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四个境界的管理层级思想
有为人生与无为智慧——老子道德经“无为”的五个层次
有为人生与无为智慧——老子道德经“无为”的五个层次道德经中说,圣人处无为之事,为无为,则无不治。
那么什么是无为呢?无为又与我们当今时代所提倡的奋斗、拼搏是什么关系呢?无为是《道德经》中老子的重要智慧,全篇出现了十二次,但是“无为”并不像我们通常想的那么简单,老子说“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那么道家所提倡的无为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又应该如何运用“无为”的智慧呢?道德经从“无为”的角度,大致可以将人分为五个层次,很多人处在第一、二层次,部分人进入第三层次,少数人进入第四层次,罕有人进入第五层次。
儒家思想的境界往往可以达到第四个层次,而第五个层次更接近老子的理想境界。
最低的层次,是乱为、错为。
在这个层面上,有点像无知者无畏,行为基本都是由着个人的喜好、习惯、想法,经常是不仅起不到正面作用,反而经常会产生负面的结果。
从个人角度,经常表现为贪婪、放纵、争名多利、违反社会底线甚至违法乱纪等等。
对于管理者,可能表现在管理者很享受行使权力的感觉,但是其管理行为不仅不能激发人性向上向善的力量,反而变得怠惰、混乱、压抑、失去动力。
第二个层次,是不作为、无所作为。
相对第一个层次,这个层面的人已经有了对事物规律、问题与坎坷的一些认识,但勇气、格局还不够,经常也会打着“顺其自然”、“无为”的幌子,有的还经常会引用老庄哲学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由。
个人角度的表现,虽然不作恶,但实际上也是面对问题困难逆境无所作为、听天由命,活一天看一天。
作为管理者的表现,则是对员工的行为听之任之、好好先生、睁只眼、闭只眼,明哲保身。
第三个层次,我们称之为“有心之为”。
这个层面上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目标、理想,渴望做成事情、有所作为,渴望能努力克服自己的弱点、惰性,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会努力想让自己不逃避、不退缩。
这个层面上的人,可以说已经具备了“理念认识”上的觉悟,但是,往往经常处在理性和感性的摇摆不定与矛盾之中,也经常是反思最多、苦恼最多的一个层次。
老子的管理思想
论老子的管理思想徐永艳老子在诸子百家中可谓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
别人都在劳碌,他在悠闲;别人都在疾呼,他在沉默;别人在哭,他在笑;别人都在尘世奔走,他在他的大道之境中御风遨游。
他在用他的独特的管理艺术来影响他在的那个世界,也在影响着几千年以后的我们现在的世界。
我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老子的管理思想。
一,“道”的管理思想。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三,矛盾和转化的管理思想。
四,“有生于无”的思想。
五,谨慎治国的管理思想。
一,“道”的管理思想“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也是老子管理思想的中心。
“从管理来说,道是管理的最理想的中心目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老子心目中,“道”有两种:虚体的道和实体的道。
这一观点反映在管理思想上就是要求管理者既要重视“可道”的、可以名状的实体管理,又要重视“不可道”、“非常道”的,很难用言辞名状的管理或尚未完全达到可以用言辞表达出来的管理。
而且,这种“不可道”的管理,其作用要远比“可道”、“可名”的管理价值大,这种“不可道”、“非常道”的管理,一旦被人们认识并被挖掘出来之后,就会使企业管理水平迅速提高,达到一个新的境界。
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带领下属在求索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同社会交往中,在努力寻找“可道”之“道”的同时,还应该深入地探寻那个“非常道”之“道”,即企业的内在精髓一“企业文化”。
二,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老子根据“道德自然”的观点,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无为而治就是要求管理者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决策,减少对决策执行活动的干预,反对瞎指挥,鼓励下属按管理规律办事。
这是“道法自然”的观点在管理思想上的反映。
他说:“我无为而民白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他所理想的君主,并不是给老百姓办许多好事,叫大家歌功颂德,而是有他等于没有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而誉之”最好的君主是大家简直不知道有这个君主,至于大家亲之誉之,歌功颂德,那倒已经是第二等的君主了。
《道德经》第十七章: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
《道德经》第十七章: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道德经》第十七章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太上,下知有之①,其次亲誉之②,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③。
犹兮其贵言④。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注释:①下,楚简、帛书本为“下”,王弼本为“不”。
②亲誉之,楚简、帛书本为“亲誉之”,王弼本为“亲而誉之”。
③有不信焉,楚简、帛书本为“安(案)有不信。
”④犹兮,楚简为“犹呵”,帛书本为“犹乎”王弼本为“悠兮”,河上公本为“犹兮”。
犹为慎重的意思。
解读:老子用十四、十五、十六三章的篇幅,写了得道之人的修为。
