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戊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戊肝
戊肝-简介戊型肝炎是由HEV病毒引起,通过消化道传播的,易在雨季和洪水过后流行,多见于秋冬季(10-11月)。
在环境与水源卫生状况差的地区,全年都有散发病例。
戊型肝炎的戊肝-潜伏期一般为2-8周,平均6周左右。
常引起暴发或流行。
当成人感染HEV后,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感染后往往表现为亚临床型。
急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似。
急性发病,发热、厌油、恶心、食欲减退、上腹不适、尿色深,热退后症状加重。
部分病人可表现为皮肤发痒、大便灰白,严重者则表现为淤胆型肝炎。
妊娠后期病人易并发重型肝炎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病死率高。
本病一般不发展为慢性肝炎,多数患者于4-6周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戊型肝炎戊肝-发病年龄大多为15-49岁,儿童发病率较低,孕妇发病率高。
一般病人中病死率为2.7-4.0%,孕妇患戊肝病死率则高达10-39%。
感染戊肝病毒后,经过15~25天的潜伏期,可表现为无黄疸型和黄疸型,两者之比约为13:1,因此极大多数为无黄疸型,也有发展成为重症肝炎。
在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消化道症状,肝功能化验转氨酶上升时,不论是否出现黄疸,均要及时检测甲肝和戊肝抗体,以明确病原的诊断。
戊肝病毒能否从感染母亲传给胎儿尚无定论,但很多事实已旁证垂直传播确实存在。
如戊型肝炎妇女常发生流产和宫内死胎。
不仅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患者胎儿和围产期病死率很高,非暴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产和宫内死胎的发生率也很高,约 12.4%,推测均由于戊肝病毒宫内感染所致。
戊肝根据戊肝-临床表现一般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和淤胆型四种。
除了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病人还有尿黄、眼睛黄、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升高。
重症肝炎的表现更重,甚至可以发生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从流行病学调查来看,在我国,戊肝多感染35岁以上的中年人和老年人,而老年感染了戊肝后病情往往较重。
所以戊肝首先威胁的是老年人。
戊型肝炎诊断标准
我国不同地域的HEV IV型毒株变异较大
长春与南京HEV的同源性为82. 900-89. 7% 北京与长春HEV的同源性为85. 7%
传染源
临床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
戊型肝炎的潜伏期及急性发病的早期传染性最强
动物? 猪和鸡、猴、猫、狗、牛、羊和啮齿类动物
检测到HEVRNA或抗HEV抗体 猪体内检测到阳性率较高的抗HEV抗体,并有较高阳性
我国HEV基因型
我国新疆1986年暴发的戊型肝炎大流行,其病 原体均属于HEVI型
2001年以来,急性散发戊肝的基因HEVⅣ型 感染占较大比例
同一地区的HEV病毒株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
南京14例HEV序列的同源性为82. 3-98. 30% 上海地区的HEV Ⅳ型病毒株可划分为5个分枝,核苷酸
临床表现
甲型肝炎病毒潜伏期为14d~49d,平均为30d 临床分为三期
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典型患者发热畏寒、厌食纳减,乏力,恶心,呕吐,
关节酸痛及上腹不适等症状,持续数日至2周 主要体征有肝区压痛,肝肿大。少数有皮疹,荨麻
疹等
(原版)甲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17010—1997
诊断分为: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治疗原则,预防原则
删去
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 删去 增加 鉴别诊断
甲型肝炎诊断标准 WS298-2008
诊断原则 依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测
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确诊依据特异性的血 清学检查 诊断分类 甲型肝炎分为急性无黄疸型和急性黄疸型
诊断依据
经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少见 人与人接触传播罕见 动物传播
易感人群
发病与年龄有关 幼年时感染HEV多为亚临床型,青壮年时期感染
戌肝的症状
戌肝的症状文章目录*一、戌肝的症状*二、戍肝是什么病*三、怎么预防戍肝戌肝的症状1、戌肝的症状潜伏期10~60日,平均40日。
根据中国3次戊型肝炎流行调查,其潜伏期为15~75日,平均36日。
成人感染多表现为临床型,儿童为亚临床型。
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
一般为亚临床型。
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损害较重。
一般起病急,黄疸多见。
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
约1/3有关节痛。
常见胆汁淤积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
多数肝肿大,脾肿大较少见。
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
孕妇感染HEV病情重,易发生肝功能衰竭,尤其妊娠晚期病死率高(10%~39%),可见流产与死胎,其原因可能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下有关。
HBsAg阳性者重叠感染HEV,病情加重,易发展为急性重型肝炎。
2、戌肝做什么鉴别诊断上呼吸道感染: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d后变稠。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消化管疾病:包括消化不良、肝大等。
