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

合集下载

《2024年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范文

《2024年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范文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篇一一、引言西安,古称长安,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代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深刻的演变。

本文旨在探讨1840年至1949年期间,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特点及其背后的动因。

二、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初步形成(1840-1900)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门户,西安作为内陆城市,也开始逐渐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这一时期,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初步形成,以城墙内外的城市布局为主。

城墙内为传统的居住区,以商业和手工业为主;城墙外则开始出现近代工业和商业区,但整体上仍以传统农业区为主。

三、城市空间结构的现代化转型(1900-1937)自20世纪初起,西安城市开始迎来现代化的转型。

随着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西方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理念的传入,西安的城市空间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1. 交通网络的建设与拓展:西安的交通网络开始从传统的道路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变。

铁路、公路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也改变了城市的交通格局。

2. 城市功能的多样化:随着近代工业和商业的兴起,西安的城市功能开始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商业和手工业区外,出现了新的工业区和商业街区。

3. 建筑风格的变革:随着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西安的建筑风格也开始发生变化。

新的建筑风格和建筑材料开始在城市中广泛应用。

四、抗战时期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特殊形态(1937-1949)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战争的影响,西安城市的空间结构呈现出特殊的形态。

由于战争的需要,一些军事设施和难民安置区在城市中迅速建立起来。

同时,由于战争的破坏,一些传统的建筑和区域也遭受了严重的损失。

五、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特点与动因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具有以下特点:1. 渐进性:演变过程是逐步的、渐进的,没有明显的突变点。

2. 多元性:受到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

中国70 年之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70 年之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70 年之社会结构变迁作者:陈沫来源:《海外文摘·学术版》 2019年第21期陈沫(包头市委党校,内蒙古包头 014000)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中国70年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党和政府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社会结构调整。

本文首先分析7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各项内容,随后比较了社会结构变动与经济结构变动的契合程度,最后总结中国70年社会结构调整的经验并提出有待加强的重点领域。

关键词:社会结构;新中国;政策调整中图分类号:D4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19)21-0000-00经过七十年国家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快社会结构调整,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1 70年来中国社会结构深刻变动1.1 基础结构:人口结构人口结构是社会结构的基础结构。

1949-2017年,中国人口出生率从36.00‰下降到12.43‰,死亡率从20.00‰下降到7.11‰,人口自然增长率则从16.00‰下降到5.32‰。

人口结构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呈现出现代化国家的人口特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1982年约67.8岁,2017年为76.7岁;人口素质显著提高,6岁以上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1982年为5.2年,2017年为9.3年,受大专以上教育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0.6%提高到2017年的15.5%。

尽管最近几年每年出生的人口规模在逐渐收缩,但劳动就业人口相对规模在扩大,就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49年的32.6%扩大到2017年的64.9%。

70年来人口结构本身不仅发生了深刻变化,而且也成为其他结构性变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

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叶浩;濮励杰;张鹏【摘要】采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数据,运用最近邻与空间自相关分析,定量分析了1985-2010年中国城市体系的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规律.结果表明:在1985-2010年间,中国城市的整体分布主要呈集聚型,其集聚程度有着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规模的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类型存在很大差异.集聚强度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大而降低,表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互斥作用不断加强.超大型、特大型城市由均匀分布转变为随机分布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总体水平的提高,城市发展对自然条件的依赖相对降低.从局部区域上城市的空间集聚或空间关联性质来看,其集聚特征的反差十分鲜明.东部地带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都较为发达,形成了高水平均衡模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分布表现出较为强烈的空间极化特征.【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3(032)002【总页数】5页(P41-45)【关键词】城市体系;空间分布;最近邻分析;局部Moran's I;中国【作者】叶浩;濮励杰;张鹏【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320;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学院,南京210093;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00 引言城市体系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种规模、各种类型城市的分布结构的有机整体,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体系的演变不仅为城市地理学家所关注,也日益引起经济学家的兴趣[1-2]。

城市体系研究是城市地理、城市规划及相关研究的传统课题,分析城市体系变化的特征及其趋向对于准确地预测城市人口规模以及合理地确定城市体系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很多知名学者依据城市人口规模、GDP及建成区面积等指标对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进行了研究[3-5]。

具体到城市空间分布的形态与模式研究中,主要从城镇分布密度、平均最邻近距离、空间分布类型和空间分布重心等方面进行城镇体系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6-7]。

管治、自治、共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

管治、自治、共治: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结构转型

经济体制 的调整 以及 国家与社会 关系的变迁 , 城
市 社 区 治 理 结 构 也 发 生 了社 区 体 制 重 构 和 社 区
来, 市场经济 的发展带来 经济成 分 的多元化 , 冲 击 了单一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 也冲击 了依附于这 体制 上的单位制 社会结构 。单位 制之外 的社

