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留—泥盆系横向综合对比标志

合集下载

前言稿

前言稿

前言一、目的任务(一)工作目的国内外油气勘探工作中地层划分对比是最基础的工作之一。

塔里木盆地是一个位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之间的一个大型中新生代内陆盆地,同时又是一个叠加于古生代地台之上的复合盆地,在地质历史上经历了长期发展,展现出错综复杂的地质特征及演化规律。

塔里木盆地内涉及含油气层系多达20余套,有12个系与生油或储油有关,寒武—奥陶系、石炭—二叠系、三叠—侏罗系都是重要的生储油层系。

而其它层系也都发现了重要的储油层。

最近在乌恰康西瓦村附近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中发现的气藏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突破。

因此,对地层的确切划分和对比,对油气勘探开发部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编写塔里木地层表和各纪地层总结,是为了统一塔里木盆地及周边的地层划分,规范不同地区地层系统,厘定盆山各纪地层对比,为研究塔里木盆地地质发展史、古地理和构造演变提供比较确切的基础资料。

直接为油气勘探开发部署服务。

(二)主要任务及要求1.进一步厘定盆地及周边山系的地层系统,为此,首先清理岩石地层单位,厘定含义统一称谓和代号,拆并、废除不规范或无使用价值的岩石地层单位。

2.确定岩石地层单位的生物带(组合)内容,标定时代。

3.建立地层分区和小区。

4.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山系的地层系统,进行全盆地钻遇地层和周边山系露头对比研究,编制新一代盆地及周边地区区域地层表。

5.在上述地层划分对比研究基础上,分别对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各纪地层进行总结。

二、前人研究概况塔里木盆地及其周边地区的地层研究工作开展较早,基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路线地质调查阶段(1949年以前)以路线地质调查为主,重点解决路线上的一些地层问题。

其中比较重要的调查者有P.格吕伯(1914)、E.诺林(1928-1932)、H.B.鲍尔谢维奇、H.A.别良耶夫斯基等(1938)、黄汲清(1942)、B.M.西尼村(1943)、O.C.维亚洛夫(1948)等,他们分别对南天山、柯坪、库车、库鲁克塔格、喀什以西的一些地层进行了研究。

GB958-99-2 5W区调图例

GB958-99-2 5W区调图例

前言本标准修订本是为了适应基础地质科学发展的水平,及时补充或更新有关新概念和术语,统一1∶5万及其它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件编绘印制的要求,从而满足地质图件计算机辅助制图和编制数字地质图的需要,而对国标GB958—89的修订。

本标准共分五个部分十七章,三个附录:A.岩石花纹设计原则及组合方法(标准附录) B.不同岩石粒度划分对比表(提示性附录) C. 标准中各种编码使用说明(提示性附录),共3606个图例。

对每一个图例都按不同的类别及程序进行编码。

各种代号、符号与花纹力争做到系统性、通用性、科学性和唯—性。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GB958—89。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与C是标准的提示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克强、其和日格、李方厦。

本标准委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99Geological symbols used for regional geological maps代替GB958—89(1∶50000)为适应地质工作深化改革和加快地质制图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计算机辅助制图以及编制数字地质图的要求,制定这—套标准的代号、符号和花纹以及相关的编码,亦利于地质工作或其它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等部门使用。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及其它中小比例尺区域地质图件(包括详图、平面图、地质柱状图、矿产图、成矿规律及预测图等)上,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年代地层、岩石地层、花岗岩类谱系单位和年代加岩性单位、特殊岩石地层、(构造地(岩)层)和层序地层单位代号与符号类型、各类常用岩石和矿物的代号、符号和花纹、各类矿产的矿床、矿点的等级符号与花纹和一般调查中(非专业调查)常见地貌类型、地质灾害和旅游地质等内容的符号与花纹等及其表示方法与原则。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魏泽昳,李向东(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3)摘 要:文章在收集详细地质遗迹野外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滇东北地区昭通市昭阳区的各种地质遗迹进行综合分类和成因分析。

结果表明:昭阳区地质遗迹可分为西部和东部2大区片,西部为以大山包为代表的玄武岩台地,集火山岩地貌、高原湖泊和湿地为一体;东部为以昭通山间盆地为中心的碳酸盐岩岩溶地貌,附有古生物化石景观;碳酸盐岩、泥页岩、砂岩、玄武岩等丰富的岩性及其他作为隔水岩系和含水岩系的相间分布为岩溶作用和岩溶地貌的差异奠定了基础;不同程度的断裂−褶皱形成的构造地貌是现今东、西地质遗迹分异的主控因素;地层岩性−构造地貌背景下的水文条件为塑造丰富的地质景观提供了外部动力因素。

关键词:地质遗迹;玄武岩台地;生物化石;岩溶地貌;滇东北地区创新点:根据地貌特征和构造格局,探究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地质遗迹的分布规律,从地层垂向分布、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和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等方面,讨论其地质遗迹的成因。

中图分类号:P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 − 4810 ( 2024 ) 01 − 0188 − 13开放科学 ( 资源服务 ) 标识码 ( OSID ):0 引 言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并遗留下来的不可再生的珍贵地质现象[1]。

