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多谱综合解析
第七章综合谱图解析
![第七章综合谱图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c70b0df78a6529647d5347.png)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分 析的一般程序;掌握相对分子质量和元素分析 数据推测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的基本方法;能 够运用所学的波谱知识,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分析。
7.1综合解析概述
为了解决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测定,往往需要依 据MS、1H NMR、13C NMR、IR、UV等进行综合解 析。在进行综合谱图解析前,应注意下列几点: 1.解析练习和实际样品解析之间的差别; 2.各种解析方法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结构
碳谱
氢谱
IR
MS
UV
NO2
没有 直接 信息
没有 直接 信息
C-NO2 m/z 1580-1500 46 1380-1300 O-NO2 1650-1620 1285-1270 N-NO2 1630-1550 1300-1250
CH3-NO2 271nm (R)
硝基苯 252(E2) 280(R) 330(B)
例题5. 某未知物的MS、IR和1 H NMR谱图如 下,请推测其分子结构。
例题6. 某化合物五谱数据及谱图如下a~d, 试推测其结构。 UV光谱数据:在乙醇中λ max=275nm(ε =12)
IR谱
1H
NMR
13C
NMR
MS谱
例题7. 试从下列各种谱图推出未知物的结构。
MS谱
IR谱
例题2. 假定某样品只有C、H、N和O元素组成, 经元素分析仪测定,其中C:70.80%, H: 6.8%,N:10.4%,O:12%。确定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简式。
例题3. 某一样品经元素分析仪测定,其中 C:69.05%, H:4.9%,O:26.05%。求其 最简式。
7综合图谱分析
![7综合图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11ff08581b6bd97f19eaf8.png)
例如: 已知分子式C9H9O,不饱和度为5,已知
结构单位为一C6H4一(对位二取代苯不饱和 度为4)和>C=O(羰基,不饱和度为1),剩 余单位分子式为C2H6(不饱和度为零)。所以 一定是两个甲基。
4.利用已确定的结构单元,组成该化合 物的几种可能结构 如果已找出的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基 团已知分子的不饱和度相等,则考虑它 们之间各种相连顺序的可能性。若已找 出的结构单元中的不饱和基团的不饱和 度低于分子的不饱和度,除应考虑已确 定的结构单元的相互连接之外,还应考 虑分子中环的组成(环的数目等于上述二 数之差)。
6
O H3C C OCH CH3 CH3
3
1
例13.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5H7O2N,其紫外光谱200nm以 上无明显吸收。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2270
O CH3CH2O C CH2CN
例14.某未知物分 子式为C7H12O2,不 易溶于水、稀酸或 碱,对石蕊试纸呈 中性,不与酰氯或 苯肼反应,也不与 稀的高锰酸钾溶液 反应。试确定该化 合物结构。
O C OCH2CH3
例15.某未知 物,不含卤 素、氮和硫 元素,其分 子量为 102±2。试 确定该化合 物结构。
6
4
H3 C CH3
例16.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8H11N,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750
CH2 CH3 NH2
例17.某未知物分子式为C10H10O,试确定该化合物结构。
CH3 C OH C CH
2.各部分结构的确定 利用五谱中最有用部分的信息来确定分子 内的结构单位。一般紫外光谱判断有无共轭 体系,红外光谱判断有哪些官能团,核磁共 振谱和质谱碎片判断官能团及其取代关系。 先以某一个谱图得到的信息为基础,推断 可能是属于哪一类的化合物,然后用其它图 谱来验证。最后设法更进一步取得信息。用 此种方法,交流各仪器分析方法所得到的信 息,以滚雪球方式增加信息量,可最有效地 得出最后结论。
第七章谱图综合解析
![第七章谱图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18298ada38376baf1faeba.png)
>C = O
160 ~ 220ppm
δC≡C 位于δC=C的高场
25
化学位移表
26
❖ 直链烷烃
直链烷烃δC -2.6-60 ppm (P144 表4.5)
CH3C
13~14ppm
CH3 CH2C 22~23ppm
CH3 CH2CH2 C ~32ppm
CH3 CH2CH2 CH2C ~30ppm
13.9 22.9 32.2 29.7 30.0 H3C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2 CH3
24
碳谱,13-C NMR δC-C < δC ≡ C < δC = C < δ C = O
δsp3 < δsp < δsp2
δsp3 : -CH3 , -CH2 , >CH-, 0 ~ 60ppm
δsp : ―C ≡ C―
70 ~ 90ppm