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
3、戌肝治疗方法专家指出,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要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
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小心潜伏在身边的戊型肝炎
小心潜伏在身边的戊型肝炎作者:袁平戈来源:《肝博士》 2016年第2期袁平戈1955年12月,印度新德里一个小城镇发生大暴雨,大雨使大量粪便溢出,污染了自来水公司水源,广大群众摄入了被污染了的水,引起了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大流行。
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发病人数97000人,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报道的戊肝大暴发流行。
1986年9月至1988年4月,中国新疆南部暴发流行,共发病119280起,死亡707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肝的流行。
两次戊肝大流行,均是戊型肝炎病毒(HEV)污染了水源引起的。
目前我国戊型肝炎病例数呈上升趋势,据国家卫计委法定传染病疫情数据显示,2012年至2014年,我国戊型肝炎发病人数已连续3年超过甲型肝炎,而戊肝死亡人数也远超过甲肝。
1.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祸起饮食:HEV与甲型肝炎病毒(HAV)传播途径相似,即消化道传播,主要为粪-口途径。
即带有病毒的粪便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者(易感人群)吃了被污染的水和食物,即可生病。
戊肝的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及隐性感染者。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戊型肝炎发病前后的病人粪便,于发病前1~4日HEV检出率为100%,发病后1~3日为70%,4~6日为40%,7~9日为25%,10~20日为14.5%,发病3月后未能检出HEV,说明潜伏期末和急性期初传染性最强。
有研究报道,在中国沿渤海湾的13处河口滩涂收集了大约126公斤的贝类样品(包括泥蚶、毛蚶和花蛤这几种最为常见的食用贝类),对其进行HEV的检测,结果显示,所采集的贝类HEV检出率大约为17.5%。
其中毛蚶检出率最高,达到28.2% ;泥蚶则为11.5%,花蛤则为14.3%。
若检测方法用灵敏度更高的方法,贝类中戊肝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可能更高。
近2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贝类养殖和消费均快速增长,贝类中广泛存在的戊肝病毒污染也可能导致食源性戊肝发病风险的增加。
最近研究还发现,动物可能是一种HEV的重要传染源,并可能作为HEV的贮存宿主。
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方法
► (一)一般治疗:包括平时习惯、生活作风
等方面。
► (二)保肝药
针灸治疗
► (三)中医治疗
单验方
► (四)膳食因素 (四)膳食因素
治疗原则
► 甲、戊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 戊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
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 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 急性期应进行隔离,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 ►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 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过劳。 肝功能正常1 个月后可恢复工作。 肝功能正常1-3个月后可恢复工作。
易感人群
► 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主要流行于亚洲和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 ► 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均有发病; 我国各省、 自治区均有发病; ► 易感人群为抗HEV阴性者; 易感人群为抗HEV阴性者 阴性者; ► 人类对HEV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主; 人类对HEV普遍易感,以隐性感染为主; HEV普遍易感 ► 原有HBV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HEV后病死 原有HBV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 感染者或晚期孕妇感染HEV后病死
多伴有发热、乏力, 消化道症状明显, 多伴有发热、乏力, 消化道症状明显,部分病 人有肝脾肿大,伴有肝区叩击痛。 人有肝脾肿大,伴有肝区叩击痛。病程一般 不超过6个月。 不超过6个月。 ► 黄疸型病人可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 黄疸型病人可有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 ► 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 )、天冬氨酸 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 )、 转氨酶(AST)显著升高 显著升高, 转氨酶(AST)显著升高,黄疸型肝炎时直接 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和间接胆红素均升高。
戊肝诊断标准2021
戊肝一般指戊型肝炎,戊型肝炎诊断标准包括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病原学化验室检查。
