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单元 《 酸奶的秘密》 粤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酸奶的秘密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1)知道酸奶是由乳酸菌使牛奶发酵而成的。
(2)了解人类合理利用微生物能使食品更易保存。
2.科学探究
(1)经历自己动手做酸奶的过程。
(2)通过完成“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的实验,培养提出问题、猜测和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
3.科学态度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并采用合理的方法,利用身边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养成创新精神。
二、教学指引
1.活动安排思路
2.活动指引
生活情境:波波和琪琪在妍妍家里做客。妍妍从冰箱里拿出自制的酸奶请大家品尝。
产生问题:小朋友饮用酸奶,感觉酸奶真好喝!同时提出“酸奶是怎样制成的呢?”
驱动任务:学生对酸奶并不陌生,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知道酸奶是怎样制成的。通过这个情境,引出让学生研究酸奶制作过程的任务。活动1 动手做酸奶
酸奶是利用新鲜牛奶作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美味食品。如果掌握了方法,学生可以自己制作酸奶。这一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亲历酸奶的制作过程,从中找出酸奶制作的关键步骤——加新鲜酸奶;理解牛奶制成酸奶是由于细菌(乳酸菌)在起作用,感受细菌的存在。
(图片说明:左图为牛奶与酸奶,中图为加热牛奶,右图为往牛奶中
加入酸奶。)
教师可指导学生按照教科书中的步骤自己动手制作酸奶。实验前应让学生洗净双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准备一些一次性口罩提供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
1.认识制作酸奶的主要材料及工具:一盒新鲜牛奶和一盒酸奶,勺子(用来盛取酸奶及搅拌),盛鲜牛奶和酸奶的碗(用于调和),保温瓶(用于发酵)。
2.把鲜牛奶煮开,再凉至35℃左右。在35℃~40℃的温度下,更有利于乳酸菌发酵。但这不是本课教学的关键所在,为避免出现事故并提
高课堂效率,建议由教师统一把鲜牛奶煮开并凉至适宜温度。天气较炎热的地区可以用冰箱迅速降温,避免污染。
3.在牛奶中加入2勺酸奶,搅拌均匀。通常500毫升的鲜牛奶配125克原味酸奶,加入后要搅拌均匀,使菌种均匀分布,有助于酸奶发酵完全。学生在操作时应避免手与酸奶或鲜牛奶碰触,更不能品尝。
4.放入保温瓶中,保温10小时左右。放入保温瓶中是为了让乳酸菌能始终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发酵,也可用其他密闭容器代替保温瓶,在容器外包上毛巾等保温物品。如果条件允许,还能使用酸奶机等小家电设备。但决不能使用实验室仪器代替,一定要使用干净卫生的食用餐具。
5.把奶倒出来。观察牛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所限,在学生操作完第4步之后,教师可以把提前10小时左右用同样方法制作的酸奶,供学生观察、品尝,比较与鲜牛奶有什么不同。观察时,引导学生着重从颜色、气味、形态(浓度)、味道等方面进行比较。活动2 控制酸奶形成的条件
在本活动中,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回顾酸奶的制作过程,猜测哪个步骤是最关键的,并说出理由。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找出制作酸奶最关键的步骤——添加酸奶。牛奶能变成酸奶,这是因为在酸奶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乳酸菌。在合适的条件下,乳酸菌能让牛奶变酸,形成酸奶。酸奶的口感酸甜,比牛奶更易保存。
接着,教科书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探究任务:在怎样的条件下,制出来的酸奶口感更好?请设计一个对照实验,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
设计“探究酸奶形成的合适条件”对照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针对酸奶制作活动中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如:改变添加酸奶时鲜牛奶的温度;改变加入酸牛奶的量;改变放入保温瓶中的保温时间等。因为是对照实验,一定要强调在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的同时,要保证其他条件一致,才能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