δsp2 : >C = C< (烯烃,芳烃) 100 ~ 160ppm
32
红外光谱信息区
常见有机化合物基团频率范围:4000670 cm-1 依据基团的振动形式,分为四个区: (1)40002500cm-1 X-H伸缩振动区(X=O,N,C) (2)25001900 cm-1 三键,累积双键伸缩振动区 (3)1900-1500 cm-1 双键伸缩振动,O-H,N-H弯曲 振动 (4)1500-670 cm-1, X—Y伸缩,X—H变形振动区
CHR'
(CH2)n
+
XH W
C
+
Z
Y
H RC
CHR'
+
+ HYR''
第七章 谱图综合解析
![第七章 谱图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6ab9ced5bbfd0a795673bc.png)
解析过程:
MS谱给出的分子量为139,与实验式的质量相符,所以 C6H5NO3即为分子式,其不饱和度为5。结合m/z 39, m/z 65等苯环的碎片离子峰,可推测这可能是芳香族 化合物。 IR谱:由于谱图是用石蜡糊测定的,所以3000~2850 cm-1,1450cm-1和1380cm-1 峰含糊不清;3090cm-1, 1620cm-1, 1590cm-1表示有苯环;855cm-1, 760cm-1 和 695cm-1 说明是间位或对位二取代苯;1500cm-1 和 1330cm-1 处的吸收峰是芳香硝基伸缩振动引起的;这 样3300cm-1的宽峰为OH伸缩振动吸收峰。
13C-NMR:
MS: 芳香族化合物的MS谱特征性较强,除了其 分子离子峰强度大,有时为基峰外,通常伴有 m/z 39, m/z 51, m/z 65, m/z 77…芳香系列峰。
7.1.3 活泼氢的识别
NH2、OH、NHR、COOH等活泼氢的存在 可由IR谱、1H-NMR谱的特征吸收来识别,其 1H-NMR谱的重水交换可进一步证实; 用分子式中氢原子的总数减去与碳原子直接 相连的氢原子的数目(可由偏共振去偶13CNMR谱计算),剩余氢即为活泼氢。
1hnmr谱的特征吸收来识别其?用分子式中氢原子的总数减去与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氢原子的数目可由偏共振去偶13cnmr谱计算剩余氢即为活泼氢
第七章 谱图综合解析
“四大谱”
MS
13C-NMR
1H-NMR
IR
UV
分子量; 分子式; 结构片断
dC不同的碳 原子的相对数 目;伯、仲、 叔、季碳原子 的信息;偶合 常数
从计算值与测定值的比较,可知未知物的正确结构式应为 B。
(4)各谱数据的归属:
第七章综合解析
![第七章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51860e09ec3d5bbfd0a7441.png)
综合解析
UV、IR、NMR、MS的综合运用
前 言
一个已知简单有机化合物的结
构一般可以测其物理常数,再 加一个谱来确定。
物理常数与文献值一致,谱图经解析与结 构符合,并与标准图谱一致就可以确定此 已知化合物结构。
前 言
对于复杂的有机化合物、新合
成、新提取的天然化合物结构 表征与确定:
需要运用多种波谱分析、必要的化学分 析、理化性质,进行确定。 综合解析谱图Biblioteka 各种谱图解析时的要点(NMR)
从积分曲线高度或强度计算各类质子个数比,结 合分子式分配全部质子或者说计算各类质子的个 数。 由化学位移及裂分图形区分羧酸、醛、芳香族(有 时知道取代位置)、烯烃、烷烃等各类质子。判断 与杂原子、不饱和键相连的甲基、亚甲基和次甲 基。 从自旋偶合相互作用研究其相邻的取代基。 确定CH、CH2、CH3及季碳,各烷烃基团的区别。 加入重水后混摇,可鉴定活泼氢质子。
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 谱图解析的一般程序
测试样品的纯度 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式的确定 计算不饱合度 各部分结构的确定 结构式的推定 用全部波谱数据核对推定的结构式,确定一种可 以性最大的结构。 已知化合物用标准图谱对比 未知化合物和新化合物可参考类似图谱数据,还 可以以计算机模拟结构做为参考,但仅是参考, 不是依据
各种谱图解析时的要点(UV)
判断芳香环的存在,判断发色团的
存在。 判断是否有共轭体系存在,与模型 化合物对照,判断存在的可能共轭 体系。 由W-D-F规则估算共轭双键或 α,β-不饱合醛、酮和酸的λmax
四大光谱综合波谱解析
一般情况,由UV、IR、1H—NMR及MS四种光 谱提供的数据,即可确定未知物的化学结 构。若不足,再增加13C-NMR等。特殊情 况,还可以辅助以其它光谱,如荧光谱、 旋光谱、拉曼光谱等提供的结构信息。 在进行综合光谱解析时,不可以一种光谱 “包打天下”,各有所长,取长补短,相互 配合、相互补充。
高中化学: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光谱分析
![高中化学: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光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8ec4d1c453610661fd9f404.png)
分子离子峰的应用: 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就是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所以,用质谱法可测分子量。
Company Logo
2、 同位素离子和同位素离子峰
含有同位素的离子称为同位素离子。 在质谱图上,与同位素离子相对应的峰称为同位素离子峰。
同位素离子峰的特点: 1 同位素一般比常见元素重,其峰都出现在相应一般峰 的右侧附近。一定是奇电子离子。 2 同位素峰的强度与同位素的丰度是相当的。 3 分子离子峰与相应的同位素离子峰的强度可用二项式 (A+B)n的展开式来推算.