社 区治理结构 的转型。从 1 9 9 0年代 以来, 我国城市社 区治理结构先后 发生了两次明显的调整 , 即行政 主导下的社区重构 , 实现街居 管治体制向社 区体 制的转 变; 由社 区体制走向社区 自治体制。随着社 区 再 利益 多元化和 矛盾凸显化 , 区日益成为各类矛盾 的集散 地, 而要求社 区治理结构进行第三 次转型 , 社 从
即 由社 区 自治转 向社 区共 治。 为 了达 成 社 区 的 和谐 与稳 定 , 当充分 发 挥 党和 政府 、 委 会 、 委 会及 应 居 业
社 区居 民等多方力量 , 同参与城市社 区的治理。 共 【 词】 关键 城市社 区; 区自治; 社 结构转型 【 中图分类号】 9 28 C 1.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0 —4 9 2 1 )30 2 -5 0 84 7 (0 2 0 —0 70
迅速膨 胀 。 而 , 然 以居 委 会 为 主 体 的城 市 基 层 治
接 受 街 道党 工 委 的工 作 领 导 , 当 社 区组 织 的 领 担 导 核 心 功 能 ,统 筹 协 调 执 政 党 在 社 区 的各 项 工
作 。 是 建 立 专 业 化 的 社 区工 作 者 队伍 , 高 社 二 提 区工 作 者 的 政 治 素 质 、 化 程 度 、 作 能 力 和 热 文 工 情 。 多地 方 通 过 公 开 招 聘 、 了 2 0 许 到 02年 前 后 , 这 一 过 程 大 体 上 业 已完 成 。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路径——基于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路径——基于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和路径——基于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袁超君;乔艺波【期刊名称】《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年(卷),期】2024(40)1【摘要】基于2001—2019年LandScan全球人口地理栅格数据库,采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识别城市市域和主城区,综合考虑次中心人口、面积、距主中心的距离以及城市的尺度效应,从市域和主城区两个层面探讨中国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集聚程度与多中心程度的演化特征。

结果表明:2001—2019年中国城市空间结构总体呈现市域、主城区及主城区中心之间三重集聚而市域中心之间分散的演化特征,但不同规模城市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演化趋势,大部分人口在100万以内的规模较小城市仍处于市域、主城区和主城区中心人口三重集聚阶段,而人口在100万以上的规模较大城市已出现人口空间分布分散化趋势;研究期内中国约2/3城市表现为从较低集聚程度或多中心程度向较高集聚程度和多中心程度演化,尤其是人口规模发生显著跃迁的城市具有强烈的该类型演化倾向;在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应尊重不同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与分散规律,规模较小城市资源配置应更集中高效,而规模较大城市应考虑多中心化的资源配置模式。

【总页数】9页(P64-72)【作者】袁超君;乔艺波【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13【相关文献】1.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空间分异特征及优化路径分析--基于287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2.经济集聚、空间结构与城市创新——基于23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3.中国城市转型升级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基于中国大陆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4.中国城市创新基础设施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2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5.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能耗绩效——基于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演变

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点与其演变


(三)城市特色结构 城市特色结构理论关心和试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是:在一个城市系统中,城市特色之间到底是一 个什么样的存在关系?相同或不相同的城市特色 能否共同存在?如何共同存在?共同存在的依据 是什么?共同存在的属性和类型有哪些? 研究城市特色结构理论(以下简称“结构理 论”)是通过寻找一个城市系统中城市特色共同 存在(以下简称“特色共存”)的规律,以建立 指导城市特色创新的系统优化理论。 从概念上讲,城市特色结构是指在一定时空 范围(一定时间段及一定地域或等级的城市系统) 内,能使多种城市特色共同存在的一种相互依托 和制约且相对稳定的不同城市特色类型的构成关 系和方式。也可简单表述为:城市特色结构是在 一定时空范围内不同城市特色能够共同存在的关 系和方式。

LOGO
Add your company slogan

[
结构一方面是受城市内部自然环境的约束, 另方面也受到历史发展、文化宗教和城市规划 的影响。 城市结构是特定社会的各种经济、文化因 素作用在城市地域上的空间反映,是城市地理 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 中国的城市结构是希望要有规划,有利生产, 方便生活的。中国城市结构可分为工业区、居住 区、商业区、行政区、文化区、旅游区和绿化区。 结构要素中首重工业区、住宅区和商业区, 认为工业是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内 部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居住区是人民生活生息 所在和社会活动的地方。商业区则是各种经济活 动中枢。


(四)城市形态的演变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不同的经济结 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20世纪90年 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 城市快速扩展的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迅速而剧 烈,既有外部轮廓的扩展,又有内部水平结构的 调整和垂直结构的优化,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 特征,对此我们应作相应的总结。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布与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布与演变特征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分布与演变特征□黄妍妮□高波□魏守华(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双重集聚外部性驱动下我国城市群的经济空间结构演变与政策引导”(71473115)引言“十一五”以来,我国就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区域发展重心在不断转移调整,过去传统的“东中西部”条状区域发展思路已经改变,以城市群为单位的“块状”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建设城市群,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优化城市体系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越来越成为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点,中共“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2]。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是城市群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那么,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的城市体系结构是否合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什么样的特征和规律,是本文要考察的重点。

关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研究,现有文献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从形态学的范式研究城市群的空间形态[3];二是从动态的研究角度,即从网络密度、专项功能、综合功能等不同角度测度城市群的功能结构[4];三是利用静态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研究城市群空间格局的变化[5],通过计算帕累托指数[6]、mono 指数[7]、首位度[8]、集聚—碎化指数[9]、城市—区域均匀度[10]、城市—区域经济集聚力[9]等指标研究城市群空间结构发展的趋势,采用空间趋势面方法比较城市群的经济空间宏观形态特征[11]。

前两类方法由于存在对商务流和信息流获取的困难以及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的问题,现有文献多采用静态数据进行研究分析。

目前对我国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测度的文献不多,并且大多数文献都仅针对某一城市群或特定地区城市群进行分析,缺乏对更大范围的城市群进行测度和更加详尽细致地比较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城市空间结构一直以各种形式发生着演变。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交往等各种活动,其空间结构的演变不仅反映着城市发展的历程,更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环境。