地质遗迹及其所记录的地球演化历史是自然景观及其相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

中国高度重视自世界工业化以来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的“世界地质公园计划”为契机,在全国开展地质遗迹景观资源调查与评价,科学制订地质遗迹保护方案,并以地质公园建设为平台,将地质遗迹保护、地质生态环境养育、地质科学普及与发展旅游经济、支撑地方经济结合起来,用以实现地球科学服务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近年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从各级地质公园(世界级、国家级和省级)到地质文化村的完整的地质遗迹保护开发体系,使地质遗迹在野外教学、科学普及和地质旅游与休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3]。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与海相油气勘探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与海相油气勘探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与海相油气勘探范小林;方成名;吕俊祥;潘文蕾【摘要】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沉积实体由于多期构造运动的更迭,其先期原始结构已面目全非.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和地下地球物理信息,开展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得出盆地深层古生界现今结构为"双层结构",且不具有完全的继承性.联系区域上古油藏破坏残留迹象,建议用构造思路研究该地区的海相油气,为区域性油气勘探目标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08(030)005【总页数】5页(P435-438,444)【关键词】海相油气勘探;深层结构;古生界;苏北盆地【作者】范小林;方成名;吕俊祥;潘文蕾【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214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21 区域构造背景苏北中新生代盆地叠加在经历了晚印支期以来强烈构造活动的下扬子古生代地台之上,大致以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带和东西向构造带复合或联合,具明显网状构造风格[1]。

这无疑反映了自晚印支—早燕山期以来,区域上受东亚大陆与西太平洋块体之间相向运动的多期构造作用叠加影响,在下扬子区板内发育相向挤压与反扭运动。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区域地震资料和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综合地质解释,可将下扬子区现今大地构造轮廓归纳于图1,究其与海相油气的关系,无不与其内部古生界沉积实体现今以“残留盆地”[2,3]保存下来的结构特征有密切联系。

因此,探讨苏北古生代盆地现今结构特征,具有现实的油气勘探意义。

图1 下扬子(苏北)盆地区域构造Fig.1 Regional tectonic of the Northern Jiangsu Basin in the Lower Yangtze area2 苏北盆地深层古生界结构2.1 盆地北部边缘通过对盆地北部边缘的地表地质观察(锦屏磷矿海州群底部含磷矿层),中新元古界锦屏群/云台山群为区域动力变质(变粒岩、石英片岩、绿片岩相),古元古界东海群为混合花岗岩(糜棱岩化与鞘褶皱),与中新元古界锦屏群/云台山群之间呈断层接触关系,元古界变质岩内部存在一些剪切构造。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构造特征简析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构造特征简析

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构造特征简析摘要: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TP208井实钻录井、测井及区域资料的综合分析,对三叠系、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志留系和奥陶系内各层系界面纵横向展布形态进行对比,阐述不同期次的地质构造运动对本区块地层沉积的影响,以及最终形成目前的构造格局特征。

关键词:区域构造阿克库勒油气藏地质背景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是中石化西北油田近年来的勘探开发新区块,也是增储上产的主力区块。

TP208井位于托甫台区块的东南部,该井于2009年10月13日开钻,2010年3月8日完钻,完钻井深6462.00m,层位O2yj。

通过对该井的实钻录井、测井、测试及区域邻井资料综合分析对比,对托甫台区块的构造特征进行简要分析。

1 区域构造特征TP208井位于托甫台构造东南边缘带,塔河油田七号区块西南部,属阿克库勒凸起西南斜坡部位。

阿克库勒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中段南翼,西邻哈拉哈塘凹陷,东靠草湖凹陷,南接满加尔凹陷及顺托果勒隆起,北邻雅克拉断凸、库车凹陷。

加里东中期-海西早期,在区域南东-北西向的挤压背景下,碳酸盐岩台地遭受改造、淹没、消亡,鼻凸形成以及陆屑海岸沉积发展时期,形成向西南倾伏的北东向展布的大型鼻凸,总体表现为南西低、北东高。

地表淡水沿断裂下渗、溶蚀,形成加里东期古岩溶缝洞。

晚奥陶世-中泥盆世,随着满加尔周边沉降盆地向前陆盆地转化,原台地建造在晚奥陶世末消亡。

中泥盆世末的海西早期运动,强烈的构造隆起与陆源碎屑注入,使塔河地区主体上奥陶统-中泥盆统剥蚀殆尽,中-下奥陶统也受到部分剥蚀。

海西中-晚期,本区进入以挤压为主的构造开合旋回,志留系与泥盆系不整合面以上,泥盆系东河塘组-下石炭统向鼻凸高部上超。

中二叠世-晚二叠世末,发生海西晚期和末期运动,本区受强烈南北向挤压,发生构造变形,断裂活动强烈,形成晚二叠世岩浆裂隙型喷溢。

海西晚-末期运动,还使本区整体抬升遭受剥蚀,大部分地区缺失上石炭统-下二叠统,中-上二叠统仅在鼻凸周围局部残存,个别地方下石炭统也缺失,三叠系超覆于中-下奥陶统之上。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胡经国一个地区的区域工程地质研究,对于该地区的水利水电、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以及国防等建设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迄今为止,前人在重庆西部地区做了大量的地质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

本文试图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重庆西部地区的工程地质基本特征,重点对该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和工程地质分区特征,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论述。

该文原标题为《重庆市永川地区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作者于2001年6月对原文进行了修改补充,并重新标题为《重庆西部工程地质基本特征》。

一、自然地理概况㈠、地理位置这里所说的“重庆西部”是指原永川地区行署所辖的八个县,即现在重庆市所辖的永川市、潼南县、铜梁县、合川市、荣昌县、大足县、璧山县和江津市等三市五县,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渝西”地区。

