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隋唐五代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合集下载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诗坛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诗坛
二、文学主张《修竹篇序》
1、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文风的批判; 2、对“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的提倡; 3、提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诗美理想,将壮大的 情思与声律、文采结合,创造健康瑰丽的文学 。
三、诗歌创作:
代表作为《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的作品内容充实,摆脱浮靡甜熟的文风而代之以苍郁刚健。 风格近于阮籍,“尽削浮靡,一振古雅,词旨缨邃,音节豪宕”。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的先驱人物。
宾王坦易”。卢、骆擅长七言歌行,王、杨更工于五言律诗。“四 杰”对律诗的定型也做出重要贡献。
塞诗(骆宾王)、送别诗(王勃)、写景咏物诗、讽刺诗成就最高。
四杰的贡献
[1] 反对纤巧绮靡的“上官体”,提倡刚健骨气。
杨炯《王勃集序》
[2]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跌宕流畅,开启新的诗风。
卢照邻
骆宾王
《行路难》《长安古意》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张若虚、刘希夷的七 言歌行。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张若虚、刘希夷所创 造的诗歌意境对盛唐 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 响。
【参考书目】
1. 2. 3. 4. 5.
《王无功文集》韩理洲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年版 《王子安集注》(清)蒋翊编注 上海古籍出 版社1959年版 《卢照临集》 《杨炯集》 徐明霞点校 中华 书局 1980年版 《骆临海集笺注》 陈熙晋注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5年版 《陈子昂集》 徐鹏点校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 1960年版
《帝京篇》
[3]五律题材扩大,从宫廷移向江山塞漠,境界开阔。
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杨炯 《从军行》 骆宾王 《在狱咏蝉》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相信大家一定很清楚唐宋文学的重要性,作为我国古代文学最为辉煌的时期,唐宋文学呈现出了异彩纷呈的盛况。

因为内容很多,隋唐文学分两期划重点。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隋代文学不太重要,略读即可,南北合流的背景需要了解。

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创作理念需要重点了解,沈宋考过名词解释,需要背诵记忆。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大家初高中应该都背过,了解即可。

