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关于金华塔石高山蔬菜产业的调查研究
![关于金华塔石高山蔬菜产业的调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2e5f4f6700abb68a982fbf7.png)
关于金华塔石高山蔬菜产业的调查研究摘要:近年来,质量有保证、无公害、绿色的高山蔬菜广受大家喜爱。
金华市塔石乡的在家乡民利用家乡所具有的山地资源优势、凉爽气候优势、空气清新无污染等优势,开始种植高山蔬菜。
现今,高山蔬菜的种植已逐渐壮大为金华市塔石乡的特色产业。
此次调查主要是依赖于走访访谈调查,通过对所收集的资料的整理、分析、综合,在总结经验的同时共同分析探讨解决在种植高山蔬菜中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塔石;高山蔬菜;地方优势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2-0007-11 调查的背景婺城区塔石乡是个山区乡,地处金华市西南边陲,境内为群山盘亘;高山的气候条件以及无污染的空气条件极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
乡民们有效利用家乡地方优势,不少乡民们先后开始种植高山蔬菜,且所种植的高山蔬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蔬菜。
2 调查的方法在此次调查中,考虑到会有部分年龄较大的菜农们文化程度不高,不能完整地填写调查问卷,因此,主要采用了通过语言交流的个别访谈法,同时调查过程中包含有对比分析法、文献法等。
3 调查结果分析由数据统计可知,种植年限1~5年的菜农所占比例最多为44.44%;10年以上的种植人数所占比例最少为22.22%。
2005年开始,高田村、岱上村等番茄种植户在市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始采用嫁接方式种植。
与以往的土方法相比,嫁接的番茄树具有较好的抗病性和较长的采摘季,在质和量上有了很大提高。
从而引起大部分菜农对种植番茄的热情,1~5年种植经验的菜农较多。
10年以上种植时间的菜农较少,主要是菜农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最初开始尝试种植,给大家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与其他蔬菜相比,新鲜、绿色、无污染的高山蔬菜广受大家的欢迎。
质量有保证,有较长的销售年限等优点,高山蔬菜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有较好的销售市场。
但是,当处于其他蔬菜成熟的旺季,消费者选择余地更多的情况下,为保持销售量,蔬菜价格将会有小幅度的下降。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1643f0279563c1ec5da71ed.png)
一
、
金 华市 农 业产 业 集群 现 状 调研
较低 . 响 了农 户 收入 这 种 盲 目跟风 现 象 缺少 政 府 的 引 影
导 、 场 预测 , 有形 成 产 业 集群 化 , 而导 致农 户亏 损 。 市 没 从
二 、 华 市 农 业 产 业 集 群 发 展 的 制 约 因 素 金
金 华市 地 貌 多样 。 农业 基 础 条 件 好 , 种植 业 和 养 殖 业
效应 , 药材 加 工少 , 业 链没 有 延 伸 。 且在 农 业 产业 集 群 过程 中 . 要 的技 术 因 素包 括 农业 生 主 产技术和储运 、 加工 、 售 技 术 等 。 金 华市 农 产 品深 加 工 销 比 例低 , 品 附 加 值 少 . 业 产业 链 条 短 , 为 初 级 农 产 产 农 多
扩 大市 场 . 打开 销 路 。 三、 适应 金 华 市农 业产 业 集群 发展 的条 件 1特 色 品牌 产 品较 多 . 金 华市 是 浙 江 省 的 农 业 大 市 .在 漫长 的历 史 中逐 步 形 成 了一 些具 有深 厚 地 方 特 色 的 农 产 品 .如 “ 头 乌 ” 两 、 “ 华 火 腿 ” “ 溪 杨 梅 ” “ 华 佛 手 ” “ 阳香 榧 ” “ 金 、兰 、金 、东 、 义
品销 售 或粗 加 工 销售 很 多 农 产 品 因市 场供 应 量 增 加 . 价
格下 降 , 能低价销售 , 者任其 烂在枝头 , 只 或 缺少 农 产 品
加 工 企业 . 市 场 风险 能 力 较差 。 抗
3市场 制 约 。农 业 生 产规 模 化 程 度 不 高 . 户 间合作 . 农 程 度 较低 .相 互 间 存 在竞 争 农 产 品销 售 以本 地 市 场 为 主。 主要 通 过 金 华 粮食 批发 市 场 、 安 特 产 城 等 综 合 市场 磐 或 专业 市 场 . 售 渠 道 窄 。产 业 集 群 需 要 发 挥 集 群 效用 , 销
浙江金华农业现状分析报告
![浙江金华农业现状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959d56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c.png)
浙江金华农业现状分析报告概述浙江金华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浙江省,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
本报告将对金华农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农业的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1. 农业资源分析金华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包括耕地面积、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金华的耕地面积约为100万亩,适宜农作物种植的耕地比例较高,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均降雨量和温度均处于适宜范围,水资源也较为充足。
这些资源为金华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 农业产业结构分析目前,金华农业产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包括稻谷、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
此外,蔬菜种植、水果种植和畜牧业也是金华农业的重要产业。
然而,从整体上看,金华农业产业结构仍然相对单一,缺乏多元化发展。
3. 农业技术发展分析金华近年来在农业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农业生产已逐渐实现机械化和科技化,同时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率也在提高。
农民开始接受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包括肥料的使用、灌溉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然而,金华在农业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4.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金华作为农业区,保护生态环境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金华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宣传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土地保护和推广有机农业等。
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了生态环境,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5. 农产品营销与品牌建设分析金华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集中在农村和一些批发市场,并且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金华应注重品牌建设和营销策略的提升。
推广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并通过电商平台和线下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和销售,可以有效提升金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6. 农业发展前景和建议从以上分析可见,金华农业拥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一定的技术积累,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加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和推广。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5aff776e011ca300a6c390d6.png)
