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

合集下载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分析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分析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分析黄嘉忠(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41)摘要:桂中坳陷作为南方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潜力接替区,越来越受到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

针对于泥盘系列页岩潜力问题,主要涉及到相关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的特点、厚度、化学指标、相关参数、分布情况、调查及实验记录数据、资料、相关规矩富集潜力问题,对钻探相关显示资料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探讨。

本文对四川地区的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潜力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解决与应用分析。

关键词:桂中坳陷;泥盆;页岩气;特征;勘探潜力中图分类号:TE13文献编制码:B文章编号:1008-0155(2019)15-0061-01解决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问题,要随着新时代的步伐与要求加快与推进,主要对关于桂中坳陷中的泥盘鹿寨组相关的有机页岩气的潜力中的厚度参数、有机碳含量等相关成熟度等特征进全面的调查数据分析,全面解决对钻探中的口井问题,进行天然气的数据与实际数据进行分析。

对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的有机质相关成熟度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应用,对其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应用,对相关的口井的相关的情况中的天然气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应用。

1区域地质背景桂中坳陷的雪峰处于南部位置,东部以龙胜到永福断裂和宾阳至大黎断裂为边界区域,与大瑶山起相邻,西部按照南丹到都安断裂为界,与南盘江坳陷相邻,西北以三都断裂为界,与黔南坳陷相邻,其面积4.6X104km2。

对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发育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多方面的、规模不同的断裂系相关参数,与调查材料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地裂断的相关参数为分析对象,分析出EM、NW等相关的断裂资料,解决出地裂构造单位划分,与其相关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中的凹陷、斜坡等结构进行分单元次级结构m。

对其相关的资料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应用,分析了早古时代的相关数据,分析出泥盆、中三叠陆地缘裂缝以及相关的褶皱、晚三叠、早侏罗世前期形成的盆地,中泥盘世代、早泥世代等裂缝等形成与产生,以及受到海南期区进行厉的分析与对拉张应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对桂中坳陷发育产生的相关裂缝陷槽,在此基础上进行沉积的相关的泥盘鹿寨数据与相关的泥盘纳标组进行对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进行全面的分析与应用。

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集体特征研究

黔南-桂中地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中的储集体特征研究
分 _ 。
桥 、 县信都 洪范 ( 岭 ) 合 浦 县公 馆径 口等 ; 贺 平 、 在坳
陷东部 以碳 酸盐 岩 、 泥质 岩为 主 , 生物 群主要 为底栖 类 , 有少数 浮游 生 物 , 亦 属碳 酸 盐 岩 台地 相 , 代表 性
剖面有 象州县 大乐 、 武宣 县二塘 等 。
2 地层 划 分 与 对 比
研究 区泥 盆系 在黔 南 坳 陷 发育 齐 全 ( 1 , 表 ) 厚 度达 3 0~ 80 东 部 主 要 为浅 海 相 , 浅 色 岩 系 7 4 0 m, 为
富含 底 栖 生 物 的 独 山型 ; 部 为 独 山 型 和 火 烤 型 西
( 为半 深海 至 深 海 相 , 色 或 黑 色 岩 系 富 含 浮游 生 深 物 ) 互交 替 的混 合型 相 致在 惠水 王佑 一 带 。 桂 中地 区泥盆 系 ( 1 明显受基 底构 造格 局及 表 ) 沉积 环境 的制约 , 特别是 早泥 盆世塘 丁期 以后 , 各类 沉积 相差 异 明显 。在 坳 陷 西 部地 区 以滨 岸 碎 屑 沉积 为主 , 有少 量陆相 沉积物 , 夹 生物 群 以广 盐度 的 底栖 类 、 类 和 植 物 为 主 , 表 性 剖 面有 苍 梧 县 石 鱼 代 。厚度 巨大 , 积 中心 大 沉
黔南 一 中地 区泥盆 系层 一 桂 序地层格架 中的储集体特 征研究
7 7
图 1 研 究 区范 围
F g L c to ft uh Gu z o e r s in a nr lGua g ide r s in i .1 o a in o heSo t ih u d p e so nd Ce ta n x p e so
关 键 词: 黔南 凹 陷 ; 中 凹 陷 ; 盆 系 ; 序 地 层 格架 ; 集 体 桂 泥 层 储 文 献标 识 码 : A

桂中坳陷海相地层油气成藏与热作用改造

桂中坳陷海相地层油气成藏与热作用改造

桂中坳陷海相地层油气成藏与热作用改造陈子炓;姚根顺;郭庆新;彭平安;徐政语;马立桥;贺训云【摘要】桂中坳陷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已演化成为由上古生界和三叠系充填的残留盆地,其中泥盆系深埋地腹,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桂中1井揭示泥盆系-石炭系具有两套生储盖组合,钻遇了气测异常、油迹砂岩、固体沥青等三类油气显示,其中泥盆系沥青显示井段累计709m.桂中坳陷古油藏(沥青)主要来源于中-下泥盆统塘丁组和罗富组泥岩.桂中1井和南丹大厂储层固体沥青为运移/成藏的油气发生热裂解而形成的焦沥青.桂中1井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为印支期前的主力生烃期,第二期(晚期)为燕山期-喜马拉雅期,以紧邻油气显示层的可溶烃类为代表.经历了三期油气改造:第一期为印支期前的油气藏经历了地层沉降增温的热裂解作用而演化为固体沥青和甲烷天然气,第二期为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导致的更高温度的热蚀变作用,第三期为喜马拉雅期构造抬升的改造或破坏作用对上泥盆统油气藏的影响.晚期成藏的天然气应是下一步的勘探方向.桂中坳陷西部地层保存相对完整(目的层深埋),断裂和岩浆活动相对不发育,可能更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和保存.【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0(015)003【总页数】10页(P1-10)【关键词】桂中坳陷;古油藏;油气成藏;油气成因;勘探方向;上古生界【作者】陈子炓;姚根顺;郭庆新;彭平安;徐政语;马立桥;贺训云【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1桂中坳陷是滇黔桂盆地东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位于特提斯与滨太平洋两大构造域的复合地带[1]。

