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谜语(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增进学生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猜谜语活动。
教学难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猜谜语活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有关父亲的谜语。
2. 学生准备卡片或礼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向学生介绍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二、猜谜语活动(10分钟)1. 教师出示有关父亲的谜语,学生猜答案。
2. 学生猜对答案后,教师揭晓并给予表扬。
3. 继续出示其他有关父亲的谜语,学生继续猜答案。
三、制作卡片或礼物(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卡片或礼物。
2. 学生在卡片或礼物上写下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四、展示和分享(5分钟)1. 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卡片或礼物。
2. 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2. 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父亲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在猜谜语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3. 学生制作卡片或礼物的创意和表达。
六、父亲节的由来(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父亲节的起源,介绍第一个父亲节是在哪个国家由谁发起的。
2. 学生了解父亲节的由来后,分享他们对父亲节的看法和期待。
七、谜语竞赛(1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谜语竞赛。
2. 教师出示有关父亲的谜语,各组代表轮流猜答案。
3. 猜对答案的小组得分,汇总各小组得分,评选出获胜小组。
八、感恩卡片制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制作一张感恩卡片。
2. 学生在卡片上写下他们对父亲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父亲的祝福。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九、父亲节礼物赠送(5分钟)1. 学生将自己制作的感恩卡片或礼物赠送给父亲,表达他们的爱意。
七年级上册《父亲的谜语》优秀教案
七年级上册《父亲的谜语》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神秘、冥思苦想、饱经忧患、烦恼忧愁”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抓住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理解“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这句话的含义。
3、能按照提示,对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进行简要复述。
4、通过课文阅读,从父亲的谜语中和眼神中,体会父亲对孩子无私的关心,深沉的爱。
二、教学重点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
2、反复诵读文本,从作者与父亲的猜谜过程中,体会到深沉的父爱无所不在。
三、教学难点1、整理课文描写的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个场景的概括。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生:喜欢)心动不如行动,我们这就来猜两个谜语,做个课前热身。
(出示ppt1:猜谜大热身)2、(出示ppt2)这是什么?(生:人民日报)相信有些同学家里订阅了这份报纸,但这里的《人民日报》与我们所读的《人民日报》有所区别,注意到这里了标识了吗?这是《人民日报》的海外版,主要是给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中国在各国的留学生及工作人员,关心中国情况的各国朋友读的。
在1986年7月1日的那期上,刊登着这样一篇散文,来读《父亲的谜语》(出示图片)。
3、板书课题《父亲的谜语》,齐读课题。
4、文章的作者叫刘蕊(板书),会读这个字吗?指名读,蕊(ruǐ),师正音。
5、过渡:这篇文章被编入课本时被编辑叔叔作了稍微的修改,并且把它的后半段删去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预习过了吗?(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1、预习反馈1) 出示四个词语:神秘深邃苦思冥想饱经忧患烦恼忧愁2) “邃”字最难写,大家伸出手,跟着我一起书空。
首先这个字是什么结构?(半包围),里面先写(穴宝盖),注意右半部分的最后一笔是(点)。
其实这个字没有穴宝盖也读suì,意思是往下(配合动作),“穴”的意思是?(洞)。
2024年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谜语》教案教案
2024年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谜语》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流利、准确地朗读课文《父亲的谜语》,并掌握其中的生字词。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父亲与孩子的互动以及谜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学生能够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其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到家庭中亲子之间的温暖与亲情。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父亲的谜语》中父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以及谜语所代表的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难点:深入体会谜语的巧妙之处,理解父亲通过谜语传递给孩子的人生智慧。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他们对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质疑。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家庭亲情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学习氛围。
向学生展示一些与父亲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新课呈现:教师首先朗读课文,注意语调和情感的表达,为学生树立朗读的榜样。
学生跟读,注意字音、语调等细节,确保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深入探究: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谜语,尝试解开谜底,并分享各自的见解和解题思路。
角色扮演:选取几名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父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思维拓展:引导学生思考谜语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如父爱、智慧等,培养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巩固练习:词汇练习:通过填空、选择等形式,巩固学生对课文中生字词汇的掌握。
句型练习:提供类似的情境或话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重点句型进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提高学生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父亲的热爱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2. 有关父亲的谜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学会猜有关父亲的谜语。
难点:理解谜语的含义,提高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父亲节的来历和意义。