第二章盛唐诗人群体:非常重要。

特别需要注意山水田园派和边塞诗派的内容,全篇记忆背诵。

注意区别高适和岑参。

如果了解王维孟浩然的创作风格,那么常建、储光羲这些作家的风格也就很容易记住。

第三章李白:重要性不解释。

总结一下往年考题就知道李白有多重要,一定!全篇都要烂熟于心!
第四章杜甫:重要性不解释,和李白旗鼓相当。

全篇必须熟记。

特别要注意沉郁顿挫的理解。

第五章大历诗风: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士人心态和风格的变化。

记住大历十才子都有谁。

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士人:非常重要。

韩孟诗派是除了李杜之外另一大考点,尤其韩愈独特的诗歌创作风格,包括
不平则鸣和笔补造化,必须熟记,名词简答论述都有可能出的。

李贺、刘禹锡、柳宗元也非常重要,他们的创作风格都很有个性,不难记忆。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ppt课件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ppt课件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以蝉声起兴来逗起客思。
蝉:秋天的蝉,使人联想到悲痛、孤寂和受迫害。 <古诗十九首>:秋蝉鸣树间,<赠白马王彪>:寒蝉鸣我侧。
“偷春格 〞
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流水对。 “白头吟〞语涉双关:
一云人在狱而头白,极言烦虑之深重 ; 二喻无故被执政者丢弃。
明胡应麟<诗薮>说:“初唐无七言律,五律亦未 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代表作<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明胡应麟誉为 “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莺,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本人 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物与人相结合,并有了比较直接的关系。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蝉因秋露浓重而难以奋飞,秋风萧瑟又阻遏了蝉的鸣声。 诗人借蝉喻己,写含冤难辩的困难处境。 即物即人,物我相交融。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末句用问句的方式,即人即物,蝉与诗人又浑然一体了。
这首五言律诗咏物抒怀,经 过咏蝉,抒写了诗人无罪被诬, 身陷囹圄的忧郁、愤懑、哀怨之 情。诗中深蕴着诗人在坎坷人生 中领会到的生命的繁重感,困难 感,孤单感,以及洁身守志的情 怀。也表达了昭雪沉冤的愿望。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五 言至沈宋始可称律。〞
<新唐书·宋之问传>: “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 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 婉附,属对精细。及之问、 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 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 者宗之,号为沈宋。〞
沈佺期<独不见>为成熟的七 律;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2、上官体
(1)上官仪(约608~664),陕州(今河 南陕县)人,贞观初进士及第,仕太宗、 高宗两朝,官至三品西台侍郎。他跻身朝 官,出入宫廷,陪伴皇帝庆宴游赏、应诏 奉和,变为新贵,是受太宗、高宗优宠的 典型宫廷诗人。他的诗现存20首,内容局限 于宫廷生活,单调乏味。
(2)上官体:唐初宫体文学的代表。代表 人物是上官仪。他是当时最著名的宫廷诗 人,太宗、高宗时人。其诗以绮错婉媚为 特色当时许多人争相效仿,称为上官体。 现存诗歌二十首,多应诏、奉制之作,内 容单调,但他的贡献是,把六朝以来的对 仗技巧加以程式化,提出了六对、八对之 说,对律诗的发展和定型起了促进作用。
比较起来,倒是隋炀帝杨广本人的某些诗篇还有 些可观之处。如《无题》 :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宋人秦观把《无题》铺陈成词:“斜阳外,寒鸦 数点,流水绕孤村” 。
再如《春江花月夜》其一: 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第二节 初唐诗坛
初唐诗人面临的课题
诗人从北方的宫廷走向南荒的流放生活,心与境都起了重大 的变化, 表达出一种无可奈何的伤感心境,声律调谐流畅而 蕴含深厚,是早期七言律诗的成熟之作,被称为“初唐七律 的样板”。
宋之问《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但令有归日,不敢恨长沙。
注:轺(yao姚):只用一马驾辕的轻便马车。翥(zhu著):飞
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高宗朝进士, 一生仕途不顺,官位不高,身在宫廷时间较短, 应制奉和之作较少,写了一些不假雕饰、形象鲜 明而颇有生活实感的诗篇。擅长五律 ,现存43首 诗中五律多达28首。五言排律《和李大夫嗣真奉 使存抚河东》长达40韵,完全合粘,被许学夷称 为“律诗正宗”。《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为胡 应麟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内编》 卷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隋代文学、初唐诗坛概况。

重点:宫廷诗的发展与意义,“初唐四杰”及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创作。

难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隋代文学概貌(581---618) 1、特点:过渡性。

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

(似秦朝,“秦无文。

”)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最著名的诗人是薛道衡(播州)。

代表作有《人日思归》、《昔昔盐》。

《昔昔盐》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以环境的寂寞来写思妇的孤寂凄苦,流传广泛。

(唐刘�M《隋唐嘉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

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

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精读作品篇目: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阅读作品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无名氏《送别》第二节初唐诗坛魏征《隋书•文学传序》(P219)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并没有合而为一。

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的课题。

陆侃如、冯沅君认为:初唐诗坛的诗人至少在三百人。

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群:“王绩、陈子昂等――他们是反对齐、梁的风尚的”,“‘四杰’及沈�缙凇⑺沃�问等――他们是继承齐、梁而加以改造的”。

(《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39页)第三节宫廷诗苑(魏征、上官仪、杜审言及沈、宋)宫廷诗苑始终以其汇聚着大量高层人才,联系和沟通多种方面的创作而居于中心地位。

表现在:其一,宫廷诗人占绝对多数(约9/10)。

即使“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宫廷以外的诗人也曾在朝中做官。

其二,宫廷诗创作数量占优势。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文学作品融合
南北文学在风格、题材、表现手法等方面逐渐融合,形成了新的文 学特色。
南北文学合流的影响
丰富了文学风格
南北文学合流使得不同风格的文 学作品相互借鉴、融合,形成了 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格。
促进了文化交流
南北文学合流推动了不同地区之 间的文化交流,加强了民族文化 的认同感。
推动了文学创新
南北文学合流激发了文学家们的 创新精神,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 荣发展。
04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 的关系
南北文学合流对初唐诗坛的影响
丰富了诗歌题材和风格
南北文学合流使得初唐诗坛的题材和风格更加多样,融合了南方的清新自然和北方的豪放 雄浑,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促进了诗歌的创新与发展
南北文学合流激发了初唐诗人的创新精神,推动了诗歌形式的演变和内容的拓展,为唐代 诗歌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南北诗风的融合
北方的刚健与南方的柔美
南北诗风在初唐时期逐渐融合,北方诗歌的豪放、刚健与 南方诗歌的婉约、柔美相互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初唐诗歌 风格。
语言风格的交融
南北作家的语言风格在初唐时期也相互影响,北方作家开 始尝试南方诗歌的细腻描绘,而南方作家则吸收北方诗歌 的雄浑气势。
题材内容的拓展
南北文学的合流丰富了初唐诗坛的题材内容,从山水田园 到边塞战争,各种题材都得到了充分展现,进一步推动了 诗歌的多样化发展。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的相互影响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南北文学合流为初唐诗坛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和创作灵感,而初唐诗坛则为南北文学 合流提供了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共同塑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坛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它们共同塑造了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轨迹,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圣才出品】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隋唐五代(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圣才出品】

