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1. 引言1.1 背景介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在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盈余管理作为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及财务状况。
审计质量是保障财务报表真实、客观性的重要手段,而盈余管理则可能会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手段来操纵盈余,从而影响市场对公司的投资决策。
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审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进而影响到公司盈余管理的行为。
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仅有助于发现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透明度和诚信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本研究拟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旨在为提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情况,通过对审计质量和盈余管理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机制,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供有关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和盈余管理的参考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分析影响因素并应用适当的研究方法,旨在全面了解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规律,为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透明度和可信度,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同时具有重要的政策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意义我国上市公司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成为了广大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焦点。
通过研究审计质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加准确地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
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有效地减少公司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有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投资者利益,推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浅议上市公司实施财务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方式概要
百科论丛浅议上市公司实施财务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方式韦东海深圳某投资公司广东深圳518000一、产生盈余管理的动机盈余管理产生的条件是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
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在制定相应的会计规范时都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得公司可适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相应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这便使公司以合法的手段调节利润成为可能。
从公司利益关系人的角度上看,盈余管理动机有筹资动机、管理回报动机、避税动机和公司形象动机等。
11筹资动机由于筹资资格涉及上市公司的根本利益,因而出于筹资动机的盈余管理问题表现得最明显。
筹资动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上市动机、配股增发动机和规避退市动机。
(1)上市动机。
《公司法》对公司上市有着严格的规定,必须在近三年内连续盈利,才能申请上市。
事实表明有些公司为达到目的,公司便采用盈余管理,调整利润进行包装,粉饰公司股份发行前的财务报告以达具备上市资格之目的。
(2)配股增发动机。
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为了从资本市场再次获得资金,获得便捷融资渠道,尤其在其连续三年未能实现配股融资时,往往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
为此上市公司积极利用盈余管理调整净资产收益率。
准。
,(3),:上市公司首次出现亏损明显显示为非正常调减盈余,而在扭亏为盈的年度,却存在调增收益的盈余管理行为。
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避免出现连续三年亏损而受到退市的处罚。
21管理回报动机现在已有许多公司为高级管理人员提供高额奖金或认股权证,以激励其努力工作创造业绩,实现公司目标。
有的管理层为贪图巨额报酬,并为保住职位或升迁,希望通过管理而使公司的盈利能趋于预定的管理目标;又由于在合理范围内的盈余管理可以减少公司的经营风险,从而使自己的管理业绩和管理得到认可,为此,便萌发了采用盈余管理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动机。
31避税动机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可以调节收益的实现,以此帮助公司在法规的约束下有效避税。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十分完善,税收优惠政策颇多,如我国公司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又规定一些诸如高新技术公司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关于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
关于新会计准则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成熟,在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上市公司。
任何公司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上市公司更应该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创造更多的价值。
特别是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以来,盈余管理更成为各上市公司的一个焦点。
本文主要探析新会计准则的含义、在此准则下上市公司对盈余管理可用的手段、使用盈余管理手段时所涉及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标签:新会计准则;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手段就目前而言,社会上对于盈余管理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管理者为达到并维护相关利益人的利益,使用现有的会计原则,并利用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控制企业投资的时间安排和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以使盈余达到期望水平,使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获得更高的投资价值。