建议患者前往医院进行咨询,根据各项检查进行确诊。
1、流行病学资料:患者病前有戊肝流行区旅居史,具有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及饮用污染水等病史,而且戊型肝炎暴发以水传播比较多见,多见于成年人;
2、临床表现:患者起病急,常具有畏寒、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乏力等急性感染的症状。
患者肝大、质软,转氨酶明显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胆红素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黄疸型肝炎可包括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
3、病原学化验室检查:包括患者抗戊型肝炎IgM抗体阳性、戊型肝炎IgG抗体高滴度,或由阴性转为阳性,血或粪便中戊型肝炎病毒RNA阳性,或检出戊型肝炎病毒颗粒。
戊型肝炎的诊断亦需排除溶血性黄疸、肝外梗阻性黄疸和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肝损害,还需排除EB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损害。
急性戊型肝炎的个案护理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 强患者的信任感
倾听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给予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提供有关疾病的正确信息 和治疗方案,消除患者的 恐惧和焦虑
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决策, 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 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困 扰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及 时发现并处理心理问题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营养 丰富
易感人群:儿童和青少年
症状:发热、乏力、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
症状:黄疸、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血清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等 影像学检查:肝脏肿大、胆囊炎等 诊断标准:符合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诊断为急性戊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的护理方案
肌肉训练:如举哑铃、做瑜伽等, 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呼吸训练:如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
心理调适:如冥想、听音乐等,有 助于缓解焦虑和压力
Hale Waihona Puke 保持积极心态:鼓 励患者保持乐观, 积极面对疾病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帮助患者 缓解焦虑、抑郁等 情绪
社交活动:鼓励患 者参与社交活动, 增强自信心和社交 能力
健康教育:提供健 康教育,帮助患者 了解疾病知识,增 强自我管理能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其他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保持心情愉 快
避免接触传染源,如避免与肝炎患 者密切接触等
急性戊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接种对象:易感人 群,如儿童、老年 人、免疫力低下者 等
【肝病】戊肝
戊肝戊型病毒性肝炎其流行特点似甲型肝炎,经口—粪(包括动物粪便)途径传播,具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雨季或洪水之后,无慢性化,愈后良好。
戊肝与甲肝的症状区别1.易发季节:多发于高温多雨季节,尤其在洪涝灾害造成粪便对水源广泛污染的地区。
2.流行与水源污染程度有关:如果水源只是偶然受到污染,可造成连续数周的短期流行,如果水源反复连续被粪便污染,就可能造成较长时间的流行,往往持续数月,数年,甚至有周期性发病率升高的特点。
3.潜伏期较长,多在2-9周之间,平均为6周。
4.患者发病年龄较大,以20岁以上的青壮年人发病率最高,在儿童中可能为临床感染。
5.患者早期粪便中可以检查出戊性肝炎病毒颗粒,但很快会自行消失。
6.戊型肝炎多数病例症状较轻,黄疸也不是太重。
所以在夏季应做好水源清洁,特别是饮用水源的清洁,防止病从口入,发现病情要尽快治疗。
做好病人的粪便处理工作,防止传给别人。
戊肝的传播途径(1)食物污染:也可导致此病爆发,我国曾报导3起因为食物受传染而导致戊肝爆发。
(2)基本上经粪-口渠道传播:多因为水源被粪便污染所导致的,爆发或流行是此病的主要表现形式,所以发病高峰多于雨季或者洪水后,其流行规模视水源污染程度而异。
(3)平时生活接触传播:戊肝发病以1户1例比较多,印度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依次为88.3%和78.1%,两代发病率只不过0.8%-14.3%,暗示其传染性较甲肝为低。
(4)输血渠道:有人对德国西南方地区百例有输血史的急性病人进行了血清学检查,找到7例戊肝病毒抗体免疫球蛋白G阳性。
这7例除在病发前有输血史外,至少还有另一种肝炎病毒传染的血清学标志,但都没去不发达国家旅游,也未找到戊肝的其他因素。
提示输血中有传播戊肝的可能性。
在动物实验中,传染动物的途径并非通过口服,而是单纯选用静脉内注射含戊肝病毒粪便悬浮液的方法。
后果使5只实验动物全部感染成功,表明通过静脉输入含戊肝病毒血液或血浆,也会使受血者发生HEV感染。
浅谈戊型病毒性肝炎
浅谈戊型病毒性肝炎作者:段平来源:《健康周刊》2017年第27期戊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戊肝)是我国法定管理乙类传染病,既往被称为“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自1997年国家传染病疫情报告系统开始分型报告戊肝。