得道之人博大精深,深不可测,能知古今,合乎道而生生不息。
得道之人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得道之人能复归其根,能复归于无物。
老子在此三章中,特别强调了复归的奥妙。
整部《道德经》就是要让人们复归自然,自然而无为;复归于道,无中生有,道生万物。
如何复归自然?老子先写了复归于无物,又写了复归其根,下文中还会写到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复归其明。
老子为人们指明了六条复归之道,经由这六条道路的任意一条,人们都可以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
老子用十七、十八、十九三章的篇幅,来写修道之人如何修道。
十七章,写了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十八章写了修道之人为什么要修道?是因为大道废弃了;十九章写了修道之人如何修道,即三绝三弃,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就可以复归其根,复归于道。
修道之人的四种境界:最高的境界,即是得道之人,觉悟了道只是一个名称而已。
有道等于无道,无道等于有道。
第二种境界,对道亲近,尊崇又赞誉。
第三种境界,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充满敬畏,恐惧。
第四种境界,不相信天下有道,对道以及修道之人,修道之事,都会百般侮辱,横加非难。
品读:1、太上,下知有之,修道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成了道,就有一种处下的态度,仿佛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
一者觉悟了道;二者觉悟了道本身也只是一个名词而已,有道等于无道,无道等于有道;三者仿佛什么也不知道一样,只知道有个东西叫做道。
《道德经》:领导者的四重境界
《道德经》:领导者的四重境界第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一章的字面意思。
“太上,下知有之”。
这句话怎么来理解呢?“太上”,我们可以理解为最高领导、一把手、家庭的当家人、企业的一把手、国家的最高领袖,因为在这个层面上是最高的,所以叫太上。
没有比他位置更高的人了。
“下知有之”,就是下面的老百姓,只知道有这么个人。
所以,“太上,下知有之”的意思是最高明的领导,是下面的老百姓,只知道有这么个人。
“其次,亲而誉之”。
好一点领导,老百姓会称赞他,喜欢亲近他。
“其次,畏之”。
稍微差一点的领导,老百姓会畏惧他。
“其次,侮之”。
最差的领导,老百姓会欺负他、轻慢他。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因为领导自己就没有诚信,人们又怎么能信任他呢!“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好的领导,做事情总是考虑的很长远,并且很重视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从不朝令夕改。
好的领导做事情,总是会先引领舆论潮流,顺应天道人心。
因此,当事情做成了,老百姓都会感到,这就是我想要做的啊!接下来,我们深入探讨本章《道德经》有哪些深意,能给到我们哪些启示,提升我们哪方面认知,以及哪些方面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去运用。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从古至今,只要是管理者,都可以从这四类中找到对应的人物。
每种类型,既是表明了被管理者对上的态度,而由下对上的态度,反映了领导者的不同管理境界。
不同的管理境界,成就千差万别,有的人为后世传唱,有的人作为负面典型流传千年。
对于后三重境界,人们可能比较能理解,但是对太上,下知有之,可能会比较难理解。
要理解这四重境界,我们首先来看做到的人是什么样。
三千多年前,周文王外出狩猎,史官为他占了一卜,说,您这次去狩猎,会有很大的收获,这个收获不是龙之类的猎物,而是一位辅佐您成就大业的公侯之才,上天派他来做您的老师,得到他的辅佐,周国将昌盛壮大,并将惠及您的子孙后代!周文王问,真的有这样的征兆吗?史官非常肯定。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导语:我们都知道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欢迎借鉴!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
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老子《道德经》中管理的四层境界,层层都是大智慧
老子《道德经》中管理的四层境界,层层都是大智慧1、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并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就什么事情也做成了。
“无为”是不妄为,不乱来的意思。
是说统治者行为要顺应自然规律,并按照规律去定相应的制度,不轻易变更,人们在这样的制度下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干,努力去做。
这一智慧用到管理之中就是指管理者应顺应趋势,不任意妄为,要踏实发展,不朝令夕改,想一出是一出,这样才能“无为而治”。
2、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的意思是:唯有不争的处事态度,天下才会没有人能与之抗衡。
这句话是老子的名言,一直流传至今。
老子这里讲的“不争”,不是放弃所有,而是阐明若要成为圣人和王者,必须要有广阔的胸襟,只有以民为先,处于民下,天下的人才会乐于推崇,尊为圣人和王者,以这种不争的处事态度,得到了民心,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之抗争。
这个智慧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告诉管理者要有广阔的胸襟,不要过度以个人为中心,不要太斤斤计较于自身的利益得失,为下属多创造机会,多站在下属的角度上思考,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忠诚。
