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凯“三农”情怀,一位“90后”农资人的初心

合集下载

@农村阿凯 记录生活,体会成长

@农村阿凯 记录生活,体会成长

@农村阿凯记录生活,体会成长作者:暂无来源:《中华儿女》 2019年第22期本刊记者李菡丹“我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是在体会成长。

现在回头看,走过的这些路都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产品愈发充盈着我们的生活。

与此同时,移动端用户不断增加,人们对于简单、快捷、趣味性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从碎片化阅读到短视频观看,中国的自媒体飞速发展起来。

来自河北省涉县的@农村阿凯创始人,90后农村小伙刘志凯就是这样一位自媒体人,他是西瓜视频签约的三农创作人,他拍摄的以农村生活为主的短视频在2016年短短一年之内,就迅速蹿红于各大网络。

如今,三年过去了,他坦言,“自媒体作者太多了,已经不好做,先不说内容,就是视频里的人物,网友们都看腻了。

”但是,虽然面临众多挑战,阿凯却从来没有退缩过,他说:“我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是在体会成长。

现在回头看,走过的这些路都是我一生宝贵的财富。

”一天一条,坚持至今阿凯1991年出生于涉县井店镇刘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家中的独生子。

初中毕业后,他便只身到大城市打工,先后到过山东、天津等地的钢厂、摩托车厂做普工。

平日里,一有闲暇时间,作为一名90后的他最喜欢的娱乐活动就是玩手机。

他说自己很早就接触到了自媒体,起初就是经常翻看别人发的短视频,觉得既好看又有趣。

慢慢地,他在心中有了一种共鸣,他想:“这样的短视频,我也可以拍出来啊,也可以发到网上和网友们分享啊。

”于是,他开始动脑琢磨、研究。

2016年元旦后,看到商机的阿凯几经思考,决定放弃一个月三四千元的工资,从天津回到家乡,一台1000元的DV、一个三角架就是他的全部家当,阿凯开启了他的自媒体创业路。

回到家乡后,阿凯第一时间注册了头条号,用手中的镜头对准了农村的日常生活,上山、干农活、挖野菜、做美食、做手工、忆童年……阿凯每天从简单质朴的农村生活中选材,拍成一个短视频,分享给手机另一端的观众们。

每天一条,他一直坚持至今。

还记得第一条短视频,阿凯拍的是家乡的一个山洞,他一个人带着设备,走进山洞,“那时刚起步,一切都在摸索中,我边走边说,镜头很简单,再配一点背景音乐。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3篇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3篇

草根创业励志故事3篇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三个因素,眼光、胸怀和实力。

看看那些成功人士的创业故事,感受他们勇于创业的精神,激励自己的斗志,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成功的方法。

下面跟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励志创业故事吧!草根创业故事: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说话、做事大大咧咧,一口义乌普通话,举手投足有股豪侠之风,这就是俞巧仙给人的第一印象。

虽然已是浙江颇有名气的女企业家,她多次表示,不管企业多大,不管赚了多少钱,她都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个卖过皮蛋的农家女。

她的第一桶金就是皮蛋。

在经历一段令人眼花缭乱的商界风云后,她最终又回归农业,种起了一种传说中无法培植的铁绿色植物。

一垄垄田地上,整齐地生长着一种铁绿色的植物,5-8厘米长的茎,其上生长着像冬青树般的叶子。

这就是有“植物黄金”之称的铁皮石斛。

义乌佛堂镇剡溪江畔,到处是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田。

这里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名贵珍稀中药种植基地之一,在500多亩种植基地上,栽培着1500万株石斛苗,整个基地光是围墙就有3.8公里多。

这里的女当家就是俞巧仙。

十多年前,她在深不可测的义乌商界便是一号响当当的人物。

从卖蛋女到保健品大王浙江的民营企业家大多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后历经千辛万苦,才闯出了一番局面。

比如楼忠福、徐文荣、李书福等人。

俞巧仙也不例外。

俞巧仙是义乌城西镇蒋母塘村人,父母均为农民。

1980年她15岁那年,俞巧仙初中毕业,迫于家境贫困,她不得不过早地步入社会。

打过短工,摘过茶叶,俞巧仙最终选择了卖蛋。

一开始,她挨家挨户收鸭蛋,加工成皮蛋后,挑到十几里路外的城里卖。

后来,她学会了到农村的代销店和城里的副食品商店推销,让店家代销自己的皮蛋。

生意慢慢做大,3年后,俞巧仙成了远近闻名的皮蛋大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问世,俞巧仙在其中的副食品市场摆起了摊位。

她对此记忆犹新,“刚进副食品市场时,摊位摆在水泥台上,每天不等天亮,就得拉着一车的皮蛋上路,晚上总是要最后一个收摊。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案例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案例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案例在咱们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新型职业农民正书写着一个个令人惊叹的创业故事,老张就是其中非常出彩的一位。

老张原本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祖祖辈辈都和土地打交道。

但老张可不甘心就这么按老一套种庄稼,他呀,心里有个大大的梦想,想把自家的田地变成一个果蔬的“王国”。

以前,老张种的果蔬就和大多数乡亲们一样,种出来拉到集市上,卖多少算多少,价格也不高,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