重庆西部位于长江上游、四川盆地东南部。

该区东面,是重庆市的北碚区、巴南区和綦江县;西南面和南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的隆昌县、泸县和合江县;东南面,是贵州省北部遵义地区的习水县;西面,是四川省内江地区的安岳县;西北面,是四川省绵阳地区的遂宁县;北面,是四川省南充地区的武胜县。

㈡、山脉与丘陵该区山脉属于华蓥山脉西南分支的低山,主要分布于该区东南部和西南部。

其中包括:走向NNE-SSW的中梁山南段、大东山、小东山,以及作为小东山南伸部分的云雾山(花果山)。

它们大体上由东向西依次排列,由北向南纵贯该区东部。

走向NE-SW的箕山(东山或茶山)、黄瓜山、巴岳山(西山)、阴山、曾家山北段和古佛山北端。

它们大体上由北东向南西斜贯该区西南部。

其中,箕山和黄瓜山可视为小东山的西南分支。

此外,还有江津市东南部走向NNE-SSW的低山。

该区东南部低山呈线状,西南部低山呈长轴状。

两相邻低山之间是比较开阔的槽谷或河谷地带。

华蓥山主体、小东山北段、巴岳山和曾家山北段一线之西北,即该区的西北部,为广大的丘陵分布区。

【地史学】 第11章_泥盆纪

【地史学】  第11章_泥盆纪
反映了干热气候下的河湖及 滨岸沉积。
那高岭组
以细碎屑岩夹灰岩为 特征,含腕足类、珊 瑚等,为正常浅海相 生物。
其下部的海相碎屑岩 代表了本区泥盆纪海 侵的开始。
中部的碳酸盐反映了 海侵的进一步扩大。
郁江组:总体为碎屑岩 ,向上渐变为碳酸盐岩 。含腕足类、珊瑚等。
四排组:以厚层台地碳 酸盐沉积为特色,含腕 足类、珊瑚等,为滨浅 海生物礁相沉积。
与海平面变化、缺氧事件 及其可能的地外天体碰撞造成 的全球性生物绝灭事件在泥盆 系内部只少有8次,其中重要的 有3次。
每个生物门类的起源、辐射、复苏、灭绝就像每棵树木的生活经历一样
埃姆斯阶(Em)事件:发生于埃姆斯阶内 部(四排组下部),以东京石燕动物群的 绝灭为标志。
弗拉斯-法门阶事件(F-F事件):是显生 宙以来五大生物绝灭事件之一。反映在 弗拉斯期末大量的珊瑚、层孔虫、腕足 、三叶虫、菊石等绝灭。法门期起形成 新的动物群,例如:腕足类小嘴贝类的 兴起。
Asterolepis等,代表潮湿气候条件下近海河湖盆地沉积。
中华鱼
近年在皖南、浙西等地陆续发现五通组具滨岸碎屑沉积 ,并见有小型腕足化石,说明晚期有海泛层存在。
皖南巢湖地区北部(实习基地)也仅发育了上泥盆统五通 组,岩性特征、生物群面貌(植物、双壳、叶肢介,上 部曾发现小型腕足类化石)及沉积环境与上述相似。
主要代表:Calceola (拖鞋珊瑚)、Phillipsastraea (费氏 星珊瑚)和Hexagonaria (六方珊瑚)。
拖鞋珊瑚
主要代表:Calceola (拖鞋珊瑚)、Phillipsastraea (费氏 星珊瑚)和Hexagonaria (六方珊瑚)。
费氏星珊瑚
主要代表:Calceola (拖鞋珊瑚)、Phillipsastraea (费氏 星珊瑚)和Hexagonaria (六方珊瑚)。

贵州麻江古油藏成藏期次

贵州麻江古油藏成藏期次

贵州麻江古油藏成藏期次高波;沃玉进;周雁;彭勇民;刘全有;李双建【摘要】麻江古油藏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相古油藏之一,但目前关于其成藏的时间尚没有统一的认识.在本次研究中,详细分析了储层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以此为基础,对麻江古油藏的成藏期次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储层沥青的饱和烃色谱图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但基线明显上凸且存在25-降藿烷,这揭示出麻江古油藏至少存在两期原油充注;奥陶系-泥盆系储层沥青来自相同的烃源岩,表明该区最大规模的原油充注发生在泥盆系沉积之后.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测温与自生伊利石钾氩法定年,结合烃源岩的热演化史进行了成藏期次研究.结果表明,麻江古油藏经历了加里东晚期的小规模成藏及破坏、海西期大规模油气成藏、印支期油气转化及燕山期大规模破坏的演化过程,其中海西期是其主要成藏期.%Majiang paleo-oil reservoir is one of the largest marine paleo-oil reservoirs in South China. There is debate about its forming tim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eriod by analyz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reservoir-bitumen.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distribution of n-alkanes of saturated hydrocarbon chromatogram from the reservoir-bitumen is complete, but the base line is up convex, and 25-norhopane exists. It indicates that crude oil charging occurred at least in two stages in this paleo-oil reservoir. The reservoir-bitumen in Ordovician and Devonian originated from the same source rocks, indicating that the massive crude oil charging occurred after deposition of the Devonian. Reservoir-fluid inclusion thermometry and K-Ar dating of autogenous illite,in combination with thermal history of source rock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phases. The results shows that Majiang paleo-oil reservoir experienced small-scal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and damage during the Late Caledonian time, large-scale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during the Hercynian time, oil-gas conversion in the IndoChinese time, and large scale damage during the Yanshan time, and the Hercynian time is suggested as the main accumulation stage of Majiang paleo-oil reservoir.【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2(033)003【总页数】7页(P417-423)【关键词】储层沥青;地球化学;成藏期次;麻江古油藏;贵州;中国南方【作者】高波;沃玉进;周雁;彭勇民;刘全有;李双建【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麻江古油藏位于江南-雪峰隆起西北缘黔南坳陷,行政区划上隶属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管辖。

