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子午流注_灵龟八法_飞腾八法三种计算盘的组成和运用(附图样)

合集下载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

灵龟八法详解灵龟八法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其所採用的奇经八穴是和八卦相配属,故又称奇经纳卦法。

从八法的组成观之,除八脉、八穴及八卦的配合外,尚有逐日干支代数和临时干支代数(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决定的),这两个代数是演算灵龟八法的基本数位。

推出的八穴代数(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对灵龟八法的推算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即九宫数,属于以时间为条件的配穴法。

灵龟八法的日时干支,查询同飞腾八法,配以下表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临时干支代数代数天干地支代数天干地支10甲己辰丑戍未9甲己子午9乙庚申酉8乙庚丑未8丁壬寅卯7丙辛寅申7戊癸丙辛巳午亥子6丁壬卯酉5戊癸辰戍以上粗字为阳4巳亥将日、时干支的四个代数相加,按阳日用9除,阴日用6除,除干支的和数,以余数求得八穴代数,就是当时应开穴(主穴):(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或6(阴)=商……余数〔如合数被除尽,则用除数本身〕八法主穴八穴代数配穴互相关係八卦名称合自然界交会八脉合于部位公孙内关父乾天冲脉心、胸、胃内关8公孙母艮山阴维后溪7申脉夫兑泽督脉目内眦、颈项、耳、肩膀、小肠、膀胱申脉1后溪妻坎水阳蹻临泣外关男巽风带脉目锐眦、耳后、颊、颈、肩外关3临泣女震雷阳维列缺9照海主离火任脉肺系、咽喉、胸膈照海2,5列缺客坤地阴蹻治病先取主穴,后取配穴。

病人可自我按摩;医师可按摩、指压、点穴、针灸。

时区以该地的自然时为准,即你所在地的地区时。

取穴阅飞腾八法。

例如:欲求现在所开穴位,在网上查得今日的日干支和时干支。

如是甲子日、甲子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甲为9,子亦为9。

四数相加的总和为35,由于天干的甲属阳,故用9除,所剩的余数是8,8为内关穴所应,所以甲子日的甲子时开内关穴。

交会穴是公孙,所以内关配公孙(先按摩内关,之后按摩公孙)。

如是甲子日、乙丑时。

查「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甲为10,子为7;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表,乙为8,丑亦为8。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歌诀

子午流柱-进补时间有玄机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中医哲学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规律。

把人的脏腑在12个时辰中的兴衰联系起来看,环环相扣,十分有序:1.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将肝贮藏的新鲜血液输送百脉,迎接新的一天到来.2.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3.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4.巳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5.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6.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7.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8.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9.戌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10.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11.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12.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从亥时开始(21点)到寅时结束(5点),是人体细胞休养生息、推陈出新的时间,也是人处于地球旋转到背向太阳的一面,阴主静,要有充足的休息,才会有良好的身体状态。

正如睡觉多的婴儿长得胖,长得快;爱闹觉的孩子发育不好。

以上是子午流注的基本概况,作为知识了解可以,死用则不行。

任何知识用死了都是"所知障"。

读者可按12条经脉在12个时辰中兴衰的规律,逐渐探索适合于自身的保健方法。

子午流注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规律,即每日的12个时辰是对应人体12条经脉的。

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掌握子午流注的规律,对养生和用药都有很大的益处。

下面我们就用表格的形式来看看子午流注的次序。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义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讲义

《标幽赋》说,"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 朔不济"。候气刺穴可以估计疾病的治愈时期 ,更能据气的虚实施以补泻手法,运用针灸 达到治病的目的。
子午流注针法,在金元时代创立应用,至明 代已经盛行。现代仍然得到临床重视。
子午流注的意义
古人用天干地支来记述年、月、日、时。子是地支的第一数 ,午是地支的第七数。子午合用具有时辰、阴阳、方位的含 义。子午是日夜年份的两个起点。从时辰看,一天十二时辰 ,子时是夜半,午时是中午;一年中,子是农历十一月,为 冬至节所在,午是农历五月,是夏至节所在。子时为阴之极 ,阴极生阳,故半夜子时后即一阳初生;午时是阳之极,午 时后即一阴初生。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 注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与季节 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 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是 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 法。
;8,代表辛;9,代表壬;10,代表癸。
(三)天干合化五行
天干合五行,是根据刚矛相济的原理,按五 行相生排列,它是纳干法合日互用的依据, 表示如下:

