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未成年人管理制度.doc
未成年保护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教育部门有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指导精神和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 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具体负责以下事项:(1)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2)组织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活动;(3)受理、调查、处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案件;(4)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防范教育;(5)定期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保护措施1. 生理、心理健康保护:(1)学校为全体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设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2)定期开展学生体检,关注学生生长发育状况;(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4)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 教育教学保护:(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保证学生接受良好教育;(2)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4)开展安全防范教育,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3. 生活保障:(1)学校食堂提供营养均衡的饭菜,确保学生饮食安全;(2)关注学生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活困难;(3)加强宿舍管理,确保学生住宿安全;(4)建立健全家校联系制度,加强家校沟通。
4. 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1)制定校园欺凌防治工作制度,明确校园欺凌的界定、预防和处置措施;(2)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4)建立健全校园欺凌举报、调查、处理机制。
四、责任追究1. 学校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负有主体责任,如因工作不力导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成员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负有直接责任,如因失职、渎职导致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侵害,将依法追究其责任。
酒店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一、制度背景为保障未成年人在酒店住宿的安全和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酒店行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制度目的1. 加强酒店对未成年人入住的管理,确保未成年人住宿安全;2. 增强酒店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提高服务质量;3. 落实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住宿环境。
三、制度内容1. 未成年人入住登记(1)酒店前台在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时,必须要求其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并做好登记。
(2)未成年人入住时,需填写《未成年人入住登记表》,详细记录入住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信息、联系方式等。
2. 未成年人入住安全保障(1)酒店应设立专门区域供未成年人住宿,确保其住宿安全。
(2)酒店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未成年人入住期间的安全巡逻和隐患排查。
(3)酒店应加强客房、公共区域等的安全管理,防止未成年人发生意外事故。
3. 未成年人入住教育引导(1)酒店应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入住教育,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酒店工作人员应主动向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引导其遵守酒店规章制度。
4. 未成年人入住信息保密(1)酒店应严格保密未成年人入住信息,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2)酒店工作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他人透露未成年人入住信息。
5. 未成年人入住纠纷处理(1)酒店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入住纠纷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入住过程中出现的纠纷。
(2)酒店工作人员在处理纠纷时,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四、责任与监督1. 酒店法定代表人对本酒店的未成年人管理工作负总责。
2. 酒店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未成年人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3. 酒店应定期对未成年人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 酒店应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对未成年人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安全与行为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安全与行为管理制度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安全与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在各个方面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正确的引导,建立一套完善的未成年人安全与行为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一、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制度(一)家庭安全管理1、家长应确保家庭环境安全,消除潜在的危险因素,如锐利的边角、有毒物品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2、教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电器、燃气等设备,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3、安装防护窗、烟雾报警器等安全设施,以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学校安全管理1、学校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制度,加强校园巡逻和门禁管理,防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
2、定期对校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教学楼、体育器材、食堂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组织师生进行安全演练,如火灾逃生、地震避险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交通安全管理1、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过马路看红绿灯等。
2、未满 12 周岁的儿童禁止骑自行车上路,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骑电动车上路。
3、家长在接送孩子上下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孩子的交通安全。
(四)网络安全管理1、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避免沉迷网络游戏和不良信息。
2、安装网络过滤软件,限制未成年人访问不适宜的网站。
3、教导未成年人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
(五)食品安全管理1、学校食堂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规,确保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和加工过程的卫生。
2、家长要教育孩子选择正规的食品商家购买食品,不购买“三无”食品。
3、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校园周边食品摊点的监管,取缔无证经营的食品摊位。
二、未成年人行为管理制度(一)品德教育1、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友善、尊重他人等。
2、教育他们懂得感恩,学会关心他人,培养社会责任感。
(二)学习习惯培养1、帮助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等。
2、家长和学校要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校园内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制度
校园内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在校园内的合法权益,维护校园安全和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控结合。
学校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遭受侵害,确保教育教学环境的安全。
