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投资价值分析

中联重科投资价值分析
中联重科投资价值分析

《中联重科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单位:金融与统计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陈家洪

成绩:

一、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3)

二、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7)

1、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7)

2、行业销售与获利 (8)

3、总体供求分析 (8)

4、2011年展望 (9)

三、公司基本面分析 (9)

1、公司概况 (9)

2、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概览 (11)

3、指标分类分析 (12)

①盈利能力分析 (12)

②偿债能力分析 (15)

③运营管理能力分析 (15)

④成长能力分析(重大利好消息) (17)

⑤杜邦综合分析 (23)

4、财务报表重要科目分析 (23)

①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 (23)

②无形资产 (24)

③长期负债与利息费用 (25)

5、公司管理层分析 (25)

四、技术面分析 (26)

五、总结 (26)

一、宏观经济及证券市场发展现状

今年,自2008年以来的通胀预期终于变为现实,公众切实感受到了通胀的压力。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表明,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5.1%,已创28个月来的新高。预计全年均值将超过年初预期的3%。说明抑制通货膨胀已成为我国2011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轮通胀的形成因素异常复杂,既有来自于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又有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农产品(17.28,-0.32,-1.82%)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原因。

另一方面,整个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增大。首先是世界经济复苏向好的趋势减缓,这主要是因欧洲债务危机所致,“中国制造”的国际需求将进一步减弱。其次是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施,导致美元贬值,从而使中国的出口更加困难。再次是我国农业的增产问题。农业是基础,农业不稳,全盘皆输。截至今年,我国农业已连续7年大丰收,实现了“七连增”。但2011年,是否还会保持这样的大好局面,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为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应积极稳妥、审慎灵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是要继续发展经济。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所以要“积极”。“稳健”是要控制通胀。通胀压力很大,要防止经济过热,就必须“稳健”。可以看出,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和具体政策是互相对应的,体现出中央政府的深思熟虑和综合考量。

就财政政策而言,从2008年11月起,我国已实施了两年多积极的财政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稳定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的财政支出,将更加突出改善民生和结构调整,将更多的资金用于“三农”、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建设,用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明年中央政府为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可能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如为了拉动内需,就要增加居民收入,这样在结构性减税的安排上,可能会更加注重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通过一系列带有总体减税倾向的安排,实现低收入群体减税增收的目的。

就货币政策而言,“稳健”二字意味悠长。在保证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就是要化解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两难——相冲突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一方面,要回收巨量的货币流动性,控制物价;另一方面,要阻击国际热钱的流入。但前者由于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压力较大、信贷投放惯性较强、外汇占款规模上升、历史存量较高等因素而困难重重;后者则由于美国可能会实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债务危机继续深化等因素而难以控制。后者的不可控性,完全可能使我们回收流动性的所有努力被国际热钱的大量流入所抵消。因此,不排除在2011年的适当时机,货币政策由“稳健”

重新走向“从紧”的可能。

2、展望:较快运行的经济和较高的通胀压力并存

2011年,可能是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从而最难以驾驭的一年:宏观经济的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互相角力、同时存在。

下行力量主要体现为中央政府对待GDP的淡定、出口的减少、内需的不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实际需要等。尤其是当今年4月份我国GDP总量领先日本排名世界第二之后,中央政府对待GDP的态度变得优雅而从容。这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地方政府的“GDP崇拜症”似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和遏制。

但宏观经济的上行力量仍是主要的。第一,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可以理解,新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规划”、“民生工程”、收入分配政策的调整和可能出现的新的消费刺激政策等,都将有效地对冲各种下行力量,起到极强的宏观经济刺激效应。第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持续成为支撑经济较快运行的基本力量。第三,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也要求有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高,劳动力需求大,就业机会多,这是经济规律。因此,出于现实的政治考量,也应保持经济的较快增长速度。

两种力量角力的结果可能会使2011年的经济增速保持在8%—9.5%之间。当然,由于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实施,全年经济增速可能会呈先慢后快的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传递出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即2011年政府将应对通胀压力作为优先考虑的问题,为此将容忍较低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此考虑,恐怕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第一,过剩的流动性是否能够按照央行的意愿进行大规模回收是一个难题。第二,由食品类商品开始的涨价潮可能会在明年继续蔓延,导致物价的全线上涨。第三,房地产市场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地方政府可能出于对地区GDP增幅大幅滑落的担忧,不愿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强有力的调控。如果房地产市场坚挺,则钢材、水泥、煤炭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就不会降下来。第四,欧美国家为刺激经济,将继续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已毫无悬念。如此,大量热钱必将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大大增加了我们控制和回收流动性的难度。

所以,较高的通胀压力可能是2011年我们不得不继续面对的一个梦魇。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总之,2011年,中国经济一方面要保持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又面临较高的通胀压力。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实分别对应的正是这两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为了刺激国内需求,以调整结构、转变方式;而稳健的货币政策则是为了抑制通胀和资产价格泡沫。这反映了中国政府的两难,也在考验着中国政府的智慧。(收集整理)

二、公司所在行业分析

1、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2010 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回升,国家“四万亿”投资效应进一步显现,各地基建项目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稳步进行,工程机械需求快速增长,各主要产品在一季度产品订单良好,销售火热。2010 年1~2 月,机械工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4 亿元,同比增长18.36%。其中工程机械行业投资增速达68.91%,比上年同期加快50.16 个百分点。在市场需求带动下,工程机械企业投资热情高涨,行业开局投资增速较快2010 年前 2 个月我国工程机械国内市场表观需求额为64.9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05 亿美元,增长86.02%。2010 年数据显示,工程机械需求并未因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而逆转。1~2 月份我国工程机械各主要产品销售均呈现大幅提升态势。其中,装载机销量达到19853 台,同比增长36%;而叉车和推土机销售也分别实现62%和43%的正增长,增长强劲的势头仍在延续。 3 月工程机械行业继续强势复苏。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销售喜人,行业旺盛需求主要来自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3 月份,装载机和推土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4%和71%,累计分别增长56%和55%。 2 月份出口已经实现触底反弹,出口额同比增长 4.8%。其中回暖较快的产品有装载机、压路机、履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叉车、牵引车、工程钻机、混凝土搅拌设备、风动工具和零部件。

2、行业销售与获利

销售:2010 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销售异常火爆,前两个月行业累计销售收入实现464.78 亿元,同比增长68.3%,增速高于上年同期62 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增长71.87%,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增长43.89%,与工程机械行业相比增速分别高3.57点,低24.41%。获利:2010 年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提高,前两个月行业累计实现利润36.26亿元,同比增长185.7%;销售收入利润率为7.8%,高于上年同期的4.5%。分行业看,建筑工程用机械制造业获利情况好于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业,前两个月利润累计同比增长11.31%,与工程机械行业相比增速高出 1.9 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率7.9%,高于上年同期的4.5%。