第1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1.1 复习笔记一、隋代文学1.统一国家的建立北周大定元年,相国隋王杨坚即帝位,改元开皇,国号隋,是为隋文帝。

开皇九年,隋师渡江入建康,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后主投降,陈亡。

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馀年的南北分裂,至此重新统一。

2.南北文学的合流(1)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北齐、北周旧臣,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如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等。

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后者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

(2)由于南朝的文学比较发达,在诗歌体式和表现形式方面,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作品。

如卢思道采用以“思妇—征夫”为内容的南朝歌行体,写出了反映边塞军旅生活的名作《从军行》。

(3)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的表现手法时,诗风也发生变化。

如卢思道的《棹歌行》《美女篇》,薛道衡的《昔昔盐》,诗中所写乃南朝诗常见的闺怨题材,清辞丽句,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

(4)在隋文帝时代,北、南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甚至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但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身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隋代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方面发展了。

(5)隋朝南、北文学的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呈现出合而不同的过渡性质。

二、初唐诗坛1.贞观诗风及上官体(1)贞观诗风①主掌贞观诗坛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

南朝诗风“贵于清绮”,北朝诗歌“重乎气质”。

而贞观时期对于文学发展方向的一种共识,是“各去所短,合其两长”。

②初唐的诗歌创作,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中心展开的,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刚健质朴。

但他们后来成为唐太宗器重的宫廷诗人,把诗作为唱和应酬的工具而琢磨表现技巧,多奉和应制之作,尽管在声律、辞藻的运用方面日趋精妙,但在风格趣味方面却已日益贵族化和宫廷化。

(2)上官体①上官体在贞观诗坛的后期,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形成一种诗风“上官体”。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1、上官体是对初唐时期诗坛流行的宫体诗歌的称呼。

上宫仪是宫廷诗人,其诗内容以应制奉和、宴会咏物之作为主,在形式上“以绮错婉媚为体”,当时多有仿效之作,号称上宫体。

上宫仪提出的“六对”、“八对”等对偶程式对律诗的定型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2、初唐四杰是初唐时期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的合称。

四人“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他们的创作给诗坛带来了清新刚健的风气,对形式主义文风起到了扫荡作用。

四杰的贡献:⑴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的方向;⑵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⑶形式上:转变初唐纤巧柔靡的诗风,完善律绝,发展歌行,是四杰诗歌的又一成就。

王、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

他们的诗歌创作,代表了矫正宫廷诗风的成就他们诗歌创作的杜甫说:“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对他们的历史地位给予高度评价。

3、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故沈宋之称也就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4、陈子昂重要的诗歌有《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登幽州台歌》等诗,充满着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与片面追求藻饰的齐梁诗风彻底划清了界限,成为盛唐之音行将到来的序曲。

5、陈子昂的诗歌理论,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里,第一次将汉魏风骨与风雅、兴寄联系起来第二章盛唐诗人群体1、“神来、气来、情来”(殷璠《河岳英灵集序》),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成为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

2、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又称王孟诗派,它是盛唐开元、天宝之际形成的一个以山水田园题材为主要表现对象或借景写情的重要诗派,诗歌兴象玲珑,颇富神韵,具有诗情画意之美,是盛唐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宋文学史简编-隋唐五代文学

唐宋文学史简编-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1、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

首先唐代国力的强大,为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

其次,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的政策。

这种政策,形成了杂取中西、中外文化的交融。

中外文化的交融造成了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这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

这种精神反映到文学上来,便是文学中的扬昂情调。

这一切,都是造成文化繁荣的环境。

在此环境下,史学、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的发展,都影响到唐诗,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和艺术表现技巧的提高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2、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

唐代士人是唐代文学创作的主体,士人的生活对唐代文学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唐代士人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漫游、读书山林之风、入幕和贬谪生活,它们对于唐代文学以极大的影响。