为规范戊肝病例诊断和报告工作,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于2009年6月15日废除了1997年发布的《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GB-17011-1997)》,同时发布《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WS301-2008)》(简称《肝诊断标准》)[1]。
1 病毒学HEV在-70--8℃不稳定,但在液氮中极为稳定。
在生肉或未完全熟的肉制品里,HEV仍可保持感染性。
带病毒的猪肝以56℃加热1h或71℃加热10min后病毒仍能存活;以71℃水浴加热20min,火炒(191℃,内部温度71℃)5min或沸水煮5min均可彻底灭活病毒[2]。
戊型肝炎病毒(HEV)为长约27--34nm的无包膜病毒,归类为戊型肝炎病毒属[3]。
与人类相关的HEV目前分为4个基因型,仅有一个血清型。
其中HEV-1主要见于亚洲与非洲地区,HEV-2则在墨西哥较为多见,以上两型病毒只见于人类;而HEV-3与HEV-4则为人畜共患病毒,HEV-3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HEV-4则主要发现在我国与日本[4]。
目前,我国患者中仅发现HEV-1和HEV-4。
HEV基因组为线性正股单链RNA,全长为7.2kb[5],两端为5-甲基鸟嘌呤帽与3-多聚核苷酸尾,中间则是3个部分重叠的开放阅读框架(openreadingframe,ORF)。
ORF1编码病毒的非结构蛋白,如转甲基酶、蛋白酶、解螺旋酶、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等。
ORF2则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衣壳蛋白),包含病毒的主要优势抗原表位。
ORF3蛋白的功能目前尚不清楚,其可能参与了靶细胞的信号转导、促进HEV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并在HEV从宿主细胞的释放过程中发挥作用[6]。
肝炎的早期症状
保持好心态
• 肝炎是一种常见的
传染病,一定要提 高警惕,做到早发 现、早治疗。
• 如果不幸患上了肝 炎,我们应该积极 治疗、适当休息和 补充营养,这样也 有可能在较短时间 内恢复健康。
谢谢观赏
资料来源何氏舒肝方/hssgf/
乙型肝炎症状
• 乙肝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急性乙肝症状比较常见, 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 、疲乏无力,有时会有肝 区(右上腹)疼痛,查体可 有皮肤巩膜发黄,肝区触 痛,化验检查可出现肝功 能异常等等。 • 慢性乙肝往往是症状、体 征都不太典型,仅稍感乏 力,容易疲劳,大多慢性 乙肝是在健康体检时被发 现。慢性乙肝也有可能会 有肝区胀痛不 • •
肝炎的分类 肝炎的各个症状 肝炎的疗法 肝炎患者需注意的方面
资料来源何氏舒肝方/hssgf/
肝炎的分类
• 甲型肝炎
• 乙型肝炎 • 丙型肝炎 • 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症状
• 甲肝病情初发时,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 不想吃饭,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烧 等症状,严重时眼睛、皮肤发黄。
丙型肝炎症状
• 主要表现为疲劳、低热,更多的病人没有 任何症状。 • 慢性丙肝病人可以在20年间没有任何明显 的症状,感觉身体无力、没劲,即便经过 了充分休息,这种疲倦感也仍会持续。
戊型肝炎症状
• 戊肝根据临床表现一 般分为急性黄疸型,急 性无黄疸型,急性重型 和淤胆型四种。 • 除了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外,急性黄疸型 病人还有尿黄,眼睛黄, 皮肤黄,血中胆红素也 升高。 • 重症肝炎的表现更重, 甚至可以发生肝昏迷,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肝炎的疗法
何氏舒肝方采用滋养肝血的血藤、活血止痛的见 血飞、清热解毒的虎杖、健脾化毒的老君须、善 清利脾的茵陈等结合在一起。 • 再以水煎内服,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可清利肝 脾、疏肝解郁、和胃同里,共奏治肝、护肝、养 肝之功,更全面调理人体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治 愈肝炎顽疾。
肝炎基本知识
肝炎基本知识目录一、肝炎概述 (3)1.1 什么是肝炎 (3)1.2 肝炎的分类 (4)1.2.1 病毒性肝炎 (5)1.2.2 非病毒性肝炎 (6)二、病毒性肝炎 (7)2.1 甲型肝炎 (9)2.2 乙型肝炎 (10)2.2.1 乙型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12)2.2.2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 (12)2.3 丙型肝炎 (13)2.4 丁型肝炎 (15)2.5 戊型肝炎 (16)三、非病毒性肝炎 (17)3.1 自身免疫性肝炎 (18)3.2 酒精性肝炎 (19)3.3 药物性肝炎 (20)3.4 脂肪性肝炎 (22)四、肝炎的症状与体征 (23)4.1 肝炎的症状 (24)4.2 肝炎的体征 (25)五、肝炎的诊断 (25)5.1 病史采集 (26)5.2 体格检查 (27)5.3 实验室检查 (28)5.4 影像学检查 (29)六、肝炎的治疗 (30)6.1 治疗原则 (32)6.2 药物治疗 (32)6.3 非药物治疗 (33)七、肝炎的预防 (34)7.1 预防措施 (35)7.2 免疫接种 (36)八、肝炎患者的生活与护理 (37)8.1 生活调理 (38)8.2 家庭护理 (39)8.3 心理关怀 (40)九、肝炎的预后与随访 (41)9.1 预后因素 (42)9.2 随访与监测 (43)一、肝炎概述又称为肝脏炎症,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
它通常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化学物质引起,这些物质损害了肝脏细胞,导致肝脏功能异常。
肝炎的症状可能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黄疸等。
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肝衰竭甚至肝癌。