乙丙 丁戊

庚辛 壬癸
化土 化金 化水 化木 化火
(四)一天十二时辰与24小时的 分配
每天24小时,用十二地支来代表,每一进辰 便是2小时。子时是夜半,代表23-1点钟,依 次顺推,则丑时为1-3点钟,寅时为3-5点钟 ,卯时为5-7点钟,辰时为7-9点钟,已时为 9-11点钟,午时为11-13点钟,末时为13-15 点钟,申时为15-17点钟,酉时为17-19点钟 ,戊时为19-21点钟,亥时为21-23点钟

倪海厦针灸(19)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

倪海厦针灸(19)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

倪海厦针灸( 19)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耳针、回阳针、十三鬼穴,灵龟八法今天我们进入理论部分的最后阶段。

第一个是介绍子午流注,还有一个灵龟八法。

再来是耳针、回阳九针、十三鬼穴。

这是比较特殊的治症,针灸基础要很好,基础不好的话,知道穴道也没有效果,我们先介绍灵龟八法。

过去中国人,不管在哲学、军事、医学,都脱离不了易经八卦的范围。

易经八卦有先天卦、后天卦,易经八卦有: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实际上,先天卦就是一个四度空间,本身是静止的状态,当我们把它变成后天卦的时候,就可以用它。

我们用的都是后天卦,临床上不管是算命、看风水、命理、看病、针灸上,通通都是用后天卦,有个方法呢,当书上讲的很复杂,怎样去计算时间,会弄个大半天。

但实际上,我们有这个盘可用,不用去算那么复杂的过程。

灵龟八法跟子午流注,有一个特性,是在什么时机用它。

一般我们用在急救、急诊上,平常当然也可以用,但怕你学了以后,例如学了灵龟八法,其它治疗法都忘了,都用灵龟法。

若姓陈,以后就叫陈灵龟了。

例如子午流注,你姓孙,以后叫孙子午,正常的经络都忘了,前面讲的都是主流,现在讲的就是给你翅膀,你是只老虎,给你翅膀,增加你的功力。

耳针、回阳针、十三鬼穴,我会一一跟诸位介绍。

我们从灵龟八法开始,这八卦有的字不会念,没关系。

我们在这八个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这八个卦是一个圆形的,把它放到后天部分,就变成这样子。

这个摆的位子是根据我们的洛数,我们所谓的五居中位,载九覆一,二四为肩,七三为腰,六八为足,当这样写的时候,直的加,横的加,通通是十五,都是十五,十五是一个定数,人体的平衡呢,就在这个上面。

因为他们是平衡的,人体也是平衡的,把人跟这个卦放在一起看的时候,可以选出八个穴道,这八个穴道控制了奇经八脉,这八个穴道分成 4 组,在控制人体的平衡,那我们从计算干支、时间,知道它的属性以后可决定现在的时辰是开什么穴,这就是灵龟八法。

灵龟与飞腾八法(九宫八卦)

灵龟与飞腾八法(九宫八卦)

灵龟与飞腾八法(九宫八卦)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八脉交会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锐眦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以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隔喉咙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八法临时干支代数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灵龟八法的应用:日时干支数字相加之和按阳日用九除阴日用六除,余数即为八卦所分配的某穴的数字八法交会歌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相同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从飞腾八法壬甲公孙即是乾丙居艮上内关然戊为临泣生坎水庚属外关震相连辛上后溪装巽卦乙癸申脉到坤传己土列缺南离上丁居照海兑金全说明:以本日日干为准灵龟八法逐日干支代数表公式:(日干数+日支数+时干数+时支数)÷9(阳日)或6(阴日)=商……余数无余数:阳日取9,阴日取6灵龟八法临时干支配九宫数表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五虎建元歌(月干支推算方法)甲己起丙寅,乙庚戊寅跟,丙辛庚寅始,丁壬壬寅寻,戊癸甲寅定。