3、佛、道二家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唐代的思想领域,是儒释道并存,三者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虽然,儒家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但佛教、道家、道教对唐代文学的影响极大。

4、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代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和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上。

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

唐诗的发展有准备阶段、全面繁荣阶段、转变以及最后的辉煌等阶段。

唐散文有文体文风改革的成功和低潮。

传奇、变文、词,是唐文学中的新体裁,是唐文学在文体上的新发现。

唐文学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繁荣作了准备。

唐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是难以模仿、无法代替的。

要点、重点和难点(一)引言,隋唐的历史起迄: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二)隋朝只存在了30余年,从历史上讲,是一个过渡的时代。

唐代成为我国历史上政治军事强大、文化经济繁荣的一个朝代。

(三)从文学本身的发展来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的时代,为唐代文学繁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第四篇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四篇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第四篇隋唐五代文学一一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绪言一、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1.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并于589年统一中国,结束了南北分裂的政治局面。

2 .唐代统治者对不同的思想文化采取兼收并容的比较开明的态度,文禁较松,文人思想解放,为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宽松的氛围。

3 .唐代作者群远远超出魏晋时期以贵族文人为主的小圈子,文人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对社会、对人民的生活有比前代远为广泛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4 .诗歌成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样式。

这一时期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的数量超过了先秦到南北朝著名诗人的总和。

5 .唐诗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时期:初唐时期。

代表诗人是“初唐四杰”和陈子昂。

盛唐时期。

出现了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等为代表的一批才华横溢而又风格各异的大诗人,代表了唐诗创作的最高成就。

中唐时期。

以白居易、元稹、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的不同诗歌流派。

晚唐时期。

代表诗人是李商隐和杜牧。

6 .唐代散文成就也很高。

骈文在初唐仍居主导地位,王勃、骆宾王、陆贽等人的骈文已逐渐脱去六朝浮靡,文情并茂,体现出清新的风格。

7 .传奇小说在吸收过去志怪小说与史传写法的基础上逐渐趋于成熟,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创作的文体独立。

8 .俗讲与变文,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于讲唱,内容为佛经,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9 .词也是唐代新兴的文学体裁,唐五代时通称曲子词。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第五章 *Wv 、-eτ∙弟八草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 座唐的诗人们李白 杜甫大历诗坛 中唐诗歌李商原与晚唐诗歌 唐代散文唐传奇与俗讲、变文唐五代词学习方法章节脉络/第一章弟—章第二章章节脉络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隋代文学贞现诗坛与“初唐四杰”杜审言与宋之间、沈侄期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一节隋代文学 一、北齐、北周旧臣1.隋统一全国后,融合南北文学之长,探索创造新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优质教学课件
• 另有隋炀帝
薛道衡
• 隋最著名的诗人。
• 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 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 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忤逆炀帝 被杀。受南方文学的影响,诗语骈偶 工丽。《人日思归》、《昔昔盐》是 他的代表作。
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溪。

采桑秦氏女,织绵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 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七引《诗苑类 格》:“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 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 草芽是也;三曰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 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曰叠韵对, 傍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 也。”
• 所谓八对:一曰正名对,送酒东南去,迎 琴西北来;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 穿草上文;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 风馥丽兰;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 延一介心;五曰连绵对,残河若带,初月 如眉;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 声花;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 情新;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 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 《蝉》:“垂緌ruí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 它和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隐的 《蝉》曾被后人称为咏蝉诗的三绝。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宫廷诗与宫体诗的区别
• 宫廷诗:多应制奉和、宴饮赋咏之作,内 容多以歌功颂德、写景咏物为主。辞藻华 美,讲求对仗。但更多地去掉了宫体的浮 艳淫靡。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

隋唐五代文学教案: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坛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坛(4学时)教学目的:了解隋代文学、初唐诗坛概况。

重点:宫廷诗的发展与意义,“初唐四杰”及陈子昂诗歌理论及创作。

难点:陈子昂在唐诗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节隋代文学概貌(581---618)1、特点:过渡性。

短命的王朝,自己的文学特点并没有形成。

(似秦朝,“秦无文。

”)南北统一,为南北文学的大融合作了准备,但南北文学融而未合。

2、作家:北朝入隋的有:卢思道、杨素、薛道衡;南朝入隋的有:虞世基。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最著名的诗人是薛道衡(播州)。