要是遇上收成不好或者市场价格波动,那这一年可就白忙活了。

有一天,老张去城里走亲戚,发现城里的超市里那些打着有机、绿色标签的果蔬价格特别高,还特别抢手。

这可把老张给点醒了,他寻思着:“咱农村的地,空气又好,水源也干净,为啥就不能种出那些高级的果蔬呢?”说干就干,老张开始了他的创业之旅。

首先就是学习,他像个小学生一样,到处参加农业培训班。

今天跑到县里听专家讲怎么科学施肥,明天又到邻市的农场学习先进的灌溉技术。

那些专业的术语,什么土壤酸碱度啊,什么微生物群落啊,老张一开始听着也是一头雾水,但他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点点把这些知识装进了脑袋。

老张回到家后,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造他的农田。

他把家里的积蓄都拿了出来,一部分用来买优质的种子,这些种子可都是他千挑万选的,专门选那些口感好、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

另一部分钱就用来购置新的农业设备,像那种可以精准控制水量的灌溉系统,还有能调节温度和湿度的大棚设施。

刚开始的时候,老张的做法可没少被乡亲们笑话。

有人说:“老张啊,你这瞎折腾啥呢?咱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种地,也没饿着呀。

”老张听了也不生气,他就嘿嘿一笑说:“你们啊,就等着瞧吧。

”老张对待他的果蔬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

他每天天不亮就钻进大棚里,查看果蔬的生长情况。

有一次,他发现一批刚种下去的西红柿苗有点蔫儿,这可把他急坏了。

他仔细地检查每一株苗,发现是土壤的肥力不够。

于是,他赶紧调配了专门的营养液,小心翼翼地给每株苗都浇上。

何中虎让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不能忘却的初心

何中虎让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不能忘却的初心

何中虎让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不能忘却的初心在广袤的田野上,农民们辛勤耕耘,期盼着每一季的丰收。

而在农业科研的领域里,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何中虎,他所做的一切,都只为了实现一个朴素而伟大的目标——让农民增产增收。

这个目标,也成为了无数农业工作者心中不能忘却的初心。

何中虎,一位致力于小麦研究的专家,他的工作并非在高楼大厦的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而是常年奔波在田间地头,与土地亲密接触,与农民深入交流。

他深知,农民的期盼就是他的责任,农民的丰收就是他的成就。

小麦,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生计。

然而,在过去的岁月里,小麦的种植面临着诸多挑战。

品种的老化、病虫害的侵袭、气候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都制约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也让农民们在辛勤劳作后,收获的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成果。

何中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下定决心,要通过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农民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的汗水能够换来更加丰硕的回报。

于是,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研究之旅。

为了培育出更加优良的小麦品种,何中虎和他的团队不辞辛劳地进行着大量的实验和数据分析。

他们从全国各地收集了成千上万份小麦样本,对每一份样本的基因、性状、适应性等进行深入研究。

在实验室里,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分析数据、比对结果,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突破点。

同时,他们也没有忽视田间实践的重要性。

每年的农忙时节,何中虎都会带领团队成员来到试验田,亲自参与播种、施肥、灌溉、收割等各个环节。

他们仔细观察小麦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研究方向和方法。

经过多年的努力,何中虎和他的团队终于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科研成果。

他们培育出了多个高产、优质、抗病虫害的小麦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不仅在产量上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在品质上也更加优良,能够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然而,新品种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

农民们对于新事物往往持有谨慎的态度,他们担心新品种不适应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担心种植技术的改变会带来风险。

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

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

90后新农人张雪:做家乡“脱贫攻坚”领头雁作者:杨小雪来源:《农经》2018年第12期采取统一种植管理,从源头实现层层把关,再通过口碑传播逐渐打开多条零售渠道,新农人张雪把家乡的五常大米“种”出了新高度。

今年28岁的新农人张雪,出生在黑龙江省五常市卫国乡东安村,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的她,是村民们眼中典型的大学生返乡创业典范。

2015年,张雪放弃北京农业公司肥料销售区域经理的工作,返回家乡开始了她的农业梦。

而今,作为黑龙江五常市亿品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张雪,和乡亲们一起耕织着共同的事业。

目标明确直面挑战返乡创业前的张雪曾负责河南、河北和山东市场的区域销售工作,能接触到很多做农业的人,也会经常探讨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现状。

这段经历使她受益匪浅,也让她更加清楚地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张雪的父母是五常当地的农民,种地是他们一辈子的营生,赶上年头不好,稻谷成熟不理想,常常会出现滞销的情况。

就在2014年秋天,张雪父母和村民们种植的五常大米都出现了卖不动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外地低价米进入五常地区导致总量过剩,纯正的五常大米卖不出去更卖不上价。

看着乡亲们一年辛苦种植的好大米卖不出去,外地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又都是掺假米,张雪很想为家乡做点什么。

2015年年初,张雪从北京辞职,回到家乡帮助家乡人民卖大米。

五常当地有近500家米厂,五常纯稻花香年产量为320万吨左右,但市场上流通的五常大米超过这一总产量的4到5倍。

张雪的创业初心很明确:和乡亲们一起把家乡优质特产传承下去,充分利用当地优越地理和自然条件,让更多人吃到放心的五常大米,进而把原生态的五常稻花香推向全国。

但创业过程并没有如张雪想象中一帆风顺,甚至可以说从一开始就四处碰壁。

张雪最开始的想法是成立一个合作社,带领村民们一起去做五常稻花香品牌。

但村民们,包括张雪的父母对她的这一想法都很不支持,张雪只好挨家挨户去解释,最后争取到六户亲属加入,终于在2015年5月成立了“五常市亿品农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