2. 全面保护,重点关注。
学校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全面保护,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
3.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学校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同时,应加强教育引导,培养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三、保护内容1. 生理健康保护。
学校应确保未成年人享有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提供安全的生活设施,预防意外伤害。
2. 心理健康保护。
学校应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
3. 个人信息保护。
学校未经监护人同意,不得收集、使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4. 教育权益保护。
学校应保障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人。
5. 校园欺凌防治。
学校应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保护受害者权益。
6. 性侵害预防。
学校应加强性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性侵害的意识。
四、保护措施1.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组织。
学校应成立未成年人保护组织,明确责任人和工作人员,负责校园内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 完善制度建设。
学校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制度,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3. 加强安全教育。
学校应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4. 落实监护责任。
学校应与监护人建立沟通机制,共同承担未成年人保护责任。
5. 加强教职工管理。
学校应对教职工进行准入审查,严禁有不良记录的人员从事未成年人教育服务工作。
6.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
学校应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发现和处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
五、法律责任1. 学校未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责任的,由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学校关爱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未成年学生。
第三条学校关爱未成年人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教育优先原则:将未成年人教育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 保护优先原则: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防止和减少未成年人受到伤害;3. 全员参与原则:全校教职工共同参与,形成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4. 家校共育原则: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学校成立关爱未成年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关爱未成年人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第五条爱心辅导员制度:每个班级设立一名爱心辅导员,负责班级内未成年学生的关爱工作。
第六条爱心辅导员职责:1. 负责了解班级内未成年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状况和生活情况;2. 关心关爱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3. 定期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未成年学生的成长;4.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未成年学生的课余生活;5. 协助学校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工作。
第三章教育与保护措施第七条教育措施:1.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其良好的道德品质;2.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3. 强化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4. 开展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能力。
第八条保护措施:1. 严格执行校园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校园安全;2. 建立健全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3. 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4. 加强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家校合作第九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
第十条定期开展家长培训,提高家长关爱未成年人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条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组织的关爱未成年人活动,共同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公司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公司未成年人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维护未成年员工的合法权益,切实保障其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未成年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公司特制定本《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二、未成年员工的定义未成年员工是指年龄在十六周岁(含十六周岁)以下的员工,包括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和其他未满十八周岁的员工。
三、招聘未成年员工1. 招聘未成年员工应当进行实名制登记,并出具《未成年人劳动合同》或者与其法定监护人签订相关协议。
2. 未成年员工的报名应当经本人及其法定监护人的同意。
未成年员工报名时应当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并提交其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明文件。
3. 未成年员工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实合法可用工。
四、未成年员工的权利和义务1. 未成年员工享有与其他员工相同的劳动权益,包括工资报酬、社会保险等。
2. 未成年员工有权拒绝从事危害身心健康的工作。
3. 未成年员工有义务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得损坏公司利益。
4. 未成年员工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得接受非法用工。
五、未成年员工的工作时间和休息1. 未成年员工每天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四十小时。
对于在校学生,工作时间不得影响正常学习。
2. 未成年员工在工作中应当休息不少于半小时。
3. 未成年员工每月有法定的休息日,公司应当合法安排休息日。
六、未成年员工的学习保障1. 公司应当为在校学生员工提供必要的学习保障,不得干扰其正常学习。
2. 公司应当尊重学生员工的学业,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学习和工作的平衡。
3. 学生员工在暑假等法定假期可以接受工作,公司应当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机会。
七、未成年员工的保护1. 公司应当为未成年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其安全工作。
2. 公司应当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未成年员工,确保其身心健康。
3. 公司应当加强对未成年员工的管理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八、违规处理对于未成年员工的违规行为,公司应当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及时通知其法定监护人。
公司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未成年人管理,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维护公司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未成年人员工。
第三条公司未成年人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保护优先原则:确保未成年人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二)教育引导原则:对未成年人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三)平等对待原则:对未成年人员工与成年人员工一视同仁,保障其合法权益;(四)关爱帮助原则:关心未成年人员工的生活和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二章未成年人招聘与录用第四条公司招聘未成年人员工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五条招聘未成年人员工,需经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
