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原理分类汇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
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决定意识)
【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一切从实际出发原理,实事求是
【内涵】我们做事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求】
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的思想。
★二、意识能动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①意识能能动的认识世界,不仅能认识现象,还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方法论】:发挥主观能动性,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反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三、.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反对】:反对片面夸大物质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颠倒物质意识关系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规律是普遍的,规律是客观的
【方法论】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五、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人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存在的实际条件出发),实事求是;
②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人在规律(条件)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发挥有利条件的作用,限制不利条件的破坏作用,甚至创造条件变害为利),为人类谋福利。
【方法论】:既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正视条件,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反对】: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条件)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注: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既要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也要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
【反对】反对只承认静止(形而上学的不变论),或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部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践、认识、真理)一、实践和认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岐途)。
【方法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要重视正确认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真理只能有一个。
【方法论】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三、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原理内容】
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要正确对待。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从主体来看:实践水平;人的立场、思维能力等的制约,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的前进或者螺旋的上升,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④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五、实践的特征:
【原理内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直接现实性。
【方法论】要准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既要尊重实践的客观性,又要从一定懂得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注:主观能动性原理(了解)
【原理内容】
(1)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2)客观规律、客观条件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到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同时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做到正确地、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是普遍性联系的
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的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处理事物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