3、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老子说“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这句话的意思是正因为没有达到圆满,因而才能不断在旧的基础上取得新成就。
这是老子'物壮则老'的思想的体现,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会逐渐走向衰弱。
而对于管理者来说,“不盈”强调的是企业发展不能过于求快,应当控制发展的程度,如果一昧求规模求壮大,很多弊端还没有解决就发展到顶峰,而这些弊端没有趁着发展的时候解决,等到从顶峰走下坡路,这些弊端显露再解决就失去了先机,只有尽量保持在不至于满盈的状态,这样才能在事物破败消亡之前有足够的空间解决问题,从容创新,使之脱胎换骨,继续发展。
4、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说治理大国,就像烹饪小鱼一样,应该合理调味,掌握火候,并且不乱搅动。
对于管理者来说,老子'烹小鲜'的智慧强调的是做事要把握分寸,分寸把握不当将会影响到事态的发展,处理事情不分轻重,更是会把事情弄得一塌糊凃。
“道法自然”的四大分层
“道法自然”的四大分层老子的《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
《道德经》中共有77个道字,每一个“道”字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分别论述了不同等级的道,其大概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最高一层(也是基本意义)的是“道”,其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宇宙万物的灵魂。
第二层次为“天道”,表示宇宙运行规律以及运行的原则,为道在宇宙运行中体现的功能和特性。
第三层次为“大道”或称为“地道”,用以指“道”在人类的社会原则和体现。
第四层次是“人道”,即人性中所具有的“道”的属性,“人之道”的差别最大,有上中下之分,有善恶之别。
自然而然之道在《道德经》中,有单用“道”字者,但更多的是与其它词构成特定意义的词组,如天道、大道、人道。
单用“道”字的内涵最广,包含宇宙生成的整个过程和宇宙的运行,而“天道”的概念主要指宇宙生成之后的天道运行与功能,以玄运生德的功能为主。
从内涵的广度上来说,道包涵天道,天道包涵大道,大道包涵人道。
“道”从大到小,从上而下的体用关系逐层细化为以下三层体用关系,第一层体用关系为:“道法自然”之“道”为体→“一阴一阳之谓道”之“天道”为用;第二层体用关系为:“一阴一阳之谓道”之“天道”为体→“五行理论体系”之“地道”为用;第三层体用关系为:“五行理论体系”之“地道”为体→“六亲理论体系”之“人道”为用,等四个层级逐层衍生细化。
1.道“道”,为宇宙的本体,天地运行的主导,道生天地故其“可以为天下母”。
“道”之含义为道之根、道之干和道之实三者的集合。
所谓的“道”与“天道”概念的区别,就在于“天道”只运行于宇宙生成之后的天地之间,而“道”从宇宙发生直到宇宙生成后的运行,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主生,“天道”主运,故而老子说“道生一”而不说“天道生一”,天地由道所生,道之根隐伏于天地发生之前,道启动了天地的发生并生成天地,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
【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管理效果的四层次
【十七章】太上,下知有之:管理效果的四层次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我们这一集的主题是管理的四个层次,要介绍老子《道德经》的第17章。
第17章是《老子》全书里面很少数谈到老百姓对统治者的反应的,这个时候统治者就不一定是圣人了,那么老百姓的态度如何呢?我们看看它的原文怎么说的,《老子·第17章》: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这一章里面把老百姓对统治者的反应态度分为四种,白话的意思也相当清楚: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有他的存在;次一等的,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一等的,人民害怕他;更次一等的,人民轻侮他。
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就不信任他。
最好的统治者是那么悠闲啊,他很少发号施令。
等到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这段话把统治者的作为与形象以及百姓对他的评价分为四等。
第一等是“太上”,代表最高明的,下知有之,那么有的版本里面把这里的“下”写成“不”,就好像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统治者,事实上这是有问题的。
王弼本说“下知有之”,上下对立。
前面讲“太上”代表最高明的统治者,“下”就代表老百姓了。
老百姓知道有统治者,这一点在帛书本甲本乙本,都是“下知有之”,所以这个没有什么商量的空间。
如果你要把这个“下”讲成“不”,说最高明的统治者,老百姓不知道有他的存在。
事实上,如果老百姓真的不知道有统治者的话,那么请问:这一章的最后一句怎么解呢?它说,等到一切大功告成,万事顺利,百姓都认为我们是自己如此的。
如果根本不知道有人统治你,你本来就自己如此,何必再说我们是自己如此的?就是因为底下的百姓知道有人在统治,最后发现他什么都没做,什么都没说,而我们今天过得平安愉快,是我们自己如此的,这样说在逻辑上比较合理。
所以最高明的统治者很少发布什么政策,提出什么计划,就是尽量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所以在汉朝初期有一段时间推行“黄老之治”,那么就跟这个类似了。
《道德经》:无为而治的四个等级,也是管理者的智慧
《道德经》:无为而治的四个等级,也是管理者的智慧我们都知道,在老子《道德经》中,无为而治是贯穿了道德经整篇书的一个思想,也是一个核心。