第六条招聘未成年人员工,应优先考虑具有相关技能和经验的人员,同时注重其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
第七条招聘未成年人员工,应与其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未成年人工作与休息第八条未成年人员工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0小时。
第九条公司应安排未成年人员工参加必要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工作能力。
第十条公司应确保未成年人员工享有国家法定节假日、年休假等休息时间。
第十一条公司应安排未成年人员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健康。
第四章未成年人劳动保护与福利第十二条公司为未成年人员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手套等。
第十三条公司应保障未成年人员工的工资待遇,不得拖欠或克扣工资。
第十四条公司为未成年人员工购买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第十五条公司为未成年人员工提供住宿、餐饮等福利待遇。
第五章未成年人教育与培训第十六条公司应定期对未成年人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
第十七条公司鼓励未成年人员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鉴定,提高其职业资格。
学校未成年人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保障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合法权益,确保其身心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领导1. 学校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辅导员等人员为成员,负责学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年级、班级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小组,由年级组长、班主任、辅导员担任负责人,负责本年级、班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工作职责1. 教育教学部门: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教学的监管,确保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符合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注重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品质、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德育部门: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法律意识。
3. 班主任:负责班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4. 辅导员: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工作,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活动。
5. 后勤部门:保障学校设施设备安全,定期检查校园及周边环境,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四、工作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提高全体师生的法律意识。
2. 完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3. 加强家校合作。
定期召开家长会,加强家校沟通,共同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4. 强化安全教育。
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欺凌等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5. 关爱特殊群体。
对留守儿童、孤残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实施结对帮扶,提供关爱和帮助。
6. 严格管理学生。
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防止未成年人犯罪。
五、监督与考核1. 学校定期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
社区未成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加强社区未成年人的安全管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内所有未成年人,包括但不限于居住、就读、活动的未成年人。
三、管理目标1. 提高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
3. 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社区环境。
四、管理职责1. 社区居委会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工作。
2. 社区警务室负责未成年人安全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协助社区居委会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3. 学校、幼儿园负责对在校学生、幼儿进行安全教育,配合社区开展相关活动。
4. 家庭监护人负责对未成年人进行日常安全教育和监管,确保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
五、安全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1)社区居委会定期组织安全知识讲座,邀请专业人士讲解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知识。
(2)学校、幼儿园将安全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3)家庭监护人应关注未成年人的安全知识学习,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
2. 安全巡查(1)社区警务室定期对社区内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2)社区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对社区内的公共场所进行巡查,确保未成年人活动安全。
(3)家庭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监管,避免未成年人进入危险区域。
3. 安全防范(1)社区内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未成年人注意安全。
(2)加强对社区内的易燃易爆物品、危险物品的管理,防止未成年人接触。
(3)家庭监护人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管,避免未成年人接触毒品、烟草等有害物品。
4. 应急处理(1)社区警务室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应对。
(2)学校、幼儿园制定应急预案,组织师生进行应急演练。
(3)家庭监护人应掌握基本的应急处理知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妥善处理。
六、奖励与处罚1. 对在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未成年人保护学校规章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校全体未成年人学生。
第三条学校应尊重、关心、教育、保护未成年人,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第二章教育与保护第四条学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五条学校应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六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第七条学校应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八条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第九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第十条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第三章生活管理第十一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安全、卫生、舒适的住宿环境。
第十二条学校应加强食堂管理,确保学生饮食安全、营养、卫生。
第十三条学校应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校园整洁。
第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学生请假制度,学生请假需经班主任批准。
第十五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确保学生按时到校、按时上课。
第四章校园安全第十六条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防范措施。
第十七条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学校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第十九条学校应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确保校园周边安全。
第五章违纪处理第二十条学生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一)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触犯刑律的;(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打架斗殴、侮辱他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四)损坏学校公共财产、设施设备的;(五)有其他严重违纪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学生受到处分的,由学校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程序予以处理。