五子建元歌(时干支推算方法)甲己起甲子,乙庚丙子始,丙辛从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

地支与阴阳、六气、五行的配合子午少阴君火,丑未太阴湿土,寅申少阳相火,卯酉阳明燥金,辰戌太阳寒水,巳亥厥阴风木。

天干五合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地支六冲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飞腾八法开穴表乾艮坎震巽坤离兑阴经五腧穴表阳经五腧穴表天干配经络脏腑表地支配经络脏腑表八脉交会八穴歌内关相应是公孙,外关临泣总下同,列缺交经通照海,后溪申脉亦相同。

八卦与八穴坎一联申脉(通阳跷),照海坤二五(通阴跷),震三是外关(通阳维),巽四临泣数(通带脉),乾六是公孙(通冲脉),兑七后溪府(通督脉),艮八系内关(通阴维),离九列缺主(通任脉)。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古籍《灵枢》有云:经脉流行不止,与天同度,与地同纪。

子午是指时间而言,它是地支中的第一数和第七数。

子为夜半,午为日中,是阴阳对立的两个名词,是古代人们用来记述年、月、日、时的符号。

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如以一年为例,子是十一月,午为五月,冬至在十一月,夏至在五月(农历);以气候而言,子时寒,午时热,再以一天言之,子为夜半的23—1点,午时为日中的11—13点,可见子午含有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意义,说明子午是阴阳转化的起点与界线。

流注二字,流是指水流,注指注输,在这里是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做水流,以井、荥、输(原)、经、合来比喻,指出水之发出为井,渐成为细流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然后汇合入出于泽海,用来表示脉管炎气的流注过程。

子午流注是将机体的气血循行,周流出入,比拟水流,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过时为阖,定时开穴,以调阴阳,纠正机体的偏盛偏衰来治疗疾病。

可见子午流注是在“人与自然”的理论指导下,逐渐演变所创立起来的,具有独特意义的一种针刺取穴法。

中医学的宇宙观着重天、地、人合一。

人体的健康,受气节变化、地理环境、以致时间运转的影响。

每日的十二时辰(每两小时为一时辰)与人体的十二条经脉息息相关,而经脉又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配。

叁者的关系如下:时间时辰经络 / 脏腑23:00 - 1:00 子时胆1:00 - 3:00 丑时肝3:00 - 5:00 寅时肺5:00 - 7:00 卯时大肠7:00 - 9:00 辰时胃9:00 - 11:00 巳时脾11:00 - 13:00 午时心13:00 - 15:00 未时小肠15:00 - 17:00 申时膀胱17:00 - 19:00 酉时肾19:00 - 21:00 戌时心包21:00 - 23:00 亥时叁焦根据「子午流注」的定律,如果经常在某时辰感到某脏腑不适,可能是该脏腑受病邪入侵,或较虚弱所致。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自制)PPT课件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自制)PPT课件

-
7
❖ 流注意为流水输注,比喻人体气血运行输注 经脉腧穴的时辰。这种流注如环无端,运行 不息,与季节日月时辰变化紧密相关。《灵 枢·卫气行》认为,“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 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因此,子午流注 是指古代医家观察天地、日月、阴阳、四季 变化对人体的影响,用人与天地相应观点, 运用"择时选穴"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胆(木)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心(火)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脾(土)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 泉

肺(金)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膀胱(水) 至阴 通谷 束骨 京骨 昆仑 委中
三焦 火)
(相关冲
液门 中渚
阳池 支沟
天井
-
肾(水)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火)
(相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
13
二、天干地支
❖ 天干,指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10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0 个数,又称 十天干。
❖ 地支,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 12 个字,等于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2 个数,又称十二地支。
-
28
三、年月日时干支的推算
❖ 子午流注针法以时间为基础,首先推算当时 的年月日时的干支,再结合阴阳、五行、脏 腑,按时选取五输穴进行针刺治疗。推算方 法简述如下。
-
29
(一)年干支计算方法
❖ 《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天气始于甲,地气 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 可与期。"年的干支始于甲子,年的干支天干从 甲开始顺序排列,年的地支从子顺序向下排列 。一般用六十环周表查出当年的干支。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八法(附: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