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

有关三农问题的文章
《说说三农那些事儿》
嘿,朋友们!你们知道三农问题有多重要吗?这可关系到咱国家的根本呀!想想看,没有肥沃的土地,咱吃啥?没有勤劳的农民,谁来种出那些美味的粮食和蔬菜水果?没有农村那片广阔的天地,咱的生活得少多少色彩呀!
就说咱村里的老李吧,他一辈子都在和土地打交道。

“老李啊,你为啥这么拼命种地呀?”我曾经问他。

他咧嘴一笑,露出那被烟熏黄的牙齿,说:“咱不种地,你们城里人吃啥呀?”这简单的一句话,饱含着多少责任和担当啊!这不就像是城市的根基一样吗?三农问题不就是咱国家的根基问题嘛!
再看看现在,国家对三农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新的农业技术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土地,让庄稼长得更好。

村里也通了网络,农产品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啦!这多让人兴奋呀!咱农民的日子也越过越有盼头了。

乡亲们凑在一起的时候,总会谈论着这些变化。

“哎呀,现在可真是越来越好了!”“可不是嘛,咱的努力没白费呀!”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喜悦。

以前种地靠人力,那可真是累得够呛,现在有了各种机器帮忙,省力多了呀!这就好比咱以前走路靠两条腿,现在有了汽车一样,可不是一个档次的啦!
我觉得呀,三农问题就是咱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

咱得好好重视起来,让农村变得更美丽,让农民过得更幸福,让农业更加现代化。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机遇!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大家说是不是呀!
以上文章为紧扣题目要求生成的内容,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修改。

新时代的种粮大户

新时代的种粮大户

新时代的种粮大户作者:马力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2019年第11期多年的农业实践让张立龙更加坚定地认为“千农业是最有前景的职业”。

她希望通过更多人的努力,让农民成为被人们“羡慕的人”。

初秋的燕赵大地一片葱茏。

在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义安镇下庄村,齐腰高的上千亩粘玉米已经开始拔节抽穗,长势喜人。

一连几天的闷热天气,村民张立龙的玉米地里有部分植株生了螟虫,一早她便来到玉米地边,和工人商议如何利用无人机给玉米喷洒杀虫剂。

张立龙是涞水县立龙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2003年,回乡创业的她,第一个在村里带头成立小麦专业种植合作社。

经过6年的科学种植、规模发展,她已经成为全县有名的“种粮大户”。

2019年春季,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到涞水县了解春耕备耕工作,当得知张立龙是一名“80后”回村创业者时,称赞她:“‘80后’能够回村创业,并取得一定的成效,这很了不起。

你是新型年轻职业农民的典型代表!”农家女的小心愿37岁的张立龙从小生活在农村,祖父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她打小就记在了心里。

“尤其是到了麦收季节,炎炎烈日把土地都要烤糊了,大人们弯着腰拿着镰刀,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遇上阴雨天气,为了抢收几亩小麦,一家老小那几天真是拼着命地干!”上学后,张立龙知道了“农业现代化”这个词,她想象着如果有一天,村里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大人们就不用再那么辛苦了。

初中毕业后,张立龙和村里很多年轻人一样外出打工,但干了没多久她就意识到“总给别人打工不是长久的事儿”,于是她回村开了家农资服务站,卖种子和化肥。

也就是从那时起,张立龙开始关注国家的“三农”政策。

2012年,张立龙从广播里听到了“国家鼓励农民建立专业种植合作社,发展规模种植”的信息,她立刻就想到了村里的土地。

“当时我所在的下庄村,由于耕种传统、单一,土地上的那点儿收获几乎没有人看在眼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很多不蓄水的沙土薄地都被撂荒、放弃。

农资人的“精气神”足了

农资人的“精气神”足了

农资人的“精气神”足了
张依然
【期刊名称】《中国农资》
【年(卷),期】2021()47
【摘要】“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的底色是出淤泥而不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的底色是不畏严寒傲然独放。

农资人的底色是什么?对于生产企业的销售人员而言,为了做好产品推广,一年奔波几万公里是家常便饭;作为一名区域经销商,一年甚至要花200多天的时间“泡”在田间地头,提供农技指导,甚至还要帮助农户一起施肥用药。

【总页数】1页(P2-2)
【作者】张依然
【作者单位】《中国农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
【相关文献】
1.农资电商发展系列报道(二)农资人开始干上IT人的事
2.黄山农资备耕农资供应货足价低
3.河北春耕农资货足价稳农资供应开始进入旺季
4.跳出农资看农资让农资人看得更远
5.农资人的新追求:底色浓成色足本色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时不我待 看九禾铁军保春耕争朝夕

