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许胜义-1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体会

许胜义-1例慢性乙肝肝硬化并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治疗体会

5
Lok AS. Nat Rev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3;10(4):199-200
176/348 (51%) 71/96 (74% )
诊治经过
治疗方案: 1. 患者乙肝肝硬化诊断明确,给予强效低耐药的抗病 毒治疗---恩替卡韦分散片口服 2. 患者肝脏损伤严重,给予异甘草酸镁、谷胱甘肽抗 炎保肝,给予腺苷蛋氨酸、熊去氧胆酸退黄等治疗 3. 患者合并急性戊型肝炎,给予餐具隔离消毒、实行 分餐制,加强水源、饮食、粪便的管理,密切接触人 群接种“益可宁”预防。
?相关检查: 肝功能:A/G 27/23 g/L ,AST/ALT 630/1292U/L , DB/TB 180/303 umol/L ,GGT 162U/L 。 血常规:WBC8.4 ×109/L N70.8 % RBC3.92×109/L HB121g/L PLT200 ×109/L。 凝血四项:PT23.2sec APTT 46.7sec TT 1.03sec FIB 1.03g/L PT-INR 2.06 乙型肝炎DNA 定量检测: 6.34E+02 IU /ml 乙肝五项:HBsAg 、HBcAb 阳性,余均阴性。 戊型肝炎病毒抗体IgM 阳性;甲肝、丙肝、丁肝抗体均阴性。
Rizzetto 等 (2005)
Hadziyannis 等 (2006)
LAM LAM ADV
HBeAg 状 态
有组织学结果 患者人数/入组疗程(年)
人数
纤维化评分下降的患 者数量(%)
肝硬化逆转的 患者人数(%)
12/19 例
阳性
63/267
3 (63% )基线桥接纤 8/11(73% ) 维化
核苷(酸)类似物长期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改善

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

安徽医药Anhui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Journal2016 Dec,20( 12)• 2297 •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报告夏银银,孙平(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感染病科,安徽六安237000)摘要:目的认识乙肝重叠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G B S)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

方法回顾分析1例乙肝重叠 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生化学指标及神经电生理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结果该患者纳差,乏力,尿黄,在肝功能 好转的过程中,出现口、眼歪斜,间断流涎,双下肢及双足麻木感,渐加重,出现不能站立,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脑脊液检 查出现蛋白-细胞分离,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双侧面神经损害,根据病史,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该患者诊断为乙肝重叠 戊肝合并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乙肝抗病毒治疗,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病情基本缓解。

结论乙肝重叠戊肝可并发 格林-巴利综合征,及早对重叠病毒感染的干预治疗及优化治疗能否缩短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病程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关键词:乙型肝炎;戊型肝炎;格林-巴利综合征doi:10. 3969/j. issn. 1009 -6469. 2016.12.025Superinfection of HBV and HEV combinedwith Guillain-Barre syndrome:one case reportXIA Yinyin,S U N Ping(D epartm ent o f Infectious Diseases,L u a n P eople's H ospital yL u ra n y A n h u i237000 ,C h in a) Abstract :Objective T 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Guillain-Barre s y n d r o m e( G B S) of H B V a n d H E V,t 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 n d treatment of the disease.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ne case of superinfection of H B V a n d H E V c o m b i n e d with G B S w a s m a d e of its clinical,biochemical a n d electrophysiological findings,and literature review w a s conducted. Results T h e patient had anorexia,fatigue,and yellow urine. In the process of the i m p r o v e m e n t of liver function,the patient s h o w e d facial paralysis,intermittent dribbling,a n d lower limbs a n d feet n u m b n e s s,whi c h gradually worse n e d to inability to stand,lower extremity w e a k n e s s,a n d symmetrical flaccid paralysis. Cerebrospinal tests indicated albumincytological dissociation. T h e E M G indicated peripheral nerve d a m a g e a n d bilater­al facial nerve d amage. According to medical history,clinical signs a n d examination results,the patient w a s diagnosed as superinfection of H B V a n d H E V c o m b i n e d with Guillain-Barre syndrome. W i t h hepatitis B antivirus,h o r m o n e,a n d i m m u n e globulin treatment,the p a­tient got better. Conclusions H B V a n d H E V can be complicated b y G B S. W h e t h e r early intervention of superinfection a n d optimaltreatment c a n shorten the course of Guillain-Barre s y n d r o m e s till needs further study.Key words :Hepatitis B;Hepatitis E;Guillain-Barre s y n drome格林-巴利综合征(G B S),又称急性感染性脱髓 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目前认为与病毒感染或自身 免疫有关,以周围神经病变为主,多数为渐进性发 展,开始出现双下肢无力,对称性软瘫,严重者出现 呼吸肌无力,脑脊液以蛋白-细胞分离为特征,肌电 图提示外周神经损害[1]。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急性重症肝炎是指患者2周内肝细胞发生大块变性坏死,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体内代谢产物累积,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临床上病情危重,如未积极治疗,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重型肝炎。