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吴芳云梅淑芳[摘要]在分析金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今后农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的六条措施:优化农业结构与空间布局;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引进资金;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城镇建设等。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化农业龙头企业金华市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码:AThe current character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on the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Jinhua cityWu Fangyun Mei Shufang(Depart of Agri-Res and Regi (Jinhua College of ProfessionPlanning of Jinhua City) and Technology)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 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main questions on it’s development in Jinhua city, six detail measur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re discussed of Optimiz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frame and distributions,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leading industries, establish the socialized rural service system, adding fund, widen the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nstruct the small towns in rural area ect.Key words industrialization construction; industrialization; agricultural leading industries; Jinhua city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经营形式的突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
![浙江省区域特色农业集群发展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bfed0f03d8ce2f00662346.png)
进 区域 经济 发展 ,形成 强大 的区域效 益 。六是 品牌
效 益 。产业 集聚 的影 响力不品 牌 形 象 ,产 生广 告 宣 传 效 果 , 带 动产业 发展 。
1 . 2 是 实现农 业现 代化 的 必经之路
国内外农 业 发展 实践 表 明 ,农 业 产业 集群 是 提 升农业 产 业竞 争 力 的有效 途 径 ,是实 现农 业现 代化 的必 由之 路 。 区域特 色农 业产 业集 群 培育 是浙 江建 设 高效 生 态农 业 强省 、特 色精 品农 业 大省 ,率 先基
如美 国的 玉米 带 和 棉 花 带 、荷 兰 的花 卉 产 业集 群 、
农业 产 业 化 竞 争 力 的 有 效 途 径 。农 业 产 业 集 群
产生 的竞争 优势 主要 表 现在 :一 是 集 聚效应 。农 业 产业 集 群使农 业 资 源要 素如 人才 、技 术 、资 金 、销
收 稿 日期 :2 0 1 3 - 0 7 — 1 5
区域 特色农 业 是在 区域 比较优 势 的基础 上形 成
售 网络 、市 场份 额等 形成集 聚 ,这些 要素 的集 聚为 集 群 内农 业 发 展 提 供 了有 利 的 支 撑 。二 是 竞 争 效 应 。农业 产 业集群 使集 群 内农户 之 间 、企业 之 间竞 争 增强 ,大 大激励 了农 业企 业创新 。同时 ,集群 内 市 场主体 以集 群方 式参 与外 部竞 争 ,增 强 了抵抗 市 场 风险 能力 ,提高 了竞 争能 力 。三是分 工效 应 。集 群 内农业 生产 、加 工 及 流 通形 成 明显 的专业 分工 , 能够 有效 提高 企业 创新 能力 。 四是 协作 效应 。农业 集群 内的企业 之 问在 资 源共 享 和 专 业 分 工基 础上 ,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b607762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0.png)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9.19•【字号】金政办发[2006]77号•【施行日期】2006.09.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金政办发〔2006〕7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OO六年九月十九日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数字金华)“十一五”发展规划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十一五”时期我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之举,是加快“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增强浙中城市群内核竞争力的根本之措。
根据《金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我市信息化(数字金华)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一是基础设施功能加快完善。
全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全省第二大通信传输枢纽地位进一步确立,拥有两条国家一级和十条国家二级光缆干线,光缆覆盖全部乡镇和95%以上的行政村,一个联结金华市区和各县(市)的大容量、宽带化、数字化的传输网已经建成。
“十五”期末,据抽样统计,全市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34.3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7.2户/百人,互联网用户普及率8.6%,宽带网覆盖全市农村85%以上的行政村,移动通信网络村落、旅游景点的覆盖率在99.8%以上,有线电视总户数达73万户,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8%。
二是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广。
(1)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中应用不断推开。
基本建成了全市统一的集党政机关部门于一体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市政府内部OA 办公业务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在线365网上办事服务和市财政、金融、工商、劳动、公安、统计等部门的应用系统取得了较好成效;(2)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推开。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研究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1e463df360cba1aa811da9a.png)
导产业 , 构建 以“ 地域 ” 中心的 区域产业集群 、 为 以农 产品“ 品牌” 中心 的农业商品 集群 、 地域 +品牌” 为 以“ 为 中心的 区域品牌集群三者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 系。 关键词 : 业; 农 产业 ; 集群 中图分类号 :34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0 1 0 5 20 ) 1 0 90 f0 ’ A 10 - 3 (0 8 O - 4 -7 5 0
49
维普资讯
织、 金融服务 与教育培 训等相应集 聚 , 成一 种柔 生产 形 综合体 , 从而使资源在 产业集群 内具 有更 高 的运 用效率 。 从树立 品牌 的角度看 , 个企业 要建立 自己 的品牌 , 要 单 需 庞大的资金投人 , 而集群加 上地域特 色 , 即利用 群体效 应
教育 , 以提高员工 素质 , 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 要。同时 ,
农业产业集群 , 是指生产某一 主导农产 品的较 大数量
的农户或 企业 , 以及这一农 产品 的若干个 加工企 业 , 相关
也追使员工相互竞争 , 加强学 习 , 不断提 升 自己。集群 内
个体 的知识创新 、 技术创新容易外溢 到集群 内部 的其他个 体, 形成 知识 的溢 出效 应 , 成 网络化 的知识和技 术 的转 形
识 和 技 术 的扩 散 要 明显 快 于 非 组 织 化 、 集 群 化 。 其 次 , 非
农业 生产力是发展农业经济 、 增加农 民收入 和增加农