本文将从城市扩张、功能分布和人流动态三个方面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一、城市扩张的演变城市扩张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最基本表现形式之一。

在城市发展早期,城市扩张主要以向外延伸的方式进行。

这种扩张模式使得城市呈现放射状或环状的形态,如古代的罗马城和伦敦城。

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开始向垂直方向发展。

高楼大厦的出现和立体化城市规划的实施,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愈发复杂多样,如现代的纽约和上海。

而在当今时代,城市向各个方向不断扩张,形成了多个圈层结构。

城市核心区作为商业和行政中心,拥有密集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和文化名胜;城市边缘区则以住宅和产业园区为主,居住和工作条件相对较好;而中间地带则是过渡区域,既包括郊区住宅区和商务区,也有一些新兴产业聚集地。

这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城市空间结构既符合不同人群的需求,也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功能分布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还体现在城市功能分布的调整上。

在早期发展阶段,城市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往往集中在核心区。

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交通和通信的不便,使得人们更愿意将重要的社会活动集中在一处,便于管理和交流。

然而随着交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城市功能逐渐分散。

特定的产业集群出现在城市的不同地区,不再局限于核心区。

例如,伦敦金融城专注金融业务,柏林科技园区聚集科研和创业资源。

这种功能分布更加合理,使得城市的整体效益提高,并加强了城市间的合作和联动。

另外,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还呈现出功能多样性的特点。

城市不再仅仅是人们工作和居住的地方,还承担起休闲娱乐、教育培训和医疗保健等多种功能。

购物中心、公园和文化场所等社会设施组成了城市的生活圈,使得城市成为一个宜居的空间。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

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特征总结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对应不同的城市形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迅速转型、城市快速扩展的时期,城市形态的演变迅速而剧烈,既有外部轮廓的扩展,又有内部水平结构的调整和垂直结构的优化,复杂多样,呈现出新的特征,对此我们应作相应的总结。

一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90年代以来,城市内部水平结构的演变有着复杂的特征:大城市出现多中心结构;商业块状集聚,新的商务区逐步形成;居住由同质到分异,分散到集聚;工业优先增长,并向工业区和开发区集聚。

1 多中心结构趋势明显,专业中心逐步形成90年代以来,我国大城市为适应功能日趋复杂的发展需要,避免人口和设施过度密集,疏解城市中心的压力,城市中心出现等级的分化,形成中心、副中心的中心体系。

城市中心的功能也开始分化,趋于多样化和专业化,出现若干专业职能的城市中心,如城市文化中心、城市体育中心、城市博览中心、城市会展中心等,城市中心等级与功能的分化促进了多中心城市的形成。

上海传统的中心位于浦西南京路、外滩附近,90年代以来城市逐渐出现多中心结构,浦东已经成为上海的商务中心。

浦西除了南京路、外滩以外,又形成了江湾、花木、徐家汇、真如四个副中心,上海城区已形成“多中心,开敞式”的城市结构。

广州随着城市的东扩,形成“北京路—上下九路”、“环市东路”和“天河”多中心结构,从功能内涵来看,“北京路—上下九路”分区以中心商业职能为主,“环市东”与“天河”分区以中心商务职能为主(图1)。

2 商业块状集聚,新商务区逐步形成(1)商业街坊式发展,出现新商业空间。

随着城市的主导功能由生产型逐渐向生产消费服务型转变,商业区已经从批发零售散乱布局向功能更加清晰、辐射范围与服务覆盖作用更加突出的商业中心发展。

在空间布局方面,商业也摆脱了传统布局分散、沿街布置等传统商业特点,转而以集中而独立的商业用地形式存在,由线状向块状形态转化,如苏州观前街、大连青蛙桥、北京王府井等。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摘要:随着城市社会结构转变,城市的空间布局发生变化,产生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城市空间形态。

反之,城市布局又反映出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是社会结构在空间上的具体体现。

本文纵观沈阳城市建设历史,探索城市空间形态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及相互关系。

关键词:城市空间形态社会空间结构沈阳市1.1古代沈阳城市空间形态与社会空间结构1.1.1古代沈阳的城市空间形态古代沈阳城市大致经历了诞生期、发育期、成熟期和蜕变期,从原始居民点衍生,经历军事哨所(燕斥候所)、军事要塞(汉代侯城)、军事私城(辽沈州),发展到交通枢纽(金沈州)、东北重镇(元沈阳路、明中卫城),至一国之都(清盛京),清政权迁都北京后作为“龙兴之地”蜕变为清陪都。

总结古代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过程,大致经过了如下几个阶段:城市形制经历“口”字形土城——“田”字形方城——“九宫格”棋盘式——内方城、外圆郭,双重城邑体系;城市交通网络经历了“十”字形街——“井”字形街——蛛网形道路网。