*2 对于没有自由基的偶电子离子(EE+),只可能发生 i-碎裂。
Company Logo
(4) -过程
当键形成阳离子自由基时发生的碎裂过程称为-过程。
+ +H
-e
+
+ + CH3 m/z 15
+
+ CH3CH2 m/z 29
+
+ CH3CH2CH2 m/z 43
1 由于-过程 ,烷烃的质谱会显示出m /z 15,29,43,57, 71……一系 列偶电子离子碎片。
CH3 CH2 X - e- CH3 CH2 X+
CH3 +CH2=X+
Company Logo
(3) i-碎裂
由正电荷(阳离子)引发的碎裂的过 程称为i-碎裂,它涉及两个电子的转移。
卤代烷、醚、硫醚、胺等可通过i-裂解生成碳正离子
+
O
i-碎裂 CH3CH2+ + OCH2CH3
*1 i-碎裂一般都产生一个碳正离子。
多谱综合解析总结
![多谱综合解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5e707af46527d3240ce0c7.png)
多谱综合解析波谱分析已成为现代进行物质分子结构分析和鉴定的主要方法之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革新和计算机应用,波谱分析也得到迅速发展。
波谱分析法具有优点突出,广泛应用等特点,是诸多科研和生产领域不可或缺的工具。
随着科技发展和分析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科研工作者对波谱分析法也在不断创新。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波谱解析仪器也越来越现代化,自动化。
鉴别区分已知化合物可以根据其结构的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波谱。
对于结构式未知的化合物则一般需要多谱联用或者核磁共振来确定结构性质。
各种波谱法原理不同,其特点也各不相同。
每种波谱法也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在适用时根据测定的目的、样品性质、组成及样品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趋向于采用多谱联用的方法来达到检测的目的。
如:紫外-红外光谱联用,紫外-质谱联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都已近成熟。
一、综合解析谱图的一般程序1.确定样品的纯度。
2.确定分子式。
确定分子式的方法有:(1) 质谱法或冰点下降法等测定未知物的分子量,结合元素分析结果可以计算出化合物的分子式。
(2) 根据高分辨质谱给出的分子离子的精确质量数,查Beynon表或Lederberg表计算得出,也可根据低分辨质谱中的分子离子峰和M+1,M+2同位素峰的相对丰度比,查Beynon 表来推算分子式。
(3) 由核磁共振13CNMR宽带去偶谱的峰数和峰的强度估算碳原子数,结合分子量,判断分子对称性。
由偏共振去偶谱或DEPT谱得到与各碳相连的氢原子数,由1HNMR的积分曲线高度比也可认别各基团含氢数目比,确定化合物分子式。
可通过元素定性分析确定分子中是否含有杂原子,如含有N、S、X(卤素)等元素,还需测定其含量。
分子是否含氧,可从红外光谱含氧基团(OH、C=O、C-O等)的吸收峰判断。
3.计算化合物的不饱和度。
计算不饱和度对判断化合物类型很有必要。
如不饱和度在1~3之间,分子中可能含有C=C、C=O或环,如不饱和度≥4,分子中可能有苯环。
材料研究方法-多谱综合解析
![材料研究方法-多谱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371aadb5901020206409ca9.png)
2021/11/2
材料研究方法 - MS
31/57
Infrared Spectrum
Saturated -CH
2021/11/2
–C=O
材料研究方法 - MS
32/57
3400-3200cm-1: no strong -OH peak 3100cm-1: no peak, no unsaturated -CH 2900cm-1: strong peak, saturated -CH 2200cm-1: no unsymmetrical triple bonds 1750cm-1: carbonyl group –C=O 1610cm-1: no peak, no C=C bond
2021/11/2
材料研究方法 - MS
7/57
Mass Spectrum
M-15:-CH3
M-1 peak
2021/11/2
材料研究方法 - MS
8/57
The mass spectrum consists of a M-1 peak at 59 (the MW is 60.1), and a base peak at M-15 (M/z = 45)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loss of a CH3 group.