2. 互动法:引导学生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谜语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件:有关父亲节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谜语卡片:准备一些有关父亲的谜语,打印在卡片上。
3. 奖励物品:准备一些小礼物,用于奖励猜对谜语的学生。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播放关于父亲的歌曲,如《父亲》、《爸爸去哪儿》等,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二、讲解父亲节的意义(5分钟)1. 介绍父亲节的起源和发展。
2. 讲解父亲节的意义,强调尊父爱父的重要性。
三、猜谜语活动(15分钟)1. 分发谜语卡片,让学生独立思考。
2. 邀请学生上台猜谜语,其他学生可以帮助解答。
3. 猜对谜语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礼物作为奖励。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谜语进行讨论。
2. 讨论谜语的含义,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家人,尊重和爱护父亲。
3. 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写一篇关于父亲的短文,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2. 回家后,向父亲表达自己的祝福和爱意。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父亲的谜语,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父亲的谜语教案初中
父亲的谜语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父亲的谜语,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1. 理解父亲的谜语所表达的含义。
2. 分析父亲谜语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家庭关系,理解亲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准备父亲的谜语文本,最好选择一些富有深意的谜语。
2.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家庭、亲情的认识,提问学生对父亲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二、阅读父亲的谜语(15分钟)1. 教师分发父亲的谜语文本,让学生独立阅读。
2. 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讨论父亲的谜语(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父亲谜语的理解。
2.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全班分享,讨论谜语中的修辞手法和深层含义。
四、思考家庭关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提问学生对家庭责任感的认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父亲的谜语所传达的信息,强调亲情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向家长表达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2.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主题的写作活动,如写一篇关于家人的作文。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父亲的谜语,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家庭关系。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在教学延伸环节,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
胡倩《父亲的谜语》教案
胡倩《父亲的谜语》教案第一篇:胡倩《父亲的谜语》教案21父亲的谜语执教者:胡倩【教材分析】本文的作者是刘蕊。
课文节选了文章的前半部分,作者回忆小时候父亲教“我”猜谜语、编谜语的事情,表达了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也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情感。
文章角度新颖,巧妙地把父爱浓缩在那深邃、神秘的眼神中,并借一则描写眼睛的谜语,真切地让人体会到父亲的对孩子的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永远会带给孩子光明与快乐。
课文首先回忆了夏日的晚上,父亲教“我”猜谜的事,然后具体写了一次猜谜的经过——爸爸自编的“眼睛”谜语,重点突出了父亲的“眼睛”。
当“我”猜不出父亲的谜语时,父亲“把眼睛闭上”,“又把眼睛睁开”,还“把眼睛凑近我”,表现了父女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勾勒出一位感情细腻而又深沉的父亲的形象。
最后写了每当我烦恼时,爸爸就会以猜谜逗乐。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教师只需对极少数易错字稍作强调即可;在词语的理解上,学生已学习了不少方法,可在课前通过相关的预习自学自主识字。
通过以前的语文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概括、表达、理解、感悟的能力,但学生与学生之间仍有差异。
相对语文学习能力强一些的学生已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能清晰、明确、完整地表达自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人物精神等。
在理解重点句上,学生已能初步掌握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通过各种语言训练,针对学生思维深度、言语概述能力不强的特点,强化练习。
最终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仅仅是从内容到内容,而落到思维的训练,语言的内化,情感的认同。
【教学目标】1、能独立自学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深邃”、“苦思冥想”、“饱经忧患”等词语。
2、体会作者的行文思路,回顾复述的一般方法,进行简要复述。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初步感悟人物的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能按照提示对课文的关键内容进行简要复述。
【教学难点】读懂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的含义,感悟人物的细节描写。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增强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2. 通过猜谜语的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增加学生对谜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内容:1. 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2. 谜语的基本概念和技巧3. 有关父亲的谜语实例4. 猜谜语的活动5. 总结和反思教学准备:1. 有关父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谜语书籍或资料3. 活动道具(如谜语卡片)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
2.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作用。
二、基本概念和技巧(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谜语的基本概念,如谜面、谜底、谜语类型等。
2. 教授学生猜谜语的技巧,如观察谜面、分析谜面与谜底的关系等。
三、有关父亲的谜语实例(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父亲的谜语,如“天上飞的不是飞机,是什么?”(答案:父亲)2. 引导学生猜出谜底,并解释谜底与父亲的关系。
四、猜谜语的活动(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发一些谜语卡片。
2. 学生轮流猜谜语,其他组成员可以提示或解答。
