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章节名称:绪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2.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内容及其在机械工程领域的重要性。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研究方法,强调其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应用。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研究方法的掌握。

章节名称:机械制造过程及其分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

2. 机械制造过程的分类: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

3. 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及其分类。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

4. 总结:总结各种机械制造过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

2. 课件: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组成、分类及其特点等。

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定义和组成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各种机械制造过程的特点和应用的掌握。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章节名称: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规划与管理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3、学时:76学时
4、适用专业:数控加工(数控车方向)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传授机械制造工艺基础相关知识的专业课。

课程介绍了传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教学内容:毛坯制造工艺、零件切削加工工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装配等四部分。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具备综合处理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质量、生产率和经济性关系的能力;能够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具备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技术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和要求:了解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要结构、性能和加工范围,并能根据要求合理选用;熟悉常用毛胚和热处理方法,掌握各种表面的加工方法;熟悉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熟悉加工精度和加工误差,掌握机械加工质量的分析方法;熟悉装配工艺,掌握保证装备精度的方法;了解精密、超精密加工的基本知识。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⑴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实例逐步引出理论的抽象概念,科学地组织教学。

⑵理论联系实际,带领学生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充实、丰富教学内容。

⑶结合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强化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⑷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顺序和课时安排等进行适当调整。

五、课时分配
《机械制造工艺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54 学分:3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9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大纲执笔人:刘贤喜大纲审定人:赵立新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学科,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如课堂理论教学、习题、实验等)及有关环节(如工厂实习等)的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改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保证加工质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受到初步训练;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及发展趋向。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工艺尺寸链掌握机械加工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各工序余量、尺寸及公差;确定时间定额。

(二)机械加工精度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原始误差及其各自的影响规律;掌握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加工误差;掌握对加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掌握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掌握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掌握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掌握工艺系统振动的类型与控制振动的方法。

(四)典型零件加工与加工方法掌握轴类零件、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及各种加工方法的选择。

(五)装配工艺基础和装配尺寸链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及相应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掌握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及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

(六)现代制造技术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及发展趋向。

3、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适当增加与制造业信息化和数控加工方面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简况及发展方向。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导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械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机械设计和制造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本大纲旨在规范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 1. 理解和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流程和方法; 3. 熟悉机械制造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 4. 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机械制造工艺解决问题;5.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机械制造工艺学概述:–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机械制造工艺学在机械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机械制造工艺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常见机械制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等;–成形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冲压等;–焊接工艺:包括电弧焊、气焊、激光焊等;–热处理工艺:包括淬火、回火、表面处理等;–组装工艺:包括零件的装配和调试。

3.机械制造工艺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规程:–切削力、切削速度、进给速度等工艺参数的确定;–工艺规程的编制和优化。

4.机械制造中的工装夹具和模具设计:–工装夹具的种类和设计原则;–模具的种类和设计原则。

5.机械加工中的精度控制:–精度与公差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精度控制的方法和技术。

6.机械制造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数控机床和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机器人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讲授基本理论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认识和理解;3.实践训练:组织学生参与机械制造工艺实际项目,并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问题;4.论文阅读和讨论: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并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评估方式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实验报告:对实验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3.课程论文: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撰写课程论文并进行答辩;4.期末考试:对整个课程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兴趣,提高其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内容: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3. 机械制造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工程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内容等。

3. 分析实际案例: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了解其应用价值。

4. 小组讨论:让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工艺方法等。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制定与优化:工艺规程、工艺卡片、工艺数据库等。

3. 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2. 利用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3. 利用仿真软件,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实施与控制过程。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3. 相关仿真软件。

4. 实际生产案例资料。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1).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1).docx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课程嫔号:054131 课程总学时:面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实验学时:1实睑类别:学科基础课实脸实脸学分:没一、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假学目的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具有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规程的能力、对具体工义问题能进行琮合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工名措施.本课程具行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开设实验满足教学的葡要是非常必要的.教学目的:通过实验,不但可以缝证理论,从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更曲要的是,通过实脸,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见实验在本课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1.熟悉车床龄倒度的测定方法及刚度值的计算方法.2.比较车床各部件刚度的大小,分析影响车床惮刚度的因素,3.解自动车床的基本结构,观察零件在自动车床上的粗加工情况。