材料研究方法 - MS
2/57
1 综合解析谱图的一般程序 综合运用多种波谱数据解析化合物的结构,并
没有固定的步骤和方法,通常根据各谱提供的信息, 灵活运用,找出各种信息的相互关系,逐步推导未 知物的结构式。
下面是多谱综合分析的一般步骤。
2021/11/2
材料研究方法 - MS
3/57
1.1 确定样品的纯度 在进行波谱分析前,分析者要对样品的来源、 纯度有尽可能多的了解。
第7章 谱分析
![第7章 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1ff714b7360b4c2e3f64f0.png)
•
*对于加速度、速度和作用力谱,使用的是不同的公式,参见ANSYS理论手册。
M7-12
谱分析
术语及概念(接上页)
模态组合
• • • • 得到每个模态在给定响应谱下的最大响应后,将这些最大响应通过某 种方式组合得到系统总的响应。 最简单的组合方式是把全部最大模态响应相加,但是最大模态响应很 可能不是同时发生。 一些标准的组合方法已经公开发表,通常每个工业管理机构会推荐或 强制执行适合该工业领域的组合技术。 ANSYS中的六种不同组合方法:
M7-33
谱分析的指导方针
谱分析的指导方针
• 注意在谱分析中系统不记录结果文件,而是将模态组合指令写入 jobname.mcom文件中 大多数组合方法包含平方运算,这会引起复合应力正负号的丢失,因此 ,从这些无正负号复合应力导出的等效应力和主应力并不保守,也不正 确。 如果需要得到等效应力/应变和主应力/应变,应该在读入jobname.mcom 文件前执行SUMTYPE,PRIN( General Postprocessor > Load Case > Calc Options > Stress Options )命令。这会引起直接计算导出值时结果趋于保守。 谱分析中每一模态的有效质量是全部有效质量之和。 随着在谱分析中模态数量的增加,有效质量的每一部分应该接近结构的 总质量 总的有效质量代表了在谱分析中是否包含足够的模态。
1
2
3
4
M7-8
谱分析
术语及概念(接上页)
• • • 如果振动台以频率f1激振并且四个系统的位移响应 u 都被记录下来,结果将如右图所示 现在再增加频率为f3的第二种激振并记录下位移响 应,系统1及3将达到峰值响应 如果施加包括几种频率的一种综合激振并且仅记录 u 下峰值响应,就将得到右图所示的曲线,这种曲线 称为频谱,并特称为响应谱 因而响应谱是许多单自由度系统在给定激励下响应 最大值的包络线。 u 输入谱分析的数据包括响应谱曲线和激励方向。
综合解析
![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68b84e852458fb770b56b9.png)
7 化合物C9H12的红外光谱图如下,确定其 可能结构。
C9H12的不饱和度为4,可能含有苯环。 3000cm-1以上有吸收,表明有不饱和=C—H; 1450-1600cm-1的两个强吸收,证实有苯环; 820cm-1的强吸收为对二取代苯的特征; 1660-2000cm-1的三个泛频峰也表明为对二取代苯。
综合练习题及答案(二)
1 计算下列化合物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lmax。
(1) (2) O (3)
(1)母体 253nm (2)母体 215nm 扩展双键1 +30nm 环外双键1 +5nm 环外双键1 +5nm a烷基取代1 +10nm 烷基取代4 +20nm b烷基取代2 +24nm lmax=308nm lmax=254nm (3)lmax=114+512+9(48.0-1.79)=468.3nm
第七章 综合解析
一、各种谱图提供的结构信息
1、MS法 (1). 从分子离子峰组确定相对分子量和分 子式; (2). Cl、Br、S的鉴定; (3). 含N的确定(氮律); (4). 由简单碎片离子及其它资料,推测结 构片断。
2、UV法 (1). 判断芳环的存在; (2). 判断共轭体系的存在; (3). 估算共轭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 3、IR法 (1). 含氮、含氧官能团的判断; (2). 有关芳环的信息; (3). 异构体的判断。
第七章 综合解析资料
![第七章 综合解析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6b12b8763231126fdb1150.png)
3. 指认(各谱数据的归属)
MS :主要的离子峰可由以下反应得到: 各谱数据与结构均相符,可以确定未知物是正戊基苯。
例2:
例3:某化合物C9H12O,根据如下MS和13C NMR谱图推断其结构,并说明依据。
例4:化合物C7H14O,根据如下NMR 谱图确定结构,并说明依据。
(2)由M+2、M+4峰进行Cl、Br、S等的 鉴定。
(3)含氮原子的推断。 (4)由M+1、M+2等分子离子的同位素离
子结合M-1及其他信息推测分子式。 (5)由简单碎片离子与其他图谱资料相互比
较,推测官能团及结构片断。
解析的主要着眼点
(1)从M.+--分子量 (2)从(M+2)/M、(M+1)/M查贝农表,
CH2 CH2
练习:
1、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 值最大的是___,最小的是___,13C的化 学位移值最大的是___最小的是__。
甲醛 乙炔; 甲醛 乙炔
2 、有一无色液体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2, 它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溴的棕黄色消 失。该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中,只有δ= 1.6 ppm处有一个单峰,该化合物的构造 式为 __。
A 苯 > 乙烯 > 乙炔 B 乙炔 > 乙烯 > 苯 C 乙烯 > 苯 > 乙炔 D 三者相等
A
5、下列化合物哪些有生色基?它们的生色 基各是什么?