现以戊肝合并乙肝急性重症肝炎案例报告如下。

病案:刘永刚,男,52岁。

2周前乏力、食少、恶心、右胁部不适,伴有发热,用感冒药治疗后发热好转,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

于2013年02月25日来我院诊治。

查体:神志清,无肝掌征、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齿龈无血迹,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

腹柔软,肝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

检测肾功能大致正常,血糖5.6 mmol/L。

乙肝小三阳,戊肝抗体:弱阳性,其余甲肝、丙肝、丁肝抗体均阴性。

凝血功能示: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46.80 S,凝血酶时间 23.80 S,纤维蛋白原时间19.10 S,纤维蛋白原1.703 g/L。

肝胆胰脾B超示: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脾脏厚约4.1cm。

舌苔微黄,脉弦。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黄疸病(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急性重症戊型肝炎、慢性HBsAg携带者[1]。

入院医嘱:肝炎灵注射液肌肉注射;以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2次。

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葡醛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

嘱患者绝对卧床,清淡饮食。

2月27日复查肝功能:ALT:1444IU/L,AST:1389IU/L,ALP221IU/L,GGT121IU/L,ALB36.8g/L,TBIL343.4umol/L,DBIL174.9umol/L。

医嘱:维生素K1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

3月1日因夜眠差、淤胆,嘱:苯巴比妥60mg口服,每日3次;患者近2日未大便,乳果糖口服液10ml,必要时每日2次。

3月5日医嘱: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连用2日。

3月6日患者复查肝功能。

复查凝血全套:凝血酶原时间 17.20 S,活动度 48.60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47,国际标准化比值(PT) 1.48。

急性戊肝与慢性乙肝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

急性戊肝与慢性乙肝重叠感染的临床研究
Ch n ia
【 bt c】 O j t e o ne i t t i clet e ocr i hptiBv u ( B ) n A s at r be i T vsg eh cn a f u s f h n eat i sH V i cv i ta e l i a r o c is r —
魏嫖 卫敏 高文 军 冯健 华 蔡 常辉 高 齐明 郭炜 张倩 华 蔡 仲华
【 要】 目的 了解急性戊肝 与慢性 乙肝重叠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散发性戊肝发病的危险 因 , 摘 素 探讨选择合
理 治 疗 方 案 减 少 重 叠感 染 重 型肝 炎 的发 生 率 和病 死 率 。方 法 20 04年 1月 至 2 1 00年 1 2月住 院诊 断 为 急性 戊 肝 患者
Th 4 e s s o h m r BV/HEV u rne t n,t t e c s swe e t i p e h p ttsE. I e 4 a e ft e we e H s pe if ci o he oh r71 a e r he sm l e aii n
weeala ue atc t n a ea eo 4 r l c t t kwi a v rg f( 2±1 )y asoda d tert f l ofmaewa . 3 1 a h 5 e r l n h ai o et e l s2 8 : . o ma
W IH a ,W IMi ,G O W n u ,F N inh a A h n —u ,G O Q— ig U e, E un E n A e jn E G Ja —u ,C IC a g h i A i n ,G O W i m Z A G Q a —u C IZ o gh a h eo d P ol’ o i l fZ o gh n h n sa 2 4 7 H N inh a, A h n —u .t Scn ep sH s t h n sa ,Z o gh n5 8 4 , e e pa o

戊肝重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戊肝重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

戊肝重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床分析【摘要】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戊肝患者重叠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及预防,对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对236例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急肝病房戊肝住院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36例戊肝患者中,单一戊肝组213例(占90.3%),乙戊肝重叠感染组22例(占9.3%)。

丙戊重叠感染组1例(占0.4%)。

三组中ALT(发病后10 d内所测结果)单一戊肝组(1592±535)U/L,乙戊肝组为(1486±582)U/L,无明显差异(P>0.05);重度黄疸数(TB≥200 μmol/L)单一戊肝组18例。

乙戊肝组10例,乙戊肝组显著多于单一戊肝组(P<0.01),凝血酶原时间延长(PT超过正常值3 s),单一戊肝组为10例,乙戊肝组为7例,乙戊肝组显著多余单一戊肝组(P<0.01),ALT的复常时间,单一戊肝组为(20.6±10.2)d。

乙戊肝组(22.4±11.3)d,乙戊肝组与单一戊肝组无明显差异(P>0.05);TBIL的复常时间,单一戊肝组为(29.5±13.7)d,乙戊肝为(38.2±19.6)d,乙戊肝组明显长于单一戊肝组(P<0.01); PT的复常时间,单一戊肝组为(22.5±8.9)d,乙戊肝组为(36.8±12.6)d,乙戊肝组显著长于单一戊肝组(P<0.01)。