4. 了解无心磨床的工作原理,观察多件的精加工过程.5.按零件的先后加工顺序酒量已加工好的50个工件,把测量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的表格中。

6.观察和了解耸削加工中的自激振动现象,加深时自激振动理论的理解。

7. 了解自激振动的领率特性与镣杆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8. 了解影响自激振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自激振动的方法.9.常握正交试验的方法。

10. 了解所用仪器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三、实验教材实验指导书自编四、实险考犊及实险报告根据学生的出勤、实验报告等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的5%—20%五、主襄仪•设备与•材大纲制定:李少英大纲审定:任有志日期:2007.5。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 授课对象:本科机械制造专业学生- 学时安排:每周2学时课程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系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安全、环保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基础概念- 工艺与制造的关系-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 工艺路线及其选择2. 机械加工工艺- 传统加工工艺- 数控加工工艺- 特种加工工艺3. 钣金加工工艺- 钣金材料与工艺性能- 钣金件的加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4. 焊接工艺- 焊接材料与工艺性能- 常用焊接方法与工艺参数选择- 焊接质量控制与检测5.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基础概念- 常见热处理工艺及其应用- 热处理质量控制与检验6. 其他机械制造工艺- 电火花加工- 激光加工- 电子束加工- 其他非传统加工工艺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系统介绍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 研讨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相关工艺讲座和研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 阶段性考核:设置阶段性考核,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实践操作表现、讨论研讨等。

-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

-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特定机械制造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学术论文。

-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操作并撰写实验报告。

参考教材1. 《机械制造工艺学》 - 作者:XXX2. 《机械制造工艺导论》 - 作者:XXX3. 《现代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 - 作者:XXX备注以上教学大纲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原理。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工艺过程。

4.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和目的。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基本原理和基本工艺过程。

3. 案例分析:分析机械制造工艺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4. 总结:总结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概念和目的的理解。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

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

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

教学步骤:1. 复习: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

2. 讲解:详细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以及工艺过程控制和生产效率提高的方法。

3.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理解和经验。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工艺设备选择和工艺参数调整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工艺参数选择和工艺方案设计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互动讨论中的表达和协作能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三)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工艺质量控制和产品质量改进。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装配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提高工业产品性能价格比的基本方法,掌握机械加工中解决质量问题的途径。

课程主要内容:介绍加工精度、加工误差、误差来源等基本概念;工艺系统的制造误差,受力变形,热变形分析及对策;表面质量含义、表面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装配工艺及装配尺寸链的基本概念;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等。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与金属热处理,互换性原理与技术测量、机械设计、金属切削原理与机床设计。

三、本课程所用教材本课程所用教材为《机械制造工艺学》主编徐嘉元曾家驹,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6四、学分和学时分配第二部分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基本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技术,是研究制造过程中各种加工过程的规律、合理选择过程参数和控制这些参数的方法与手段的科学,即研究制造过程的本质、相互联系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术。

基本教学要求一、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下列基本原理和理论:①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原理;②一般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原理;③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正、反问题计算理论;④应用机械加工精度理论和表面加工质量理论,会初步分析机械加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2、掌握下列基本知识毛坯选择;工序设计;生产类型及其对工艺过程的影响;典型表面加工方法及其经济精度和粗糙度;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查表确定加工余量和工序时间定额;提高加工精度降低表面粗糙度、提高生产率的一般措施。

3、一般掌握其它章节的内容。

二、本课程的重点和深广度1、本课程的重点为:①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部分;②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原理;③保证和提高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④工艺和装配尺寸链原理。

2、深广度要求:①工艺规程设计部分,要求深入分析基准选择的原则,加工方法选择的原则,正确划分工序和确定工序尺寸。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1. 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支撑本课程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制定工艺规程和设计专用夹具的原则、方法和步骤,使学生能够对机械加工过程一般工艺问题的进行分析,了解改进加工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的工艺途径方法,了解现代机械制造技术,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培养有关制造工艺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人才起到直接的和重要的作用。

2. 在课程体系中地位、作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本科专业课,它是为培养机械工程高等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