3、总体供求分析

2010 年前 2 个月我国工程机械国内市场表观需求额为64.98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0.05 亿美元,增长86.02%。2010 年数据显示,工程机械需求并未因宽松货币政策退出而逆转。1 月份挖掘机销售8029 台,同比增长251%;推土机共销售771 台,同比增长90%;装载机销售11133台,同比增长190%;叉车销售14261 台,同比增长112%。1 月装载机出口874 台,同比大幅增长83%;推土机出口169 台,同比增长24%;挖掘机出口132 台,同比基本持平。1月份工程机械销量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大幅增长,

出口逐步回暖。2010 年1~2 月我国工程机械各主要产品销售均呈现大幅提升态势。其中,挖掘机前两月累计销售16603台,同比增加55%;工程起重机累计销售3812台,同比上升43%;装载机销量更是达到19853 台,同比增长36%;而叉车和推土机销售也分别实现62%和43%的正增长。增长强劲的势头仍在延续。3 月工程机械行业继续强势复苏。工程机械行业一季度销售喜人,行业旺盛需求主要来自于基建和房地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出口虽没有大幅增长但也已经见底。3月份,装载机和推土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74%和71%,累计分别增长56%和55%。

4、2011年展望

2011 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回升,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国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加大。从国内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将保持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城市化带动房地产相关行业持续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设施建设的投资增长推动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稳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将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优势,工程机械的智能装备等高端产品将受益于此。

三、公司基本面分析

1、公司概况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是在原长沙

建设机械研究院基础上孵化出来的新型高科技上市公司,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公司注册资本49.28亿元,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其混凝土机械产销量居全球市场第一,中大型塔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环卫机械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工程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2位,而且,是全球产业链最为齐全的工程机械企业。2010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508亿元,利税超过45亿元,员工26000多人。

2009年中联重科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排名第10位;在中国机械工业100强排名第二位,位列湖南省机械企业第一。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中联重科以产品系列分类,形成混凝土机械、工程起重机械、城市环卫机械、建筑起重机械、路面施工养护机械、基础施工机械、土方机械、专用车辆、液压元器件、工程机械薄板覆盖件、消防设备、专用车桥等多个专业分、子公司,打造一个国际化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朝着年销售收入千亿目标进军!

2、公司主要财务指标概览

公司近年主要指标:

指标\报告期│2011-03-31 2010-12-31 2010-09-30 2010-06-30 2010-03-31

─────────┼────────────────────────*投资收益分析*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0.344 0.970 0.643 1.17 0.414 摊薄每股收益(元) │ 0.341 0.805 0.634 1.117 0.373 每股净资产(元) │ 5.241 4.729 3.082 7.332 6.783 股息发放率│ 0.035 0.025 0.039 0.029 - 市盈率│17.189 14.577 10.047 8.637 14.467 市净率│ 2.950 2.990 3.446 2.216 3.487 ─────────┼────────────────────────*偿债能力分析* │

流动比率│ 1.773 1.708 1.271 1.373 1.349 速动比率│ 1.438 1.374 0.981 1.065 1.017 应收账款周转率│ - - - - -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 - - - - - 金比率(%) │

利息保障倍数(%) │27.223 13.526 13.824 14.42 12.990 ─────────┼────────────────────────*发展能力分析* │

主营收入增长率(%)│81.995 55.054 61.432 74.36 67.717 主营利润增长率(%)│ - - - - - 总资产增长率(%) │60.943 85.249 71.174 81.240 74.928 固定资产增长率(%)│ - - - - - 每股资本公积(元) │ 2.773 2.598 1.058 2.645 2.640 每股未分配利润元│ 1.254 0.933 0.832 3.281 2.850 ─────────┼────────────────────────*资本结构分析* │

股东权益比率(%) │44.995 43.614 30.427 29.682 32.007 长期负债比率(%) │ - - - - - 产权比率(%) │ 122.245 129.287 228.650 236.908 212.431 资产负债率(%) │55.005 56.386 69.573 70.318 67.993 ─────────┼────────────────────────*经营效率分析* │

存货周转率│ 0.799 3.000 2.547 1.701 0.640 固定资产周转率│ - - - - - 总资产周转率│ - - - - - 股东权益周转率│ - - - - - ─────────┼────────────────────────*获利能力分析* │

主营业务利润率(%)│ - - - - - 净资产报酬率(%) │ 6.905 26.610 27.384 19.887 6.860 总资产报酬率(%) │ 3.061 9.629 7.443 5.310 1.909 销售毛利率(%) │31.520 30.344 28.530 28.910 26.320 销售净利率(%) │18.850 14.493 13.081 13.689 12.454 营业利润率(%) │21.533 16.693 15.105 15.707 15.009 ─────────┼────────────────────────*现金流量分析* │

销售收现比率│ - - - - - 购货付现比率│ 1.067 1.014 0.911 0.789 0.841 现金流量比率(%) │-4.465 2.098 -11.109 -5.543 0.815

3、指标分类分析

①盈利能力分析

作为投资人,最关心就是企业的盈利能力。通过对财务报表的阅读,现抽出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与盈利能力相关的指标进行分析。

如下图为中联重科近五年来营业利润率与销售净利率的变化趋势图

由企业经营利润率来看,企业在2004年-2006年利润呈下降趋势。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5年同行业企业利润总体水平较好。由此可见公司在2004年至2005年末经营困难。由2004年到2006年的股价我们可以看到:

公司在这一时段由15.5元的高位一路下滑至5元左右的地位。由净利润变动趋势可以看到公司净利润在2006年之后一直维持在15%左

右的高利润率。在遭受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公司利润开始逐步上升,而这波起飞必将带动股价产生一个持续上扬的大趋势。

且由上图,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一直都维持在25%左右的高位,大大高于其整体利润率。说明公司主营业务强劲,金融危机的影响一旦退去。公司会比行业其他企业有更强的复苏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

公司在国内混凝土机械、起重机两个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均列前茅,将直接受益行业的高景气度增长。去年成功完成了H股的发行,并收购了意大利CIFA公司,目前正继续加大在南亚、南美、非洲等海外新兴市场的布局。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预计2011年将保持50%以上的增速,初步估算2011、2012年EPS分别1.13、1.53元,对应PE分别为13.8和10.2倍。

②偿债能力分析

公司的偿债能力,从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这两个指标来看,公司的偿债能力基本处于警戒线以上,但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公司近期因扩大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使偿债能力体现出来也只能是差强人意。

③运营管理能力分析

中联重科在企业运营管理方面,除了总结多年经营中的宝贵经验,还推陈推陈出新,将先进的ERP管理软件引入企业管理中。工程机械生产的基本特点是:(1)产品品种多,十大系列上百种产品;(2)产品生产批次多,批量少,每批生产1~30台不等;(3)产品复杂,生产周期长,一种产品由近万个零部件组成,既有专用行走底盘,也有工作上车(如汽车起重机、履带吊等),批量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4)用户的个性化要求很多,对部分性能和配置提出调整的产品数量占销售量的50%以上,(5)企业跨地区生产,管理幅度大,大部分零部件

自行制造,企业的生产单位和部门多,生产环节复杂,管理难度大。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依然靠落后的手工管理非常困难。而建立ERP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是最好的途径。