公司未成年人保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与未成年人相关的业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网络游戏、移动应用、电商平台等。
三、管理目标1. 严格实名认证,防止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2. 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预防沉迷;3. 限制未成年人充值金额,避免过度消费;4. 加强内容审查,确保未成年人接触的内容健康、适宜;5. 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及时处理相关投诉和纠纷。
四、管理措施1. 实名认证(1)要求所有用户进行实名认证,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2)接入国家实名认证系统,确保认证信息的真实性;(3)对未成年人用户,限制其使用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可匿名认证方式。
2. 游戏时间限制(1)未成年用户每日游戏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2)未成年用户工作日期间不得进入游戏;(3)未成年用户每日可游戏时间为周五至周日及节假日,每日20:00-21:00。
3. 充值金额限制(1)未满8周岁用户禁止游戏付费;(2)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3)16周岁以上未满18周岁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4. 内容审查(1)对游戏、应用等涉及未成年人内容的进行严格审查;(2)禁止发布暴力、色情、赌博等不良信息;(3)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敏感内容进行屏蔽或限制访问。
5. 投诉与纠纷处理(1)设立未成年人保护投诉渠道,及时处理相关投诉;(2)对违反未成年人保护规定的用户进行警告、限制或封禁;(3)建立完善退款流程,及时解决未成年人误充值等问题。
五、责任与监督1.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负总责;2. 人力资源部负责员工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未成年人保护制度;3. 客服部门负责投诉处理,及时响应用户诉求;4. 法务部门负责制度修订、法律咨询等工作。
未成年人管理制度
未成年人管理制度一、未成年人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1、保护优先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是未成年人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任何管理措施和政策都应当以未成年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通过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多种形式,培养未成年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尽快健康成长。
2、全面发展原则未成年人管理制度应当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包括身体、智力、道德、心理等方面。
政府、学校、社会等各方应当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提供扶持和帮助,使未成年人在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3、家庭优先原则家庭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最主要的社会化环境,是未成年人管理的重要基础。
因此,未成年人管理制度应当充分尊重家庭的权益和利益,加强家庭教育的功能和作用,鼓励家长参与未成年人的成长教育工作。
4、社会共同责任原则未成年人管理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部门和机构都应当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的管理工作。
各方应当加强协作和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二、未成年人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1、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制度政府应当通过法律、法规等形式,对未成年人的权益和利益进行保障。
包括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方面进行规定和保护。
除此之外,政府还应当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机制,建立相应的投诉渠道和信访机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2、未成年人成长引导机制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未成年人成长引导机制,包括加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网络教育等方面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促进未成年人合理成长,增强其自我保护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机制,包括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加强家庭教育、加强学校教育、加强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努力,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同时,对已经犯罪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帮助和改造,防止其再次犯罪,重新回归社会。
未成年管理制度
未成年管理制度
未成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监护职责: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对未成年人承担监护职责,包括照顾、保护、教育等各个方面。
2. 教育制度:学校应当保障未成年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力,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同时,学校还应当加强管理,防止校园暴力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3. 劳动保护制度: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除外。
用人单位招用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
4. 网络保护制度: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可能对其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服务。
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应当得到重视和加强。
5. 司法保护制度: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和矫治工作应当得到高度重视。
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 卫生保健制度: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备校医和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定期开展学生健康检查、预防接种等工作。
以上是未成年管理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未成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安全责任1. 学校成立未成年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校未成年人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各部门负责人为部门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未成年人的安全工作负总责。
3. 教师作为未成年人的直接管理者,对所任班级学生的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4. 家长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
三、安全管理措施1. 交通安全管理(1)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2)确保学生乘坐校车安全,定期检查校车安全设施。
(3)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上、下学期间的交通安全。
2. 食品安全管理(1)加强食堂卫生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2)加强对学生的饮食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定期检查学生宿舍、教室等场所的食品储存设施,确保食品安全。
3. 住宿安全管理(1)加强学生宿舍安全管理,确保学生住宿安全。
(2)定期检查宿舍设施,及时维修安全隐患。
(3)加强对学生的住宿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4. 校园安全管理(1)加强校园巡逻,确保校园安全。
(2)定期检查校园设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维护校园周边治安秩序。
5. 活动安全管理(1)加强活动前的安全检查,确保活动安全。
(2)制定活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四、安全教育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2. 针对性地开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溺水、防诈骗等安全教育。
3.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处置能力。