盈余管理显然是一种利润操纵行为,但它并不是恶意的违法的操纵过程,它是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允许的前提下,使上市公司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实现有利于自身的财务结果。
随着企业制度的完善和证券市场的发展,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目的在于使上市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更可靠、真实,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同样,对于上市公司在新会计准则下的盈余管理手段又会有新的变化和需注意的问题。
一、新会计准则的解读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为了我国经济活动与国际接轨,完善我市场经济制度,使公众了解更全面准确地企业会计信息。
主要是38项具体准则,包括关于公允价值的使用、关于存货、关于无形资产、关于债务重组等等。
很多具体的新准则对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有了更高更专业化的要求,同时不可避免地为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
首次运用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对金融、保险、农业等众多领域有深远的影响。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意味着必须重新适应新会计准则的规则,会计选择方法的增大,需要更多的能力高、灵活性强的会计人员。
二、上市公司可能使用的盈余管理手段自盈余管理这一课题的出现以来,一直备受会计、金融领域的广泛关注。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一、引言作为上市公司的经营者,盈余管理已成为他们在财务报告中一种常见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一定范围内通过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或调整会计估计值,以达到影响财务报告盈余数额或趋势的目的。
虽然盈余管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合理和合法的,但滥用盈余管理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本文将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1.扭曲财务报表: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可以掩盖实际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以改善投资人和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看法。
这可能导致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进而影响市场的公平性和有效性。
2.降低信息透明度:盈余管理使得财务报表难以理解和分析,投资者很难准确评估公司的价值以及未来的盈利能力。
这可能降低市场参与者对公司真实价值的认识,增加投资风险。
3.短期主义:盈余管理往往注重短期利益,将公司的长期发展置于次要位置。
这可能导致公司对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忽视,最终损害公司的长期利益和持续竞争力。
三、应对策略1.加强监管: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建立有效的监管框架和制度,严格执法,加大对盈余管理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应加强企业财务报告的审计力度,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全面和及时披露。
同时,应主动披露与盈余管理相关的信息,将盈余管理的可能影响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明确说明。
3.加强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会计政策制定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和内部审计机制,以遏制盈余管理的可能行为。
4.提升企业文化意识:上市公司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诚信经营、稳健经营的理念,培养员工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和职业道德标准。
只有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四、结论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它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扭曲、信息透明度的降低以及短期主义的产生。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摘要】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广泛研究的一个问题。
为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和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业绩,企业在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正当的盈余管理是合乎情理的行为。
本文从其定义入手,分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并重点就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关键词】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使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者是迫于相关利益集团对其达到的预期利润的压力,在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允许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的一种行为,其本质是影响财务报表,从而影响相关的战略和目标。
当前,盈余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大公司财务经理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一)信息不对称的结果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真正控制者,而作为企业实际所有者的股东,反而处于信息上的劣势。
企业管理层就可能利用其掌握的信息获取利益的最大化,通过盈余管理从而使盈余信息朝着对自身有利的方向发展。
经营者利用信息优势,向股东、债权人、投资者等提供虚假信息,掩盖企业真实财务状况,从而达到侵吞公司财物,粉饰经营业绩等目的。
(二)高层经营管理人员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动机不论薪酬是与业绩挂钩,还是由控股股东发薪,用来反映经营者经营业绩的会计盈余信息都是非常重要的,上市公司管理层有动机进行盈余管理。
薪酬制度与人事制度缠绕在一起,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在很大程度上会产生利润操纵的动机。
(三)内部交易方面的考虑由于股票期权等是管理者薪酬重要组成部分,股票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利益,基于股权激励的内部交易也成为管理者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
(四)资本市场的动因盈余管理的资本市场动机以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之间内在关系为逻辑基础,认为管理者可能会选择盈余来影响股价,从而获得自身收益。