时不我待 看九禾铁军保春耕争朝夕

2021年2月26日星期五编辑:童玲电话:02-63702118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中国农资12版|营销实战集道建设»时不我待看九禾铁军保春耕争朝夕案例分析»心连心:创新营销深耕市场年味儿还未散去,九禾铁军已经吹响了春耕大战的号角2月19日,在重庆市丰都县龙孔镇,九禾重庆分公司的农化技术人员正在给农户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产品知识,这已是九禾重庆分公司节后“保春耕、走乡村”的第十二场“三会一田”农技服务活动。

尽管还沉浸在过年的欢乐气氛中,但是前来咨询的农户依然络绎不绝,挤满了客户的门市。

九禾农化技术人员忙进忙出,不仅根据当地气候特点,针对性地讲解玉米等作物施肥技术,还现场为农户做肥料溶解对比试验。

农户对于农技知识的渴望表现非常热切,对九禾公司开展的“三会一田”服务活动表现出极大认同感。

"春耕没有巧,关键在抓早。

确保春耕用肥到位,保障农业增效、农民实现增产增收,这是九禾作为国企的担当。

”谈起化肥销售,九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建生激情满怀,“贴近市场、服务市场、抢占市场,抓好春耕销售服务工作,我相信九禾铁军一定能确保实现开门红!”岁月更替、时光流转。

但在九禾铁军眼里,从没有昼与夜的区分,更没有节假日休息的概念。

四川省内江东兴区白合镇是农业大镇,距城区26公里,辖18个村,耕地面积28633亩,享有“四川海椒城”美誉之称。

九禾西南分公司结合实际,为方便当地农户购肥,节后便下到各个乡村举行了多场农户订购会,受到当地农户的热烈欢迎,各种肥料订单超过300吨。

他们通过扎实的工作、认真执着的态度,积极送肥下乡,推进科技入村、科学种田,按照这个势头,预计今年的销量还能翻一番。

2月21日凌晨1点,九禾重庆分公司李洪斌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当天在重庆市万州区熊家镇花椒基地下乡的照片,获得无数客户点赞。

“每次下乡都受到农户重视,挺开心,加油干吧!”一句朴实的话语,透着坚毅,传递着一份爱的力量,诠释了九禾铁军服务三农的深切情怀。

农资经营商机多——青年张爱华、何如辉创业记

农资经营商机多——青年张爱华、何如辉创业记

跟 随 致 富 能人 , 少走 创 业 弯 路 。

r i 9 4 1 3c m 溪露 鞣 瓣黪 ial 8 .o x @ 8
在 江 苏 省 启 东 市 启 隆 乡 政 府 所 在 地 长 江 村 .一 个 名 为 苏 农 农 资 连 锁——启 隆 配送 中心 内 .两个 年 轻人 正 利 用 生 意清 闲间 隙 . 流 浃 背 地 堆 汗 码 刚进 货 的化肥 两人一个 叫张爱华 、 个 叫何 如辉 . 他们共 同拥 有的这 个农 资 配送 中心早 已赫赫有名 配送 中心 的 年销售 额高 达 1 0 多万 元 .已成 为 当 50 青年 张爱华 、 何如 辉创 业记 地 农 民农 业 生 产 过 程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桥 梁 纽 带 辉 生 产 的生 态 水 稻 、 麦 、 豆 等 产 小 大 1 年 前 ,O 出 头 的 张 爱 华 、 0 2岁 何 生 了浓 厚 兴 趣 自产 的农 产 品满 足不 如 辉 先 后 大专 毕 业 . 虽然 学 的都 是 农 了对 方 需 求 . 们 两 人便 开始 当起 了 他 业 技 术 专 业 , 们 见 同 龄人 十之 八 九 “ 传 手 ” 很 快 . 资 经 营部 成 了方 他 二 农 都进 城 务 工 . 萌 生 了 外 出 闯荡 的 想 圆 百 里农 产 品 的集 散 地 连 十几 里 外 也 法 当时 . 里一 位 老 支 书启 发 两 人 , 的崇 明县 农 户 也慕 名 前 来 交售 稻 麦 村 农 村天 地广 阔 . 轻人 大有 可为 又 就 这 样 . 爱 华 、 如 辉 的生 意 越 做 年 哪 张 何 能 干什 么 呢 ? 俩 琢 磨 开 了 .启 隆 乡 越 大 . 劲 也越 来 越 足 。 哥 “ 干 去年 . 他 俩 经 土地 资 源 丰 富 . 不 少 农户 因产 出效 之 手 购 销 的稻 、 、 等 的 总重 量 就 但 田 . 不承 包大 片土 地 . 超 过 了 1 0 万 公 斤 何 00 利用 机械化耕 作提高 效益来创业 呢 ? ” 生 意 上 的 成 绩 让 两 人 的 干 劲 越 说 干 就 干 . 2 0 年 起 . 人 便 来 越 足 从 2 0 年 起 . 人 凭 借 对 农 从 02 两 08 两 开 始 以 3 0 / 左 右 的 价 格 连 片 承 产 品市 场 走 势 的 分析 . 胆尝 试 在 农 0元 亩 大 包 农 田 . 而 以机 械 化 耕作 获得 规 模 户 中推 广 种 植 黑 小 麦 、 大 豆 。 均 继 黑 亩 效 益 种 植 一 二 百 亩 土地 不 过瘾 . 两 效益 比传 统 的 豆 、 提 高 了 l 。 目 麦 倍 到 人 就 不 断 扩 大 承 包 面 积 .短 短 数 年 前 为止 . 两 黑 ” “ 的种 植 面 积 已推 广 到 间 .总 种植 面 积 曾达 到 过3 0 多 亩 。 5 0 亩 利 用 夏 末秋 初 这 段 农 闲时 00 0多 种 这 么 多 地 .少 不 了 数 量 可 观 的 种 间 . 爱 华 、 如 辉 正 在 积 极 拓 展 张 何 子 、 肥 、 药 等农 资 , 化 农 而启 隆 乡 却 没 上 海及 周 边 城 市 的黑 色 食 品 市场 . 并 有 像 样 的 农 资 经 营 店 。他 们 便 合 计 紧 锣 密 鼓 地 推 出 已 在 国家 工 商 局 注 着. 与其 麻 烦 地 采 购 . 不 如 自办 一 册 的 “ 隆 ” 小 包 装 黑 色 系列 农 产 还 双 牌 个 规 模 农 资店 , 已又便 民 。 这 样 , 品 . 待 今 年 秋 收 . 自己 的事 业 做 利 就 期 将 两 人 摇 身成 为 了农 资 老 板 得更 大 。 有 了农 资 经 营部 这 个 平 台 . 销 购 江 苏 省 启 东 市 新 闻 信 息 中 心 过 程 中 。 上 海 客 商 对 张 爱 华 、 如 有 何 (2 2 0 姜 斌 2 60 )