公司按照求真务实的原则建立ERP系统,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好企业的业务功能模型框架首先建立主系统,然后适时逐步开发相应的系统,做到彼此之间紧密结合和兼容。同时,扬长避短,融合企业原有实用的管理方式,建立新的管理流程模式,把这个流程里的数据通过以计算机为依托的信息系统运作起来,变成可用的信息,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善和改进这个模式。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生产管理流程建好以后,计划管理人员可以随时了解配套采购和生产制造的进度,但是如何用好资源,最大限度地取得效益,还存在着资源优化的问题,新采用的EPR管理系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通过反复的探讨和实践,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

(1)产品配套的资源优化。

(2)采购资金运用的优化。

(3)车间生产调度工作的优化。

体现在公司报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存货周转率稳定在一个同行业的高水平中。

通过上图,我们还可以看到,公司在应收账款方面存在一定的管理问题。

④成长能力分析(重大利好消息)

公司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321.93亿元,同比增长55.05%;实现营业利润53.74亿元,同比增长96.8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66亿元,同比增长90.7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33.41%,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79元;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现2.6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转增,每10股转增3股。基本符合预期。中联重科收购CIFA

总部设于意大利米兰附近塞纳哥的CIFA公司,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钢制模具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20世纪50年代CIFA将其业务拓展到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搅拌机及混凝土运输设备,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工程机械制造商。

在目前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德国公司Putzmeister和Schwing 为一线品牌,CIFA紧随其后。由于CIFA产品的销售价格较一线品牌略低,而产品性能又高于其它品牌,所以CIFA产品在东欧、俄罗斯等地区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占有率较高。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2006年世界混凝土泵送机械市场中,Putzmeister公司拥有21.5%的份额,Schwing公司占19.0%的市场份额,CIFA占8.9%的市场份额,在欧美生产厂商中列第三。2006年欧洲混凝土搅拌车市场CIFA占16.5%的份额,仅次于Putzmeister 与Schwing-Steller公司的24.3%和22.3%的份额。另外,CIFA在亚洲及新兴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便是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

2007年,CIFA的混凝土泵送机械类产品、混凝土搅拌车及其它产品分别占销售收入的59%、21%和20%。按区域分,2007年意大利市场占总销售收入的37%、其他西欧国家市场占18%、东欧及俄罗斯市场占23%,非洲和中东地区占13%,其余地区占9%。

作为国际一流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 拥有知名的品牌,全球化的销售网络,领先的技术工艺,优异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与行业竞争对手相比,CIFA是唯一一家能够全面提供各类混凝土设备的提供商,其核心竞争优势在其产品的性价比较高,相对于Petzmeister和Schwing公司,CIFA产品具有10-20%的价格优势;相对于亚洲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产品具有较好的技术优势、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美誉度。

2007年10月,因为Magenta需要现金偿还一部分债务,所以决

定出售CIFA的股权。2008年1月,中联重科收到卖方正式发出的邀请投标的程序函及CIFA的初步情况介绍。显然,这样一家国际化的企业,正是中联重科完成由国内同行业排头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跨越中所需要的。

收购CIFA可以实现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销售和服务网点的全球化布局。CIFA不仅在欧洲传统市场具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和客户忠诚度,而且已经布局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并已形成良好的竞争态势。更为重要的,CIFA与中联重科的销售网络几乎不重叠。中联重科将CIFA这一市场布局优势与自己现有销售和服务网络进行整合,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东欧、俄罗斯、印度等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兴市场,而且能节约开拓欧洲市场的高昂费用,积累资金拓展其它市场。而CIFA利用中联重科的销售网络,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也将顺利进入亚洲市场。

收购CIFA可以实现中联重科混凝土机械产品与制造技术的国际化跨越。与目前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发展水平相比较,CIFA无论是在产品技术性能方面,还是在制造工艺水平方面,都有明显优势。“现在全球使用的一个技术,安装在泵送机械料斗里的S管阀就是CIFA 设计的。可见这家公司在混凝土机械上的地位。”将CIFA纳入中联重科旗下,将使我国混凝土机械制造行业一步跨入世界领先水平行列。

通过收购CIFA,中联重科也能够在制造技术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快速提高水平。2007年,CIFA984名员工共计投入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20.4亿元,形成主营业务收入31.5亿元,相比之下,国内同行

业领先企业在同样资产投入的情况下,人均创造主营业务收入只有CIFA的十六分之一。“中联混凝土机械这一块有3000多人,2007年收入是35亿元人民币。”人均劳动生产效率的这种巨大差距将直接转变成中联重科提升效率、改善管理的动力。

除了这些市场效应之外,詹纯新认为还有一点不能忽视,那就是将带活一批配套企业。“比如我们的油缸厂,以后CIFA的油缸全部由它生产,况且,采购价格比国际市场低50%,这对CIFA也有利。” 而CIFA的订单由于产能限制目前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部分订单也可以通过CIFA在中联重科的帮助下直接在中国设厂进行生产,在中国设厂生产的成本远低于在意大利本土生产。

这次Magenta为解决债务问题而决定出售CIFA的股权,中联重科在第一时间便得知了消息。如果实现收购,中联重科将稳居中国第一大混凝土机械制造商的地位,接近世界第一。

2008年9月8日,中联重科联合投资机构弘毅投资、高盛、曼达林基金与意大利CIFA公司正式签署整体收购交割协议,以2.71亿欧元的现金收购方式,完成对CIFA的全额收购。

2009年12月17日下午,CIFA供应链中国基地在中联重科长沙麓谷工业园正式建成投产。此举标志着中联重科继收购意大利CIFA实施国际化战略以来,双方协同整合再结硕果,中联重科国际化进程再迈坚实一步。

经统计,2009年以来,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已超过全球市场的35%,产能也已占据了世界的25%以上,但关键零部件的发展滞后制约着我

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的分析及投资建议

对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的分析及投资建议 一、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法律因素 首先,在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使经济尽快复苏,国家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如,扩大内需,搞基础建设,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及鼓励创新等。其次,国家在税收方面(如增值税转型)给予工程机械方面巨大的优惠与鼓励,并在后期出台了经济刺激计划。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机械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有利于调动机械产品用户采购设备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壮大。最后,中央已明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装备制造业已被确定为重点调整和振兴的产业,机械工业将明显受惠。 2、经济环境因素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扩大,需求增加,企业发展机会增多,这无疑也给属于机械制造业的三一重工集团带来了较大的发展机会。经济发展,国家必定加强经济建设如道路、住房等方面的建设。受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机械工程行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后期出台的4 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对机械行业又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些年,我国央行连续下调存贷款利率,资金的获得大大增强。同时,人民币升值也带来不少压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成本,不利于其国际化战略的实行。 3、社会文化因素 在高速发展的21世纪,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发生重大变化,促使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发展。国家经济发展,同时对机械工业产品的需求加大,