另外,通过降低并购前目标企业盈余而获利是企业并购中盈余管理的重要目的。
企业并购中的盈余管理包括管理层收购、换股并购以及反向收购。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的研究背景: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一个备受争议的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逐渐增加,企业盈余管理也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主体,其盈余管理行为对于企业经营绩效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些企业可能为了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需求,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来对企业盈余进行管理,从而掩盖真实状况或虚假宣布盈余,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引起了广泛关注。
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情况,探讨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盈余管理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以及盈余管理的监管情况,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展开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特点,也有助于为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深入了解盈余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影响因素,揭示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机制,为监管部门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加强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和规范,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利益。
通过对盈余管理的研究,也可以为投资者提供理性的投资决策依据,帮助他们更好地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降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参考意见,帮助公司更好地制定财务政策和经营策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盈余管理作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对公司的经营决策、投资者的决策和市场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为投资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增强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
浅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
浅谈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摘要]盈余管理行为在中外公司中普遍存在。
从盈余管理的手段看,可将盈余管理分为披露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两类。
披露管理是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是通过安排真实交易进行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的目的为终极目的和具体目的,适度的盈余管理是企业有关利益主体采取合法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举措,其体现了公司财务管理技术的成熟。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披露管理;真实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为实现自身效用或公司市场价值最大化等目的,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从而调节公司盈余的行为被称为盈余管理。
在我国,随着证券市场的发展,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开始出现并日渐成为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
但是有的学者却陷入了将盈余管理和会计造假等同视之的误区,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前者是企业经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范围内的一种长期行为,是合规的,从某种程度上是经理人水平的体现;后者则是经理人员蓄意进行的一种欺诈行为,结果往往是恶意歪曲企业财务状况,并且这种欺诈行为还触犯了法律,因而大多是短期行为。
盈余管理只能在会计准则或制度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
一旦超越会计准则及制度的规定范围,则被称之为利润操纵。
目前,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属初步发展阶段,法规及会计制度规范不够健全,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存在的问题相当严重。
本文就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来阐述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
一、盈余管理的目的对盈余管理目的的分析可以从盈余管理的最终目的与其具体目的两个层次来了解。
(一)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企业盈余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私人利益。
一般认为,通过盈余管理获取私人利益的主体是掌握企业管理权的总经理、部门经理和其他高级主管等高级雇员。
由于经营者与股东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他们都有各自的小算盘。
因此,委托代理关系一经建立,“道德风险”、“信任危机”等问题也将随之产生。
为了使二者的目标趋于一致,委托方(股东)通常采用业绩报酬激励的方式来促使管理者尽最大努力工作。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备受关注。
盈余管理作为一种财务手段,被部分上市公司所采用。
然而,这种行为并非全然有益,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同时也需要我们寻找有效的对策来加以应对。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一)损害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来操纵利润,可能会导致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投资者往往依据这些财务信息做出投资决策,如果信息失真,他们可能会错误判断公司的价值和发展前景,进而遭受经济损失。
例如,公司可能在某一时期虚增利润,吸引投资者买入股票,而随后利润又大幅下滑,股价暴跌,使投资者损失惨重。