有利于土地 的规模化经营 。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 , 有利 于 促进农业经营大户 、 专业合 作经济组 织 、 业企业 家 的产 农 生和成长 , 而带 动土地 的流转 和集 中。第 三 , 利于 发 从 有 挥资源共享效 应 。产 业集 群会 带 来政 府服 务 、 政府组 非
数字金华方案
![数字金华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76bd7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fe.png)
第1篇
数字金华方案
一、背景
金华作为浙江省重要城市之一,近年来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为进一步推动金华市数字化转型,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结合金华实际情况,制定本数字金华方案。
二、目标
1.构建高速、智能、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网络承载能力。
2.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金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
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支持数字金华建设的政策文件。
3.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数字金华建设专项资金,保障项目实施。
4.强化人才支撑,引进和培养一批数字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
5.深化合作交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校开展合作,共享资源、互利共赢。
3.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实现政务服务高效便捷。
4.优化民生服务,提升市民幸福感。
5.到2025年,将金华打造成为全国知名的数字经济强市。
三、具体措施
1.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加快5G网络建设,实现全市范围内5G网络连续覆盖。
(2)推进光纤宽带网络优化升级,提升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
(3)建设物联网感知体系,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华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一系列支持数字金华建设的政策文件,为数字金华建设提供政策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设立数字金华建设专项资金,保障项目实施,推动数字金华建设取得实效。
4.强化人才支撑,引进和培养数字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为数字金华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3)建设物联网感知体系,为城市治理提供数据支撑,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
金华市“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金华市“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36d5e5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f3.png)
·研究综述·金华市“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许熙帅周树东(浙江省金华市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浙江金华321017)摘要:近年来,浙江金华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已取得可喜成果,一些特色蔬菜产品已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该文总结了金华市“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蔬菜产业;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对策;浙江金华“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是一种以村为基础,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使1个村(或几个村)拥有1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农产品,从而大幅度提升其经济效益的发展模式。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浙江金华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化,“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已在当地“落地生根”,并取得可喜成果。
婺城区罗店镇盘前村为国家级“一村一品”番茄种植专业村,近年来,依托“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建成钢架大棚和微蓄微灌等设施,番茄产量达7500kg/667m2、产值达2.26万元/667m2,种植番茄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此外,金华市农技人员培育了兰溪小萝卜、永康生姜、金东草莓、磐安高山茭白、浦江高山茄子、婺城高山番茄、义乌白皮丝瓜、武义宣莲、东阳红芋等一大批特色蔬菜产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明显,“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已成为金华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新方向。
1金华市“一村一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1.1发挥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因势利导,确立各村镇特色蔬菜产业,发展“一村一品”产业项目。
目前金华市单品种蔬菜种植面积在6.67hm2以上的蔬菜生产基地有34个,均实现了生产和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提高了蔬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并通过农企合作,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1.2培育经营主体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蔬菜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蔬菜生产“三分六统”管理,即分户管理、分户采摘、分户结算、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栽培、统一肥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有效提升了蔬菜基地的生产能力和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新形势下浙江金华地区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思路
![新形势下浙江金华地区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2b14882a19e8b8f67d1cb956.png)
新形势下浙江金华地区农业推广现状及发展思路[摘要]新形势下给农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过去的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因此,需要在农业推广过程中不断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生产技术的转型升级。
浙江金华地区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在新形势下也越来越难以满足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在农业推广过程中,当地的农业推广表现出了一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则会阻碍当地农业的发展进步,因此,本文结合当地农业推广存在的问题,根据一些农业发展经验促进浙江金华地区农业推广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为当地农业推广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农业推广;发展思路农业推广的含义广义方面来说是指对农村地区的开发,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从狭义方面来说就是通过采推广科学技术措施、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等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升。