本组236例戊肝患者中发生重型肝炎14例,单一戊肝组213例中6例(占2.8%),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3例,均抢救存活。

乙戊肝组重型肝炎8例(36.4%),均为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后肝硬化。

7例出现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2例出现上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II度以上肝性脑病,其中2例死亡。

结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一般多表现为急性,以瘀胆为主,死亡1%~4%。

重型肝炎案例分析报告

重型肝炎案例分析报告

重型肝炎案例分析报告1. 引言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全球范围内仍然很高。

本文将对一个重型肝炎的案例进行分析,以了解该疾病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案。

2. 案例描述该案例涉及一名50岁的男性,他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重型肝炎。

据患者自述,他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一直感到疲倦和食欲不振,且有时伴有黄疸和腹水。

3. 病因分析重型肝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和酒精滥用。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怀疑该患者的病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

4. 症状和体征该患者的症状包括疲倦、食欲不振、黄疸和腹水。

体检发现他的肝脏明显肿大,并有压痛。

5. 诊断为了确诊该患者是否患有重型肝炎,医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诊断测试。

其中包括血液检查、肝功能测试、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和肝脏超声扫描。

结果显示,患者的肝功能异常,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

肝脏超声扫描显示肝脏肿大。

6. 治疗方案根据诊断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重型肝炎。

治疗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抗病毒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以控制病毒复制和减少肝脏损伤。

•肝保护治疗:使用肝保护药物如乳蓟酸、氨基酸等,以保护和修复受损的肝细胞。

•营养支持:通过合理的饮食调配和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肝脏的康复和修复。

7. 随访和预后患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并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重型肝炎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治疗及时性、病毒感染程度、肝功能状态等。

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肝功能指标和病毒复制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和预后。

8. 结论重型肝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我们了解到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是导致重型肝炎的主要原因。

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此外,患者还应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避免酒精滥用和接触其他有害物质,以保护肝脏健康。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并发格林-巴利综合征一例

l l 7 g mo l / L;肝 炎病 毒指 标检 测仅HB V表面 抗体 阳 8 . 1 6 m mo l / L 、氯化物 l 1 9 . 1 mmo l / L 、蛋 白8 8 0 . 9 mg /
;脑 脊液I g G 2 5 7 . 0 0 mg / L;脑脊 液抗酸杆菌涂 片示 性 、余 皆阴性 ,甲胎 蛋 白6 8 . 3 4 n g / ml ;肌 电图:双侧 L
状 明显 ;老 年患者病情 常较重 。戊 型肝炎除 导致 肝脏 正常 ,双 侧指鼻试验 、跟膝胫试 验 、闭 目难 立征不配 病变外 ,还 可见不 少肝外表 现Ⅲ,在神经 系统方面 可 合 ,颈软 ,布 氏征、克氏征 阴性 。 引起多种病变 ,如周围神经病和脑 炎等口 。 ] 。本院收治 二 、诊 疗 过 程
了1 例 急性 戊型 肝 炎患者 ,除重度 肝损 外 ,还有 典型 的格林一 巴利综合征 ( G u i l l a i n . B a r r 6 s y n d r o me ,G B S )
表 现 ,现 报 道 如 下 。

入 院后 查血常 规 : 白细胞 4 . 0× 1 O / L、中性粒 细胞 8 4 . 4 %;生物 化学指标检测结 果显示 :A L T 4 3 4 . 7
2 0 次/ mi n,BP: 1 5 2 / 8 9 mm Hg ( 1 mm Hg= 0 . 1 3 3 左右 。后患者 因经济等原 因 自动 出院,回当地住 院继
胫后神 经 、正 中神经损害 ( 运动 、感觉均 受损 );超 阴性 ,未 查 见 隐球 菌 。 1 0 月3 0日复查 肝 功 能 :AL T 声:肝胰脾未 见异常 ,胆囊 体积缩小 、壁水肿 ;当地
1 9 9. 1 U/ L、 A ST 6 2. 8 U/ L、 TBi l 1 1 7 . 1 gm o l / L、 D Bi l