社会有购买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是其更有能力来购买机械产品以投入到使用中。其中有建筑行业的对机械行业的意义较大。 二、微观环境分析 1、产业前景 三一重工:短期来看,预计四季度行业销售将企稳反弹。历史数据表明,房地产投资与工程机械行业销量走势基本一致,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领先工程机械销量增速五到六个月左右。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自5月份开始回升、加之保障房和水利建设年底加速推进,中投证券预计行业四季度将企稳反弹。公司是国内行业龙头,管理层前瞻性的战略和可以复制的产品成功模式是公司核心竞争力所在。受益战略布局,未来公司将继续超越行业增长。基于公司行业龙头地位和国际化前景,估值偏低,中投证券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中联重科:中联重科的营业收入自2000年约2.45亿增为2010年约321.93亿,十年间增长超过百倍,年复合增速高达63%,远超行业平均增速24%。中联重科高价转让非核心主业资产背后,凸显出中联重科追赶世界同行巨头的勃勃雄心。公司已经定下目标,进一步做大工程机械核心主业,追赶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龙头,力争2015年进入全球行业前三。目前,中联环卫机械的发展,面临经营模式由设备制造向公用事业运营的转变,既与工程机械核心主业缺少协同效应,又需要大规模的资源投入,形成与主业争夺资源的尴尬,两相权衡,公司还是决定忍痛割爱,出售环卫机械。 徐工机械:需求旺盛,主导产品高增长,规模效应对冲成本上升。尽管今年以来钢材价格、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等成本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但由于市场需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中联重科财务报表分析 —12级注会一班

第一部分:公司背景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简称“中联重科”,股票代码000157),创建于1992年,是一家高科技上市公司。公司是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国经贸企改〖1999〗743号),由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标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中利四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瑞新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广州黄埔中联建设机械产业有限公司、广州市天河区新怡通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全国首批103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交通工程等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注册资本7.605亿元,年产值、销售收入均过100亿元,员工16000多人。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5.42亿元人民币,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9亿元人民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37亿元。 中联重科在国内的生产经营基地跨湖南长沙、常德、益阳以及上海、陕西、广东等地,现已形成八个产业园区,即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总面积近300万平方米,拥有国际一流的超大型钢结构厂房、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拥有覆盖全国、延伸海外的完备的销售网络,强大的服务体系。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获得德国莱茵TüV认证,在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率先按照欧盟标准推行产品CE认证,并获得俄罗斯GOST认证、韩国安全认证。 中联重科自成立以来至2004年每年平均60%以上的增长速度发展,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系列、45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产品类别超过同行业任何一家国际知名企业,“中联”商标被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多个系列产品获为中国免检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畅销包含港澳地区的国内市场,并远销海外,深受用户青睐。2013年,中联重科塔机海外销售同比增长近60%,销售总量在全球塔机市场份额中占比也高达20%,中联重科海外收入达到35亿元。国际领先地位彰显无遗。在2013年福布斯全球企业800强中,位居第779位,成为世界排名第六、国内排名第一的工程机械企业。

中联重科收购CIFA案例分析

中联重科收购意大利CIFA公司分析 一、中联重科的并购战略 中联重科目标是要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需要对企业进行全球化改造。其步骤需要在三个层面完成全球化改造:一是海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要超过50%;二是在全球建立制造基地;三是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本进行扩张。 并购奠定了企业进一步并购的基础。在中联重科的发展道路上,并购成为中联重科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自2001年以来,中联重科先后收购了英国保时捷、湖南机床厂、中标实业的环卫机械、浦沅集团的汽车起重机、陕西新黄工的土方机械、湖南车桥厂、意大利CIFA 等公司,经过一系列的连环收购,特别是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跨国并购后,中联重科的销售收入不断上升,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中联重科的并购战略遵循“六不收”原则,即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业务不收、被并购行业不好不收、目标企业的基本状况不好不收、目标企业的团队不好不收、不是同类项的业务不收、不符合国家和股东利益不收。 二、中联重科的跨国并购经验 1. 并购阶段的成功做法 (1)引入机构投资者组成联合投资团队。 在中联重科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并购中,中联邀请弘毅投资作为共同投资方一起收购CIFA ,后经弘毅投资精心搭建,组成了以中国企业中联重科为主要收购方,中国本土的PE公司弘毅投资、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以及意大利本土金融机构曼达林基金为共同投资方的联合投资团队。共同投资方协助中联重科推动了整个交易的进程,包括尽职调查、交易谈判、整合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与政府监管机构沟通等。弘毅投资作为共同投资方的组织者,同时是中联重科的第二大股东,其熟悉中联重科的战略诉求,既有中国资源,又有海外实战能力;高盛集团则代表着国际资本市场资源,具有丰富的跨境交易经验;曼达林基金成立于2007 年,注册于卢森堡,基金的发起人和主要投资人包括中国两家重要的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及意大利第二大银行圣保罗银行——其代表意大利本土资源,熟悉被收购企业的当地情况,了解意大利金融机构、政府、工会、法律、税收等情况。这种既熟悉本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投资组合,形成了“文化缓冲地带”,从而在中联重科与CIFA 融合前期有效地缓冲了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保证了重组整合的顺利进行。 (2)组建多重投资主体,设立复杂的交易架构。 为了规避国际交易并购中的税收、汇率等风险,中联重科在对CIFA 的并购交易中,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设立了特殊目的公司,采用了复杂的交易架构,以达到最优惠的税收安排和最便利的资金流。中联重科先在香港设立一家全资控股子公司——Zoomlion HK. Holding Co. Ltd(中联香港控股公司),然后由中联香港控股公司在香港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HK SPV A,该公司与共同投资方在香港合作设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HK SPV B(中联持股60%,出资1.626亿欧元;曼达林持股9.04%;弘毅持股18.04% ;高盛持股12.92%),由该公司再于卢森堡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Luxemburg SPV A),该公司再在卢森堡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Luxemburg SPV B),该公司再在意大利境内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Italian SPV),最终Italian SPV 持有CIFA100%的股权,并与CIFA 合并。选择在香港和卢森堡设立目的公司的原因是香港和中国大陆有税收等优惠政策,而卢森堡号称免税天堂,与香港、意大利及欧洲许多国家之间有税收互免的政策。

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企业并购与重组课程作业 题目名称:三一重工并购德国普茨迈斯特案例分析 姓名:王文涵 学号: 1102391021 专业名称:金融硕士 指导老师:范祚军 1

目录 一,企业介绍 (3) 1.1 三一重工简介 (3) 1.2 德国普茨迈斯特简介 (3) 二,并购过程 (3) 2.1并购过程 (3) 三,并购动因分析 (4) 3.1 三一重工方面 (4) 3.1.1企业经营战略 (4) 3.1.2国内竞争环境恶化,海外竞争加剧 (5) 3.2 德国普茨迈斯特方面 (6) 3.2.1企业自身经营不善 (6) 3.2.2 家族式企业后继无人 (7) 四,并购效果分析 (7) 4.1拓宽销售渠道 (7) 4.2降低产品成本,产品结构升级 (8) 4.3 企业规模及研发能力升级 (8) 4.4 并购后财务分析 (9) 五,并购后可能遇到的问题 (9) 5.1 产品成本与产品竞争力的矛盾问题 (9) 5.2 企业文化融合问题 (10) 六,并购案引发的思考 (10) 6.1 中信产业基金介入揭示的精细化并购趋势 (10) 6.2 中联重科出局背后的政治因素 (11) 2

