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春考第二篇古文阅读 方略(新高考《林和靖先生诗集序》《书善最堂卷后》《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对作品的艺术价值评述---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 B.对作者本人功过的评述---表达自己的情感) 3.掌握序文常用的手法。
六.史论文、书信体阅读
经典题型
评价要点
分析艺术手法的作用 艺术形式在文中的运用及其对描述对象的表达作用
赏析文本的语言形式 古代散文整散、长短结合语言形式在文中的呈现及其
在不同文体中的表达效果
文序,诗序,图序…另有赠序--内容多是对所赠亲友的赞许,推重或勉励之辞 1.常用手法:叙议结合、借古讽今、类比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 论证、举例论证。 2.阅读的方法: ①明确序文的类型。 ②了解作者写序原因或找出能体现写作意图的语句。 ③推究写作对象 ④分析对象的内容、特点 ⑤提炼概括主旨(即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⑥明确写作意图
新高考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上海春考第二篇
文言文 解读方略
2017春考 林和靖先生诗集序 2018春考 书善最堂卷后 2019春考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
六.序跋类(序、叙、绪、引)(跋、书……后)
例文:《伶官传序》 1.需要掌握的基本信息:序的类型,写序的原因,作者观点。 2.整体把握内容的方法。 可采用提问式思考,然后书面答
④且盛衰荣瘁,理之常也。时异势殊,陵谷迁变,高台倾,曲池平,虽吾宅第且 不能守,何有于亭?数十年后,此不过十里铺前一接官亭耳,乌睹所谓“三诏” 者乎?此举比之建坊表宅,尤为无益;已寄书敬修儿达意官府,即檄已行,工作已 兴,亦必罢之。万望俯谅!
再说兴盛衰亡荣耀忧伤,这是常理。时势不同,高山低谷的变迁,高高的亭 台也会倾覆,弯曲的池塘也会填平,即使是我的住宅尚且不能守住,要亭子有什 么用?几十年后,这不过是十里铺前一个接待官员的亭子罢了,哪里看得出所 说的“三诏”?这个建亭的行为比建造牌坊住宅,更是没有好处;我已寄了一封 信,让我儿子敬修把这意思传达给官府。假如公文已经发出,工程建筑已经开 始,也一定要停下。敬请原谅!
2019春
答湖广巡按朱谨吾辞建亭 [明]张居正
①承示欲为不谷作三诏亭,以彰天眷,垂有永,意甚厚。但数处以 来,建坊营作,损上储,劳乡民,日夜念之,寝食弗宁。今幸诸务已就, 庶几疲民少得休息;□无端又兴此大役,是重困乡人,益吾不德也。
承蒙你表示想要替我建造三诏亭,来彰显皇上对我的恩宠,使之 流传到永远,感谢你那深厚的情意。只是从几个地方来看,建立 牌坊建造房舍,损失了国家的储备,使乡民们劳累,对此我日夜 思考,感到寝食不安。当今庆幸各项事务已经完成,希望疲惫的 百姓稍稍能得到休养生息;却无缘无故地又大兴土木建造亭子这 一大事,这是加重百姓的困难,我也不会感激的。
1.基本信息:文章类型:书信;写信的原因:回答朱谨吾自己拒绝建亭的原因: ①建亭让疲困的乡民不得休息;②建亭夸耀恩宠不是他的追求;③建亭的费 用可以救济荒年的贫民;④建亭起不到留名后世的作用。张居正在他当政后 期,他故乡的湖广巡按想为他建一个三诏亭。手法:叙议结合。(张居正写这封谢
绝信,从中可见张居正的关心百姓,他不愿“重困乡人”劳民伤财来为自己树碑建亭。认
谓不朽。”因把立德、立功、立言称为三不朽。⑤阀阅:指门第。 ⑥师心:以己意为师。⑦席宠:凭藉恩宠。席:凭藉,倚杖。⑧“露台 百金”三句:《汉书·文帝纪》赞,文帝“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 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 为!’”⑨陵谷迁变:《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③露台百金之费,中人十家之产,汉帝犹且惜之,况千金百家 之产乎?当此岁饥民贫之时,计一金可活一人,千金当活千人矣! 何为举百家之产,千人之命,弃之道旁,为官使往来游憩之所乎?
建造露台要耗费上百两银子,这相当于中产阶层人十个家庭的 资产,汉帝尚且珍惜它,何况是千两银子上百个家庭的资产呢? 每当荒年百姓贫困时,算算一两银子可以救活一个人,千两银子 可以救活上千人啊!为什么要拿上百个家庭的资产,上千个人的 性命,丢弃在路边,成为官员使者来来往往的休憩的场所?
②且古之所称不朽者三,若夫恩宠之隆,阀阅之盛,乃流俗 之所艳,非不朽之大业也。吾平生学在师心,不祈人知。不但一 时之毁誉,不关于虑;即万世之是非,亦所弗计也,况欲侈恩席 宠以夸耀流俗乎。使后世诚有知我者,则所为不朽,固自有在, 岂藉建亭而后传乎?
再说古代人们所称赞的三不朽,就像恩宠的隆重,门第的高贵, 这是人们羡慕的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不是不朽的大事啊。我一生 所学就在于以己意为师,不求别人知道。不仅一时的毁誉,不放 在心里;即使是万世的是非,也毫不计较,更何况想凭借皇上的 恩宠来向社会上流行的习俗夸耀。假使后代确实有人理解我,就 成为不朽了,就以本来自有的面貌存在,难道要凭借建造三诏亭 后才流传吗?
①不谷:不善。古代侯王自称的谦词。《老子》“故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谷)。”三诏:《礼记·礼 器》“纳牲诏于庭,血பைடு நூலகம்诏于室,羹定诏于堂,三诏皆不同位。”诏,告。 用各种礼品告神求福。这里是张居正自称 ②天眷:上天的恩眷,也指 皇帝对臣下的恩宠。③上储:指国家的储备。④不朽者三:《左传·襄 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
①写序的原因是什么? 借古讽今,旨在告诫当时北宋王朝,应以历史为鉴,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中在议论,意在警戒)。
②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③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写作特点)? 本文运用了对比论证(借古讽今) 3.同类课文:《<指南录>后序》《兰亭集序》
序:在著作或正文之前的文章叫序,在著作或正文之后的文章叫跋。有书序,
分析文本的思路 把握作者的思路倾向及感情脉络
概括主旨或评价观点 把握文意,并评价其观点的优劣。
判断文体,熟悉古代散文和议论性文章的创作手法。不同文体的创作主旨不 同,文本艺术形式的表达作用不同。古代散文常常是借物(借景或借事)来 写人抒怀言理,议论性文章常用类比、对比论证来阐述事理。 1.语言形式赏析题。整散结合、长短参差、铺陈排比是古代散文的语言特征, 答题层次是:某种语言形式在文中的运用,其对作用对象的表达效果如何 (应结合不同文体来分析)。 2.评价观点题。分两层答①概括作者观点,②评价其观点的优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