坳陷面积约4.6×104km2,北部与雪峰山隆起(江南隆起)毗邻,西北部与黔南坳陷相接,东部以龙胜—永福断裂和大瑶山断裂为界,与桂林坳陷及大瑶山隆起相邻,西部以南丹—都安断裂为界而与南盘江坳陷及罗甸断坳相接(图 1)。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王鹏万;姚根顺;陈子蚪;李娴静;徐政语;马立桥;贺训云;董庸;黄羚【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11(38)1【摘要】Devonian reef is developed in the Guizhong depression, and drilling data of well GZ1 support the opinion that high quality biolithite and dolomite reservoirs do exist in the Guizhong depression. Outcrops, micrographs and 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analyses show that reservoir space is composed of pores , fissures and solution hollows. The interstices include such types as intragranular corroded hollows, frame pores, inter granular pores, corroded hollows and corroded hollows associated with stylolite, with the intercrystalline pores, mtercrystalline corroded hollows and corroded pores as well as hollow fissures controlled by nonfabric materials being the main typ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servoir types can be classified into fissure type, fissure pore type and pore type.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diagenesis and tectoclase controll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eneficial reservoir. Nowadays reservoir space is mainly made up of burial emposieus and remaining pores, fissures and solution hollows. A study of diagenesis and geochemistry indicates that the porosity evolution was related to the oil accumulation, and that two stages of processes of oil reservoir formation might have occurred. The solid bitumen (or destruction) of the reservoir was related to thermalevolution of the oil due to the subsidence. It is therefore held that the exploration should b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oil-cracked gas, with the attention paid to the study of reservation conditions of the rocks.%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滩发育,桂中1井钻探证实该区存在优质生物礁灰岩和白云岩储层.野外露头、显微照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表明,该区泥盆纪生物礁储集空间主要包括孔隙、裂缝和溶洞.孔隙类型有粒内溶孔、骨架孔、粒间孔、溶孔、缝合线伴生溶孔等,以晶间溶孔、晶间孔及非组构控制的溶蚀孔、洞、缝为主,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型、裂缝-孔隙型和孔隙型.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及构造裂缝控制有利储层的发育.现今储集空间以埋藏溶蚀孔隙和保留下来的残余孔、洞、缝为主.地球化学和成岩作用研究表明,储层孔隙演化与油气充注密切相关.可能发生两期油气充注.储层焦沥青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层深埋造成原油热裂解.因此.该区油气勘探应以原油裂解天然气为主,寻找具有保存条件的岩性体.【总页数】10页(P170-179)【作者】王鹏万;姚根顺;陈子蚪;李娴静;徐政语;马立桥;贺训云;董庸;黄羚【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浙江,杭州,310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0.2+1【相关文献】1.桂中坳陷南丹地区中—下泥盆统塘丁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 [J], 谭旭航;王雁;侯明才;张聪;李波2.桂中坳陷泥盆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王剑3.桂中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孤立台地礁滩演化 [J], 胡东风;李宇平;段金宝;张矿明;范志伟4.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 [J], 付立新;于平;李淑玲;张清久;高勇5.桂中坳陷西北部下石炭统岩关组泥页岩储层特征研究:以环页1井为例 [J], 毛佩筱;王星星;吴凯凯;李梦瑶;朱振宏;金爱民;楼章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勘探潜力分析
下三 叠 统 ( T J ) 。 其 中
井 号 油 气 显 示
表 1 桂 中坳陷钻井 油气 显示表
层 位 岩 性
4口钻 井 以上 出现 天 然气 井 涌及 井喷 ,由于井 喷 引
起 火 灾 的 2 口 。 发 现 油
斑 、晶洞原 油 、油质 沥青 的 井 有 5 口,2 0 0 7年 完
古 特提 斯洋 打 开 的构造 背景 下 ,加里 东期 坳 陷 明显具 有 被动 大陆 边缘 裂 陷盆地 的性 质 ;海西 期 ,由于 受 南 部古 特提 斯 洋拉 张裂 陷系 统 的影 响 ,下沉接 受 沉积 ,形 成被 动 大陆 边缘 裂 陷盆地 ,台盆格 局形成 ;印 支 期 ,受南 部 特提 斯洋俯 冲一 碰撞 与关 闭 的影 响 ,该 区东部 发 生造 山作 用 ,桂 中坳 陷又转 化为 前陆 盆地 ;
李 清 :桂 中 坳 陷 泥 盆 系 页 岩 气 勘 探 潜 力 分 析
2 . 2 0 ;塘丁 组 ( D t )T OC为 0 . 3 9 ~2 . 9 7 ,平 均 1 . 6 9 。 总体 来 看 ,桂 中坳 陷 泥 盆 系 泥 页岩 的 有 机 质丰 度较 高 。
燕 山期 的挤 压 与逆 冲推覆 作 用 以及喜 山期 坳 陷 的整体 稳定 抬 升与 剥蚀 ,形 成 了桂 中坳 陷现今 的构 造残 留
盆 地 面貌 。桂 中坳 陷北 部与 江南 古陆 毗邻 ,西北 部与 黔 南坳 陷相 接 ,东 部 以龙 胜一 永 福 断 裂及 大 瑶 山 断 裂 为界 ,与桂林 坳 陷 及 大 瑶 山 隆 起 相 邻 ,西 部 以 南 丹 一 都 安 断 裂 为 界 而 与 南 盘 江 坳 陷及 罗 甸 断 坳 相 接口 ] 。按 照现 今 的构造 格 局 ,桂 中坳 陷可划 分 为北 部斜 坡 ,北 部 凹陷 ,中部 凸起 和南 部 凹 陷 4个 二级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桂中坳陷是广西华南地区典型的陆相-海相过渡带,其中泥盆
纪生物礁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油气储层之一,在储层特征和演化史方面有着诸多独特之处。

首先,泥盆纪生物礁储层具有厚度大、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

经调查发现,该地区多数生物礁厚度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孔隙度在4%-15%之间,渗透性则可达到10^-3-10^-
1m^2。

这是由于生物礁由海洋生物群落的遗骸、生长架和溶
解后的残骸等组成,不仅具有较好的储集能力,还因海洋生物群落的多样性、丰度和活跃度等因素,使得储层物性更加复杂丰富。

其次,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的演化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生物礁的形成期,这时期生物群落丰富,成因以珊瑚礁为主,沉积物质以碳酸盐为主,形成初期生物礁;第二阶段为生物礁的成长期,这时期由于环境的逐渐改变,生物群落及礁体结构发生变化,呈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第三阶段是生物礁的稳定期,这时期礁体结构逐渐稳定,在后期则发生了一系列生物群落对礁体的变化和破坏,形成了较为丰富的储层空间和地质构造。

最后,泥盆纪生物礁储层在区域油气勘探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储层的较好物性和灵活的地质构造,该区域的泥盆纪生物礁储层在广西油田及其周边区域有着广泛的储量分布,并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综上所述,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具有厚度大、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其演化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且在区域油气勘探中具有重要作用,是该地区油气勘探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桂中坳陷海相地层油气成藏与热作用改造

桂中坳陷海相地层油气成藏与热作用改造
电 话 :0 7 )5 2 94 (5 18 24 2
桂 中坳 陷 是 滇 黔 桂 盆地 东 北 部 的 一 个 次 级 构
造 单元 .在 大地 构 造 上 处 于扬 子 陆 块 南 缘 与 华 南 加里 东 褶 皱 带 的结 合 部 位 , 于特 提 斯 与滨 太平 洋 位 两大构 造域 的复合地 带 。坳 陷面 积约 46 l m , . 0k x 北 部 与 雪 峰 山 隆 起 ( 南 隆 起 ) 邻 , 北 部 与 黔 江 毗 西 南坳 陷相 接 .东 部 以龙 胜一 永 福 断裂 和 大 瑶 山断
j ( 1 『 I l 7 一 质 俯 究 l f …机 川地 I 兜:2 r I : 州 地球 化 : f 1 } I 鸵J I 们
摘 要 桂 中坳 陷是 在 加 里 东 运 动 基 础 上形 戎 的 晚 古 生 代 海 相 大型 沉 积 坳 陷 , 已演 化 成 为 由 上 古 生 界和 三叠 系 充填 的残 留盆 地 . 中泥 盆 系深 埋 地 腹 . 主要 的勘 手 其 是 廷目的层 系 。桂 中 1 揭 示 泥 盆 系一 石 炭 系具 有 两 套生 储 盖 组 合 , 遇 了 气测 异 常 、 迹 砂 岩 、 井 钻 油 固
有 7口. 气 与沥青 显示 井 1 见 1口。 2 0 以 0 7年完 钻 的 桂 中 1井 为最 深 , 钻 井深 51 18 m, 钻 层位 为 完 5 .6 完 下泥盆 统那 高 岭组 ( ) 主要 目的层段 上石 炭 统黄 Dn ,
龙 组 f C 、 泥 盆 统 桂 林 组 ( 3) 中 泥 盆 统 应 堂 组 上 Dg 、
桂 中坳 陷地 表发现 油气 苗3 处 , 1 沥青5 处 。 7 南丹 大 厂龙 头 山中泥 盆统 的古f 油藏 面 积 约 1 m , 礁) 0k z沥 青 储 量 达 1 x O t 已开 采 沥 青 累计 达 万 吨 以 上 . l s, 1