一,企业简介 1.1 三一重工简介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由三一集团投资创建于1994年,总部坐落于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三一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工程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三一重工产品包括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桩工机械、筑路机械等,其中三一混凝土机械、挖掘机、履带起重机、旋挖钻机已成为国内第一品牌,混凝土输送泵车、混凝土输送泵和全液压压路机市场占有率居国内首位,泵车产量居世界首位。 自公司成立以来,三一重工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7.76亿元,同比增长49.54%;净利润86.4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02% ;每股收益1.14元,同比增长54.02%。2011年7月,三一重工以215.84亿美元的市值,首次入围FT 全球500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机械企业。 1.2 德国普茨迈斯特简介 成立于1958年的德国普茨迈斯特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全球销售网络的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附近。该集团公司已在世界上十多个国家设立了子公司。普茨迈斯特集团从事开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混凝土输送泵,工业泵及其辅助设备,这些设备主要用于搅拌和输送水泥、沙浆、脱水污泥、固体废物和替代燃料等粘稠性大的物质。有着“大象”之称的德国企业普茨迈斯特是中国以外的全球混凝土机械制造行业第一品牌,在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全球市场占有率长期高达40%左右,而且90%以上的销售收入来自于海外。 因为专注于细分市场,在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普茨迈斯特一直保持着稳健但并不算迅猛的成长速度。该公司2003年随着全球经济增长进入高成长期,2007年销售收入达到历史峰值,为10亿欧元。此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竞争对手的夹击,普茨迈斯特的销售和盈利开始下滑,2010 年全年实现销售收入 5.5 亿欧元,净利润 150 万欧元。 二,并购过程 2.1 并购过程 对大象的整个并购期,应从2011年12月20日,诺伯特·肖毅到长沙拜访梁稳根算起,至1月21日,双方在德国签约为止,历时仅33天。2012年1月30日,与三一重工“预计 3

财务报表分析重点

速动资产:是指可以及时、不贬值地转换为可以直接偿债的货币资金的流动资产。核心利润是指企业利用经营资产从事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经营性资产:在生产和流通中能够为社会提供商品或劳务的资产 营业周期:是指外购承担付款义务,到收回因销售商品或承担劳务而产生的应付账款的这段时间 资产质量分析 (1)资产总体状况的初步分析——资源配置战略的选择与实施情况 处于不同的行业和发展阶段的公司,有着不同的风险偏好和发展路径选择,因此往往会有不同的发展战略选择,也就有着不同的盈利模式(对外投资主导型还是自主经营主导型)。通过考察企业资产中经营性资产与投资性资产的结构关系,以及经营性资产的内部结构等方面,就可以透视企业的资产结构安排对企业战略的遵守与实施程度。(2)针对重要项目和异动项目开展资产项目质量分析 在进行资产项目质量分析时,可以按照盈利性、周转性、保值性等几个方面逐项考察其具体质量。在此过程中,当然要注意企业资产的相对有用性。对于资产的异动项目(即项目中金额发生重大变化的项目),还要分析其变动的幅度、变动原因以及此项变化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的影响等。 (3)对资产结构进行质量分析,并对资产的整体质量做出评价 在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进行质量分析时,主要从资产结构的有机整合性、资产结构的整体流动性、资产结构与资本结构的对应性以及资产结构与企业战略的吻合性等四个方面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对企业资产的整体质量做出评价。利润质量分析 (1)利润表主要项目质量分析 ①营业收入质量分析,应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卖什么、卖给谁和靠什么。 ②营业成本质量分析 (a)会计核算方法(如存货计价方法、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的选择是否“恰当”、稳健?当期有无发生变更、其变更有无对营业成本产生较大影响? (b)营业成本是否存在异常波动?导致其异常波动的因素可能有哪些?哪些是可控因素?哪些是不可控因素?哪些是暂时性因素? (c)关联方交易和地方或部门行政手段对企业“低营业成本”所做出的贡献如何? ③期间费用质量分析,可以从支出的有效性、长期效应以及异常波动的合理性等几个方面来进行。 ④投资收益项目质量分析:应从对利润含金量的影响和对利润持续性带来的影响两个方面去考察。 ⑤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以及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质量分析,这几个项目在利润表中一般情况下应作为“小项目”,如果金额相对较小,可以不予关注。 (2)利润质量分析 考察利润的质量,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利润的含金量,即从当期来看,利润应以能带来相应的现金流量作为结果,并且具有较好的支付能力(交纳税金、支付股利等); 第二,利润的持续性,即从长期来看,企业实现的利润既要有一定的成长性,又要避免一定的波动性,这样将更利于我们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走势做出判断; 第三,利润与企业战略的吻合度:企业不同的战略选择会导致不同的资产结构(指经营性资产与投资性资产的比例关系),直接带来不同的盈利模式,又会产生不同的利润结构。 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体现在它的充足性、合理性和稳定性上;(1)充足性分析:指企业是否具有足够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来满足正常的运转盒规模扩张的需要。(2)合理性分析:a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顺畅性分析b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的恰当性分析c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结构的合理性分析d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匹配性分析e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年内分布均衡性以及关联方交易的影响程度分析。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则体现在流入量和流出量的战略吻合性以及流入量的盈利性(即效益)上;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质量强调的是在总体上应该与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周转的状况相适应,在满足企业经营活动和投资活动现金需求的同时,融资成本适当,没有不良的融资行为。 应收账款质量分析: 1.应收账款规模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分析。(1)将其与企业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规模进行对比计算出相应比例后,与…比较(2)当应收账款相对规模水平出现急剧上升,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竞争地位下降。客户陷入财务危机。企业虚假交易。 2.应收账款周转性分析。(1)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对债权形成时间不同账龄的债权分别判断质量。(2)债务人的

中联重科海外并购案例创新交易结构分析汇编

兼并收购:中联重科海外并购案例创新交易结构分析☆案例摘要 2013年9月12日,CIFA公司在意大利SENAGO(塞纳戈)小镇的工厂隆重举行庆典,纪念CIFA成立85周年,以及中联重科并购CIFA5周年。2008年,中联重科收购创建于1928年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巨头意大利CIFA公司。这一收购被哈佛商学院选为MBA教学案例,在这笔交易中,多种结构化融资,以及既是卖方又是买方的创新交易方式均值得借鉴。 ☆案例简介:并购CIFA,买方合计出资2.71亿欧元 2008年6月20日,中联重科携手弘毅投资、高盛公司和曼达林基金收购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100%股权的细节公布。 根据买卖双方签订的《买卖协议》,为取得CIFA100%股权,中联重科和共同投资方合计出资2.71亿欧元,其中2.515亿欧元为支付给卖方的股权转让价款,0.195亿欧元为应支付的交易费用。根据《买卖协议》,本次交易中CIFA全部股权作价3.755亿欧元,除上述由中联重科和共同投资方合计支付的 2.515亿欧元股权转让价款外,差额部分1.24亿欧元最终由CIFA自身长期负债解决。中联重科及共同投资方对该笔借款不承担任何还款及担保责任。 为间接取得CIFA60%股权,根据中联重科与共同投资方签署的《共同投资协议》,本次交易中,中联重科需支付1.626亿欧元,除该笔资金支出外,在本次交易中,中联重科无需承担任何其他还款及担保责任。 ?机构介绍 中联重科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公司注册资本77.06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入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 CIFA CIFA公司总部设于意大利米兰附近塞纳哥,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成立之初主要从事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钢制模具等产品的制造和销售,20世纪50年代CIFA将其业务拓展到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泵车、搅拌机及混凝土运输设备,是一家历史悠久的意大利工程机械制造商。 作为国际一流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CIFA拥有知名的品牌,全球化的销售网络,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分析