此法和子午流注针法有着相辅相成的意义。

兹将灵龟八法的八脉、八穴和八卦干支等分述如下。

一、灵龟八法的组成(一)九宫八卦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成的。

即:乾为天作三形,坤为地作三形,坎为水作三形,离为火作三形,巽为风作三形,·震为雷作形,艮为山作三形,兑为泽作三形。

把八卦的名称和图像结合四方,即成九宫。

由于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的九宫数字,每宫再配上一条奇经及其配属的穴位,就成为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此八穴的代表数字,在灵龟八法的推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用本法必须牢记。

(二)八脉交会八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蹻8、阳蹻。

它们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而十二经脉本身又有上下循行、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与八脉相通,即:小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蹻,膀胱经申脉通于阳蹻,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

另外,这八个经穴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贯通。

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胸、胃;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

这样就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相互结合,每组有着一致的主治范围。

(三)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灵龟八法的组成,除八脉、八穴、八卦外,尚有日时的干支数字作为八法取穴的依据。

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

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的定穴方法

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的定穴方法

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的定穴方法灵龟八法,又称“奇经纳甲法”,“奇经纳卦法”,是运用古代哲学的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和,取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相交汇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做出按时取穴的针刺取穴法。

这里面就有很多疑问了,为何取名“灵龟八法”呢?如何“纳甲”?八卦九宫的学说在灵龟八法中如何应用呢?这里面只提到利用日时干支来取穴,那需不需要考虑年月呢?如果需要考虑,那么如何综合年月日时的信息,做出最准确的取穴呢?期待灵龟八法,现流行的为徐凤《针灸大全》(又名《针灸捷要》《针灸捷法大要》)所记载的取穴方法,同时《针灸大全》中还记载了“子午流注”“飞腾八法”,被后世称为按时取穴准绳。

同时需要提及的是,新安地区的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中也记载了灵龟八法的取穴,且早于《针灸大全》但后者流传没有《针灸大全》范围广,先多不用,而关于二者的同异,因未做考究,暂时不予探讨。

下面介绍的中医院校《针灸学》中关于灵龟八法的介绍:1、九宫八卦将八卦的方位(后天八卦)和九宫数字相结合,有相应的口诀坎一连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属外关,离九列缺主2、八脉交会穴歌诀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瑞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蹻络亦通。

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蹻照海膈喉咙。

3、八法逐日干支代数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订出来的,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4、八法临时干支代数每日每个时辰的干支,亦各有个代数,这个代数与逐日干支的代数一样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最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电子教案

最新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电子教案

❖ 《灵枢·本输》应用了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 的五行刚柔原则。
❖ 《难经》对"阴井木、阳井金"做了具体全面的阐述 。
❖ 《灵枢·卫气行篇》认为,"谨候其时,病可与期, 失时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实者,刺其来也 ;刺虚者,刺其去也。此言气存亡之时,以候虚实 而刺之,是故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是谓逢时,病 在于三阳,必候其气在于阳分而刺之,病在于三阴 ,必候其气在阴分而刺之。"
❖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指出:“天气始于甲、 地气始于乙、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甲与子 配合,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 依次排列,从第一个甲子,轮到下一个甲子 ,须要 60 次。这就是 60 环周法,也称作 60 花甲子。它是古人计算年、月、日、时的必 用符号。如甲子可表示甲子年、甲子月、甲 子日、甲子时等。在“子午流注针法”中,必须 掌握干支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推算 运用打下基础。
❖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 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 《素问·刺法论》已经有待时取穴的经验:"木欲发 郁,亦须待时,当刺足厥阴之井……火欲发郁,亦 须待时,君火相火,当刺包络之荥……土欲发郁, 亦须待时,当刺足太阴之俞……金欲发郁,亦须待 时,当刺手太阴之经……水欲发郁,亦须待时,当 刺足少阴之合,"
(一)干支配合六十环周
❖ 干支配合成六十环周,是干支纪年、月、日 、时的必用符号。列表如下:
干支配合六十环周表
(二)干支分阴阳
❖ 干支分阴阳,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十二经开井穴时, 提出阳进阴退,详见“纳干法”临床运用;二是按代数的奇偶 分阴阳。下面讨论按奇偶分阴阳的问题。 天干十数,以1、3、5、7、9、为阳,2、4、6、8、10 为阴;地支十二数,1、3、5、7、9、11为阳,2、4、6、8 、10、12为阴。 数字与干支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为在计算日干支时,按公 式求出的“余数”就是要根据代表数来确定干支,特别是天干 更为重要。例如通过计算,余数是1,便代表甲;2,代表乙 ;3,代表丙;4,代表丁;5代表戊;6代表已;7,代表庚