五、监督检查1. 学校定期对各部门、各班级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学校未成年人保护法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学生健康成长,特制定本制度。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强化学校保护责任,构建和谐校园,为未成年学生提供安全、健康、文明、有序的成长环境。
三、保护原则1.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开除、变相开除未成年学生。
4. 关注家庭困难、身心有障碍的学生,提供关爱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5. 加强与政府、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沟通与合作,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合力。
四、具体措施1. 学校应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监督检查。
2. 学校应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3. 学校应定期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4. 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
5. 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学生行为规范,培养未成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6. 学校应保障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对尚未完成义务教育的辍学学生进行登记并劝返复学。
7. 学校应关心、爱护未成年学生,不得因家庭、身体、心理、学习能力等情况歧视学生。
8. 学校应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留守未成年学生、困境未成年学生的信息档案,开展关爱帮扶工作。
9. 学校应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与其年龄相适应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10. 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事件,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五、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及相关法律法规,造成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学校和个人,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社区未成年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社区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社区所有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
三、管理目标1. 提高社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2. 加强社区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3. 净化社区环境,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4. 建立健全社区未成年人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社区和谐稳定。
四、管理措施1. 安全教育(1)社区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讲座,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学校、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3)社区设立安全知识宣传栏,普及安全知识,提高社区整体安全意识。
2. 监护责任(1)监护人应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关爱;(2)监护人应关注未成年人的行为动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3)监护人应积极配合社区、学校开展未成年人安全教育工作。
3. 社区环境治理(1)加强社区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犯罪行为;(2)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消除安全隐患;(3)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4.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1)社区、学校、家庭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使其了解法律法规,自觉遵守;(2)社区设立未成年人心理咨询室,为有心理困扰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3)社区、学校、家庭应共同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5. 应急处理(1)社区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置;(2)社区设立应急救援小组,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社区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居民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责任追究1. 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导致未成年人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监护人的法律责任;2. 社区、学校、家庭未按照本制度规定履行安全责任,导致未成年人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社区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保障社区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维护社区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提高社区未成年人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2. 预防未成年人意外事故发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3. 加强社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4. 建立健全社区未成年人安全保护机制,为未成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三、管理职责1. 社区居委会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2. 社区警务室负责社区未成年人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协助居委会开展相关工作。
3. 社区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负责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4. 社区居民、家长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社区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制度1. 安全教育(1)社区警务室、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普及安全知识。
(2)社区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广泛宣传安全知识。
2. 安全排查(1)社区居委会定期组织对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场所、设施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社区警务室加强对社区重点区域、时段的巡逻,确保社区安全。
3.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1)社区警务室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2)社区居委会、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导致的犯罪。
4. 事故处理(1)发生未成年人安全事故时,社区居委会、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2)事故发生后,社区警务室及时介入调查,查明事故原因,依法处理。
5. 家长责任(1)家长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教育,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提高安全意识。
(2)家长应积极配合社区、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开展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五、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社区居委会所有。
未成年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安全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未成年人,包括员工子女、实习生、参观学习人员等。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二章安全责任第四条单位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未成年人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未成年人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六条安全管理部门负责未成年人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事故处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未成年人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三章安全管理措施第八条安全教育1. 定期组织未成年人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用电安全、防溺水、防欺凌、防拐骗等。