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其规模和水平是反映国民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艺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合理选择工艺过程中的参数及控制这些参数的方法和手段的学科,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关联性强的特点。

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制造技术学科中的核心内容,机械制造技术涉及面广,涉及各类制造方法和过程,从毛坯制造、热处理到机械加工、表面处理和装配,还涉及设备及工艺装备。

课程的学习要善于综合运用已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工程材料及机械制造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工电子学、检测技术、液压传动与控制、金属切削机床、企业管理与技术经济等课程。

图1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已学相关课程的关系图2 《机械制造工艺学》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他课程中的关系3. 对专业培养要求支撑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毕业要求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1. 毕业要求3中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2. 毕业设计要求5中掌握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和机电产品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1)机械制造工程学科的发展(2)生产过程、工艺过程与工艺系统(3)生产类型与工艺特点(4)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和基准要求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程学科的发展,掌握生产过程、工艺过程与工艺系统的基本概念,学习生产类型与工艺特点、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和基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内容及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2. 使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机械制造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1.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定义1.2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分类1.3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作用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1 工艺过程的定义与分类2.2 工艺过程的设计与优化2.3 工艺过程的质量控制3. 机械制造工艺方法3.1 铸造工艺3.2 焊接工艺3.3 切削工艺3.4 塑性成形工艺3.5 表面处理工艺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工艺学的应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工艺过程中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手段1.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2. 视频:播放相关工艺过程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实例图片:展示实际工艺过程中的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全面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章节4.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4.1 尺寸精度4.2 形状精度4.3 表面质量4.4 机械性能5.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5.1 概述5.2 铸造设备5.3 焊接设备5.4 切削设备5.5 表面处理设备六、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掌握工艺参数的测量方法及调整技巧。

3. 让学生熟悉各种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应用,为实际操作打下基础。

七、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工艺参数7.1 尺寸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2 形状精度的定义与分类7.3 表面质量的定义与分类7.4 机械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调整方法2. 机械制造工艺设备8.1 工艺设备的分类与选型8.2 铸造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3 焊接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4 切削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8.5 表面处理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工艺参数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工艺过程中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学科专业课课程代码:060098学时:48(讲课学时:48,实验学时:4,课内实践学时:0 )学分:2.5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等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生产实践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及发展动向,从而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机械制造工艺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和制造技术水准的基本标志。

开设机械制造工艺学是培养具有高水平机械工程师的需要,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我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成本,是研究工艺问题的出发点,也是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本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和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主干专业课,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制造工艺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是机械加工工艺系统,这是一门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课程,要求要有一定的实践环节,因此,在本课程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安排生产实习。

本课程是学分最多、与实际生产联系最紧密的专业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修完《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金属切削机床》等基础课程。

本课程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和实验课四部分组成,教学过程由实践到课堂,再有课堂到实践,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教学实践和环节,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各章教学结构及具体要求(一)第一章机械制造工艺预备1.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意识和基本知识,为后续章节教学创造条件。

教学要求:了解机械产品开发及生产过程;掌握生产类型及其工艺特点;掌握机械零件加工质量;掌握工件尺寸及形状的获得方法;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掌握尺寸链基本计算方法。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学是机制专业的一门主要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掌握机械制造工艺基本知识,机械制造过程的经济分析,合理地选择工艺最优方案,并具有设计工艺装备的能力,学生掌握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一些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为机械设计制造等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系统地掌握传统机械加工工艺理论和获得精度的加工方法。

2.比较系统地掌握机床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专用机床夹具设计方法,了解现代机床夹具的发展方向。

3.在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理论的基础上,分析获得精度的那些方法最能保证加工质量,并且是成本最低的,从而选出最优的工艺方案。

4.了解先进制造技术,探索我国超精密加工应采用那些方法,以及精密加工与超精密加工在我国应用的前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定位原理,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组合定位,设计夹紧装置的基本准则,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工艺系统的制造精度与磨损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影响工艺系统刚度的因素,工艺系统刚度的计算,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零件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机器结构的装配工艺性;精密加工、超精密加工的方法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工件加工时的定位及基准的选择,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定位误差的分析和计算,计算机辅助制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为辅。