代表作有《人日思归》、《昔昔盐》。

《昔昔盐》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二句,以环境的寂寞来写思妇的孤寂凄苦,流传广泛。

(唐刘餗《隋唐嘉话》:“炀帝善属文,而不欲人出其右。

司隶薛道衡由是得罪。

后因事诛之,曰:‘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精读作品篇目:薛道衡《昔昔盐》、卢思道《从军行》阅读作品篇目:薛道衡《人日思归》、无名氏《送别》第二节初唐诗坛魏征《隋书•文学传序》(p219)隋文学合南北文学而保留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的柔媚、婉约,北方的粗犷、质朴,并没有合而为一。

用声律、辞采来表现大唐恢弘的气象和刚健的情思、合南北文学之两长、形成唐诗的风格,正是初唐诗人所面临的课题。

陆侃如、冯沅君认为:初唐诗坛的诗人至少在三百人。

主要分为不同的两群:“王绩、陈子昂等——他们是反对齐、梁的风尚的”,“‘四杰’及沈佺期、宋之问等——他们是继承齐、梁而加以改造的”。

(《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339页)第三节宫廷诗苑(魏征、上官仪、杜审言及沈、宋)宫廷诗苑始终以其汇聚着大量高层人才,联系和沟通多种方面的创作而居于中心地位。

表现在:其一,宫廷诗人占绝对多数(约9/10)。

即使“初唐四杰”、陈子昂等宫廷以外的诗人也曾在朝中做官。

其二,宫廷诗创作数量占优势。

其三,宫廷诗人地位高,集中活动京都上层,容易造成影响,且人材集中绵延。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二、王绩与四杰
1.王绩:宁静淡泊、朴厚疏野的诗歌意境。 2.四杰:作诗刚健骨气,反对争构纤微的上
官体。 3.四杰在初唐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在“气骨” 和“兴象”方面超过齐梁,用比兴寄托充实 词藻清绮的齐梁体。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宋之问和沈佺期完成了五律的定型。
3.
他们在长期游宦和贬谪南方的生活中,写 下了大量山水诗,为盛唐山水诗的崛起提供 了艺术创作经验。
《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宋之问
太和亦崔嵬,石扇横闪倏。 细岑互攒倚,浮巘竞奔蹙。 白云遥入怀,青霭近可掬。 徒寻灵异迹,周顾惬心目。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问:《春江花月夜》和《代悲白头翁》在抒
发情感和营造诗境上有何共同之处?

二、隋代诗风的转变
隋文帝:南北诗风并存
隋炀帝:隋文学向重文采的南朝文学发展,
沿袭梁陈以诗为娱的生活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节 初唐诗坛
魏征《隋书· 文学传序》:“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 则理盛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 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 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 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 矣。”
《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2.1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2.1 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二、诗歌主张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仆尝暇时观齐梁间诗,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思古人,常恐 逶迤颓靡,风雅不作,以耿耿也。一昨于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 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 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二、代表作家作品
l 北齐、北周的旧臣:卢思道、杨素、薛道衡
北朝诗风的代表
l 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江总、虞世基等
把南朝诗风直接带入了隋朝
l 隋炀帝: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销魂。”
三、南北文学的合流
l 隋文帝时代:(581—604)
南、北两种诗风同时并存,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Ø 情感基调个性上
对唐诗的贡献
• 以匡时济世、建功立业的人生理想和热情,为诗歌注入了高情壮思和倜傥意气 例如杨炯的《从军行》
• 在偏于游戏性和应酬性的题材中注入人生热情,表现出自我的个性 例如咏物诗卢照邻《在狱咏蝉》
• 赠别诗力去应酬文字的陈套,和游宦不成的悲凉之情、客子深沉的乡思结合起来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胡应麟“终篇不著景物,而兴象宛然,气骨苍然” )
(二)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l 超越模山范水的景物诗、“羡宇宙之无穷,哀吾生之须臾”的哲理诗、 抒儿女别情离绪的爱情诗,为这些传统题材注入新的含义
l 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
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 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 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溶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Ø 仕途坎坷,年少志大,才高位卑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隋(581——618)立国37年,诗歌成就不高。

隋代文学的作者主要有两部分:1、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2、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许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

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

薛道衡:《夕夕盐》: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卢思道《从军行》杨素《出塞》薛道衡(540—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人,官至内史侍郎,后转襄州总管、番州刺史。

他在与杨素唱和时,写过朴实爽俊的《出塞》诗,也留下了“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人日思归》)等名句。