各念各的致富经

各念各的致富经

各念各的致富经
师正伟
【期刊名称】《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正宁县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以特色化为主线,不断提升村级自主创新能力,对不同类型的村加强引导,强力培育,使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资源加工型、近郊优势型、产业开发型、流通服务型的经济强村。

【总页数】1页(P30)
【作者】师正伟
【作者单位】《中国供销商情:村官》特约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8
【相关文献】
1.房地产商:各念各的经 [J], 慧子
2.返乡创业青年的致富经 [J],
3."羊倌"的致富经 [J], 申楠;周钢旦
4.小木耳的致富经
——专访吉安康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志新 [J], 肖丽
5.花甲农民的大棚蔬菜致富经 [J], 王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全收:从“农民工司令”到“三农人物”

张全收:从“农民工司令”到“三农人物”

张全收:从“农民工司令”到“三农人物”作者:暂无来源:《农家之友》 2010年第3期18年前,一个乡下的穷孩子,独自怀揣170元到深圳闯江湖;来深15年后,他开创了劳务租赁的“张全收模式”,并向社会承诺,任何河南老乡,只要有劳动能力,到深圳找他,他可以包吃包住。

从此,他被称为“农民工司令”。

他就是张全收,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一个为河南劳务工到深圳挣钱的架桥人。

一个怀揣着梦想,并为之打拼,经过20年努力拼得上亿资产,最终在深圳博得一席之地的企业家。

被评选为“CCTV2009年度三农人物”。

源于乡情开创“张全收模式”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对大江南北的青年人,都是一块强有力的磁铁。

1990年,张全收第一次去了趟深圳。

在经历了当学徒、搞建筑、打砖、修铁路、卖馒头、开饭店、跑客运……之后的张全收,在被骗、被坑、遭遇交通事故等不幸灾难的同时,他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信心,反而养成了他永不言败的性格。

经过一番奋斗,张全收终于积累了创业的资本。

他用这些钱,开办了深圳全顺玩具加工厂。

一次,三个来深圳找工作的老乡辗转找到了他,说有的工厂竞挂出“不招河南民工”的牌子。

这激起了张全收的怒火:“他们不要,我要!”他的话很快传开去,那些在深圳没有找到工作的老乡,都投奔到他的厂里来。

但接下来的问题却让他犯愁了。

来料加工的玩具厂,忙的时候,工人们连觉都不能睡,而闲下来,却又坐吃山空。

有时候,他的厂里没活干,别的厂却等着要借人用。

这样一来,张全收就一边为自己招人,一边也把富余的人“借”到缺人的厂子里。

2004年,珠三角第一次出现“民工荒”。

总是“借人”给其他厂的张全收,似乎发现这其中蕴藏的极大商机。

这一年,他果断地成立了深圳市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了后来被学术界称之为“劳务派遣”的工作。

这时的张全收在门口立了个大牌子:“河南人,找工作:内厂外厂任你挑,安排工作不要一分钱。

”他半开玩笑的说,那时候他开始“卖人给别人使”。

中国三农十大创业英雄

中国三农十大创业英雄

香如生物董事长徐相如荣获“2019中国三农十大创业英雄”1月13日,2019中国三农创业英雄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CCTV-17举行。

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相如作为食用菌行业国内最大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创始人,被授予“2019中国三农十大创业英雄”。

本次年度中国三农创业英雄颁奖盛典由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央电视台CCTV-17、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举行。

一年一度的中国三农创业盛会,旨在表彰为中国生态农业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相如先生作为国内最大的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创始人,用现代化,工业化的思维、商业化的模式,推动农业从传统向现代产业转型,使得香如生物成为全国食用菌行业杏鲍菇单品种产能最大的工厂。

江苏香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07 月,位于江苏省灌南县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6 年9 月22 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9241),目前国内杏鲍菇产能第一。