甲、戊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特征

甲、戊型肝炎与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特征

降低 了甲型肝炎 的发病率 。戊型肝炎疫苗的研制和 临床推广 , 对于慢 乙肝患者就有更加重 大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 与寄生虫病学分会 、 1 肝病学分会 . 毒 病 性肝炎防治方案 【 . J 传染病信息 ,0 0 1 ( : 1 10 】 20 ,3 ) 4 — 5 . 41 【】 张涛, 2 高眉扬 , 赵琦 , . 等 住院肝炎患者病毒检测及重 叠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对较差 , 易发展至重型肝炎。黄疸程度深 、 血清 白
学无显著差异 , 考虑与样本例数较小有关 。2 组病例 中死亡患者年龄均大于 3 岁 , 0 临床表现为亚急性或
慢 性重 症 肝 炎 。 提示 对 于成 年慢 性 乙型肝 炎 患者 , 应
蛋白下降, 可能与老年人肝脏生理功能减退 、 白蛋 白 合成及胆汁排泄功能下降有关 。甲乙型肝炎病毒双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 重叠感染 中图分类号 : 5 2 R 1. 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7 83 (0 6 - 15 0 10 - 1420  ̄3 0 4 - 2
我国是乙型肝炎 ( 乙肝 ) 感染大国, 慢性乙型肝
炎 ( 乙肝 ) 慢 患者 占总人 口的 1 %。在急 性 甲、 型 0 戊
8 岁 ,平均 4 .岁 。其 中临床 表现为急性 肝炎 2 3 51 4
例 , 性肝炎 7例 , 慢 肝炎肝硬 化 1 例 , 型肝炎 1 。 1 重 0例
2 结 果
1~ 0 5 4 岁的青壮年, 儿童对戊型肝炎病毒主要表现为 亚临床感染 ; 甲型肝炎 ( 甲肝 ) 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 而下降, 且病后免疫可维持终生。故乙戊型肝炎病毒 重叠感染组年龄显著高于 甲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二次感染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一例报告

二次感染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一例报告

及 升高高密度脂 蛋 白的作 用 , 而阻止脂质 在细胞 内 从 沉积 , 特别是阻止脂肪酸在肝 细胞 内的堆集 , 维护线粒 体的功 能 , 而 减 少或 抑 制 肝 星状 细 胞 的 激 活 与增 进
殖 ; ,减轻肝 细胞脂 肪变性 及 肝纤维 化_ 。但 从 表 1 3 _ 分 析看绞股 蓝 对 A T、 T 的 影 响 不 大 , S AL 因此 说 单 纯 降脂治疗 脂肪 性肝 炎 , 果不是 很理 想 。 效 甘 草 甜 素 是 从 天 然 甘 草 中提 取 的 甘 草 酸 单 钾 盐, 它能减 轻肝细 胞脂 变及 坏死 , 减轻肝 细胞 间质炎 症反 应 , 而抑制 氧应 激和 脂质过 氧化 , 从 也就 抑制肝
二次感 染未见 报道 。 戊 型肝炎 绝大 多数为 自限性 , l 异 常期 平 均 A
H VIM 阳性 , 床诊 断为 “ E g 临 急性 黄 疽 型肝 炎戊 型 ” 给 以清开灵 、 山豆 根 、 得 健等 药物 治 疗 , 状 迅速 肝 症
减轻 , 肝功 能 恢 复正 常 , 19 于 9 6年 1月 2 日出 院。 4 出院半 年 内多次 复 查 肝功 能 正 常 , 后未 再 检查 及 以 治疗 。19 9 9年 5月 1 日再 次 出 现 乏 力 纳 差 等 症 0
细胞 色素 P ⅡE 的表 达 , 止产 生 自由基 对肝 4 I 阻
细 胞的损 害 , 而 可 以降 低 A T 和 AL 保护 了肝 进 S T,
脏 功能 。
o  ̄esijSmileDs 19 。 :0 29 i s e3 e n i r i 99 1 25 1 - a v ,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 84
【] 5 曾民德 . 血脂药物在脂肪肝治疗 中的应用 【] 中华肝脏病杂 降 J

重症酒精肝并戊型肝炎抢救成功1例报告

重症酒精肝并戊型肝炎抢救成功1例报告
2l — 3 . 1 2 5
[ ] MUR H WA, ec rvrK C E TI I lt l trd 5 P Y D S hye— E SK ME s ae c see K. o d u
mirc l f ain h ra t a ilgi.p too i o rlt n co ac i to si t ebe s:rdoo c ah lgcc reai ic n o
表 现为颗粒 状 、 状 、 支状 或 柱 状 , 线 分 线样 分 支 状钙 化表 现者 常为高核 级 的 粉刺 型 D I , 性 度高 , CS恶 预
后差 ; 粒状 钙 化 常为低 核 级 粉刺 型 D I , 性度 颗 CS恶 低, 预后较 好 。
[] rd l y 1 7 17 2 :3 ,4 J .a ic ,98,2 ( )3 53 1 o ̄ [ ] JANG Y. l n t dbng ls r coaci t n ̄ ] 6 I Mai a e i c t e mi clfai sJ . gn a n n u ed r ic o
原 位癌到 浸润性 导管癌 的进展 过程 。两者 由于病理 上 的高度相 关性 , X线 表 现上 也 具有 某些 程 度 的 在
小钙 化 断种 有 重 这
要 的临 床意 义。 参考 文献
[ ] OR G, AY N, E NOL SC,ta. I D aeoi 1 ELS K R Y D e 1B — Sct r a RA g z t na r c ro l nn y J .a i l y 19 , 1 ( ) i sapi t fmag ac [ ] rdo o ,9 9 2 1 3 : o do i ng
Raioy 19 ,9 ( )6 16 8 do g ,9 6 1 8 3 :7 —7 . l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46例临床分析