(二)破坏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当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时,会干扰市场对企业真实业绩的判断,使得资金流向那些表面上业绩良好但实际经营不佳的公司,而真正有潜力和价值的公司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无疑降低了整个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削弱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盈余管理往往侧重于短期的利润操纵,而忽视了企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为了达到盈余目标,公司可能会削减研发投入、减少员工培训、降低产品质量等,这些短期行为虽然可能在短期内使利润看起来好看,但从长期来看,却损害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人才储备和品牌形象,削弱了企业在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
(四)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使得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信息作为企业内外各方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如果被扭曲,不仅会误导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还会破坏整个会计行业的公信力,降低市场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度。
(五)增加审计风险和监管难度对于审计机构来说,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和风险。
审计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辨别财务报表中的盈余管理迹象,以确保审计质量。
同时,也给监管部门带来了挑战,监管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监测和查处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一、引言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核算方法等手段来影响盈余水平,以达到管理者或股东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影員工技湾剣通公司管理人员常常会利用盈余管理来影响投资者对公司的认知,提升公司的股价,或者获得更多的股东收益。
盈余管理的滥用会对公司的财务健康和经营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如何有效防范和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成为上市公司治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当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以期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1. 盈余管理手段多样化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常常会利用多种手段来调节盈余水平。
比如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和变更来调节其利润水平,增加或减少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损失等项的计提水平,以及通过业务的收入和费用确认时点的选择等手段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还可能利用资产减值测试、收入确认、费用确认等方面的会计估计来将盈余调控到预期水平。
2. 盈余管理的不当行为频发在具体的实践中,一些上市公司滥用盈余管理手段来虚增或者压低盈余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不当行为既可能是出于管理者的个人利益,以牺牲公司整体利益为代价,在特定时间点上获得暂时的盈余增长,从而提升公司的股价或者获得其他利益;也可能是出于迎合投资者预期,避免股价下跌,稳定投资者信心;还可能是出于规避税负,避免因公司盈余增加所带来的更高的纳税负担。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也可能影响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 盈余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方面,当前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一方面是由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导致公司内部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机制不够严格,很多时候盈余管理行为都是由公司管理层决策,缺乏独立、客观的监管和制衡;另一方面是由于监管机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管不力,很多时候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题目: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专业:会计学一、选题的背景、意义(一)背景盈余管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国自20世纪末开展企业股份制改造.资本市场逐渐得到发展。
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情况越来越普遍,盈余管理带来的诸多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
为与国际接轨并保证证券市场的有序运行及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推出了39项会计准则.并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然后逐步在各类企业中推行。
新的会计准则在很多方面规范了公司会计行为.并对盈余管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鉴于上市公司的利益驱动与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盈余管理现象在我国并未完全得以消除意义。
由于盈余管理的普遍存在,其在企业的日常业务中更多产生的是负面影响,而且,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盈余管理是违背财务报表公正、中立的原则,是可能损害股东、债券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的,因此人们常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混为一谈,认为盈余管理是管理层为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一种不正当行为。
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
(二)意义在实际操作中,尽管盈余管理更多的是损害大部分投资者的利益,而满足一小部分人的私欲,但我们不能否认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什么是盈余管理,什么诱使其发生,什么是其惯用的手段,又能采取怎样的防范措施,将盈余管理与盈余造假区分开来,并从治理层面上提出有效的盈余管理防范措施,从而充分发挥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
盈余管理的积极作用有以下几点。
1、由于信息不对称,公司管理人员总是拥有更多的有关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内部信息。
当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公司未经整理的盈余信息难以准确评价公司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容易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误导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在财务报表中操纵利润、资产和负债的行为。