根据病因和病变程度,肝炎可分为病毒性肝炎(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
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在治疗方面,针对不同类型的肝炎,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
病毒性肝炎主要依赖于抗病毒药物治疗,如减重、饮食调整和增加运动等。
戊肝的科普知识
的血液或体液; - 留意疾病传播途径:避免使用未经
消毒的针头等不规范医疗器械。
戊肝的症状
戊肝的症状
急性期症状: - 体温升高、乏力、食欲不
振、黄疸、肝功能异常等。
戊肝的症状
慢性期症状: - 厌食、疲倦、肝大、腹水等,慢性
期最容易引起肝硬化和肝癌。
治疗与护理
治疗与护理
治疗方法: - 急性期:静脉输液、保肝治疗
等; - 慢性期: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
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治疗与护理
饮食护理: - 主食要清淡易消化; - 高热量、高蛋白食物不适合慢性期
患者; - 忌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患者护理
患者护理
患者家庭成员要加强个人卫生 ; 患者尤其是慢性期患者应该遵 医嘱,按时治疗;
患者护理
患者要积极参加工作和社会生活,保持 愉快心情。
戊肝的科普知识
目录 概述 戊肝的症状 治疗与护理 患者护理
概述
概述
什么是戊肝:戊型肝炎是一种由戊 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血液传播,还可 经精液、分泌物、母婴传播等途径 传播。
概述
预防措施: - 打疫苗:戊肝疫苗是目前预防戊肝
的最有效措施; - 注重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含有病毒
戊型肝炎疾病PPT演示课件
03
社会认知度不足
公众对戊型肝炎的认知度普遍较低,缺乏对该疾病的足够了解和重视,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疫苗研发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有望通过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等技术手段研发出更加安全、 有效的戊型肝炎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和保护效果。
02
戊型肝炎病毒特性
病毒结构与基因组
病毒形态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种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属于戊型肝炎病毒 科。
基因组结构
HEV基因组全长约7.2kb,包含三个开放阅读框(ORFs),其中ORF1编码非结 构蛋白,参与病毒的复制和转录;ORF2编码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即病毒衣壳 蛋白;ORF3编码一种小蛋白,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诊疗技术提升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有望通过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提高戊型肝炎的诊断准确率 和治疗水平,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社会认知度提高
随着健康教育的普及和宣传力度的加大,未来公众对戊型肝炎的认知度将不断提高,有助 于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
THANK YOU
势和防控策略,提高全球公共卫生水平。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讲座内容总结回顾
戊型肝炎概述
介绍了戊型肝炎的定义、流行病学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和治 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戊型肝炎研究进展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在戊型肝炎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进展,包括病 毒基因组学、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疫苗研发等方面的成果。
对于疑似合并其他肝胆疾病或需 要更精确评估病情的患者,可进 行CT或MRI检查。
病毒性肝炎诊疗规范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一组全身性传染病。
目前按病原学明确分类的有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五型肝炎病毒,分别引起相应的病毒性肝炎,即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以疲乏、食欲减退、厌油、肝功能异常为主,部分病例出现黄疸。
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急性感染,经粪口传播;乙型、丙型和丁型多呈慢性感染,少数病例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主要经血液、体液等胃肠外途径传播。
【诊断要点】(一)流行病学资料甲型肝炎:1.注意当地甲型肝炎流行情况;2.病前半月至一个半月有无甲型肝炎患者密切接触史;个人、集体饮食卫生状况;去外地或国外旅游、出差。
3.食物或水型暴发,起病前进食未煮熟海产品如毛蚶、蛤蜊或饮用污染水等。
4.儿童及青少年为好发病年龄以及秋、冬和春季高峰,皆有利于甲型肝炎的诊断。
乙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丙型肝炎:1.输血及应用血制品史;2.静脉吸毒、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史;3.母亲为HCV感染者;4.与HCV感染者有密切接触史等。