3. 评选出猜对最多谜语的小组。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如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以及猜谜语的技巧等。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父亲的重要性和谜语文化的价值。
教学延伸:1. 邀请学生的父亲参与课堂,让他们一起猜谜语,增进亲子关系。
2. 组织学生参观谜语展览或参加谜语比赛,增加对谜语文化的了解和兴趣。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猜谜语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增强了对父亲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通过教授学生猜谜语的技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以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
六、父亲的角色和责任(10分钟)1. 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父亲的谜语教案-河大版
《父亲的谜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欣赏课文独特的选材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通过设疑赏析文章选材与构思、品评语言文字等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中深沉的父爱,培养学生回报父母、孝敬老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学习本文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以谜语贯穿全文,抒写父爱的精巧构思。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以读代讲;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写父爱的小散文。
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把日常生活与“父亲的谜语”自然地融合起来,以“谜语”为主线把“我”成长过程中的几个生活片段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使文章充满了生活情趣,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女儿细腻而深沉的父爱。
对这篇文章的学习,应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生活中的浓郁亲情,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温馨,并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得到的有关写作方面的收获运用于自己的习作。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通用10篇)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通用10篇)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篇1教学目标:1.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神秘”等词语。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理解“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的含义3.按照提示,学习“先概括段落大意,再把段落大意连起来”的方法,把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进行简要复述。
4.通过课文阅读,从父亲的谜语中体会父亲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根据提示,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的故事。
2.反复诵读文本,从作者与父亲的猜谜过程中,体会到深沉的父爱无所不在。
教学难点:1.整理课文描写的三个场景,其中第二个场景的概括。
2.按照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理清脉络。
1.欣赏图片,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2.揭示课题。
(1)板书:21、父亲的谜语(2)齐读课题3.整体感知:说说通过预习,你觉得父亲的谜语怎么样?4.理清脉络出示:请你根据提示,找到相应的小节,用“‖”给课文分成三段。
(1)夏日的晚上,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
(2)有一条谜语,“我”苦思冥想猜不出,父亲给了我巧妙的提示。
(3)每当“我”有烦恼的时候,父亲总会念起谜语,这些谜语给“我”无限的快乐和光明。
(生交流:(1)1-2小节(2)3-10小节(3)11-12小节)二、研读课文,赏析语段,体会父爱。
1.出示课中小练习,默读思考,完成练习。
2.交流,品读,感悟父爱。
片断练习一(1)自读第1、2节,填空填空:夏日的晚上,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是猜父亲的谜语,因为我喜欢看父亲那_______;喜欢听父亲那_______;猜谜的过程也是我享受______的过程。
(抓住猜父亲的谜语之“有趣”,重点品析“眯”“深邃”,通过朗读,感受父亲的爱)片断练习二默读第六节,填空并思考描写父亲神态的词语是:_________。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教学设计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搜集并整理三个你最喜欢的民间谜语,了解其背后的故事,与家人分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结合课文《父亲的谜语》,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要求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不少于300字。
3.家庭合作活动:与家人共同创作一则谜语,并互相猜测答案,体验家庭成员间的互动与乐趣。
4.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民间谜语等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4.阅读一篇关于家庭亲情的文章,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并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进行摘抄。
5.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并记录下父亲在你成长过程中给予你的关爱和教导,与同学分享,互相交流。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保持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2.家长要关注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如“谜语”、“调侃”等,并能正确运用。
-领悟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在写作中尝试运用。
-深入理解课文所表达的父亲与孩子之间的亲情,提炼出课文主题。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和总结的能力,提高阅读质量。
3.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让学生学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父亲的谜语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亲的谜语教案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年级:小学三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父亲的谜语,感受亲情的温暖和智慧的力量。
2.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和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理解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父亲的谜语。