《子午流注全环图》及使用说明

《子午流注全环图》及使用说明

关于子午流注全环图中医针灸学中“子午流注”、“灵龟八法”、“飞腾八法”等神奇针法,在过去一直因其理论深奥,文义古涩,涉及易学基础太多,推算非常复杂,再加上这些针法过去一直为道家或民间异人专用,多为不传之秘,一般医家懂之甚少,而精于研究又出成果者更是凤毛麟角,就别提广泛应用了。

古典时间医学在浩瀚的祖国传统医学领域中,子午流注开穴法作为其精华之一,以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理论,卓越的疗效及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际上生物钟学说的出现与兴起,使得“子午流注”这一学说重新焕发了青春。

尤其的建国以后在党的正确中医政策引导下,中医事业发展迅速,时间针灸学的研究亦成果频出。

1955年,重庆吴棹仙老中医把多年研究的《子午流注环周图》献给了毛主席,以后各地纷纷进行了理论研究及科学实践,随后针灸大家们的书籍、论文、各种推算方法及工具应时而生,为“子午流注”针法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子午流注”等时间疗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大的障碍有二:一是推算方法太繁琐:二是各有各的推算理论。

如“纳甲法”以天干配脏腑,“纳子法”以地支配脏腑,“灵龟八法”、“飞腾八法”以八卦九宫配奇经八脉等各不相同,无法同时推算出,大大阻碍了它的发展。

为满足广大中医针灸爱好者学习的需要,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医学,作者敬阅、收集了各家之长,历经数年研究,终于将各时间针法简集于一图,绘成了《子午流注全环图》。

该图取“全环”之意,在有意将“子午”概念更广义化。

凡与气血流注有关的时间针法,尽纳其中,统为“子午”范畴,此“子午”非只有“纳甲法”、“纳子法”,还包括了“灵龟八法”、“飞腾八法”、“养子时刻法”、“同宗开穴法”、“合日互用法”、单玉堂先生的“一四二五三零”开穴法等各家各论开穴法统于一身,并附五行之色,便于查看,应用时只需要几秒钟便可迅速查出任何一日任何一时各法所开之穴。

而学会运用此图只需几十分钟(有中医针灸基础者),方便快捷、实用,分体后携带方便,随时随地可拿来就用。

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

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

灵龟八法与飞腾八法灵龟八法又名“奇经纳卦法”,它是运用古代哲学的九宫八卦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相通的八个经穴,按照日时干支的推演数字变化,采用相加、相除的方法,作出按时取穴的一种针刺法。

此法和子午流注针法有着相辅相成的意义。

兹将灵龟八法的八脉、八穴和八卦干支等分述如下。

一、灵龟八法的组成(一)九宫八卦八卦是古人取阴阳之象,结合自然界的天、地、水、火、风、雷、山、泽作成的。

即:乾为天作三形,坤为地作三形,坎为水作三形,离为火作三形,巽为风作三形,·震为雷作形,艮为山作三形,兑为泽作三形。

把八卦的名称和图像结合四方,即成九宫。

由于八卦各有方位,配合九宫,根据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的九宫数字,每宫再配上一条奇经及其配属的穴位,就成为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系内关,离九列缺主。