1.1.2古代沈阳的社会空间结构在此阶段,沈阳的社会空间与居住空间出现了一定的等级分化。

皇宫居于内城正中,下设的六部两院等官府衙署布局于皇宫前的街坊,沿街而建。

皇宫后面为繁华的街市。

王公贵族居住于内城的东西及北侧,环绕皇宫,呈现簇拥拱卫之势。

宫殿群左右间隔一段距离建太庙和社稷坛,但后被拆除。

城市建设基本体现“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传统建城理念。

内城与外城之间所住则多为从事农耕的平民百姓。

但在努尔哈赤与皇太极统治时期,沈阳的社会空间和居住空间并没有出现隔离。

主要原因是此时对外矛盾远大于内部矛盾,统治者的关注点与主要力量集中于对外防御,城市建设侧面反映了这一特殊的社会背景,甚至呈现出城市空间与宫殿空间叠合的独特建设形制:努尔哈赤建东路殿宇群时甚至未设围墙(现有红墙为后期加建),且“宫殿分离”,所住王宫建于城中北门附近,登殿朝政需穿越城市。

此时皇宫与城市可谓完全交融。

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布局研究

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布局研究

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与布局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发展成为了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城市作为生产、交通和文化中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布局也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

1.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内部不同空间形态的总体组成。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动力包括城市聚集经济、人口增长、土地短缺等因素。

在城市发展初期,商业、行政、文化、娱乐等主要场所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地带,形成了“空心化”空间结构。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城市规模扩大,各种功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城市逐渐发展出“辐射化”空间结构,各个环状路周边的城区逐渐发展,城市核心区的辐射力量逐渐增大。

同时,城市还发展出“多中心化”空间结构,新的中心区和次中心区的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

2.城市布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的布局是指城市内不同功能和用途的场所分布相对位置的总体排列方式。

城市的布局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的布局可以通过增加城市内部的交通网络、优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分布、规范土地利用等手段来进行调控。

以北京市为例,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的城市布局经历了多次演变。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市采用了“多中心、集中化”的城市布局,总体呈现出城中有城、城市和郊区共构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市的城市布局逐渐呈现出向四周扩展、多中心发展的特点。

到2004年,北京实行了“城市副中心”建设计划,逐步形成了“二环一核、三环两心多组团”的城市布局。

3.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发展趋势未来城市发展中,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将面临新的变革和调整。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开展和城市发展形势的趋势化、现代化,未来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布局将向着“多中心化、人性化、可持续化”的发展方向逐渐演变。

“多中心化”是未来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发展的必然趋势。

未来城市的多中心化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资源分散利用,而且还能改善城市的交通状况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进入二十世纪,城市化成为全世界的一种最为普遍的社会变迁态势。

“20世纪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最大的变化是全球大量的人口出生和这些人口的居住状况。

1950年以来,全球人口高速增长,从25亿增加到60亿,60%的增长人口都来到了城市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

50年中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6倍。

”①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是发达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的话,那么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晚期则是发展中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是发达国家完成城市化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的世纪。

“世界正处于高速的…最大城市化‟中,欧洲和北美、南美洲已经基本完成城市化。

因此今后大部分人口增长都将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吸收,到2030年新增人口将增加一倍。

”②那么,在世界城市化坐标中,中国的城市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全面的、综合的变迁过程,自然引起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态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和研究,由此也出现了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和界定,乃至迄今为止还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没有获得最大多数人认可的界定。

在人口学看来,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在一个社会中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

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比重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看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非农活动比重加大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

地理学把城市化看作是人类居住形式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时代,城市成了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农村居住点向城市居住点转变。

人类学趋向于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从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向以城市生活方式为主的转变过程。

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看作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以乡村为主向以城市为主的变化过程。

试论当代城市社区转型的结构性特征

试论当代城市社区转型的结构性特征
Friad 首 次使 用 了 “ 区 ” 对 应 德 文 为 G . ednn ) 社 ( e m ish f 一词 , 拓 了社会学 社 区研究 的新 河 。 e ca ) n t 开 按 照滕 尼斯 的 观 点 , 社 区是 古 老 的 ……所 有 亲 “ 密的 、 私人 的和排他 性 的生活 , ……可 以被 理解为 社 区 中的生 活 ” 即社 区是 在 情感 、 恋 、 , 依 内心 倾 向等 自然 情感一 致 的基 础上 形 成 的、 系密 切 的 联
“ 公社 与社会 ” “ 同体与 社会” “ 同体与联合 、共 、共
收 稿 日期 :0 8—1 20 0—1 2 基 金 项 目: 京 大 学“ 8 南 9 5工 程 ” 目 项
作者简介: 雨(9 8 , 博士生, 何 17 一) 男, 主要从事城市社会学研 究。
第 7卷第 4期 20 0 8年 l 2月
江 西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u a o in x r utrlU ies y or l f agi n J Agi l a nv ri c u t
Vo . No 4 1 7, . Leabharlann De .,0 c 2 08
体 ” 。而最先将 英文 C m ui 为 “ 区” 等 o m nt y译 社 的 则是 费孝 通先生 … 。
社 区与社会 的二 分法是社会共 同体 由前 现代
念 以及彼此 间 的交往 与互动等等都 是构成社 区的 基本 要素 。作 为 人类 存 在与 发展 的空间 载体 , 社
区是 城市居 民安生 遂所 的空 间场域 。但是 , 由于 中国深刻 的经济社会 体制转 型以及城市化 与城市
文章编号 : 7 — 5320 )4 08 0 1 1 62 (080 — 02— 6 4

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社会学角度看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由于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增加,使得城市化面临着很多问题。

如何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中国城市化与城市问题,了解城市化背后的社会变革和社会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是我们所需要的。

一、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城市化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转向了现代化的城市文明生活方式。

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变革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空间上的变化,二是社会结构的升级。

空间变化:城市化让人们离开了农村的小村庄,来到一个茫茫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

城市里不仅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还拥有各种各样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等等。