老子把这一个核心,在更多的时候是用在一个统治者的一个层面,古代老子生活的那个年代,战争频出,出现了很多或大或小的一些统治者,他们的层次高低也决定了他们对于统治生涯的一个成就。
我们如果把老子无为而治,这一个思想用在领导者的一个身上也是一个通用的道理。
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对待底下员工的态度和方式决定了你所能到达的一种程度。
老子用四个层次比喻了一些统治者的四个等级,分别是太上,其次,其次,其次。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信不足焉,安有不信。
所谓的太上,下知有之指的就是最高明的一种统治者,实行的无为而治,对于很多的治理方式,采用了自然主义的放任方式。
不增加很多人的经济负担,不进行大规模的改动,让下面的员工感受不到他的存在,这是最高明的统治者采用的顺其自然,这样一种高明的办法。
其次,亲而誉之这说的是次等的统治者,这种统治者的特点是给人施于恩惠,别人亲近他,去赞赏他。
他是会给予别人,但不是高高在上,没有让别人感觉到他的特殊性,可亲可敬,和下面的人可以和谐相处,这是比最高级的统治者稍微低一个层次的。
其次,畏之这样一种统治者的方式,就是很多人常见的声色俱厉,特别严格,经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状态。
让下面的员工看见他,就害怕让下面的员工就感觉到了一种权利的象征。
他本身也是一种非常苛刻的态度,这种老板典型的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心态。
于是制定了很多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可以用不近人情来形容,让员工感觉到自己时刻被公司控制,这个就属于一种下等的状态,这也是领导者不可取的一种状态。
,其下,侮之这个就是最下等的一种管理方式,也是最失败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统治者是专横跋扈,不把下面的员工放在眼里,不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员工,而是把他们当作自己下面的一些奴隶下人,训斥以及辱骂。
第三讲 老子的管理思想
二、尊道贵德,无为而治
3、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3)不争善胜 文帝的例子 (4)有所为有所不为 倏、忽和混沌的事例
二、尊道贵德,无为而治
1、尊道管理思想
(1)老子之“道”
道无所不在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 可名为大。以其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2)尊道管理思想的内涵 尊道管理思想,就是用道的观点去指导管理工作。具体地说, 就是管理中必须体现道的各种内容,在管理活动中处处、时时 体现对道这个客观规律的尊重,一切管理行为是以道的客观性 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个人主观愿望为标准,在管理活动中始 终贯彻道的精神,将道摆在最最贵的地位。 个人理解,道是规律,也就是事物应有的本性,在管理时也应 按照它的本性或规律进行管理。
二、尊道贵德,无为而治
2、贵德管理思想
(2)贵德管理思想的内涵 贵德思想,就是在管理中必须以德为贵,就是将德视为经营活动 首先应加以重视的因素。企业管理中必须符合德的要求,如果要 符合德的要求,就要努力寻找到企业经营的“道”,然后已用德 的管理办法去经营管理。
3、无为而治的管理思想
二、尊道贵德,无为而治
1、尊道管理思想
(1)老子之“道”
道是规律的 对立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返本复初——“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 芸,各复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 知常,妄作凶。” 译文:若是致虚、宁静的功夫达到极致,以去知去欲,那么万 物的生长、活动,我们都不难看出他们由无到有,再由有到无, 往复循环的规则。虽然万物复杂众多,到头来还是要各返根源。 回返根源叫做“静”,也叫“复命”。这是万物变化的常规,所 以“复命”叫做“常”。了解这个常道可称为明智。不了解这个 常道而轻举妄为,那就要产生祸害了。
道德经启示录048:领导的四种境界
道德经启示录048:领导的四种境界1.老子告诉我们了哪四种当领导的境界?2.为什么说最好的企业员工根本不需要知道大领导是谁?3.为什么说企业主状况的前兆是离心离德?道德经启示录048领导的四种境界▪《道德经》的第十七章,老子用了简单的四句话告诉我们做领导的四种境界。
哪四种境界?我们来看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四种境界的最高境界就是:太上,就是最好的,“下知有之”做下属的,做臣民的只知道自己有这样一个领导,至于这个领导他是什么样一个人,他做了什么,大家不太了解,也没有必要去了解。
▪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太上,不知有之”。
那境界就更高了,下属和臣民根本不需要知道自己得领导人是谁,说明治理之道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
▪老百姓和做下属的只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可以了,这是第一种境界:只是知道大领导是谁,但是对他不了解,也不需要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大领导是谁。
▪第二种境界:其次,亲而誉之。
不仅仅是知道谁是自己的领导,而且对这个领导有好感,对这个领导很感谢,对自己的领导不仅仅有亲近感,而且还主动的赞美他。
▪不管是“下知有之”“不知有之”还是“亲而誉之”,这都是两种比较好的境界。
那就是做领导人的和下属、臣民之间是同心同德的。
▪第三个境界:其次,畏之。
啥意思?就是说,做下属的,做臣民的,知道谁是自己的领导,而且特别特别害怕自己的领导,为什么?因为领导很严厉,甚至是很严酷。