2. 学生能够通过父亲的谜语,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智慧的力量。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父亲谜语中蕴含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学生如何将父亲的谜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对父亲的谜语进行深入研究,理解其中的意义和内涵。
2.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学生准备:1. 学生提前阅读父亲的谜语,对其中的一些生字词进行预习。
2. 学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父亲的谜语和自己的思考。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谜语游戏,引起学生对父亲的谜语的兴趣。
2. 分享:教师分享父亲的谜语,让学生初步感受其中的智慧和亲情。
3. 解析:教师对父亲的谜语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的意义。
4. 思考: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父亲的谜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思考进行总结,强调父亲的谜语中的亲情和智慧。
四、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父亲的谜语,分享自己的感悟。
2. 学生选择一个最喜欢的父亲的谜语,进行背诵和默写。
3. 学生思考如何将父亲的谜语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下一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父亲的谜语,以及学生的反馈如何。
教师也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父亲的谜语。
六、教学内容拓展1.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父亲的谜语的创意写作,让学生自己编写谜语,并分享给大家。
2. 教师可以组织一个父亲的谜语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一步理解和欣赏父亲的谜语。
七、教学评价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父亲的谜语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父亲的谜语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父亲的谜语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一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父亲谜语的类型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游戏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家庭亲情观念。
教学重点:1. 父亲谜语的类型及特点。
2.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父亲谜语的类型及特点的把握。
2. 朗读课文的感情把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教师简要介绍谜语的特点和魅力,引发学生对谜语的兴趣。
b. 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谜语,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2. 学习课文a.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b.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c. 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父亲谜语的类型及特点。
d. 学生讨论父亲谜语的趣味性和智慧,分享自己的感受。
3. 巩固知识a. 教师设计有关父亲谜语的练习题,学生抢答。
b. 学生分组进行父亲谜语竞赛,增强课堂互动性。
4. 拓展延伸a. 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父亲谜语。
b. 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5. 总结课堂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父亲谜语的特点及文化价值。
b. 学生谈收获,对课堂内容进行反思。
三、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学生向家长讲述课文中的父亲谜语,感受家庭亲情。
2. 拓展作业:学生收集更多关于父亲谜语的资料,了解其文化背景。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练习答题:评价学生在练习题中的表现,了解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家庭亲情观念的培养。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以便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计划,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设置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运用谜语的手法,掌握谜语的表达规律;
2.能够根据文本内容理解人物性格,推测故事的情节;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阅读并理解《父亲的谜语》;
2.分析文本中的谜语表达手法;
3.学会猜测故事情节,揣摩人物性格。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课本、图书;
3.黑板、粉笔、干净毛巾;
4.讲解稿。
四、教学过程
1. 自主体验
通过呈现文本标题和封面图片,引出本次课程话题。
让学生了解这是一篇关于
谜语的故事,并鼓励学生就谜语进行简单的猜测。
2. 阅读理解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父亲的谜语》;
2.老师给予指导,掌握文中谜语的表达规律;
3.扩展阅读:老师引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谜语的来源和表现形式。
3. 讨论分析
1.组织学生根据文中内容展开热烈讨论,理解作者运用谜语的手法;
2.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情节,揣摩人物性格,推测更多可能的故事情节。
4. 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练习组织语言,编写自己的谜语,加深对谜语表达手法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掌握了谜语的表达规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作为教师,需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时间自主阅读和思考,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同时也要注重课后辅导,通过多种方式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2. 通过谜语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增进学生对父亲的敬爱和感恩之情。
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关于父亲的谜语。
2. 准备答案和解析。
3. 准备录音机或音响设备。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重要性和贡献。
2. 询问学生对父亲的了解和感受。
二、讲解谜语(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些关于父亲的谜语。
2. 让学生猜测答案。
3. 给出答案和解析,解释谜语的含义。
三、听力练习(10分钟)1. 播放录音,让学生听一些关于父亲的谜语。
2. 学生需要写下听到的谜语和答案。
3. 核对答案,讨论谜语的有趣之处。
四、小组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需要共同创作一个关于父亲的谜语。
2.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使用有趣的形象和描述。
3. 每组分享自己创作的谜语,其他小组猜测答案。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爱和付出,培养感恩之情。