6 、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 长,并按顺序排列:
7、估算下列化合物紫 外吸收的值(乙醇溶 液)。
R CH3 CH3
O
第七章 综合解析2012.5
![第七章 综合解析2012.5](https://img.taocdn.com/s3/m/b4dbda6daf1ffc4ffe47acef.png)
常见的结构单元及其在各种图谱中的特征 结 构片 段
13C-NMR(δ) 1H-NMR(δ)
IR(cm-1)
MS(m/z)
CH3
0~82,从其化学位 移可判断相邻结构 单元,计算CH3数 目,
CH2
CH
0~82,从其化学位 移可判断相邻结构 单元,计算其数目
0~5,从质子 数目可确定 CH3, CH2和 CH,根据其化 学位移和裂分 CH :1470,根 2 形式可推断相 据相邻官能团的 邻基团的结构 不同而异 CH2:14 CH:难以获得直 接相关信息 难以获得直接相 关信息
1600,1500 900~700(可推 断取代模式)
苯环:77, 63,51, (39) 分子量越大, 这些峰相对 强度越小
C≡C
65~100
2~3
2260~2100, 炔 氢在3310~3300
26
结构 片段 C=O 羧酸 酯 酰胺 醛 酮
13C-NMR(δ) 1H-NMR(δ)
IR(cm-1)
10左右
2~5
1~5
0.1~5
形态
液体,溶液, 加压气体 0.5~5 ml
测试试样
需要量
气体, 液体,溶液, 液体, 加压气体 固体, 溶液 0.1~0.5 ml 数mg~ 数10mg
气体,液体,固体 液体: 0.1ml固体:数mg
分析方法
13C-NMR
1H-NMR
IR
MS
作用
应用
极微量分析。 根据碳的化 根据质子的 有机官能团的 多组分混合试 学位移和耦 化学位移和 定性和定量, 样的分析 合常数 耦合形成的 芳香族化合物 (GC-MS), (1JCH)确 裂分信息进 的取代基分析, 原子、分子、 定含碳基团,行定性,利 大分子物质的 自由基及反应 进行结构解 用特征吸收 分析,反应机 生成物的分析 析。 峰进行定量。 理的说明等等。 等。
有机波谱第7章综合解析
![有机波谱第7章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8c9b3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1.png)
7.7%/ 1.1% = 7,所以该化合物含C数不或会超过7。 又由0.46%可知该化合物中不含Cl、Br、S。
(3)UV: λmax= 275nm,弱峰,说明为n→π*跃迁引起的吸收带,
推断出取代基 出取代类型。
的系统、取代 方式。
MS (m/z) 烯丙基开裂 产生41、55、 69
26
有苯环时, 出现77、65、 51、39,
结构 C=O
13C-NMR (ppm)
155~225
1H-NMR (ppm)
IR
(cm-1)
没有直接信息 1950~1650
MS (m/z)
羧基 酯
160~180(s) 160~180(s)
④ 用UV核对分子中共轭体系和一些官能团的取代位置, 或用经验规则计算λmax值。 ⑤ 最后确定一种可能性最大的结构,并用质谱断裂方式 证明结构式推断无误。
8.已知化合物,可用标准图谱对照,来确定。
7.3 化学方法与其它经典分析方法的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可将光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经典的分 析方法及物理常数测定配合使用,有助取得正确的结果。
第7章 波谱综合解析
各种波谱法各有特点和长处,没有万能的方法。彼此 补充,进行综合解析。综合解析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解 析。
对于比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需要综合各 种波谱数据,并将必要的物理,化学性质结合起来,
7.1 各种谱图解析时的要点:
1.1H-NMR法: (1)确定质子总数和每一类质子数。
用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光谱分析的例子,如制备衍生物、 同位素标识、重氢交换、成盐反应等都可用在结构解析中。
有机波谱第七章谱图综合解析
![有机波谱第七章谱图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95ca48a45177232f60a2e5.png)
注意:分子式中Cl, Br, F, I, N, O, S等元素的存
在,可由质谱或元素分析判断,氧元素的存在