盈余管理可以分为合理的盈余管理和不当的盈余管理,其中合理的盈余管理是指上市公司在合法、诚信的基础上对盈余进行调节和管理,以符合经营活动的需求,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不当的盈余管理则是指以欺骗性手段改变财务报表,虚报盈余情况,给投资者和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盈余平滑盈余平滑是指上市公司为了提高盈余的稳定性,通过将盈余在不同期间进行调节,使得盈余的变动幅度减小,降低盈余波动性,既可以防止过高或过低的盈余对公司的股价产生不必要的影响,又可以使公司的盈利能力更加稳健。
盈余平滑的手段主要包括利用盈余储备和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调节,选择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方法,以及通过盈余调整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等。
二、成本资产化成本资产化是指上市公司以较长时间分摊固定资产的成本和费用,从而降低当期盈余开支,提高盈余水平。
成本资产化的手段主要包括延长资产折旧年限、提高资产原值、推迟资产成本资本化时间等。
三、收入操纵收入操纵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改变收入的确认时间、范围和金额,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收入操纵的手段主要包括将未来期间的收入提前确认、将损失资产收入视为正常收入、以及通过关联交易、内部交易等方式增加或减少公司的实际收入等。
五、资产减值调整资产减值调整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对资产减值进行调整,从而转移损失,改变盈余情况。
资产减值调整的手段主要包括恶化经济环境下的资产减值预提、针对特定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调整等。
六、虚假交易虚假交易是指上市公司通过虚构交易进行盈余管理,从而改变财务报表的实际情况。
虚假交易的手段主要包括通过假冒或虚构交易对象进行交易,通过假账、虚账等手段进行转移盈余等。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既有合理、合法的盈余管理手段,也存在不当的盈余管理手段。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常用的几种盈余管理手段
浅议我国上市公司常⽤的⼏种盈余管理⼿段2019-05-29摘要本⽂从盈余管理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种常⽤⼿段,最后对如何治理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为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段在上市公司的年报、半年报公布之后出现了很多公司的业绩⼤幅下滑,甚⾄严重“变脸”的情况。
⽽许多上市公司呈现亏损之后,扭亏为盈成为它们避免退市的主要⼿段,⽽扭亏为盈并⾮⼀朝⼀⼣就可以实现的,于是盈余管理就成了这些公司实现扭亏为盈的⼿段之⼀。
⼀、盈余管理的涵义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不违背现有法律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前提下,通过对会计政策的选择等职业判断或构造规划交易事项等经营⼿段向企业外部⼀切会计信息使⽤者传递⾮真实的会计信息,以实现企业经营者⾃⾝利益最⼤化,从⽽影响其他以会计数字为依据的有关契约的履⾏结果的⾏为。
盈余管理并不能增加或者减少企业实际的盈利,它只能通过改变企业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分布和会计报告上数字的调整来控制所披露会计信息的内容,以实现管理当局的利益。
⼆、我国上市公司常⽤的⼏种盈余管理⼿段管理层进⾏盈余管理的⾏为主要是利⽤关联⽅交易,利⽤会计准则的不完全性和可选择性,利⽤债务重组,盈余管理的⼿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前常⽤的⼿段有以下⼏种:1.利⽤关联交易进⾏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中定义“关联⽅交易”是指在关联⽅之间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不论是否收取价款,“关联⽅”是界定关联交易的关键。
《企业会计准则》是从控制和重⼤影响的⾓度来界定关联⽅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企业往往隐瞒或漏报关联交易,但只要找出了企业所有的关联⽅关系,关联交易就⽐较容易发现了。
关联交易形式主要有资产重组、资⾦融通、租赁和购销四类。
关联交易最为常见的形式就是关联购销,很多上市公司本⾝并没有完整的产供销全流程,原材料供应和市场销售很多还依赖于集团公司或⼤股东,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利⽤转移定价来进⾏盈余管理。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及方法
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利用不同的财务手段、法律手段和合规手段,来达到调整财务报表
的目的,以达到公司盈余预期的一种行为。
盈余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
1. 收入确认:过度收入确认是一种常见盈余管理手段,公司将本应在以后的期间内
实现的收入,提前确认为当期的收入,以此来增加当期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在与客户签
订销售合同时,在其中增加未来的销售订单,这样就可以提高当期的收入和利润。
2. 资本化支出:资本化支出指的是将本应在当期计入费用的支出,转化为长期资产,从而推迟费用的计提,提高当期的净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将某些维护费用、研发费用、
广告费用等资本化,以此来降低当期费用,提高当期利润。
4. 政策变更:政策变更是指公司通过调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计算方法等方式,
来提高当期利润。
例如,公司可以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或者是对存货进行计提坏账准备
等方式,来改变当期的利润水平。
5. 法律工具: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法律工具,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例如,
公司可以通过使用关联方交易、拆运等违规行为来影响当期的利润水平,从而实现盈余管
理的目的。
总的来说,盈余管理是一种常见的行为。
公司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财务手段、法律手
段和合规手段,来实现盈余管理的目的。
但是,这种行为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果公司过
于依赖盈余管理来实现目标,会导致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从而带来负面的
影响。
因此,公司应该采取合理的手段来进行盈余管理,以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浅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
浅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摘要】在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本文首先从盈余管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性开始探讨,接着详细介绍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和内容。
然后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现状,探讨了影响其盈余管理的因素,并提出了提升盈余管理的对策。