2. 通过讲座、宣传栏、网络等形式,普及安全知识,提高未成年人的安全意识。
第九条安全设施1. 单位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材、安全通道、警示标志等。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条安全巡查1. 定期进行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2.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第十一条交通安全1. 对未成年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
2. 严禁未成年人驾驶机动车辆,严禁未成年人乘坐无证、无牌、超载的车辆。
第十二条消防安全1.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未成年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2. 严禁未成年人玩火、放鞭炮等危险行为。
第十三条用电安全1. 对未成年人进行用电安全教育,使其了解用电安全常识。
2. 严禁未成年人私自拉接电源线、触摸高压电线等。
第十四条防溺水1.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防溺水教育,提高其自救和互救能力。
2. 严禁未成年人到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游泳、嬉戏。
第十五条防欺凌1. 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未成人管理制度
未成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管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第三条未成人管理制度的宗旨是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健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培养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第四条未成人管理工作坚持依法管理、综合治理、全社会动员、多部门参与、多渠道保护的原则。
第二章未成人的保护第五条国家和社会应当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学校、家庭、社会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发展条件,健康的生活环境,尽早发现问题干预,防止不良影响,定期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第七条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打击未成年人犯罪,关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提供援助和帮助。
第八条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第九条各级政府、社会组织、社会各界和家庭应当携手共同为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作出努力。
第三章未成人的管理第十条学校、社会机构、家庭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管理,提高未成年人的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十一条未成年人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社会机构、家庭的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纪律规定。
第十二条对于有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应当及时采取必要的教育、纠正和惩罚措施。
第十三条学校、社会机构、家庭不得采取体罚、虐待、侮辱或者其他不当处理方式对待未成年人。
第十四条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应当建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和评估。
第十五条学校、社会机构、家庭应当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长。
第四章未成人的权益保障第十六条未成年人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享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
第十七条未成年人享有健康的成长环境,不受虐待、歧视和侮辱。
未满十八管理制度
未满十八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未满十八人员的管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未满十八岁的人员,包括尚未到达法定年龄的少年、儿童以及其他未成年人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未成年人的行为,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同时防范未成年人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危害。
第二章未成年人的权利第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剥夺未成年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必须尊重和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未成年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应当在家庭和社会中获得良好的教育条件。
第六条未成年人有参加和享受文化、体育和娱乐活动的权利,应当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发展需要,享受相应的活动。
第七条未成年人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应当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第三章未成年人的义务第八条未成年人应当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侵犯他人的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第九条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家庭和社会的规章制度,做到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公共事务。
第十条未成年人应当学会自我保护,不参与违法和不良行为,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第十一条未成年人应当主动参与劳动和社会实践,培养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
第四章未成年人的监护与教育第十二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履行监护职责,保障未成年人的生活和成长,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承担监护责任。
第十三条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关心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环境,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教育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引导,传播健康向上的信息,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净化社会风气,为未成年人的良好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章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第十五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害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不得参与对未成年人的暴力、虐待、性侵等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对未成年人管理制度1
XXX社区对未成年人活动场所开放制度
一、免费开放时间为:8:30—16:00。
二、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勇敢自信、自强自立,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服务。
三、讲文明礼貌,互敬互让,不在场内争执、吵闹。
四、注意公共卫生,不在场内吐痰、大、小便和丢杂物,爱护公共设施。
五、凡参加活动者需在规定的开放时间内按规定、有
组织的进行活动。
六、自行车不准带入场内,不参加活动者不得入场。
七、入场者必须服从工作人员管理,自觉遵守一切规
章制度。
八、服从管理人员管理,不强行使用场地。
九、不准爬越栏杆或强行冲入,按时进场和出场。
XXX社区居委会
XXX社区多功能电子阅览室管理制度
一、免费开放时间:早8:30—11:30,午14:30—16:30
二、进入机房的居民未经允许不准乱动室内任何设备;
三、保持机房安静、整洁,机房内不准大声喧哗,
四、不能把零食等带入机房内吃,不准乱扔纸屑,不准在桌、
椅上乱涂乱画,不准玩游戏,不准设置密码以及删除硬盘中的文件;
五、每次上机如实填写上机登记表;
六、遇计算机和其它设备发生故障损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向管理员报告,听候管理员安排,并把情况填写在上机登记表,爱护计算机及其他设备,不准拆卸计算机及调换计算机硬件设备;
七、上机结束后按操作顺序关机,并将桌椅、键盘等复位;
做好机位周围的清洁工作。
八、凡损坏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应照价赔偿,凡违反上机
守则的要罚款处理,情节严重的将给予处分。
XXX社区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