乙型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46例临床分析
无统计学意义 。
3 讨 论
12 检测方法 : . 全部病例使用酶联免疫1 吸附法 ( LS 检 E IA)
测 病 毒 性 肝 炎 血清 病 原 学 标 志 。抗 戈 型 肝 炎 病 毒 ( V) HE
戊型肝炎病毒可以和任 一肝炎病 毒重毪感 染 , 与 乙 但 型肝炎病毒重叠 感染为 多, 且戊 型病毒肝 炎是老 年急性病 毒性肝炎的主要原因l , 2 随着 年龄 的增 长重叠感 染的概率 』 越高。乙型肝 炎病 毒重 叠戊 型肝 炎病 毒感 染机 制l 主要 3 』 为: ①戊型病毒经 口传 播 ; 乙型肝炎 病程长 , ② 易受 到戊型 肝炎病毒感 染 ; 乙型肝炎患者机体抵抗力弱 , ③ 免疫系统受 到严重损害 , 对经 消化 道侵入 的戊型肝炎 病毒缺 乏抵抗 和
表 1 两组生化学指标 比较 ( ±5 1

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是慢性 乙型肝炎 发生 重症化 的
个 重 要诱 因 _ 。本 文 结 果 显 示 重 叠 感 染 可 导 致 肝 脏 在慢 4 j
性乙型肝炎病变的基础上增 强 了肝 组织炎 症活动度 , 使肝 功能在短期 内进 一步 受损 , 程延 长 , 病 发生 重肝 危险 性增
2 1 两组生 化学指标 比较 : 乙肝组和肝硬 化组 丙氨酸转 . 慢
氨 酶 ( Lr 、 A t) 总胆 红 素 ( B L 、 清 白 蛋 白 ( ) 异 无 r T I) 血 AI 差 B 统计学意义( P>0 0 ) 而 两 组 凝 血 酶 原 活 动 度 ( I 间 .5 , V A)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见 表 1 .5 , 。
大 。 肝 硬 化 患 者 肝脏 基 础 损 害 比较 重 , 此 基 础 上 重 叠 感 在

戊型急性重型肝炎的个案护理

戊型急性重型肝炎的个案护理

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转氨酶、胆红素、白 蛋白等
监测肝性脑病指标,如血氨、脑电图等
饮食护理
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维 生素
饮食频率: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食物选择:瘦肉、鸡蛋、牛奶、蔬菜、水 果等
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污染
饮食禁忌: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营养补充:根据病情需要,适当补充营养 素和维生素。
戊型急性重型肝炎的病因、 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疾病的预后和康复指导
自我监测指导
定期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皮肤、眼睛、口腔等部位是否有异常变化 记录饮食、睡眠、运动等生活习惯 定期进行肝功能、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情况,以便及时处理
预防措施教育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避免接触肝炎病毒携带者,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个人物品 接种肝炎疫苗,提高免疫力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肝炎病毒感染
注意事项:避免劳累、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保持心 情愉快
饮食指导:清淡饮食、避免油腻、 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药物治疗指导
药物种类:抗 病毒药物、保 肝药物、免疫
调节药物等
药物剂量:根 据病情和个体 差异,遵医嘱
调整
药物用法:口 服、静脉注射、
肌肉注射等
药物副作用: 注意观察药物 反应,及时向
凝血功能异常:出血倾 向、皮下出血等
并发症风险评估
肝功能衰竭:监测肝功能指标,如ALT、AST、胆红素等 肾功能损害:监测肾功能指标,如尿素氮、肌酐等 消化道出血:监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 肝性脑病:监测意识状态、神经反射等 感染:监测体温、白细胞计数等 电解质紊乱:监测血钾、血钠等