其成名作《夕夕盐》虽也言及边塞征夫,但诗中所写乃南朝常见的闺怨题材,辞清句丽,委婉细腻,情调和趣味偏于齐梁风格,是北方文人学习南朝文学表现手法时诗风转变的代表:“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采桑秦氏女,织锦窦家妻。

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

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

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

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

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

”卢思道(535—586)字子行,范阳人,入隋曾任丞相。

南朝歌行体的《从军行》是其代表作:朔方峰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里。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返,白雪初下天山外,浮云直上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流水本自断人肠,旧冰归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

将军何处觅功名?隋炀帝杨广所作诗歌,大多带有齐梁艳曲余风,即位后所作的一些乐歌,也能称上清丽明快。

01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01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余姚人。隋煬帝時爲起居舍 人,武德間爲秦王府文學館學士,貞觀中官至秘書監, 封永興縣子。詩歌、書法皆爲一時之秀,被太宗譽爲德 行、忠直、博學、文辭、書翰“五絕”。 ○P6《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 是藉秋風。 ○《擬飲馬長城窟》:馳馬渡河榦,流深馬渡難。前逢錦 車使,都護在樓蘭。輕騎猶銜勒,疑兵尚解鞍。溫池下 絕澗,棧道接危巒。拓地勳未賞,亡城律豈寬?有月關 猶暗,經春隴尚寒。雲昏無復影,冰合不聞湍。懷君不 可遇,聊持報一餐。 ○許學夷:唐音之始。沈德潛:漸開唐風。
二、上官儀和“上官體”
1、上官儀(608?-665),字游韶,陝州陝縣人。父上官弘 隋末爲江都宮副監,死於宇文化及之亂,儀年幼,匿僧 寺得免。貞觀元年進士及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 郎,以詩才贏得爲太宗“視草”的殊遇。高宗龍朔元年 (661)爲中書侍郎,翌年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因起草廢武 則天詔書得罪死。其詩綺錯婉媚,號“上官體”,大行 於時。論詩主張“六對”、“八對”說,事實上完成了 律詩格律。 ●上官儀的詩論:《筆札華梁》 ○四聲二元化:化消極病犯爲積極病犯 ○雙換頭規則:從律句到律聯
3、王楊的律詩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幼穎慧,劉祥道 表爲神童,對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爲沛王府侍 讀。以戲爲《檄英王雞》被逐,因漫游蜀中。咸亨三年 (672)補虢州參軍,因匿殺官奴當誅,遇赦除名。上元三 年(676),南下交趾探父,渡海落水,驚悸而死。 ○P18《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爲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滕王閣》: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 朝飛南浦雲,珠簾暮捲西山雨。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 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徵《隋书·文学传序》
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 河朔词义贞刚, 重 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 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 者便于时用, 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 之大较也。若能掇彼清音 , 简兹累句, 各去所短, 合其两长, 则文质斌斌, 尽善尽美矣。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如何用南朝文学的声辞之美, 来表现新朝的恢 宏气象和刚健开朗的健康情思 ,这是初唐诗人面临 的难题, 也是南、北诗风融合的关键。 初唐的诗歌创作, 主要是以唐太宗及其群臣为 中心展开的, 一开始多述怀言志或咏史之作, 刚健 质朴; 而贞观诗风的新变, 则起于对六朝声律辞采 的模仿和拾掇。贞观诗风的宫廷化倾向, 与受南朝 文化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在贞观诗坛的后期, 介于贞观、龙朔之间, 出 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 , 形成一种诗风“上官 体”。上官仪在贞观年间所作的应制诗, 就以属对 工切和写景清丽婉转而显得很突出。《旧唐书》本 传说: 上官仪“工于五言诗, 好以绮错婉媚为本。 仪既贵显, 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 时人谓为‘上官 体’”。
第二节 初唐诗坛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在南北朝文学由对立走向融 合的历史进程中 , 初唐的贞观时 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主掌 贞观诗坛的, 是唐太宗李世民 (598— 649) 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 和南朝文士。北方文人以关陇士 人为主 , 入唐后多为史臣。他们 的文学主张 , 受儒家崇古尚质的诗 教说影响较大 , 对南朝齐、梁文 风持批判态度 , 但没有因此而否 定诗的声辞之美 , 从而为唐诗在 艺术上的发展和新变留下了馀地。