在这里,研究的是在经济技术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下浙江金华地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情况。
通过对浙江金华地区现阶段农业推广模式及农业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思路,希望能够带动金华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一、现阶段浙江金华地区农业推广模式(一)以政府主导、农业部门为主体同我国大多是地区一样,浙江金华地区的农业推广模式也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为农业科技、信息、产品的推广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地区的农业发展。
农业部门在政府的领导下,根据政府的相关部署,对相关项目进行推广。
其基本方式主要是:为地区的农业发展提供相应的农业技术服务、提供相关科技示范、以及一些农业培训课程等等。
(二)农业合作组织大力推广金华地区为了促进农业的推广发展,在一些地区成立了农业合作组织。
在政府和农业部门的相关指导之下,农业合作组织具体的教给农业人员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
这些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构成都是当地的一些农民技术人员和优秀的农民企业家组成的,他们对农业技术的创新比较感兴起,也能够积极的配合国家的政策积极的引进开发新的农业技术、有效的扩散技术。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的通知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f2b05b6f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7.png)
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4.09•【字号】金政发〔2011〕42号•【施行日期】2011.04.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正文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的通知金政发〔2011〕4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经各县(市、区)政府、市有关部门评选推荐,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市人民政府同意浙江华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34家企业为第八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金华市华鑫禽蛋专业合作社等1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第四批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
根据动态管理的要求,经市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考核,金华天元食品有限公司等237家企业、金华市婺城区西吴中华鳖养殖专业合作社等78家合作社继续保留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称号。
希望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和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发挥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积极参与农业“两区”建设,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努力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辐射面和带动能力,为建设现代农业作出新的贡献。
各县(市、区)政府、市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抓好有关政策的落实,努力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附件:1.第八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2.第四批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3.前七批考核合格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4.前三批考核合格的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金华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一年四月九日附件1第八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1.浙江华通冷冻食品有限公司2.金华市苏香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3.浙江佳禾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4.中央储备粮金华直属库5.金华第二粮库6.金华市汉邦食品有限公司7.金华市汇鑫特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金华市白龙山茶场9.金华市白鹭园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0.金华金年火腿有限公司11.浙江金华丰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12.浙江金标食品有限公司13.浙江晨云实业有限公司14.浙江千层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5.东阳市清香农庄有限公司16.东阳市龙盘玉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7.浙江恒峰农特产有限公司18.XXX市超时生态种养殖农庄19.XXX市华磊养殖有限责任公司20.XXX市茂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1.XXX市秀山生态养殖农庄22.浦江县山里妹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23.浦江长丰果园种植有限公司24.兰溪市金德食品有限公司25.浙江上华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6.金华万龙火腿食品有限公司27.浙江快活林食品有限公司28.兰溪市峰登特种水产养殖场29.武义县奇云茶叶有限公司30.武义县延福调味品厂31.武义县履坦苗木场32.武义明招食品有限公司33.磐安县天波酒业有限公司34.磐安县金磐绿色药材有限公司附件2第四批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1.金华市华鑫禽蛋专业合作社2.金华市粮丰植保专业合作社3.金华市百姓果蔬专业合作社4.金华市雅地蔬菜专业合作社5.金华市祥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6.金华市南山苗木专业合作社7.兰溪市前黄新蚕桑专业合作社8.兰溪市红之乡生态蜜蜂专业合作社9.东阳市巍山群峰茶叶专业合作社10.东阳市林峰茶叶专业合作社11.XXX市望春有机茶叶专业合作社12.浦江县浙农生猪专业合作社13.浦江县玫瑰葡萄专业合作社14.武义县乌漱吊瓜专业合作社15.武义县明招蜂业专业合作社16.磐安县农发茶叶专业合作社17.磐安县冷水蚕桑专业合作社附件3前七批考核合格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名单1.金华天元食品有限公司2.浙江加华种猪有限公司3.浙江金华市佳乐乳业有限公司4.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5.浙江金华达利食品有限公司6.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7.金华市粮食批发交易市场8.浙江金华双汇食品有限公司9.金华火腿实业有限公司10.浙江万利经贸有限公司11.金华蒙牛乳业有限公司12.金华黄大仙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3.浙江金华奥托康绿野公司14.金华市新宝火腿有限公司15.浙江金棉纺织有限公司16.金华市海华乳业有限公司17.金华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18.金华市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19.金华希望农副产品配送有限公司20.金华三才种业公司21.浙江大飞龙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22.