全球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全球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

全球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康玉柱【摘要】全球发育的含油气盆地有上千个,根据盆地结构特征可将含油气盆地分为3大类型: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和前陆盆地。

笔者按这3大类型盆地论述其油气分布规律。

克拉通盆地:油汽主要分布在盆地内的古隆起、古斜坡,区域性的不整合及断裂带内;断陷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深凹带内的构造带、陡坡带和缓坡带;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分布在前陆断摺带、斜坡带、逆埯带及坳陷帶。

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对全球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According-to-the-structural-characteristics-of-petroliferous-basin-can-be-divided-in-to-three-major-basins:Craton-basins,Rift-basins-and-Foreland-basins,thousands-of-which-de-veloped-in-the-global.-The-distribution-of-oil-gas-is-discussed-in-the-three-major-basins.-Oil-and-gas-is-mainly-distributed-in-the-paleo-uplift,paleo-slope,regional-unconformity,fault-belt-of-the-Craton-basins,and-is-also-distributed-in-the-structural-belt,steep-slope-belt,gentle-slope-belt-of-the-Rift-basins-and-in-the-fault-folded-belts,slope-belt,overthrust-belt,depression-belt-of-the-Foreland-basins,which-proved-that-it-has-important-guiding-significance-in-the-oil-gas-ex-ploration.【期刊名称】《中国工程科学》【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12页(P14-25)【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田;油气分布规律【作者】康玉柱【作者单位】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TE3全球地质构造十分复杂,多构造体系发育,形成了七大地块,各地块之间地质条件和成藏条件均有较大差别,为搞清油气的分布规律,笔者经多年研究和实践认为,以盆地类型为基础,以油气成藏因素为核心,以构造体系控油为条件,进行油气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总结。

志留系的全球标准、中国对比与重大事件

志留系的全球标准、中国对比与重大事件

百万年级的沉积间断,野外不易观察到。
地层发育不完整,标准地区地层发育不标准。
中国志留系的研究特点
客观因素:先天不足
Llandovery 统:扬子区最发育,其他地区(祁连、塔里木、西藏等)呢 Wenlock 统: 哪里发育齐全?西秦岭等 Ludlow-Pridoli统:哪里最发育?华南、东北、新疆、西藏、滇西等 其他区研究程度很有限。
12
1977-1984 第一个:泥盆系底界层型 (McLaren et al., 1977) 第一个:志留系、统、阶的 底界层型(Holland, 1985)
16
Holland, 1985
国际志留系分会及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工作组来华考察(1983)
全球志留系底界层型:苏格兰Dob’s Linn
志留系的底界层型
主观因素:1)先辈开拓奠基,成绩卓著;2)后辈不断努力,划分对比方
案变动太大(如上统划归下统);3)变化还在继续。 如此大的变化,是其它各纪中从未见过的。
问题所在:化石鉴定有误,使地层对比出错。
湖北宜昌南津关到秭归老县城地质图
李四光(与赵亚曾),1924
湖北宜昌王家湾志留系剖面
二叠系栖霞组和茅口组
快速温度下跌(23º C);4)志留纪早期(暖凉转折)。
奥陶纪晚期-志留纪早期各种氧同位素与温度变化
奥陶纪末冰川形成,体积50-250百万 km3,全球温度变凉,海面下降、碳同 温度变化
氧同位素(钙质)
位素正漂。高峰历程1Ma,之后冰川消
融,全球变暖,速率很快。 Finnegan et al.(2011) 用 ccip 法,研究 北美O3-S1碳酸盐岩层及化石:Ellis Bay 组 Laframboise 段上、下温度为32-37º C (与中早新生代相似,今日热带少见); 之中降至27-31º C。Trotter et al. (2008)认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中泥岩 亚段
下 统
上段 柯坪塔格组 中段
下砂岩 亚段
下段
“红泥”的归属及柯坪塔格组“三分”
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
同位素年龄测定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 原理进行的。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释 放出能量并转化为终极元素。
用于地层年龄测量的同位素方法主要有铀- 铅法、钍-铅法、铷-锶法、钾-氩法等。 同一地区地层的同位素年龄可以用于地层年 龄的确定,不同地区的地层的同位素年龄可 以用于地层对比。
测井地层对比法
利用地层的视电阻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等进行对比地层的 方法。由于不同测井曲线对不同岩性反映的敏感程度不同,实 际对比时要综合考虑(要看总体变化特征)。
事件地层学对比法
利用地史时期突发的稀有地质事件进行对比地层的方法。
地质事件:是指地史上稀有的、突发性的、在短暂时间内影响范围很广的自 然现象,并在地层中留下了能被识别的显著标志。
nestoraebelonechitinaaspera顺1井5329m塔中地区志留系新老划分方案对比表系统组段亚段系统组段泥盆系中下统上段上顶统下段上段泥盆系中下统上段上顶统下段上段下段克孜尔塔克孜尔塔格红色砂岩段克孜尔塔格组红色砂岩段克孜尔塔格组老方案新方案泥盆系中下统中统依木干他乌组泥盆系中下统中统依木干他乌组地层划分下段上统上砂岩段上段中统依木干他乌组红色泥岩段下段上砂岩亚段上段中泥岩亚段中段下砂岩亚段下段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上统上砂岩段上段中统依木干他乌组红色泥岩段下段上砂岩亚段上段中泥岩亚段中段下砂岩亚段下段柯坪塔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格组塔塔埃尔塔格组下砂岩段志留系下统下统志留系组塔塔埃尔塔格组下砂岩段志留系下统下统志留系红泥的归属及柯坪塔格组三分同位素年龄测定与地层对比同位素年龄测定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原理进行的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构造地质学》地质读图例题