中联重科三年一期财报的利润分析 班级:会计122班 学号:07 姓名:高菱

【摘要】财务报表作为组织经济活动的商业语言,反映了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应当全面分析财务报告,以发现对自己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同时,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还应当充分利用组织发布的非财务信息,以加强对财务信息的理解。利润作为财务报表的重要内容,除了常规的主营业务的分析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业务利润、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其他影响当期利润的因素。有时恰恰是这些因素,对组织的当期盈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以沪市上市公司中联重科为例,重点分析影响其当期利润的几个因素,试图挖掘其盈利形式,以期对实务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财务报表案例分析盈余管理 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对于投资者而言,可以判断公司的价值;对于债权人而言,可以预判其偿债能力;对于监管者而言,可以审核其是否合法经营。总之,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财务报表的阅读和分析,提炼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通常为企业价值最大化,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则常常理解为企业市值最大化。因此,通过不断改善业绩追求公司股价的上涨,便成为上市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另外一个角度解读,企业可能会迫于股价上行的压力而承担业绩增长的压力。那么,作为财务报告阅读者,我们除了对企业的主营业务进行常规的分析之外,还应当关注哪些内容呢本文拟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重点围绕企业当期利润进行分析,查看其通过哪些方式提高了盈利水平。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2012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收过900亿元,利税过120亿元。2013年10月25日,中联重科A、H股连续两日的股价下跌,已造成其约合人民币亿元的市值损失。 一.中联重科近三年一期盈利状况及盈利能力分析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 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公司注册资本亿元,员工3万余人。现将其近三年一期的与盈利状况相关的财务指标列示如表1(金额单位为万元)

中联重科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智泽华

中联重科2018年财务分析详细报告 一、资产结构分析 1.资产构成基本情况 中联重科2018年资产总额为9,345,665.1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为 7,036,891.28万元,主要分布在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货币资金等环节,分别占企业流动资产合计的32.61%、19.59%和14.31%。非流动资产为2,308,773.9万元,主要分布在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分别占企业非流动资产的31%、23.56%。 资产构成表 2.流动资产构成特点

企业持有的货币性资产数额较大,约占流动资产的35.84%,表明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但应当关注货币性资产的投向。企业流动资产中被别人占用的、应当收回的资产数额较大,约占企业流动资产的33.65%,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关注应收款项的质量。 流动资产构成表 3.资产的增减变化

2018年总资产为9,345,665.18万元,与2017年的8,314,906.77万元相比有较大增长,增长12.4%。 4.资产的增减变化原因 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1,378,719.19万元,货币资金增加181,209.58万元,应收账款增加131,283.81万元,存货增加66,485.78万元,预付款项增加37,804.19万元,在建工程增加23,486.67万元,其他流动资产增加20,016.14万元,应收利息增加5,073.78万元,长期投资增加890.06万元,长期待摊费用增加251.21万元,其他非

流动资产增加80.84万元,共计增加1,845,301.25万元;以下项目的变动使资产总额减少:开发支出减少273.66万元,商誉减少4,231.4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8,238.65万元,无形资产减少8,618.61万元,固定资产减少43,234.02万元,其他应收款减少59,062.13万元,应收票据减少86,917.16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减少209,590.68万元,共计减少420,166.31万元。增加项与减少项相抵,使资产总额增长1,425,134.94万元。 5.资产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从资产各项目与营业收入的比例关系来看,2018年应收账款所占比例较高。其他应收款所占比例基本合理。存货所占比例过高。2018年企业不合理资金占用项目较少,资产的盈力能力较强,资产结构合理。

中联重科的企业战略分析报告

战略管理案例分析报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管理103班 姓名康永安 学号 20104910321 2013 年4月 15日

报告目录 一.企业介绍 1.中联重科简介 2.企业荣誉 3.企业文化 二.企业的远景和使命 1.远景陈述 2.使命陈述 三.企业现有战略剖析 1.中联重科的EFE矩阵分析 2.中联重科的IFE矩阵分析 4.中联重科的SWOT矩阵分析 5.中联重科企业战略:国际化战略为主,品牌战略为辅四.战略评价及建议 1.战略评价 2.战略建议 五.结束语

中联重科的企业战略分析 一.企业介绍 1.中联重科简介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Zoomlion Heavy Indu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创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建筑工程、能源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重大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一家持续创新的全球化企业。中联重科成立20年来,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65%,为全球增长最为迅速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大类别、86个产品系列,近800多个品种的主导产品,为全球产品链最齐备的工程机械企业。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均位居全球前两位。 2.公司荣誉 中联重科上市以来,在上海、深圳上市公司综合绩效排名前列,2012年,中联重科凭借优异的公司治理,第五次捧得“金圆桌”最佳董事会奖,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唯一上榜企业及沪深股市获该奖项次数最多的上市公司;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机械工业50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具成长性”企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被评为中国机械工业现代化管理进步示范企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十强、中国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品牌、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等奖项和荣誉。2011年中联重科荣膺“中国2011年度最佳雇主”称号和“2011年度最具社会责任雇主”称号。 3.企业文化 ●“至诚无息,博厚悠远” ●一元,二维,三公,四德,五心,六勤,七能、八品”的价值观体系二.企业的远景和使命 1.中联重科的企业远景 ——打造国际化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工程机械行业品牌企业中联重科调研分析报告

工程机械行业品牌企业中联重科调研分析报告

1.工程机械龙头企业,行业后周期价值凸显 (5) 1.1公司起步早,发展快,是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企业 (5) 1.2经营业绩稳健复苏,后周期特征明显 (6) 1.3财报分析: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7) 2.聚焦工程机械领域,公司强势产品景气度依旧 (9) 2.1开工进场晚于挖掘机,起重机和混凝土机械有望接力高增速 (9) 2.2市场存量的更新需求开始爆发 (10) 2.3环保刺激加快设备更新步伐 (11) 2.3.1工程机械排放标准逐步升级 (11) 2.3.2存量设备规模巨大,排放标准升级致更新量可观 (12) 3.起重机业务:塔吊市场绝对龙头,起重机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12) 3.1塔吊市场存量更新需求开始爆发 (12) 3.2装配式建筑带动大吨位塔机增长,收购威尔伯特进军欧洲市场 (13) 3.3起重机市占率稳步提高 (13) 4.混凝土机械:下游需求稳健,更新需求是主力 (14) 4.1下游需求复苏,先行指标向好 (14) 4.2市场保持双寡头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不断复苏 (15) 5.进军高空作业平台,拓宽增长空间 (16) 5.1对标欧美,高空作业平台市场前景广阔 (16) 5.2安全性、生产成本以及工作效率是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16) 5.3公司进入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或改变市场竞争格局 (17) 6.盈利预测和估值 (18) 6.1盈利预测 (18) 6.2公司估值和投资建议 (18) 7.风险提示 (19)