3. 提醒学生要尊重和爱护父亲,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表现,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评估学生在听力练习和小组活动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收集学生的反馈和反思,了解他们对父亲的认识和感受。
六、谜语竞赛(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两队,每队选择一名队长。
2. 准备一些关于父亲的谜语,每个谜语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如30秒。
3. 每队轮流回答,答对者为本队得分。
4. 计算得分,获胜队伍得到小奖品或表扬。
七、父亲节的意义(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父亲节的起源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父亲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贡献。
3. 鼓励学生分享和表达对父亲的爱和感激之情。
八、制作父亲节卡片(10分钟)1. 准备纸张、彩笔、贴纸等材料。
2. 指导学生制作父亲节卡片,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话语和创意表达对父亲的祝福和感激。
父亲的谜语(公开课)
父亲的谜语(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父亲的谜语》。
该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意的散文,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与父亲猜谜语的美好时光,展现了父亲对作者的关爱和培养作者聪明才智的过程。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文学韵味,既训练了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谜语的特点,学会欣赏散文的韵味,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爱的伟大,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与朗读,谜语的欣赏与创作。
难点:散文中诗意的表达,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父亲和孩子们猜谜语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对作者的关爱。
教师巡视课堂,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谜语,探讨谜语的特点和寓意。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分享讨论成果。
4. 朗读感悟(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散文的韵味。
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创作谜语,分享并解析谜语的寓意。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父亲的谜语关爱培养才智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注意生字的书写。
2. 结合课文内容,创作一则谜语,并解析其寓意。
3. 向家人分享课文中的谜语,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父亲的谜语》,让学生感受到了父爱的伟大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提高了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谜语》教案教案
四年级语文《父亲的谜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父亲和“我”之间的亲情,以及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父亲的谜语背后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
(2)学会珍惜家人之间的相处时光,增进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以及父亲的教育方式。
2.教学难点:(1)理解父亲谜语的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对亲情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家人之间的关爱。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趣事,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合作学习(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父亲的教育方式。
(2)组内讨论:父亲为何用谜语教育儿子?这种方式有什么好处?4.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思考父亲的谜语背后的含义,如“太阳为何升起?土地为何孕育生命?”等。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父亲教育方式的理解。
5.课堂小结6.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以“我心中的父亲”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让学生深入了解父亲与儿子之间的亲情,以及父亲的教育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注重情感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学会珍惜家人之间的相处时光,增进亲情。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
有关父亲的谜语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谜语活动,增强对父亲的认知和理解。
2.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关注和尊重。
3.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父亲的形象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通过谜语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父亲谜语。
2. 准备谜底答案。
3. 准备记录学生回答的表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问候,并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有关父亲的谜语。
2. 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对父亲有什么样的印象和理解?二、谜语活动(10分钟)1. 向学生出示第一个父亲相关的谜语,如:“天上最大的星星是什么?”(谜底:爸爸)2. 邀请学生回答谜底,并简要解释原因。
3. 重复步骤1和2,出示其他父亲相关的谜语,如:“家里的顶梁柱是什么?”(谜底:爸爸)4.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三、分享和讨论(10分钟)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谜语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讨论: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和形象。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父亲形象和与父亲的相关经历。
四、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参与情况。
2. 引导学生反思:我们如何通过谜语表达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思考并创作一个关于父亲的谜语,下节课分享。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父亲的短文,表达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父亲相关的谜语活动,让学生表达对父亲的理解和感受。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父亲的形象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通过创作谜语和写作,提高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谜语解析与情感交流(10分钟)1. 向学生出示一些关于父亲的谜语,如:“谁是家里的英雄?”(谜底:爸爸)、“谁是我们的依靠?”(谜底:爸爸)2. 邀请学生回答谜底,并引导学生解析谜语背后的意义。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