1、褶皱描述褶皱的描述包括以下内容:褶皱名称(地名加褶皱类型)、分布地点及范围、延伸方向、核部及两翼地层、两翼产状及其变化、转折端形状、褶皱的位态分类、次级褶皱特征、与周围其它构造的关系以及褶皱形成时代等。

现举暮云岭背斜为例说明之(见附图3)。

暮云岭背斜位于图幅中西部暮云岭一带、呈NE-SW向延伸;核部由下石炭统组成,宽约500m,长约2750m,平面上成不规则的长椭圆形,长宽比约为5∶1,近线形背斜。

两翼由中、上石炭统及二叠系地层组成,两翼产状是:西北翼是NW315°∠60°-55°,东南翼是SE135°-∠40°-25°;可见西北翼较陡,东南翼较缓,轴面向南东倾,倾角约80°,转折端比较圆滑,翼间角约80°,为开阔褶皱。

枢纽向NE、SW两端倾伏,中部隆起,背斜向南西一分为二成两个背斜和其中一个向斜。

总之,本褶皱为一转折端圆滑的斜歪背斜,属褶皱位态分类中的倾优直立褶皱。

背斜的北西和南东两翼与相邻的向斜连接。

背斜形成于晚二叠世之后,早侏罗之前。

2、断层的描述一条断层的描述内容一般包括:断层名称(地名+断层类型,或用断层编号)、位置、延伸方向、通过主要地点、延伸长度;断层面产状;两盘出露地层及产状:地层重复、缺失及地质界线错开等特征;两盘相对位移方向;断距大小;断层与其它构造的关系;断层形成时代及力学成因等。

如金山镇地区地质图(附图5)西部的纵断层,描述如下:“奇峰-雨峰纵向逆冲断层:位于奇峰和雨峰之东侧近山脊处,断层走向NE-SW,两端分别延出图外,图内全长约180km。

断层面倾向NW,倾角20°-30。

上盘(即上升盘)为组成奇峰-寸峰背斜的石炭系各统地层,下盘(即下降盘)为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构成一个不完整的向斜。

上升盘的石炭系各统岩层逆掩于下二叠统和上石炭统地层之上。

地层断距约800m。

断层走向与褶皱轴向一致,基本上为一纵向断层。

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成矿 物质 来 源 、 矿床 成 因, 出了在 本 区找矿 的标 志 。 指 关键 词 : 沙子 沟 ; 矿床 ; 钼 地质 特征 ; 找矿 标 志
中图分 类号 : 6 8 6 文献标 识 码 : 文 章编号 :O 4 7 6 2 1 ) 3 l 1 5 P 1.5 B l 0 —5 1 ( O 2 0 —0 4 一O
4 矿床 成 因分 析 4 1 成 矿物质 来源 .
对沙 子 沟钼矿 2件 黄 铁 矿样 品进 行 了硫 同位素 成
分 测定 , 测试结 果见 表 4 。
4 2 成 矿流体 包裹 体特征 . 为了确定 成矿 流体 的化 学 成分 , 沙子 沟 钼矿 床 3 对 件石英样品的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液相和气相成分分析 , 分 析数据 见表 5表 6 、 。
1 区域地 质概 况
西拉木伦 河深大断裂 和化 德 一康保 一围场 一赤 峰深 断裂 与北北东 向大兴安岭 主脊 一林西深 断裂三者所 夹持 的区 域 , 于兴蒙褶皱带南带 的 白云鄂博 晚元古褶皱 带 引。 属
矿区地处 内蒙古 自治 区锡林 郭 勒盟 太仆 寺 旗北 部 , 位于华北地 台北缘构造 带( 1, 图 )近东西 向的温都尔庙 一