金华市金帆饲料有限公司23.金华市绿野农业高新园区有限公司24.浙江万象花卉有限公司25.浙江冠达面粉有限公司26.浙江大北农农牧科技有限公司27.金华市开发区金谷粮油有限公司28.浙江新辰食品有限公司29.金华市绿巨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30.金华美福火腿有限公司31.浙江爱斯曼集团有限公司32.金华美和食品有限公司33.浙江双香伟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34.金华市菜篮子食品有限公司35.浙江东兴实业有限责任公司36.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37.金华市月升鳖业有限公司38.金华一枝秀米业有限公司39.金华市仙源山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有限公司40.金华市方可园林景观有限公司41.金华市成龙花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42.金华市华源牧业有限公司43.金华市伟鹏土鸡产业开发有限公司44.金华市朗峰梅花鹿繁殖驯养开发有限公司45.金华市捷特包装有限公司46.金华明月楼食品有限公司47.金华市绿峰茶叶有限公司48.金华市羊爸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49.浙江李子园牛奶食品有限公司50.浙江又一喜乳业有限公司51.金华禾景天食品有限公司52.金华市花之海园艺有限公司53.金华市泰来生态农牧有限公司54.金华易元食品有限公司55.金华市乳品实业有限公司56.金华市旭源生态农牧业养殖场57.浙江锦林佛手有限公司58.浙江大自然园艺有限公司59.浙江枫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60.金华市金山油脂有限公司61.金华市金婺源蔬菜配送有限公司62.浙江稻花香食品有限公司63.浙江萃丰茶叶籽综合开发有限公司64.金华市宏燕生态养殖有限公司65.金华默香食品连锁有限公司66.金华市金东区许建康蛋鸡养殖场67.金华市金东区大平地养殖场68.兰溪市天铭蔬果实业有限公司69.兰溪赤山湖绿色农庄有限公司70.浙江六洞山集团兰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71.兰溪市黄店镇农业综合服务公司72.兰溪市通瀛食品有限公司73.兰溪市禽蛋批发市场74.兰溪达利养殖有限公司75.浙江一派食品有限公司76.金华市大麻子食品连锁有限公司77.兰溪市鸿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78.兰溪英特茶业有限公司79.浙江双龙米业有限公司80.兰溪市蚕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81.兰溪市兴达竹制品有限公司82.兰溪市梅江烧酒厂83.兰溪市桃源食品有限公司84.兰溪市农特蔬菜食品有限公司85.兰溪市金苏火腿食品有限公司86.兰溪汇康药材有限公司87.浙江宗苏食品有限公司88.浙江老汤火腿食品有限公司89.浙江横店禹山生态工程有限公司(横店集团生态工程有限公司)90.东阳市横店花木工程有限公司91.东阳市海天星实业有限公司92.浙江雪舫工贸有限公司93.东阳东港工艺品有限公司94.浙江志成工艺墙纸有限公司95.东阳市鑫磊工艺品有限公司96.东阳市天金食品有限公司97.浙江省东阳市立信实业有限公司98.浙江普洛康裕生物制药有限公司99.东阳市虎鹿乳品饮料有限公司100.东阳市欣荣席业有限公司101.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102.浙江省东阳市世成畜禽养殖有限公司103.浙江太平洋纺织有限公司104.浙江花园生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105.浙江花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06.浙江省东阳市食品有限公司107.东阳市天使实业有限公司108.浙江省东阳市东达棉纺有限公司109.东阳市响铃枣业有限公司110.浙江省东阳市白云火腿有限公司111.东阳市东白山土特产开发有限公司112.东阳市状元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13.东阳市吴宁火腿厂114.东阳市木禾茶叶有限公司115.东阳市绿中绿蔬菜配送有限公司116.浙江森太农林果开发有限公司117.东阳市东白山茶场118.浙江义乌农村经济发展有限公司119.义乌章舸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20.华统集团有限公司121.浙江义乌林业开发有限公司122.义乌市东太养殖有限公司123.浙江大江南食品有限公司124.义乌市绿之源花木绿化工程有限公司125.浙江道人峰茶业有限公司126.义乌市恒旺养殖有限公司127.义乌市丹溪酒业有限公司128.浙江华隆食品有限公司129.浙江洪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130.义乌市晶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31.浙江森宇实业有限公司132.义乌市南山食品厂133.义乌市供港科技养殖有限公司134.浙江金太阳食品有限公司135.义乌市全华火腿有限公司136.义乌市义宝农庄137.义乌市森太园林绿化有限公司138.浙江力得纺织有限公司139.义乌市飞腾纺织有限公司140.浙江正味食品有限公司141.义乌市城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142.浙江永强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143.义乌市浩康养猪场144.义乌市绿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45.浙江花无缺园林绿化科技工程有限公司146.义乌市绿洲庄园147.义乌市蛇类研究所148.义乌市博农养殖有限公司149.义乌市华太饲料有限公司150.XXX市阳光天然色素厂151.XXX市高歌食品有限公司152.浙江利康熟食有限公司153.浙江白云园林艺术有限公司154.浙江伟丰肉食品有限公司155.XXX万利养殖有限公司156.浙江华茗园茶业有限公司157.XXX市食用菌研究所158.浙江省XXX市滨辉火腿有限公司159.XXX市姥姥豆制品有限公司160.浙江XXX四路火腿一厂161.浙江挺能胜机械有限公司162.浙江绿地生态建设发展有限公司163.XXX市万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64.浙江省XXX市土特产公司165.浙江斯莱特蚕业有限公司166.XXX市洁虹植物研究所167.XXX市一凡农庄168.XXX市飞月鹿业发展有限公司169.金华市邵万生泰康食品有限公司170.XXX市杨溪粮油有限公司171.浙江旺盛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72.浙江省XXX市名茶研究所173.XXX市石柱上杨水寨休闲养殖场174.浦江县银星食品饮料有限公司175.浦江县种猪场176.浙江省浦江县万方腐乳厂177.浙江省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浦江外贸猪场178.浙江省浦江大自然绿化有限公司179.浦江县福利竹木制品厂180.浦江亚太肠衣有限公司181.浙江省浦江保康食品有限公司182.浙江省浦江春毫生态茶叶有限公司183.浦江县毛阳岗生态养殖场184.浦江县仙华茶厂185.浙江浦江中东木业有限公司186.浙江浦江万紫千红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187.浙江帕尔玛食品有限公司188.浦江县龙山有机茶厂189.浦江县状元红养殖有限公司190.金华金贸火腿有限公司191.浙江浦江宏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2.浦江快乐老家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193.浙江寿仙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武义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194.浙江田歌实业有限公司195.浙江阳光牧场有限公司196.浙江省武义茶业有限公司197.武义海兴菇业有限公司198.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199.浙江武义新洲制茶有限公司200.浙江武义骆驼制茶有限公司201.浙江沪江线业有限公司202.武义国康竹木地板有限公司203.浙江武义江南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204.浙江乡雨茶业有限公司205.浙江武义骆驼九龙砖茶有限公司206.武义梅林园艺有限公司207.武义县金阳茶场208.浙江茗宇茶业有限公司209.武义雪航火腿厂210.浙江万香庄园肉牛有限公司211.武义县汇丰种业有限公司212.浙江磐安安康土特产有限公司213.浙江可得丰种业有限公司214.浙江省磐安县外贸药业有限公司215.浙江磐安丸达食品有限公司216.浙江省磐安县玉峰茶厂217.浙江省磐安县绿海工艺厂218.浙江省磐安县盘山中药材有限公司219.浙江浙八味特产市场220.磐安县羊山尖有机茶开发有限公司221.浙江磐安四江源食品有限公司222.磐安县浙中生态茶叶市场有限公司223.浙江养尔康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224.浙江省磐安县宏达土特产有限公司225.磐安县野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26.