▪老子讲的是国家的为君之道,那么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到企业里面去看,特别是最近十几年跟很多企业打交道之后,发现企业的领导,这种类型也很多。
▪我把现在这种公司的,上下级关系概括为:员工把领导当猴耍,领导把员工当贼防。
这已经不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了,不是亲而誉之的状态,也不是不知有之的状态,就是员工算计领导,领导提防员工。
▪很多企业出问题之前,最鲜明的一个先兆就是:离心离德。
▪到了第四种:其次,侮之。
那就是做下属的,做臣民的不仅知道自己领导是谁,而且很了解他;不仅很了解他,而且很不喜欢他;不仅很不喜欢他,而且很恨他。
老子《道德经》说的管理者的四种境界
⽼⼦《道德经》说的管理者的四种境界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誉之。
其次,畏之。
其下,侮之。
信不⾜焉,有不信。
犹呵,其贵⾔也。
成功遂事,⽽百姓谓我⾃然。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下知有之
太上,下知有之:具有最⾼的管理境界的⼈,所管理的⼈仅仅知道有这个领导者⽽已;
《击壤歌》是⼀⾸远古先民咏赞美好⽣活的歌谣。
⾼明的管理者已经制定好制度,隐⾝于背后,让⼤家的⾃觉地去执⾏。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亲誉之
其次,亲誉之:其次的境界,是下⾯的⼈都亲近这个领导。
当领导者可以隐⾝到背后时,才是领导的最⾼境界。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三:畏之
其次,畏之:再次的境界,是下⾯的⼈都畏惧这个领导。
前⾯三种领导层次,也分代表了“道”、“德”、法”三个层⾯。
管理者的四种境界之四:侮之
其下,侮之:最低层的境界,是被领导的⼈都会去侮辱领导者。
您不讲道德法,没有取信于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就不会再相信您。
管理者的最⾼境界:谨慎,每句话都很重要,不会滥⽤⾔语。
完成了⼯作,百姓⾃⼰说这是我们⾃然⽽然做的。
隐⾝于背后,绝不是什么都不做,⽽是真正的“⽆为”——制定规则。
老子的管理思想
(四)愚民
老子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23]这里的“愚之”的“之”字指代的是民,“愚之”就是愚民,使民愚。他认为,使民愚蠢了,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什么都不知道了就好治理了。“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24]老子的本意是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温饱,身体健壮可以自保自养。还要使老百姓没有盗取利禄之心,没有争强好胜之志。“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种思想在于管理方面,并不能适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准备培养干部和储备干部的企业而言,那是十分不合适的。但是这个思想可以用于企业的普通员工管理之中,例如对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传统制造业、矿山、机械、化工等行业。这些企业需要的基层员工数量大,干部数量较少,有的工作环境还相当恶劣。这些企业往往非常需要的是熟练的技术工人,但是目前许多企业为了节约企业过高的运营成本,在职工的工资、福利和保险上下手脚,不顾员工的健康和利益。这样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但失了人心,而且对企业也是一个损失,因为这样企业失去的最终是一个熟练的工人,而且还要另寻一个熟练工人,或者将新人培养成熟练工人。这样的花费远远要大于对一个熟练工人所付的薪酬等。因此在企业基层员工的管理方面,精明的管理者就应该向老子说的那样“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正如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论那样,应该满足基层员工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样用“实其腹”满足基层员工基本的生理需要,用“强其骨”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才能收拢住基层员工的心,这样才能让员工不断的为企业做贡献,这样才能调动员工最基本的积极性。至于“虚其心”和“弱其志”在用于基层管理上,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员工队伍的稳定,有利于非正式组织朝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能提升企业声誉,为企业培养潜在雇员。
老子管理的四个层次~~学管理者必读
第一个层次(最低层次),部下对最差的中层管理者的反应,老子称之为“侮之”,员工都在骂;许多组织里管理者仍然实施的是棍棒式的管理,把员工视为赚钱的机器,拼命榨取剩余价值,所谓血汗工厂就是其意。
实际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总是相对而言的,班组长对员工是管理者,但对中层经理则是被管理者,而中层经理对总裁董事长则是被管理者,最差的管理者没有文化涵养和道德修为,不仅管理粗暴,而且榨取血汗之极,总是激怒员工的谩骂与抗争。
这样的管理在旧时代的企业里比比皆是,而今天则很少了。
第二个层次(较低层次),部下对较差的管理者的反应,老子称之为“畏之”,员工害怕,心里烦闷,敢怒而不敢言;现在许多企业仍然推行的是严格的管理,固然带来良好的执行效果和较高的绩效,但多数是以员工心理的不情愿为代价,虽然不乏红包奖金,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也越拉越大,哪个员工喜欢被管理呢?所谓敬而远之,看似尊敬,实则是对管理者的排斥和抵触,内心里盘算的是如何跳槽,如何防护自己的利益受损问题,哪有心思去积极主动地工作?自主式的管理方式将成为未来管理的主流。