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精选文档

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精选文档

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随着川东北台地边缘礁滩相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台缘礁滩体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掀起了海相礁滩勘探的热潮[1]。

泥盆纪是滇黔桂地区主要造礁期之一,以广西南丹大厂的早-中泥盆世层孔虫-珊瑚礁古油藏最为著名[2]。

结合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研究,并结合邻区钻井资料建立该地区沉积相模式,总结出泥盆系生物礁滩具有横向迁移和纵向加积两大沉积特征。

通过井震响应分析、模型正演分析、归纳总结了桂中地区生物礁滩的地震响应特征。

最后结合地震相、沉积相以及本区钻井资料总结出该地区生物礁滩分布规律。

1勘探研究现状桂中坳陷位于雪峰山隆起南侧,东部以龙胜-永福断裂及大瑶山隆起为界,西部以紫云-都安断裂为界,具有“二凹一凸一斜坡”的构造格局(图1)。

基底为元古界-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

桂中坳陷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坳陷及周缘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累计厚度可达6000m~8000m,桂中坳陷地表主要出露石炭系地层,局部残留P-T2地层,泥盆-二叠纪发育台盆相、丘台相、滨岸台地相共三套地层系统。

桂中地区前期钻井桂参1井、桂中1井未有所突破。

近期进一步深入研究认识到,桂中地区泥盆系礁滩地震异常明显。

结合地表剖面和井资料分析,认为桂中地区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

2.礁滩沉积特征古海沉积与现代海洋沉积[3]特征一致,生物礁滩发育受生长环境制约。

通过地震、钻井等资料揭示出桂中地区可能发育多期礁滩,该区礁滩具有两大特点:横向上的迁移性和纵向上的加积性。

图2礁滩体沉积生长特征图D21期为纵向加积型为主的点礁,生物礁规模相对小,礁滩储层发育;D23-D3为加积迁移复合型环礁,早期以垂向加积为主,生屑滩储层发育;晚期生物礁为迁移加积复合,多期生物礁叠置生长,生物礁储层发育(图2)。

3.地震反射特征生物礁体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沉积体,其沉积建造和分布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由于经历了特殊的沉积作用和成岩过程,生物礁具有独特的古地貌特征及岩石学特征,与一般的碳酸盐岩建造有明显区别,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具有特殊几何形态的地震反射结构[4]。

桂中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孤立台地礁滩演化

桂中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孤立台地礁滩演化

桂中地区泥盆纪碳酸盐岩沉积特征与孤立台地礁滩演化胡东风;李宇平;段金宝;张矿明;范志伟【期刊名称】《岩石学报》【年(卷),期】2017(033)004【摘要】桂中坳陷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其后期构造稳定,为具有较好潜力的勘探新区.其中,该区泥盆系地层深埋地腹,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系和近期研究的热点.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野外露头剖面观测、测录井、地震相分析等技术手段,建立了本区泥盆系层序地层格架,由下而上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SS1、SS2、SS3,完成了桂中地区泥盆系地层与地震层序格架的统一.研究了本区泥盆纪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史,分析认为桂中坳陷经历加里东期隆升后,在海西早期(D-C)的拉张背景下,演变为“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期间沉积多个孤立台地.孤立台地边缘发育有生物礁滩,发育时间从中泥盆世早期一直延续至中泥盆世晚期,首次提出该地区孤立台地礁滩发育具有垂向上“三种五期”叠置加积的特征.其中,层序SS1沉积期(早泥盆世晚期-中泥盆早期)为孤立台地礁滩发育的奠基-发展期.层序SS2沉积期(中泥盆世中期-中泥盆世晚期)为孤立台地礁滩发育的繁盛期.层序SS3沉积期(晚泥盆世)为孤立台地礁滩发育的消亡期.%Guizhong depression,which is a large scale Late Paleozoic marine residual basin that formed basically in the stable craton of Late Paleozoic to Mesozoic,have excellent requirements of oil & gas accumulation and exploration potential.Although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at present time,it is one of the favorable areas for oil & gas exploration in South China marine deposits because of its steady laterstructures,dominant uplifting and subsiding movements,weak faulting and compressing deformation and excellent reservoir formation conditions.Based on previous studies,the sequence litho-paleogeographic and 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host area in Devonian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field inspection,well logging,seismic facies analysis and microscope observation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study the sedimentary features and evolution of isolated reef in Devonian in host area,the following aspects are described in this paper:(1) The general geological conditons of the host area.After the Caledonian movement,it began to be pulled apart in the Devonian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in the whole of the Late Paleozoic.Controlled by the contemporaneous faults,isolated carbonate platforms of varying size developed in the deep-water basin.Thus a special paleogeographic framework of "platform-basin-hill-trough" formed in the host area.(2)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equence stratigraphy in Devonian in host area.The Devonian in host area can be divided into 3 third-level sequence:SS1,SS2 and SS3.(3) The research on the lithopaleogeography in Devonian in host area.According to drawing method of sequence litho-paleogeography,taking the third-level sequence as combilation unit.Five litho-paleogeographic maps were drawn,which manifest sedimentary framework of different stage of Devonian in host area.(4)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isolated reef in Devonian in host area.Devonian reef is developed in the host area,and drilling data of well DS1 & GZ1 support the opinion that high quality biohthite and dolomite reservoirs do exist in the host area.There are 3 types reservoirs ofreef,which is identified the five stage in the growth of the isolated carbonate platform's reef in host area.Based on this study,it worked out that Guizhong depression turned into the sedimentary framework which was platforms and basins between them in the background of Early Hercynian extensional movement after Caledonian up warping.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types and five stages reefs growing up in vertical direction,several isolated carbonate platform's reefs were Distributed in the host area,which generated from the early period to the late period of Middle Devonian.【总页数】13页(P1135-1147)【作者】胡东风;李宇平;段金宝;张矿明;范志伟【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4;P588.245【相关文献】1.塔北奥陶系碳酸盐岩沉积演化特征及台地发育模式 [J], 赵学钦;杨海军;马青;周成刚;孙崇浩;尹铁君;蔡泉;孙仕勇2.川东北地区台地边缘礁、滩气藏沉积与储层特征 [J], 郭彤楼3.桂西北天峨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演化 [J], 刘超;陆刚;张喜;周府生;黄祥林;杜远生4.桂西北晚古生代乐业孤立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特征与演化阶段 [J], 王新强;史晓颖5.右江盆地二叠纪孤立碳酸盐岩台地边缘海绵礁特征、时代及海绵礁相 [J], 黄志强;陆刚;梁军;沈健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