浙江省磐安县泰丰农特产有限公司227.浙江省磐安县中天衣夹工艺厂228.浙江磐安大伟茶业有限公司229.磐安县清连香名茶有限公司230.磐安县绿之谷农产品有限公司231.浙江金陵浙磐药材开发有限公司232.磐安县农发茶厂233.浙江盛源食品有限公司234.金华市花溪食品有限公司235.浙江磐安云峰茶业有限公司236.磐安县恒佳工艺品厂237.磐安县姜神堂食品有限公司附件4前三批考核合格的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1.金华市婺城区西吴中华鳖养殖专业合作社2.金华市群飞粮油机械化专业合作社3.金华市仙缘家禽专业合作社4.金华市婺雅花木专业合作社5.金华市北山蔬菜专业合作社6.金华市乾西香葱专业合作社7.金华市蜂御医养蜂专业合作社8.金华市铜山蔬菜专业合作社9.金华市大阁蜜蜂产业专业合作社10.浙江和丰禽业专业合作社11.金华市婺州蜜梨专业合作社12.金华市绿丰水产专业合作社13.金华市希望果业专业合作社14.金华市龙凤禽果专业合作社15.金华市绿茵蔬果专业合作社16.金华市一品鲜葡萄专业合作社17.金华赤仙杨梅专业合作社18.金华市八仙溪禽蛋专业合作社19.金华市傅村养猪专业合作社20.兰溪市孟塘果蔬专业合作社21.兰溪市梅江蚕茧专业合作社22.兰溪市沁缘春茶果专业合作社23.兰溪市山野养殖专业合作社24.兰溪市冠康果蔬专业合作社25.兰溪市群星龟鳖专业合作社26.兰溪市汇潭果蔗专业合作社27.兰溪市百业蜂产品专业合作社28.兰溪市华丰粮食专业合作社29.兰溪市金果柑桔专业合作社30.东阳市飞燕畜禽专业合作社31.东阳市华阳元胡专业合作社32.东阳市三白鸭专业合作社33.东阳市瑞丰席草专业合作社34.东阳市方圆茶叶专业合作社35.东阳市欣荣桃李专业合作社36.东阳市画龙葡萄专业合作社37.义乌市义红果蔗专业合作社38.义乌市峰岩猕猴桃专业合作社39.义乌市义甜红糖专业合作社40.义乌市红福水果专业合作社41.义乌市越然有机茶专业合作社42.义乌市东河田藕专业合作社43.义乌市金农果蔗专业合作社44.XXX市惠民农机专业合作社45.XXX市绿丰生猪产销专业合作社46.XXX市三农菌业专业合作社47.XXX市联农蚕桑专业合作社48.XXX市亿利肉类专业合作社49.XXX市清泉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50.浙江五指岩生姜专业合作社51.XXX市康长源养蜂产销专业合作社52.XXX市杨溪稻米生产专业合作社53.XXX市秀丰禽业专业合作社54.浦江蒋才文葡萄专业合作社55.浦江壶江源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56.浦江县杏军肉鸡专业合作社57.浦江县檀乡山吊瓜专业合作社58.浦江县潘周家手工面专业合作社59.浦江县大畈乡东坪茶叶专业合作社60.浦江县万方粮食专业合作社61.浦江县治平葡萄专业合作社62.武义县宣平板栗专业合作社63.武义现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64.武义县新宅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65.武义县宣平宣莲专业合作社66.武义现代粮食专业合作社67.武义县桩塘蔬菜专业合作社68.武义县峡雾边销茶专业合作社69.磐安县蚕桑专业合作社70.磐安县安康食用菌专业合作社71.磐安县龙山银针茶专业合作社72.磐安县巍峰竹笋专业合作社73.磐安县蜂儿香榧专业合作社74.磐安县大伟茶叶专业合作社75.磐安县野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76.磐安县丰源蔬菜专业合作社77.磐安县神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78.磐安县吕家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
![浙江省各地市产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cac08189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14.png)
浙江省各地市重点产业分 析
章节副标题
杭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电子商务:杭州市是全国电子商务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电商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
数字经济:杭州市是全国数字经济的重要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已成为杭州市的支柱产业之 一。
生物医药:杭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发达,拥有众多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
文化创意:杭州市是全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中心,拥有众多知名的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
新能源:宁波的 新能源产业以太 阳能、风能等可 再生能源为主导, 重点发展太阳能 电池、风力发电 机等产品。
温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产业布局:温州市重点发展制造 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形 成“3+1”产业体系。
服务业:温州市加快发展现代物 流、商务服务、文化旅游等服务 业,打造区域性现代服务业高地。
石油化工产业:依托舟山港的区位优势, 重点发展石油化工产业,成为舟山市的支 柱产业之一。
海洋渔业产业: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重 点发展海洋渔业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海 洋渔业基地之一。
船舶修造产业:舟山市拥有丰富的海洋 资源和船舶修造业基础,重点发展船舶 修造产业,成为全国重要的船舶修造基 地之一。
旅游业:依托独特的海岛风光和丰富的海 洋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旅游业,成为舟山 市的重要产业之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Βιβλιοθήκη 添加标题制造业:温州市以鞋革、服装、 汽摩配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同时积极培育智能装备、新能源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温州市以数字经 济、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重 点发展方向,加大科技创新和人 才引进力度。
湖州市重点产业分析
湖州市重点产业:纺织、机械、化工、电子等
机械产业: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 产品包括数控机床、智能装备等, 拥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意见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31f8d559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7.png)
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02.28•【字号】市委[2006]3号•【施行日期】2006.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金华市委、金华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意见(市委〔2006〕3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努力打造上海经济区南翼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根据我市"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战略部署,现就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统一认识,进一步增强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1、工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财政和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带动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
全市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发展理念,坚持合力兴工不动摇,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的竞争能力,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2、培育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我市产业竞争力乃至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和重大战略性举措。