这些设施满足了人们的文化、教育和娱乐需求。

同时,城市化也使得人们之间的距离拉近,形成了一个更加密集的社会空间。

社会结构升级: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数量的增加,更是社会结构的升级。

在农村时代,社会结构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农民们按照家庭共同生产、分配和消费;而在城市里,人们不再只是家庭成员,开始以职业、职位和地位作为社会身份的代表。

城市化让不同的社会群体在城市空间上相聚,产生了一种社会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也引起了许多社会问题。

二、城市化面临的社会问题城市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带来了方便和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

房地产问题:在城市里,房地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房地产泡沫和高房价已经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高房价使得城市居民的生活成本大幅上升,特别是青年群体和贫困群体,艰难地承受着房屋租金与购买费用。

教育公平问题:城市里的好学校总是名校,只有少数学生有机会进入。

相反,一些普通学校只能收到父母经济条件较差的孩子,导致城市教育的不平等性。

户籍制度问题:城市居民的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得贫富差距加剧,让许多来自农村的工人和农民享受不到城市提供的公共服务,也无法享受相应的福利待遇。

三、解决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城市化的社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解决,以消除不平等和改善城市生活质量。

现代化约束下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城市现代转型的空间社会学视角

现代化约束下中国城市空间重构的内在逻辑——理解中国城市现代转型的空间社会学视角

作者: 叶涯剑[1]
作者机构: [1]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出版物刊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90-99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2期
主题词: 现代化;城市化;中国城市;城市空间
摘要:近六十年来中国城市的演变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互为表里,因此,现代化始终是城市变迁的基本约束条件。

由于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时所处的情境和采取的战略有其历史独特性,这使中国城市在空间结构与配置上都呈现出与现代化理论关于城市化的相关解释极不一致的面貌。

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城市成为中国社会实现现代转型的重要工具,而城市的这种工具性角色在21世纪并未减弱,并继续影响中国社会迈入后工业时代。

新时期中国城市的空间重构与转型发展——以南京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为例

新时期中国城市的空间重构与转型发展——以南京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为例
s c pa e.
展理念 建构新的城市空间结构 与形 态。
KEYW O RDS:s a i l h r c e i tc n t p ta c a a t rs i s i he
n w e i d;s a i lr sr c u i g a d ta s t n e p ro p ta e tu t r n n r n ii ; o
设 达到 “ 生态 、文化 和谐 量质并进 彰显 特色 、提升文化成为新 的城市发展 目标 。本文通 过 南京南部新城整体城市设计在 南京城市 发展 中 从宏观 与微观所起 到的重要作 用,来探讨新时 期 城市空 间发展结构重组 的可能性 .它需要我们 面
对 以往 发 展 所 形 成 的现 实 问题 ,建 立 新 的城 市 发
T OUT W OW N OF N HE S H NE T ANJ NG I


DUAN i Jn
【 要 】 基 于 当代 中 国城 镇 发展 转 型 的趋 势 , 本 摘

向。在城 市空间的结构 、形 态和 环境 方面己经形
成 了 许 多 问题 。城 市 发 展 方 式 面 临转 型 ,那 么城
城 市繁荣 的同时 .问题 也 曰显突出。空间发展 无
序 资源枯竭 、环境恶化 、贫富差距 增大 城 市
用?
【 关键词】新时期 特 色;空间重构 与转型 ;整体
城 市 设 计
ABS TRAC Ba e nt e t n i o a e e o m e t s d o a st n l v l p n h r i d te d o i a S t wn , h s p p r a a y e h r n f Ch n ’ o s t i a e n l z s t e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不再是单一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的简单组合,而是逐渐发展成为多功能、多层次的空间系统。

本文将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角度,探讨工业化进程中城市空间形态发生的变化。

1. 工业化前的城市在工业化之前,城市空间主要由市中心、市场、住宅区和农村等组成。

这些区域的空间结构主要是基于社区和行业的组织方式,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十分依赖当地社区和行业。

尤其在中国古代,城市的空间结构更是体现了特殊的文化传统。

城市中心往往是皇宫城墙、庙宇或者高耸的塔楼,市场和居民区则分别依据商业和个人生活的需要发展,住宅区和工业区则是分层次、分区域的。

城市中心的文化和行业引导了城市发展方向,市民的居住和生活也围绕着城市中心进行。

这一城市空间结构在中国大陆的许多古城中仍然留存。

2. 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空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城市的空间结构极大地发生了变化。

在工业化初期,城市空间主要是由工业区组成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化中心逐渐向城市外围和近郊地区扩散,城市的空间结构也逐渐从以商业和居住为主导的传统结构,转变为以工业和商业为主导的新结构。

在这一时期,工业区和居住区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工业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

例如,1990年代美国的零售企业沃尔玛开始在城市中心周围的郊区开设大型购物中心,在这些购物中心的周围民居和小店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整个区域逐渐形成了以商业为主的新型城市中心。

与传统城市空间不同的是,这些新兴商业区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城市的中心,而是城市近郊或较为偏僻的区域。

3. 工业化后的城市空间进入21世纪,城市空间结构进一步发生了重大变化。

城市的空间面貌越来越多样化,多功能、多元化的空间系统逐渐成为城市空间的主导。

例如,在1980年代开始兴起的香港中环金融中心,集中了大量银行、证券交易所和商业中心,逐渐成为香港金融的核心。

《2024年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范文

《2024年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范文

《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篇一一、引言西安,古称长安,自古以来便是中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自近代以来,特别是自1840年以来的近百年间,随着国家内外环境的剧烈变化,西安城市空间结构也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本文旨在梳理和探讨这一时期内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和原因,以揭示其内在规律及影响因子。