还可由红外光谱(υO-H, υC-O)或1H, 13C核的化学
位移判断。 分子式确定后,计算不饱和度(UN), UN≥4时, 分子中可能有苯环存在。
• 2. 不饱和基的判断 • UN﹥0的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不饱和基或苯环系。 不饱和基的存在在不同谱图中有不同的特征。 • IR谱:1870~1650cm-1 (s)为υC=O。3100 ~ 3000cm-1 (w或m)的υ=C-H,结合1670~1630cm-1 (m) υC=C或1600~1450cm-1 (m,2 ~3条谱带) 的苯 环骨架伸缩振动,可判断烯基或苯基结构的存在。 在2250cm-1 附近(m) 可能为υC≡N;在2220cm-1 附近 (w) 可能为υC≡C; 1300~1000cm-1 (m,2 ~3条谱带) 为υC-O-C;在1560cm-1 附近(s) 和1360cm-1 附近(s) 为υNO2 ; 1900 ~2300cm-1 (w ~ m)为υx=y=z等。 这些不饱和基都具有其特征吸收带。
裂和半异裂的含义。
2.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习惯上把红外光谱图按波数范围分为四大峰区,每
个峰区都对应于某些特征的振动吸收。请简述各峰区的波数范围及对应的 特征振动吸收,并在每一峰区列举至少三种属于该类特征振动吸收的具体 化学键。 3.有机分子电子跃迁类型主要有哪些?请简要回答并画出简图进行说明。 4.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CH3CH2OCH2OCH CH
COOCH3
CH3CH2OCH2O
CH CH COOCH3
CH3CH2OCH2CH2OCOCH CH
OCH3
第七章综合解析
![第七章综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72c450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66.png)
⑤NMR谱:
峰 位()
2.37 1.57 0.86
重峰数
3 6 3
积分曲线高度
58 59 87
氢核数
2 2 3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1页
0.86ppm:该峰相当于三个质子,为一甲基。裂分为三重峰, 因此相邻C上必有俩个氢,即有CH3-CH2-结构。
2.37ppm:该峰为俩个质子,峰位表示-CH2-与电负性强的基团相连,故
4.1
q
1.1
2
3.5
s
1.1
2
2.2
s
1.6
3
1.2
t
1.7
3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1页
(a) 4.1:按其峰数和积分面积,示为-CH2-CH3,该峰位置示为 -OCH2-CH3。
(b) 3.5:按其峰数和积分面积,示为-CH2-,且其邻位上无氢连接,按 其峰位,示有一强吸电子基团与其连接,但该基团不是氧。
43 71
M:114(13) 115(1) 116(0.06) 27 58
3重峰 3重峰
多重峰
58 59 87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1页
解:从所给出的图谱粗略可看出: UV光谱示无共轭系统。
IR光谱示无芳香系统,但有 C=O,-CH2 –,-CH3。 NMR也示无芳香系统。
(1)确定各部分结构:
数为7,所以该化合物的结构是:
CH3-CH2-CH2-CO-CH2-CH2-CH3
(3)验证:
①有三个类型的质子,其比例为:2∶2∶3。裂分峰个数也对。
②红外光谱、紫外光谱也符合。
③质谱图上m/z 43、71系因-开裂产生:
O CH3CH2CH2 C CH2CH2C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大光谱综合波谱解析
一般情况,由 IR 、 1HNMR 及 MS 三种光 谱提供的数据,即可确定未知物的化学 结构。若不足,再增加13CNMR等。特殊 情况,还可以辅助以其它分析技术,如 元素分析、荧光谱、旋光谱、拉曼光谱 等提供的结构信息。 在进行综合光谱解析时,不可以一种光 谱“包打天下”,各有所长,取长补短, 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4)1HNMR谱:
(5)
13CNMR谱:
13CNMR谱结果:
位置 1 2 3 4 5 6 7
δ(ppm) 200.57 137.02 132.84 128.56 127.98 31.74 8.23
(6) 偏共振13CNMR谱:
吸收峰位置(δ)峰裂分情况 200 单峰 ~30 三重峰 ~10 四重峰