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把培育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战略性任务,摆上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抓紧抓实抓好。
二、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3、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战略主线,以产业规划为龙头,空间集聚为基础,产业联系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服务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实施“五大工程”,加快“一基地两中心五大产业区”建设,为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建设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4、主要目标:紧紧围绕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生产、小商品制造、五金机械、医药化工、电子信息、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等特色主导产业,经过五年左右的培育,努力建成一批企业高度集聚、专业化分工明确、产业联系紧密、服务体系健全、区域品牌效应明显、特色和竞争优势不断增强的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体系。
金华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空间布局研究 Microsoft Word 文档
![金华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空间布局研究 Microsoft Word 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06ad2d6360cba1aa811da1a.png)
金华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空间布局研究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在不断升级,尤其是加入WOT后,国内外贸易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进入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市农业发展既面临着各种发展机遇,也会遇到各种挑战。
深入研究我市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及空间布局,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新的飞跃,对应对入世挑战、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及全面提升我市农业产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金华市地处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南翼,与闽浙赣皖四省九方经济协作区内陆腹地的结合部,区位条件优越。
全市农业较发达,是我省重要的农产品主产地。
2004年农业总产值(当年价)99.38亿元,农业增加值达到65亿元,占生产总值6.64%,农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低于全省6094元的平均水平。
是浙江省重要的新兴发展区。
(一)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1、资源小省中的农业资源大市土地资源优势:全市耕地面积232.94千公顷,占全省的11.66%。
农业后备资源开发具有较大潜力。
未利用土地资源50.85千公顷,可供开发农用地6.35千公顷。
有“四低”资源18.54万公顷,其中中低产田71.2千公顷,低产园地23.6千公顷、低产林地83.6千公顷、低产水面7.00公顷。
名特优农产品优势:金华佛手、源东大白桃、塘雅葡萄、金华两头乌、兰溪杨梅、柿子、东阳席草、东白茶叶、义乌红糖、东河田藕、永康灰鹅、武义宣莲、桐琴蜜梨、磐安药材、磐安香菇等享有较高声誉。
磐安县被命名为“中国香菇之乡”,武义县被命名为“中国有机茶之乡”。
气候及水资源优势:市域进行传统农产品生产的气候资源禀赋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有利于发展特色农业,局地小气候资源丰富为发展名特优农产品提供了条件,涌现了一大批特色乡镇。
多年平均降水1512.9mm,水资源总量91.73亿m3,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2031m3,水质总体良好,大部分可达Ⅰ~Ⅲ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研究
摘要: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在发展的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通过金华市农业产业现状调研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对此提出了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模型。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农业企业
一、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现状调研
金华市地貌多样,农业基础条件好,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较好,是农业大市。
全市有耕地面积16.58公顷,主要农产品包括粮、油、棉、甘蔗、药材类、蔬菜、食用菌、瓜、席草、花卉苗木、生猪、牛、羊、兔、鸡、蜂蜜等。
金华市农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特点如下:
1.区域特色明显
金华市政府重视扶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大户,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带领下农业主导产业产区相对集中。
如兰溪市、武义县、婺城区、东阳市、永康市的粮油区;磐安县、武义县、浦江县的茶叶区;金东区、婺城区、兰溪市的花卉苗木等[1]。
随着金华市各地区农业主导产业的明确,产业区域化正逐步形成,但产业整合力度不够。
如磐安、东阳一带虽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是“浙八味”的主产区,但基本上是散户种植,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且药材加工少,产业链没有延伸。
2.品牌管理不到位
目前,金华市的农业商品品牌众多,容易形成无序竞争,影响市场开拓和经济效益。
如兰溪杨梅、武义宣莲、磐安香菇、武义花卉等大部分都存在品牌众多的情况。
缺少像“磐安云峰”这样的产业共有品牌。
3.地理标志产品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2]
地理标志是产品的产地标志、质量标志、信誉标志,因此地理标志负载的产品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无尽的财富价值。
如金华火腿就是一个地理标志产品,这一金字招牌曾给很多火腿生产企业带来利益,也曾一度让使用它的人成为受害者,原因就是这些产品的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不够规范。
曾经有生产者在火腿生产中使用了禁用的农药,被央视曝光,严重损害了金华火腿这一集群品牌。
4.农产品生产选择盲目
部分农户在选择农产品时,没有从地方特性考虑,存在着盲目跟风现象。
如东阳南马地区,2010年较多农户跟风种植西瓜,西瓜上市后该地市场西瓜供大于求,而这些农户都是各自经营,竞争多,相互合作少,西瓜价格压得较低,影响了农户收入。
这种盲目跟风现象缺少政府的引导、市场预测,没有形成产业集群化,从而导致农户亏损。
二、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1.资源的制约。
金华市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农田生产力下降。
同时,随着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人数增加,土地荒置现象严重;此外,土地所有者多且拥有土地面积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田水利设施不够健全,水资源存在短缺且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洪涝干旱灾害影响严重。
2.技术制约。
技术创新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在农业产业集群过程中,主要的技术因素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和储运、加工、销售技术等。
金华市农产品深加工比例低,产品附加值少,农业产业链条短,多为初级农产品销售或粗加工销售。
