业应为上述每个行业中产值排名前10位的企业和10家中小企业(划分标准参考《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小企业的选取由各地自行确定)。

②装备数控化率是指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的比例。

4二、指标测算方法根据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基本指标体系,采用无量纲化处理和综合评分法,计算出区域“两化”融合发展指数。

计算方法如下:(一)指标无量纲化为了消除各指标单位不同的问题,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无量纲化后的相对值。

各评估指标原始值记为ni X (n=年份,i=指标),无量纲化后值记为ni Z 。

为了避免某年数据变化过大造成无量纲化值突变,消除数值突变对评估效果的影响,这里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

考虑到综合计算结果能满足各地自己时间维度上的纵向比较需求,需设定指标基期。

选择2010年作为基期,将2010年的全国各省数据的中间值记为(2010)n i Z ==50。

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

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

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是确定电解铝企业的生产能力,用于管理和监督电解铝行业。

电解铝是由铝氧化物通过电解过程制得的铝金属,主要用于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建筑、包装等各个领域的产品。

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的主要内容包括产能规模、技术水平、能源消耗等方面。

首先,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产能规模。

产能规模是指电解铝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能生产的铝金属数量。

产能规模与设备规模、生产技术水平、企业资源等密切相关,是衡量电解铝企业生产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产能规模的认定包括评估电解槽数量和尺寸、产能利用率、设备稳定性等方面,通过综合评价确定电解铝企业的产能规模。

其次,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还要考虑技术水平。

技术水平是电解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资源利用率和能源消耗水平。

面对资源日益紧缺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当前电解铝企业应注重提高技术水平,降低耗能排放。

技术水平的认定包括电解槽生产效率、工艺技术创新、资源利用率等方面,通过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链整合程度,确定电解铝企业的技术水平。

此外,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还要考虑能源消耗。

电解铝生产过程中耗能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因此能源消耗是衡量电解铝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在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压力下,电解铝企业应该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控制,提高能源消耗效率,降低对能源的依赖。

能源消耗的认定包括电解槽的能耗指标、综合能源利用率、废热回收等方面,通过评估企业的能源管理措施和能源消耗指标,确定电解铝企业的能源消耗水平。

总之,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是确定电解铝企业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产能规模、技术水平和能源消耗是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的关键方面,通过评估企业的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指标,可以综合判断电解铝企业的产能水平,并提供管理和监督依据。

随着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和绿色发展理念的普及,电解铝产能指标认定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时代的产业发展需要。

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考评说明1.本标准所指的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下同)企业包括联合企业中的电解铝生产单元及独立电解铝生产企业,适用于电解铝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评定的自评、申请、外部评审及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监督审核等相关工作。

2.依法生产的电解铝企业,在考核年度内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参加电解铝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考评。

3.本标准共有13项考评类目(A级元素)、46项考评项目(B级元素)和253条考评内容(核心内容)。

4.在评定标准表中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根据评定标准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如实进行得分及扣分点说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原因说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5.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出现负分。

有特别说明扣分的(在考评办法中加粗内容),在该类目内进行扣分。

6.本评定标准共计2000分,最终标准化得分换算成百分制。

换算公式如下:标准化得分(百分制)=标准化工作评定得分÷(2000-不参与考评内容分数之和)×100。

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7.标准化等级共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标准化得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电解铝(含熔铸、碳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自评/评审单位:自评/评审时间: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组长:自评/评审组主要成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解铝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
(征求意见稿)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两化融合评估工作组
指标说明
电解铝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从就绪度(基础投入)、成熟度(业务应用)和贡献度(企业绩效)三个角度总体评估电解铝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就绪度旨在评估企业两化融合具备的基本条件和支撑环境,包括资金投入、规划、制度、组织队伍建设及基础设施情况,大体上是从人、财、物三个层面进行考虑。

成熟度旨在反映信息技术在企业各业务活动中的应用情况,从单项业务应用、系统协同集成和融合创新三个层面逐层深入,从广度和深度两个维度全面评估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

贡献度旨在通过绩效的角度展开评估,包括提升企业竞争力,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带来的社会效益三个层面。

竞争力从效率、周期、比重、满意度几个维度反映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环节的直接贡献,效益从间接层面反映信息化的间接贡献。

本文及相关资料电子文档下载地址:/download/2011AL0215.htm
第1 页共19 页
第2 页共19 页
第3 页共19 页
第4 页共19 页
第5 页共19 页
第6 页共19 页
第7 页共19 页
第8 页共19 页
第9 页共19 页
第10 页共19 页
第11 页共19 页
第12 页共19 页
第13 页共19 页
第14 页共19 页
第15 页共19 页
第16 页共19 页
第18 页共19 页
电解铝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第19 页共19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