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建构和开展具有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所带动的教学改革。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点拔,让学生自主合作,积极进行熟读、精思、感悟,在双基训练过程中,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人格,培养学生用语文充实自己,丰富生活,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一、确立语文教学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特殊的功能。要实现语文教学创新目标,必须把握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倡导窦桂梅老师提出的“三个超越”新理念。

一是超越教材。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在小学阶段,要求小学生背诵优秀诗文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还要进行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把课本作为唯一教材的观念。教师不能以教授教材为唯一目的,而应以开发教材,拓展教材,超越教材为宗旨,让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地从书籍中积累文化知识,间接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人生素养。

二是超越课堂。语言已不只是作为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和存在方式。学生的生活活动、情感

活动、心灵活动等所有的生命活动,都是语文学习的过程。语文这一特点,要求改变把教室作为唯一学习场所的状况。超越课堂,就要立足把广阔的世界作为学习的课堂,把物理的、虚拟的、心理的世界作为学习的资源,让教学走进童心、走进生活、走进历史。

三是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超越教师是富有时代魅力精神境界的表现。超越教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教师引领和点化后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最终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就要求我们改变教师为教学中心的地位,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创设师生互动互惠的关系。让教师走进学生,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信息交流的场所,成为师生思维碰撞和观点交锋的过程,成为追求真知,探求真知的过程。

二、确立开发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

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在语文双基训练的过程之中。双基训练的过程是开发创新能力的载体,为了使双基与创新能力培养实现比翼齐飞,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应确立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目标。

一是确立基础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这个结合点可以是教材本身具有的。课文中大量集创新意向、思维、技能、人格于一体的创新型人物:如发明火药的诺贝尔、巧救同伴的司马光、智烧敌舰的阿基米德……还有课文的字、词、句篇中也到处蕴含着创新。如《火烧云》一课“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象是天空中着了火。”一句中那个“烧”字用得比“红”字独特得多,这正是作者的创新所在。另外,句子中的比喻句、拟人句、反

问句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篇章中详略安排,叙述顺序的变化,也闪烁着作者创新的火花。

二是选择创造性的学习方法。使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方法创新融为一体。其方法有:质疑问难、多角度的理解句意、创造性复述等。如以教“荔枝”的形状、颜色、质地、味道等多角度的特点,把引导学生品尝课文中比喻句的妙处作为创新教育的结合点。运用小组探索、挑战行动、想象描述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求异思维和爱美情趣。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学生找出把什么比作什么,还要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比喻,妙在何处?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请学生谈谈读了这些比喻句,头脑里仿佛出现了什么画面。最后,巧妙设计一个“争当小小推销员”的挑战活动,要求学生通过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手中的某种水果的优点充分表达出来,引起买方的喜爱,激起购买的欲望。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不应千篇一律,不宜模式化。语文教学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低年级语文教学更应如此。根据手段的不同、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画面感强的课文可以读读,画画;诗歌可以读读,演演。学生在画、唱、演中,不仅能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情感的体验,而且能发展学生语言,激发其想象力的和创造力。

语文教学应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要潜心会文,独立思考,让每个学生有时间从容地想一想自己懂得了哪些,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特别是能有一点(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教师对此应当热情鼓励,对有价值的见解要充分肯定。如此坚持下去,学生定会在探究中有所发现,创新思维能力定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合作学习,利用小组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启发,在讨论中加深理解。如此坚持下去,全班定会形成探究的氛围。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定会不断增强。

同时,还应当重视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能力。读有情有景的课文,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图画,启发学生再造想象。这样,既能用图画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帮助学生提高想象能力。

四、关注不同层次学生潜能的开发。

现在是班级授课制。教师面对几十个有差异的学生,怎样把创新能力的开发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我们的体会就是教师的民主作风。教师应允许学生的差异显示出来,把学生的差异视为一种隐性的学习资源,从习惯上“补差”转变为习惯上“扬长”,在集体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学生有选择的自由、议论的自由、提问的自由、评价的自由……如教学《镜泊湖奇观》,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在通读的基础上找出镜泊湖的几个景点,接着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反复地朗读研究,设计一些问题来教别的同学,学生自由地把学习的内容聚焦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部分,各取所需,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扬长避短,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发掘就比较深入。至于其他的内容,则可以在通过交流与互相提问的环节上学

习,来一个互相取长补短。在交流时,也不规定严格按课文的顺序先后,按部就班,而是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学生提到什么景点就交流什么景点,讨论什么景点,老师也就点拔什么景点,充分体现教师教为学生学习服务。最后,选择了镜泊湖几个景点的录像,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处,学当“导游”为其配音,调动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