丁型肝炎:1.输血、不洁注射史;2.与HBV感染者密切接触史或有HBV感染家庭聚集史;3.出生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幼儿;4.手术、血液透析、器官移植、多个性伴侣等。
戊型肝炎:1.注意发病前2月内是否到过疫区、有不良饮食习惯、进食未煮熟食物或饮用生水、或与戊型肝炎患者有密切接触等,如当地有戊肝暴发流行则更有助于诊断;2.可籍水或食物型传播引起暴发流行,暴发以水传播为主;3.流行发病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散发病例季节不明显;4.多见于成年人。
(二)临床表现潜伏期:各型肝炎的潜伏期不同,甲型肝炎2~6周,平均4周;乙型肝炎1~6个月,平均3个月;丙型肝炎2周~6个月,平均40天;丁型肝炎4~20周;戊型肝炎2~9周,平均6周。
病毒性肝炎2010-3
以诊断为慢性肝炎。
• 虽无肝炎病史,但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慢性 肝炎,或根据症状、体征、化验及B超检查综 合分析,亦可作出相应诊断。 • 分为轻、中、重3度。
慢性肝炎
常见于乙、丙、丁型肝炎 轻度慢性肝炎
• 病情轻,可有疲乏、纳差、厌油、肝区不适、肝肿大、 压痛、轻度脾肿大。 • 肝功能指标仅1或2项轻度异常。
AST/ALT的比值
比值在0.31-0.61之间 提示预后良好 20% 比值>1.20预后较差 AST 83.9%的患者死亡 80% AST
ALT
ALT>3000U/L提示肝细胞炎症严重
γ-GT和ALP (AKP)
●两者均是反应胆汁淤积的指标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广泛分布于人体 组织中,肾内最多,其次为胰、肝、心, 在肝内主要分布于肝细胞浆(光面内质网、 微粒体酶)和肝内胆管上皮中(细胆管 膜), 正常人血清中γ-GT主要来自肝脏。
容易转化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
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出现的急性肝功能失代偿。
慢性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 CLF):
是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导致的 以腹水或门脉高压、凝血功能障碍和肝性脑病 等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
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 ALF): 又称暴发型肝炎(fulminant hepatitis) 特征:发病多有诱因。起病急,发病2周内
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竭症
候群。本型病死率高,病程不超过三周。
肝炎最常见的几大早期症状
肝炎最常见的几大早期症状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肝炎是比较多发的肝病种类,很多患者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导致抵抗力下降,被病毒感染引发肝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肝炎疾病的症状表现,所以今天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肝炎疾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甲型肝炎是一种消化道传播的肝炎,其特点是起病急,起病前多有发热、全身无力、消化道症状明显、食欲下降、恶心、腻油、可伴有腹泻,继之出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肝区疼痛、肝功能异常。
常见症状有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脏门管区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增生。
患者感到体力不支,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其原因可能是肝功能受损,进食减少,食物消化吸收障碍,营养物质摄人不足。
另一方面是由于炎症,消耗增加,已摄人的物质因肝功能受损,不能充分代谢,满足机体的需要。
第三个方面可能是乙肝引起的精神和心理上的压力,影响休息和睡眠,失眠、多梦等都可能与此有关。
主要通过输血而引起,目前吸毒者共用注射器而多见,丙型肝炎的潜伏期(输血后)30—83天,平均天。
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
慢性丙肝患者常有轻重不一的乏力,有时可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其次可表现为右上腹不适,患者常自诉右上腹有沉重感。
其他一些症状包括恶心和关节痛,黄疸很少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症状的有无或其严重程度与肝脏病变的发展不成正比。
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主要是输血和血制品,日常生活接触也有可能被传染。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比较不常见的肝炎,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戊型肝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戊型肝炎病毒经口感染。
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厌油、呕吐、恶心、腹泻、乏力、易疲倦、肝区疼痛、尿黄等。
这是大多数肝炎患者都有的症状,尤其是黄疽型肝炎患者身上表现得更严重。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化工厂”,它参与着人体内的一切代谢过程。
其中分泌胆汁是重要功能之一,胆汁中的胆盐对脂肪的吸收消化起着重要作用。
戊肝综述——精选推荐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3年 2月第 29卷第 2期 JClinHepatol,February2013,Vol.29,No.2
85
外,尚无感染动物的报道,提示基因 1型及 2型不能突破种属 障碍感染其他动物;基因 3型及基因 4型则可突破种属障碍, 既可以感染猪也可以感染人[18-19]。同一地区分离所得的人与 猪的 HEV同源性高度相似[20-21],甚至同一亚型内,两者之间 同源性可达 95% ~100%。提示基因 3型及基因 4型 HEV感 染导致的戊型肝炎是人畜共患病。除了基因 1型、基因 2型、 基因 3型及基因 4型感染人类外,还有一个基因型仅在禽类中 被检测出,因此称为禽 HEV。