∞ n 7 3
铁矿、 自然金 、 银金矿、 褐铁矿以及少量黄铜矿等。脉石 矿 物有石 英 、 长石 、 方解石 等 。 () 3 矿石 化学 组分 : 根据 矿石 组合 分析 结果 ( 表 3 , 石 中 主要 有 用 元 素 为 Mo W 、 、 n P 、 , )矿 、 Au Z 、 b S 能 为 工 业 利 用 的 有 Mo W 和 Au C; 、 。Mo含 量 一 般 在 O
l 一
/ . 、’L 甓 一 p ~一i / ‘ . …’ / ¨ f l 一 { I :I / 、 f r J ’、 / l . } l J / 十 ~ i - 6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第 26 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直罗组 (J2z):属河流相沉积,顶部为 黄绿色泥岩、杂色泥岩夹粉砂质泥岩。中 部为中细粒长石砂岩,具板状斜层理。下 部为黄绿灰色中粗粒长石砂岩。底部为黄 绿色含砾砂岩。直罗组底砂岩,测井曲线 为大段低伽玛、负自然电位异常,用直罗 组底砂岩辅助卡取延9、延10油层及对比 划分下覆地层。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3) 盆地中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三叠纪盆地内沉积了一套以河湖、沼 泽相为主的红色、杂色砂页岩、泥质 岩;早中侏罗世是一套河道充填-湖 泊沼泽相沉积,晚侏罗世盆地内局部 为一套山前洪积、坡积为主的红色粗 碎屑岩(前陆盆地磨拉石堆积)
第 18 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下白垩系志丹统是两大沉积旋 回,一是从宜君组砾岩的洪积相、 洛河组的三角洲相变为华池-环河 组的浅湖相,二是从罗汉洞组的河 流相演变为泾川组的泥灰岩湖相。
第 12 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1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六个二级构造单元: 伊盟隆起;西缘掩冲带;天环坳陷;伊陕斜 坡;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
第 13 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第 14 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2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特征 (1)盆地早古生代沉积-构造特征:
盆地所在的陆块经历太古、元古代(46~ 5.7亿年)时期的前震旦系构造阶段,形 成了盆地的结晶基底;早古生代的加里东 构造阶段,进入克拉通盆地稳定发育阶段, 沉积了一套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沉积建 造。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鄂尔多斯盆地概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第1页
录井公司地质技术研究所
目录 盆地基本特征 盆地构造概况及发展简史 盆地油气层概况 盆地油气地质条件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层序界面的“四位一体”响应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泥盆系层序界面的“四位一体”响应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基础地质资料 。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志留系一 泥盆系 ;层序界 面 ;四位一体 ;油气地质意义 中图分类 号 :T E l 2 1 .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8 5 2 7 ( 2 0 1 3 ) 0 5—1 0 4 2— 0 9
“ Fo u r . i n . On e ’ ’Re s p o n s e C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i n S e q u e n c e Bo u n d a r y S u r f a c e s
Abs t r ac t : Ba s e d 0 n d e t a i l e d o bs e r v a t i o n o f o u t c r o p s o f ba s i n r i m a n d t he t y p i c a l d il r l i n g c o r e s i n ba s i n,a n a l y ‘ s i s o f we l l l 0 g s a nd i n t e r p r e r a t i o n o f s e i s mi c c r o s s — s e c t i o n,t h e “f o u r — i n— o n e ”r e s p o n s e c ha r a c t e is r t i c o f c r i t i c a l
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 T ; ,上、中下志留统之间的层序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 ,上、中泥盆统之间的界
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 T : ,石炭系、泥盆系之间的界面——对应于地震剖面上的 T ) 的“ 四位一体” 响应特征,即
层序界面在野外露头剖面 、钻井岩心 、测井曲线及地震 剖面 上的特征 ,结 果表明 :层 序界面在露 头剖面 、钻 井岩心 上 通常 为不整合或 冲刷侵蚀面 ,在测井 曲线上表现为 突变 ,在地震 剖面上 表现为上 超 、下超或 削截。进而详 细论述 了层 序界面形成的油气地质意义 ,具体表现为 :( 1 ) 层序界面反映 了关键时期盆地性质 的转 化 ;( 2 ) 层序界面 为油气运移 的 重要 通道 ;( 3 ) 层序 界面有利 于圈闭的形成 。该研究成果将为塔里木盆地志 留系一 泥盆系的进一 步油气勘探提供 重要 的

地质学基础B地质学读图题

地质学基础B地质学读图题

读图题1、分析刘庄——大岭地区地质图本区(∈)和(O)、(C)和(P)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石炭系与奥陶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J)与(∈、O、C、P)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O、C、P)为侵入接触关系,(J)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以大岭为核部的是(向斜)褶皱,按其剖面形态属于(直立)褶皱;以刘庄为核部的是(背斜)褶皱,按其剖面形态属于(斜歪)褶皱;本区的断层属于(左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J)之前,(P)之后;变质岩形成于(P)之后,(J)之前;褶皱形成于(P)之后,(J)之前;断层形成于(P)之后。

2、分析高松——青柏地区地质图本区(寒武系)和(奥陶系)、(泥盆系)和(石炭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与泥盆系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白垩系)与(寒武系—石炭系)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寒武系—石炭系)为侵入接触关系,(白垩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以高松为核部的属于(背斜)褶皱,以青柏为核部的属于(向斜)褶皱,本区的断层是(右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白垩纪)之前,(石炭纪)之后;角岩、矽卡岩形成于(石炭纪)之后,(白垩纪)之前;褶皱形成于(石炭纪)之后,(白垩纪)之前。

3、王村——李村地区地质图本区(志留系)和(泥盆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寒武系)与(志留系)、(三叠系)与(白垩系)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三叠系)与(寒武系—泥盆系)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寒武系—泥盆系)为侵入接触关系,(三叠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辉绿岩与(寒武系--白垩系)为侵入接触关系。