沪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父亲的谜语》教案教学目标1.能理解并朗读《父亲的谜语》;2.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语文实践活动;3.能想象并写出自己喜欢的谜语。
教学重点1.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能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黑板、粘贴纸、笔;2.学生:小白板、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谈论一下谜语,提问学生是否听说过谜语。
2.引出本节课教材,讲述谜语与猜谜的关系。
2. 学生学习《父亲的谜语》(15分钟)1.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试着朗读。
3.教师勾画课文的重点,让学生重点看、读、记。
4.教师归纳课文的人物、时间、地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3. 谜语小练习(30分钟)1.教师将“谜语”这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让学生理解谜语的含义,了解谜语是怎么猜的。
2.学生自由猜测谜语,并回答正确答案。
教师可以适当加深谜语的难度,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自主发挥(30分钟)1.谜语小分享:学生自行编谜语,分享给同学们猜。
2.学生自由发挥,编写自己喜欢的谜语。
5. 教学反思(5分钟)1.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2.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认识到谜语可以开启自己的猜想世界,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及本节课的学习总结。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自己编写些有趣的谜语,与同学分享,给学生带来愉悦。
注意事项1.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与创造力;2.可适当增加猜谜的复杂性,让学生享受思考与解谜的过程;3.教师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对谜语的解答上,引导学生思考和解答即可。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方案,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得教学更加轻松、愉快。
《父亲的谜语》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
《父亲的谜语》课堂教学设计(通用7篇)《父亲的谜语》课堂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积累生词;学习课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
过程与方法:读讲结合,体会文章精巧的选材与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自己身边深沉的父爱,懂得回报,学会珍惜。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以小见大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以猜谜语贯穿全文,抒写父爱的精巧构思。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读讲结合;情境教学法。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出示课件1图片“父亲与女儿一起玩耍背影”导入课题。
(黑板板书题目)环节1)出示课件2学生:自读课文,划出生词完成(课件2)注音练习。
一学生读出注音。
师:评价,后全体学生齐读。
环节2)出示课件3生:再读文章归纳课文写了哪三件事?师:提示按照小时候、长大后、离家后三个阶段概括。
(黑板板书三阶段)生:说出几种答案。
师:给出具体肯定,加以启发引导,给出一种概括。
(板书三个“猜谜语”)师:根据板书提示学生说出文章的线索“猜谜语”(板书把三个猜谜语串起来)环节3)出示课件4课件5师:从课文中划出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完成课后第3题。
生:找出并读出课后题答案。
师:板书三个阶段描写眼睛的词,然后把三个词连起来。
提问父亲的眼睛描写表现了什么?提示启发学生。
生:浓浓的父爱。
师:写上父爱两个字,和之前写的三个词组成一只眼睛的图样。
环节4)出示课件6课件7师:通过对文章中父亲眼睛描写的解读,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方法--细节描写。
(课件展示)生:齐读概念。
师:再一次解释。
另外,我们还要从本文中学习另外一种写作方法--以小见大。
(课件展示)并结合本文选取猜谜语这一小事体现大爱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
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们要从平时学的课文中学语言学方法。
环节5)出示课件8作业:仿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应用上细节描写、以小见大。
《父亲的谜语》课堂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能借助拼音、工具书等读准字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识字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父亲的谜语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悠悠”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
3、学习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为我解除烦恼”的故事。
4、通过学习父亲和我猜谜语的情景,感悟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为我解除烦恼”的故事。
2、在朗读中体会描写父亲眼睛句子的含义,感悟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板书:谜语同学们一定很喜欢猜谜语吧,先做几个猜谜语的游戏)
1、有一位小女孩,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觉得最有趣的事就是猜父亲的谜语。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这位父亲的谜语,去感受其中蕴涵的情感。
2、揭示课题。
(板书:父亲的谜语)齐读课题
3、在和父亲猜谜语的过程中,哪几个场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了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_______________,父亲________________。
(什么情况下)(怎么样)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读词语
理解“深邃”:深远深奥
2、交流:夏日的晚上,父亲常常给我猜谜语。
当我猜不出谜语时,父亲就巧妙地提示我。
每当我有烦恼时,父亲就念起谜语,给我无限的快乐。
三、研读谜语情景,感悟深沉的父爱。
1、在父亲那么多的谜语中,哪一条谜语我猜不出?交流,出示谜语。
谜底是?谁的眼睛?板书:父亲的眼睛
小结:谜底是父亲的眼睛,在猜谜过程中,父亲也是用眼睛来启发我的。
快速浏览课文,用曲线划出描写父亲眼睛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2、交流,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句子一:
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
我眨巴着眼睛,仰头对着那满天的星斗苦苦地寻找,谜底藏在哪里呢?再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也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1)你感受到了什么?(“眯起眼睛、悠悠”感受到父亲是慢条斯理的、和蔼可亲的/温馨的场面)读好这段话。
(2)教师引读:夏天的晚上,“我”和父亲坐在星光笼罩的院子里,周围是那样的宁静,此时,父亲(眯起眼睛看着我,悠悠地念着他的谜语),我盯着(父亲的眼睛瞧,觉得他那双笑眯眯的小眼睛和夜空一样深邃、神秘)。
板书:深邃神秘笑眯眯指导“邃”的字形。
(3)你从父亲“深邃”、“神秘”的眼睛中感受到了什么?