第三个层次(较高层次),部下对较好的管理者的反应,老子称之为“誉之”,这样的管理者以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人格魅力,以自己的诚信威信取信员工,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取得员工的亲近和赞誉。
这样的管理者文化层次较高,深谙企业管理之道,通过各种关系的沟通,建立和谐融洽的氛围,员工都愿意主动地亲近他,有什么想法建议愿意同他交流,从而获得赞誉。
第四个层次(最高层次),部下对最好的管理者的反应为“知之”(不知有之)。
所谓“知之”,就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自然而然地功成业就,事遂心愿,这是员工追求的最理想效果。
试想,哪有员工喜欢被老板严格控制与压制?。
即使是大家都崇拜无名英雄的六七十年代,那也是大家心甘情愿,自愿为之,也没有一个生性喜欢被惩罚和压制!最高明的管理,就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无为而治的管理,这时组织就已经达到人类管理的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道德经》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
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这段话,提出了心法的“四重境界”,尤其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即“不知有”。
“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
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
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
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
做最高明的领导,让部下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不在企业,员工都能积极、主动、自发地工作,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一家企业,如果能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虚无”境界,不仅是企业领导者孜孜以求的,更是企业员工所渴望的!这种“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二是授权艺术,三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基础。
古人说“内圣而外王”,只有企业领导者内心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才可以统帅王者之师,行王者风范。
如前面老子所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领导者必须以自身的诚信赢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不下就会乐于听命于你,即使不发号施令,员工也乐意追随你做事。
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要提升并善于运用“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其次,学会授权是企业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为你无力控制所有事情,也无法制定全部决策。
《老子》:治者四境,最高的境界是“不知有之”
《老子》:治者四境,最高的境界是“不知有之”太上,不知有之治理国家有四种境界,最高境界是“我自然”。
这自然二字,并非自由自在,它其实就是道,是有规则的,要遵循物极必反的必然性。
我们一听到自然二字,仿佛就有了一种舒适感,那是一种语义上的错觉,自然的惩罚一样无情。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要误把自然当逍遥了。
从主观的立场来说,自然也是一种磨难。
管理者要放弃自己的主观意志,这种放弃不是修练去做神仙,而是让自己融入大同,和其光,同其尘,以天下之私为私。
说白了,就是顺其民心,以天下之人治天下。
老子的哲学有他特定的语境,自然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古代版的自治管理;对应着时代,是放弃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封建制,回到结绳为约的部落联盟的古制。
也只有在老子小国寡民的理想国中,才称得上是“无名”,才称得上是“太上,不知有之”的治世之境。
第十七章诗话一流的君主,以无为之道治天下,不到处说教,也强迫别人服从自己。
他以人心为准绳,以天下之心为已心,以天下之私为已私。
最好的君主,大公无私,大爱无偏,这样的一位君主不需要赞美的语言,老百姓并没感觉到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他和其光,同其尘,存身于百姓之中了。
二流的君主,一心为民,心系天下,他对百姓充满了仁慈,努力为百姓做好事,勤勉于政。
发出的政令,以天下之人的利益为准绳,为天下之人谋幸福,这是他努力追求的最高理想。
这样的一位君主,是万民歌颂的王者,他对百姓的爱就如同百姓对他的爱,人们山呼万岁,因为他以天下之心为已心,辛辛苦苦,也做到了大公无私。
三流的君主,雄心勃勃,强大无比,凭着无坚不摧的军力,雄视天下,以严刑酷法执掌政令,人人顺从,人人敬畏,没有反对,也没有亲近,他是意志,是利刃,是带领邦国奔驰的战车;他充满了理想,为了千古流芳的伟业勇往直前;他是强有力的践行者,也是令人恐惧的暴君。
这样的一位君主,治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不顾百姓的感受,这样的暴君不会受到百姓的爱戴,人人心中充满了恐惧。
《道德经》|四种境界,四种人生