公司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组织生产,始终保持生产的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要求,公司在历次的有关单位产品抽检中保持合格率100%,产品产量处于全国同行业杏鲍菇品种第一位。

杏鲍菇的生产是典型的生态循环经济,每年利用当地丰富的木屑、玉米芯、麸皮等农副产品下脚料,通过机械化流水线,制成杏鲍菇生长的菌包,经过高温高压灭菌,注入液态的菌种后,在通过净化的环境中培养,智能化调节控制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生产要素,杏鲍菇的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使用农药化肥,不与土壤接触,没有杂菌等有害物质,产品达到有机标准,是真正的健康放心食品。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21世纪,人类进入食用菌养生保健时代。

”联合国粮农组织也在全球广泛呼吁:“21世纪最为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一荤一素一菇”。

在我国,“杏鲍菇”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

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的杏鲍菇,以其特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的特点,能烹饪出几十道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深受人们喜爱,成为消费者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健康与美味的绿色安全食材。

90后新农人种植草莓有一手

90后新农人种植草莓有一手

90后新农人种植草莓有一手
张洪波
【期刊名称】《湖南农业》
【年(卷),期】2024()5
【摘要】初春时节,湘阴县杨林寨乡艾竹生态家庭农庄草莓种植园里硕果累累,各色草莓煞是可爱。

早上,农庄的主人——90后新农人张俊萍与采摘人员一道抓紧时间采摘草莓,之后通过顺丰、京东快递优先直发深圳,客人第二天便能品尝到香甜可口的草莓了。

【总页数】1页(P45-45)
【作者】张洪波
【作者单位】湘阴县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
【相关文献】
1."莓"好的90后新农人——草莓智能化立体基质栽培结合休闲农业示范项目
2.辞职返乡,“90后”五姐弟成新农人
3.农业农村现代化新火花(之二)新农人:90后的“智慧果园”
4.“90后”新农人携手顺邦农机走上致富路
5.90后“新农人”张志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农机老站长个人事迹材料

2024年农机老站长个人事迹材料

2024年农机老站长个人事迹材料【导语】农机老站长是2024年众多农业领域的先锋人物之一,他的杰出贡献和个人事迹备受关注。

____字的篇幅无法详尽叙述所有细节,以下是农机老站长的主要事迹和成就的概述。

本文以农机老站长的个人成长、突出贡献、领导力和影响力,以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描述。

【正文】一、个人成长农机老站长名叫张才兴,出生于2024年2月3日,是2024年农业科技领域的杰出人物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从小生活在农田里长大。

在他身边,农机的变化成了一个重要的记忆点。

在稚嫩的年龄里,他就渐渐产生了改变农机械化水平的想法。

自小,张才兴勤奋好学,勇于探索未知。

初中时,他喜欢阅读有关农机的图书和杂志,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高中时,他报名参加了农业机械化专业的培训班,并以优异成绩被重点农业大学录取。

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学习了农业科技的前沿知识,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二、突出贡献1. 制定农机械化发展规划作为农机老站长,张才兴制定了一套科学的农机械化发展规划,并亲自组织实施。

他深入农村,了解农民实际需求,调查农机使用情况,重点考察农机广泛应用与机械性能相适应的发展趋势。

基于调研数据和农民反馈,他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推动农机械化水平的提升。

2. 推广现代农机设备农机老站长推动了现代农机设备的推广应用。

他通过建立农机设备租赁平台,使得农民可以便捷地借用先进的农机设备。

同时,他联合农机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机使用和维护的技能。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农民从传统农机向现代农机的转变,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3. 引进农机创新技术为了满足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的多样化需求,农机老站长积极引进农机创新技术。

他与国内外农机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农机设备和技术。

这些农机创新技术包括智能化植保无人机、精准化喷药装置、智能化播种机械等。

这些技术的引进应用,为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励精图治十余载 胜利铸剑锋芒出

励精图治十余载 胜利铸剑锋芒出

励精图治十余载胜利铸剑锋芒出
张涛
【期刊名称】《中国农资》
【年(卷),期】2011(000)040
【摘要】起初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带壳的车,可弹指一挥间,梁承所领导的新胜利已经逐步发展到年营业额近15亿元、员工达500多人的企业集团公司。

从一家小区域经营模式单一的企业。

逐步发展成为集化肥品牌运营、生产、供应、加工、连锁分销、农技服务为一体.业务范围覆盖全国十五省的广西最大的综合类农资民营企业。

路漫漫,其修远兮。

这一切都是梁承带领集团员工励精图治、卧薪尝胆后的新胜利。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张涛
【作者单位】《中国农资》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9.245
【相关文献】
1.十年铸剑砺风雨今朝绽放尽锋芒——写在成都焊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 [J], 蒋毅
2.十年铸剑锋芒渐展———关于南方电视台创立和成长的对话——十年辉煌十年期盼——对话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王克曼 [J], 肖枞;吴林柯
3.12316铸剑十载亮剑农业信息化新征程农业部信息中心负责人答记者问 [J],
温婧;孙海龙;
4.非遗视觉:十载丹砂铸剑半生墨海贲华 [J], 张云;
5.李永东:心永远向着东方——励精图治廿余载,高压变频铸辉煌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致富新亮点--南江黄羊