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

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张明华【摘要】桂中晚古生代盆地生、储、盖层发育完整,油气显示广泛分布,是具有较好成藏前景的含油气盆地.通过区域资料分析、野外地质调查及遥感构造解译分析发现,桂中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的形成、发展与演化受多条断裂构造的制约,主要的控盆断裂有宜州-东泉(柳州)弧形断裂带、永福-来宾断裂带、南丹-都安-马山断裂带、桐木-东乡断裂带、大明山-来宾-象州隐伏断裂带等,这些断裂带受基底构造和不同块体作用及不同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盆地演化过程过程中表现各自不同的特征.【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27)001【总页数】5页(P1-5)【关键词】晚古生代;含油气盆地;控盆断裂;遥感解译;桂中【作者】张明华【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3;P627广西桂中地区晚古生代泥盆纪地层非常发育,烃源岩有机质丰富,储集层类型多样,生物礁分布广泛[1-3],泥盆纪沉积盆地后又被石炭系、二叠系及中、下三叠统沉积覆盖埋藏,具有较好的生、储、盖层条件.对桂中地区开展地质研究的单位较多,但研究内容多以岩相古地理和矿床为主[4-7],地质构造研究较少且限于盆地外围[8,9].受当时构造及成藏理论的局限,前人对桂中盆地构造的认识停留在“广西山字型构造”这一传统的地质力学观念上,对盆地构造控藏体系未作系统深入研究,特别是对盆地演化起主导作用的盆地断裂体系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笔者参与了大港油田分公司的“桂中地区成藏地质研究”项目,在综合分析、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及TM影像遥感解译分析,对桂中晚古生代盆地的控盆断裂特征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1 盆地地质构造桂中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是建筑在加里东褶皱基底之上的一个陆内张裂盆地,发育了泥盆系到三叠系的盖层沉积,受强烈的印支运动影响,盆地于印支期褶皱回返,后期又遭受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的多期构造改造.1.1 基底构造桂中盆地中未见基底岩系出露,根据航磁、重力及爆破地震所获数据,桂中地壳属陆壳型性质[10],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分析,在浅变质褶皱基底下应存在深变质结晶基底[11,12].广西中部莫霍面在东西方向上发育比较明显的次级构造,桂中地区正好处在柳州-来宾幔坪(隆)区的中央部位.桂中地壳基底为许多断裂所切割,这些不同方向的断裂组成了桂中地区基底构造的基本格架,在柳州-太平地震剖面上显示,前泥盆系基底呈阶梯状向南下降,断陷最深的部位与地表近东西向的河池-宜州-东泉断裂带对应.柳州爆破地震还发现,在桂东北、桂东南地区及柳州一带深部地壳存在低速层,推测为基底与盖层、上下地壳之间拆离滑脱形成的韧性剪切带或糜棱岩带[10].1.2 盖层构造桂中地区从晚古生代开始进入盖层发育阶段,受特提斯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和不同期次构造运动的共同作用,在盆地盖层中形成了著名的广西构造结,即所谓的“广西山字形构造”,使得盖层构造十分复杂,其中,印支运动奠定了盆地构造的基本轮廓,燕山期、喜马拉雅期变形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盆地盖层褶皱和断裂均较发育.褶皱轴向以北北东向、南北向、北北西向为主,平面上组成串珠状、雁列式等组合型式,背斜以短轴及箱状为主,形态宽缓,规模较大,盆地北部多形成隔档式褶皱,南部以复式褶皱 (复背斜)为主,而盆地边部受周边块体的挤压或逆冲作用,多发育不对称的斜歪褶皱,甚至倒转褶皱.断裂构造主要为北北东向、北西向、南北向及东西向,盆地周边发育长期活动的区域性深大断裂,而盆地中部腹地断裂构造相对较简单,多以发育北东向及北西向两组位移不明显的网格状共轭断裂 (或区域性大型节理)为特征.1.3 基底构造与盖层构造的关系桂中晚古生代盆地基底构造控制了盆地的发育及盖层的构造格局.一方面,基底构造控制了盆地的沉积格局和地层分布,而且,盆地基底断裂活动控制了盆地沉积特征及岩相古地理的差异.另一方面,基底构造控制了盖层的构造特征,桂中幔隆区(桂中盆地区)在印支期造山及后期变形过程中变形总体较弱,以发育宽缓的褶皱为主要特征,局部出现基底与盖层之间拆离、滑脱,在岩石圈深部形成低速层及顺层的韧性剪切带,表层形成隔槽式褶皱,盆地中腹以发育北西向和北东向两种呈“X”型的断层或节理为特征.而在桂中幔隆区与周边幔凹区的交接带 (盆地边缘)为莫霍面陡变带,发育了宜州-东泉 (柳州)深断裂带、桐木-东乡深断裂带、大新-忻城深断裂带等,在盆地造山期构造活动及变形较强,出现强烈的挤压及逆冲构造特征,发育密集的线状断裂及褶皱带、强烈的弧形挤压构造带,而燕山期、喜山期后期构造改造中也出现较明显的继承性断裂活动.2 断裂构造图像增强由于遥感对断裂构造解译分析具有比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结合桂中地区的125/43、125/44两幅TM影像进行断裂构造的分析研究,先用1∶10万地形图对图像进行几何校正及辐射校正,并对两幅TM影像进行数字镶嵌,生成研究全区的遥感影像图.图像增强处理先用对比度拉伸和均衡化处理,调整图像亮度值的范围及分布形态,然后选择对碳酸盐岩地层、构造、含水性反映较好的TM7图像进行边缘增强及高通滤波处理,增强断裂构造的线性影像特征,再根据桂中地区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地层、地形起伏不大、植被发育程度中等、断裂构造部分为隐伏性质的特点,用上述处理的TM7影像与TM4、TM1进行假彩色合成,断裂构造的光谱特征及空间结构特征得到较清楚显示.3 控盆断裂特征及遥感解译分析通过从色调 (彩)变化、水系网异常、构造地貌、综合景观及地质-地貌综合标志等方面对桂中地区断裂构造进行综合解译,并结合区域资料综合分析发现,控制桂中晚古生代盆地发育的断裂主要为盆地北部的宜州-东泉 (柳州)断裂带;东部的永福-来宾断裂带、桐木-东乡断裂带;西部的大新-忻城断裂带、河池-都安断裂带;中部的大明山-来宾-象州隐伏断裂带等(图1).这些断裂带对桂中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和发展、沉积相和古地理、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等有显著的控制作用.3.1 永福-来宾断裂带永福-来宾断裂带在盆地东侧沿永福、柳州、来宾一线呈北北东向延伸,控制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地球物理上表现为重力及航磁异常带,是一条规模巨大的、长期活动的基底断裂.该断裂带在柳州东侧表现为密集的断裂挤压破碎带和紧密狭长的褶皱[13],来宾东侧的来宾向斜北西翼由于断裂活动发生倒转.在TM遥感影像上表现为比较显目的宽约十几公里、斜穿盆地东侧的线状影像异常带,断层崖、线状沟谷、角状水系等构造地貌特征清楚,沿断裂带发育大型古滑坡 (图2).3.2 宜州-东泉 (柳州)弧形断裂带宜州-东泉断裂带沿河池、宜州、柳州北边的东泉、到鹿寨呈近东西向展布,是所谓“广西山字形构造”的前弧部分[14,15],是桂中盆地与江南古陆西南缘的桂北古隆起的分界断裂,断裂带南北两侧的基底构造及地壳演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印支期表现为强烈的挤压逆冲性质,燕山期又表现出张性特征,沿断裂带形成一系列中生代断陷盆地.地表出现密集的叠瓦状逆冲断层,线状不对称紧闭褶皱、倒转褶皱,主干断裂为弧形构造带中部的长达数百公里断层面向南或南西倾斜、倾角低缓的甲伴岭区域性断裂带[13],东部出现若干分支,组成宽数公里的断裂破碎带.TM影像上,宽约20 km的近东西向呈弧形的密集的线状影纹十分清楚,逆冲断层形成的弧线形的断层崖、陡坎及线状的沟谷也非常清楚,沿边界断裂带发育一系列滑坡体,总体上表现为由南向北逆冲的构造格局 (图3).