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读后感
赵小林
生物系 2010级
近一两年来,蚁族是一个相当热门的词语。针对这一现象,社会上对其形成原因说法众多。本文主要是,对这一现象中的一些特殊之处,提出笔者的观点。主要包括对蚁族为何多为穷二代的现象作出分析,还有蚁族是否由于教育失败而导致出现作出判断,以及笔者提出蚁族的被过分关注的观点,这三方面。
他和他,都来自内蒙古的小山村;他,来自山西最贫困的吕梁地区。
他们忘不了山村的泥土路,夜幕下的油灯,父母的殷殷嘱托,做学校领头羊享受的特权。
曾经的同学,现在有很多都有了小孩。他们却仍然独身在北京奋斗,在狭小的租来的房间里,没有知心的爱人。冬天,忍受缺斤少两的暖气;夏天,则被蚊虫的叮咬与热风轮番轰炸。
即便这样,他们还希望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干净舒适的房子,有体面的工作,开自己的公司不再为老板打工。但是现实离梦想,不只是一步之遥。
他们是谁?他们就是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一种新群体--蚁族。"蚁族",并不是生物学中的一种昆虫种族名词,而是"80后"一个鲜为人知的庞大大学毕业生群体--"蚁族",是对"大学毕业生低收入群聚居集体"的典型的一种概括。他们被人们称为继农民、农民工、下岗工人之后出现在中国的又一大群体。之所以把这个群体形象地称为"蚁族",是因为该群体和蚂蚁有诸多类似的特点:他们高智、他们弱小、他们群居。他们接受了高等教育,他们从事临时性工作甚至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他们平均月收入低于2000元,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等高校云集的大中城市的城乡接合部聚居,他们年龄集中在22-29岁,他们大部分大学毕业3年,他们的居住环境通常是面积狭小、租金低廉、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的出租屋。他们在全国可能超过100万。"蚁族"这个名词由北京大学博士后、青年学者廉思主编的《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一书而来。本书被北京市委提交中央后,即刻受到了中央对这类群体的高度重视。在此,笔者就这一热点社会现象,谈谈个人看法。
蚁族为何多为穷二代
中国传统社会2000年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有一个比较通畅的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流动机制,即自隋唐开创的科举制。每年,数以万计的莘莘学子通过这条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科举制给所有读书人以通过科考而非钱财、出身、关系、背景改变自己命运(学而优则仕)的通道。但当今时代,在这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苦读"的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和贫苦人家孩子的缘分。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这种情况在"蚁族"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根据一些调查显示,,"蚁族"中50%以上来自农村,20%来自县级市。也就是说,七成以上的"蚁族"来自农村和县城,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蚁族"不足7%。他们是典型的"贫二代",很多家庭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3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蚁族"成员来说,他们从小被灌输的是好好学习,将来考取大学,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十年寒窗考上大学后,他们仍然为了今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而努力学习。他们期待能有一个向上走的青春,一个比父母现状好的未来。但毕业后,他们往往才发现事实总是残酷的:就业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微薄的工资,生活的艰难。近几年,我国大学招生不断扩大,使得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早已达到饱和状态,供大于求。 根据社会学家芒福德的观点,
大城市就像是一个磁体,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人才和各种资源汇集到一起,特别是大城市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也在不断增强。因此普遍大学生择业偏好于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从而导致了经济发达地区劳动力市场过剩,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再者,与那些居住城市的大学生相比,他们不仅背负着自己整个家族的荣耀,还多了租住房子的压力。而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有很多潜规则。出生于农村的人,没有任何背景后台,他们依靠不了父母的某些关系,他们只能凭着赤手空拳从零开始,坚信着"努力会改变人生"。在起点上,穷二代就落后了,因此他们大部分就变成了蚁族。本来社会竞争就相当激烈,再加上一些人
关系操作,工作机会更是难以获得。或许,国家要是在社会关系方面做点调整,要是在大学招生扩招时不那么盲目,是否蚁族会获得更多的公平呢?
蚁族是教育失败的产物?