在结论部分浅议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同时总结了现状与问题。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的现状与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浅议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重要性, 盈余管理定义, 盈余管理内容, 现状分析, 影响因素, 对策, 重要性讨论, 未来发展展望, 现状与问题总结"1. 引言1.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概述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是指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IPO)之后,对财务报表中的盈余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行为。
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在经营活动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其目的是为了使公司的盈余趋于稳定或增长,从而提高公司的财务表现和股价表现。
在创业板上市公司中,盈余管理更是一项关键的管理活动,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营稳定性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IPO盈余管理与传统上市公司有所不同,因为创业板公司往往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风险性,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盈余,避免因盈余管理不当而引发的财务丑闻和投资者信任危机。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进行盈余管理时需要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披露,确保信息透明度和财务良好运作,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权益。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公司和投资者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石,对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盈余管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性盈余管理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盈余是公司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稳定发展和投资者的预期收益。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doc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研究及治理建议论文在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研究中,盈余管理问题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盈余管理通常来说是公司管理层出于自身利益,选择性的采用有利于自身规划的财务及非财务手段,改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已经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趋势。
随着近年来我国监管机构对市公司信息披露工标准性不断增强,以及广阔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使用程度不断提高,使得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根据上市公司所处的不同时期,盈余管理的动机也是不同的。
(一) IPO上市的动机在目前阶段下,公司融资活动偏好于股权性融资,为了满足自身开展所需资金的需要,大多数公司把IPO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第一选择。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方法》的相关规定,在主板上市的上市公司盈利标准为: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或者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方法》的相关规定,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盈利标准为: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或者最近一年盈利,且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最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均不低于30%。
中国证监会根据申请在主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的公司规模及行业性质不同,对盈利性及成长性分别提出了要求。
但无论是在主板还是在创业板上市,公司能否上市及募集资金规模的大小,获利能力均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企业进行IPO申报时,需要提供最近三个会计年度的根本财务资料。
因此,为了获得上市资格,特别是申请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小型企业,在盈余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经过粉饰的盈余不仅有助于公司获得股票发行上市的资格,还可以提升企业的股票定价水平,以最大限度从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2-51、上市公司经理人员奖金动机 (5)2、债务契约动机 (5)3、避税动机 (5)4、政治动机…………………………………………………………5-6二、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现状分析………………………………6-81、收入的不当确认或虚假确认收入 (6)2、虚假确认费用………………………………………………………6-73、利用关联方交易 (7)4、利用非经常性损益 (7)5、操纵各项准备的计提………………………………………………7-86、利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8)三、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8-101、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8-92、资本市场的完善 (9)3、强化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 (9)4、推进监管政策的市场化改革,减少诱发盈余管理的政策因素………9-105、提高财务信息使用者识别能力 (10)6、加强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建设 (10)浅析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摘要:目前,证券市场中相当多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从盈余管理的概念、操纵手段、控制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盈余管理问题在西方由来已久,可以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市场参与者的游戏”。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完成或超过市场对它的盈利预期或风险效应,从而提高股票价值。
