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小脑间脑和大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
攀缘纤维(climbing fibers):属兴奋性纤维 下橄榄核 小脑下脚 颗粒细胞层
Purkinje细胞
星形细胞、 Golgi细胞
苔藓纤维(mossy fibers) :属兴奋性纤维 前庭核、大 与颗粒细 脑皮质、脑 小脑下脚 胞产生突 颗粒层 干网状结构、 (大部分) 触联系 顶盖等 (末端呈花瓣样终扣,与其它结构形成小脑小球)
分子层 小脑中央核 前庭核(少数)
(3)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颗粒细胞(granular cell)(兴奋性): 轴突
分子层(平行纤维),与 Purkinje细胞的树突接触
Golgi 细胞(Golgi cell)(抑制性): 树突 分子层,与平行纤维接 触与Purkinje细胞接触
端脑分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岛叶
岛叶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锥体细胞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梭形细胞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颗粒细胞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Martinotti 氏细胞
大脑皮质 分层及神 经元类型
水平细胞
2、大脑皮质的分层 新皮质分为6层: 分子层: 外颗粒层: I II 传入层
外锥体层:
内颗粒层:
III
IV
内锥体层:
V
多形层或梭形细胞层: VI
传出层
古皮质(海马)只分为3层: 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多形层
1. 室床; 2. 起层; 3. 锥体细胞层; 4. 放射层; 5. 腔隙分子层
3、大脑皮质的功能分区
Brodmann —— 52个区
额叶皮质:躯体运动、头眼运动、发育和语言
海马的传出纤维 海马伞 穹窿脚 穹窿体穹
窿连合(纤维交叉至对侧)穹窿柱 乳头体
(3)前连合: 联系两侧 颞叶(颞中回和颞下回)
嗅球
胼胝体
上面观
连合纤维:
(1) 胼胝体: 在两侧半球间的情报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2)穹隆连合(海马连合): 两侧海马间的联系.
海马的传出纤维 海马伞 穹窿脚 穹窿体穹
运动有关的大量感觉信息; (2) 上述信息主要汇聚到Puikinje细胞, Puikinje细胞的活动又主要通过小脑核 影响脊髓、脑干和大脑皮质的运动功能;
(3) 传入信息量大于传出信息;
(4) 传入、传出小脑的纤维均通过小脑的 上、中、下三对脚。
四、小脑的功能
* 协调随意运动
* 调节肌张力
间 脑 (Diencephalon)
窿连合(纤维交叉至对侧)穹窿柱 乳头体
(3)前连合: 联系两侧 颞叶(颞中回和颞下回)
嗅球
投射纤维 内囊: 位置: 丘脑、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分部: 前肢(尾状核和豆状核之间) 后肢(丘脑与豆状核之间) 膝部(前、后肢之间)
内囊通过的投射纤维
上行: 丘脑皮质束(内囊后肢) 视辐射(内囊后部) 听辐射(内囊后部) 其它 下行: 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肢) 皮质脑干束(内囊膝部) 皮质桥束: 额桥束(前肢) 定、枕桥束(后肢) 其它
神 经 系 统
——小脑、间脑和端脑
王智明
基础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小 脑 (Cerebellum)
中间部 蚓部
外侧部
一、小脑皮质
1. 小脑皮质的分层 2. 小脑皮质的传入纤维 3. 小脑皮质内的联系环路
(1) 分子层(stratum moleculare)
星形细胞 (stellate cell) 筐状细胞 (basket cell)
后说话区(Wernicke氏区;39、40区): 损伤 感觉性失语
书写区(8区):额中回来自百度文库部 损伤 失写症
顶叶皮质:躯体感觉
(1)一般感觉:
第一感觉区(3、1、2区):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2)味觉: 43区:岛盖部
颞叶皮质:听觉:颞横回(41、42区) 枕叶皮质:视觉:距状裂上下唇(17区)
以及高级思维活动
(1)躯体运动区: 第一运动区(4区):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组成锥体束(30%) 6区: 中央前回前上部、额上回后上部
组成锥体束(28%)
头眼运动区(8区):额中叶后部 第二运动区: 中央前、后回的最下部
组成锥体束
(2)语言功能
前说话区 (Broca氏区;44区):额下回后部 损伤 运动性失语
联络系统
包 括:背内侧核、背外侧核、后外侧核、枕核 特 点:与丘脑其他核团发生联系 作 用:参与感觉的精细辨别、情感活动等
3. 丘脑的功能
各种传入冲动的重要中继和整合中枢
Convergence Integration
汇聚
整合
端 脑 (Telecephalon)
皮质(皮层) 白质(髓质)
组成
基底核 侧脑室
3. 小脑皮质内的联系环路
皮质内5种细胞和2种纤维间有着复杂的联系, 这种联系是小脑皮质完成信号的分析和整合的结构 基础。
小脑(小)球
二、小脑的核团
小脑中央核 顶 核 —— 接受蚓部皮质的纤维 接受中间部皮质的纤维
球状核 栓状核
齿状核 —— 接受外侧部皮质的纤维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1) 既接受来自运动中枢的信息,也接受与
丘 脑(Thalamus):背侧丘脑
丘脑上部(Epithalamus):上丘脑
丘脑底部(Subthalamus):底丘脑
丘脑下部(Hypothalamus):下丘脑
丘脑后部(Postthalamus):后丘脑
丘
脑:各种传入冲动的中继和整合中
枢;
丘脑上部:水盐平衡的调节、生长及生物 节律; 丘脑下部:体温、水平衡、摄食、内分泌、 生物钟的调节; 丘脑底部:与运动机制有关; 丘脑后部:特殊感觉中继站。
第一感觉区的功能
(1)运动手指足趾时的运动觉和运动方向的感觉; (2)能准确辨别身体上受刺激的地点; (3)同时触及间隔很小的两点,能辨别出是两点的能力; (4)感觉三维空间的能力; (5)能认出别人在他手上、面部、躯干、腿上写的字; (6)区别物体轻重的能力;
(7)同时刺激躯体左右侧,能同时感受到双侧受刺激;
(8)辨别物体软硬程度。
二、大脑白质 三种纤维
1. 联合纤维: 联系同一半球内的各脑叶. 2. 连合纤维: 连结两侧大脑半球. 3. 投射纤维: 皮质及皮质下结构间的往返联系
联 合 纤 维
连合纤维:
(1) 胼胝体: 在两侧半球间的情报传递中起重要作用.
(2)穹隆连合(海马连合): 两侧海马间的联系.
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性丘脑皮质系
丘脑某些核团接受特定的感觉冲动并向特
定的皮质脑区投射, 形成“点对点”式 的投射 关系。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弥散的丘脑皮质系
包 括:中线核群 丘脑网状核 腹前核的一部分 特 点:向皮层的投射是弥散式的 作 用:与脑干网状结构共同构成上行激活系统, 作为皮质活动的调节者,以维持意识状态, 使意识活动集中,作成注意的基础。
均与Purkinje细胞 发生接触(抑制性)
纤维——大量,Purkinje细胞、Golgi 细胞、颗 粒细胞、筐状细胞、星形细胞的突起
分子层
Purkinje 细胞层
颗 粒 细胞层
白质
(2)浦肯野细胞层(stratum Purkinje)
Purkinje细胞 (抑制性):
皮质的唯一传出成分
树突 轴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