此八穴的代表数字,在灵龟八法的推算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运用本法必须牢记。

(二)八脉交会八脉指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骄、阳骄。

它们具有统帅和调整十二经脉气血的作用。

而十二经脉本身又有上下循行、交错相会的特性,所以在四肢部位的十二经上有八个经穴与八脉相通,即:小肠经后溪通于督脉,肺经列缺通于任脉,脾经公孙通于冲脉,胆经临泣通于带脉,肾经照海通于阴娇,膀胱经申脉通于阳矫,心包经内关通于阴维,三焦经外关通于阳维。

另外,这八个经穴彼此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贯通。

如公孙与内关相通合于心、胸、胃;后溪与申脉相通合于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临泣与外关相通合于目锐眦、耳后、颈项、肩;列缺与照海相通合于肺系、咽喉、胸膈等。

这样就使八脉八穴分为四组,相互结合,每组有着一致的主治范围。

(三)八法逐日干支代数灵龟八法的组成,除八脉、八穴、八卦外,尚有日时的干支数字作为八法取穴的依据。

干支代数的由来,是根据五行生成数和干支顺序的阴阳定出的,它是演算灵龟八法穴位的基本数字。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
三、古书注解
子午流注者,谓刚柔相配,阴阳相合,气血循环,时穴开阖也。何以子午言之?曰: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故以子午分之而得乎中也。流者,往也。注者,住也。天干有十,经有十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庚大肠、辛肺、壬膀胱、癸肾,余两经,三焦、包络也。三焦乃阳气之父,包络乃阴血之母,此二经虽寄于壬癸,亦分派于十干,每经之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二、定义及别名
灵龟八法是古典的按时取穴法之一,以八脉八穴配合九宫数,再据日时之干支所代表的数字计算配穴。
本法是将交经八穴纳于九宫八卦之数而计时取穴的方法,又称奇经纳卦法。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子午流注针法临床应用提要:人和一切生物都有生物节律,这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于自然界的一种表现,把这种现象称为“天人合一”。

研究生物节律与医学关系有重要意义,它将深刻改变现代医学的面貌。

而中医理论早就十分重视生物节律与医学的诊断和治疗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中医用干支记时的“子午流注”方法,来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以及作为治疗用药指导上。

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说:“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也叙述了这样观点:“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他同时叙述了六经病的生物节律现象:“凡病欲知何时得,何愈?……日中得病半夜愈者,以阳得阴则解也,夜半得病明日日中愈者,以阴得阳解也。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戊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这样就为六经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时机。

“子午流注”是根据《内经》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基础的,一昼夜,漏水下百刻,气行五十周于身,并根据人体12条经脉流注程序,以子时一刻乃一阳之生,至午时一刻乃一阴之生,将脏腑配合在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上成为“子午流注法”,提出按时取穴治疗。

“子午流注”取穴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天干为取穴方法的“纳甲法”,另一种是以地支为取穴方法的“纳支法”。

中医常用的多为“纳支法”。

在“纳支法”理论中,十二经气血流注顺序如下:①肺:寅时(凌晨3-5时)②大肠:卯时(凌晨5-7时)③胃:辰时(7-9时)④脾:巳时(9-11时)⑤心:午时(11-13时)⑥小肠:未时(13-15时)⑦膀胱:申时(15-17时)⑧肾:酉时(17-18时)⑨心包:戌(19-21时)⑩三焦:亥时(21-23时)(11)胆:子时(23-凌晨1时)(12)肝:丑时(凌晨1-3时)。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

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

子午,即时间变化。

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

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

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

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

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

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

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

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研究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

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

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

灵龟八法是什么即根据八卦九宫学说,结合人体奇经八脉气血的会合,取其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经穴(八脉交经八穴)的按时取穴法。

灵龟,是古人称九龟中的一种,曾将其龟壳烧制后,根据其裂纹表现推算事物的因果关系。

八法,是指八卦的推算方法。

灵龟八法一说首见于《针经指南》,是古代时辰针灸学的一个主要内容,取穴运算周期为60天。

定义及别名灵龟八法是古典的按时取穴法之一,以八脉八穴配合九宫数,再据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数字计算配穴。