图1 晚古生代盆地控盆断裂空间分布示意图Fig.1 Distribution map of basin-controlling faults of basin at Neopaleozoic1—宜州-东泉断裂带;2—桐木-东乡断裂带;3—永福-来宾断裂带;4—大明山-来宾-象州断裂带;5—大新-忻城断裂带;6—拉仁-百旺-乔贤断裂带;7—南丹-都安-马山断裂带图2 柳州东侧永福-来宾断裂带TM影像Fig.2 TM image of Yongfu-Laibin fault zone at east of Liuzhou City图3 宜州东侧宜州-东泉弧形构造带TM影像Fig.3 TM image of Yizhou-Dongquan tectonic zone at east of Yizhou City3.3 大新-忻城断裂带大新-忻城断裂带位于盆地中西侧,由大新经大明山、忻城、融水至三江一带展布,桂中地区表现为沿福田—加仁 (忻城)—乔贤形成近南北向、向西凸出的弧形构造带,地球物理上表现为带状的磁异常及重力场差异分界线,地表由一系列断层面倾向南东东或北西西的逆冲断层和轴面倾向北西或南东的不对称线状褶皱构造组成[14].断裂带北段有基性、超基性岩侵入及中基性火山岩发育,该断裂切割深度大,具岩石圈断裂性质,黄启勋等[10]认为该断裂带为扬子板块与华南板块在广西的分界线.TM遥感影像为一条浅色调的弧形影像带,断裂活动形成的构造地貌十分明显,线状展布的断层陡崖、角状水系及凹地也清晰可见 (图4).图4 大新-忻城断裂带TM影像Fig.4 TM image of Daxin-Xincheng fault zone3.4 大明山-来宾-象州断裂带大明山-来宾-象州断裂带是展布于盆地中部的一条呈北东东向展布的半隐伏断裂带,根据航磁资料及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断裂带南北两侧的深部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存在明显差异,该断裂带也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地震带,据史料记载,自后汉以来发生过地震50多次,并伴有热矿泉、温泉及天然泉水分布.断裂带两侧盖层构造特征及中新生代盆地的发育特征明显不同,陈凌云等[16]根据近年来1∶5万区调及地球物理资料认为该断裂带是扬子板块与南华活动带分界线.该断裂带TM影像较清楚,总体表现为一条色调深浅不同的线状影像界面,在大明山北西端、象州一带线状展布的断层崖十分清楚并控制河流的发育,断裂带中部在来宾一带明显切割泥盆系地层 (图5),沿断裂带分布了众多的湖泊、水库和积水洼地,在中、新生代该断裂带还有较明显的活动,使中生代盆地中岩层发生了明显的错动.图5 来宾西侧大明山-来宾-象州断裂带TM影像Fig.5 TM image of Damingshan-Laibin-Xiangzhou fault zone at west of Laibin County3.5 桐木-东乡断裂带桐木-东乡断裂带位于桂中盆地东部边缘,主干断裂从桐木西经妙皇、东乡到大瑶山西侧通挽呈北北东-北东向展布,地球物理上表现为明显的北北东向的航磁、重力异常带,是一条控制盆地发育的具有多期活动的区域性断裂带,断裂带北段产状东倾,具逆冲性质,断裂带中南段断层面向西倾,表现出正断层性质,后期又具有明显的左行平移剪切特征[15].在TM影像上,线状山脊、沟谷、断层崖等构造地貌特征十分显目(图6).3.6 南丹-都安-马山断裂带南丹-都安-马山断裂带从南丹经都安、马山延至大明山西南侧后成为隐伏断裂,是桂中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与桂西拗陷的分界断裂,该断裂呈北西向展布,在都安一带分枝为多条平行的断裂带,是一条长期活动的基底断裂,控制三叠系地层沉积和白垩系盆地及第四系的分布,燕山期沿断裂带有岩浆活动[17].TM图像上表现为清晰的线性影像,到大明山西南侧后,表现为色调异常界面和洪积扇、断层三角面的线状排列.图6 桂中盆地东部泥盆系中的线状断裂带TM影像Fig.6 TM image of linear fault zone of east part of Guizhong basin in Devonian3.7 拉仁-百旺-乔贤断裂带该断裂带呈北西向从乔贤 (塘红)经百旺、拉仁、龙头延伸到河池一带,断裂带的南东端为大新-忻城断裂带切割,北西端与宜州-东泉弧形断裂带的西翼交汇到一起,该断裂带晚古生代具有同沉积断裂性质,控制了二叠纪地层的沉积和展布,燕山期又表现为明显的走滑剪切特征,沿断裂带发育中生代小型走滑拉分或断陷盆地,TM图像上表现为浅的线状色调异常带.4 结论受特提斯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古亚洲构造域的共同作用,及印支期、燕山期、喜马拉雅期等多期的地壳运动的影响,桂中晚古生代盆地控盆断裂特征较复杂,在盆地不同部位控盆断裂特征和变形样式存在明显的差异.这些断裂带对桂中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沉积相和构造古地理、基底和盖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有显著的控制作用.通过地质、地球物理等多方面的区域资料综合分析,结合遥感解译分析认为主要的控盆断裂为宜州-东泉 (柳州)断裂带、永福-来宾断裂带、桐木-东乡断裂带、大新-忻城断裂带、河池-都安断裂带、大明山-来宾-象州隐伏断裂带等.TM图像遥感构造解译分析显示,桂中晚古生代盆地控盆断裂具有较清楚的光谱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大多表现出线状或弧形的构造地貌和水系异常,断层崖、断层三角面、角状水系、串珠状的湖泊洼地、山体或地层的错移等特征较清楚,部分断裂具有较明显的线状色调异常带或色调异常界面,对隐伏断裂如大明山-来宾-象州断裂带等也有较清楚的显示.【相关文献】[1]周怀玲,张振贤.广西二叠纪生物礁的特征和分布规律[J]. 广西地质,1995,8(2):19-29. [2]殷德伟,李孝全,张继淹.广西南丹县六寨泥盆纪生物礁[J].中国区域地质,1989(3):217-225.[3]廖宗廷,李光明.巴力-龙头山生物礁古油气藏的特征及成因[J].同济大学学报,1999,27(1):92-95.[4]王根发,黄凤鸣,黄乃和,等.桂中合山-来宾地区上二叠统合山组层序地层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1997,19(4):348-353.[5]邵龙义,张鹏飞.广西来宾-合山一带晚二叠世海底扇浊积岩相[J].古地理学报,1999,1(1):20-31.[6]阎明,刘英俊,马东升.桂北地区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16(2):110-118.[7]郭福祥.广西内生有色贵金属大地构造成矿单元[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4,15(4):328-337.[8]梁金城,彭淑兰,陈懋弘,等.广西凭祥逆冲推覆构造的发现及意义[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16(4):329-337.[9]曾崇义.桂东大瑶山隆起区深部构造特征与金矿成矿作用的关系[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6,16(3):245-251.[10]黄启勋.广西若干重大基础地质特征[J].广西地质,2000,13(3):3-12.[11]袁忠信,张宗清.南岭花岗岩类岩石Sm、Nd同位素特征及岩石成因探讨[J].地质论评,1992,38(1):1-15.[12]郭福祥.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几点认识[J].广西地质,1994,7(1):1-13.[13]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柳州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R].桂林: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1971.[14]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宜山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R].桂林: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1970.[15]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来宾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R].桂林: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1970.[16]陈凌云,张忠伟.加里东期扬子板块与南华活动带在广西境内分界线的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03(12):18-19.[17]广西区域地质测量队.上林幅1/20万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书[R].桂林:广西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1972.。