二、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的西安城市空间结构1. 旧城中心区域自清朝晚期至民国初期,西安的旧城中心区域一直以城墙为界,以宫殿、庙宇、商业街区为主。

城市发展相对稳定,但受到传统建筑和空间的限制。

2. 城市扩展与新区域崛起随着洋务运动、近代工业的发展和商贸的兴起,城市逐渐开始从中心向郊区扩散。

同时,部分新的居住区和工业区也开始在新开辟的区域中出现。

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推动力1. 经济因素贸易繁荣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尤其是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外国资本的进入,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和新的功能区的形成。

2. 政治因素政治局势的变动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辛亥革命后,政府对城市规划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都为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提供了政策支持。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的变迁也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

如新式学堂的建立、传统庙宇的改造等,都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革和空间再造。

四、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1. 旧城中心的重新定义与扩张在经历一系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西安的旧城中心从单一的结构开始转型,并逐步扩展为更为复杂的网络体系。

新的建筑和设施的出现使中心区变得更加多元化。

2. 新功能区的崛起与空间重构新的工业区、居住区以及商业区的崛起和重构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显著特征。

这些新功能区的出现不仅改变了城市的整体布局,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

五、影响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因素分析1. 外部因素: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外来资本的流入等都对西安的城市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 内部因素:如政府政策的调整、经济结构的转变等也是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关键因素。

转型期我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治理

转型期我国大城市社会空间治理
而对城 市社会 空间综合 治理与调控 的研 究明显 不足 。应该认 识到 。 消除城 市社会 空 间分异与 过度极化 , 促进社会 各阶层 利益协调 发展 , 城 市社 会空 间进 行有效 治理 、 社会 空间结 构进 对 对 行调整 与功能 优化 是我 国构建和谐城 市 、 社会空 间可持续 发展亟待 解决 的现 实问题 。 促进
中 图分 类 号 :F 9 22 文 章 标 识 码 : A
1 研 究 背 景
2 0世纪 6 年 代 以来 . 0 随着 西方发达 国家 经济生 产方 式的 “ 福特 主义 ”P s fri 转 后 ( ot ods - m)
向 ,后 工业 化”ps id si1时代 已经来临 , 球化 、 息化 、 识经济深 刻影响 着社会发 展 “ (ot n uta) - r 全 信 知 与社 会结构 的变迁 。 城市作为社会 经济转型突 出的地域 , 不断加 剧的社会空 间分异构成了 西方

要 : 国经 济 社 会 的 快速 转 型 深 刻 影 响 并 不 断 重 构 着大 城 市社 会 空 间 , 此 过 程 中 , 住空 间 中 在 居
分 异 、 市空 间剥 夺 、 势 群 体 边 缘 化 、 区社 会 空 间 “ 碎 化 ” “ 中 村 ” 构 成 大 城 市 社 会 空 间 城 弱 郊 破 、城 等 的典 型 问题 特 征 。 于 问题 导 向与 实 践 需 求 , 单 位 大 院 转 型 、 区 混 合 开 发 、 缘 区 治 理 、 基 从 住 边 旧城 更 新 与城 中村 改 造 、 及 政 府 与规 划 的调 控 等 角 度 , 出 了 治 理 我 国 大城 市社 会 空 间 的对 策 要 点 。 以 提 关键 词 : 型 期 ; 市社 会 空 间 ; 理 转 城 治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浅析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发展演进中城市空间的变化与发展

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思考——浅析20世纪80年代后城市发展演进中城市空间的变化与发展
性 的现代城 市规 划转变为注重社会文化考 虑的 “ 后现代城市 规 划” , 人本主义成为后现代城市规划思想 的核心 。 后 现代城市规 划的视角 和重心开 始 向社会 、 文化 、 环境 、 生 态等各个方面 , 对城市规划进行新 的解析和研究。这一时期的城 市规划 开始 对社 会公 正问题 、社会多元性 以及 人性化 的城市 进 行设计 , 给予更多 的重视 。在后 现代 的城市规划 中 , 所推崇 的城 市空 间结构 是以软环境为主导的模糊空 间的规划理念 。这一 规 划理念 中倡 导城市空间具有历史 的特定性 和人 的主观性 ,因而
外往往是形成一个“ 大都市 区联盟” 。 经济 的发展带 动了城市 的发 展和演进 ,并对城市空 间结构
也是一种无 限与不定 的理想模式 。后现代 主义 赞赏用理性 的隐
喻 手法来 进行城市空间组织 , 既增加 了运动感 和深度 , 又加 强了
城 市 的想 象 力 。
同时 , 在 2 O世 纪 8 0年代后 , 中国城市规 划进人 大普及 、 大 发展 的重要时期 。 1 9 8 0年 以后我国的城 市化进程有 了很大发展 , 如 城市数量 由 1 9 7 9年 的 2 1 6个 , 镇2 8 0 0个 , 到 1 9 9 0年增加 到 4 6 7个 , 镇 1 2 0 0 0 个 。同期 , 1 0 0万以上人 口特大城市 由 1 3 个 增 加到 3 3个。 到了2 1 世纪 , 我们 国家 的城市化水平也从 1 3 . 6 5 %上 升到 2 8 . 8 5 %, 城 市也 已 8 0 0多个 。 在这 近 2 0年中 , 城市用地形态 发 生很 大变化 , 呈 同心 圆式 自发 向外 摊大饼发展 的占多数 , 例 如
系列城市化 的问题 , 给我国 的城市规划 , 特别是对空 间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1990年代后半期以来,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加剧,社会阶层化的空间化进程加速,城市空间急剧分化。