致富新亮点--南江黄羊

致富新亮点--南江黄羊
张士泉;张坷
【期刊名称】《农村实用技术》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 南江黄羊是国家农业部审定的我国首批人工培育的肉用山羊新品种,是国家重点推广项目.养殖南江黄羊是养殖普通山羊经济效益的数倍,市场潜力巨大.饲养南江黄羊应抓好以下技术要点:
【总页数】1页(P32)
【作者】张士泉;张坷
【作者单位】江苏滨海县三中港8-3城东兽医站,224500;江苏滨海县三中港8-3城东兽医站,2245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农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突泉县“互联网+庭院经济”发展对策思考 [J], 孙旭;刘哲峰
2.金坛市农机跨区作业成农民增收致富新亮点 [J], 刘斌华;黄炜;莫锁龙
3.茶园养鸡——茶好蛋好收成好创业致富新亮点 [J], 阿里
4.致富新亮点——南江黄羊 [J], 张士泉;张坷
5.南江黄羊成为山区广大贫困户脱贫致富“领头羊”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循环经济致富千家万户

循环经济致富千家万户

循环经济致富千家万户
李济平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05(000)024
【摘要】深秋时节,走进赣榆县沙河镇颜庄村.只见数十排整齐的温室大棚在阳光照射下,溢彩流光,蔚为壮观。

棚内有通红的番茄、鲜嫩的黄瓜、青翠的辣椒缀满枝头,争红吐绿;整洁的猪圈里猪肥膘壮,精致的沼气灶台上蓝焰正旺。

靠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家园,使大多数村民过上了幸福生活。

【总页数】1页(P45)
【作者】李济平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2
【相关文献】
1.推陈出新、科学引导千家万户养殖业走循环经济之路 [J], 张子仪
2.政企合作精准扶贫——千家万户致富路 [J],
3.攻企合作精准扶贫——千家万户致富路 [J],
4.政企合作精准扶贫——千家万户致富路 [J],
5.政企合作精准扶贫——千家万户致富路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张海宁:以农资经营服务果农致富

张海宁:以农资经营服务果农致富

张海宁:以农资经营服务果农致富张佑民【摘要】@@ 张海宁的农资服务部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南坊镇街道.多年来,靠一贯的诚信经营和热情的技术服务,海宁不仅在当地果农中赢得了赞誉,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经营天地,也为当地果业发展和果农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rn海宁可谓一位老农资人了.今年50多岁的他原来是礼泉县南坊镇供销社的一名农资售货员,但随着国营供销社的改制,他成了一名下岗职工.【期刊名称】《西北园艺(果树)》【年(卷),期】2011(000)002【总页数】2页(P43-44)【作者】张佑民【作者单位】陕西省礼泉县南坊镇水平村,713209【正文语种】中文张海宁的农资服务部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南坊镇街道。

多年来,靠一贯的诚信经营和热情的技术服务,海宁不仅在当地果农中赢得了赞誉,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经营天地,也为当地果业发展和果农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宁可谓一位老农资人了。

今年50多岁的他原来是礼泉县南坊镇供销社的一名农资售货员,但随着国营供销社的改制,他成了一名下岗职工。

面对这一巨大的身份变化,他没有气馁,不等不靠不埋怨,通过承租供销社的一间门市部开始了自谋出路的创业历程。

为了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海宁从开农资店起就立下誓言:不干则罢,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面对来店购买农资的农民,他常常说的一句话是:“你们都是十里八村的乡党,到这里买化肥农药种子就是对我的信任和支持,我要让大家买得放心,买得实惠。