五、教学内容与目标六、考核办法七、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王先逵.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第3版)2、参考资料(1)郑修本.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第2版)(2)赵长发等.机械制造工艺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3(第3版)(3)刘传绍等.机械制造工艺学,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4)王凡.实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5)王光斗等.机床夹具设计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3版)。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全)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实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知识。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5. 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自主完成,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二、教学重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

三、教学难点1.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的理解。

2.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2. 讲解: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过程,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流程。

3. 示范:通过示例或动画,展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工艺方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4. 互动:进行课堂提问或小组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大纲学时:54 学分:3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9适用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大纲执笔人:刘贤喜大纲审定人:赵立新一、说明1、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机械制造工艺学》是以机械制造中的工艺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技术学科,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等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如课堂理论教学、习题、实验等)及有关环节(如工厂实习等)的配合,使学生初步具有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对于改进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保证加工质量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应受到初步训练;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及发展趋向。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工艺尺寸链掌握机械加工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选择加工时的定位基准;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各工序余量、尺寸及公差;确定时间定额。

(二)机械加工精度掌握影响加工精度的各种原始误差及其各自的影响规律;掌握如何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加工误差;掌握对加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

(三)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掌握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规律;掌握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措施;掌握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及改善措施;掌握工艺系统振动的类型与控制振动的方法。

(四)典型零件加工与加工方法掌握轴类零件、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安排及各种加工方法的选择。

(五)装配工艺基础和装配尺寸链掌握保证装配精度的方法及相应装配尺寸链的解算方法;掌握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及产品结构工艺性分析。

(六)现代制造技术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新成就及发展趋向。

3、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教育技术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适当增加与制造业信息化和数控加工方面的有关内容。

二、教学大纲内容(一)课程理论教学绪论(1学时)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简况及发展方向。

课程的性质、特点、目的要求、与有关课程的联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机械制造工业的发展简况及发展方向和机械制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作用。

掌握课程基本内容的重要意义。

第一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和工艺尺寸链(15学时)第一节基本概念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生产系统与机构制造系统;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工艺规程及其制订原则、步骤和原始资料。

第二节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节零件图的完整性与正确性;零件的结构工艺性;零件结构工艺性的评定指标。

第三节确定毛坏影响毛坯选择的因素;毛坯的种类;毛坯形状和尺寸的确定。

第四节定位基准的选择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基准的分析;粗基准的选择;精基准选择;辅助基准的选择。

第五节工艺路线的拟定加工方法的选择;加工阶段的划分;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工序顺序的排列;设备与工艺装备的选择。

第六节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加工余量与工序尺寸的基本概念;影响加工余量大小的因素;加工余量的计算公式和确定方法;工序尺寸与公差的确定。

第七节时间定额和提高劳动生产中的工艺途径工时定额;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工艺措施。

第八节工艺过程的技术经济性分析工艺成本的组成;工艺成本的分析与评比;相对技术经济指标的评比。

第九节工艺尺寸链尺寸链的概念、组成及分类;极值法解尺寸链;概率法解尺寸链;工艺尺寸链的概念;工艺基准(定位基准或测量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确定,同时保证多工序尺寸时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保证渗氮,渗碳层深度的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工序尺寸图解法。

本章的重点是:1.工艺过程的组成,制订工艺过程的原则、步骤和方法2.熟练掌握基准的选择原则和拟定工艺路线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应用所学原则能正确制订中等复杂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4.极值法解尺寸链的基本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建议教学方法:本章内容较多,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课外实验等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1-1、1-2、1-4、1-9、1-11、1-12、1-15、1-16、1-19、1-20、1-23、1-24、1-26第二章机械加工精度(9学时)第一节概述加工精度的概念;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原始误差与加工误差;研究加工精度的方法。

第二节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机床误差;安装误差;刀具误差;调整误差。

第三节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的刚度及其对加工精神的影响;机床刚度及其测定;其他外力作用引起系统变形产生的误差;减小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措施。

第四节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工艺系统的热源;机床的热变形;工件的热变形;刀具的热变形;减小工艺系统热变形的措施。