北方文人在学习南朝文学 的表现手法时 , 诗风也发生了 变化。在隋文帝时代 , 北、南 两种诗风是同时并存的 , 甚至 在同一作家的创作中体现出来 , 但到隋炀帝杨广即位之后 , 身 边聚集了一批南朝文士 , 隋代 文学就明显地向重文采的南朝 诗风方面发展了。 终隋一朝 , 南、北文学的 合流仅限于诗风的相互影响, 呈现出明显的合而不同的过渡 性质。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杜审言、李峤与苏味道、崔融并称“文章四 友”, 四人中以杜审言最有诗才。杜审言现存的28 首五言律,他在五律方面的成就已超过了杨炯 , 使 五言律的创作首先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 梅柳 渡江春。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忽闻歌古调 , 归 思欲沾巾。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
隋代文学的作者基本上由两部 分人组成 : 一是北齐、北周旧臣 , 如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 二是 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如江总、许 善心、虞世基、王胄、庾自直等。 前者是北朝诗风的代表, 后者把南 朝诗风直接带入隋朝。由于南朝的 文学比较发达, 在诗歌体式和表现 形式方面, 为北方作家提供了可资 借鉴的作品。
中国文学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袁行霈 主编
莫 言 深 闺 空 寂 寞
善 舞 红 袖 传 飞 鸿
第一章 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 隋代文学 第二节 初唐诗坛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第四节 张若虚与唐诗兴象
第一节 隋代文学
一、统一国家的建立 北周大定元年 (581), 相国隋王杨坚受周禅即 帝位, 改元开皇 , 国号隋 ,是为隋文帝。开皇九年 (589), 隋师渡江入建康, 南朝的最后一位皇帝陈 后主投降, 陈亡。中国经历了二百七十余年的南北 分裂, 至此重新统一。
卢思道《从军行》
朔方烽火照甘泉, 长安飞将出祁连。犀渠玉剑 良家子, 白马金羁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 薄暮 鱼丽逐左贤。谷中石虎经衔箭, 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已堪攀, 塞外征人 殊未还。白雪初下天山外, 浮云直上五原间。关山 万里不可越 , 谁能坐对芳菲月 ? 流水本自断人肠 , 坚冰旧来伤马骨。边庭节物与华异, 冬霰秋霜春不 歇。长风萧萧渡水来 , 归雁连连映天没。从军行 , 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 将军何处觅功 名?
二、王绩与“四杰”
初唐的一般士人中 , 王绩 (589 —644) 是诗风 较为独特的一位。他是隋朝大儒王通的弟弟, 在隋、 唐之际曾三仕三隐, 心念仕途, 却又自知难以显达, 故归隐山林田园, 以琴酒诗歌自娱。他的诗歌创作, 是其冷眼旁观世事时化解心中不平的方式, 创造出 一种宁静淡泊而又朴厚疏野的诗歌境界。
二、王绩与“四杰”
相对于歌行体而言, 当时渐趋于成熟的五言律, 因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谐调, 常表现出一种感 情的相对稳定。但是 , “四杰” 所写的五言律 , 尤其是王勃和杨炯的五律, 也透露出一种非常自负 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 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的羁旅 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四杰” 的送别诗 , 于伤 别之外, 尚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 使诗的格调 变得壮大起来。
二、王绩与“四杰”
“四杰” 的创作活动集中在唐高宗至武后时 期, 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 怀着变革文风的 自觉意识, 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 反对纤巧 绮靡 , 提倡刚健骨气。“四杰” 作诗重视抒发一 己情怀, 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 有一种 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
卢照邻《行路难》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 杜君墓系铭序》说: “唐兴, 官学大振, 历世之文, 能者 互出。而又沈、宋之流, 研 练精切, 稳顺声势, 谓之为 律诗。” 这是最早有关 “律诗” 定名的记载 , 故 沈、宋之称, 也就成为律诗 定型的标志。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以遵守黏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 , 在唐代近体诗的演变过程中实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诗平仄律的过 渡 ,有易于识记和掌握运用之便 ; 而且具有推导和 连类而及的作用, 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 在五言律趋于定型后, 杜、李、沈、宋等人即成功 地把这种律诗的黏对法则应用于七言体诗歌 , 于中 宗景龙年间完成了七言律诗体式的定型。
杨素《出塞》其二