社会矛盾也常常会体现为空间资源分配或争夺的矛盾。

社会群体的差别正越来越体现在其所聚居的社会空间差别,无论是就物质空间、文化格局还是行为模式来看,差别、分异、破碎化的新格局正在产生。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分异和碎化趋向表明中国城市社会正由“差序格局”转向“团体格局”,进而表现为一种混合性的“属地格局”:这一格局兼具“差序格局”和“团体格局”二者特点。

我们认为,“属地格局”是当代“中国式城市社会空间”的核心,这一新格局的出现预示了中国城市所面临的千年之变。

随着资本主义及其一体化市场的全球性扩张,生产关系的矛盾也越来越由生产空间(单位、厂房、公司)转向社会空间(社区、楼盘、街道)(Logan and Morotch,1987),也就是说,社会群体的差别正越来越体现在其所聚居的社会空间差别,无论是就物质空间、文化格局还是行为模式而言,均是如此。

“空间”作为一个概念,在西方文明中经历了从绝对空间,到功能空间,再到社会空间的认识演变①[列斐伏尔(Lefebvre)将对空间的认识归为四种“假设”,2008]城市社会空间这一概念,指的即是城市在社会与经济方面呈现的空间状态或特征;社会空间是空间的实际范围与人们领悟的空间范围的复合体,由主观部分和客观部分组成。

一旦空间与人类生产、生活相结合,便从此具有社会性②,社会空间应运而生,空间变成社会关系的现实化和物化(商品)。

"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我们得以安置个体与事物的虚空(void)之中,而是生活在一组关系之中”空间变成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场所。

通过研究中国城市空间的方式研究它的社会、历史演进,研究空间的特性就等于研究社会关系,空间的矛盾与社会关系的矛盾相辅相成。

列斐伏尔展示的空间生产出的欧洲社会历史历程如下:①绝对空间:自然。

②神圣空间:埃及式的神庙与暴君统治的国家。

②历史性空间:希腊式城邦,罗马帝国。

④抽象空间: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空间。

⑤矛盾性空间: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与地方化对立的空间。

@差异性空间:重估差异与生活经验的未来空间(Lefebvre,1991)首先,空间作为一个整体,进入了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模式:它被用来生产剩余价值。

土地、阳光、空气都被纳人生产力与产物之中。

其次,城市结构因其沟通和交换的多重网络(如公路、铁:路),成为生产工具的一部分。

同时城市及其各种设施(如港口、火车站)亦是资本的一部分。

于是,资本主义的空间不只是生产资料(如厂房、土地),还是消费对象(如海滨度假区、迪斯尼乐园),也是政治工具(如规划手段、警察管制空间),并且被用来巩固生产力与财产之间的关系(如豪华社区对富人及其财产的庇护),同时还可以充当上层建筑的一种形式空间被同时列为生产力、生产资料、生产的社会关系的一部分,尤其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的一部分。

由于每一种社会状态的存活都依赖于对空间的占有和不断再生产,以得到与自己相适适应的空间,于是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由空间中事物的生产,全面转向空间本身的生产,即从涉及商品生产投资的“资本第一循环”转向对土地、道路、建筑物投入的“资本第二循环”,以确保自己的持续存在。

通过道路桥梁建设等长期投资项目,将部分资本在一个较长时段内(取决于其经济和物理寿命),以某种物理形式完全固定在国土之中或者国土之上,或者通过国家投入社会支出(如公共教育或医疗保险体系)使得资本在地理上被固定下来。

如此便通过构建固定社会地域结构,推迟了资本价值在未来重新进人流通领域的时间,将资本积累的时间障碍转变为空间障碍的过程。

而在《资本的城市化》中,空间/领土与资本(主义)的逻辑交织在一起:资本需要流动——这是资本的本性;资本又需要固定——这是资本主义得以继续的方式。

这个资本主义“内部运作’的逻辑被哈维表述为一个专业术语:空间修复。

中国吸纳巨额外资使其自身拥有了临时性的“时空修复”能力,因而缓解了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过度积累的问题,同时也促成了中国内部市场经济的飞速成长。

中国是否仅仅成为资本主义国家释放过剩资本和进行剥削积累的一个区域性空间?还是借助资本,中国真正成长起来,并且改变了在它漫长文明历史中从来不曾改变的一些东西?大卫·哈维著名的时间压缩概念:当今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均被压缩,以至于距离开始变得不那么重要。

世界各地的差异正在不断被抹平,而地理也正变得不再重要。

没有各类空间设施的地理存在,就不会有今日信息传播的“扁平化”;而经济社会活动的跨边界运作与全球化,则恰恰凸显出特定功能(如命令、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集聚的重要性;也正因如此,新的“权利的空间几何学”(power geometry)已经出现,地理资源的空间分布不是更平等了,而恰恰是更为不平等了。

弗里德曼和萨森认为社会极化将带来空间极化,城市居住空间随之变得“分化”、“碎化”(Sassen,2001)。

空间资源分配的不平等正在加剧,这一进程与由宏观到微观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城市管治的重构以及种族和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交织在一起。