质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质谱(MS) 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分 子式。 质谱图上的碎片峰可以提供 一级结构 信息。对 于一些特征性很强的碎片离子,如烷基取代苯 的m/z 91的苯甲离子、烯丙基离子、各种断裂 及含γ氢的酮、酸、酯的麦氏重排离子等,由质 谱即可认定某些结构的存在。 质谱的另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综合光谱解析后, 验证所推测的未知物结构的正确性。
五大光谱综合波谱解析
如何利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 振光谱和质谱的资料推断结构、每个化 学工作者有自己的解析方法,所以无须、 也不可能设计一套固定不变的解析程序。 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来具体介绍波谱综合 解析的主要步骤及它们之间如何配合和 如何相互佐证。
二、综合光谱解析示例
练习 1 :某化合物 A 的分子式为 C9H10O , 请解析各谱图并推测分子结构。 (1)紫外光谱:
m/z=91峰对应于:
CH2
+
170-91=79,恰好为一个Br原子,即:
CH2Br -eCH2Br +· CH2 +
+ Br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确认此化合物结构为:
Br
练习3. 未知物核磁共振碳谱数据如表1所示,其质谱、 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则分别如图2、3、4所示。 推导未知物结构。
表1 未知物核磁共振碳谱数据
③UV表明存在苯环。 ④MS表明:分子离子峰 m/Z=134,碎片离子峰 m/z=77 ,可能为 C6H5 ;碎片离子峰 m/z=105 , 可 能 为 C6H5CO ; M-105=134-105=29 , 失 去 基 团可能为C2H5。由此推测分子可能结构为:
O C2H5
⑤1HNMR表明:
紫外吸收光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紫外吸收光谱(UV) 主要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类 型及共轭情况。如是否是不饱和化合物,是 否具有芳香环结构等化合物的骨架信息。 紫外吸收光谱虽然可提供某些官能团的信息, 如是否含有醛基、酮基、羧基、酯基、炔基、 烯基等生色团与助色团。但特征性差,在综 合光谱解析中一般较少考虑。紫外吸收光谱 法主要用于定量分析。
(4)1HMR谱
吸收峰位置(δ) 吸收峰强度 峰裂分情况 对应基团 相邻基团信息
Hale Waihona Puke 7~8 4~55 2
多峰 单峰
苯环上氢 -CH2 无相邻碳上氢
解析结果 : 位置 δ(ppm) A 7.51~7.09 B 4.440
HA H
A
CH2 Br
B
H
A
H HA
A
(5)质子去偶及偏共振13CNMR表明:
吸收峰位置(δ) 对应碳种类数 峰裂分情况 对应碳类型 相邻基团信息
140~120 40~30
4 1
三重峰
苯环上碳 -CH2 与两个氢相连
质子去耦13CNMR谱 结果:
位置 δ(ppm) 1 137.75 2 128.96 3 128.67 4 128.26 5 33.43
综合解析:
①根据分子式C7H7Br,计算不饱和度为 4,推测化合物可能含有苯环(C6H5)。 ②UV表明存在苯环。 ③IR表明:1500cm-1,1450cm-1有吸收,表 明有苯环。770cm-1,700 cm-1有吸收表明 可能为单取代苯。对照分子式 C7H7Br , 推测分子可能结构为:
红外--1649.1cm-1的吸收,碳谱--171.45ppm的吸 收,可知未知物含羰基,即未知物含氧原子。
综上所述,未知物元素组成式为C18H35ON,分子量为 281,与各种谱图均很吻合。
核磁共振碳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质 子 噪 音 去 偶 或 称 全 去 偶 谱 (proton noise decoupling 或 proton complete decoupling , 缩 写 COM ,其作用是完全除去氢核干扰 ) 可提供各类 碳核的准确化学位移 偏共振谱(off resonance de-coupling,OFR,部分 除去氢干扰 ) 可提供碳的类型 。因为C与相连的H 偶合也服从 n+1 律,由峰分裂数,可以确定是甲 基、 亚甲基、次甲基或季碳。例如在偏共振碳谱 中CH3、CH2、CH与季碳分别为四重峰(q)、三重 峰(t)、二重峰(d)及单峰(s)。