图1工程机械龙头营收对比(单位:亿元) (5) 图2中联营收增长情况(单位:万元) (5) 图3公司发展历程 (5) 图4公司架构 (6) 图5起重机和胡凝土机械营收合计及占比(单位:万元) (6) 图6挖掘机销量(单位:台) (7) 图7营收及增速(单位:万元) (7) 图8归母净利润及增速(单位:万元) (7) 图9销售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单位:%) (8) 图10主要机械板块毛利(单位:%) (8) 图11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单位:万元) (8) 图12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总营收 (8) 图132010-2018投资净收益和资产减值对比(单位:万元) (8) 图14资产负债率 (9) 图15经营现金流净额(单位:万元) (9) 图16工程机械主要产品增速 (9) 图1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累计同比 (10) 图18房屋施工面积累计增速 (10) 图19汽车起重机行业销量及同比增速(单位:台) (10) 图20中联汽车起重机市占率 (10) 图21主要工程机械产品保有量(单位:万台) (11) 图22混凝土泵车存量各排放标准设备占比 (12) 图23汽车起重机存量各排放标准设备占比 (12) 图24庞源租赁价格指数 (13) 图25起重机年销量(单位:台) (14) 图26龙头企业汽车起重机市占率 (14) 图27申万行业指数:水泥制造 (14) 图28水泥厂商水泥板块业务营收(单位:万元) (15) 图29全国水泥价格指数 (15) 图30混凝土机械营收及增速(单位:万元) (16) 图31混凝土机械毛利率 (16)

中联重科收购CIFA案例分析

一、中联重科的并购战略 中联重科目标是要成为大型跨国公司,需要对企业进行全球化改造。其步骤需要在三个层面完成全球化改造:一是海外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要超过50%;二是在全球建立制造基地;三是有效地利用全球资本进行扩张。 并购奠定了企业进一步并购的基础。在中联重科的发展道路上,并购成为中联重科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自2001年以来,中联重科先后收购了英国保时捷、湖南机床厂、中标实业的环卫机械、浦沅集团的汽车起重机、陕西新黄工的土方机械、湖南车桥厂、意大利 CIFA 等公司,经过一系列的连环收购,特别是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跨国并购后,中联重科的销售收入不断上升,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 中联重科的并购战略遵循“六不收”原则,即不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业务不收、被并购行业不好不收、目标企业的基本状况不好不收、目标企业的团队不好不收、不是同类项的业务不收、不符合国家和股东利益不收。 二、中联重科的跨国并购经验 1. 并购阶段的成功做法 (1)引入机构投资者组成联合投资团队。 在中联重科对意大利CIFA公司的并购中,中联邀请弘毅投资作为共同投资方一起收购CIFA ,后经弘毅投资精心搭建,组成了以中国企业中联重科为主要收购方,中国本土的PE公司弘毅投资、国际知名投行高盛以及意大利本土金融机构曼达林基金为共同投资方的联合投资团队。共同投资方协助中联重科推动了整个交易的进程,包括尽职调查、交易谈判、整合计划的制定和执行、与政府监管机构沟通等。弘毅投资作为共同投资方的组织者,同时是中联重科的第二大股东,其熟悉中联重科的战略诉求,既有中国资源,又有海外实战能力;高盛集团则代表着国际资本市场资源,具有丰富的跨境交易经验;曼达林基金成立于 2007 年,注册于卢森堡,基金的发起人和主要投资人包括中国两家重要的政策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国家进出口银行,以及意大利第二大银行圣保罗银行——其代表意大利本土资源,熟悉被收购企业的当地情况,了解意大利金融机构、政府、工会、法律、税收等情况。这种既熟悉本国国情,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投资组合,形成了“文化缓冲地带”,从而在中联重科与 CIFA 融合前期有效地缓冲了文化和理念的冲突,保证了重组整合的顺利进行。 (2)组建多重投资主体,设立复杂的交易架构。 为了规避国际交易并购中的税收、汇率等风险,中联重科在对CIFA 的并购交易中,借鉴了国际通行做法,设立了特殊目的公司,采用了复杂的交易架构,以达到最优惠的税收安排和最便利的资金流。中联重科先在香港设立一家全资控股子公司——Zoomlion HK. Holding Co. Ltd(中联香港控股公司),然后由中联香港控股公司在香港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HK SPV A,该公司与共同投资方在香港合作设立一家特殊目的公司 HK SPV B(中联持股 60%,出资亿欧元;曼达林持股%;弘毅持股% ;高盛持股 %),由该公司再于卢森堡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Luxemburg SPV A),该公司再在卢森堡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Luxemburg SPV B),该公司再在意大利境内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Italian SPV),最终Italian SPV 持有CIFA100%的股权,并与 CIFA 合并。选择在香港和卢森堡设立目的公司的原因是香港和中国大陆有税收等优惠政策,而卢森堡号称免税天堂,与香港、意大利及欧洲许多国家之间有税收互免的政策。 (3)借助于财务杠杆筹集收购资金。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之模板

鼎盛天工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分析报告 对比公司:XXXX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班级:080731 学号:08073124 姓名:朱乐 指导老师:X小平 二零一零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部分、行业背景及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1) 一、行业背景 (1) 二、公司基本资料 (2) 三、对比公司选取理由5 第二部分、杜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9) 一、杜邦分析原理介绍 (9) 二、杜邦分析原理可用下图进行说明 (9) 第三部分、公司年报分析 (10) (一)净资产收益率分析 (10) (二)资产净利率分析 (11) (三)销售净利率分析 (13) (四)资产周转率分析 (16) (五)权益乘数分析 (20) 第四部分、综合评价 (23) (一)公司存在问题 (23) (二)可提供建议 (23) 附: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第一部分、行业背景及公司基本情况简介一、行业背景 公司所属的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是具有相当规模和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行业。在国内外两个市场旺盛需求的拉动下,近三年生产销售指标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但与国外工程机械同行比较,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控制技术差距大;相应基础件(零配、部件)未达标;人机工程考虑欠缺;研发费用投入较少。与国外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国内企业仍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2008年受宏观经济调控、XX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原油涨价、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增速减缓、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经济走势显增速减缓态势,虽然影响行业的直接钢材采购价格有所下降,但产品价格的波动,汇率的变化,以及其它成本的增加,使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然而我国政府随后出台的十大投资措施和四万亿元投资规划,以及振兴机械装备的规划,再一次表明了政府通过加大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心,将有利于促进工程机械的国内需求。 2009年上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持续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增速仍显下降趋势,出口同比下降21.4%;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受一些条件的制约,较为宽松的信贷投资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据行业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28.6亿美元,比上年减少33.9%,其中,出口77.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2.6%,出口整机5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44.2%。国内市场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和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等扩大内需政策的支持下,至四季度市场有所回升,年内以出口为重点的企业整体经济形势较为严峻。 2010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将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随着高铁、水利、公路等项目的陆续开工,国家4万亿扩大内需政策和措施的实施和到位,工程机械产品国内市场需求将继续回升,公司发展也将面临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一重工与制造业三重瓶颈

