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老师的专业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老师的专业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谦和礼让的品格感人至深,实在让愚钝学子感到惭愧与敬仰!

其实,我的问题集中一点就是象“拍案而起”、“捶胸顿足”、“咬牙切齿”等等这些成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也可以叫“语境义”吧?)有何不同?即我在上次提问中总结的三种情况(肯定不够准确,但目前我们只讨论这几种情况):

一、成语的运用有的也许的确没有动作,“动作只是表达情感的一种道具或手段而已”,“富有动感的词语可以为文章增色,这是这些成语之所以成为成语的根本原因,而现实中,描写鼠窜而并未抱头,称庆而不曾额手,叹息而未必扼腕之类的情态(这就符合了相关成语的使用语境)”;

二、有的成语在语境中动作和情绪有些是纠结在一起,不好分割的。语言永远追不上现实的鲜活。”;

三、有的成语在语境中与字面义相符的原原本本的动作。

说再简单一点就是有动作和没有动作,有动作是怎样的动作?老师也认为:成语的细微差别,就是指的词义的细微差别,而是否合适,则当然要到具体语境中去体验、鉴别,同时指出:看具体语境,有些有,有些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是要完整的语境。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在辨别成语意义时语义上还是有差别的,但这种差别在有限的条件(特指不完整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判断出来吗?有没有进行判断并详细解读出具体意义的方法和标准。关键是:需要判断吗?

但我每次问您类似的问题时,您的回答要么是“整体语境与成语含义是否相符”,要么是“整体上成语意义与语境的契合”,同时一再强调“成语本身是理解中使用的,不是要求一一对应的。”“成语只有在运用时才真正有意义。要点是“使用”“运用”而非辨析。重点只看运用是否妥当,重点不是看词义是否准确”“不是要求一一对应的”。

所以,针对以上问题,我提出三点不懂的地方,希望老师耐心查看并推敲一下。

1、对于这段话:成语有相对完整、相对稳定的意义,因此,必须从成语的完整、稳定意义上与语境是否契合上判定,而非从什么比喻、引申去判定。成语的意义是相对固定的,是整体意义。所以,对其理解,只能是在语境之中进行。成语是“语境义”。

以上意思是不是说成语的相对固定的、完整的整体意义就是《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上的成语解释?而它在语境中的“语境义”,尤其是这个成语运用在此处是否有其完全一致字面义的动作是很难辨别清楚的,就像“手舞足蹈”这个成语就是表示:形容心情高度兴奋、用动作来表达的状态,至于有没有这个动作不去追究,也无从知晓。但是一般肯定是有“高兴到极点的动作”的。这就跟乐不可支、欢天喜地、欢欣鼓舞等高兴的状态不同的成语区别开来,有时候可能是对实际表现出来的高兴的动作的一种夸张甚至想象,但是高兴的动作肯定还是有的,但不一定要手舞动、脚乱跳。(事实上词典上手舞足蹈

与这几个近义词的意思也有很大区别)。

故语境义有时就是整体义,整体义就是语境义。互相符合。(我们在运用“拍案而起”、“捶胸顿足”这些成语时只要有相似动作或情状就可以用这些成语,同时别人用了这些成语感觉有这个动作就有,没有就没有,语境不完整时凭个人理解。)

2、成语的“语境义”除了有无字面义动作的辨析更大程度的区别可能是有关成语在具体语境中表达的情感、情绪或意识层面的区别。就像这两句:

(1)、这个世界的得救,需要的也许不再是振臂高呼时的豪迈,而是一个外科大夫对待一颗跳动心脏时的纤细。(侧重强调其“豪迈”,突出其感召力)(2)、无论是男人振臂高呼还是女人唏嘘不已,新的婚姻司法解释已经给被房子挤压得变形的婚恋观,留下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侧重表达赞同、认可的情绪,不单纯是高兴欢乐)所表达的情感、情绪是不同的。

就像振臂高呼的意思:振臂高呼:举起手欢呼,形容非常高兴。以上各句中的振臂高呼的实际意思与它的本义“形容非常高兴”是有不同的。也就是成语临时义不同。

3、就是成语有无动作、而不是我上面两点提出的“有无字面义动作”的辨析。我说的“有无动作”是指成语运用在某一具体语境中动作是使用者主观想象出来的,而不是在现实情境中发生的。这时成语的语境义有没有不同。具体例子如下:

1、这个世界的得救,需要的也许不再是振臂高呼时的豪迈,而是一个外科大夫对待一颗跳动心脏时的纤细。(动作没有象第二句一样是现场发生的,是推测或想象出的)

2、荣耀王者驾驭青鳞木遁回指挥,振臂高呼:“大家快散开,千万别被天劫牵扯到!”。(有动作,有情绪)

3、无论是男人振臂高呼还是女人唏嘘不已,新的婚姻司法解释已经给被房子挤压得变形的婚恋观,留下了一个喘息的机会。(动作没有象第二句一样是现场发生的,是推测或想象出的)

这种情况很普遍,不知这种情况下成语的语境义有没有不同?就像这三句中的“拍案而起”语境义:

1、一些开发商听到某些"官话"后也拍案而起:"简直是指鹿为马,一派胡言"。(完全没有动作,只要情绪?)

2、渐渐的,黑人们学会了勇敢地拍案而起去反对这一残忍而不公的传统,正像他他们对待3K党的态度转变那样。(完全没有动作,只要情绪?)

3、以下是全文,真希望没看过的能看一遍全文,哪怕不能拍案而起,在将来也至少做一个洁身自好的人。(完全没有动作,只要情绪?)

当然“拍案而起”这个成语在上述三个句子中的语境义我理解起来:认为还是有相应的动作或动态(当然是否与字面义动作符合另当别论)反正我是不能接受,想象或推测的动作也是动作、也是为了表达情绪而与“情绪纠结在一起的”。(如果它们在句子中真的任何没有动作或动态的含义是可以用“义愤填膺”等成语代替的。)

理解当否?请老师指示。

以下几句的语境义理解对吗?总结一下:就像下面几句中的“拍案而起”一样,由于没有完整的语境,每个人的理解可能各不相同,所以没有必要作出非黑即白的定论,作出标准的千篇一律的解释。

1、一薰一莸,他拍案而起,拂袖而去。(有字面义动作、愤怒情绪)

2、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有愤怒的情绪,但愤怒的动作是没有的,想象的,动作是一种道具或手段,可以这样理解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