在全世界看来,中国的教育无疑存在诸多弊端。但是,是否说我们将美国的教育体制完全照搬过来,教育就成功了吗?照这种说法,鸟儿会飞是因为有翅膀,那么人类只要插上翅膀 那就可以像鸟儿一样飞翔咯?显然这是不行的,中国有自己的国情,现在的教育已是目前最合适的体制,尽管还有待提高。至于蚁族是否是教育失败的产物,先姑且承认中国的教育是失败的,承认蚁族是教育失败的产
物。那么,反过来也就是说不是蚁族的大学毕业生
,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成功的。纵观社会,排除掉一些大学生凭借关系获得了工作,还是存在很多人,是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我的高中同学的父母就是一个例子:她的爸爸毕业于一个普通的大学,妈妈亦是。家里在县城,却白手起家,辛苦之后终于将公司步入正轨。由此看来,教育并非是导致蚁族产生的主要原因。以前,在分配工作的年代,学生们学的东西无关紧要,只要考试过关就行。但是,随着高校市场化改制以后,学生们要学的东西首先要适应市场的要求。对多数大学生来讲,那些学科理论都是虚的,好像学了没什么用处
。但空中楼阁是没法建立的,楼只能一层层修上去。而世界的发展又是迅猛的,知识更新换代可能只在眨眼之间,按照中国目前的状况,大学生学得东西都是陈旧的。从这方面考量,教育对蚁族的形成还是有一定催化作用的。
也曾有蚁族说:我们并不是失败,我们只是还未成功而已。从这看,这个命题是个不折不扣的否命题。也许,世界上本就不存在失败,因为无论过程怎样艰难,最后总是会成功的。
是否过分关注蚁族
"如果在城市化变革中,'蚁族'现象只是短时间的、局部的,就不值得大惊小怪。"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导葛剑雄认为。其实,所谓的"蚁族"中间,有些人有能力租房,只是为了省钱,有些人是为了买房,有些人的确是钱很少,这些都要区分对待。另外,学历也是个问题,即便是名牌大学,培养出来的也不一定都是高材生;还要区分这些低收入的毕业生"到底是学非所用,还是就业就职能力差。也就是说,谈起蚁族,人们大多联想到在北京租床位,工资微薄,每天夙兴夜寐,吃了上顿没下顿等可怜的情景。说起来,大家赋予了蚁族一个负面的情感色彩。
鲁迅曾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笔者认为,蚁族这一现象与此类似。其实,对于刚刚才从学校毕业的人来说,自己一没经验二没背景(此处排除那些有后台的毕业生),要说公司待遇有多好多好,这不太现实。毕竟公司是盈利机构,不是慈善机构,它之所以愿意招收没经验的人,那是为了公司培养后备人才。既然他要培养你,这已经是一种变相的报酬,那就自然不可能在钱的方面再给你更多。除了那些富二代,几乎所有的成功人士都有类似蚁族的一段生活。就拿马云来说,马云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业,之后任教于杭州电子工学院。1999年,他正式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网站,开
拓电子商务应用。计算一下,马云也是在大约35岁时,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他也是在毕业后11年后,成为了成功人士。
因此,蚁族也许只是人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的一个必经的路程,蚁族也只是千千万万个奋斗的人中的一小部分。仅仅是因为,他们多了大学生这一头衔,所以人们就固执的认为,都是大学生了,怎么会从事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和餐饮服务等低层次,临时性工作,怎么着都应该坐着办公室,当个小白领啊。这根本就是一个巨大的误区,首先将工作分为三六九等就是不应该的,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有谁规定大学生就不能卖猪肉啊。那要是,有朝一日,所有人的都成了大学生,而没人卖猪肉,请问大家吃什么?
蚁族也是一群奋斗着的人,社会过多的关注也许也是一种负担。试问,有谁不想出人头地?过多的对其关注,也是在变相的将他们心中的伤痛大白于天下。是否可以多给他们一些鼓励,一些温情呢?
本文最后以一段歌词结束:"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 ,小小的天 有大大的梦想,重重的壳包裹着轻轻的仰望......"这唱出了蚁族们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梦想。
参考文献:廉思,《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
网页:中国经济网,《大学生蚁族们的青春何处安放》
中新网,《蚁族是个伪概念》
郑州日报,《蚁族与向下的青春》
大洋网,《蚁族生存现状调查:多为穷二代有家难回》
重庆日报,《重庆蚁族纷纷晒经历 网友称扩招是蚁族重要成因》
中国新闻网,《"蚁族"一词的诞生:源于好奇的专项社会调查》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
均来自个人收藏,觉得不错,上传到文库,与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