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教学语言的设计与讲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课教学语言的设计与讲究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有声乐、钢琴等表演技能和音乐理论、教育理论方面的修养外,还应该具有掌握和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能力.它是教学的主要工具。运用教学语言的优劣,常常是教学活动成败的关键。一堂成功的音乐课,离不开教师准确生动的教学语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语言是作用于受教育者心灵不可替代的工具.教学的艺术首先是打动人心的谈话的艺术。”老师亲切温和的语言,使学生百般回味:老师幽默诙谐风趣的语言,给学生带来快乐;老师热烈奔放的语言,给学生激情;老师温柔细腻的语言,使学生真诚……

一、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因此教学语言必须具有严密的科学性,这也是对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借助于精确的语言,才能准确无误的表达其内容,科学的表达方法即语言周到严密,含义准确、遣词用句精当.合乎语法规律。这样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给人以清晰明澈的正确认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应是其科学性原

则的组成部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即是运用逻辑推理的方式进行教学论证。这样,就必须注意教材内在规律,把握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的本质联系。譬如,在基本乐理的教学中,有关音符时值、节奏的内容就应该特别注意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学生已掌握的音乐知识基础上,根据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严密的论证,从而得出结论,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路随教师的讲解,一环扣一环,达到理解掌握的境界。

教学语言中最忌讳的是概念不清。这容易引起条理混乱,学生听后不知所云,如坠五里云雾;或曲解定义,以至谬种流传,误人子弟。教学语言中的这些毛病很可能在讲课中造成逻辑混乱,使讲课内容失去科学性,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例如,有的音乐教师在上课是说:“不要赶节奏。”“请缓慢一些节奏。”我们知道,节奏在音乐体系中主要表现为有组织的音的长短关系。教学语言中出现“赶节奏、”“缓慢节奏”等词语,把“节奏”等同于“速度”,混淆了节奏的内涵,这显然是错误的。此外,若教学语言中用词不准确,表达传递信息就会产生误差。因此,应正确使用教学语言中的词汇和术语,语句通顺,合乎规范。忌用“可能”,“大概”这些似是而非,摸棱两可的不确切词语。

(二)启发性原则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积极的启发性语言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这种认识活动必须依赖于人的思维活动来进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语言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合乎逻辑。具有良好思维能力的人才能深刻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积极的启发性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并能开拓思维境界,有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这样就有可能使教学效率提高。启发性教学语盲还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内化、物化,从而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因此,教师要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正确领悟知识的内涵,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启发性的讲课,就是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思维运动的特点,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和联系,启发他们去发现矛盾,认识矛盾,并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教师运用启发性教学语言,不断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音乐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使学生学会融洽贯通教学规律。因此,强调音乐课教学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应是上好音乐课的必备前提。

(三)和谐性原则

教学语言的和谐性原则,即使讲究教学的语言、语调类。教学语言的语音、语调运用得是否准确得当,直接影响着知识信息的传达。教学实践证明,具有语言、语调美的教学语言,松易感染学生,使其身心愉悦;在这种心境宽舒的状态下接受知识信息,听课的吸引率自然就高。一般来说,教学语言和谐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普通话语音准确。这是对教学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切记将方言音调带入教学语言,其二.适宜的语调、语速。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来确定语调,主要知识、定义与概念、重点与难点,语速应稍慢,语调要高亢,一句一顿:必要时还可以适当反复,以便给学生以较强的刺激,是其加深印象。而对于那些非重点和知识,或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语速可适当加快些,语调平直,一带而过。此外,教学语言中情感变化也反映在语调的运用上。愉快时的语调应轻松明快:愤怒时则应沉重有力;等等。其三,音量适度。教学语言的过大过小,都会影响学生听课的效果。因此,必须将语言音量调整到适当的响度。具体标准是让坐在每个位置上的学生都清楚地听清老师讲的每句话,并且耳感舒适。其四,善用重音和停顿。重音是讲话过程中对某些关键词语加重语

气给予突出的现象,适当运用重音有助于更好地表达知识内容。停顿是语音进行中的间歇,停顿好似乐曲中的休止符,它可以增加语言的音乐感。例如在讲授难点、重点的转换处;解释概念、定义处,略加停顿,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巧妙的运用重音停顿,可以增加教学S言的表现力,在轻重缓急、起伏跌宕的语言流动过程中,增加语言语调的美感。

一、音乐教师的语言艺术

在音乐教学中,把音乐和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机结合,将音乐这种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语义性的听觉艺术联系在一起,充分发挥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作用,不仅可以再现音乐形象,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深入人心的今天,要想做一位教学理念新、教学效果好的优秀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注重语言艺术的锤炼,在追求音乐美和语言美的结合上下工夫。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课的艺术性得到充分的展示。

(一)音乐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

首先.教师的语言美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艺术享受,学生喜欢教师的教学语言有艺术魅力.特别是音乐课的语言,要求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为音乐课“画龙点睛”,为音乐形象“椎波助澜”。音乐教师的艺术性要求音乐教师语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要同音乐的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相协调。这样可以创设更为真切的体验情境,并使学生在语言的感染下更快地走进艺术情景,并加深对音乐的感受,增强艺术表现力。如处理演唱歌曲《让世界充满爱》前,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人类最普遍最热烈最真挚的情感.先播放歌曲,在歌曲卢中教师用深情的语调朗诵:“轻轻地捧着你的脸,不需要更多的语言,紧紧地握住你的手.这温暖依旧未改变。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真心地为你祝原,祝愿你幸福平安。”同学们被深深地感动了,很快将感受在歌声中表现出来;演唱速度平缓了.声音饱满了.歌声深情了,感情更真切了。

其次,由于学生对教师语言的接受和反馈很大程度上借助于教师的表情、神态、动作、风度等综合判断,也就是说,听觉还需借助视觉形象的帮助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判断,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追求语言、声态的吻合,直至“声、神、形”的合一。试想,如果我们痛苦地叙述“我们同欢乐,我们同忍受,我们怀着同样的期待”。------或是唱着“真心地为你祝愿,祝愿你幸福平安”时,那么学生如何从矛盾的心态中得到肯定的判断?因此,教师不能忽略教学语言中所包含的无声的体态语言(形态、神态、动态、手势等),它们与声态语言构成和谐的课堂语言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