桂中坳陷天然气组分特征及其非烃组分成因

桂中坳陷天然气组分特征及其非烃组分成因

桂中坳陷天然气组分特征及其非烃组分成因董庸;黄羚;王鹏万;罗宪婴;李丽【摘要】桂中坳陷浅层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天然气显示丰富,其组分主要包括CH4、CO2和N2三种.自北向南.天然气的组分呈现明显分异,石炭系广泛出露区多见富N2气聚集,体积分数达80%~90%,忻城—合山一带二叠系—三叠系残存区,烃类相对富集;中部桂中1井CH4与CO2共存,体积分数相当;向南至D907井见到CH4体积分数达80%.区内CO2为深部热作用下碳酸盐岩分解成因;N2来源于大气,与地面淡水下渗、岩溶作用发育有关.认为坳陷内天然气的较好显示及其组分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系由该区保存条件存在差异性所致.【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4(019)001【总页数】5页(P69-73)【关键词】桂中坳陷;天然气类型;天然气成因;油气成藏;保存条件【作者】董庸;黄羚;王鹏万;罗宪婴;李丽【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杭州地质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1+11桂中坳陷为滇黔桂盆地次级单元,泥盆系—石炭系广泛出露,局部残存二叠系—三叠系(图1)。

2007年桂中1井的钻探,有力地推进了坳陷生储盖组合[1-4]、沥青成因[5]、保存条件[6-8]、天然气成藏[9]等方面的研究。

桂中坳陷裂解气藏为主要勘探方向、忻城-合山一线以西地层深埋区具有较好的保存条件等已成共识。

该坳陷浅层泥盆系—三叠系天然气显示丰富,但目前对其组分类型、空间分布特点、非烃组分的成因以及对烃类天然气成藏研究的意义等尚缺乏系统的论述。

笔者以此为线索,整理了区内11口井的气体组分资料(除桂中1井外,其余为20世纪70年代的钻井),从成因定性分析入手,对气体组分类型的空间分布与保存条件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研讨。

1 天然气显示及其组分类型桂中坳陷浅层(埋深一般小于2000m),气显示较丰富(图1),平面上集中在柳城(下石炭统气苗)、柳江、南丹(泥盆系气苗)及合山(三叠系油气苗)(表1),钻井中多次发生气喷。

湘中拗陷泥盆系棋梓桥组生物礁特征及沉积模式

湘中拗陷泥盆系棋梓桥组生物礁特征及沉积模式

湘中拗陷泥盆系棋梓桥组生物礁特征及沉积模式
刘喜顺;张威;刘东;王国锋;刘玉志
【期刊名称】《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2)001
【摘要】鉴于生物礁内部因孔隙和孔洞非常发育而成为油气的有利富集场所,研究湘中拗陷棋梓桥组层礁、边缘礁和丘礁3种类型生物礁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分析生物礁在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的发育特点,识别出3种生物礁沉积层序类型,总结湘中拗陷生物礁的沉积模式. 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礁的发育与海平面的变化和基底的形态有密切的关系,可作为识别海平面变化的可靠标志;生物礁作为有利的油气储集带,可作为湘中拗陷下步油气勘探的主攻目标.
【总页数】5页(P21-25)
【作者】刘喜顺;张威;刘东;王国锋;刘玉志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85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九采油厂,黑龙江,大庆,16385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2.23
【相关文献】
1.湖南泥盆系棋梓桥组锰矿床地质特征 [J], 付胜云;张惠;陈怡宁;唐分配;李大江
2.湘中-湘东南拗陷泥页岩层系沉积模式及储层特征 [J], 徐窻昊;钱劲;袁海锋;徐国盛;梁家驹
3.黔南拗陷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特征及其含油气性 [J], 梁秋原;赵泽恒
4.湖南新邵巨口铺中泥盆世棋梓桥期生物礁群落生态 [J], 宋裕发;张永辂;刘家润
5.湖南新邵巨口铺泥盆纪棋梓桥组的层孔虫及其造礁特征 [J], 董得源;宋裕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

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成藏条件与有利区带评价

G i o gd pes nfa r reti n s(h ai u u ua v ik es pt 10 0m) hg b n uz n ersi t ei l g c es tem x m c m l iet c ns 0 ,ihau - h o eu na h k m t h u o
大 累计厚度 可达 1 0 、 0m) 有机质丰度高( 0 有机碳 含量为 05 % ~ . 6 、 .3 94 %) 热演化程度 适 中( 镜质 体反射 率为 13 % 一 .3
3 6 %) 储 层微孔隙一纳米孔及 微裂缝发育 、 .2 、 粘土矿物成分好 、 深适 宜及 保存条 件相对较 好 , 探潜 力较大。借 鉴北美 埋 勘 页岩 气勘探开发 经验, 结合 中国南方海相 页岩气勘探 实际 , 优选 现阶段有利 区评 价相关 指标 , 为南丹一忻城一 马 山一 线 认 以西地 区为桂 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勘探 的有利 区带。 关键词 : 成藏条件 ; 有利 区带; 泥盆 系; 页岩气 ; 中坳 陷 桂
dn eo ra i m t r T C o 0 5 % ~ . 6 ) mo e t tema ma ry R o . 3 ~3 6 % ) w l ac f gnc at ( O f . 3 o e 9 4 % , d r e h r l ti ( 。 f13 % a ut . 2 , e- l
W a g Pe g n Ch n Ziio He Xu y , , n i Xu Zh n y , a Lii o Do g Yo g n a g L n n n wa , e l , n u a Do g L , e g u M q a , n n a d Hu n i g
(.中国石油 杭州地 质研究 院 , 江 杭州 3 02 ; 2 1 浙 10 3 .中国科学 院 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北京 10 2 ; 00 9 3 .中国科学院 研究生 院 , 北京 10 4 ; 4 00 9 .中国石化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 院 , 北京 10 8 ) 00 3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研究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研究

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页岩气研究罗胜元;王传尚;彭中勤【摘要】桂中坳陷石炭系发现多处油气苗及沥青,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储集条件.对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C1l)烃源岩进行了研究,认为烃源岩主要为台前盆地相暗色炭质页岩,鹿寨组下部页岩具有良好的生烃条件.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高,平均TOC含量为3.08%,干酪根类型为Ⅱ1型和Ⅱ2,来源于水生浮游生物和菌藻类母质,烃源岩最高热解峰温度460 ~560℃,处于高成熟阶段,现今以生成天然气为主.页岩中脆性矿物含量为35.6%~75.2%,粘土矿物含量为3.1%~ 62.1%,页岩硅质来源中生物成因硅质具有较大贡献,鹿寨组底部富有机质页岩段发育的有机质微孔隙和纳米级—微米级微裂缝是页岩气富集的主要空间.桂中坳陷经历多期叠加构造改造,抬升剥蚀对页岩气保存有重要影响,断层和岩浆热液活动对页岩气保存也不利.断层影响相对较小、盖层厚度超过180m的桂中坳陷西北部地区是下石炭统页岩气勘探的有利方向.【期刊名称】《华南地质与矿产》【年(卷),期】2016(032)002【总页数】11页(P180-190)【关键词】桂中坳陷;下石炭统;鹿寨组;烃源岩;页岩气【作者】罗胜元;王传尚;彭中勤【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4.45;P618.13Luo S Y,Wang C S,Peng Z Q.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of South China,2016,32(2):180-190. 桂中坳陷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与加里东褶皱带边缘地带,是江南古陆边缘海西期发育的次级沉积坳陷。