肝炎综合病例分析解析

肝炎综合病例分析解析

实验室检查:
抗-HBV IgM(+)、总胆红素357.3μmol/L (正常参考值1.7-17.2μmol/L)、直接胆红 素219.2μmol/L(0-6.8μmol/L)、γ-谷氨酰 转肽酶311U/L(11-50 U/L) 、天门冬氨酸 氨基转移酶778 U/L(8-40 U/L)、丙氨酸 氨基转移酶 477U/L(8-35 U/L)、白球蛋 白比32/21(40-55/20-30 g,/L)、白细胞 4.1×109/L(4-10×109/L)、红细胞 3.73×1012/L(4-5.5×1012/L)、血小板 53×109/L(100-300×109/L)、血红蛋白 115g/L(12-16g/L)、中性粒细胞45%(5070%)、淋巴细胞55%(20-40%)、凝血酶原 活动度23%、总胆固醇2.15mmol/L(2.865.96 mmol/L)、甘油三酯2.49mmol/L(0.221.21 mmol/L)。B超:肝体积无明显改变, 胆囊壁明显水肿,囊腔缩小。胸片未见异常 。心电图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抗-HBV IgM(+)(急性感染标志)、总胆红素 357.3μmol/L(正常参考值1.7-17.2μmol/L)、直接胆红 素219.2μmol/L(0-6.8μmol/L)、γ-谷氨酰转肽酶 311U/L(11-50 U/L)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778 U/L (8-40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477U/L(8-35 U/L) 、白球蛋白比32/21(40-55/20-30 g,/L)(肝细胞损害) 、白细胞4.1×109/L(4-10×109/L)、红细胞 3.73×1012/L(4-5.5×1012/L)(毒素作用抑制骨髓造血) 、血小板53×109/L(100-300×109/L)、血红蛋白 115g/L(12-16g/L)、中性粒细胞45%(50-70%)、淋巴细 胞55%(20-40%)(病毒感染)、凝血酶原活动度23%、 总胆固醇2.15mmol/L(2.86-5.96 mmol/L)、甘油三酯 2.49mmol/L(0.22-1.21 mmol/L)(肝功能降低)。B超: 肝体积无明显改变,胆囊壁明显水肿,囊腔缩小。胸片 未见异常。心电图未见异常。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

肝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及治疗路径肝炎是指肝脏发生炎症的一类疾病,分为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

本文将对肝炎的临床典型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疗路径。

一、病例描述患者,男性,40岁,主诉乏力、食欲减退、恶心、黄疸等症状,体检发现肝脏肿大,血液检查显示肝功能异常。

二、病史分析根据患者的主诉及体检结果,初步判断该患者可能患有慢性肝炎。

了解患者病史后发现,患者曾有肝炎病史,而近期曾有过饮酒史、接触过可能传播肝炎病毒的场所或人员,这加强了患者患慢性肝炎的可疑性。

三、诊断3.1 体格检查患者肝区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腹壁静脉曲张,黄疸,贫血等症状。

3.2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查结果显示:ALT和AST升高,血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降低,病毒学检查发现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

肝功能检查提示肝功能异常。

3.3 影像学检查腹部超声检查显示肝脏肿大,肝实质回声不均匀,胆囊壁增厚,提示慢性肝炎的可能性。

4、治疗路径针对该患者患有慢性肝炎的病情和检查结果,制定以下治疗路径:4.1 药物治疗根据病毒学检查结果,确认该患者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因此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

通常采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替加韦)和干扰素(如干扰素α-2a)的联合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病情。

此外,还可以根据患者的肝功能情况给予辅助治疗,如补充维生素、促进肝细胞再生等。

4.2 生活方式管理患者需戒酒,避免接触可能传播肝炎病毒的场所或人员。

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等,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4.3 定期随访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复查,包括肝功能检查、病毒学检查等。

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判断治疗效果。

同时,及时发现并处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5、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感染的,为了预防感染和传播,建议该患者及其家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疫苗接种可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临床分析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临床分析

酒精性肝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60例临床分析作者:褚菲菲, 李建生, 张金平, 李东颖, CHU Fei-fei, LI Jian-sheng, ZHANG Jin-ping , Li Dong-ying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郑州,450052刊名:临床消化病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年,卷(期):2012,24(3)参考文献(12条)1.MOTA A.GUEDES F.AREIAS J Alcohol consump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nfection in northrn portugal considering gender and hepatitis B virus genotype differences[外文期刊] 2010(02)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 2010(04)3.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期刊论文]-中华肝脏病杂志 2011(01)4.王炳元.于继红嗜酒与肝炎病毒感染叠加的临床特点 20095.KWON OS.JUNG YK.KIM SG Effect of alcohol on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cirrhosis:across-sectional case-control study 2010(03)6.GITTO S.MICCO L.CONTI F Alcohol and viral hepatitis:amini-review 2009(01)7.GAO B.SEKI E.BRENNER DA Innate immumty in alcoholic liver disease 2011(04)8.梁列新.侯晓华酒精性肝病的流行病学和预后[期刊论文]-临床内科杂志 2004(02)9.CAINELLI F Liver diseas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2012(03)10.CHEN CC.KUO CJ.TSAI SY Relation of genotypes of alcohol metabolizing enzvmes and mortality of liver diseases in patients with alcohol dependence[外文期刊] 200411.FRAZIER TH.KERSHNER NA.MARSANO LS Treatment of alcoholic liver disease[外文期刊] 2011(01)12.MATHURIN P.MORENO C.SAMUEL D Early liver transplantation for 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 2011(19)本文链接:/Periodical_lcxhbzz201203001.aspx。