第五节工件残余应力引起的误差内应力引起变形的原因;内应力的产生;减小内应力引起变形的措施。

第六节加工误差的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实例加工误差的随机现象;分布图分析法;点图分析法;相关分析法;解决加工精度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第七节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途径介绍实际生产中提高和保证加工精度的常用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综合分析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基本工艺因素的初步能力;2.重掌握几何误差、受力变形误差、内应力变形误差、热变形误差的基本概念及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与途径3.掌握统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以及怎样用来对加工误差进行统计分析建议教学方法:本章内容较多,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启发式与形象化相结合,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课外实验等方法,通过图、表、公式和实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2-1、2-4、2-7、2-10、2-16、2-17、2-19、2-20、2-22第三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4学时)第一节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含义及其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表面质量的含义和评定——表面微观几何形状和表面层的物理、机械性能。

第二节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措施切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磨削加工的表面粗糙度。

第三节影响零件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及其改善措施加工表面的冷作硬化及其影响因素;表面层的残余应力及其影响因素;磨削的表面质量。

第四节工艺系统的振动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及其对表面质量影响。

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机器零件表面质量的含义和评定2.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3.影响表面质量的工艺因素及提高质量的工艺措施建议教学方法:在先修课中已经学过部分内容,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课外实验等方法,通过图、表和实例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3-1、3-5、3-12、3-14、3-19第四章典型零件加工与加工方法(4学时)第一节轴类零件加工轴类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及质量分析。

第二节套类零件加工长、短套类零件加工工艺特点及质量分析。

第三节箱体加工不同类型箱体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及质量分析。

第四节活塞加工活塞加工中,粗、细基准的选择及其特种表面加工工艺。

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特点2.掌握表面加工工艺质量分析方法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课外实验等方法,通过工厂实习,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4-4、4-8、4-12第五章装配工艺基础(3学时)第一节概述机器的组成及零件的联接方式;装配精度;装配工艺过程及装配的作业组织形式。

第二节装配工艺规程的制订完全互换法;部分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调整法;装配工艺规程内容及原始资料,制订的原则、步骤和方法。

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保证机器装配精度的五种工艺方法──完全互换法、、部分互换法、选配法、修配法和调整法的基本概念、原理、解算及应用范围2.掌握装配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步骤和方法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课外实验等方法,通过工厂实习,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5-2、5-6、5-10第六节现代制造技术(9学时)第一节概述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现代制造技术的产生及其特点。

第二节特种加工特种加工技术的涵义、产生及其发展过程;常见的几种特种加工方法的原理、工艺特点和典型应用。

第三节超精密加工精密加工的概念、发展和意义;影响精密加工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精密加工方法。

第四节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技术成组技术、CAPP、FMS、CIMS。

第五节数控加工技术数控技术与数控机床;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数控机床程序编制;CAXAME软件简介。

本章的重点是:1.掌握特种加工和精密加工的概念、原理和工艺特点2.了解现代制造技术的作用和意义3.掌握数控加工技术的原理与软件的使用建议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少而精的原则,通过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具和数控加工实验等方法,通过工厂实习、参观,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习题与思考题:6-2、6-12、6-22(二)课程实验教学本课程实验学时共9学时,设3个实验,分别如下:实验一机床主轴回转精度的测量(3学时)观看利用传感器进行回转精度测量录像,利用千分表实际测量,使学生掌握回转精度测量方法。

实验二机床刚度的测量(3学时)通过对机床头架、尾架、刀架的加载,测量各部件的变形,进而画出变形随外力变化的曲线,确定各个部件的刚度。

实验三数控铣削的基本编程及加工(3学时)了解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基本结构,学习数控加工中点位控制和直线补偿功能的编程与加工,了解加工零件的对刀操作,学会使用CAXAME进行造型和加工。

三、本课程考核方式、方法○1平时上课和作业考核,占20%○2实验、实习和课程论文考核,占20%○3闭卷课程考试,占60%以上三部分成绩的和,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

附:本课程建议使用教材、实验、实习指导书及参考书目:建议使用教材:《机械制造工艺学》第2版,郑修本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7月。

实验指导书:《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指导书》,自编。

主要参考书:1.《机械制造工艺学》王先逵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2.《数字控制技术》叶蓓华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数控机床实验指南》陈吉红,杨克冲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