很多农产品因市场供应量增加,价格下降,只能低价销售,或者任其烂在枝头,缺少农产品加工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
3.市场制约。
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不高,农户间合作程度较低,相互间存在竞争。
农产品销售以本地市场为主,主要通过金华粮食批发市场、磐安特产城等综合市场或专业市场,销售渠道窄。
产业集群需要发挥集群效用,扩大市场,打开销路。
三、适应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
1.特色品牌产品较多
金华市是浙江省的农业大市,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具有深厚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如“两头乌”、“金华火腿”、“兰溪杨梅”、“金华佛手”、“东阳香榧”、“义乌红糖”、“磐安香菇”等品牌。
这些品牌市场价值高、消费者认同度高,能给生产者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
各产业区可以利用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引导和开发该农产品的产业集群。
2.政府支持
近几年,政府重视农业建设,对农业进行一系列的政策扶植,农业主导产业产区相对集中,资源优势日渐明显,经济主体发展态势良好。
金华市政府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十五”期间,组建省市农业科技研发中心18家,建成了130多个种子种苗基地和一批示范园区,提高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力。
3.龙头企业示范作用
发动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到2009年底,全市共有253家市级龙头企业和81家市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些企业发挥了龙头作用和示范效应,不断增强辐射面和带动能力,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整体素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四、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建议
1.集中农村土地,实现农业产业集群
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大批量的生产。
目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土地过于分散,不利于产业集群的形成。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转包、出租、转让、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有助于农村土地的适当集中,实现区域土地整合、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荒置的问题。
2. 推进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推进农业产业集群的信息化效益显著,因此,政府应该大力提供公共信息服务。
并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产品供求信息、物流信息和车辆信息,提供物流货物库存、运输的全程服务。
当地政府要根据当地的情况给农户提供尽可能多的农业信息并指导其选择合适的农产品进行生产,尽量减少农户因为信息不对称而造成选择失误,影响收入的情况。
重视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
3.打造区域特色品牌
随着产业集群影响力的扩大,产品会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产生宣传效果,甚至能够吸引更多的供应商、经销商、投资者等。
区域品牌有利于打响产品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开拓市场。
由于农产品的区域品牌涉及到一个区域,牵连较多,单个企业作用小,所以地方政府要注重区域品牌的培养。
政府可向社会公众展示区域品牌,扩大其社会影响力,缩短市场接受、认同的过程。
同时,开展品牌促销,联合农业龙头企业通过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等各类活动,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进行宣传,增强品牌的知名度,树立集群特色品牌形象,突出区域特色农业优势,使农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在区域竞争中突出特色,建立农业产业集群主体对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信心。
四、金华市农业产业集群模式
根据金华市农业特点,本文提出了以下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政府。
1.依托特色产业和生产基地,打造龙头企业
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对于促进农业产业集群能起
积极作用。
作为龙头企业,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其制度、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上其他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建造产业集群科技创新链;遵循市场法则,与农户建立和谐、公平的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品牌意识,争创区域产业核心品牌,增强市场影响力。
2.发展农村合作社
在龙头企业的带领下,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户,创办生产、加工、营销等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产业集群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由合作社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络,把生产、加工、销售有效结合,农户不仅可以得到初级产品利润,还能分享加工销售利润,有效地增加收入。
农村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有利于实现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打响区域品牌。
3.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合作
保护农户利益,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
农民是弱势群体,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能有效调动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这是关系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要及时对农户进行培训,以适应科技、经济的发展;要培养农户的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和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品牌;强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双方互惠互利。
龙头企业可以通过让利、为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和科技服务等内容增加农户的信任,促进合作。
4.发挥政府作用
在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政府要科学制定农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根据国家政策及市场情况,结合地方特色,帮助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势农业生产项目。
其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和完善农田、水利、市场、仓储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及流通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向优势区域集中,并使不同区域的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三,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引导农户提高生产水平,实现标准化生产,并对农民及时进行培训。
该模式不仅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同时通过合作社方式加深了农户间的联系,加上政府的配合、支持,能有效促进集群整体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