《道德经》|四种境界,四种人生老子道德经第17章原文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解读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太——意思是:极大,最大。
常见词比如:太子,太极上,高也。
--东汉·许慎《说文》太上,意即至高无上。
宇宙之间,什么是真正的至高无上?只有大道。
所以,太上就是道,就是依道而行,就是有道之人,就是最高准则,就是最好的标准,最高的境界,最高明的统治手段,最优秀的管理方式。
下知有之。
下:指百姓,人民群众。
太上,下知有之。
就是说,群众只知道有这么一个领袖,但是并不知道他有哪些政令举措,提起这个人,甚至没有什么具体的深刻印象。
当然,大家肯定是对现状很满意,团体秩序也有条不紊。
否则,就不可能对他没什么印象,早就民怨沸腾了,让百姓群众生活的井井有条,安居乐业,而不去干预他们的正常生活,不把管理者的主观意志凌驾于公众利益之上,这样的管理水平,就符合太上的标准,太上,是至高无上的标准,宇宙万物,也只有大道称得上至高无上,所以,太上的境界,就是依道而行,不轻易发号施令,不妄加干预,就是无为而为,无为而治。
老子在这一章,即对统治者提出殷切希望,也给普通人指明了行为规范。
大道,就是宇宙万物都必须恪守的最高准则,宇宙万物,当然包括王侯将相,也适用贩夫走卒。
不管什么阶层,最高的行为规范,就是遵循天道法则,遵守客观规律,而绝非依据自己的主观意愿。
也不能依据所谓的仁义慈爱。
所谓上德不德,就是说真正意义的德,是不为德而德,也就是说,不为了体现自己有德,而去刻意做一些有德之事。
金刚经上说: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做好事不图回报,做好人不求赞誉。
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凡事只要合乎道,就可以为,虽可以为,但是不要争。
不争,就是不起心动念。
这才合乎真正的大道,这才是真正的功德。
就好像你交朋友,如果心无杂念,不图回报,以诚相待,也自然会得到真诚;反之,你给他送礼,送东西,同时也希望他帮你一把,那你表现的再好,人家也不会从心底接纳你,你做的再好,人家也不会感激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子“四个境界”的管理层级思想
理想的领导者的境界就在于,要让下属感觉不到他的重要性,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状态。
文=王贵国
在古今中外的管理史实资料中,能够将管理的行为与一个人思想境界及这个人的境界层次联系起来分析的人,最早也是思路最清晰的人,非老子莫属了。
在老子的管理思想中,他将人的管理行为的表象折射为管理思想的四个不同层级的境界。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中,老子是这样划分管理的四个层级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
太上,是指最好的意思,不知有之,就是人民根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也就是说在一个企业里,最高境界的管理是有老板在和没有老板在都一样运作,员工们感觉不到老板的存在,因为这种状况一般都出现在企业的有序治理下,各级的授权、授力、授心做得很好,责权利非常清晰,各级主管以及每一个员工都能自主管理,人人都是领导,这时就不用管理。
老板可以去云游,也可以去垂钓,也可以去交友谈天,这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这也就是《易经》乾卦的第七爻,上九,见群龙无首,吉。
在一般的常识里,群龙无首是不好的事,但是,在《易经》的帝王学中,群龙无首是管理学中最高的领导艺术境界。
其实,这种境界在韦尔奇的管理思想中也有描述,韦尔奇主张的
是要领导而不要管理。
只是韦尔奇未将这一思想阐述得像《易经》那么深刻和富有哲学境界。
韦尔奇说,一个高效的企业应该没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韦尔奇的意思也就是说整个公司里的管理者都是龙。
将每个人都提升为龙,这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社会一样,每个人都是有理想有觉悟的人。
在群龙阶段的企业里,每个人都懂得自己做自己的事,老板在与老板不在企业的氛围与运作状况不会有两个样,而是一切照旧。
因为,群龙阶段企业已是一个有文化,有个性,享有高度自治的团体,在这个团体里面,人人都自觉是领袖,做领袖的人不以领袖自居,做士兵的不会觉到自己是士兵而被动劳动,每个人都在尽伦尽职,就像天与地,日月与星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然的运动旋转,春夏秋冬,冬去春来,一切井然有序,不需要谁的命令推动,地球自然就在那样转动,这就到了无我忘我的境界,整个公司忘记了领导人是谁,也不知道领导人是谁的时候,这个企业家的领导艺术、管理艺术也就达到了最高的境界,这时的企业也算是达到了最高的企业层级。
在中国目前的企业中,广东的美的集团是在向这个方向努力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其管理现象也开始展现出这一景象。
达到这种层级的企业,企业里每个人都自觉地知道和勤勉地在做自己的事,不用看领导的脸色来做事,不用阿谀奉承,不用虚伪,不用表现,但都能尽伦尽职,这就是群龙无首。
这同老子管理学中的“太上,无人有之”的无为管理哲学是同一个境界。
这就是老子管理思想的最高境界,国君不惊民,不扰民,不劳民,
不害民,百姓能无所顾忌地说:“帝力于我何有哉?”同时毫无拘束地过其悠然自得的生活,这就是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的境界。
人们几乎忘了君王的存在的境界,这就是老子理想中领导者的风范。
明朝儒者吕新吾对这种领导风范进行了阐述,他说一位领导者应该是:“宽厚而深沉,远识而兼照,造福于无形,消祸于未然,天智明勇功而天下萌受其赐。
”因为天下之人均受其庇荫,所以理想的领导者的境界就在于,要让下属感觉不到他的重要性,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的状态。
像这种领导,他尽力在领导你,帮助你,却又不让你感觉到他在领导你,帮助你,这就是老子“太上式”管理的成功案例。
这里有个美国贝尔实验室采用“太上式”管理的成功案例.