西以南丹—都安断裂与罗甸断坳相接,北邻江南隆起,东以龙胜—永福断裂与大瑶山隆起、桂林坳陷相联,面积约4.6×104km2。

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

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

桂中坳陷泥盆系生物礁分布预测
付立新;于平;李淑玲;张清久;高勇
【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
【年(卷),期】2009(14)4
【摘要】桂中坳陷泥盆系盆地经历了五大演化阶段,包括早泥盆世的初始裂陷和初始扩展,中泥盆世的抬升和裂解,以及晚泥盆世的扩展-萎缩.从早泥盆世埃姆斯期至晚泥盆世早期均有生物礁发育,但以中泥盆世的裂解阶段最为繁盛.泥盆系剩余重力异常总体特征表现为两高两低特点,其中心分别位于宜州、合山和马山、柳江附近.由重力资料划分出研究区的台地、台沟分布.再由地震异常圈定了中泥盆统分层系生物礁分布.在泥盆系应堂组-东岗岭组四个层段共圈出异常体17个,位于忻城县和大塘镇之间的异常体规模最大,面积达307km2.该带距离古断裂较远,油气保存的可能性较大,是未来桂中油气勘探的首选区带之一.
【总页数】7页(P35-41)
【作者】付立新;于平;李淑玲;张清久;高勇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园石油占林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相关文献】
1.桂中坳陷西北部桂页1井泥盆系页岩气聚集条件研究 [J], 苑坤;方欣欣;闻涛;林拓;石砥石;包书景;周志;张聪
2.桂中坳陷泥盆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J], 王剑
3.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 [J], 王鹏万;姚根顺;陈子蚪;李娴静;徐政语;马立桥;贺训云;董庸;黄羚
4.黔南坳陷安顺1井泥盆系生物礁滩溶孔溶洞型白云岩发育机制 [J], 王强;罗彦萍
5.桂中坳陷泥盆系页岩气潜力分析 [J], 黄嘉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南拗陷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特征及其含油气性

黔南拗陷泥盆系—二叠系生物礁特征及其含油气性

成都理 工 大学 学报( 自然科 学版)
第3 9卷
图 1 黔 南拗 陷 泥 盆 系一 二 叠 系 生物 礁 地 面 露 头分 布 图
F g 1 S ra e o t r p d s rb t n o h e o in P r in o g n c r e si i . u f c u c o iti u i ft eD v n a - e m a r a i e f n o
1, ) 是对 泥盆 系一二 叠 系 生 物 礁 进 行 深 入研 究 的
布规 律 与古 地理 环 境 、 制 因素 及 其 与油 气 的关 控
系。
台缘礁 受北 西 向垭 都 一紫 云一 罗甸 大断 裂 和
理想 场所 , 是 对 泥 盆 系~ 二 叠 系生 物礁 进 行 油 也
与 之 交 叉 的北 东 向师 宗 一贵 阳大 断 裂控 制 , 沿断
响 和受 海 水 的深度 、 温度 、 分 等 因素 的 制约 外 , 养
它 的生 长规 律和 空 间形态 还受 到地 质历 史时 期 的
黔南 拗 陷晚震 旦 世一 三叠 纪地 层 以海相 沉积
为 主 , 层发 育 齐全 , 中 泥 盆 系厚 度 可 达 6 k 地 其 m
以上 。沉 积 相分 析 表 明 , 泥盆 系一 三 叠 系沉 积 体 系 和沉 积 相类 型齐 全 , 仅 有 河 流 、 岸 、 酸盐 不 海 碳
[ 收稿 日期 ]2 1- 21 0 11— 9 [ 者 简 介 ]粱秋 原 (9 5 ) 男 , 作 1 6 一 , 高级 工程 师 , 事 地 质勘 查 及 管 理 工 作 , - i [n qu un 1 6 cr。 从 E mal i g iy a @ 2 .o :a n

广西南丹拉要泥盆纪礁组合剖面的古生态特征

广西南丹拉要泥盆纪礁组合剖面的古生态特征

广西南丹拉要泥盆纪礁组合剖面的古生态特征
柳祖汉;杨孟达;刘新华;米敬奎
【期刊名称】《古生物学报》
【年(卷),期】2004(43)4
【摘要】广西南丹拉要泥盆纪生物礁发育在台地的边缘 ,是一个礁、滩、开阔台地沉积互相交替的叠置礁。

礁组合中出现 5个主要的生物群落。

其中以层孔虫、床
板珊瑚为主的Stromatopora Alveolites群落是最重要的造礁群落。

这些群落有
规律地分布在礁组合的不同部位。

它们在剖面上的垂直分布显示礁组合的发育过程分成 3个大的旋回 ,其中包括 9个次一级的成礁旋回。

旋回反映了海水深浅的变化。

【总页数】5页(P586-590)
【关键词】广西;古生态;生物礁;泥盆纪;生物群落
【作者】柳祖汉;杨孟达;刘新华;米敬奎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11.5
【相关文献】
1.桂中坳陷泥盆纪层序岩相古地理与孤立丘台礁滩发育特征 [J], 张矿明;范志伟;罗彦萍;刘苗苗;吴浩
2.广西田林浪平地区晚石炭世生物礁古生态特征 [J], 巩恩普;杨大勇;陈晓红;关长

3.广西南丹县六寨泥盆纪生物礁 [J], 殷德伟;李孝全
4.广西桂林泥盆纪礁组合中的地层问题 [J], 沈建伟;俞昌民
5.贵州布寨泥盆纪生物礁的古生物学和古生态学特征 [J], 柳祖汉;刘新华;杨孟达;杨荣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

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

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纪之交海平面变化及碳同位素异常彭中勤;王传尚;李志宏;王保忠【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摘要】以独山白虎坡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系界线剖面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了界线附近泥盆系者王组、革老河组和石炭系汤巴沟组层序地层的划分和碳氧同位素异常对比研究,揭示其海平面变化特征,根据台地相区三级层序的发育特点,将黔南坳陷泥盆-石炭系界线附近者王组-汤粑沟组自下而上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分别命名为SQ1-SQ4,泥盆-石炭系界线位于SQ1与SQ2之间。

碳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在杜内阶中期,随着海退事件的发生,δ13 C值发生明显的正偏移,偏移量达3.96‰,这次明显的碳同位素正偏移在黔南地区均可得到很好的对比,与华南地区海平面下降一致。