目前戊型肝炎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3种。(1)消化道 传播:饮用 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用 HEV污染食物导致的感 染;(2)血液传播:通过使用被感染的血制品而感染;(3)母婴 传播途径也有报道:在一项研究当中,8个在妊娠末期 感 染 HEV的孕妇产下 8个婴儿,而其中 7个婴儿的血清中检测到 了 HEV感染的证据,包括 HEVRNA或者抗 HEV-IgM抗体的 产生[30]。各种传播途径中,通过污染的水源传播是过去最为 常见的传播途径,但随着各地区环境卫生的改善,近年来水源 性传播的报道极少见,而以散发性戊型肝炎多见。 3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戊型肝炎也有些肝外的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胰腺 炎 、血小板减少、溶血、自身免疫现象、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膜 脑炎、假性脑瘤、颅神经麻痹双侧椎体综合征等[35-36]。这些表 现不典型患者的诊断多基于 HEV-IgM的检测。
戊型肝炎严重程度的决定因素尚不明确。在动物实验中, 肝损伤的严重程度与病毒载量有关[37]。人类爆发性戊型肝炎 也与病毒滴度高有关[38]。孕妇的病情往往较重且病死率高, 可能与孕妇体内雌激素水平以及孕妇免疫状态有关 。 [39] 4 戊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程预测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及病程预测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病。
该病毒主要存在于节肢动物中,如蜱虫、蚊虫、跳蚤等,并可以通过这些昆虫传染给人类。
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程预测是临床医生比较关心的问题。
一、临床表现戊型肝炎的感染途径主要有四种:通过蚊虫叮咬、饮用感染的水、在农田或野外工作接触被病毒感染的动物血液和受到医疗操作的污染器械。
由于戊型肝炎症状起病时往往较轻,临床上很难被及时诊断。
1.急性感染期在患者感染后1-2周左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症状,如发热、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泻等。
此时肝脾轻度肿大,肝功能损害轻度,一般24-48小时后就会自愈,而不会转化为慢性感染。
2.慢性感染期患者在急性感染期后未能完全恢复健康或者感染病毒大量侵入,就会进入慢性感染期。
此时症状较轻,缺乏特异性表现,但是肝脏损害已经过于明显。
常见症状有疲劳、上腹胀痛、恶心呕吐、黄疸等。
3.重症感染期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和慢性期后会出现重症感染的表现,如意识障碍、复合、肝性脑病、脑血管疾病等。
二、病程预测关于戊型肝炎的病程预测,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严格的随访观察表明,戊型肝炎患者多数情况下会自动愈合,仅有约20%的患者会发展成长期慢性感染。
但戊型病毒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可忽视。
在我国的安徽、江西、广东等戊型肝炎高发区中,该病的病死率可高达30%。
1.慢性化的背景患者的性别、年龄、肝功能和病毒初期感染程度等因素都与戊型肝炎的慢性化有关。
例如,成年男性患者、肝功能异常者和病毒初期感染程度高者,更容易发展成慢性感染。
2.基因因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宿主因素也是影响戊型肝炎病程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基因因素是最突出的一个。
许多研究者发现,人类基因多态性与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程有关。
3.其他因素许多其他因素也可能影响戊型肝炎的病程。
例如,合并肝炎病毒B或病毒C的感染可能会加重戊型肝炎的临床病情;饮酒和糖尿病等均可使戊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率增大。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预防病毒性肝炎关键是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
7月28日就是世界肝炎日,在这个宣传有关丙型肝炎的预防、筛查和治疗知识的日子里,店铺精心给你推荐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欢迎阅读。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出现黄疸,无症状感染常见。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2】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甲肝和戊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因食用或饮用受到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而感染;乙肝、丙肝和丁肝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常经血液制品、静脉注射、分娩和性接触等方式感染。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3】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措施有哪些?预防病毒性肝炎关键是加强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深入开展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
甲肝和戊肝的预防采取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做好饮水、食品和环境卫生,加强服务行业、幼托机构及学校的卫生管理,从源头上杜绝潜在的传播来源。