为了适应多变的经济环境,上市公司在利用会计准则中的某些政策时留有余地,会计人员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会计政策选择,使得会计准则具有所谓的弹性,这些弹性在某些方面能够适应企业业务创新和管理者的需要。
但当这些弹性被“过度开发”时,滥用这种弹性的盈余管理便随之出现。
如何利用会计技能审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是个重要的会计问题。
关键词:操纵手段;控制措施;必要性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必要性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外经济学和会计学管饭研究的课题。
对盈余管理的概念会计界存在着诸多不同意见。
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研究--万科集团案例研究
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研究--万科集团案例研究摘要:少部分上市公司会通过盈余管理手段把公司的账目处理得更加好看,以此发挥一些特定的经济效应。
但此举也会带来信任危机和投资者损失等负面影响。
在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同时,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规范公司盈余管理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万科集团为例,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状和治理机制,结合万科集团实际运作中的盈余管理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治理机制、万科集团、对策建议Abstract:A small number of listed companies improve the company's finances by means of earnings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certain economic effects. However, such measures also bring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rust crises and investor losses. Improving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and standardizing the company’s earnings management have become urgent problems to be addressed while strengthening the company's governance structu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 of earnings management in China's listed companies with the case study of Vanke Group, analyzes the earnings management problemsin the actual operation of Vanke Group,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listed companies.Keywords: listed companies, earnings management, governance mechanism, Vanke Group, policy suggestions1. 引言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的代表,承担着社会责任,必须遵守各种规定和标准,合法合规经营。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一、盈余管理的定义盈余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企业在报告财务信息时,调整其账面利润和现金流量等信息,以达到一定的目的。
盈余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润管理,即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等手段来调整会计报表中的利润数据;另一方面是现金流管理,即通过调整财务活动的时间和金额等手段来调整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流量数据。
盈余管理行为的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市场反应动机。
由于投资者对于企业盈余的敏感度,企业为了保持资本市场的关注度,通常会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掩盖原有经营情况的不佳,以保持股价水平的稳定或者提高股价。
2、管理层激励机制。
由于一些管理层认为自己的薪酬和奖金与企业盈余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为了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往往会采取盈余管理等手段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3、内部控制失灵。
一些企业由于内部控制不健全,导致其部分经济行为被识别为未来挤压盈余的潜在因素,因此为了维持公司表面的盈利水平,企业往往会采取一些盈余管理手段。
1、盈余操纵。
通过调整会计政策、核算方法等手段,对企业的利润进行操纵,从而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2、透支未来。
企业通过缩短资产的使用周期、降低折旧预估、提前确认收入等手段来透支未来收益,达到提高当期盈余的目的。
3、虚假交易。
企业通过虚构交易、虚构进出口业务等手段,来达到提高盈利水平的目的。
4、扭曲现金流量。
企业通过借款、帐期延长、膨胀活动等手段,来扭曲现金流量表体现的收入和支出现金流量。
盈余管理对于上市公司本身和投资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对于上市公司来说,盈余管理可能导致公司经营状况的虚假呈现,进而影响公司在资本市场的声誉和公司价值。
2、对于投资者来说,盈余管理可能导致投资者短期内的收益增加,但长期来看可能对投资者产生不利影响,因为盈余管理往往将企业未来的收益提前,导致未来收益下降,降低投资者的持续收益。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应当关注盈余管理对于公司财务状况和资本市场的影响,积极构建透明、规范的财务报告制度,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任和诚信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 以 提 高 。 目前 , 国上 市 公 司 进 行 资 产 重 组 的 方 式 有 债 务 重 还 是 有 限 的 。在 《二 公 司 股 权 激 励 管 理 办 法》 行 之 后 , 多 我 j市 施 很
企 业导 报 2 1 年第 0 期 02 3 4 5
经营管理
如考虑 公司 公司采取 了股权激励 的办法减 小代理成本 。然而 , 在股权激励 在 监管制度 设计 中应 该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的因素 , 剔除 由于短期行 为产 生的 重新进入 中国资本 市场之后 , 不少管理层通 过盈余管理行 为对 盈余状况时应着重观察其 盈利 结构 ,
减值 、 货跌价 的事项 消失后 , 存 企业 可 以在 原计提 的范围 内转
回减 值 准 备 , 入 当 期 损 益 。由于 上 市 公 司 的应 收 账 款 、 他 应 计 其
三、 盈余管理的客观必 然性
() 理成 本 的存 在 。 公 司 制是 现 代 企业 普 遍 采 用 的 一 种 1代