不同类型的13C信号均呈单峰(CH3、CH2、CH及季 碳)。通过改变照射1H核第三脉冲宽度(θ)的不同, 若θ=135°(C谱),可使CH及CH3为向上的共振吸 收峰,CH2为向下的共振吸收峰,季碳信号消失。 若θ=90°(B谱),CH为向上的信号,其它信号消 失。 若θ=45°(A谱),则CH3、CH2及CH皆为向上的共 振峰,只有季碳信号消失。 以取代偏共振去偶谱中同一朝向的多重谱线。
核磁共振碳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DEPT 谱 (distortionless enhancement by polarization transfer,无畸变增强 极化转移技术) , 大大提高对13C核的观测灵敏度; 可利用异核间的偶合对13C信号 进行调制的方法,来确定碳原子的 类型。
DEPT谱图
Br
④1HNMR表明:
吸收峰位置(δ) 吸收峰强度 峰裂分情况 对应基团 相邻基团信息
7~8 5 4~5 2 ⑤13CNMR表明:
多峰 单峰
苯环上氢 -CH2 无相邻碳上氢
吸收峰位置(δ) 对应碳种类数 峰裂分情况 对应碳类型 相邻基团信息
140~120 4 苯环上碳 40~30 1 三重峰 -CH2 与两个氢相连 以上结果与所推测结构吻合。 ⑥ MS 表明:分子离子峰 m/z=170 , M+2 峰 172 ,此为 Br 的 同位素峰。
碳谱与氢谱可互相补充
氢谱 不能测定不含氢的官能团 ,如羰基、氰基等; 对于含碳较多 的有机物,如甾体化合物、萜类化 合物等,常因 烷氢的化学环境类似 ,而无法区别, 是氢谱的弱点。 碳谱弥补了氢谱的不足,碳谱 不但可给出各种含 碳官能团的信息,且光谱简单易辨认 ,对于含碳 较多的有机物,有很高的分辨率。当有机物的分 子量小于500时,几乎可分辨每一个碳核,能给出 丰富的碳骨架信息。 普通碳谱 (COM 谱 ) 的 峰高,常不与碳数成比例是 其缺点 ,而 氢谱峰面积的积分高度与氢数成比例 , 因此二者可互为补充。
(7)综合解析: 不饱和度U=(2+2x9-10)/2=5
①根据分子式 C9Hl0O ,计算不饱和度为 5 ,推 测化合物可能含有苯环(不饱和度为4)
②IR表明:
1688cm-1有吸收,表明有-C=O,此吸收与正常 羰基相比有一定红移,推测此 -C=O 可能与其 他双键或π键体系共轭。 2000-1669 cm-1有吸收,有泛频峰形状表明可能 为单取代苯。 1600cm-1 , 1580cm-1 , 1450cm-1 有吸收,表明 有苯环存在。 1221cm-1处有强峰,表明有是芳酮(芳酮的碳— 碳伸(C)在1325~1215cm-1区间) 。 746 cm-1 ,691 cm-1有吸收表明可能为单取代 苯。故推测化合物有 C6H5-C=O基团 (C7H5O) , 分子式为C9Hl0O,则剩余基团为C2H5。
核磁共振碳谱在综合光谱解析中的作用
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碳谱与氢谱类似,也可 提供化合物中 1.碳核的类型、 2.碳分布 、 3.核间关系三方面结构信息。 主要提供化合物的碳“骨架”信息。 碳谱的各条谱线一般都有它的惟一性,能够迅 速、正确地否定所拟定的错误结构式。碳谱对 立体异构体比较灵敏,能给出细微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在综合光谱解析中主要 提供化合物中所含 ⒈质子的类型: 说明化合物具有哪些种类的含氢 官能团。 ⒉氢分布:说明各种类型氢的数目。 ⒊核间关系 : 氢核间的偶合关系与氢核所处的化学 环境
核间关系可提供化合物的二级结构信息,如连结方式、 位置、距离;结构异构与立体异构(几何异构、光学异构、 构象等)。
多谱综合解析
定义:利用未知物(纯物质)的 质谱(EI、CI、FI、FAB)、 紫外吸收光谱、 红外吸收光谱、 核磁共振氢谱、 核 磁 共 振 碳 谱 (COM 、 OFR 、 SEL 、 DEPT) 等光谱,进行综合解析,确定未知物 分子结构的方法,称为多谱综合解析法。
一、各种波谱技术在综合光谱 解析中的作用
(1)紫外光谱:
实验条件:0.917mg/10mL正己烷溶液,0.2cm 样品池; 实验结果:最大吸收峰位于240nm处,吸光度 为0.95;
说明:具有共轭体系或芳香体系。 (2)红外光谱:
实验条件:液膜法。
图 谱 主 要 结 果:
(3)质谱:
MS表明:分子离子峰m/z=170,M+2峰172,强 度为1:1此为Br的同位素峰。M-79=170-79=91, 失去Br。碎片离子峰m/z=91,可能为苯甲离子 C7H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