乙肝、丙肝和丁肝(包括庚肝和输血传播肝炎)的预防均应严格管理血液和血液制品,预防家庭内经密切接触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甲肝和乙肝疫苗接种来有效预防甲肝和乙肝。
世界肝炎日宣传资料【4】转氨酶升高一定是病毒性肝炎吗?这是一种错误的见解。
转氨酶升高只是肝脏损害的一种表现。
因为转氨酶不仅存在于肝组织中,其它组织和器官中,如心肌和骨骼肌等也存在丰富的转氨酶。
当这些组织和器官发生病变时,亦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
此外,酗酒、熬夜、药物、寄生虫引起的肝脏损害,甚至剧烈运动后都会引起转氨酶升高。
因此诊断病毒性肝炎,应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血液中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进行综合诊断。
临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查结果解读及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
临床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检查结果解读及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之高、传染性之强、危害之大,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
病毒性肝炎若控制不佳会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目前比较明确的病毒性肝炎有5种,即,分别由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和戊型肝炎病毒引起。
病毒型肝炎检查结果甲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是甲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HAV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通过胆汁经肠道从粪便排出。
HAV 可分7个基因型,我国分离的HAV均为I型,故只有一个抗原抗体系统。
目前,临床主要通过检测抗HAV-IgM(免疫球蛋白M)和抗HAV-IgG (免疫球蛋白G)对甲型肝炎进行诊断。
【正常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阴性。
【异常结果解读】抗HAV-IgM在疾病早期为阳性,3个月后转阴,是诊断急性甲型肝炎的血清标志物。
抗HAV-IgG出现较抗HAV-IgM稍晚,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几乎可终身存在,阳性则表示过去曾感染过HAV,现在已经有免疫力了,可用于甲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HAV)是乙型肝炎的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
人感染HBV后会产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形成3种不同的抗原抗体系统,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以及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的一种糖蛋白,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1~2个月在血液中出现,可维持数周、数月至数年,也可能长期存在。
【正常结果】ELISA:阴性。
【异常结果解读】HBsAg阳性:乙型肝炎的潜伏期和急性期;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慢性HBsAg携带者;HBsAg也可从许多乙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中测出,如唾液、精液、乳汁及阴道分泌物等,具有传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急性戊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导语:肝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根据肝炎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症状和特点是不一样的,急性戊型肝炎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只有我们清楚急
肝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并且根据肝炎的类型有很多,不同类型的症状和特点是不一样的,急性戊型肝炎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
只有我们清楚急性戊型肝炎的症状表现,才能及时的发现病情,更好的进行治疗。
那么,急性戊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相似,发病后以急性肝炎为主,分急性黄疸型和无黄疸型,少数发展为重型肝炎。
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分黄疸前期、黄疸期和恢复期。
起病较急,有般病毒血症和明显消化道症状,如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尿黄等,约经10日左右进八黄疸期,出现眼黄和皮肤发黄。
部分病例有肝大、肝区触痛和叩击痛。
少数有脾肿大。
起病后肝功能检查,AL’和AST明显升高,若为黄疸型病例则有尿胆原和尿胆红素阳性,血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增高。
戊型肝炎与甲型肝炎均为自限性疾病,般预后较好,极少慢性化,亦无慢性携带病毒者。
两病的不同点是,戊型肝炎起病年龄相对偏大,孕妇易感性较高,容易患病,且淤胆型较多见,病死率亦相对较高。
上面就是对急性戊型肝炎有哪些症状表现的介绍,希望对患者的认识有帮助。
急性戊型肝炎的症状表现有很多,在平时的生活中,如果发现有类似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