(4)练习说话:
当我猜不出谜语时,父亲那双深邃、神秘的小眼睛好像在对我说:()(5)齐读,读出温馨、甜蜜的感觉。
句子二:
父亲笑着说:“你在听啊——”他把眼睛闭上,“晚上关箱子。
”又把眼睛睁开,“早上开箱子。
”父亲把眼睛凑近我,“箱子里有面小镜子。
你仔细看看,镜子里是不是有个细妹子?”
(1)轻声读这句话,感受一下父亲的动作,圈出动词。
板书:闭上睁开凑近
(2)同桌合作,模仿父亲的动作读句子。
(3)指名一组读,读好这段话。
愿意读的读,读出父女俩亲密和谐的关系。
(4)我让父亲猜谜时又是怎么说呢?
出示第十节:
“晚上关箱子,早上开箱子,箱子里有面小镜子,镜子里有——”父亲摸摸饱经忧患而早白了的头发,说,“有个老头子。
”
(5)“饱经忧患”什么意思?找个近义词:(饱经沧桑、饱经风霜)
父亲经历了哪些忧患,出示说话练习:
每当_____时,父亲就会烦恼;每当_____时,父亲就会担心;每当_____时,父亲就会忧愁……
师:这就是“饱经忧患”
(7)可见,爸爸是多么的辛苦,连头发也早白了。
但是,这些忧愁烦恼、艰难困苦在父亲的眼中根本没有表现出来,父亲带给我的永远是快乐。
分角色读课文3-10节,体会父亲对我的关爱。
句子三:
每当我撅起了嘴,皱着眉头,一副烦恼忧愁的样子时,父亲便念起“关箱子、开箱子”,笑眯眯的眼睛一张一合,然后问我:“镜子里面有个什么呢?”
(交流:烦恼的时候父亲会逗我开心、让我快乐)
(1)在父亲眼睛一张一合之间,这镜子里究竟有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板书:一张一合)
(2)读到这儿,你想对这位父亲说什么呢?
(3)让我们带着对这位父亲的喜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1节。
过渡:所以,小作者明白了……
句子四:
啊,父亲的眼睛多神秘呀!仿佛可以给我变出许许多多的快乐和光明。
(1)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读这句话。
指名2位。
(2)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从父亲的眼睛中,我读到了谜底;从父亲的眼睛中,我找到了快乐;从父亲的眼睛中,我获得了光明。
板书:带来快乐光明智慧
(3)再读这句话。
3、让我们再次和小作者一起回忆和父亲猜谜语的情景。
引读课文。
4、再读课题,你觉得课文仅仅为了写父亲的谜语吗?
(1)说话练习:
啊,父亲的谜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让我得到了……让我感受到了……让我觉得……)
(2)父亲的谜语启迪我的智慧,给我带来了快乐、光明,这不仅仅是谜语,更是父亲对我深沉的爱。
所以,课文的题目是——(学生读课题)板书:父爱
四、学习简要复述的方法。
1、学习了课文,你觉得三个场景中,哪个场景让你感受最深?出示提示。
2、其中,第二个场景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如果我要简要地说给别人听,就可以这样说。
(1)自己读读这段话,比较一下和课文有什么不一样呢?
(2)根据学生交流总结简要复述方法:保留主要内容省略描述性的语言将对话部分改为转述
(3)学习尝试复述另外两个场景。
随机指导、学生交流
五、总结升华
1、我们常常说,父爱如山。
2、平时生活中你一定能感受到父爱无处不在。
爸爸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练笔:爸爸的
补充《爸爸的手》
3、小练笔,写下来。
板书: 21、父亲的谜语
笑眯眯快乐父亲的眼睛(深邃神秘)闭上睁开凑近光明爱
一张一合智慧
2009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