展 。() 3 会计政策 的不完善 。 会计政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 而忽视 审计效果 。 有关监管部 门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 计 编 制会 计报表 时所采用 的具体 原则、 方法和程序 。如果财务报 师 进 行 定 期 和 不 定 期 检 查 和 审 核 , 强 质 量 监 管 , 大 审 计 失 加 加 表能够 以一 种可靠 的方 式如实地 反映公司 的财务状况和经 营 败成本, 提高行业准入 门槛 , 促进有 效的公平 竞争, 剔除不合格 成果 , 则财务报表 的价值将会增 加。由于 企业 所处 的环 境千 差 的会计师事务所 , 高整个行业 的审计水 平 ( 提 曹勇 ,0 7 。 () 2 0 ) 3
全 。我 国新 准 则 规 定 , 有股 份 有 限 公 司均 应 提 取 坏 账 准 备 、 所 存 组手 段进行深入分 析时 , 不难发现 , 其实 质就是将外 部的优 质 货 跌 价 准 备 、 定 资产 减 值 准 备 等 八 项 准 备 , 导 致 应 收 账 款 资 产 和 巨额利 润 转 入 公 司 , 出公 司 的亏 损 , 现 利 润 转移 。 固 当 转 实
信 基 础 产 生 严 重 的负 面 影 响 , 且 也 不 利 于 资 本 市 场 的 资 源 优 改进 审计方法 以防范和纠正公司 的盈余管理 , 而 推广 并落实风 险 化 配 置 , 伤 了投 资者 的 投 资信 心 , 碍 了 资本 市 场 的 健 康 发 导 向 审 计 , 信 息 的 完 整 性 放 在 首 位 , 能 因 为 盲 目追 求 效 率 挫 阻 把 不
() 产 减 值 损 失 的计 提 与冲 回 。出 于 谨慎 性 原 则 的考 虑 , 还 有 些 公 司在 兼 并 时 ,确 认 大 量 的研 发 费 用 或 计 提 大 笔 费用 , 1资
公 司应 通过计 提资产减 值准 备等方式 ,来确保相关 资产 的安 准 备 在 往 后 的 年份 随 时转 出 以调 节 利 润 。当 我 们将 这 些 资 产 重
行为 ( 沈烈 , 张西 萍 2 0 ) 0 7 。狭义 的盈余管理仅指非法 的或欺 诈 产 生 的 收 益 要 大 于 公 司 的 融 资成 本 ,且 其 可 以使 公 司 迅 速 盈 性的盈余操 纵行 为。本文 所谈论的主要是狭义 的盈余管理 。从 利 , 故我们经 常能看到一些很快实现扭亏为盈或利润大增 的上 上 述定义可 以看 出, 多数情 况下 , 大 盈余管理 是会计信 息质量 市公司, 其收益增长 中的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大规模收购兼并 的大敌 , 它会使得财 务报表不能公允反映公 司真实 的经 济状况 活动 产 生 的非 经 常 性损 益 。资 产 重 组还 可 以为 公 司达 到保 证 未 和经 营业绩 , 曲会计 的根本 目标 , 扭 损害公 司的利益相 关者 的 来 盈 利 的 目的 做 出贡 献 , 司通 常 会 在 收 购 时 , 认 一 大 笔 的 公 确
万 别 , 业 规 模 、 营 状 况 各 不 相 同 , 了 使 企 业 信 息 的 披 露 能 完善会计政策。虽然会计政策不是导致盈余管理行 为产生 的根 企 经 为 够 从 其 所 处 的特 定经 营 环 境 和 经 营 状 况 出 发 , 恰 当 地 反 映 企 源 ,但 是 会 计 政 策 的选 择 是 企 业 进 行 盈 余 管 理 的主 要 手 段 , 最 因 业 的财 务 状 况 、 营 成 果 和 现金 流 量 的 情 况 , 则 、 度 就 有 必 此 , 计 政 策 本 身 的科 学 性 、 密 性 和 灵 活 性 就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经 准 制 会 严
加 全 到 效 率 较 高 的 公 司 , 国 《 司 法 》 公 司 上 市 有 着 严 格 的 规 力 落 实 制 度 规 定 , 强 对 公 司 管 理 层 的 正 确 引 导 , 面 认 识 公 我 公 对
合法 、 贯坚 持会计盈余报 告的重要性 , 一 同时, 管部 门也 监 定 , 须在 近三 年 内 连 续 盈 利 , 能 申请 上 市 ; 近 三 年 连 续 亏 允 、 必 才 最 将那些重组过程 中预 损 的上市公 司应暂停其股票上 市。为了实现 上市 、 保住上市地 应 当持续监督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 , 列 位 、 O高定价 以及进 行配 股增 资, I P 公司管理当局就存在着利用 提费用、进行 巨额冲销的公司及频 繁改动会 计政 策的公司 ,
节利 润 。 实 践 表 明 , 提 和 冲 回 资 产 减 值 准 备 已成 为 调 整 利 润 对 刚性的 , 计 代理人通 常会 出于 自身利益 的考虑 , 忽视其他利 益
的有效方 案 。有些公 司在 报告亏损年度将亏损做得更 大 , 是 相 关 者 的利 益 , 机 利 用 会 计 政 策 和 程 序 的选 择 进 行盈 余 管 理 就 乘
一 另外 , 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来进行盈余管理 的强烈动机 , 整公 入 重 点 核 查 范 围 。 经 发 现 问题 即进 行 严 厉 的 惩 罚 处 理 。 调
司盈余 及净资产 收益 率等 指标, IO或配股之后业绩剧烈下 我们要真正发挥审计的监控作用 。现有的相关 审计准则 已不能 而 P 注册会 计师要 滑便成 了一种普遍现象 。这不仅误导投 资者 、 对证券市场的诚 有效满足处于欺诈风险较高的环境的审计需要 ,
狭义两方面 。广义的盈余 管理是中债 务人 的会 计处理 做出如下规 定: 债
人 谋 取 利 益 , 过 使 用 会 计 手 段 , 通 过 采 取 实 际 行 动 使 企 业 务人 以现 金清 偿债 务 、 现 金 资 产 清 偿 债 务 、 务转 为 资本 、 通 或 非 债 修 的账 面 盈 余 达 到 所 预 期 的 水 平 的 操 控 性 行 为 (ci e,9 9 。 Shp r1 8 ) p 改其 他 债 务条 件 等 方 式 的组 合 进 行 重 组 的 , 产 或股 份 的 公 允 资
公 司 的 盈 利 水 平 进 行 操 控 , 而 影 响 二 级 市 场 股 价 , 自身 的 操纵性利润 ; 从 为 把公司的利润与 当期 由于经营活动产 生的现金流
树立以“ 现金为王 ” 的观念。监管机构大 股 权 激 励方 案 服 务 。 2 资本 动 机 。 了将 有 限 的 社 会 资源 分 配 量净额进行综合考虑 , () 为
收款、 存货等金额在 资产总额 中所 占的比重很 高, 因此 , 这一规 制 度 , 主 要特 点是 经 营权 和 所 有 权 相 分 离 。 在委 托 代 理 关 系 其 定对上市公司的盈余状况产生 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上市公 下 , 于 经 营 者 与股 东 之 间存 在 的 信 息 不 对 称 , 营 者 拥 有 关 由 经 司提 供 了一个调整利 润的机会 , 公司可在业绩 良好 时多 计提些 于公司收益 的 内部信息 , 部的利益相 关者 , 外 包括董事会本 身 减值准 备, 在业绩 不佳 时少计提减 值准 备甚 至大量冲 回 , 以调 都无 法准 确 了 解 公 司利 润 , 委 托 代 理契 约也 是不 完 全 性 和 相 而
它既包括合法 的操纵行为 , 如在 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的规 定范 价 值 与 债 务 账 面价 值之 间的 差 额 计入 当期 损 益 。该规 定 使 得 一 围 内通过资产减 值损失的计提与冲 回调节近几年 的盈余状况 、 些 经 营 状 况 比较差 、 债 比 率 很 高 的 上 市 公 司 , 其 是 被 S 负 尤 T的 或进行 债务重 组获得 巨额 的非经营性损 益 以达到某 种盈余 条 公 司通 过 债 务 重 组 手 段 , 在脱 帽前 的 一 两年 对 债 务提 取 全 额 甚
为 了 能“ 装 上 阵 ” 在 以后 年 度 顺 利 扭 亏 为 盈 。 () 产 重 组 。 操 纵 收 益 , 以使 公 司报 酬 合 同 中 规 定 的 奖金 金 额达 到最 大 化 。 轻 , 2资
资产重组 是指企业资产 的拥有 者、 控制 者与企业外部的经济 主 为了使两 者的 目标尽量趋于一致 ,所有者 会不断完 善契 约, 并 体进行 的, 对企业 资产的分布状态进 行重新 组合、 调整 、 配置 的 采取支 付薪金 以外 的股权和 期权的手 段来激励经 营者为实 现 过程 , 或对 设在企业 资产 上的权力进行重新 配置 的过程 。通 过 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努力 。 衡量其经营效果 的标准就是财 务 而 资产重组 能将 公司 的资源进 行重新组合 , 整合企业 业务 、 高 报表 中的盈余数字 , 提 虽然财务报表能在一 定程度上 降低 公司管 企业整 体质量和 获利 能力 , 企业 结构得 到优化 、 资源 利用效 率 理者 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 间的“ 向选择 ” 逆 问题 , 但其控制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