三一重工与制造业三重瓶颈 陈虎独立评论(思想者独立评论人中字头基金会负责人) 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一场全行业系统性危机,8月中国制造业采购PMI 指数9个月来首次跌至“荣枯线”以下。在中小制造业企业大量歇业或破产后,危机大潮开始冲击像三一重工这样的大企业,受经营负面影响,三一重工股价连续暴跌,短短半年,重工成了“轻工”。 三一重工2012年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317.6亿元,同比仅增长4.6%;净利润同比则下降13.1%。更令人大吸冷气的是,其银行贷款飙涨至273亿元,应收账款激增至229.24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幅高达102.78%。负债水平也在一年之内急剧扩大。截至2012年6月31日,三一重工流动负债达到307.77亿元,非流动负债达到163.66亿元,负债合计达到471.42亿元,较2011年同期增幅高达54.30%,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6.52%。 中国制造业大亨集中于机械工程企业之中,连续多年政府投资拉动和大上房地产及基础建设项目,让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股份等企业攻城略地和利润连续递增,好景恐怕将不再,从上半年应收款对上半年营收比例来看,三一重工占到了72.18%,中联重科、徐工股份也分别占到了65.86%和89.58%,同时,机械工程行业现金流情况全面恶

化,2012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继续为负数,意味着大部分机械行业上半年营收是靠赊销方式实现的。 资产负债率已达危险水平三一重工,如应收款不能大幅回流,势必导致财务费用大增,并恶性循环连带产能大幅萎缩,由于原始扩张立足了国内特殊时期粗放需求,产品国际竞争力天然弱小,在国内市场萎缩情况下,无法短期以国际市场进行弥救来释放产能,僵持日久,三一重工甚至可能陷入企业生死危局之抉择。问题是,陷入这样生死危局之抉择的,不仅仅会是三一重工一家,而中国制造业企业普遍遭遇硬伤,深层原因在于体制瓶颈长期无法突破。 中国制造业缺乏系统长远产业规划,政府职能倒置严重,本来牢牢把握宏观产业调控、不干预微观产业活动,结果却是放任宏观、深度干预微观,所谓发改委审批把关,与大白天抓瞎无异,地方政府为政绩和暂时利益,该上项目不上,不该上项目乱上,中国制造业进入随波逐流碰运气博弈状态,一盘散沙,生灭无道,产能过剩和产能短缺经常呈现大级别波动。房地产和基础建设成拉动三一重工产生高利润、高扩张核心要素,政府直接介入投资和经济活动,也导致企业运行定位跑偏,更多精力放在公关疏导人际关系上,反之,这种习惯性依附也将成为其滑铁卢受挫的核心要素。不仅是工程机械,钢铁企业同样遭遇大灾,成规模巨额亏损,库存积压超越想象,据说,库存消化几年都难完成,钢贸

04任务-财务报表分析

04任务-财务报表分析D

制造业500强第84位,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品种和系列最齐全、最具竞争力和最具影响力的大型公司集团。 200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4亿元,同比增长2.69%;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346.75%,实现每股收益0.20元。利润的增长主要来自于股权转让收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每股收益为-0.14元。2008年公司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一、采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权益净利率反映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投资报酬率,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由公式可以看出:决定权益净利率高低的因素有三个方面——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三个比分别反映了企业的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资产管理比率。这样分解之后可以把权益净利率这样一项综合性指标发生升降的原因具体化,定量地说明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一项指标能提供更明确的,更有价值的信息。权益乘数主要受资产负债率影响。负债比率越大,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有较高的负债程度,给企业带来较多地杠杆利益,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较多地风险。资产净利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同时受到销售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的影响。销售净利率高低的分析,需要从销售额和销售成本两个方面进行。这方面的分析是有关盈利能力的分析。这个指标可以分解为销售成本率、销售其它利润率和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还可进一步分解为毛利率和销售期间费用率。深入的指标分解可以将销售利润率变动的原因定量地揭示出来,如售价太低,成本过高,还是费用过大。当然经理人员还可以根据企业的一系列内部报表和资料进行更详尽的分析。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运用资产以产生销售收入能力的指标。对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则需对影响资产周转的各

三一重工竞争战略分析

三一重工竞争战略分析 一.三一重工的一般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Political factors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1.政局稳定状况:目前在党的带领下,我国的政局算是各国中很稳定的,所以不会有所有 权风险的问题。 2.政府行为影响:因股权分置改革承诺,非流通股股东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持有的股份有限 售条件这间接影响到公司股权分布结构。 3.法律法规:我国主要有《企业法》、《公司法》、《工业企业经济管理法》、《经济合同法》 等规范企业操作法律。 4.国际政治法律因素:在全球,三一建有12个海外子公司,业务覆盖达150个国家,产 品出口到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三一已在印度、美国相继投资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三一在德国投资1亿欧元建设工程机械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正式签约。所以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动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无法预料的损失。政治法律因素特点:1不可测性2直接性3不可逆性 ●Economical factors经济环境因素: 1.社会经济结构: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以下趋势⑴私有制经济取代公有制经济的主体 地位⑵国民经济在对外关系上面临着日趋附庸化的严重危险。三一重工经过股份改制,已经由公有制变为私有制,顺应潮流趋势。但是我国出现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国内消费过低,对外技术的依存性过高、自主创新能力过低的突出问题在三一重工也有所体现,如果三一重工想有所突破的话还是要在这些薄弱环节加以注意的。 2.市场需求: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出口量值高速增长。但是和其他行业 相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要市场需求的机械工程行业的需求仍然很大。2012年,除保障房建设投资、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继续增长外,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逐渐回暖,物价逐步回落,资金压力趋缓,预计2012年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和2011年持平。 3.经济体制: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 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4.宏观经济政策:湖南省2010年正式出台《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和支持机械工业产 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将重点扶持5大核心企业,从财政,税收,土地,政府采购等多方面支持机械重工产业发展。重点扶持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山河智能、湘潭电机、江麓机械。这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Social factors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1.人口状况:我国人口巨大,企业在国内有很广泛的待开发市场。 2.社会流动性:对用老牌机械制造业来说,这个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流动性过高 会导致内部员工流失,增加学习成本。 3.消费心理:国际市场对中国工程机械的需求旺盛,因为价廉。并且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 要市场需求的机械工程行业的需求也很大。 ●Technological factor 技术环境因素 1.基本技术水平:机械制造业是老牌的工业产业,发展历史悠久,技术成熟度较高。 2.技术力量:2011年机械工业十二个行业生产均呈增长势头,九个行业增速高于行业平 均水平,其中三一重工所在的机械工程行业排名第一。 二.行业盈利能力分析:(五力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