新格局的出现,中国的部分发达地区获得了全面经济转型的“触媒”,所谓世界工厂体制得以产生。

特别的,这一体制以空间特别是“边界化”(territoriza-tion)的城市空间为载体(Hsing,2010),通过共生的三个维度的推动力,成功实现了渐进式的转型与升级,一种“中国式城市社会空间”正在出现,其动力机制可以表述为:以内生力为核心、以外向型生产为先导、以激励机制为基础。

在社会主义计划体制下,中国的城市不是资本积累的实体,只是国有企业的集群。

此时的主要资本累积方式是国家主导的工业化,而资本积累的最核心的单元则是单位,单位是居民生活的全部。

城市作为一个新兴市场,使中国政府将城市化视为经济崛起的重要渠道,城市的特殊性被用作资本累积的手段,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媒介。

李志刚等(2008)对广州小北路非洲黑人聚居区进行社会空间分析,发现这一新社会空间的形成体现为“主动聚居”与“被动隔离”并存,指出其出现是“自下而上”跨国经济联系的结果;以“城中村”为对象的研究很多,但多以人口、土地、规划管理为切入点,而以社会空间视角对其进行考察、探讨其社会空间机制与微观效能的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深度的理论探索。

空间生产体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再生产,同时空间可以影响和重塑这一再生产进程。

针对城市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现象,西方城市理论界的社会福利学派、马克思学派和韦伯学派,分别对传统的城市结构理论提出了挑战。

戴维·史密斯除在社会区分析中所采用的人口与住房指标外,率先建立了一系列社会指标,开展了对人们生活质量的空间分析。

马克思主义学派认为社会冲突是城市研究的重点,哈维认为,现有的城市空间结构,包括城市的交通体系、工业区划、公共设施和住宅的分布,会阻碍社会再分配的目标实现,使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更加严重,使收入与财富的分配在空间上进一步极化。

韦伯学派反对马克思学派将资源的不公平完全归结为社会结构,相比之下,韦伯学派更强调社会结构内个人的理性行为。

借用了韦伯的理论,帕尔(R.E.Pahl)提出了城市管理学说,他在研究中发现,城市空间是重要的社会资源,居于高尚住宅区的中上层人士享有较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基础设施,他们得到的社区资源远比居于贫民窟的低下层市民为多。

我们可以发现前工业化城市的一些特征:城市内部出现明显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城市中心住着贵族精英,大部分职业不同且社会地位混合的阶层居住在城市外围,社会的最底层居住在城市边缘;家族集团式的工作组织严格限定了从居所到工作地之间的距离;社会秩序建立在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体系之上。

西方国家工业城市资本主义带来新阶级的出现,即工业资本家与产业工人,分别形成新的精英阶级与无产阶级。

城市中的权力与地位不再由传统价值标准所确定,而是由财富来确定。

城市内部开始出现功能分区,这是产业区位争夺的结果,最高地租的支付者获得最佳区位,封建时期的用地模式被摒弃。

工厂与商业用地相对固定,围绕着这些工厂和商业网点涌现出大范围的居住地,以容纳工厂工人和他们的家属。

新型城市结构开始日益分化,住宅与工作场所相分离,而居住区按不同区位的地租要求形成等级,社会地位为居所的区位所体现现代城市更为准确的术语应该为大都市带(megalolis),即多城市、多中心的城市地区,其特征为大片的低密度定居点和经济专业化的复杂网络模式。

郊区化的大规模进程代表了资本的“主要循环”(生产体系的投资)向“次要循环”(建成环境的各种消费资金)的转变。

后工业城市呈现以下特征:①从就业结构上看,去工业化与第三产业化同步进行;从生产方式上看,福特主义向弹性的后福特主义转变;②城市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③城市形态重构;④收人不均、社会隔离、城市空间私有化以及封闭社区的大量增加。

后工业城市的空间肌理呈现高度破碎化的特征,并不存在固定的空间模式。

后工业城市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应力撕裂成数个板块社会空间重构的动力机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空间分异重新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分化(division)、极化(polarization)、二元城市飞(dual city)、不均(inequality)、破碎化(侄gmentation)成为城市研究的主题,并与隔离(segregation)、集聚(concentration)、飞地(enclave)、隔陀(ghetto)等空间概念交叠使用,成为当今城市社会景观的真实写照。

马库斯等描绘全球化之下“分割的城市”(partitioned city)景观,指出市场、意识形态、文化等因素是这一景观产生的主要驱动力,政府政策在其中起到推波助澜或排难解纷的作用,主张以多种范式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后现代城市与空间碎化,城市性的社会结构正在转型。

社会破碎化、社会隔离及极化正在成为城市的特征,贫富分化越来越悬殊,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逐渐拉大。

人们由于共同的价值及认同形成小团体,分散在城市当中。

与西方城市相比,计划经济时期的社会主义城市普遍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社会主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普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后者尤其是重工业为国家经济计划所侧重,“先生产后生活”的理念为多数社会主义国家政府采纳,因此这些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多讲求节约与经济,力图通过较少的人口聚居以实现工业化(Szelenyi,1996)。

其次,比较西方城市,社会主义城市一般具有较少的基础设施投资和相对缓慢的人口增长,作为结果,东欧城市普遍具有较低的人口密度,以及较为单调的城市景观和城市生活,例如这些城市的街道名称多是重复性的,商店的名称一般只标注其功能而无个人标识(French and Hamilton,197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