本法是将交经八穴纳于九宫八卦之数而计时取穴的方法,又称奇经纳卦法。

又因本法以八穴相配代表经脉气血流注之盛衰而取穴,所以又称八法流注、流注八法、八法神针。

又因本法所用八穴有阴经四个穴位,有阳经四个穴位,故俗称阴四针、阳四针。

基本原理本法于金元时代为针灸大家窦汉唧所倡导。

实际上此法是八脉八穴配穴法与日、时干支所代表的时辰相配而组合成的。

所以本法用穴与奇经八脉的交会关系,以及阴阳相配而成上下相应四对的取穴规律,都与八脉八穴配穴法相同。

编辑本段具体计算步骤本法的具体应用是将患者来诊之日、时干支所代表的基数相加之和,阳日除以9,阴日除以6,将不能尽除的所余数求出。

此余数即是纳于九宫八卦之数。

所以要掌握八法逐日干支之基数,临时干支之基数以及八穴纳卦数。

八法逐日干支基数歌:甲己辰戌丑未十,乙庚申酉九为期,丁壬寅卯八成数,戊癸巳午七相宜,丙辛亥子亦七数,逐日干支即得知。

八法临时干支基数歌:甲己子午九宜用,乙庚丑未八无疑,丙辛寅申七作数,丁壬卯酉六须知,戊癸辰戌各有五,巳亥单加四共齐,阳日除九阴除六,不及零余穴下推。

《针灸大全》八法歌坎一联申脉,照海坤二五,震三属外关,巽四临泣数,乾六是公孙,兑七后溪府,艮八属内关,离九列缺主。

穴位计算公式公式:(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阳日)或÷6(阴日)=商……余数。

[1]阳日:(日干+日支+时干+时支)÷9 = 商……余数。

[2]阴日:(日干+日支+时干+时支)÷6 = 商……余数。

子午流注法

子午流注法

(头痛、胃痛、周围性面瘫、瘫痪、外阴白色病变、肾泻、高血压眩晕症、神经性呕吐症、耳鸣、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斜视、月经过多、支气管哮喘、咳嗽、呃逆、腰扭伤、淋证、疝气疼痛、软组织损伤、小儿痿证、性不育、斑秃、面肌痉挛、遗尿、胁肋痛、胃痛、心悸胸痛、心绞痛、胆道蛔虫病、阴虚喉痛、火眼) 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和飞腾八法是古代医家创立的择时选穴针刺法,统称为传统时间针灸疗法。

它是根据人体气血流注于经脉过程中,随时间的推移而有周期性盛衰变化规律,表现在十二经脉的原穴和五输穴及八脉交会穴上为有周期性开阖规律,从而选取气血盛而开的腧穴进行组方针刺的。

一、子午流注子午流注是按日时干支,配合井荥输(原)经合穴取穴针刺的一种方法,按其配穴方法不同,又可分为纳甲法、纳子法和养子时刻注穴法。

1.基本知识(1)古代时间表示法:中国古代是以天干、地支及其组合来表示年、月、日、时的。

天干的符号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数;地支的符号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数。

以天干的第1个数与地支的第1个数相配便是甲子,天干的第2个数与地支的第2个数相配便是乙丑,依此排列下去便是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癸亥。

由于天干为十数,地支为十二数,因此,天干六轮,地支五回,成六十周,方能再轮回至甲子,所以称六十环周为一花甲。

凡纪年、纪月、纪日、纪时均如此干支相配。

见表l-3。

则以奇偶数分为阴阳。

凡奇数1、3、5、7、9、11为阳,偶数2、4、6、8、10、12、(3)干支的五行属性:干支的五行属性均与四时方位有关。

天干为:东方甲乙木,南方丙丁火,中央戊己土,西方庚辛金,北方壬癸水。

地支为:东方春寅卯木,南方夏巳午火,中央长夏辰戌丑未土,西方秋申酉金,北方冬亥子水。

(4)时辰的时间分配:一日十二个时辰的现代时间分配为,子时为夜半23~1时,丑时为1~3时,寅时为3~5时,卯时为5~7时,辰时为7~9时,巳时为9~11时,午时为11~13时,未时为13~15时,申时为15~17时,酉时为17~19时,戌时为19~21时,亥时为21~23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