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研究

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研究

戊型肝炎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研究
赵丹燕
【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
【年(卷),期】2006(35)2
【摘要】目的探讨戊型肝炎(HEV)重叠乙型肝炎感染的状况及戊型肝炎病毒对乙肝患者的影响.采用RT-PCR检测HEV-RNA,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EV与HBV重叠感染组(Ⅲ组)和单纯HBV感染组(Ⅰ组)的HBV DNA含量,比较HEV对HBV复制有无影响,检测三组病人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差异,并对他们预后时间作了比较.Ⅲ组与Ⅰ组HBV DNA含量基本一致,ALB、GGT在三组病人中均无显著性差异.ALT、AST、TBIL及一部分临床症状、体征在三组病人间有显著性差异.HEV对HBV的复制无影响,但HEV感染会加重乙肝患者肝脏损害和临床症状,并可推测HEV对乙型肝炎发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总页数】3页(P40-42)
【作者】赵丹燕
【作者单位】温州医学院,325000;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
【相关文献】
1.戊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比较 [J], 蒋玉凤;邹愚;王明勇;邓存良
2.慢性乙型肝炎与急性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J], 张苏宁
3.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效果分析 [J], 刘雁
4.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价 [J], 叶昊;邓盛微
5.牛磺酸熊去氧胆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戊型肝炎感染的临床分析 [J], 王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戊型肝炎合并甲乙丙丁肝炎病毒感染病例的分析

戊型肝炎合并甲乙丙丁肝炎病毒感染病例的分析

戊型肝炎合并甲乙丙丁肝炎病毒感染病例的分析
胡玉林;梁志辉
【期刊名称】《临床肝胆病杂志》
【年(卷),期】1996(012)003
【摘要】本文对354例各型肝炎病人检测了甲,乙,丙,丁,戊各型肝炎病毒的标志物,发现戊型肝炎(抗-HEB阳性)66例,占18.64%,戊型肝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黄疸型(63.64%)另还有急性无黄疸型,胆汁瘀积型及重症型,戊型肝为具有典型肝炎症状者多见(93.94%),黄疸多见(83.33%),ALT均有升高,HEV可与HAV,HBV,HCV混合感染,总的混合感染率为34.85%,以乙+戊为最多(16.6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胡玉林;梁志辉
【作者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一院传染科;双阳县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31例临床分析 [J], 何庆周;胡谦树
2.天津地区戊型与甲乙丙丁各型肝炎病毒重叠或混合感染68例分析 [J], 蓝兴娥
3.天津市宁河县某村甲乙丙丁戊五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J], 陈玲宜;王洪莉;张士勇;王海琴;李敬云;韩光红;
4.急性散发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71例临床分析 [J], 方翠钧;曹美星
5.广州地区散发性慢性非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 [J], 崇雨田;谭德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HBV标记物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HBV标记物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HBV标记物结果分

何姗;龙尧;庞超
【期刊名称】《广东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的影响。

方法:以血清HBsAg和抗HEV均阳性患者36例作为重叠组,以单纯HBV感染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

两组病例抗HAV-IgM和抗HCV均为阴性。

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的HBV-M。

结果:重叠组血清HBsAg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抗HBe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HBV与HEV重
【总页数】2页(P34,38)
【作者】何姗;龙尧;庞超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内科;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感染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2
【相关文献】
1.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者血清HBVM结果分析 [J], 何姗;国虹;庞超;胡南
2.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标记物特点分析 [J], 张云城
3.819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J],
杨健;张国强
4.慢性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实验室指标分析 [J], 吴志强;熊焰
5.乙型肝炎与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血清HBV标记物结果分析 [J], 何姗;龙尧;庞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戊肝患者合并甲肝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

戊肝患者合并甲肝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

戊肝患者合并甲肝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探讨
李文干;吴梅书
【期刊名称】《江苏医药》
【年(卷),期】1998(024)006
【总页数】2页(P425-426)
【作者】李文干;吴梅书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科;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传染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6
【相关文献】
1.水林佳胶囊对脂肪肝有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J], 林云华;尹燕耀;宗亚力;吴林
2.慢性乙肝患者重叠急性戊肝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J], 姚维敏;陈焰;郭健文;谢春生
3.探讨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效果 [J], 张美华
4.感染性疾病甲肝、戊肝的免疫学检验探讨 [J], 李树辉
5.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行根治切除术的肝癌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意义 [J], 伍立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重症戊型肝炎合并乙肝案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20T15:22:43.18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吕宜民
[导读] 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应当以大量保肝西药静脉滴注,在病情控制后可以适时地改为以中药水煎服治疗为主。

吕宜民(山东省乳山市中医院肝病科山东乳山 264500)
【中图分类号】R57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21-01 急性重症肝炎是指患者2周内肝细胞发生大块变性坏死,出现严重的肝功能障碍,体内代谢产物累积,患者有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临床上病情危重,如未积极治疗,少部分患者可进展为重型肝炎。