我绝不经营假冒伪劣产品”。

因为坚持“诚实、守信、公正、服务”的经营理念,从业30多年,张海宁卖出的农资从没有出现过质量问题。

他还经常帮扶经济有困难的果农。

有一年,南坊镇果农张掩护来他店里买农药化肥,由于手头紧张,他给海宁说:“我拿的药肥,今天先不开钱,如果用了没啥问题,保证以后给你”。

海宁二话没说,不仅给他拿了所要的农药化肥,还根据他果园的实际,另外配了些更合适的农药。

掩护用过他的药肥后,不但果树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治,而且树势健旺,非常满意和感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方肥、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 术指导和统防统治病虫害,然 后,统一价格体系、统一收购粮 食。”杨春华表示,这个模式拉动 固安老百姓种小麦的积极性,更 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一定作用。
可以说,在固安县经营农 资,杨春华隼路蓝缕;在固安县 打通小麦全产业链,杨春华以启 山林。"我的梦想是优质小麦产 业链固安全覆盖、打通玉米产业 链、农超社区对接蔬菜产业链。” 谈及未来,杨春华目光坚定。
坚守信念,攻坚克难,以诚 为本,一心为农。20多年一步一 个脚印地走来,便有了如今以服 务带动营销,结合自身发展打造 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化服务模 式的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 司,杨春华也成为农资领域赫赫 有名的巾帼人物,更成为行业目
杨春华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
•铿锵玫瑰,情系田野激洒青春
•重振农资,隼路蓝缕以启山林
一粒来之不易的种子
曾经工作的化肥厂倒闭后, 杨春华和几个同事做起了种子 化肥生意。那时,固安是远近闻 名的粮食生产大县,对种子化肥 的需求十分迫切,杨春华的生意 也一度做得风生水起。但经济和 社会环境变革很快波及农资领
域,种子化肥生意不好做了。 然而在杨春华身上,始终散
发着一种永不言弃、坚忍不拔的 特质。面对农资市场的艰难,她 开始思考: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 力,仅仅依靠产品销售是很难生 存下去的。“能否找到一种方式 连接经销商、农户,形成'从种子 到餐桌’的一整条价值链服务 呢? ”杨春华告诉记者,当时一些 强筋小麦原料都是从加拿大、澳 大利亚等国进口,成本很高,“如 果能找到替代进口的优质小麦 种子,进行规模化种植,进而解 决固安县参花面粉有限公司的 需求,才能使企业走出困境”。
四川邦立达化工有限公司 总经理张凯是一位年轻的农资 人。2009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
后他就投身农资行业,如今已有 10个年头。凭借对农业的钻研和 热爱使张凯从一个普通的农资 人员逐步成长为具有现代农业 专业化能力的爱农人员,也让他 从一个普通的业务人员逐步成 长为公司总经理。
以需求定服务 精准科学决策
自荐(推荐)热线:010-63702118
杨春华十金字”招牌,从一粒种子埋到泥土里,精 心培育,收获的是硕果累累;将 一粒诚信的种子种在农资人心 间,矢志不移,收获的是一块农 资行业的“金字”招牌一廊坊 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多年前,在原河北省固安 县化肥厂工作的杨春华不会想 到,自己将会成为中国农资行业 的铿锵玫瑰一一带领团队打通 产业链上下游,实现农资下行和 农产品上行,形成“从种子到餐 桌”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在廊 坊绿园从崭露头角到脱颖而出 的进阶之路上,无不烙印着杨春 华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永不言弃 的工匠精神。谈到廊坊绿园和其 总经理杨春华的20余年奋斗史, 要从一粒种子说起。
业精且专,志远且坚。于是, 杨春华开始带领廊坊绿园从零 开始,寻找高品质种子:“种子决 定作物品质。农民要求作物产量 高,面粉厂要求作物品质高,而 产量高的一般品质都不行。”找 到合适的品种十分艰难,由于固 安比较冷,小麦种子必须抗冻; 固安属漏斗型地域,种小麦需水 量大,成本高,小麦种子也必须 抗旱。在长期试验示范和筛选 下,她和她的团队终于找到了适
限公可2018年经营状况实现了 一个质的飞跃,全年完成销售24 万吨,完成销售收入47717万元。 不仅经营一鞍、钾肥两大优势板 块,同时还引进了化工类产品。
张凯十三农”情怀,一位“90后”农资人的初心
《中国农资》记者徐娜
张凯四川邦力达化工有限公司
推荐理由
•深化对口帮扶,助力脱贫攻坚
•科学灵活■预判,让决策更科学
•适应新的形势,兼顾均衡发展
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农 村繁荣富强,也没有农民安居乐 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三 农”工作队伍建设牵动全局、事 关根本,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 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 伍对行业发展、农村建设具有重 要意义。
张凯说:“坚持'热爱基层、
扎根农村’是我的工作原则,不 断以高品质农资产品做好为农 服务工作,是我不变的目标。”在 张凯的带领下,四川邦立达化工 有限公司发展越来越成熟。他不 仅注重收集市场信息制定相应 的销售计划,还亲身投入农村农 业发展,实现人才集聚。同时,他 还十分关注市场分析以及销售 方式的转变。四川邦力达化工有
4版|特别策划
5?" D 磁" 勺人(第二季);
2019年10月25日 星期五 编辑:童 玲 电15:010-63702137
CHINA AGRI-PRODUCTION NEWS 中国农资
服务现代农业助力乡村辕或
«* 主办单位:中华合作呵报社 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 中国东盟农资商会 中国农资传媒 联合主办:云南云天股份有限公司 断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美丰农资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冠名单位:中盐支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
<1
•孜孜以求,小麦产业万象更新
光聚集的“标杆”。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农资行业的发展,杨春华认 为,农业新革命、土地流转、农业 生产的工业化模式马上来临,职 业化农民正在兴起,传统农业营 销跟不上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所 以绿园农业寻求突破,趁势变 革。她说,与其说廊坊绿园打通 了固安的小麦产业链,不如说它 开创了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 型服务模式。"这个服务就是用 合作社模式,统一供种、统一供
合的优质种子“石优20”--------种高产、优质、抗寒的小麦种子。
—粒种子到一种模式
有了种子,接下来的发展顺 势铺开。2012年开始,廊坊绿园 积极牵头整合县内外资源,运作 实施“从种子到餐桌”的农业产 业链小麦生产新模式,以优质小 麦“石优20”为核心,以节水、节 电、省工、省肥、高产、优质为目 标,以流程化的科学管理技术推 广和健全的推广网络为保障,以 农民及土地为基础,以省级龙头 企业固安县参花面粉有限公司 为后盾,实现品种引进、技术推 广、农民种植生产、产品回收加 工,“产加销”一体化小麦产业链 新模式„2012-2016年,增产小麦 4650万斤,助农增收1.26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