【总页数】10页(P235-244)【作者】彭中勤;王传尚;李志宏;王保忠【作者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武汉 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39.2;P597【相关文献】1.广西上泥盆统F-F界线碳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J], 许冰;顾兆炎;胡滨;李镇梁2.黔桂地区早泥盆世晚期碳稳定同位素变化及其对海平面变化的响应 [J], 王传尚;李志宏;彭中勤;王保忠;张国涛3.黔南Triticites带旋回层序碳同位素特征及冰川型海平面变化 [J], 李儒峰;刘本培4.上扬子石炭纪锶碳同位素和微量元素铝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 [J], 崔秉荃;卢武长5.黔南独山上泥盆统层序、海平面变化和成岩层序地层研究 [J], 杜远生;龚一鸣;刘本培;李保华;李雨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
郭峰;郭岭
【期刊名称】《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1)001
【摘要】综合运用露头、岩心、地震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了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演化规律,识别出2个三级层序,分别为SQ1和SQ2.区内的层序界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上超和削蚀,在垂向上主要出现在地层叠加方式的转换带.通过对基干剖面、辅助剖面和主要钻井资料的分析,绘制了桂中坳陷中泥盆纪东岗岭期(SQ1,SQ2)的沉积体系图.
【总页数】5页(P23-27)
【作者】郭峰;郭岭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西安71006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34.44;P539.2
【相关文献】
1.桂中坳陷南丹地区中—下泥盆统塘丁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特征 [J], 谭旭航;王雁;侯明才;张聪;李波
2.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罗富组富有机质泥页岩特征及意义 [J], 张子亚;魏家琦;石砥石;覃英伦;赵应权;庞春雨;刘洋
3.桂中坳陷中北部下石炭统寺门组层序与沉积相分析 [J], 梁雨晨;刘自亮;陈义才;
刘四兵
4.桂中坳陷西北部中泥盆统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 [J], 苑坤;方欣欣;林拓;包书景;石砥石;张聪
5.桂中坳陷中泥盆统纳标组层序地层与岩相古地理研究 [J], 郭岭;王丽丹;郭峰;丁力;范堡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
桂中坳陷泥盆系礁滩相带识别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南方分公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41)
关键词:桂中坳陷;泥盆系;台地边缘相带;礁滩响应特征
随着川东北台地边缘礁滩相普光气田、元坝气田台缘礁滩体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掀起了海相礁滩勘探的热潮[1]。

泥盆纪是滇黔桂地区主要造礁期之一,以广西南丹大厂的早-中泥盆世层孔虫-珊瑚礁古油藏最为著名[2]。

结合二、三维地震资料精细研究,并结合邻区钻井资料建立该地区沉积相模式,总结出泥盆系生物礁滩具有横向迁移和纵向加积两大沉积特征。

通过井震响应分析、模型正演分析、归纳总结了桂中地区生物礁滩的地震响应特征。

最后结合地震相、沉积相以及本区钻井资料总结出该地区生物礁滩分布规律。

1勘探研究现状
桂中坳陷位于雪峰山隆起南侧,
东部以龙胜-永福断裂及大瑶山隆起为界,西部以紫云-都安断裂为界,具有“二凹一凸一斜坡”的构造格局(图1)。

基底为元古界-下古生界浅变质岩系。

桂中坳陷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坳陷及周缘地层主要为泥盆系、石炭系和二叠系,累计厚度可达6000m~8000m,桂中坳陷地表主要出露石炭系地层,局部残留P-T2地层,泥盆-二叠纪发育台盆相、丘台相、滨岸台地相共三套地层系统。

桂中地区前期钻井桂参1井、桂中1井未有所突破。

近期进一步深入研究认识到,桂中地区泥盆系礁滩地震异常明显。

结合地表剖面和井资料分析,认为桂中地区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

2.礁滩沉积特征
古海沉积与现代海洋沉积[3]特征一致,生物礁滩发育受生长环境制约。

通过地震、钻井等资料揭示出桂中地区可能发育多期礁滩,该区礁滩具有两大特点:横向上的迁移性和纵向上的加积性。

图2礁
滩体沉积生长特征图
D21期为纵向加积型为主的点礁,生物礁规模相对小,礁滩储层发育;
D23-D3为加积迁移复合型环礁,早期以垂向加积为主,生屑滩储层发育;晚期生物礁为迁移加积复合,多期生物礁叠置生长,生物礁储层发育(图2)。

3.地震反射特征
生物礁体是一种特殊的碳酸盐岩沉积体,其沉积建造和分布与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由于经历了特殊的沉积作用和成岩过程,生物礁具有独特的古地貌特征及岩石学特征,与一般的碳酸盐岩建造有明显区别,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具有特殊几何形态的地震反射结构[4]。

在此利用实际地震剖面和模型正演结果结合对泥盆系生物礁进行分析。

3.1地震剖面反射特征
依据工区周缘的钻井资料,利用三维工区邻近的桂中1井对工区进行层位标定可对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追踪(图3),可发现桂中地区处在地震异常相带,
图3 桂中地震剖面标定及精细解释
根据区域礁滩相带的特征可判断桂中地区存在台地边缘礁滩相带。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作:
(1)礁体外形呈丘状反射特征(同相轴上隆)。

造礁生物生长速度快,生物礁的厚度比四周同期沉积物的厚度大,礁体外形突出,形成了丘状反射。

(2)礁体内部为杂乱、复波反射或反射空白区。

生物礁是由具有丰富的造礁生物和附礁生物形成的块状格架地质体,不显现沉积层理,因此生物礁内部表现为断续、杂乱反射或反射空白区等特征。

(3)礁体顶面为强反射特征。

生物礁体与顶部围岩之间存在速度和密度差,在两者之间形成了较强的波阻抗界面,因而在礁体顶面出现了较强的反射。

(4)礁体翼部出现上超反射特征。

礁的生长速度远比周缘同期沉积物的快,两者沉积厚度相差悬殊,因而出现礁翼沉积物向礁体周缘上超的现象,在地震剖面上可以根据上超点的位置来判定礁体的边
缘轮廓。

3.2模型正演
利用桂中地区的地质和测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制作了图4上部为泥盆系台地生物礁正演地质模型。

泥盆系由三段构成,下段为台地相灰岩,中段为早期礁滩上部为海侵期泥岩、泥灰岩、上段为礁灰岩及具有很好储集性能的礁盖白云岩组成上部为石炭系泥岩。

图4中下面的图为生物礁地质模型的正演结果,可见,泥盆系生物礁表现为内部弱振幅或空白杂乱的丘状杂乱反射特征,礁体顶部礁盖白云岩储层顶对应强波谷,底对应强波峰,在礁体的两翼出现同相轴中断、上超现象。

图4桂中坳陷河池-宜山地区生物礁滩正演模型
对比图可以看出模型正演的生物礁反射特征与地震剖面的反射
特征极为相似,印证了桂中坳陷河池-宜山地区泥盆系存在台缘礁滩相带。

4.生物礁滩分布特征
在桂中地区二维、三维地震剖面上,通过地震相相面法识别追踪揭示桂中地区存在台缘礁滩、陆棚等典型反射特征。

泥盆系台缘礁滩相带展布于桂中坳陷河池-宜山地区,呈环形展布。

5 结论
(1)桂中坳陷河池-宜山地区泥盆系存在台缘礁滩相带,呈环形展布。

(2)桂中地区泥盆系物礁具有横向上的迁移性和纵向上的加积性。

(3)生物礁的识别:丘形反射(同相轴上隆),内部杂乱或复波特征。

顶面为强反射且顶部出现披覆构造反射,礁体翼部出现上超反射特征。

参考文献
[1]王鹏万,姚根顺,陈子?等.桂中坳陷泥盆纪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演化史[J].中国地质,2011,38(1):170-179.
[2] 刘春燕,林畅松,吴茂炳等.中国生物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世界地质,2007,26(1):44-45.
[3]何起祥.海洋沉积作用的物源控制[J].海洋地质前沿,2011,27 (1):8-13 .
[4]胡伟光,蒲勇,赵卓男,等.川东北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的识别[J].石油物探,2010,49(1):46-53.
------------最新【精品】范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