现以戊肝合并乙肝急性重症肝炎案例报告如下。

病案:刘永刚,男,52岁。

2周前乏力、食少、恶心、右胁部不适,伴有发热,用感冒药治疗后发热好转,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黄。

于2013年02月25日来我院诊治。

查体:神志清,无肝掌征、蜘蛛痣。

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腔齿龈无血迹,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

腹柔软,肝区叩击痛阳性,双下肢无浮肿。

检测肾功能大致正常,血糖5.6 mmol/L。

乙肝小三阳,戊肝抗体:弱阳性,其余甲肝、丙肝、丁肝抗体均阴性。

凝血功能示: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46.80 S,凝血酶时间 23.80 S,纤维蛋白原时间19.10 S,纤维蛋白原1.703 g/L。

肝胆胰脾B超示:无肝内外胆管扩张,脾脏厚约4.1cm。

舌苔微黄,脉弦。

初步诊断:中医诊断:黄疸病(湿热蕴结);西医诊断:急性重症戊型肝炎、慢性HBsAg携带者[1]。

入院医嘱:肝炎灵注射液肌肉注射;以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2次。

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葡醛酸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

嘱患者绝对卧床,清淡饮食。

2月27日复查肝功能:ALT:1444IU/L,AST:1389IU/L,ALP221IU/L,GGT121IU/L,ALB36.8g/L, TBIL343.4umol/L,DBIL174.9umol/L。

医嘱:维生素K1注射液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

3月1日因夜眠差、淤胆,嘱:苯巴比妥60mg口服,每日3次;患者近2日未大便,乳果糖口服液10ml,必要时每日2次。

3月5日医嘱:地塞米松注射液2.5mg肌肉注射,连用2日。

3月6日患者复查肝功能。

复查凝血全套:凝血酶原时间 17.20 S,活动度 48.60 %,凝血酶原时间比值1.47,国际标准化比值(PT) 1.48。

3月7日医嘱:促肝细胞生长素注射液、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谷胱甘肽注射液改为每日1次静脉点滴。

停维生素K1肌肉注射;熊去氧胆酸片0.1g口服,每日3次;地塞米松片1.5mg口服,每日2次。

3月8日患者自觉较前明显好转,根据患者要求停用静脉滴注治疗。

停肝炎灵肌肉注射,改为谷胱甘肽1.2g肌肉注射,每日1次;继续口服地塞米松、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片。

配合疏肝清湿热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服。

3月12日患者近日来饮食及睡眠可,食后腹胀不适较前明显减轻,巩膜发黄、周身瘙痒减轻。

复查肝功能:ALT:106IU/L,AST:77IU/L,ALP198IU/L,GGT78IU/L,ALB35.2g/L,TBIL294.9umol/L,DBIL160.6umol/L;医嘱:地塞米松片减为每日1次口服。

其他继续同前巩固治疗。

3月16日加用复方益肝灵胶囊2粒口服,每日3次。

3月18日患者较前明显好转,患者舌质淡红,舌苔白,脉弦虚,辨证属于阴黄[2]。

嘱:地塞米松片改为0.75mg口服,每日1次。

继续以谷胱甘肽肌肉注射,配合疏肝温脾胃、化瘀利胆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水煎服。

3月21日复查,患者要求出院。

出院医嘱:注意休息,中药10剂减去熊胆粉,水煎服;3天后地塞米松片改为隔日1次口服,苯巴比妥、熊去氧胆酸片、复方益肝灵胶囊同前口服。

3月30日复查,医嘱:复方益肝灵胶囊、五灵丸、熊去氧胆酸片口服,停用其他药物。

讨论:
急性重症肝炎早期应当以大量保肝西药静脉滴注,在病情控制后可以适时地改为以中药水煎服治疗为主。

此类患者一定要由有多年实践经验的医师确定是否停用静脉滴注,临床应当注意以下5项:(1)急性重症肝炎要与急性重型肝炎相鉴别。

(2)重型肝炎往往需要输注新鲜血浆及白蛋白。

如果急性重症肝炎病情未控制,且出现肝性脑病、腹水形成等,应考虑按重型肝炎处理。

(3)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一般不需要输注新鲜血浆及白蛋白,临床常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针剂静脉滴注。

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早期治疗不用损肝药物,一般不用抗生素,不用抗病毒药物。

(4)治疗酶胆分离,常用熊去氧胆酸、苯巴比妥、地塞米松片口服。

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应当预防肝性脑病,防治电解质紊乱,控制继发感染。

(5)在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肝炎时,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清淡饮食,给予因人而异的心理健康指导,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也很重要。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 14(2):81-89.
[2]陈源,尤海玲,卢利员.中医扶阳思路在32例重症肝炎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1,26(8):1574-15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