以王村为核部的属于(背斜)褶皱;以李村为核部的属于(向斜)褶皱;本区的断层属于(左行平移)断层。

花岗岩形成于(三叠纪)之前,(泥盆纪)之后,辉绿岩形成于(白垩纪)之后,(断层)活动之前;褶皱形成于(泥盆纪)之后,(三叠纪)之前;断层形成(白垩纪)之后。

4、黄花岭地区地质图本区震旦系与寒武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奥陶系与志留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志留系与中泥盆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二叠系与石炭系之间为(整合)接触关系,(花岗岩)与(震旦系--三叠系)为侵入接触关系,(中侏罗系)与(花岗岩)为沉积接触关系。

石油绘图中常用图例及古达米斯盆地简介

石油绘图中常用图例及古达米斯盆地简介

砂岩 砾岩 灰岩/白垩 泥灰岩 白云岩 粉砂岩 页岩/泥岩 盐岩石膏 礁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侵入岩煤、碳质的火山岩粒泥灰岩砂质灰岩鲕粒灰岩 钙质泥岩凝灰岩 岩性前寒武系-变质岩、混合杂岩、绿岩古老基底地形、地物城市 河流 海(湖)岸线 海(湖)水等深线 国界线 指北方向井及井轨迹标志2,000凝析气田 构造界线油气田标志焦油席水平井油气井气井 油井 油水界面 气油/气水界面 油田 气田 油气田 油气显示井 气显示井 干井 盆地边界中生界陆缘坳陷型 盆地边界 新生界陆内 坳陷型盆地边界 新生界断陷型(裂谷)盆地边界二级构造单元边界 逆断层 推测逆断层 走滑断层 断层 背斜枢纽 向斜枢纽假整合(上) 角度不整合(下)构造等深线剖面线位置盐岩拱动方向油显示井 正断层 新生界陆缘 坳陷型盆地边界 中生界陆内 坳陷型盆地边界 中生界断陷型(裂谷)盆地边界 古生界坳陷型 盆地边界 古生界断陷型 (裂谷)盆地边界图例地层不整合接触界线:noitanalpxE.edocBGRnisiedocrolocehTehthtiwnainoveDstneserper55/41/32-DelpmaxeroF.eulB55dna,neerG41,deR32foximroloc新元古界内为2004年前的新生代地层划分方案注:虚线方框储层 源岩 盖层生、储、盖层颜色单位说明bbl :桶(油)Mbbl :10 3 桶(油)MMbo :10 6 桶(油)MMboe :10 6 桶(油当量)Bbo :10 9 桶(油)MMcf :10 6 立方英尺Bcf :10 9 立方英尺Tcf :10 12 立方英尺MMbngl :10 6 桶(天然气液)bopd :桶(油)/天Mcfgpd :10 3 立方英尺(气)/天MMcfgpd:10 6 立方英尺(气)/天m :米ft :英尺o API :原油相对密度cP :厘泊mD :毫达西1 古达米斯盆地(英文名称:Ghadames Basin)1.1概况古达米斯盆地位于北非撒哈拉地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志留—泥盆系横向综合对比标志
柯坪塔格期海侵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天山洋和南部的库地—奥依塔克洋,沉积相带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格局,从南或北向盆地中心依次为古陆—滨岸—陆棚,在陆棚上发育相对深水的陆棚盆地。

在野外露头剖面上发育辫状河沉积。

塔塔埃尔塔格期海侵来自于盆地东部和西部,总体沉积格局仍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特点,但由于中部地区的抬升,前期为陆棚沉积的中部地区演变为滨岸,而前期的广大陆棚被分割为东西两个沉积区;同时塔中地区演化为潮坪沉积。

此外在陆棚上局部地区发育浊流沉积。

泥盆系依木干他乌期沉积相
依木干他乌期沉积格局不仅表现为南北向分带,同时东西向分带的特点更为明显,从东部的英南2井——西部的伽1井依次为三角洲——滨岸——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的沉积格局。

在滨岸与浅水陆棚孤独区发育砂坝沉积。

晚泥盆世,塔里木盆地发生了大范围的海侵作用,沉积了分布稳定、具有填平补齐特点的分布广泛的东河组滨海滩坝相石英砂岩,此期的沉积格局为从东部——西部依次为古陆——滨岸——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沉积。

石炭-二叠纪第二次拉张时期,特提斯洋扩张使塔里木广泛海侵,形成克拉通内坳陷盆地.
多烃源岩、多期生油、多层储油、多期成藏.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时代烃源岩、多期生油、多期成藏的特点;
自海西以来,具长期生烃和四个成藏期(早海西、晚海西、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但以喜马拉雅期成藏贡献最大。

多时代储集层、储集岩类型齐全。

多期生烃、晚期大规模生烃多期构造运动的隆升,使古生界烃源岩多期生烃、多期成藏,在喜马拉雅晚期低地温场和快速深埋,大多数烃源岩处于生烃环境之中,多套烃源同时生烃,大于6000m的深度仍然可以有油藏保存。