汉虏未和亲, 忧国不忧身。握手河梁上, 穷涯 北海滨。据鞍独怀古 , 慷慨感良臣。历览多旧迹 , 风日惨愁人。荒塞空千里, 孤城绝四邻。树寒偏易 古, 草衰恒不春。交河明月夜, 阴山苦雾辰。雁飞 南入汉, 水流西咽秦。风霜久行役, 河朔备艰辛。 薄暮边声起, 空飞胡骑尘。
二、南北文学的合流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五律的定型是由宋之问和沈佺期最后完成的。 他们的生年晚于李峤和杜审言, 因文才受到赏识而 选入朝中做官, 是武后时期有代表性的台阁诗人。 置身宫禁而优游卒岁的馆阁生活, 使他们的诗歌创 作多限于应制酬唱和咏物、赠别, 点缀升平, 标榜 风雅, 难免有词藻文饰、内容贫乏之弊。因他们有 较为充裕的时间琢磨诗艺 , 在诗律方面精益求精 , 回忌声病, 约句准篇。一联之中 ,轻重悉异 , 还要 求上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平仄相黏, 并把这 种黏对规律贯穿全篇, 从而使一首诗的联与联之间 平仄相关, 通篇声律和谐。
二、王绩与“四杰”
真正能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 创 作 追求 的 , 是 被 称为 “ 初唐 四 杰 ” 的 王勃 ( 650—676 )、杨炯( 650—694 )、卢照邻 (634? —683) 和骆宾王(623—684?)。 “四杰” 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 , 卢、骆生年 较早 , 其年辈比王、杨为长。四人创作个性不同 , 所长亦异, 其中卢、骆长于歌行, 王、杨长于五律。 他们属于一般士人中确有文才而自视很高的诗人 , 官小而才大, 名高而位卑, 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 幻想和激情, 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
二、王绩与“四杰”
“四杰” 诗风亦属“当时体” , 并没有完全 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他们的一些作品, 讲究对偶声律, 追求辞采的工丽和韵调的流转, 不 免有雕琢繁缛之病。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
唐高宗、武后时期, 以主文词为特点的进士科 的勃兴, 为一般士人中有文才者的升迁创造了条件。 与“四杰” 同时或稍后的一批初唐著名诗人 , 如 杜审言、李峤、宋之问、沈佺期等, 都是由进士科 及第而先后受到朝廷重用的士人作家。他们入朝做 官时写的那些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台阁体” 诗,虽在内容上与以前的宫廷诗人的作品无太大差 别, 但在诗律和诗艺的研练方面却有很大进展, 为 唐代近体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 枯木横槎卧古田。昔 日含红复含紫, 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 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 若个娼家不来 折! 娼家宝袜蛟龙帔, 公子银鞍千万骑。黄莺一一 向花娇, 青鸟双双将子戏。千尺长条百尺枝, 月桂 星榆相蔽亏。珊瑚叶上鸳鸯鸟, 凤凰巢里雏鹓儿。 巢倾枝折凤归去, 条枯叶落任风吹。一朝憔悴无人 问, 万古摧残君讵知?
第三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一、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 得与失
陈子昂是一位对唐诗发展 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唐高宗显 庆四年 (659), 他出生于梓州 射洪 ( 今属四川 ) 一个富有的 庶族地主家庭, 从小养成了豪 家子弟任侠使气的性格。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二首》
暮江平不动, 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 潮水 带星来。
二、南北文学的合流
至于隋代的散文, 处于骈体已很难发展而散体 未能振起的阶段。隋初有李谔的《上隋高帝革文华 书》, 反对追求骈偶的文华藻饰, 提倡复古。隋文 帝听其言, 企图用政治力量来改革六朝以来的浮靡 文风, 但收效甚微。
宋之问《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 停轺一望家。魂随南翥鸟, 泪尽 北枝花。山雨初含霁 , 江云欲变霞。但令归有日 , 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 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 不敢 问来人。
沈栓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天长地阔岭头分, 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 何所似, 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 北望 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 何时重谒圣明君。
骆宾王《帝京篇》
古来荣利若浮云 , 人生倚伏信 难分。始见田窦相移夺 , 俄闻卫霍 有功勋。未厌金陵气 , 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 , 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 , 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 , 柏梁高宴今何在 ? 春去春来苦自驰, 争名争利徒尔 为。……已矣哉 , 归去来。马卿辞 蜀多文藻 , 扬雄仕汉乏良媒。三冬 自矜诚足用 , 十年不调几邅回。汲 黯薪逾积 , 孙弘阁未开。谁惜长沙 傅, 独负洛阳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