贝尔实验室是创造世界第一部电话机、第一部传真机、第一只太阳能电池、第一张唱片、设计第一颗通信卫星等等电器产品的研究机构。
要问该实验室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他们的负责人陈煜耀博士指着他办公室墙上的条幅说:“凭这个。
”这条幅上写着:“无为而治”。
在这四个字下面有英文注译:“最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却让人感到不需要他”,及“领导人的责任要做到你在领导,又要做到别人并没有意识到你在领导。
”
老子“无为而治”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正是那种高层领导袖手旁观,中间管理阶层有能力,下层能自主管理自己的企业高级管理境界的写照。
阳子居对老子说:“如果有个人做事敏捷,勇于决断,通达事理,又勤于学道,那么这个人的管理境界可以和明王相比了吧?”老
子说:“那怎么能和明王相比呢?这个人和会技艺的人被技能所累,有什么两样,他们只苦了自己的形体,乱了自己的心神。
俗话说,虎豹因为身上有纹彩,招引人来猎取他;猴子因为身体活泼,狗因为会捕抓狐狸,因此被人拴起来以供玩赏役使。
像这样的人怎么能和明王相比呢?”阳子居皱了皱眉头说:“那么请问明王是怎样治理天下的呢?”
老子答道:“明王治理天下,功业普及,不以为是自己的功劳,教化才华施及万物,但又使百姓产生不曾依靠他的感觉,虽然人们无法说出他的影响,但是每个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万物都能各得其所,而他本人却处于神妙不可测的地位,游于虚无的境界中。
”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将管理思想境界划分成若干层次的论述有好几大处,如《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讲:“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这是老子将管理的载体“道、德、仁、义、礼”,划分为五个不同层次的思想和方法。
这些就构成了老子管理思想境界层级学说。
它是我近二十年在企业一线的实践、学习管理、理解管理、运用管理、研究管理的过程中,能找到的人世间最清晰的管理层级思想境界说。
它的第二级境界是“亲而誉之”,就是人们能把你当德高望重的亲人那样来赞美你爱戴你。
第三级境界是“畏之”,像秦始皇一类的管理就是这—境界,虽然你拥有强而有能的领导力,但人们只是矮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的总裁科恩,在自己的办公桌附近放着一支马鞭,常常为了强调语气,把马鞭挥得啪啪响以刻意培养自
己暴君和强力领导者的形象,支配他管理行动的思想也是这一级境界:最低一级的管理者是那种既无能又无德的领导,他们或因风云际遇或因吹牛拍马或因祖上基业而掌有权力,虽然他们身居高位,但人们却看不起他,这就是“辱之”。
这是最可怜可悲的管理者。
“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老子的哲学中强调“道”的原理,也就是根据规律去办事情。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应认识企业的规律、原理,然后根据规律、原理去工作。
“无为”的正意不是消极无为,而是告诉人们顺其自然。
《道德经》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正式地引入了“无为”的概念。
老予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要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企业无为,市场自为:企业是社会中的一个经济实体,它生存于现实社会中,必须按照经济规律活动。
从老子思想去分析,企业经营不仅要赢利,更要赢心!商场流行的“无商不奸”这句话把商人的智慧与诚信一律抹杀了。
实际上,成功的商人绝对是依靠诚信赢得利润,而非投机倒把。
所以,企业以诚为本就能财源广进,只有诚信才会赢得客户的心。
企业为了利益循环就必须遵循朴实的人性。
所以说,一个合格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应该是非常高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就是个道德高尚的
人。
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有了老子“清静无为”的思想,他就会了解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合于“道”),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奋斗,使该产品早日面世,他就会心无妄念,明智豁达,仁爱宽厚,把企业全体员工的聪明才智凝聚在一起,共谋企业发展: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精辟地展现了商业竞争中所蕴含的文化张力,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这正道出了企业永葆活力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