油源是北边的满加尔坳陷内的中上奥陶统台缘灰泥丘相的泥质泥晶灰岩和寒武系~下奥陶统局限台地-蒸发泻湖相碳酸岩盐,储集层和盖层分别是志留系的下砂岩段和红泥岩段。

是早海西构造运动和二叠系两次成藏的综合产物。

断裂是主要的油气运移通道。

在早海西期形成了以背斜为主的各类圈闭。

但在晚海西期,发生了强烈的岩浆侵入及火山喷发活动,早期形成的圈闭被改造,与之相关的圈闭类型也由背斜型转化为火成岩侧向封堵的火成岩刺穿遮挡构造圈闭。

塔中47井就是在早期背斜基础上受后期火成岩改造形成的岩性侧向封堵刺穿遮挡构造圈闭,火山岩刺穿了下二叠统及以下地层,原油围绕火山岩柱呈环状分布。

烃源岩自奥陶纪开始生烃,一直到早三叠世,老第三纪进入二次生烃阶段。

圈闭形成于海西晚期且基本定型。

海西晚期是塔中地区油气藏形成与破坏的一个重要时期,志留系的三次成藏期,第一期的古油藏在海西晚期多数被破坏,溢散或形成沥青砂岩。

而海西晚期运动以后,上二叠统覆盖以后,二次生烃的油气产生第二次充注,而第三次充注属于调整和裂解气少量充注。

•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等多期构造运动
•多期的构造运动使奥陶系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和褶皱,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集体的形成提供了先决条件
•经过几年的深入研究建立起了塔河碳酸盐岩岩溶模式和古岩溶的研究方法系列。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大面积发育的优质古岩溶储集体与下石炭统巴楚组下泥岩段的区域盖层以及奥陶系致密灰岩段构成分布范围广泛、形态复杂、非均质性强的大型岩溶圈闭。

为大型油气田的形成提供了保证。

•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先封闭后开放海西晚期-燕山早期半封闭-封闭燕山-喜马拉雅早期区域性封闭喜马拉雅晚期盆地整体封闭早期封闭系统,形成了重质海相原生油藏晚期封闭系统,则是轻质油气藏尤其是天然气资源形成的重要条件.
阿克库勒凸起奥陶系储盖组合类型
塔里木盆地演化可分为两大旋回、六个演化阶段:震旦-奥陶纪:板块裂解扩张阶段;
早寒武世古地理:大体上以且末-敦煌北缘断裂为界,西北部主要为海,东南部主要为陆,海域广阔,南部陆零星分布于海域。

在海中,既有台地,又有盆地。

台地大,盆地狭窄。

在碳酸盐岩台地中,既有准滩,又有含膏盐湖和云坪。

南天山塔东盆地为硅岩石灰岩盆地。

中寒武世古地理与早寒武世类似,即以台地为主,陆藕于台地中,台盆近南北相间分布。

主要差别是阿尔金陆的面积减小了,并发育含膏盐湖和云坪。

南天山塔东盆地为石灰岩泥岩盆地。

晚寒武世古地理基本继承了中寒武世的格局。

但阿尔金陆进一步变小,拉配泉出现了碎屑岩台地;和4井膏岩泻湖被云坪替代,柯坪地区的高能雏滩被云坪取代了;南天山塔东盆地的水体变深,为石灰岩泥岩盆地。

早奥陶世两河口-红花园期古地理与晚寒武世相比发生了较大变化:陆地不存在,台地、盆地面积增大。

台地中亮晶颗粒滩极为发育,表明该时期有一次大的海侵;南天山塔东盆地分化,南天山盆地为复理石盆地,塔东盆地为泥页岩盆地。

中奥陶世大湾期和牯牛潭期:碳酸盐岩台地只有颗粒滩。

南天山塔东盆地向南扩展至柯坪一带,并发育石灰岩泥岩盆地沉积;南天山盆地还为复理石盆地,塔东盆地还为欠补偿的泥页岩盆地。

晚奥陶世庙坡期:开阔台地为一套浅色中厚层石灰岩及少量颗粒石灰岩,颗粒滩不发育。

南天山塔东盆地的主体为复理石盆地,西南侧的柯坪一带还为石灰岩泥岩盆地。

在西昆仑北部,发育泥页岩盆地沉积。

晚奥陶世宝塔期:开阔台地中亮晶颗粒滩很发育,在塔里木台地东南部发育碎屑岩台地沉积;南天山塔东盆地展布和性质没有大的变化。

晚奥陶世临湘期和五峰期:碳酸盐岩台地全部演化为碎屑岩台地;南天山塔东盆地为复理石盆地。

志留-泥盆纪由于南天山扩张挤压形成克拉通挠曲盆地;
柯坪塔格期海侵来自于盆地北部的南天山洋和南部的库地—奥依塔克洋,沉积相带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格局,从南或北向盆地中心依次为古陆—滨岸—陆棚,在陆棚上发育相对深水的陆棚盆地。

在野外露头剖面上发育辫状河沉积。

塔塔埃尔塔格期海侵来自于盆地东部和西部,总体沉积格局仍表现为南北向分带、东西向展布的特点,但由于中部地区的抬升,前期为陆棚沉积的中部地区演变为滨岸,而前期的广大陆棚被分割为东西两个沉积区;同时塔中地区演化为潮坪沉积。

此外在陆棚上局部地区发育浊流沉积。

依木干他乌期沉积格局不仅表现为南北向分带,同时东西向分带的特点更为明显,从东部的英南2井——西部的伽1井依次为三角洲——滨岸——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的沉积格局。

在滨岸与浅水陆棚孤独区发育砂坝沉积。

晚泥盆世,塔里木盆地发生了大范围的海侵作用,沉积了分布稳定、具有填平补齐特点的分布广泛的东河组滨海滩坝相石英砂岩,此期的沉积格局为从东部——西部依次为古陆——滨岸——浅水陆棚——深水陆棚沉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